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9246A -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 Google Patents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9246A
CN114599246A CN202080074928.8A CN202080074928A CN114599246A CN 114599246 A CN114599246 A CN 114599246A CN 202080074928 A CN202080074928 A CN 202080074928A CN 114599246 A CN114599246 A CN 114599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ment
air
surface side
condition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49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市谷弘司
胡桃泽武雄
冲洋平
古屋尚克
中西英仁
猪俣胜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T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T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T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T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9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with controlled temperature
    • A41D13/0053Cooled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02Garments adapted to accommod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服装主体(1)使用没有透气性或者具有能够通过基于风扇(2)的空气的导入使其膨胀的程度的透气性的衣料(C)而形成,具备:风扇安装孔(13),用于安装风扇(2);和空气排出部(14),排出由风扇(2)导入了的空气,并且具备: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以及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在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以及/或者衣料(C)与穿戴在服装主体(1)之上的其他衣服之间确保空间。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穿戴在其他衣服等之下时功能也难以降低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Description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冷却身体的空调衣服被实用化,正在迅速普及。空调衣服装备:服装主体,由透气性低的原料形成;2个风扇,安装于服装主体的后侧的下方;电源装置,用于向2个风扇供给电力;以及电源线缆,用于将电源装置和2个风扇电连接。
若使风扇工作,则大量空气从风扇被引入至服装主体内,通过引入了的空气的压力来在服装主体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自动形成空气流通路。引入了的空气在形成的空气流通路沿着穿戴者的身体或者内衣的表面流通,例如从形成于领部、袖部的开口部的空气排出部向外部被排出。
而且,在引入了的空气在服装主体与穿戴者的身体或者内衣之间的空气流通路流通期间,使身体出的汗蒸发,通过蒸发时的气化热来冷却身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63065号
例如,在想让周围的人不知道正穿戴着空调衣服的情况等下,存在需要在穿戴了空调衣服之后穿戴其他一些衣服的情况。
然而,对于现有的空调衣服而言,若在其上穿戴其他衣服,则风扇的外表面侧的空气导入路被封堵而对空气向服装主体内的导入产生障碍,且在穿戴在其上的衣服具有一定程度的重量的情况下,因该重量而导致空调衣服被按压于穿戴者的身体,对空调衣服内部的空气流通路的形成产生障碍,因此难以使其充分发挥功能。
此外,这一点在将与通常的外套(coat)等衣服相比较具有重量的防刀服、防弹服等具有对穿戴者的身体的防护功能的衣服穿戴在空调衣服之上时特别显著。
另外,在将除衣服以外的物品穿戴在空调衣服之上时,例如在从事高空作业的作业人员在空调衣服之上佩戴全身式安全带时或背负背包时等,明显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即使穿戴在其他衣服等之下时功能也难以降低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使用没有透气性或者具有能够通过基于空气导入单元的空气的导入使其膨胀的程度的透气性的衣料而形成,具备:
安装部,用于安装上述空气导入单元;和
空气排出部,排出由上述空气导入单元导入了的空气,
上述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的特征在于,具备:
空间确保单元,在上述衣料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以及/或者上述衣料与穿戴在上述服装主体之上的其他衣服之间确保空间。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间确保单元具备:网眼状部件,与上述衣料连接;和隔离物,装备在上述网眼状部件与上述衣料之间的空间。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上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形成为从上述服装主体的外表面侧覆盖上述安装部及其周围的上述衣料。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上述安装部,
上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形成为不间断地覆盖多个上述安装部。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上述服装主体的下端部附近。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上述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上述服装主体的后身部分的内表面侧。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连续地形成到上述服装主体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上述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上述服装主体的前身部分的内表面侧。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发明是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连续地形成到上述服装主体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空调衣服,其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
空气导入单元,向上述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
电源单元,向上述空气导入单元供给电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穿戴在其他衣服等之下时功能也难以降低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的打开了开闭单元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的关闭了开闭单元的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中使用的隔离物的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4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
另外,以下,以穿戴者穿戴了空调衣服100的状态为基准,将穿戴者的前侧规定为前、将穿戴者的后侧规定为后、将穿戴者的上侧规定为上、将穿戴者的下侧规定为下、将穿戴者的右手侧规定为右、将穿戴者的左手侧规定为左来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100具备:服装主体1;风扇2,向服装主体1内部导入空气;电源部3,向风扇2供给电力;以及连接线缆4,将电源部3和风扇2连接,在使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沿着穿戴者的身体或者内衣的表面流通后将其从形成于服装主体1的领部以及袖部的空气排出部14排出,从而使身体出的汗蒸发,通过蒸发时的气化热来冷却身体。
[1服装主体]
如图1~图3所示,服装主体1由没有透气性或者具有能够通过由风扇2进行的空气的导入使其膨胀的程度的透气性的衣料C形成为覆盖穿戴者的躯干部以及臂部的形状。在图1~图3中,将服装主体1形成为宽身束腰(blouson)式的上衣的形状,但服装主体1的形状只要是覆盖穿戴者的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即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仅覆盖穿戴者的躯干部的马甲式、覆盖到穿戴者的下半身为止的连体服式,能够根据在穿戴了空调衣服之后穿戴的对象物来适宜决定服装主体1的形状。
此外,将在穿戴衣料C的服装主体1时朝向穿戴者的面作为衣料C的内表面侧,将其相反侧的在穿戴服装主体1时朝向外部空间的面作为衣料C的外表面侧。另外,将衣料C的内表面侧以及在穿戴服装主体1时位于比衣料C的内表面侧靠穿戴者侧的部分作为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将衣料C的外表面侧以及在穿戴服装主体1时位于比衣料C的外表面侧靠外部空间侧的部分作为服装主体1的外表面侧。
如图1~图3所示,服装主体1装备开闭单元11、空气泄漏防止单元12、风扇安装孔13、空气排出部14、电源部保持单元15、线缆保持单元16、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以及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构成为从风扇安装孔13由风扇2引入了的外部空气从形成于领部以及袖部的空气排出部14被排出。
[(1)开闭单元]
开闭单元11使服装主体1为前开,是在穿戴空调衣服100时用于开闭服装主体1的前部的单元,如图1所示,将服装主体1的前身部分分割为左右并且在其两侧装备例如线钩扣等来使该分割部分装卸自由,由此而形成。
[(2)空气泄漏防止单元]
如图1~图3所示,空气泄漏防止单元12是装备于服装主体1下部的、用于防止服装主体1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从服装主体1的下摆部向外部泄漏的单元,例如具备:穿绳部,使除了开闭单元11附近之外环绕穿戴者的身体来形成于服装主体1的下摆部;绳状部件,穿过穿绳部;以及绳止动器,装备于绳状部件的从穿绳部露出的部分,能够通过在拉伸绳状部件的从穿绳部露出的部分之后固定绳止动器来使服装主体1的下摆部紧贴于穿戴者的身体,由此而形成。
在空调衣服100的穿戴时,通过空气泄漏防止单元12,服装主体1的下摆部被收紧并紧贴于穿戴者的身体,能够防止空气从服装主体1下部向外部泄漏。
[(3)风扇安装孔]
如图1所示,风扇安装孔13是形成于形成服装主体1的衣料C的与穿戴者的腰的左右对应的位置的、在空调衣服100的穿戴时将服装主体1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空间和服装主体1的外部的空间相连的圆形的孔部。
风扇安装孔13的直径形成为与后述的风扇2的直径大致相同,将风扇2安装为插通风扇安装孔13,从而能够经由风扇安装孔13将外部的空气引入至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
优选例如通过将安装由塑料等形成的扁平的环状的部件的、服装主体1的衣料C的风扇安装孔13周围的部分折返并缝合等方法来加强风扇安装孔13的周围。
[(4)空气排出部]
空气排出部14是用于在使由风扇2从风扇安装孔13导入至服装主体1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沿着穿戴者的身体或者内衣流通后将其排出的开口部,如图1~图3所示,形成于穿戴者的颈部与服装主体1的领部的端部之间的开口部和穿戴者的臂与服装主体1的袖部的端部之间的开口部。
[(5)电源部保持单元]
电源部保持单元15是用于将电源部3保持在能够通过连接线缆4向风扇2供给电力的位置的单元,例如,如图1以及图3所示,能够使用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的能够收纳电源部3的兜孔。在图1以及图3中,对电源部保持单元15为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的兜孔的情况进行了图示,但电源部保持单元15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电源部3保持在能够通过连接线缆4向风扇2供给电力的位置即可。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服装主体1的外表面侧设置电源部保持单元15、保持控制电源部3的遥控器(未图示)的遥控器保持单元(未图示)之后,通过连接线缆4经由设置于衣料C的从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连通至服装主体1的外表面侧的开口部来将风扇2与电源部3之间、或者风扇2、电源部3以及遥控器之间连接。
[(6)线缆保持单元]
如图1以及图3所示,线缆保持单元16是用于将连接线缆4保持在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的单元,例如,如一般的穿带件那样,构成为将上下方向上长的布在上下2处缝上,由此形成为具有能够供连接线缆4插通的开口部的环状,通过使连接线缆4插通于该开口部,从而能够保持连接线缆4。
[(7)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
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是以覆盖风扇安装孔13以及其周围的衣料C的方式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外表面侧的、用于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衣服时、使该衣服与风扇2以及衣料C的风扇安装孔13附近的部分之间的间隔不窄于隔离物173的厚度、从而在该衣服与风扇2以及衣料C的风扇安装孔13附近的部分之间确保用于向风扇2引导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的空间的单元。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具备:网眼状部件171,使上端部以外的端部固定于衣料C来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外表面侧;开闭单元172,装备于网眼状部件171的上端部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使该开口部开闭自由;以及隔离物173,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7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
(网眼状部件)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网眼状部件171是覆盖2个风扇安装孔13两者来安装于服装主体1的衣料C的外表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网状的部件,如图2所示,在覆盖2个风扇安装孔13两者来配置于衣料C的外表面侧之后将左右端部以及下端部通过缝合、粘合等方法固定于衣料C,从而与衣料C的位于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下端部附近的部分接合。
由此,在衣料C与网眼状部件171之间形成上部为开口部的袋状的空间。
作为网眼状部件171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只要网眼的各开口部是隔离物173无法够通过的大小并且具有不妨碍空气经由隔离物173向风扇2导入的程度的开口度即可。另外,材料也能够使用任意材料,只要具有能够防止隔离物173落下的程度的强度即可。另外,网眼状部件171向衣料C的接合方法也不特别限定,只要不因隔离物173的重量而脱离即可。
此外,也可以在将网眼状部件本身形成为袋状之后,在袋状的网眼状部件的开口部设置由面钩扣等构成的开闭单元,从而能够将后述的隔离物装卸自由地收纳在袋中。在该情况下,网眼状部件也能够通过面钩扣等单元而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
(开闭单元)
开闭单元172是用于使形成在网眼状部件171的上端部与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开闭自由的单元,例如,如图2以及图3所示,通过在网眼状部件171的上端部附近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装备面钩扣的一方,并且在衣料C的与此对置的部分安装面钩扣的另一方,从而使网眼状部件171的上端部附近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来构成。
(隔离物)
隔离物173是在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的部件,如图2以及图3所示,装备为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7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内。
作为隔离物173的构造,是任意的,只要能够在穿戴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的衣服与风扇2以及衣料C的风扇安装孔13附近的部分之间确保用于向风扇2引导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的空间即可,例如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第4067034号公报中公开的、具备图4所示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的构造。
具体而言,图4所示的隔离物构造S构成为具备:凸部S1,具有框状部S11、形成为一端与框状部S11相连并从框状部S11直立的4根柱部S12、将4根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的连结部S13;和挠性连结部S2,将相邻的凸部S1的框状部S11彼此连结,将挠性连结部S2形成为厚度比框状部S11薄的带状,从而在挠性连结部S2容易弯曲,具有一定柔软性。
使用这样的隔离物构造S,从而能够通过变更由挠性连结部S2连接的凸部S1的个数来形成任意大小以及形状的隔离物。
作为形成隔离物构造S的材料,是任意的,只要具有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了例如具有一定重量的防刀服、防弹服等具有防护功能的衣服时也不因其重量而大幅度变形的程度的强度即可,但从穿戴舒适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具有上述程度的强度并且不过硬的材料,例如优选使用聚乙烯(PE)、根据载荷条件、载荷方向以及在穿戴了空调衣服之后穿戴的对象物的重量而使用进一步具有柔软性的弹性体(TPE),但并不特别限定。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根据安装的场所来配置为重叠多层。
隔离物173使用上述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形成为具有除了装备了开闭单元172的部分之外遍及网眼状部件171的大致整体的大小。另外,隔离物173能够经由网眼状部件171的开闭单元172来从网眼状部件171拆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网眼状部件171来将隔离物173安装于服装主体1,但也可以将隔离物173直接缝合于衣料C,或通过面钩扣等单元使隔离物173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网眼状部件171。
[(8)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
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是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内表面侧的装备于风扇安装孔13的上部的位置的、用于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衣服、对空调衣服100施加了穿戴在其上的衣服的重量时也使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间隔不窄于隔离物183的厚度、从而在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确保供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的空间的单元。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具备:网眼状部件181,使上端部以外的端部固定于衣料C来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开闭单元182,装备于网眼状部件181的上端部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使该开口部开闭自由;以及隔离物183,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8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
(网眼状部件)
如图1以及图3所示,网眼状部件181是安装于服装主体1的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风扇安装孔13的上部的部分的大致矩形状的网状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配置于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上述位置之后,将左右端部以及下端部通过缝合、粘合等方法固定于衣料C,由此与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上述位置接合。
由此,在衣料C与网眼状部件181之间形成上部为开口部的袋状的空间。
作为网眼状部件181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只要网眼的各开口部是隔离物183无法通过的大小并且具有不妨碍空气经由隔离物183在服装主体1内部流通的程度的开口度即可。另外,材料也能够使用任意材料,只要具有能够防止隔离物183落下的程度的强度即可。另外,网眼状部件181向衣料C的接合方法也不特别限定,只要不因隔离物183的重量而脱离即可。
此外,也可以在将网眼状部件本身形成为袋状之后,在袋状的网眼状部件的开口部设置由面钩扣等构成的开闭单元,从而能够将后述的隔离物装卸自由地收纳在袋中。在该情况下,网眼状部件也能够通过面钩扣等单元而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
(开闭单元)
开闭单元182是用于使形成在网眼状部件181的上端部与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开闭自由的单元,例如,如图1以及图3所示,通过在网眼状部件181的上端部附近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装备面钩扣的一方,并且在衣料C的与此对置的部分安装面钩扣的另一方,从而使网眼状部件181的上端部附近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来构成。
(隔离物)
隔离物183是在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的部件,如图1以及图3所示,装备为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8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
作为隔离物183的构造,是任意的,只要能够在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确保用于使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的空间即可,与关于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而叙述过的同样,能够使用具备图4所示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的构造。
隔离物183使用上述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形成为具有除了装备了开闭单元182的部分之外遍及网眼状部件181的大致整体的大小。另外,隔离物183能够经由网眼状部件181的开闭单元182来从网眼状部件181拆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网眼状部件181来将隔离物183安装于服装主体1,但也可以将隔离物183直接缝合于衣料C,或通过面钩扣等单元使隔离物183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网眼状部件181。
[(9)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
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是服装主体1的前身部分的内表面侧的分别装备于开闭单元11的左右的、用于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衣服、对空调衣服100施加了穿戴在其上的衣服的重量时也使服装主体1的前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间隔不窄于隔离物193的厚度、从而在服装主体1的前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确保供由风扇2引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的空间的单元。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具备:网眼状部件191,使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以外的端部固定于衣料C来装备于服装主体1的内表面侧;开闭单元192,装备于网眼状部件191的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使该开口部开闭自由;以及隔离物193,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9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装备为在穿戴服装主体1时从位于穿戴者的躯干前方的部分连续到到达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
(网眼状部件)
如图1以及图3所示,网眼状部件191是分别安装于服装主体1的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开闭单元11左右的网状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配置于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上述位置之后,除了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之外,通过缝合、粘合等方法来固定于衣料C,从而与衣料C的内表面侧的上述位置接合。
由此,在衣料C与网眼状部件191之间形成沿着开闭单元11形成了开口部的袋状的空间。
作为网眼状部件191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只要网眼的各开口部是隔离物193无法通过的大小并且具有不妨碍空气经由隔离物193在服装主体1内部流通的程度的开口度即可。另外,材料也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只要具有能够防止隔离物193落下的程度的强度即可。另外,网眼状部件191向衣料C的接合方法也不特别限定,只要不因隔离物193的重量而脱离即可。
此外,也可以在将网眼状部件本身形成为袋状之后,在袋状的网眼状部件的开口部设置由面钩扣等构成的开闭单元,从而能够将后述的隔离物装卸自由地收纳在袋中。在该情况下,网眼状部件也能够通过面钩扣等单元而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
(开闭单元)
开闭单元192是用于使形成在网眼状部件191的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与衣料C之间的开口部开闭自由的单元,例如,如图1所示,通过在网眼状部件191的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附近以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方式装备面钩扣的一方,并且在衣料C的与此对置的部分安装面钩扣的另一方,从而使网眼状部件191的沿着开闭单元11的端部附近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来构成。
(隔离物)
隔离物193是在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的部件,如图1以及图3所示,装备收纳在网眼状部件191与服装主体1的衣料C之间的空间。
作为隔离物193,是任意的,只要能够在服装主体1的前身部分的衣料C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确保用于使由风扇2导入至服装主体1内的空气流通的空间即可,与关于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而叙述过的同样,能够使用具备图4所示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的隔离物。
隔离物193使用上述那样的隔离物构造S,形成为具有除了装备了开闭单元192的部分之外遍及网眼状部件191的大致整体的大小。另外,隔离物193能够经由网眼状部件191的开闭单元192来从网眼状部件191拆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网眼状部件191来将隔离物193安装于服装主体1,但也可以将隔离物193直接缝合于衣料C,或通过面钩扣等单元使隔离物193相对于衣料C装卸自由。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网眼状部件191。
[2风扇]
如图1~图3所示,风扇2插通风扇安装孔13来安装于服装主体1,用于通过风扇安装孔13向服装主体1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的空间导入空气。从电源部3通过连接线缆4向风扇2供给所需的电力。
风扇2只要插通风扇安装孔13来安装于服装主体1、能够从服装主体1的外表面侧向内表面侧导入空气即可,其具体结构是任意的。
[3电源部]
电源部3是用于向风扇2供给电力的部件,例如,内置有附加了安全保护电路的锂离子电池组,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线缆4来与风扇2连接。另外,电源部3装备切换向风扇2供给的电力的通/断的开关。
电源部3只要能够向风扇2供给电力,其具体结构是任意的。
[4连接线缆]
连接线缆4是将电源部3和风扇2连接的线缆,通过连接线缆4从电源部3向风扇2供给风扇2的运转所需的电力。
连接线缆4只要能够从电源部3对风扇2供给风扇2运转所需要的电力即可,其具体结构是任意的。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100,在服装主体1的后身部分的外表面侧以覆盖风扇安装孔13以及其周围的衣料C的方式装备有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
由此,即使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了其他衣服等的情况下、该衣服等与安装于风扇安装孔13的风扇2以及其周围的衣料C也不紧贴,容易经由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内部的隔离物173从服装主体1的下方导入空气,因而即使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了其他衣服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冷却功能的降低。
另外,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由大型的单个隔离物173形成为覆盖两个风扇2两者及其周围的衣料C,从而能够包括两个风扇2之间的部分在内较宽地形成服装主体1外表面侧的空气的流通路,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另外,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装备为到达服装主体1后身部分的下端部附近为止,从而进一步容易导入服装主体1的下方的空气。
另外,空调衣服100具备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以及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从而即使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了其他衣服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其分量而导致衣料C紧贴于穿戴者的身体、空调衣服100内用于供空气流通的空间被堵塞,因而即使当在空调衣服100之上穿戴了其他衣服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冷却功能的降低。
另外,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形成为到达穿戴者的肩的上方为止,从而特别是在施加衣服的重量而容易堵塞的穿戴者的肩的上方,也能够从穿戴者的前方连续地确保供空气流通的空间,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另外,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7、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以及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均被安装为隔离物收纳在由网眼状部件形成的袋状的空间内,从而例如在服装主体1的洗涤时等,容易拆卸隔离物。
[第3变形例]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衣服100中,对以连续地装备到服装主体1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的方式形成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以连续地装备到服装主体1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的方式形成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
并且,也可以使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8和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19在穿戴者的肩的上方连接,在服装主体1内表面侧,将不间断的隔离物装备至从前身部分到达后身部分为止。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在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的制造领域中适当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衣服;1…服装主体;13…风扇安装孔(安装部);14…空气排出部;17…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空间确保单元);171…网眼状部件;173…隔离物;18…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空间确保单元);181…网眼状部件;183…隔离物;19…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空间确保单元);191…网眼状部件;193…隔离物;2…风扇(空气导入单元);3…电源部(电源单元);4…连接线缆(电源单元);C…衣料。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使用没有透气性或者具有能够通过基于空气导入单元的空气的导入使其膨胀的程度的透气性的衣料而形成,具备:
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空气导入单元;和
空气排出部,排出由所述空气导入单元导入了的空气,
所述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的特征在于,具备:
空间确保单元,在所述衣料与穿戴者的身体之间以及/或者所述衣料与穿戴在所述服装主体之上的其他衣服之间确保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确保单元具备:网眼状部件,与所述衣料连接;和隔离物,装备在所述网眼状部件与所述衣料之间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所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形成为从所述服装主体的外表面侧覆盖所述安装部及其周围的所述衣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安装部,
所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形成为不间断地覆盖多个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所述服装主体的下端部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所述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所述服装主体的后身部分的内表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连续地形成到所述服装主体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间确保单元包括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所述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装备于所述服装主体的前身部分的内表面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身部分内表面侧空间确保单元连续地形成到所述服装主体内表面侧的位于穿戴者的肩的上方的部分为止。
10.一种空调衣服,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
空气导入单元,向所述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的内部导入空气;以及
电源单元,向所述空气导入单元供给电力。
CN202080074928.8A 2019-10-31 2020-10-16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Pending CN1145992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8625 2019-10-31
JP2019198625A JP2021070885A (ja) 2019-10-31 2019-10-31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PCT/JP2020/039100 WO2021085185A1 (ja) 2019-10-31 2020-10-16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9246A true CN114599246A (zh) 2022-06-07

Family

ID=7571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4928.8A Pending CN114599246A (zh) 2019-10-31 2020-10-16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6712A1 (zh)
JP (1) JP2021070885A (zh)
CN (1) CN114599246A (zh)
WO (1) WO2021085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9228B2 (ja) * 2020-11-10 2023-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衣服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3526A1 (en) * 2001-02-23 2004-05-06 Hiroshi Ichigaya Cooling cloths
JP2006307354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eft Dev Lab Co Ltd 空調衣服
US20100242147A1 (en) * 2006-12-20 2010-09-30 Entrak Energie- U.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g Garment for personal air-condition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3526A1 (en) * 2001-02-23 2004-05-06 Hiroshi Ichigaya Cooling cloths
JP2006307354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eft Dev Lab Co Ltd 空調衣服
US20100242147A1 (en) * 2006-12-20 2010-09-30 Entrak Energie- U. Antriebstechnik Gmbh & Co. Kg Garment for personal air-conditio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5185A1 (ja) 2021-05-06
US20220386712A1 (en) 2022-12-08
JP2021070885A (ja)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98429A1 (ja) 空調衣服
CN110290716B (zh) 空调衣服的衣服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JP3221474U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2017133121A (ja) 空調装置付作業用衣服
JP2023169394A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2023175913A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3216874U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EP3841900B1 (en) Garment and air-conditioned garment
CN114599246A (zh) 空调衣服的服装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JP3220903U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WO2021221048A1 (ja) ファン付きウェアのウェア本体及びファン付きウェア
JP2019206764A (ja) 衣服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衣服
JP7239915B2 (ja) 空調衣服の服本体及び空調衣服
JP2021139063A (ja) 衣服
JP7398774B2 (ja) 服及び空調衣服
JP3240365U (ja) ファン付きウェアのウェア本体及びファン付きウェア
JP2021172939A (ja) 衣服及び空調衣服
JP2021172937A (ja) 衣服及び空調衣服
JP7349686B2 (ja) ファン付きウェアのウェア本体及びファン付きウェア
US20230157382A1 (en) Garment body of fan-equipped garment and fan-equipped garment
JP2019094598A (ja) 衣服
WO2020262181A1 (ja) 乳幼児冷却装置本体及び乳幼児冷却装置
WO2021221041A1 (ja) ファン付きウェアのウェア本体及びファン付きウェア
CN113556956A (zh) 开口部调整机构、空调衣服的衣服主体以及空调衣服
JP2022124744A (ja) 衣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