CN114616516B -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6516B
CN114616516B CN202080002149.7A CN202080002149A CN114616516B CN 114616516 B CN114616516 B CN 114616516B CN 202080002149 A CN202080002149 A CN 202080002149A CN 114616516 B CN114616516 B CN 114616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dhesive
tape
adhesive tape
optical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1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6516A (zh
Inventor
孙文波
张启平
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16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6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6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6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0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coating being discontinuo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1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formed by alternating adhesive areas of different na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胶带(10),包括:第一基底(51)、第二基底(61),以及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第一基底(51)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51a)和第二表面(51b);第一胶粘部(52)粘附在第一基底(51)的第一表面(51a)上;第二基底(61)包括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第二基底(61)中位于第一区域(Z1)的部分搭接在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上;第二胶粘部(62)粘附在第二基底(61)位于第二区域(Z2)的部分上,且与第一基底(51)位于第二基底(61)的同一侧。

Description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遮光胶带是背光模组中常用的胶带,一方面起到固定光学膜片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于遮挡边缘位置漏出的光线。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一种胶带,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以及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胶粘部和第二胶粘部;所述第一基底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胶粘部粘附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基底包括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基底中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胶粘部粘附在所述第二基底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上,且与所述第一基底位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粘部的边沿和所述第一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胶粘部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远离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可剥离地粘附在所述支撑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可剥离地贴合于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二胶粘部的表面;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所述保护层还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底未被所述第二基底覆盖的区域。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胶框、背板、至少一层光学膜片,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围合成空腔,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所述第一胶带的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远离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胶带的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粘部的边沿和所述第一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粘部全部位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粘部全部位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叠区域沿所述第一胶带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为遮光基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的厚度均为0.03mm~0.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与所述胶框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等于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第二基底是遮光基底;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侧,并与所述显示区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胶框、背板、至少一层光学膜片,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围合成空腔,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所述第一胶带的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胶带的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且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二基底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的部分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交叠区域沿所述第一胶带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或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大致齐平;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为遮光基底,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侧,并与所述显示区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其中,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放置于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内;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并使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以及使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其中,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放置于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内;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并使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以及使第二基底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根据图2中的O区的放大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板起皱现象的结构示图;
图5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根据图5中的P区的放大图;
图7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8为根据图7中的L区的放大图;
图9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10为根据图9中的M区的放大图;
图11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胶带的剖视结构图。
图1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胶框1、背板2、显示面板3、背光模组4、电路板以及摄像头等其他配件。其中,胶框1的侧壁上凸设有支撑台11。背板2包括底板21和侧壁22,背板2和胶框1组装在一起围合成空腔Q,背板2的侧壁22位于胶框1的侧壁外侧。背光模组4和显示面板3均位于空腔Q内,支撑台11远离底板21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显示面板3设置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背光模组4设置在显示面板3靠近底板21的一侧,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31提供背光;电路板与显示面板1耦接,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提供电信号,以控制显示面板1显示图像。
其中,背光模组4可以包括反射片41、导光板42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导光板42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的下方,反射片41位于导光板42的下方。例如,以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为例,导光板42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的下方,是指,导光板42位于下扩散片的下方。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电脑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第一胶带5包括第一基底51和设置于第一基底51一侧的第一胶粘部52,第二胶带6包括第二基底61和设置于第二基底61一侧的第二胶粘部62。第一胶带5的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第二胶带6的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并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
其中,第二胶带6的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是指,第二胶带6的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最上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仍然以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为例,则第二胶带6的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上扩散片远离底板21的表面。
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是指,第二基底61与第一基底51之间仅相互接触,并不存在物理或化学上的连接关系。第二基底61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是指从正视方向看,第二基底61中的部分位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
由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起到固定光学膜片43和遮挡边缘位置漏出的光线的作用,可以得知,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可以均为遮光基底,示例的,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可以为黑色的PET膜或硅制胶垫。
基于以上结构,在以上实施例中,若采用同一个胶带7的两部分(如图2和图3所示这个胶带7包括基底层71和胶粘层72)分别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也即最上层的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对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在进行高温高湿环境的测试时,由于胶带的两部分分别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光学膜片43上,对光学膜片43的位置造成束缚,使得光学膜片43无法沿着图3箭头所示方向膨胀,膨胀量聚集在胶带在光学膜片43的粘贴位置,从而在胶带7粘贴位置处发生不可逆的如图4所示的Sheet Wrinlle(板起皱)现象,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分立的胶带(如图1中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分别粘贴在光学膜片43上和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并将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第二基底61和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一方面,在将显示装置组装完成后,显示面板3可压接于第二基底61上,同样能够对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与采用同一胶带7对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不同,采用两个分立的胶带对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在测试时,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不产生影响,从而在光学膜片43沿着箭头所示方向膨胀时,不会对光学膜片43的位置造成束缚,从而能够避免出现Sheet Wrinlle(板起皱)现象。同时,通过将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在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52均为遮光基底的情况下,还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另一方面,与相关技术中,如图5所示,采用仅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进行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采用无胶设计(如图5和图6中基底层71和胶粘层72所示,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没有胶粘层72),以避免在进行高温高湿环境的测试时,在光学膜片43上出现不可逆的Sheet Wrinlle(板起皱)现象相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底板21的表面仍然采用有胶设计,而将显示面板3压接在第二基底61上的方式对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即可避免在进行高温高湿环境的测试时,在光学膜片43上出现Sheet Wrinlle(板起皱)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在相关技术中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采用无胶设计,在运输过程中,会有10%的光学膜片43发生跳脱(也即,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全部的显示装置中,会有10%的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片43的最上层膜片脱离胶带无胶区域的束缚,跑到胶带上面),从而导致局部结构挤压产生局部黑影画面的问题。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胶带5可以通过一部分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也可以通过全部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同样地,第二胶带6可以通过一部分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也可以通过全部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是两个分立的结构,彼此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以上结构中,无论那种粘贴方式,第二胶粘部62与第一基底51和第一胶粘部52之间均留有间隙,也即,第二胶粘部62与第一基底51和第一胶粘部52之间均不发生胶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胶粘部52中的全部位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第二胶粘部62中的全部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此时,能够确保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不发生胶粘。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落差,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必然存在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可与第一基底51的边沿齐平,也即第一胶粘部52粘附在全部第一基底51上的情形。也可以第一基底51的边沿超出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也即第一胶粘部52仅粘附在部分第一基底51上的情形。无论以上哪种情形,在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时,只要第二基底61和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即可保证显示面板3压接于第二基底61上,不受以上第一基底51和第一胶粘部52之间的重叠区域的限制。
而在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与第一基底51的边沿齐平,且第一胶粘部52中的全部位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因此,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和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且在第一胶粘部52靠近背光模组4的边沿与支撑台11的边沿齐平的情况下,第一交叠区域J1即为第二基底61覆盖在第一基底51上的部分所在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交叠区域J1沿第一胶带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也即在第一交叠区域J1为第二基底61覆盖在第一基底51上的部分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下,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部分沿第一胶带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和显示面板3之间具有较大的压接宽度,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基底61从第一基底51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即,如图1所示,在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全部的情况下,第一基底5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与第二基底6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可大致齐平。在此情况下,可保证显示面板在第二基底61上的压接宽度,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基底61从第一基底51的表面脱落。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第二基底6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不超出第一基底5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在此情况下,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和胶框1的侧壁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便于膨胀时有足够的膨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基底6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与胶框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G1。也即,第二基底61和胶框1的侧壁之间留有膨胀间隙,此时,可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第一基底5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与第二基底6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大致齐平,在此情况下,第一基底51和胶框1的侧壁之间也可以具有第一间隙G1。第二种情况,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第一基底5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可以与胶框1的侧壁齐平,也可以与胶框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G1大于或等于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3具有显示区A和围绕显示区A的周边区。第二基底61远离胶框1的边沿在显示面板3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A的外侧,并与显示区A之间具有第二间隙G2,第二间隙G2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其中,根据背光模组4边缘位置漏出光线的光路图,如图9中虚线箭头所示,可以得知,在第二基底61为遮光基底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二间隙G2限定在以上范围内,既能够避免第一间隙G2过小,容易对显示区A的显示造成影响,又能够起到遮挡边缘位置漏出的光线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的厚度均为0.03mm~0.05mm。根据与相关技术中胶带仅包括一层基底层71,为了避免两层基底增大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可以适当减小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距离底板21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胶框1的侧壁和背板2的侧壁22之间的双面胶带8,双面胶带8将胶框1和背板2粘贴在一起,能够提高胶框1和背板2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9所示,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包边胶带9,包边胶带9包覆在显示面板3和胶框1之间,以及胶框1和背板2之间,被配置为将显示面板3、胶框1和背板2粘贴在一起。该包边胶带9可以为遮光胶带,还能够防止边缘漏光。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可以包括胶框1、背板2、显示面板3、背光模组4以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其中,胶框1的侧壁上凸设有支撑台11。背板2包括底板21和侧壁22,背板2和胶框1组装在一起围合成空腔Q,背板2的侧壁22位于胶框1的侧壁外侧。背光模组4和显示面板3均位于空腔Q内,支撑台11远离底板21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显示面板3设置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背光模组4设置在显示面板3靠近底板21的一侧。
其中,背光模组4可以包括反射片41、导光板42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导光板42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的下方,反射片41位于导光板42的下方。例如,以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为例,导光板42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的下方,是指,导光板42位于下扩散片的下方。
如图11所示,第一胶带5的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第二胶带6的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且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并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J2。
其中,第一胶带5的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是指,第一胶带5的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最上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仍然以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为例,则第一胶带5的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上扩散片远离底板21的表面。
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是指,第二基底61与第一基底51之间仅相互接触,并不存在物理或化学上的连接关系。第二基底61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J2,是指从正视方向看,第二基底61中的部分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上。
同样地,由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起到固定光学膜片43和遮挡边缘位置漏出的光线的作用,可以得知,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可以均为遮光基底。
基于此,在进行高温高湿环境的测试时,由于将两个分立的胶带(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分别粘贴在光学膜片43上和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与采用同一胶带7对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光学膜片43进行固定不同,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不产生影响,从而在光学膜片43沿着如图3箭头所示方向膨胀时,不会对光学膜片43的位置造成束缚,从而能够避免出现Sheet Wrinlle(板起皱)现象。而通过将第一胶带5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的表面,将第二胶带6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并将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与相关技术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光学膜片43处采用无胶设计,不对光学膜片43进行粘贴,而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光学膜片43容易发生跳脱(即光学膜片中最上层膜片脱离胶带无胶区域的束缚,跑到胶带上面)相比,虽然也未对光学膜片43和支撑台11之间进行固定,但是,与图5和图6仅在光学膜片43上搭设基底层不同,在光学膜片43处还粘贴有第一胶带5,能够提高光学膜片43的整体厚度和重力,从而能够防止光学膜片43发生跳脱,而根据图5和图6所示的情况,有10%的显示装置中光学膜片43会发生跳脱可以得知,能够进一步降低光学膜片43发生跳脱的可能性,可用于大规模生产与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该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3,显示面板3设置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1还与第二基底61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的部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显示面板3与第二基底61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的部分接触,能够使显示面板3压在第二基底61上,从而能够进一步阻止光学膜片43发生跳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胶粘部52中的全部位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第二胶粘部62中的全部位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此时,能够确保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不发生胶粘。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落差,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必然存在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可与第一基底51的边沿齐平,也即第一胶粘部52粘附在全部第一基底51上的情形。也可以第一基底51的边沿超出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也即第一胶粘部52仅粘附在部分第一基底51上的情形。无论以上哪种情形,在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且第二基底61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J2的情况下,均能够起到加大光学膜片43的重力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交叠区域J2沿第一胶带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与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较大的交叠面积,从而能够防止第二基底61从第一基底51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全部或一部分。且在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全部的情况下,第一基底51远离胶框1的边沿与第二基底61远离胶框1的边沿大致齐平。显示面板3具有显示区A和围绕显示区A的周边区。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均为遮光基底,第一基底51远离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在显示面板3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A的外侧,并与显示区A之间具有第三间隙G3,第三间隙G3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其中,根据背光模组4边缘位置漏出光线的光路图,如图11中虚线箭头所示,可以得知,在第二基底61为遮光基底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三间隙G3限定在以上范围内,既能够避免第三间隙G3过小,对显示区A的显示造成影响,又能够起到遮挡边缘位置漏出的光线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的厚度均为0.03mm~0.05mm。根据与相关技术中胶带仅包括一层基底层71,为了避免两层基底增大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可以适当减小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距离底板21的距离。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带,如图12所示,该胶带10包括第一基底51、第二基底61,以及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如图12中箭头a所示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第一基底51包括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51a和第二表面51b;第一胶粘部52粘附在第一基底51的第一表面51a上。第二基底61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第二基底61中位于第一区域Z1的部分搭接在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上,第二胶粘部62粘附在第二基底61位于第二区域Z2的部分上,且与第一基底51位于第二基底61的同一侧。
其中,第二基底61中位于第一区域Z1的部分搭接在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上,是指,第二基底61中位于第一区域Z1的部分和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之间仅相互接触,并不存在物理或化学上的连接关系。
在应用该胶带10对以上显示装置进行粘贴时,可以分别将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并使第二基底61中位于第一区域Z1的部分搭接在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上,并根据以上第一交叠区域J1沿第一胶带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和第二交叠区域J2沿第一胶带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对第二基底61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一侧的部分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进行合理设置,即可完成以上所述的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的粘贴,并达到以上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技术效果,无需另外制作可满足以上要求的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胶带10可代替以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应用于显示装置的组装中,因此,该胶带10具有与以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相同的结构,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胶粘部52的边沿和第一基底51的边沿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的全部的情况下,第一基底51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上远离第二胶粘部62的边沿与第二基底61的边沿大致齐平。
也即,在将胶带10应用于如图1和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时,第二基底6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不超出第一基底51靠近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与胶框1的侧壁之间具有膨胀间隙。在将胶带10应用于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时,第二基底61远离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不超出第一基底51远离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能够防止第二基底61超出第一基底51远离胶框1的侧壁的边沿,不利于第三间隙G3的控制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的间距D为0.5mm~1.0mm。也即,根据以上显示装置中第一胶粘部52的粘贴位置和第二胶粘部62的粘贴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一胶粘部52的粘贴位置和第二胶粘部62的粘贴位置之间的间隙d(如图10所示)略小于0.5mm~1.0mm,且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落差,可以得知,将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之间的间距限定在以上范围内,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即可将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按照如图1、图9或图11所示贴在相应位置,无需对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的粘贴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粘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基底61搭接在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上的部分沿胶带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如图1、图9所示,能够保证显示面板3与第二基底61之间具有较大的压接宽度,防止第二基底61从第一基底51上脱落。如图11所示,能够保证第二基底61与第一胶带5之间具有较大的重叠面积,能够加大第一胶带5施加给光学膜片43的重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胶带10还包括支撑层20。支撑层20设置于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远离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的一侧,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可剥离地粘附在支撑层20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层20能够对以上第一胶粘部52、第二胶粘部62、第一基底51和第二基底61起到支撑的作用,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层20剥离掉,然后实现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的粘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胶带10还包括保护层30。保护层30可剥离地贴合于第二基底61远离第二胶粘部62的表面。在第二基底61覆盖第一基底51的第二表面51b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保护层30还延伸至第一基底51未被第二基底61覆盖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30能够对第二基底61和第一基底51的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刮伤,并能够确保材料本身的洁净度。而在粘贴完成后,则可以将保护层30剥离掉。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如图13所示,包括:
S1、提供一个由胶框1和背板2围合的空腔Q,以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其中,胶框1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11。背板2包括底板21和侧壁22,背板2的侧壁22位于胶框1的侧壁的外侧,支撑台11远离底板21的表面为支撑表面。第一胶带5包括第一基底51和位于第一基底51一侧的第一胶粘部52,第二胶带6包括第二基底61和位于第二基底61一侧的第二胶粘部62。
其中,空腔Q可以由胶框1和背板2组装在一起围合而成。在组装时,可以在背板2的侧壁22内侧粘贴双面胶带8,在将胶框1和背板2组装在一起后,胶框1的侧壁和背板2的侧壁22之间通过双面胶带8粘贴在一起,能够提高胶框1和背板2的连接稳定性。
S2、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放置于由胶框1和背板2围合的空腔Q内。
其中,背光模组4除包括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之外,还可以包括反射片41和导光板42和光学膜片43,因此,在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放置于由胶框1和背板2围合的空腔Q内之前,还包括将反射片41和导光板42依次放置于空腔Q内。当然,背光模组4还可以包括灯条,灯条可以设置在导光板42的侧部。
光学膜片43可以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和上扩散片。这样,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即为上扩散片的表面。
S3、将第一胶带5通过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将第二胶带6通过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并使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以及使第二基底61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J1。
其中,可以人工操作将第一胶带5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将第二胶带6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也可以通过机器进行操作,如通过控制机械臂模拟人的动作进行操作。
其中,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可以是临时制作的胶带,如可以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第一基底51上涂覆第一胶粘部52,以及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第二基底61上涂覆第二胶粘部62得到的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也可以为如图12所示的胶带10,其中,胶带10中的第一胶粘部52和第一基底51组成第一胶带5,第二胶粘部62和第二基底61组成第二胶带6。还可以第一胶带5为临时制作的胶带,第二胶带6为胶带10中第二胶粘部62和第二基底61组成的胶带。
在第一胶带5为胶带10中的第一胶粘部52和第一基底51组成的胶带,和/或,第二胶带6为胶带10中第二胶粘部62和第二基底61组成的胶带,且该胶带10还包括支撑层20的情况下,可以在粘贴时,将第一胶粘部52和/或第二胶粘部62从支撑层20上剥离下来,将带有第一基底51的第一胶粘部52和带有第二基底61的第二胶粘部62分别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相应地,在胶带10还包括保护层30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将带有第一基底51的第一胶粘部52和带有第二基底61的第二胶粘部62分别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和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之后,将保护层30剥离掉。
S4、将显示面板3放置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
S5、贴包边胶带9。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
S11、提供一个由胶框1和背板2围合的空腔Q,以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其中,S11中的胶框、背板2以及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具有与S1相同的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S12、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放置于由胶框1和背板2围合的空腔Q内。
与以上S2相同,在此也不再赘述。
S13、将第一胶带5通过第一胶粘部52粘贴在至少一层光学膜片43远离底板21的表面,将第二胶带6通过第二胶粘部62粘贴在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并使第二基底61延伸并搭设于第一基底51远离第一胶粘部52的一侧,并使第二基底61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J2。
其中,此步骤与S3类似的,同样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通过机器进行操作。
其中,该步骤中,第一胶带5和第二胶带6可以为临时制作的胶带,也可以为如图12所示的胶带10中第一胶粘部52和第一基底51组成的胶带和第二胶粘部62和第二基底61组成的胶带,与以上的实施例中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不同的是,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胶粘部52和第二胶粘部62的粘贴位置不同,且粘贴方向相反。
S14、将显示面板3放置于支撑台11的支撑表面上。
S15、贴包边胶带9。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胶带,包括:
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胶粘部和第二胶粘部;
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胶粘部粘附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包括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基底中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胶粘部粘附在所述第二基底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上,且与所述第一基底位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中,
所述第一胶粘部的边沿和所述第一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带,其中,
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中,
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胶粘部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带,其中,
沿所述胶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胶带,还包括: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远离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胶粘部和所述第二胶粘部可剥离地粘附在所述支撑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胶带,还包括: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可剥离地贴合于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二胶粘部的表面;
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所述保护层还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底未被所述第二基底覆盖的区域。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胶框,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围合成空腔,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
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以及
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所述第一胶带的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远离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胶带的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胶粘部的边沿和所述第一基底的边沿大致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或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大致齐平。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胶粘部全部位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胶粘部全部位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基底中搭设在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一侧的部分沿所述第一胶带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为遮光基底。
16.根据权利要求8~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的厚度均为0.03mm~0.05mm。
17.根据权利要求8~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与所述胶框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等于0.1mm。
19.根据权利要求8~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
所述第二基底是遮光基底;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侧,并与所述显示区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2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胶框,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胶框和所述背板围合成空腔,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
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以及
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所述第一胶带的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二胶带的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且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二基底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的部分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交叠区域沿所述第一胶带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5mm。
23.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所述第二基底覆盖所述第一基底的全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边沿大致齐平;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周边区;
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为遮光基底,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胶框的侧壁的边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侧,并与所述显示区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大于或等于0.5mm小于或等于0.7mm。
24.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其中,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
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放置于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内;
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并使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以及使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
25.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以及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其中,所述胶框的侧壁凸设有支撑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支撑表面;所述第一胶带包括第一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第一胶粘部,所述第二胶带包括第二基底和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第二胶粘部;
将至少一层光学膜片放置于由胶框和背板围合的空腔内;
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一胶粘部粘贴在所述支撑台的支撑表面上,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二胶粘部粘贴在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并使所述第二基底延伸并搭设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第一胶粘部的一侧,以及使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片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交叠区域。
CN202080002149.7A 2020-09-28 2020-09-28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16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8417 WO2022061893A1 (zh) 2020-09-28 2020-09-28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6516A CN114616516A (zh) 2022-06-10
CN114616516B true CN114616516B (zh) 2023-01-17

Family

ID=8084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149.7A Active CN114616516B (zh) 2020-09-28 2020-09-28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5134A1 (zh)
CN (1) CN114616516B (zh)
WO (1) WO202206189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340A (zh) * 2008-12-17 2009-05-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KR20140058995A (ko) * 2012-11-07 2014-05-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 장치
CN105911759A (zh) * 2016-05-31 2016-08-31 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背板用二合一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96650U (zh) * 2017-09-07 2018-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57609U (zh) * 2017-12-05 2018-06-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9438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板、胶铁一体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1340A (zh) * 2008-12-17 2009-05-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及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KR20140058995A (ko) * 2012-11-07 2014-05-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 장치
CN105911759A (zh) * 2016-05-31 2016-08-31 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背板用二合一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96650U (zh) * 2017-09-07 2018-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557609U (zh) * 2017-12-05 2018-06-2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胶带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1893A1 (zh) 2022-03-31
CN114616516A (zh) 2022-06-10
US20220145134A1 (en)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3023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JP4821877B2 (ja)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2010164B1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3026348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EP2741126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rved-surface display
US1082399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US8388161B2 (en) Fixing mechanism for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201003155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200921711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320697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bendable light-transmissiv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30206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15795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る携帯端末装置
CN112289187A (zh) 柔性折叠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326963A (zh) 觸控面板框體結構
CN204166254U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
CN112270892A (zh) 显示装置
WO2017067254A1 (zh)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74801B (zh) 显示模组
CN114616516B (zh) 胶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041219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CN107908039B (zh) 半成品显示模组及其组立方法
JP200919276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1031080A1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459877B (zh) 一种显示屏带框贴合方法、贴合装置及其显示器
US20110032178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