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9219A -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9219A
CN114599219A CN202011396454.7A CN202011396454A CN114599219A CN 114599219 A CN114599219 A CN 114599219A CN 202011396454 A CN202011396454 A CN 202011396454A CN 114599219 A CN114599219 A CN 11459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case
powder
zinc
shielding
nick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64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胜
夏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fe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og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fe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og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fe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og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fe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Xiaog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64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9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92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屏蔽罩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将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罩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屏蔽罩是一个合金金属罩,是减少显示器辐射至关重要的部件。显示器内部在电子枪,高压包和电路板等元器件,它们在工作时发出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屏蔽罩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将绝在部分的电磁波拦在罩内,从而保护使用者受电磁辐射的危害,同时避免对周围其它电器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还确保了元器件免受灰尘,延长显示器使用寿命。是主要用于手机,GPS等领域中。
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具体讲,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S1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S2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S3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
屏蔽罩生产工艺中,为了延长屏蔽罩的使用寿命、延长氧化诱导期、改善熔融指数,会在生产屏蔽罩的粉料中增加十八烷酸锌。但加了十八烷酸锌之后的屏蔽罩的强度和刚度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为此,在屏蔽罩的粉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胶水可以提高屏蔽罩的强度和刚度。在屏蔽罩粉料中加了过多的十八烷酸锌和胶水之后,屏蔽罩的颗粒的不均匀度提高,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可能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单纯的增加屏蔽罩粉料中胶水的比例来生产薄型屏蔽罩。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合适的屏蔽罩原料、十八烷酸锌、胶水的比例,以及工艺方法来生产薄型屏蔽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合适配方比例、颗粒过滤的方法来生产薄型屏蔽罩的工艺方法,解决了现有生产的薄型屏蔽罩的颗粒不均匀导致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
步骤S1包括:
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
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形成粉料;
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2中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d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包埋介质(重量计)以30~70%Si作渗剂,0.5~4%NH4Cl作活化剂,余量的Al2O3或SiO2作添料;在充氩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扩散温度900~1000℃,时间2~10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d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e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有机树脂为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2、窑炉上安装的抽风机有助于磁芯烧结过程中胶水等的排放,使烧结时间缩短2小时,降低能耗。
3、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可以实现1400℃以上超高温温度场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屏蔽罩的适用范围。
4、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使得屏蔽罩能够很好除油、颗粒杂质的粘附以防止屏蔽罩的功能受到影响。
5、有机树脂为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的一种,这三种树脂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粘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步骤S1包括: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形成粉料;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实施例二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步骤S1包括: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1%;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1%,形成粉料;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窑炉上安装的抽风机有助于磁芯烧结过程中胶水等的排放,使烧结时间缩短2小时,降低能耗。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实施例三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步骤S1包括: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形成粉料;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窑炉上安装的抽风机有助于磁芯烧结过程中胶水等的排放,使烧结时间缩短2小时,降低能耗。
d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包埋介质(重量计)以30~70%Si作渗剂,0.5~4%NH4Cl作活化剂,余量的Al2O3或SiO2作添料;在充氩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扩散温度900~1000℃,时间2~10小时。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可以实现1400℃以上超高温温度场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屏蔽罩的适用范围。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实施例四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步骤S1包括: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形成粉料;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窑炉上安装的抽风机有助于磁芯烧结过程中胶水等的排放,使烧结时间缩短2小时,降低能耗。
d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包埋介质(重量计)以30~70%Si作渗剂,0.5~4%NH4Cl作活化剂,余量的Al2O3或SiO2作添料;在充氩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扩散温度900~1000℃,时间2~10小时。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可以实现1400℃以上超高温温度场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屏蔽罩的适用范围。
e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使得屏蔽罩能够很好除油、颗粒杂质的粘附以防止屏蔽罩的功能受到影响。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实施例五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步骤S1包括:a用镍锌白铜或锌锡镍合金的一种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形成粉料;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窑炉上安装的抽风机有助于磁芯烧结过程中胶水等的排放,使烧结时间缩短2小时,降低能耗。
d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包埋介质(重量计)以30~70%Si作渗剂,0.5~4%NH4Cl作活化剂,余量的Al2O3或SiO2作添料;在充氩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扩散温度900~1000℃,时间2~10小时。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可以实现1400℃以上超高温温度场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屏蔽罩的适用范围。
e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使得屏蔽罩能够很好除油、颗粒杂质的粘附以防止屏蔽罩的功能受到影响。所述有机树脂为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的一种,这三种树脂材料具有很好的抗粘附效果。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3%-1%,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与现有的薄型屏蔽罩生产工艺相比,提高了十八烷酸锌和胶水的比例,保证了屏蔽罩的使用寿命、氧化诱导期、熔融指数、强度、刚度。该生产工艺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从而,屏蔽罩粉料在后序的烧结过程中收缩比一致,不会有厚薄不一的情况。屏蔽罩产品的收缩率在8%内、尺寸公差在0.01mm内,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和使用要求。

Claims (5)

1.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料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
S2将搅匀后的原料放置于模具中,将原料烧结成型,形成屏蔽罩毛坯;
S3对屏蔽罩毛坯依次进行车削内孔、翻边、修整、抛光清洗工序,制得成品;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a用镍锌白铜作为原料,在原料中加入十八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2%-1.3%;
b在步骤a的基础上,在原料中加入胶水,胶水与镍锌白铜的质量比例为0.4%-1%,形成粉料;
c将粉料搅拌均匀,用粗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大于0.2mm的颗粒,用细过滤器过滤出粉料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使用窑炉对原料进行烧结,窑炉上安装有抽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d将屏蔽罩毛坯进行热扩散渗硅,包埋介质以30~70%Si作渗剂,其中包埋介质按重量计;0.5~4%NH4Cl作活化剂,余量的Al2O3或SiO2作添料;在充氩气保护条件下加热,扩散温度900~1000℃,时间2~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之后,进行如下步骤:
e在屏蔽罩毛坯表面通过加热溶解有机树脂形成有机树脂涂层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为尿烷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的一种。
CN202011396454.7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Withdrawn CN114599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6454.7A CN114599219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6454.7A CN114599219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9219A true CN114599219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6454.7A Withdrawn CN114599219A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92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3808A (zh) * 2023-06-06 2023-09-08 嘉丰盛精密电子科技(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罩内孔位精准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3808A (zh) * 2023-06-06 2023-09-08 嘉丰盛精密电子科技(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罩内孔位精准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713808B (zh) * 2023-06-06 2023-12-19 嘉丰盛精密电子科技(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罩内孔位精准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40907B1 (en) Soft magnetic material and dust core
CN107311637B (zh) 一种基于核壳结构晶粒制备低功率损耗锰锌铁氧体的方法
TWI408706B (zh) 鐵磁性粉末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軟磁性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US9180517B2 (en) Powder magnetic core
JP5482097B2 (ja) 軟磁性材料、並びに、圧粉磁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70778B1 (ko) 자성 복합 분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파 노이즈 억제 필름
WO2014116004A1 (ko) Fe계 비정질 금속분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정질 연자성 코어의 제조방법
CN102007550A (zh) 复合磁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复合磁性材料
CN101802938A (zh) 用于电抗器的铁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抗器
KR20120098921A (ko) 리액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201603061A (zh) 壓粉鐵芯、該壓粉鐵芯之製造方法、具備該壓粉鐵芯之電子/電氣元件、及安裝有該電子/電氣元件之電子/電氣機器
CN114599219A (zh) 一种薄型抗辐射屏蔽罩的生产方法
CN110776314A (zh) 一种宽高频抗emi用锰锌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249628A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の製造方法
CN104036903B (zh) 一种铁硅镍磁粉芯的制备方法
CN106278230A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软磁铁氧体材料
JP2005281805A (ja) 軟磁性材料の製造方法、軟磁性粉末および圧粉磁心
CN106735169B (zh) 一种超薄型屏蔽罩的生产工艺
KR101499490B1 (ko) 고강도와 전자기파 차폐 특성을 갖는 동합금의 제조방법
TWI591658B (zh) Dust cor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machinery
JP3990658B2 (ja) 電磁波吸収体
KR100284854B1 (ko) 직류중첩특성이 우수한 복합금속분말 연자성 코아의 제조방법
JP2022168543A (ja) 磁性金属/フェライトコンポジ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935359B (zh) 一种铁氧体与富铁导体的共烧方法及其制造的元器件
JP7314678B2 (ja) 軟磁性合金粉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