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0166B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0166B
CN114590166B CN202011419175.8A CN202011419175A CN114590166B CN 114590166 B CN114590166 B CN 114590166B CN 202011419175 A CN202011419175 A CN 202011419175A CN 114590166 B CN114590166 B CN 114590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duration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91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0166A (zh
Inventor
刘璐燕
好日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91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0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0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0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0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车辆,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再结合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从上述时长范围内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因而能够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不易出现因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发展。
现阶段,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来源的电池包,可以在常温环境下使用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充电,而且可以根据电池的荷电状态值预估出充电时间。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式中,例如CN109435752A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一般是需要通过人机交互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由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或实际的功率需求来设置充电量、充电时长、充电功率等,然后由控制装置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来调节充电功率为负载充电,从而实现控制充电桩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充电功率/速度需求。
但是,上述充电控制方式中,容易出现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进而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中,容易出现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进而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中,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其中,所述温控时长为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时长,所述有效充电时长为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长;
展示所述时长范围,以及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
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目标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所述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包括:
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
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系统及冷却系统,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的温度;
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目标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冷却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四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冷却系统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大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小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进行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中,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其中,所述温控时长为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时长,所述有效充电时长为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长;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时长范围,以及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所述请求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之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之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大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小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进行监控。
相对于在先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并展示该时长范围;再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并根据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因为是先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及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再结合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从上述时长范围内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因而能够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不易出现因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中,所述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
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所述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与上述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的充电倍率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的执行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低温充电控制策略的执行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温充电控制策略的执行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充电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S600。
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可以接收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对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温度控制。
步骤S100、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在上述步骤S100中,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BMS)建立连接,指的是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建立物理连接,且可以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交互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充电设备具体可以是充电桩,则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指的是充电桩通过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建立物理连接,且可以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交互的状态。
上述环境温度指的是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具体可以通过车外温度传感器获取。其中,因为环境温度不仅会影响电池的温度,也会影响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快慢,因而需要获取环境温度,比便于后续计算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长范围。
上述充电性能参数指的是当前环境状态下,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相关的参数,具体可以包括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范围、输出功率范围等。其中,因为充电设备已经与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因而电池管理系统可以获取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
上述初始状态参数指的是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时的电池状态参数,该电池状态参数可以为与电池充电相关的电池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电池的单体温度、电池的荷电状态值等。
上述温控性能参数指的是当前环境状态下,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性能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温控装置的制热量、制冷量、制热功率、制冷功率等。其中,因为温控装置已经与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因而电池管理系统可以获取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步骤S200、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上述步骤S200中,因为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电倍率不同,因而在温控装置根据充电时长克服环境温度影响并对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时,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有效充电时长会相应缩短,而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温控时长会相应延长,但因为温控装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使得由上述有效充电时长和温控时长所组成的总时长缩短。
上述步骤S200中,因为上述时长范围是由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温控时长、以及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有效充电时长共同确定的,因而也即可以确定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含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
所述温控时长为温控装置工作,并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时长,具体可以包括在电池温度较低时,对电池进行加热的加热时长,以及在电池温度较高时,对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时长。有效充电时长为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长,因为在电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充电设备无法对电池进行充电,使得该有效充电时长会小于或等于上述总时长。
上述步骤S200中,结合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电池当前的状态参数以及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和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在温控装置仅对电池执行有利于电池充电的温度调节的前提下,也即在温控装置仅会执行或不执行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适于电池充电的预设温度范围,而不会执行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不适于电池充电的温度范围的前提下,确定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长上限值和时长下限值,从而确定上述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长范围,上述时长范围可以匹配电池状态、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以及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充电设备可以在上述时长范围内将电池电量充满。
另外,在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温控时长延长时,用于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能耗也会增加,因而出于节约能耗考虑,后续需要根据用户的充电时长需要设置该温控时长。
步骤S300、展示所述时长范围。
上述步骤S300中,将步骤S200所确定的时长范围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关联显示界面上展示该时长范围,以便于用户知晓在温控装置的辅助作用下,利用当前充电设备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长范围,进而便于用户设备合理的充电时长。
同时,还可以展示上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即对应展示上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选项的组成情况,以便于用户知晓上述时长范围内按各时长内充满电池电量时,温控装置以及充电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
可选地,可以第一曲线的形式展示上述时长范围,以第二曲线的形式对应展示上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对应的温控时长,以第三曲线的形式对应展示上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对应的有效充电时长。
步骤S400、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上述步骤S400中,上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为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充电时长的信号,该信号可以通过车辆中控设备发送至车辆的整车控制器,或者通过车载通信终端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至车辆的整车控制器,进而由整车控制器发送至上述电池管理系统,然后由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该信号确定目标充电时长。上述目标充电时长应为从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充电时长设置信号至将电池电量充满的时长,也即包括有效充电时长以及温控时长。
步骤S500、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上述步骤S500中,根据用户输入的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匹配的目标充电时长,该匹配的目标充电时长处于上述时长范围内。
步骤S600、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上述步骤S600中,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向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然后充电设备会根据该供电请求输出电能并对电池充电,以及在需要温控装置工作时,对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并将其温度调整至可使充电设备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的电量充满的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因为充电设备输出的电能是根据目标充电时长所确定的,可以在目标充电时长时将电池的电量充满,因而可以满足用户的充电期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因为是先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再结合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从上述时长范围内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因而能够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不易出现因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既适用于直流充电,也适用于交流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常温环境下利用充电设备对电池的充电操作,也适用于低温以及高温环境下利用充电设备对电池的充电操作。
具体地,在执行上述充电控制方法时,需要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在环境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根据目标充电时长,向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充电设备根据该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电池进行充电;而在环境温度未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也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根据目标充电时长,向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充电设备根据该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并将电池的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上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指的是需要预先根据电池的性能,确定其在不同状态下的充电倍率上限值及充电倍率下限值,再由该充电倍率上限值及充电倍率下限值,得到对应状态下的充电倍率范围,从而建立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上述第三对应关系。
其中,因为在控制充电设备对电池充电时,不仅需要考虑充电设备输出电能的能力,还需要考虑电池接收电能的能力,而电池接收电能的能力具体通过其可以接受的充电倍率来体现,充电倍率又与电池的状态参数相关,因而需要预先建立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根据电池的实际状态确定可以接受的充电倍率范围,进而确定将电池充满的所需时长范围。
另外,电池的状态参数又受环境温度、以及温控装置在当前环境温度状态下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能力的影响,因而根据电池当前的状态参数及上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保证电池安全进行充电时的充电倍率范围;同时,结合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当前的环境温度以及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上述充电倍率范围以及初始状态参数中的荷电状态值,确定最快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间以及最慢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间,也即是计算充满电池电量所需时长上限值以及时长下限值,从而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00包括步骤S501 ~S503。
步骤S501、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上述步骤S501中,上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为包括用户输入的充电时长的信号,该充电时长为用户输入的用于充满电池电量的时长,也即表明用户希望利用上述充电时长充满电池电量。因为上述充电时长包括充电时长信息,因而在获取充电时长设置信号后,可以确定初始充电时长。而是否根据该初始充电时长进行后续的充电操作,则需要结合电池的状态、环境温度以及充电设备的性能和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进行综合判定。
步骤S502、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上述步骤S502中,判定步骤S502中所基于用户输入所确定的初始充电时长,是否处于步骤S501中所确定的时长范围内,若处于初始充电时长处于上述时长范围内,则说明电池当前状态、充电设备的性能以及温控装置的性能可以满足当前环境温度下,在上述初始充电时长将电池充满,因而将上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目标充电时长,进而可以根据该目标充电时长规划充电路径,以具体执行对电池的充电操作。
另外,在将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目标充电时长之后,可以显示该目标充电时长对应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
步骤S503、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上述步骤S503中,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说明用户当前设置的充电时长超出了可供选择的充满电池电量的时长范围,也即用户当前设置的充电时长不合理,充电设备无法在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将电池充满,因而电池管理系统生成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以告知用户原因,并提醒用户重新设定,直至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处于时长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获取充电时长设置信号时,生成时间范围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可供选择的充电时间范围,用户可以在该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另外,还可以通过中控设备的仪表或通过车载通信终端与整车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等显示用户的设定情况,便于用户确认充电信息。
例如,以快充为例,若当前电池的荷电状态值为20%,在常温下利用快充枪对车辆的电池充电至荷电状态值为100%,最快需要1h,最慢需要10h,那么上述充电时长范围为1~10h,则用户可以在1h到10h之间进行选择。
可选地,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500,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S504:
步骤S504、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大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小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上述步骤S504中,在用户设置充电时长时,若输入的充电时长超出了可供选择的充满电池电量的时长范围的上限值,则说明用户希望尽可能慢地对车辆进行充电,因而将上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确定为目标充电时长,以满足用户的对电池进行慢充的需求;而在用户设置充电时长时,若输入的充电时长小于可供选择的充满电池电量的时长范围的下限值,则说明用户希望尽可能快地对车辆进行充电,因而将上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确定为目标充电时长,以满足用户的对电池进行快充的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充电时长设置信号,并根据当前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校验充电时长设置信号所确定的初始充电时长,若校核得出的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则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使得用户可以合理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充电时长,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充电需求。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上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上述步骤S600包括步骤S601~S605:
步骤S601、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上述步骤S601中,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指的是不同的电池状态参数设置有相应的温控装置状态,以通过该相应的温控装置状态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
在上述步骤S601中,充电路径包括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指的是不同的电池状态参数均设置有相应的充电倍率,也即上述充电路径可以包括多条充电子路径,每条子路径对应不同的电池状态,且每条子路径所确定的充电过程均是以充满当前电池的时长为目标充电时长构建。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可以根据电池状态的不同调整上述充电路径,具体是根据电池状态的不同,结合大数据分析,动态选择充电路径中的对应充电子路径,以匹配电池的实际状态,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有效保护,并利用更少的电能将电池充满,实现更理想的充电效果。
上述步骤S601,即由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目标充电时长,结合环境温度、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当前电池的状态参数以及温度系统的温控性能参数,结合大数据分析,确定在当前电池的状态、环境温度以及充电设备的充电能力和温控装置的温控能力下,按何种方式进行充电,既可以在达到目标充电时长时,以较少的电能充满电池的电量,又能够保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设备在其充电能力范围内进行工作,且电池可以安全地进行充电。
步骤S602、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上述步骤S602中,实时获取的电池状态参数,得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该当前状态参数同样可以为与电池充电相关的电池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电池的单体温度、电池的荷电状态值等。
步骤S603、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上述步骤S603中,即利用实时获取的电池当前状态参数,同时,结合充电路径中所确定的状态参数与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电池状态对应的温控装置工作状态,即为上述目标工作状态。
步骤S604、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上述步骤S604中,即利用实时获取的电池当前状态参数,同时,结合充电路径中所确定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电池状态对应的充电倍率,即为上述目标充电倍率。
步骤S605、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
上述步骤S605中,按照步骤S603所确定的匹配电池当前状态的目标工作状态,请求充电设备输出电能,使得充电设备可以按上述目标工作状态对温控装置进行供电,以匹配充电路径将电池温度调节至需要的状态,保证在达到目标充电时长时,充满电池的电量。
步骤S606、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步骤S606中,按照步骤S604所确定的匹配电池当前状态的目标充电倍率,请求充电设备输出电能,使得充电设备可以按上述目标充电倍率对电池进行充电,不仅匹配了电池的当前状态,又能够保证在达到目标充电时长时,充满电池的电量。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充电电流及实际充电电机和当前电池的状态,核验充电时长,实时调整充电需求电流、充电需求电流等,以确保在达到充电时长时将电池充满。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结合电池的状态参数及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和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规划充电路径,使得按所述充电路径对所述电池充电时,可以在目标充电时长时充满电池;同时,实时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调整该充电路径,使得整个充电过程均能够匹配电池的实际状态,以更好地保护电池并节约电能。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系统及冷却系统,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的温度;上述步骤S601中,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开启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开启状态;其中,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即在电池处于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较低温度状态下时,生成加热策略,控制加热系统工作,以对电池进行加热;随时电池温度的升高,其可以接受的充电倍率也不断增大,因而充电设备将其充满所需的时长也逐渐降低;在电池的温度升高至高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充电设备可以满足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因而控制加热系统停止工作,也即停止对电池进行加热;
而在电池处于高于第四温度阈值的较高温度状态下时,生成冷却策略,控制冷却状态工作,以对电池进行降温;随时电池温度的降低,其可以接受的充电倍率也不断增大,因而充电设备将其充满所需的时长也逐渐降低,而在电池的温度降低至低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说明电池的温度可以让充电设备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因而控制加热系统停止工作,也即停止对电池进行加热。
另外,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需要设置在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五温度阈值时,以及在电池的温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时,停止对对所述电池充电;其中,第五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第六温度阈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具体地,第五温度阈值可以为0℃,第六温度阈值可以为55℃。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700。
步骤S700、在检测充电终止信号时,停止对所述电池充电。
上述步骤S700中,上述充电终止信号指的是需要停止对电池充电的信号,具体可以是刷卡结束充电的信号、慢充结束充电的信号以及故障结束充电的信号等,在检测到上述信号时,说明满足充电中止条件,因而向充电设备发送停止请求,以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800。
步骤S800、将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进行监控。
在上述步骤S800中,因为电池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过整车处理器、车载通信终端等与服务器通信连接,因而可以实时将电池当前的状态参数发送给服务器,以供监控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实时掌握充电状态,使得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处于监护状态,保证相对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BMS根据环境温度、电池当前的荷电状态值(State of Charge,SOC)、单体温度值、充电倍率表、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通过大数据规划出不同的充电路径,各个充电路径下温控策略不同,相应的充电倍率也不同,计算出不同温控策略和充电倍率下的充电时间,即可以在多种充电路径中确定出最快的充电时间和最慢的充电时间。其中,充电倍率表用于描述电池的荷电状态值、单体温度值与充电倍率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请参阅图2,示出了上述电池的充电倍率表示意图。图2中,曲线a为荷电状态值为20%时,不同单体温度值下的充电倍率曲线,曲线b为荷电状态值为80%时,不同单体温度值下的充电倍率曲线。
如图2所示,同一SOC下,不同温度下的充电倍率不同,同时,同一温度下,不同SOC下的充电倍率也差异。因此,根据用户对充电时长的需要,通过温控装置对电池的单体温度进行调节,即可以对应调整充满电池电量所需的时长,使得该所需的时长刚好为用户所希望的充电时长。
其中,在BMS设定充电路径时,充电路径中所包含的上述第二对应关系中,根据SOC与单体电压值中的至少一种与单体温度值确定充电倍率时,充电倍率不超过最高允许倍率,该最高允许倍率为电池能够接受的充电倍率上限值与充电设备能够提供的充电倍率上限值中的较小值。
在BMS设定充电路径时,在第二对应关系中,同一SOC下充电倍率低于当前BMS所确定的最大充电倍率即可列为一条可用路线。
在电池的初始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上述温控策略为加热策略,即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开启状态,且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而在电池的初始温度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时,上述温控策略为冷却策略,即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开启状态,且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均可以根据目标充电时长进行确定。例如,可以设置第一温度阈值为-20℃,设置第二温度阈值为10℃、15℃及30℃,相应地,形成3种加热策略;可以设置第四温度阈值为55℃,设置第三温度阈值为10℃、15℃及25℃,相应地,形成3种冷却策略。
在用户设置完充电时长后,BMS选择最合适的充电路径,即可开始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最合适的充电路径指的是可以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的电量充满,且电能消耗最少、且不会损坏电池的充电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执行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1中,若检测到充电桩与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控制相关控制器激活并初始化,以便于监控充电流程;
在步骤S302中,BMS获取电池SOC值、电池的单体温度值、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间、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值、充电桩的充电性能参数等相关信息;
在步骤S303中,BMS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相关信息,确定电池当前是否处于常温充电环境;是则进入步骤S304中,否则进入步骤S305中;
在步骤S304中,执行常温充电控制策略,即不控制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而仅是规划匹配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以及电池状态和充电桩充电能力的充电路径,并根据该充电路径请求充电桩执行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步骤S305中,BMS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相关信息,确定电池当前是否处于低温充电环境;是则进入步骤S306中,否则进入步骤S307中;
在步骤S306中,执行低温充电控制策略,即控制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加热操作,同时规划匹配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以及电池状态、充电桩充电能力及温控装置加热能力的充电路径,并根据该充电路径请求充电桩执行对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S307中, BMS根据所获取的上述相关信息,确定电池当前是否处于高温充电环境;是则进入步骤S308中,否则进入步骤S302中;
步骤S308中,执行高温充电控制策略,即控制温控装置对电池进行冷却操作,同时规划匹配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以及电池状态、充电桩充电能力及温控装置冷却性能的充电路径,并根据该充电路径请求充电桩执行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步骤S309、S310、S311中,通过检测是否刷卡结束充电的信号、慢充结束充电的信号以及故障结束充电的信号,判定是否满足充电中止条件,并在检测到上述信号时,确定满足充电中止条件,然后向充电设备发送停止请求,以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低温充电控制策略的执行原理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中,BMS根据电池当前的荷电状态值、单体温度值、充电倍率表、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中加热系统的加热性能参数等,通过大数据规划出不同的充电路径,从而得到多种充电策略及加热策略;其中,加热策略包括启动对电池加热的温度值和结束对电池加热的温度值;
在步骤S402中,BMS计算充满电池所需的最长时长以及最短时长,进而确定充电时长范围;
在步骤S403中,获取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确定用户需求的目标充电时长;
在步骤S404中,BMS根据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通过大数据分析,从多种充电策略和加热策略中选择最优的充电策略及加热策略,从而确定最优的充电路径;
在步骤S405中,BMS实时与充电设备进行交互,以将充电倍率等充电需求发送至充电设备,以供充电设备输出对应的电能,进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步骤S406中,BMS实时根据电池的实际温度及冷却策略,确定温控装置中加热系统的供电需求,并根据该供电需求确定是否向充电设备发送供电请求,以控制加热系统的启动与关闭;然后根据实际充电电流及实际充电电机和当前电池的状态,核验充电时长,实时调整充电需求电流、充电需求电流等,以确保在达到充电时长时将电池充满;
在步骤S407中,通过检测是否刷卡结束充电的信号、慢充结束充电的信号以及故障结束充电的信号,判定是否满足充电中止条件,并在检测到上述信号时,确定满足充电中止条件,然后向充电设备发送停止请求,以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g高温充电控制策略的执行原理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11中,BMS根据电池当前的荷电状态值、单体温度值、充电倍率表、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中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参数等,通过大数据规划出不同的充电路径,从而得到多种充电策略及冷却策略;其中,冷却策略包括启动对电池降温的温度值和结束对电池降温的温度值;
在步骤S512中,BMS计算充满电池所需的最长时长以及最短时长,进而确定充电时长范围;
在步骤S513中,获取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确定用户需求的目标充电时长;
在步骤S514中,BMS根据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长,通过大数据分析,从多种充电策略和冷却策略中选择最优的充电策略及冷却策略,从而确定最优的充电路径;
在步骤S515中,BMS实时与充电设备进行交互,以将充电倍率等充电需求发送至充电设备,以供充电设备输出对应的电能,进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在步骤S516中,BMS实时根据电池的实际温度及冷却策略,确定温控装置中冷却系统的供电需求,并根据该供电需求确定是否向充电设备发送供电请求,以控制冷却系统的启动与关闭;然后根据实际充电电流及实际充电电机和当前电池的状态,核验充电时长,实时调整充电需求电流、充电需求电流等,以确保在达到充电时长时将电池充满;
在步骤S517中,通过检测是否刷卡结束充电的信号、慢充结束充电的信号以及故障结束充电的信号,判定是否满足充电中止条件,并在检测到上述信号时,确定满足充电中止条件,然后向充电设备发送停止请求,以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中,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其中,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62,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展示模块63,用于展示所述时长范围;
接收模块64,用于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65,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请求模块66,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装置中,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以及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再结合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从上述时长范围内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因而能够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不易出现因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2,还用于确定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其中,所述温控时长为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时长,所述有效充电时长为充电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展示模块63,还用于展示所述时长范围内各时长所包括的温控时长及有效充电时长。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所述请求模块66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5,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之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5,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之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大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上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小于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时,则将所述时长范围的下限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可选地,所述的装置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进行监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中,所述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以及
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所述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所述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与上述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通过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然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并展示该时长范围;再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并根据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温度调节。因为是先根据电池的状态参数及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确定充满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再结合用户的充电时长需求从上述时长范围内所确定的目标充电时长,因而能够在目标充电时长内将电池充满,不易出现因用户输入的充电设定不合理,导致充电效果达不到用户期望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展示所述时长范围;
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所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所述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包括:
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系统及冷却系统,所述电池的状态参数包括电池的温度;
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开启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加热系统进入关闭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关闭状态;
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冷却系统进入开启状态;其中,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5.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及温控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充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及所述温控性能参数,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时长范围;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时长设置信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从所述时长范围内确定目标充电时长;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其中,在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所述充电设备可在所述目标充电时长内,将所述电池的电量充满;
所述供电请求包括第一子供电请求和第二子供电请求;所述请求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时长、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充电路径;所述充电路径包括: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所述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状态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及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温控装置所需的目标工作状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参数与所述充电路径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充电倍率;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作状态,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温控装置供电,以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将所述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内;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倍率,向所述充电设备发出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以供所述充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子供电请求输出电能,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建立有所述电池的实时状态参数与充电倍率范围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初始状态参数、所述充电性能参数、所述温控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充满所述电池所需的时长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将所述初始充电时长确定为所述目标充电时长;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时长设置信号,确定初始充电时长之后,在所述初始充电时长未处于所述时长范围内时,则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时长设置不满足要求。
8.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及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CN202011419175.8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4590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9175.8A CN114590166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9175.8A CN114590166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166A CN114590166A (zh) 2022-06-07
CN114590166B true CN114590166B (zh) 2023-09-08

Family

ID=8180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9175.8A Active CN114590166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016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47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DE102017121931A1 (de) * 2017-09-21 2019-03-21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des Aufladens eines Elektrofahrzeugs und ein Elektrofahrzeug
CN110723029A (zh) * 2019-09-27 2020-01-24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25192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介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
CN111999660A (zh) * 2020-08-31 2020-11-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47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DE102017121931A1 (de) * 2017-09-21 2019-03-21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des Aufladens eines Elektrofahrzeugs und ein Elektrofahrzeug
CN11125192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介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
CN110723029A (zh) * 2019-09-27 2020-01-24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99660A (zh) * 2020-08-31 2020-11-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0166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036B (zh) 电池充电装置和电池充电方法
CN105680541B (zh) 一种低温充电策略的充电方法
US9929581B2 (en) Charge control device and charge control method
CN109414999B (zh) 在功率减小的情况下用于控制一组车辆的充电的方法
JP5594239B2 (ja) 車載用蓄電池の充電システム
WO2014046233A1 (ja)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充電時間演算方法
CN104160546A (zh) 用于对电动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系统和充电器
CN108819794B (zh) 电池包的预热方法及装置
US20190214693A1 (en) On-board battery temperature regulating apparatus, the on-board battery temperature regula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tangi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therein on-board battery temperature regulating program
CN103329394B (zh) 充电控制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KR101736989B1 (ko) 차량의 배터리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583305B (zh) 充电精度诊断方法、装置和芯片
CN109167402A (zh) 动力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400132B1 (ko) 멀티충전기 스마트 전력분배 시스템
KR20210082457A (ko) 충전 단자를 통해 어큐뮬레이터 배터리를 충전하는 방법
KR20230086386A (ko) 전기차 충전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590166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KR101390298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무인 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592751B1 (ko) 완속충전 초기 오버 슈트 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24138A (zh) 车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KR20240017946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고전압 배터리용 보호 장치
JP2012113936A (ja) 充電器付の駐車システム
CN110962678A (zh) 车辆电池充电保养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2075898B1 (ko) 충전모듈 상태를 기반으로 한 전류 가변형 전기자동차 충전 방법
CN114590157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