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8127A -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8127A
CN114598127A CN202111465430.7A CN202111465430A CN114598127A CN 114598127 A CN114598127 A CN 114598127A CN 202111465430 A CN202111465430 A CN 202111465430A CN 114598127 A CN114598127 A CN 114598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
pole ring
coil
base plate
annula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5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弗里·万德尔登
马蒂亚斯·林登贝格
弗洛里安·韦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4598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8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2Magnetic gearings, i.e. assembly of gears, linear or rotary, by which motion is magnetically transferred without physical conta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 F16K31/0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with electric means, e.g. for controlling the motor or a clutch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1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with additional mechanism between armature and closure member
    • F16K31/105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with additional mechanism between armature and closure member for rotating val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2Coils wound on non-magnetic supports, e.g. 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4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 H02K49/106Magnetic couplings consisting of only two coaxial rotary elements, i.e. the driving element and the driven element with a radial air ga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2007/062Details of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for electro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01F2007/083External yoke surrounding the coil bobbin, e.g. made of bent magnetic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其具有包括可通电线圈的线圈装置、容纳线圈装置的线圈环形载体和用于传导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磁通传导设备。磁通传导设备包括一件式铁磁极环和配对极环,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该一件式铁磁极环和配对极环在它们之间形成线圈容纳环形空间,线圈装置和线圈环形载体设置在该线圈容纳环形空间中。本发明的实质是极环外齿与配对极环外齿彼此啮合,使得:‑极环外齿在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且‑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上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环形底板上。

Description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线圈组件。本发明还涉及这种线圈组件在阀门中的使用。
背景技术
从以下文献中完全已知这种类型的线圈组件:EP 2 290 786 B1、US 2011/285217A1、US 2007/138901 A1和EP 1 359 656 A1。这些线圈组件的缺点在于,在其组装期间,必须施加相对较高的接合力,同时必须满足对部件精确定位的相对严格的要求。因此,已知的线圈组件在制造中成本相对昂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线圈组件提供改进的或至少不同的实施例。特别地,该目的还在于说明这种线圈组件的用途、用于这种线圈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这种线圈组件的阀门。
在本发明中,这些目的尤其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主题。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将线圈组件的用于传导磁场的磁场线的磁通传导设备的部件在轴向方向上彼此无接触地设置,并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将这些部件侧向彼此夹持。
为此,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配备有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包括多个金属单线绕组制成的至少一个可通电线圈的线圈装置,具有相对于线圈的线圈中心轴线来容纳该线圈装置的周向线圈环形载体,并且具有用于传导借助于该线圈装置所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磁通传导设备。磁通传导设备配置成多个部分。首先该磁通传导设备具有由铁磁材料制成的一件式铁磁极环。该一件式铁磁极环具有环形底板和多个极环外齿,这些极环外齿在周向方向上围绕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布并且整体地设置在环形底板相的对于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定向的外边缘上并且在环形底板的折叠外边缘区域上成角度地弯曲。此外,环形底板实际上具有中心间隙,该中央间隙在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完全穿透环形底板。此外,磁通传导设备具有由铁磁材料制成的一件式铁磁配对极环。该一件式铁磁配对极环具有配对环形底板和多个配对极环外齿,这些配对极环外齿在周向方向上围绕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分布并且整体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的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径向向外定向的配对外边缘上并且在配对环形底板的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上成角度地弯曲。实际上,配对环形底板还具有被称为配对间隙的中心间隙,该配对间隙在配对纵向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完全穿透配对环形底板。
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极环和配对极环彼此同轴对齐并与线圈组件的主纵向中心轴线同轴对齐,并且在该主纵向中心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彼此之间以纵向间隔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在极环与配对极环之间形成或界定线圈容纳环形空间,线圈装置和线圈环形载体全向接触地设置在该线圈容纳环形空间中。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所述极环外齿和所述配对极环外齿实质上彼此啮合,使得:
-极环外齿在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在相对于主纵向中心轴线横向定向的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侧向接触地夹持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且
-配对极环外齿在与轴向方向反向的配对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上、并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侧向接触地夹持在环形底板上。
极环外齿在配对环形底板上的侧向夹持以及配对极环外齿在环形底板上的侧向夹持导致极环和配对极环彼此机械接触,由此实现了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最佳传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相对有效地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组件。此外,通过在径向方向上提供的侧向夹持,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组件的相对有利的安装,因为既不需要对线圈组件的部件彼此精确定位进行相对严格的要求,也不需要相对高的接合力来接合这些部件。相反,极环和配对极环能够例如在轴向方向上彼此滑动。因此,提供了一种将磁场线的最佳传导与有利的安装特性结合起来的线圈装置。
极环外齿在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上这一事实能够意味着,在轴向方向上看,线圈组件的任何部件、尤其是配对极环的或其配对环形底板的任何部件都无接触地邻接在极环外齿的轴向前表面或极环外齿的自由齿端处。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上这一事实能够意味着,在配对轴向方向上看,线圈组件的任何部件、尤其是极环或其环形底板的任何部件都无接触地邻接在配对极环外齿的对轴向前表面或配对极环外齿的自由齿端处。通过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的在该径向方向上的所述侧向夹持,极环相对于配对极环的相对运动由涉及夹持的部件之间的附着摩擦阻碍。径向方向能够相对于主纵向中心轴线横向或成直角地定向。
实际上,极环的所述纵向中心轴线中心地延伸穿过极环的间隙,并且还相对于极环的环形底板垂直竖立。配对极环的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实际上中心地延伸穿过配对极环的配对间隙,并且还相对于配对极环的配对环形底板垂直竖立。线圈组件的所述主纵向中心轴线实际上中心地延伸穿过该线圈组件。
在线圈组件的在其中线圈组件已准备好运行的组装状态下,主纵向中心轴线、纵向中心轴线、配对纵向中心轴线、线圈的线圈中心轴线和还将在下文中提到的线圈环形载体的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实际上彼此同轴地定向。通过这种方式,线圈组件能够被赋予完全环形的形状。
实际上,极环外齿能够无间隙地、尤其是无气隙地并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配对环形底板上。此外,实际上,配对极环外齿也无间隙并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环形底板上。通过配对极环外齿或极环外齿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对接抵靠在环形底板或配对环形底板上,能够在这些部件之间建立相对良好的机械接触,因此,能够确保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最佳传导。特别地,能够防止干扰气隙。侧向夹持能够配置成使得极环外齿与配对环形底板之间以及配对极环外齿与环形底板之间没有气隙。
实际上,至少在环形底板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折叠外边缘区域之间形成无曲率的夹持表面。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配对极环外齿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该夹持表面上。此外,至少在配对环形底板的对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对折叠外边缘区域之间还能够形成这种无曲率的配对夹持表面。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极环外齿能够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该配对夹持表面上。表述“无曲率”是指夹持表面或配对夹持表面没有弯曲和扭曲。此外,实际上,极环外齿无间隙并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相应配对夹持表面上。配对极环外齿也能够无间隙并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夹持表面上。特别地,在配对极环外齿或极环外齿平面地接合抵靠在无曲率的夹持表面或配对夹持表面上时,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机械接触,由此,实现了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最佳传导。
实际上,夹持表面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底板朝向外侧突出。这意味着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突出超过环形底板。配对夹持表面也能够配置成在径向方向上从配对环形底板向外突出。这意味着它们在径向方向上突出超过配对环形底板。通过这种方式,为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创建了由环形底板或配对环形底板限界的单独表面,极环外齿和该配对极环外齿能够以夹持的方式接触抵靠在该单独表面上。
此外,实际上,环形底板具有彼此反向定向的平坦的两个大环形表面,即: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内侧的周向内侧表面和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外侧的周向外侧表面,其中,后者形成环形底板的外边缘。此外,配对环形底板能够具有彼此反向定向的两个对大环形表面,即: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内侧的周向配对内侧表面和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外侧的周向配对外侧表面,其中,后者形成配对环形底板的配对外边缘。通过这种方式,说明了相应的环形底板的有利配置。例如,能够想到的是,环形底板和配对环形底板是作为相同的零件来制造的,因此彼此相同。
所述夹持表面能够设置在突出部上,该突出部在周向方向上在折叠外边缘区域之间、并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底板的外侧表面朝向外侧突出,其中,夹持表面分别由这些突出部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外侧指向的前表面形成。例如,相应的突出部能够相对于环形底板突出几毫米。此外,这也能够设置在配对夹持表面上,即:对向夹持表面设置在配对突出部上,该配对突出部在配对周向方向上在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之间、并在径向方向上从配对环形底板的配对外侧表面突出,其中,配对夹持表面分别由这些配对突出部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外侧指向的前表面形成。配对突出部能够相对于配对环形底板突出几毫米。
在环形底板的折叠外边缘区域与在周向方向上围绕纵向中心轴线直接相邻的夹持表面之间,能够在外边缘上设置圆-圆柱形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将环形底板的折叠外边缘区域与夹持表面弧形连接。
实际上,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能够分别配置为无曲率的,尤其是扁平且无曲率的。此外,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能够分别由无曲率配置的扁平体形成。表述“无曲率”是指扁平体没有弯曲和扭曲,使得相应的扁平体是准完全扁平的。与以拱形实现的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相比,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的无曲率或扁平形状简化了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相对于相应环形底板的弯曲。此外,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的无曲率或扁平形状实现了与相应底板的相对良好的机械接触,由此能够确保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最佳传导。当配置为扁平或无曲率的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夹持到无曲率的夹持表面或配对夹持表面上时,能够进一步改善磁场的磁场线的传导。
更实际地,极环外齿、尤其是其扁平体分别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到环形底板的外边缘上并且在头部侧具有或形成自由齿端,该自由齿端具有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内侧的安装斜面。此外,配对极环外齿、尤其是其扁平体分别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到配对环形底板的配对外边缘上并且在头部侧具有或形成自由对齿端,该自由对齿端具有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内侧的安装斜面。至少一个或所有安装斜面能够通过多向倒角实现。至少一个或所有安装斜面能够通过冲压来制造。安装斜面便于线圈组件的安装,因为在安装线圈组件的过程中,安装斜面与环形底板的外边缘或配对环形底板的配对外边缘接触,其中,当施加相应的接合力时,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分别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外侧弹性偏转并在环形底板或对向环形底板上滑落,使得极环外齿和配对极环外齿然后在组装状态下利用径向方向上的弹性预加载夹持地抵靠环形底板或配对环形底板上。
更实际地,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极环外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突出超过配对环形底板,而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轴向方向上突出超过环形底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线圈组件的特别紧凑的设计。
实际上,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极环外齿的安装斜面在轴向方向上突出超过配对环形底板。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配对极环外齿的安装斜面也能够在配对轴向方向上突出超过环形底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线圈组件的特别紧凑的设计。
实际上,极环和/或配对极环具有用于向线圈装置供应能量的线圈供电连接件的开口或间隙。该间隙例如能够通过移除极环外齿和相邻的配对极环外齿来实现。
更实际地,环形底板能够包括用于将极环定位在线圈环形载体上的至少部分或完全穿透该环形底板的旋转形状锁合切口。当极环装配到线圈环形载体上或者处于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时,旋转形状锁合切口与线圈环形载体相互作用,使得极环不可转动地保持在线圈环形载体上。通过这种方式,环形底板在周向方向上锁定在线圈环形载体上。显然还能够想到的是,配对环形底板配备有旋转形状锁合切口。
此外,极环能够在中心间隙的区域中包括至少部分地伸入到该间隙中的多个极环内齿,所述多个极环内齿在周向方向上围绕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布并且设置在环形底板的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地朝向内侧定向的内边缘上并且分别在折叠内边缘区域上成角度地弯曲。此外,配对极环还能够在其中央配对间隙的区域中包括至少部分地伸入到中央配对间隙中的多个配对极环内齿,所述多个配对极环内齿在对周向方向上围绕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分布并且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的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径向地朝向内侧定向的配对内边缘上并且分别在配对折叠内边缘区域上成角度地弯曲。
此外,极环内齿能够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平行或在所述极环内齿与纵向中心轴先之间限定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通过这种方式,极环内齿相对于环形底板弯曲近似超过90°,使得所述极环内齿能够紧紧地夹持在线圈环形载体上,尤其是为了将极环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线圈环形载体上。配对极环内齿也能够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平行或在该配对极环内齿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限定在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通过这种方式,配对极环内齿相对于配对环形底板弯曲近似超过90°,使得所述配对极环内齿能够紧紧地夹持在线圈环形载体上,尤其是为了将配对极环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在线圈环形载体上。
还能够想到的是,极环的极环外齿分别包括曲率或拱形,以便由此增加极环外齿在配对极环上的接触压力,使得所述极环外齿与配对极环的接触永远不会中断。极环外齿的相应弯曲部或拱形部在此通过曲率轴线实现,该曲率轴线相对于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定向。
还能够想到的是,极环的极环内齿分别包括曲率或拱形,以便由此增加极环外齿在线圈环形载体上的接触压力,使得所述极环外齿与线圈环形载体的接触永远不会中断。极环内齿的相应弯曲部或拱形部在此围绕曲率内轴线实现,该曲率内轴线相对于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定向。
这同样能够适用于配对极环:在此还能够想到的是,配对极环的配对极环外齿分别包括曲率或拱形,以便由此增加配对极环外齿在极环上的接触压力,使得该配对极环外齿与极环的接触永远不会中断。配对极环外齿的相应弯曲部或拱形部在此围绕配对曲率轴线实现,该配对曲率轴线相对于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定向。
还能够想到的是,配对极环的配对极环内齿分别包括曲率或拱形,以便由此增加配对极环外齿在线圈环形载体上的接触压力,使得所述配对极环外齿与线圈环形载体的接触永远不会中断。配对极环内齿的相应弯曲部或拱形部在此围绕配对曲率内轴线实现,该配对曲率内轴线相对于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定向。
实际上,曲率或拱形还具有以下优点:能够补偿制造公差和/或装配公差以及齿的个别弹性回弹。实际上,这能够意味着:
-极环外齿分别包括围绕曲率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曲率轴线相对于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极环内齿分别包括围绕曲率内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曲率内轴线相对于极环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配对极环外齿分别包括围绕对曲率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对曲率轴线相对于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配对极环内齿分别包括围绕配对曲率内轴线实施的曲率或拱形,其中,所述对曲率内轴线相对于配对极环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分别成直角定向。
此外,线圈环形载体能够具有彼此间隔开设置的一对同轴扁平线圈环板,所述线圈环板通过线圈环形载体围绕线圈环形载体的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的周向侧圆周壁材料锁合成整体地彼此连接,其中,侧周向壁分别设置在线圈环板的相对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位于径向内侧的线圈环板内边缘上,使得线圈环形载体形成或界定了用于容纳径向地朝向外侧开口的线圈的线圈载体容纳环形空间。此外,线圈环形载体具有用于极环内齿和配对极环内齿的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内侧开口的容纳槽。容纳槽以交替顺序设置在侧圆周壁上。所述容纳槽分别具有相对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成角度地倾斜的槽底,该槽底分别至少部分地由远离相应的槽底突出的槽壁框定。
本发明具有说明所述线圈组件在阀门中的使用的替代或附加的进一步基本思想。这种阀门配备有致动设备,该致动装置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线圈组件,并且包括致动构件。后者可通过线圈组件驱动以执行线性或旋转操作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基本思想能够在于说明一种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描述的线圈组件的极环或配对极环的方法。相应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提供扁平的圆形板坯,通过冲压形成该板坯,并且将所获得的板坯半成品再成形成使得其极环外齿和极环内齿在共同的方向上成角度地弯曲。这具有的优点是,极环或配对极环能够一件式地制造,并且只需很少的操作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描述的线圈组件的阀门。在此,线圈组件能够直接集成或加装到阀门中。
总之,仍然要注意:本发明优选地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其具有包括可通电线圈的线圈装置、容纳线圈装置的线圈环形载体和用于传导借助于线圈装置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磁通传导设备。磁通传导设备包括一件式铁磁极环和配对极环,在线圈组件的组装状态下,该一件式铁磁极环和配对极环在它们之间形成线圈容纳环形空间,线圈装置和线圈环形载体设置在该线圈容纳环形空间中。本发明的实质是极环外齿与配对极环外齿彼此啮合,使得:
-极环外齿在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配对环形底板上,并且
-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轴向方向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上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环形底板上。
本发明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将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参照附图的相关附图说明获得。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面提到的并且还将在下面解释的特征不仅能够用于各自所述的组合中,还能够用于其他组合中或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是指相同或相似或功能上相同的部件。
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图1示出了线圈组件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沿箭头II的方向观察的穿过图1的线圈组件的纵向截面,
图3以放大示图示出了沿箭头III的方向观察的图1的线圈组件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
图4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线圈组件的极环,
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线圈组件的配对极环,
图6以放大示图示出了沿箭头VI的方向观察的图4的线圈组件的极环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
图7以放大示图示出了图2的线圈组件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VII,
图8示出了与局部VII类似的局部,但其来自于线圈组件的另外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9示出了整体用附图标记1标记的环形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优选在阀门中单独使用或多个一起使用,以便作为相应阀门的致动装置的一部分驱动该阀门的致动设备的致动构件进行线性或旋转操作运动。为此,通电线圈组件1能够提供磁场(在图中未示出),该磁场与致动构件相互作用,以驱动该致动构件来执行操作运动。
图1示出了线圈组件1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线圈组件1为环形形状,并定义了以虚线表示的中心主纵向轴线34。线圈组件1具有线圈供电连接件58,在该线圈供电连接件上例如能够插入与供电设备耦合的连接电缆59,以实现线圈组件1的能量供应,即尤其是对线圈组件通电。此外,线圈组件1具有:用于提供所述磁场的线圈装置2,其包括由围绕线圈3的线圈中心轴线4的多个周向金属单线绕组制成的至少一个可通电线圈3;容纳该线圈装置2的线圈环形载体6;以及多部分磁通传导设备16,其用于传导借助于线圈装置6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至少能够想到的是,用于优化磁场的线圈装置2配备有多于一个线圈3,例如能够设有两个或三个这样的线圈3。在本文中,线圈3、线圈环形载体6和磁通传导设备16彼此同轴,从而定义了线圈组件1的所述主纵向中心轴线34。因此,除线圈供电连接件58外,线圈组件1的所述部件具有共同的中心主纵向中心轴线34,如有必要该中心主纵向中心轴线能够相对于线圈组件1的部件形成对称轴线。
图2示出了沿箭头II的方向观察的穿过图1的线圈组件1的纵向截面。这尤其允许更详细地观察线圈环形载体6。该线圈环形载体包括彼此以纵向间隔设置的一对同轴扁平线圈环板7,该线圈环板经由围绕线圈环形载体6的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的周向侧周向壁8彼此材料锁合成整体地连接。在此,侧周向壁8分别固定在两个线圈环板7的相对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位于径向内侧的线圈环板内边缘10处,使得线圈环形载体6形成或界定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线圈3的径向的朝向外开口的线圈载体容纳内部空间11并且径向地在内侧形成或界定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同轴延伸的中心通道68。此外,线圈环形载体6具有径向地朝向内侧定向的容纳槽12、13,该容纳槽通向通道68,以用于插入下文中说明的磁通传导设备16的极环17的极环内齿62和磁通传导设备16的配对极环25的配对极环内齿65。容纳槽12、13以交替方式或围绕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设置在侧周向壁8的朝向通道68定向的径向内侧上,使得在围绕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的周向方向上,极环17的极环内齿62的容纳槽12始终交替地跟随有配对极环25的配对极环内齿65的容纳槽13。值得注意的是,此外,在图2中,每个容纳槽12、13配备有相对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成角度地倾斜的槽底14,极环17的极环内齿62或配对极环25的配对极环内齿65分别接触地靠在该槽底处。例如,槽底14相对于线圈环形载体中心轴线9倾斜大于零直至包括5°的角度γ。此外,每个容纳槽12、13具有槽壁15,该槽壁至少部分地框定相应槽底14并远离相应槽底14突出。相应的容纳槽12、13或者整体地实施在线圈环形载体6上,或者随后通过加工方法加入。线圈环形载体6尤其能够由塑料、涂有绝缘层的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在图2中以截面图可见的磁通传导设备16具有传导和形成、尤其是汇聚借助于线圈装置2生成的磁场的目的。为此目的,如图所示,该磁通传导设备包括极环17和示例性地构造成几乎相同的配对极环25。极环17和配对极环25均由具有铁磁特性的材料一件式地制成,适合的是例如具有铁、钴和/或镍含量的合金。示例性地,它是钢材,尤其是经过冲压和再成型的板材半成品。
线圈组件1的由钢板制成的极环17(在图4中以透视单独视图示出)具有环形底板18,该环形底板由圆形间隙19中心地完全地穿过。此外,环形底板18具有多个极环外齿24,这些极环外齿在周向方向上围绕极环17的示例性地中心地延伸穿过间隙19并相对于环形底板18垂直竖立的纵向中心轴线20分布,并且所述极环外齿设置在环形底板18的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地向外定向的外边缘22上并且在环形底板18的折叠外边缘区域23处成角度地弯曲。示例性地,极环外齿24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恰好弯曲90°。这些极环外齿24中的每一个都实现为扁平体52,其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在环形底板18的外边缘22处。在头部侧,这些极环外齿分别具有自由齿端53。在这些自由齿端53上分别设置有位于径向内侧的安装斜面54。这些安装斜面54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地定向,并且这些安装斜面还能够分别由多向倒角57形成。安装斜面54便于安装线圈组件1。此外,极环17在其中心间隙19的区域内包括多个极环内齿62,这些极环内齿在周向方向21上围绕纵向中心轴线20分布并且设置在环形底板18的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向内定向的并环绕间隙19的内边缘63上并且在环形底板18的折叠内边缘区域64处成角度地弯曲。示例性地,极环内齿62在与极环外齿24相同的方向上弯曲,并且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恰好弯曲90°。示例性地,还能够设置偏差角度α,例如在极环内齿62与纵向中心轴线20之间的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
图1的线圈组件1的由钢板制成的配对极环25(在图5中以透视单独视图示出)基本上与极环17类似地构造。该配对极环具有配对环形底板26,该配对环形底板由圆形配对间隙27完全中心地穿透。此外,配对环形底板26具有多个配对极环外齿32,这些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周向方向上围绕配对极环25的示例性地中心地延伸穿过配对间隙27并相对于配对环形底板26垂直竖立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布并且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26的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向外定向的配对外边缘30上并且在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处成角度地弯曲。示例性地,配对极环外齿32(像极环外齿24一样)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大约或恰好弯曲90°。这些配对极环外齿32中的每一个都实现为扁平体52,其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在配对环形底板26的对外边缘30处。在头部侧,这些配对极环外齿分别形成自由配对齿端55。位于径向内侧的安装斜面56还分别设置在配对极环外齿32的自由配对齿端55上。这些安装斜面56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横向定向,尤其是成直角地定向。安装斜面56能够分别由多向倒角57形成。安装斜面56便于安装线圈组件1。配对极环25在其中心配对间隙27的区域内包括上围绕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布的多个配对极环内齿65,这些配对极环内齿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26的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向内定向的对内边缘66上,并且分别在配对折叠内边缘区域67处成角度地弯曲。示例性地,配对极环内齿65在与配对极环外齿32相同的方向上弯曲,并且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大约或恰好弯曲90°。示例性地,还能够设置偏差角度α,例如在配对极环内齿65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之间的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
极环外齿24和配对极环外齿32均实施为扁平的,即无曲率的。同样,极环内齿62和配对极环内齿65能够实施为扁平的,即无曲率的。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极环17和配对极环25彼此同轴定向且与线圈组件1的主纵向中心轴线34(即与线圈组件1的其余部件)同轴定向,并且在主纵向中心轴线34的轴向方向35上彼此间隔开设置。因此,在该极环与该配对极环之间形成或界定线圈容纳环形空间36,所述线圈装置2和承载线圈装置2的线圈环形载体6设置在该线圈容纳环形空间中。此外,在图1和图2中值得注意的是,线圈组件1在组装状态33下的极环外齿24和配对极环外齿32彼此啮合,其中,极环外齿24在轴向方向35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26上,并且在相对于主纵向中心轴线34横向定向的径向方向38上弹性预加载,并且在径向方向38上夹持在配对环形底板26上。另参见图3,配对极环外齿32在相对于轴向方向35反向的配对轴向方向36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18上,并且在径向方向38上弹性预加载,并且在径向方向38上夹持在环形底板18上。极环外齿24在轴向方向35上无接触地设置在配对环形底板26上这一事实示例性地意味着,在轴向方向35上观察,线圈组件1的任何部件、尤其是配对极环25或其配对环形底板26的任何部件都无接触地接合抵靠在极环外齿24的轴向前表面72或极环外齿24的自由齿端53处。配对极环外齿32在配对轴向方向36上无接触地设置在环形底板18上这一事实示例性地意味着,在配对轴向方向36上观察,线圈组件1的任何部件、尤其是极环17或其环形底板18的任何部件都无接触地接合抵靠在配对极环外齿32的配对轴向前表面73或配对极环外齿32的自由齿端55处。
极环内齿62和配对极环内齿65同样彼此啮合,然而,该极环内齿和该配对极环内齿配置成使得其既不在轴向方向35或对轴向方向36上接触也不在周向方向上接触。相反,其分别以夹持的方式接合到上述容纳槽12、13中。因此,线圈组件1被紧凑且牢固地安装。由于极环外齿24和配对极环外齿32从径向外侧(即侧向)接触地抵靠在环形底板18或配对环形底板26处,因此线圈装置1的磁通传导设备16能够最佳地传导或形成所述磁场,使得线圈组件1在其能量需求或其效率方面得到优化。因此,例如,阀门的所述致动构件能够以相对节省资源的方式致动,或者能够实现致动构件的相对强大的致动运动。因此,线圈组件1是相对高效的。此外,通过这种配置,能够实现线圈组件1相对有利的安装。
图3以放大示图示出了沿箭头III的方向观察的图1的线圈组件1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大体上,极环17的环形底板18是明显的,并且配对极环外齿32在环形底板18的在周向方向21上相邻的两个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没有间隙并且平面地夹持在环形底板18上。还能够注意到的是,在环形底板18的两个相邻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形成夹持表面39,配对极环外齿32无间隙地、平面地和弹性预加载地从径向外侧夹持在该夹持表面上。与此类似,配对极环25在配对环形底板26上包括配对夹持表面40,极环外齿24分别无间隙地、平面地且弹性预加载地从径向外侧夹持在该配对夹持表面上。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上述夹持表面39和对相夹持表面40,图6以放大示图示出了沿箭头VI的方向观察的图4的线圈组件1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也能够使用图5中的配对极环25的相应局部。无论如何,在图6中能够注意到的是,所述夹持表面39形成在环形底板18的在周向方向21上的相邻的两个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该夹持表面配置成无曲率的,即平坦的。参见图1和图2,在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实现了:能够弹性预加载地、从径向外侧夹持配对极环外齿32,其中,极环外齿24无间隙且平面地夹持在相应的夹持表面39上。这同样适用于配对极环25。该配对极环分别在配对环形底板26的在配对周向方向29上相邻的的两个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之间具有无曲率的配对夹持表面40,在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极环17的极环外齿24弹性预加载地、从径向外侧夹持在该无曲率的配对夹持表面40上,其中,极环外齿24也无间隙且平面地夹持在相应的配对夹持表面40上。
在图3至图6中,还能够注意到的是,夹持表面39在径向方向38上从环形底板18向外突出(尤其是图6),而配对夹持表面40在径向方向38上从配对环形底板26朝向外侧突出(尤其是图5)。
在图4中可见的极环17的环形底板18示例性地具有反向定向的两个大环形表面41,即: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内侧的周向内侧表面42,其形成环形底板18的所述内边缘63;以及相对于纵向中心轴20径向外侧的周向外侧表面43,其形成环形底板18的外边缘22。尤其参见图6,所述夹持表面39此时设置在突出部47上,该突出部在周向方向21上在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并在径向方向38上从环形底板18的外侧表面43朝向外侧突出,其中,夹持表面39分别由这些突出部47的在径向方向38上朝向外侧指向的前表面48形成。
与此类似,图5中可见的配对极环25的配对环形底板26具有相反的两个配对大环形表面44,即: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向侧的周向配对内侧表面45,其形成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内边缘66;以及相对于配对纵向中心轴28径向外侧的周向配对外侧表面46,其中,该周向配对外侧表面形成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外边缘30。所述配对夹持表面40与夹持表面39类似地设置在配对突出部49上,该配对突出部在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之间、并在径向方向38上从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外侧表面46突出,其中,配对夹持表面40分别由这些配对突出部49的在径向方向38上朝向外侧指向的前表面50形成。
尤其是在图1中,还能够注意到的是,极环17和配对极环25形成或界定了用于线圈供电连接件58的公共间隙60,使得线圈装置2能够通过间隙60与线圈供电连接件58电接触。图1还示出,至少环形底板18包括用于将极环17定位在线圈环形载体6上的至少部分或完全穿透该环形底板的旋转形状锁合切口61。尤其是当极环17放置在线圈环形载体6上或处于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时,旋转形状锁合切口61与线圈环形载体6相互作用,使得极环17不可转动地保持在线圈环形载体6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简单的抗转动装置。
在图7中,以放大示图示出了图2的线圈组件1的用虚线框起来的局部VII。能够注意到的是,在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极环外齿24和/或配对极环外齿32从其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20或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弯曲大约或恰好90°的状态弹性偏转,使得极环外齿24和/或配对极环外齿32在径向方向38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到极环17的夹持表面39上和/或配对极环25的配对夹持表面40上。例如,极环外齿24和/或配对极环外齿32分别相对于与纵向中心轴线20或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偏转大于零直至包括5°的角度β。
最后,图8示出了如图7中的局部,但这是线圈组件1的另外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极环外齿24和配对极环外齿32相对于环形底板18或配对环形底板26弯曲正好90°,并且其特征在于,在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极环外齿24和配对极环外齿32没有发生弹性偏转,使得它们准平行于纵向中心轴线20或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延伸。因此,极环17和配对极环25实际上能够在没有接合力的情况下安装,并且以侧向夹持的方式平面地尤其是在整个表面上抵靠在相应环形底板的相应外边缘上。
最后,图9示出了在未详细描述的安装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组件1的另外的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然而,与前述实施例相比,极环外齿24分别具有围绕曲率轴线100的曲率101。这些曲率轴线100(在图9中以平面图实现了单个曲率轴线并因此实现为点)分别相对于极环17的纵向中心轴线20成直角定向。极环内齿62还可以具有围绕曲率内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曲率内轴线将分别相对于极环17的纵向中心轴线20成直角定向,但这在此未实施。此外,与前述实施例相比,配对极环外齿32分别具有围绕配对曲率轴线104的曲率105。所述配对曲率轴线104相对于配对极环25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成直角定向。此外,配对极环内齿65还可以分别具有围绕配对曲率内轴线实现的弯曲部,其中,所述配对曲率内轴线将分别相对于配对极环25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成直角定向,即使这在此未实施。

Claims (16)

1.一种线圈组件,
-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可通电线圈(3)的线圈装置(2)、容纳所述线圈装置(2)的线圈环形载体(6)和用于传导借助于所述线圈装置(2)提供的磁场的磁场线的磁通传导设备(16),
-其中,所述磁通传导设备(16)包括一件式铁磁极环(17),所述一件式铁磁极环包括环形底板(18)和多个极环外齿(24),所述多个极环外齿在周向方向(21)上围绕所述极环(17)的纵向中心轴线(20)分布、设置在所述环形底板(18)的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向外定向的外边缘(22)上,并且极环外齿(24)在所述环形底板(18)的折叠外边缘区域(23)上成角度地弯曲,
-其中,所述磁通传导装置(16)还包括一件式铁磁配对极环(25),所述一件式铁磁配对极环包括配对环形底板(26)和多个配对极环外齿(32),所述多个配对极环外齿在配对周向方向(29)上围绕所述配对极环(25)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布、设置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相对于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向外定向的配对外边缘(30)上,并且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上成角度地弯曲,
-其中,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所述极环(17)和所述配对极环(25)彼此同轴定向,并与所述线圈组件(1)的主纵向中心轴线(34)同轴定向,并且在所述主纵向中心轴线(34)的轴向方向(35)上彼此纵向间隔开地设置,使得在所述极环与所述配对极环之间形成或界定线圈容纳环形空间(36),在所述线圈容纳环形空间中设置有所述线圈装置(2)和所述线圈环形载体(6),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所述极环外齿(24)和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彼此啮合,使得:
-所述极环外齿(24)在所述轴向方向(35)上无接触地设置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上,并在相对于所述主纵向中心轴线(34)横向定向的径向方向(38)上弹性预加载地侧向地夹持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上,并且
-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在相对于与所述轴向方向(35)反向的配对轴向方向(36)上设置在所述环形底板(18)上,并且在径向方向(38)上弹性预加载地夹持在所述环形底板(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24)无间隙地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上,并且
-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无间隙地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所述环形底板(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形底板(18)的在周向方向(21)上相邻的两个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形成有无曲率的夹持表面(39),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配对极环外齿(32)夹持在所述夹持表面上,和/或
-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在配对周向方向(29)上相邻的两个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之间形成无曲率的配对夹持表面(40),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极环外齿(24)夹持在所述配对夹持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24)无间隙地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相应的配对夹持表面(40)上,和/或
-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无间隙地且成线性地或平面地夹持在夹持表面(39)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表面(39)在径向方向(38)上从所述环形底板(18)径向向外突出,并且
-所述配对夹持表面(40)在径向方向(38)上从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向外突出。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底板(18)具有相对的两个大环形表面(41),即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内侧的周向内侧表面(42)和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外侧的周向外侧表面(43),其中,后者形成所述环形底板(18)的外边缘(22),并且
-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具有相对的两个配对大环形表面(44),即相对于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内侧的周向配对内侧表面(45)和相对于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外侧的周向配对外侧表面(46),其中,后者形成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外边缘(30),并且
-所述夹持表面(39)设置在突出部(47)上,所述突出部在周向方向(21)上在所述折叠外边缘区域(23)之间、并在径向方向(38)上从所述环形底板(18)的外侧表面(43)向外突出,其中,所述夹持表面(39)分别由这些突出部(47)的在径向方向(38)上指向外侧的前表面(48)形成,并且
-所述配对夹持表面(40)设置在配对突出部(49)上,所述配对突出部在配对周向方向(29)上在所述配对折叠外边缘区域(31)之间、并在径向方向(38)上从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外侧表面(46)突出,其中,所述配对夹持表面(40)分别由这些配对突出部(49)的在径向方向(38)上指向外侧的前表面(50)形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32)和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分别配置成无曲率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所述极环外齿(24)在轴向方向(35)上突出超过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而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在配对轴向方向(36)上突出超过所述环形底板(16)。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24):
-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到所述环形底板(18)的外边缘(22),并且在头部侧包括或形成在径向方向(38)上在内侧包括安装斜面(54)的自由齿端(53),和/或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
-在脚部侧整体地连接到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配对外边缘(30),并且在头部侧包括或形成在径向方向(38)上在内侧包括安装斜面(56)的自由齿端(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所述极环外齿(24)的安装斜面(54)在轴向方向(35)上突出超过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和/或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的安装斜面(56)在配对轴向方向(36)上突出超过所述环形底板(18)。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17)和/或所述配对极环(25)包括用于向所述线圈装置(2)供应能量的线圈供电连接件(58)的间隙(60)。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底板(18)包括用于将所述极环(17)定位在所述线圈环形载体(6)上的至少部分或完全穿透所述环形底板的旋转形状锁合切口(61),其中,当所述极环(17)放置在所述线圈环形载体(6)上或者处于所述线圈组件(1)的组装状态(33)下时,所述旋转形状锁合切口(61)与所述线圈环形载体(6)相互作用,使得所述极环(17)不可转动地保持在所述线圈环形载体(6)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17)在其中心间隙(19)的区域内包括在周向方向(21)上围绕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分布的多个极环内齿(62),所述多个极环内齿设置在所述环形底板(18)的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径向地朝向内侧定向的内边缘(63)上并且分别在折叠内边缘区域(64)上成角度地弯曲,并且
-所述配对极环(25)在其中心间隙(27)的区域内包括在配对周向方向(29)上围绕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布的多个配对极环内齿(65),所述多个配对极环内齿设置在所述配对环形底板(26)的相对于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径向地朝向内侧定向的配对内边缘(66)上并且分别在配对折叠内边缘区域(67)上成角度地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62)关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平行,或者
-在所述极环外齿(62)与所述纵向中心轴线(20)之间限定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并且
-所述配对极环外齿(65)关于所述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平行,或者
-在所述配对极环外齿(65)与所述对向纵向中心轴线(28)之间限定大于零直至包括10°的角度。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环外齿(24)分别包括围绕曲率轴线(100)实现的弯曲部(101)或拱形部,其中,所述曲率轴线(100)相对于所述极环(17)的纵向中心轴线(20)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所述极环内齿(62)分别包括围绕曲率内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曲率内轴线相对于所述极环(17)的纵向中心轴线(20)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所述配对极环外齿(32)分别包括围绕配对曲率轴线(104)实现的弯曲部(105)或拱形部,其中,所述配对曲率轴线(104)相对于所述配对极环(25)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别成直角定向,和/或
-所述配对极环内齿(65)分别包括围绕配对曲率内轴线实现的弯曲部或拱形部,其中,所述配对曲率轴线相对于所述配对极环(25)的配对纵向中心轴线(28)分别成直角定向。
16.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在阀门中的用途,
-具有包括致动装置的阀门,
-其中,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致动构件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1),所述致动构件可借助于所述线圈组件(1)驱动以执行线性或旋转操作运动。
CN202111465430.7A 2020-12-03 2021-12-03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Pending CN1145981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215259.4A DE102020215259A1 (de) 2020-12-03 2020-12-03 Spulenbaugruppe sowie deren Verwendung in einem Ventil
DE102020215259.4 2020-1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8127A true CN114598127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65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5430.7A Pending CN114598127A (zh) 2020-12-03 2021-12-03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2393B2 (zh)
CN (1) CN114598127A (zh)
DE (1) DE10202021525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5681A (en) * 1978-04-13 1981-03-10 Sodeco-Saia Ag Miniature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US6492751B1 (en) * 1999-01-29 2002-12-10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Magnetic device with spaced apart pole plates, flux return strip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mounting
CN101102071A (zh) * 2006-07-06 2008-01-0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磁滞离合器/磁滞制动器
CN102575756A (zh) * 2009-10-19 2012-07-11 株式会社开道 转矩传递装置
CN106464040A (zh) * 2014-05-15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和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1594386A (zh) * 2019-02-20 2020-08-2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机械、发电机及风力发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4485A (en) 1977-09-26 1979-11-13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with novel stator construction
US4714853A (en) * 1986-09-04 1987-12-22 Tri-Tech, Inc. Low profile electric motor
JP2515765Y2 (ja) * 1988-04-18 1996-10-30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
JPH0334668U (zh) 1989-08-10 1991-04-04
US5247216A (en) * 1991-12-30 1993-09-21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Stepper moto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y
US5808390A (en) * 1992-11-10 1998-09-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Brushless DC motor
US5986379A (en) * 1996-12-05 1999-11-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tor with external rotor
EP0978931B1 (en) 1998-02-23 2008-08-0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valve apparatus
TW470816B (en) 2000-09-29 2002-01-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forming a bobbin and a silicon steel plate of a rotating device
JP3711252B2 (ja) 2001-06-13 2005-11-02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クローポール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EP1359656B1 (en) * 2002-04-30 2017-12-20 Johnson Electric Switzerland AG Electric motor
CN1945944A (zh) 2005-10-09 2007-04-1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步进电机及电子器械
DE102006021242B4 (de) * 2006-04-28 2012-06-21 Bühler Motor GmbH Elektromotor
JP5481129B2 (ja) 2009-08-24 2014-04-23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5587667B2 (ja) 2010-05-19 2014-09-10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5612397B2 (ja) 2010-08-30 2014-10-22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5681A (en) * 1978-04-13 1981-03-10 Sodeco-Saia Ag Miniature synchronous electric motor
US6492751B1 (en) * 1999-01-29 2002-12-10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Magnetic device with spaced apart pole plates, flux return strip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mounting
CN101102071A (zh) * 2006-07-06 2008-01-09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磁滞离合器/磁滞制动器
CN102575756A (zh) * 2009-10-19 2012-07-11 株式会社开道 转矩传递装置
CN106464040A (zh) * 2014-05-15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和电枢的制造方法
CN111594386A (zh) * 2019-02-20 2020-08-28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机械、发电机及风力发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62393B2 (en) 2024-01-02
US20220181058A1 (en) 2022-06-09
DE102020215259A1 (de)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5973B1 (en) Magnetic device with flux return strip
US8203248B2 (en) Electric motor
US7960889B2 (en) Split co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stator core
US10411542B2 (en) Fixing structure and fixing method for wire connection plate,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4951072B2 (ja) 電気機械
US6492751B1 (en) Magnetic device with spaced apart pole plates, flux return strip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 mounting
US8884481B2 (en) Stator for bicycle generator hub
WO2012157384A1 (ja) 圧入固定構造
CN116094220A (zh) 转子组件
US10566863B2 (en) Ro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provid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7078575B (zh) 旋转电机
CN114598127A (zh) 线圈组件和其在阀门中的用途
US20100231059A1 (en) Laminated core of an electric linear motor
CN114977565A (zh) 转子及ipm马达
US11218037B2 (en) Stator and housing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30065959A1 (en) Electric motor having a rotor with a burst-protection sleeve without an adhesion of the magnet elements
KR20080051151A (ko) 분할된 자기 궤환 소자를 가진 전기 모터
CN109643931A (zh) 电动马达、特别是用于机动车中的舒适驱动器的传动机构驱动装置
TW423196B (en) Housing for electric motor
JP6826442B2 (ja) ステータ
JP2018026935A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US11870303B2 (en) Modular segmented stator package with coupling web with free-fitting pin
US11824405B2 (en) Ro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20240171021A1 (en) Motor device and motor
CN218102856U (zh) 一种转子轴、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