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6821A -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6821A
CN114586821A CN202210197435.4A CN202210197435A CN114586821A CN 114586821 A CN114586821 A CN 114586821A CN 202210197435 A CN202210197435 A CN 202210197435A CN 114586821 A CN114586821 A CN 114586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d
enzyme preparation
amylase
glucoamylase
lip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7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
杨连战
孙娟
李言
钱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974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68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6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68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5454 priority patent/WO202316519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8/00Methods for preparing or baking dough
    • A21D8/02Methods for preparing dough; Treating dough prior to baking
    • A21D8/04Methods for preparing dough; Treating dough prior to baking treating dough with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1D8/042Methods for preparing dough; Treating dough prior to baking treating dough with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with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5/00Preserving finished, partly finished or par-baked bakery products; Improv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2/00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 A21D2/08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by adding organic substances
    • A21D2/14Organic oxygen compounds
    • A21D2/16Fatty acid es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ake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组分包括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硬脂酰乳酸钠(SSL)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充分利用酶制剂和乳化剂的功能并发挥其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组织结构和感官风味,延缓面包芯硬化和水分损失的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包是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焙烤、冷却等过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面包在温度高时较为松软好吃,容易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老化,导致面包芯硬度增大、湿润度降低,丧失优良的口感和风味。面包老化变质的原因主要是淀粉重结晶和水分迁移,一方面淀粉不断地从糊化后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的晶体结构,另一方面水分逐渐从面包芯向面包皮移动并挥发到空气中。为抑制面包的老化过程,改善面包的烘焙品质,往往需要在面包生产过程中加入乳化剂、酶制剂或水溶性胶体等改良剂。目前,较多的研究表明将多种改良剂复配后用于面包比单一使用时效果更好,可以大幅降低酶制剂、乳化剂或胶体的用量和成本,实现面包生产高效化和经济化。
现有的复配面包改良剂数量较多,但多为传统的酶制剂和乳化剂简单复配。传统的酶制剂和乳化剂复配通常是将α-淀粉酶、木聚糖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转谷氨酰胺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与单甘脂、卵磷脂、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复配。但是由于对各类酶制剂或乳化剂的功能及协同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现有复配乳化酶制剂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未充分利用改良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用量偏大成本较高,只优化面包某一方面品质导致改良效果不够全面,过度使用乳化剂和脂肪酶导致面包发白、发酸,不合理使用淀粉酶致使面包抗老化能力较弱或者面团出现塌陷发粘的情况等。所以在将多种酶制剂和乳化剂进行复配时,需要能够尽可能地提高面包整体烘焙品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目前食品领域常用的面包改良剂种类较少,适应性较差,对烘焙产品的改良作用有限。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其能够显著改善面包的品质,且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分包括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硬脂酰乳酸钠(SSL)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配方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0.2~0.6mL、α-淀粉酶1~2mg、脂肪酶3~9mg、葡萄糖氧化酶5~15mg、葡萄糖淀粉酶5~15mg、硬脂酰乳酸钠(SSL)0.1~0.5g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0.1~0.5g。所述α-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4000U/g、脂肪酶的比酶活力为1500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比酶活力为10000U/g;葡萄糖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3300U/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为液体,活力是50U/m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在使用时的用量为每千克面粉: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10~30U、α-淀粉酶1~2mg、脂肪酶3~9mg、葡萄糖氧化酶5~15mg、葡萄糖淀粉酶5~15mg、硬脂酰乳酸钠0.1~0.5g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1~0.5g。所述α-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4000U/g、脂肪酶的比酶活力为1500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比酶活力为10000U/g;葡萄糖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3300U/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为液体,活力是50U/mL。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在使用时的用量为每千克面粉: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α-淀粉酶1mg、脂肪酶6mg、葡萄糖氧化酶10mg、葡萄糖淀粉酶5mg、SSL 0.1g、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5g。可以得到较低的面包芯硬度。所述α-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4000U/g、脂肪酶的比酶活力为1500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比酶活力为10000U/g;葡萄糖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3300U/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为液体,活力是50U/mL。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制备面包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在面包制备原料中加入复配乳化酶制剂;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砂糖100g、盐12g、酵母10g、复配乳化酶制剂,加入到1000g高筋面粉中,制成混合粉;
(2)向步骤(1)所述混合粉中加入水600g、黄油100g,在270rpm条件下搅拌处理12min,得到面团;
(3)将所述面团分割成150g的若干面团,再进行整形、装盘;
(4)将装盘后的面团在湿度为80%、温度为36℃条件下醒发,待体积至原体积的2~2.5倍即可;
(5)将步骤(4)所得面团放入烤箱中,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200℃,时间25分钟min,即可得到面包。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比例将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SSL和DATEM粉末用混合机搅拌均匀,得到一种白色均匀粉末,其中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SSL和DATEM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3份:1份~3份:3~9份:5~15份:5~15份:100~500份:100~500份。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复配乳化酶制剂,充分利用酶制剂和乳化剂的功能并发挥其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组织结构和感官风味,延缓面包芯硬化和水分损失的速率。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能够与其它酶制剂和乳化剂产生协同改善面包品质的效应,扩大了该酶在面包工业中的应用。
(2)本发明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能够显著增大面包比容、组织气孔数量和孔隙率,改善面包外观、组织纹理结构和面包芯柔软度。使用本发明复配乳化酶制剂组的面包芯在第30天的硬度比空白组低21.9%,与空白面包和市售改良剂面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区别;面包的比容、气孔数量、孔隙率均显著大于空白组面包。
(3)本发明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能够显著延缓面包在30天储藏过程中面包的硬化速率和水分散失速率,降低面包老化能达到的极限程度。面包芯在30天储藏期间内的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空白组;面包芯在储藏第7天时的淀粉结晶度仅为空白组面包的62%,回生焓值仅为空白组面包的39%。
(4)本发明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可以降低所用改良剂的总用量,实现经济性。
(5)本发明复配乳化酶制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中复配乳化酶制剂对储藏期间面包芯硬度影响的图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2为实施例4中复配乳化酶制剂对储藏期间面包芯水分含量影响的图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3为实施例4中复配乳化酶制剂对储藏期间面包芯水分活度影响的图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4为实施例6中面包芯在储藏7天后的X射线衍射图片。
图5为实施例6中面包芯在储藏7内的回生焓值图片(注: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图6为实施例7中面包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采用的真菌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购自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具体的规格参数为:真菌α-淀粉酶(2000U/g,EC3.2.1.1)、脂肪酶(150000U/g,EC3.1.1.3)、葡萄糖氧化酶(10000U/g,E.C1.1.3.4);葡萄糖淀粉酶(3300U/g,EC3.2.1.3)。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硬脂酰乳酸钠(SSL)购自河南奥尼斯特食品有限公司,规格为食品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来源于小溪芽孢杆菌Bacillusxiaoxiensis,液体,50U/mL,EC2.4.1.19,CN113430142A)。S500改良剂购自焙乐道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的成分是α-淀粉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DATEM。
实施例中采用的仪器分别为搅拌机、醒发箱、电烤炉,无锡联合纬创机械有限公司;TA.XTC-18型物性分析仪,上海保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DSC3差示扫描热量仪,日本精工电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Bruker 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分析仪器公司;HXLG-18-50B普通型真空冷冻干燥机,浙江赛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
1、面包比容的测定
按照GB/T 20981—2007测定。采用小米置换法测体积,面包体积与质量之比即面包比容,单位为mL/g。每一组面包重复进行三次实验。
2、面包质构的测定
将面包切成20mm厚的薄片,取中间两片进行测定,TPA测试参数为:P/25探头,测前速度1mm/s,测试速度1mm/s,测后速度1mm/s,形变程度为50%,触发力5.0g,两次压缩间隔时间5s。每一组面包重复进行六次实验。
3、面包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根据AACC 44-15A中的烘箱干燥法测定贮藏期间面包芯的水分含量,将面包芯取出并剪切成细小颗粒,置于样品皿中,再利用水分活度仪对面包芯的水分活度aw进行测定。每一组面包重复进行三次实验。
4、面包内部纹理结构测定
取同批制作的五个面包样品,取面包中心部分用切片机切成均匀的薄片,利用图像扫描仪采集样品图片,截取面包中心3cm×3cm大小的区域,并用Image J软件对面包内部纹理结构进行参数分析,计算孔隙率、气孔密度和气孔均面积。
5、面包淀粉结晶度的测定
采用XRD分析仪进一步测定面包储藏期间的淀粉结晶度。测定条件:Cu耙特征射线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52
工作电压为40kV,电流为30mA,扫描速度为3.000°/min,扫描范围为5°~45°。利用MDI Jade 6.0软件处理计算结晶度(%)。每一组面包重复进行三次实验。
6、面包回生焓值测定
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定贮藏1、3、5、7天的面包芯老化焓值。样品冷冻干燥后,称取3.00mg样品置于坩埚中,加入8μL去离子水然后在4℃下平衡过夜。以空坩埚为对照组,测试程序参数:升温速率10℃/min,扫描范围为20~90℃,氮气流速为80mL/min。每一组面包重复进行三次实验。
7、面包感官评定
参照GB/T20981-2007略作修改,对面包进行感官评定。选20名感官评定员对面包的外形、表面色泽、组织、风味与口感等方面进行评分,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表1所示;
表1面包感官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51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61
8、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方法
测定的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DB-5MS毛细管柱(60m×0.32mm,1μm);升温程序:40℃保持1min,以6℃/min升至160℃,再以10℃/min升至250℃,保持10min;载气为高纯度氮气;前2min以1.2mL/min恒流后,分流,流速10mL/min,分流比为12∶1。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进样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00℃,电子能量70eV,发射电流200μA,采集方式全扫描,质量扫描范围m/z 33~495。
实施例1
探究所用酶制剂或乳化剂对面包品质提升的影响,将七种酶制剂或乳化剂单独加入面包中进行单因素实验,添加量以面粉重量计。空白组不添加面包改良剂。
表2酶制剂和乳化剂对面包硬度、水分含量和比容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62
从表2可以看出,加入α-淀粉酶,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显著降低,而且随添加量的增加,面包芯的硬度减小;面包的比容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是由于少量的淀粉酶有助于改善面筋结构,而过量的淀粉酶会削弱面筋,使淀粉在冷却时无法形成较稳定的凝胶结构,导致气孔塌陷。面包中加入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有助于改善硬度和比容,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显著降低,而且添加量越大,面包芯的硬度越小。面包的比容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说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对于面包的改良作用可能与α-淀粉酶相似。脂肪酶可以改善面包的硬度、水分含量和比容,且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和水分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脂肪酶能够水解面团中的脂类物质生成甘油脂肪酸酯等具有乳化性的物质,提高面团的亲水亲油性,增强面筋蛋白与水结合的能力,从而软化面团提高保水性。面包中加入葡萄糖氧化酶,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显著降低,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包芯硬度先减小后增大;葡萄糖氧化酶可以通过氧化巯基生成二硫键,改善面筋结构,但过量的葡萄糖氧化酶将导致面团硬度增大、延伸性能变差。葡萄糖淀粉酶能够改善面包的硬度、水分含量和比容,在所有添加量下面包的比容均显著增大,因为葡萄糖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产生葡萄糖,提高酵母的产气活性,增加组织中气孔的数量。面包中加入SSL可以有效改善硬度和比容,显著增大面包的比容。但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随SSL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表明SSL过量添加时将对面包的品质产生影响。面包中加入DATEM,面包芯储藏7天的硬度显著降低,而且添加量越大,面包芯的硬度越小,而且面包的比容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乳化剂可以和面团中的淀粉结合形成复合物,改善面筋结构,增强面团的持气性,从而增大比容。
实施例1结果表明所选7种改良剂都具有改善面包品质的能力,可以用于复配面包改良剂。
实施例2
综合单因素实验结果,按一定比例缩小各酶制剂和乳化剂的适宜添加量,以面包芯当天的硬度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添加量以面粉重量计。应用复配乳化酶制剂制备面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砂糖100g、盐12g、酵母10g、复配乳化酶制剂,加入到1000g高筋面粉中,制成混合粉;
(2)向步骤(1)所述混合粉中加入水600g、黄油100g,在270rpm条件下搅拌处理12min,得到面团;
(3)将所述面团分割成150g的若干面团,再进行整形、装盘;
(4)将装盘后的面团在湿度为80%、温度为36℃条件下醒发,待体积至原体积的2~2.5倍即可;
(5)将步骤(4)所得面团放入烤箱中,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200℃,时间25分钟min,即可得到面包。面包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包装储藏。
由表3可以得出最有效改善面包芯当天硬度的复配乳化酶制剂配方为A1B2C2D1E2F1G3,即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 0.5g/kg。
表3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81
注:表中A为α-淀粉酶,B为脂肪酶,C为葡萄糖氧化酶,D为葡萄糖淀粉酶,E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F为SSL,G为DATEM。
用优化的复配改良剂进行验证实验,发现面包芯当天硬度为160.53±12.38g,小于所有的实验组,说明正交实验结果可靠。由表4的方差分析可知,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DATEM、脂肪酶、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葡萄糖氧化酶、α-淀粉酶、SSL、葡萄糖淀粉酶。所有的因素都在0.01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各因素都能显著影响面包芯当天的硬度。
表4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091
注:**代表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3
将实施例2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合,即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0.5g/kg(以面粉重量计),应用于面包制作。应用所述的复配乳化酶制剂制备面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砂糖100g、盐12g、酵母10g、复配乳化酶制剂、1g丙酸钙、0.6g脱氢乙酸钠,加入到1000g高筋面粉中,制成混合粉;
(2)向步骤(1)所述混合粉中加入水600g、黄油100g,在270rpm条件下搅拌处理12min,得到面团;
(3)将所述面团分割成150g的若干面团,再进行整形、装盘;
(4)将装盘后的面团在湿度为80%、温度为36℃条件下醒发,待体积至原体积的2~2.5倍即可;
(5)将步骤(4)所得面团放入烤箱中,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200℃,时间25分钟min,即可得到面包。
空白组面包不添加面包改良剂,制作步骤和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一致。
市售改良剂组面包将复配乳化酶制剂换成S500面包改良剂,添加量为1%(w/w),制作步骤一致。
面包冷却至室温后测定当天质构特性,其余面包密封包装,之后对面包在30天储藏期间内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
图1为面包储藏0、1、3、7、14、21、30天时的硬度。添加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在储藏过程中面包芯的硬度始终低于空白组和市售改良剂组,在第30天时比空白组低21.9%,与空白面包和市售改良剂面包均具有显著性区别(P<0.05)。这说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葡萄糖淀粉酶和α-淀粉酶等共同作用时可以更明显地提高面包芯柔软度,降低面包硬化速率,有助于面包长期储存。
实施例4
将实施例2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合,即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0.5g/kg(以面粉重量计),应用于面包制作。复配乳化酶制剂、空白、市售改良剂面包制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面包冷却至室温后测定当天水分含量,其余面包密封包装,之后对面包在30天储藏期间内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进行测定。
面包水分含量与面包柔软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图2测定了面包芯储藏0、1、3、7、14、21、30天时的水分含量。实验表明,添加复配乳化酶制剂或者市售改良剂的面包在储藏过程中面包芯的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空白组,而且在第1、3、7、30天时复配改良剂面包的水分含量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所以优化复配改良剂配方能够显著增强面包芯的保湿性,延缓面包中水分的迁移和散失。这可能是由于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糖类,暴露出大量的羟基,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而且环糊精与面筋蛋白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面团与水结合的能力。
众所周知,自由水与面团的结合程度较弱,在面团中处于游离状态且容易损失。图3数据显示,在储藏0、1、3天时,空白组面包芯的水分活度大于复配乳化酶制剂和市售改良剂组面包芯,且在0天和1天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空白组面包在储藏前3天时体系内自由水的比例大于添加改良剂组的面包。然而在储藏14、21、30天时空白组面包的水分活度,即自由水含量较改良剂组面包小。这是因为在储藏初期,复配乳化酶制剂增强了面包中淀粉和蛋白质与水结合的强度,使结合水的比例增大,水分难以迁移至面包表皮而逸出到空气中;而在储藏后期,部分自由水迁移至淀粉区域,与淀粉形成晶体结构变成结合水,空白组面包淀粉老化的速率更快所以水分活度降低的速率更快。
实施例5
将实施例2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合,即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0.5g/kg(以面粉重量计),应用于面包制作。复配乳化酶制剂、空白、市售改良剂面包制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面包冷却至室温后立即对面包的比容和截面纹理结构进行测定。
表5复配乳化酶制剂对面包纹理结构和比容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101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111
注:不同字母上标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由表5可知,空白组面包的气孔数量和孔隙率均小于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和市售改良剂组的面包,这说明添加了改良剂的面包内部更加蓬松(如图3所示)。这可能是因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协同水解淀粉产生了较高水平的可发酵糖,为酵母提供能量来源,缩短了发酵时间,从而显著提高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和产量。此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巯基生成二硫键,SSL将游离于体系中的面筋蛋白充分连接,共同形成致密的面筋网络结构,增加了网状结构的强度,使气孔不易破裂塌陷,呈现出细腻、均匀、多孔的面包截面纹理。
实施例6
将实施例2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合,即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0.5g/kg(以面粉重量计),应用于面包制作。复配乳化酶制剂、空白、市售改良剂面包制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面包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包装。面包储藏7天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面包芯的淀粉结晶度进行测定;在储藏1、3、5、7天时,利用DSC3对面包芯的回生焓值进行测定。
面包老化的本质是淀粉发生重结晶,而利用X射线衍射仪可以测定淀粉的结晶程度。如图4所示,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在储藏7天后的相对结晶度为14.02%,仅是空白面包的62%,略低于市售改良剂的15.45%。此外,可以通过差式扫描热仪DSC3测定淀粉晶体加热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图5为面包储藏1、3、5、7天时回生焓值的大小,比较发现空白组面包在储藏期间回生焓都大于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表明复配乳化酶制剂能够显著降低面包在7天内的老化速率,这与面包淀粉结晶度的测定实验一致。在储藏期间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的回生焓值与空白面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7天时仅为空白面包的39%。
复配乳化酶制剂对面包的改良作用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将淀粉水解为环糊精,α-淀粉酶将淀粉链和环糊精水解为短链淀粉和寡糖,葡萄糖淀粉酶可以利用短链淀粉和寡糖快速切下葡萄糖分子,从而显著改变淀粉链的大小和结构,使其无法重新排列回最初的状态,并且促进酵母的发酵活性和美拉德反应褐变。第二,DATEM、SSL和环糊精可以与淀粉形成复合物,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阻止支链淀粉凝聚,从而抑制淀粉链的移动和形态的改变。第三,脂肪酶催化酯类分解生成甘油三酯等产物,与面筋蛋白复合,形成较强的极性和亲水结构,同时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内酯和过氧化氢,促进巯基生成二硫键,两者协同增强面筋结构,使水分被稳定地固定在面筋蛋白上,降低了自由水的含量,导致水分迁移速率降低,水分不易逸出且淀粉难以形成重结晶。
实施例7
将实施例2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组合(α-淀粉酶1mg/kg、脂肪酶6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葡萄糖淀粉酶5mg/k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kg、SSL 0.1g/kg、DATEM0.5g/kg(以面粉重量计))、实验组12和实验组14应用于面包制作。
复配乳化酶制剂、空白、市售改良剂制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验组12和实验组14面包将复配乳化酶制剂换成实施例2中对应实验组的改良剂组合,制作步骤与复配乳化酶制剂面包一致。面包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感官评定。
表6面包感官评价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121
注:不同字母上标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由表6可以看出,在面包中加入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实验12配方和实验14配方后,面包的形状、芯皮色泽、纹理结构和口感均有效改善,面包总体评价分数与空白组面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区别(P<0.05)。面包感官评价数据与前述面包的比容、质构、水分含量、纹理结构测定实验结果一致。
实施例8
表7为改良剂处理后面包中所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相对含量,一共有11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17种、醛类13种、酮类11种、酯类27种、芳杂环类14种、烷烃类16种、烯烃类11种、有机酸类6种。据文献报道,醛类和酮类风味物质具有较低的阀值,对面包风味的贡献度更大。从表中可以看出复配乳化酶制剂处理后面包的醛类物质从17.00%上升到19.08%,酮类物质从1.93%上升到6.09%,有机酸类物质从1.37%上升到4.36%。此外,复配乳化酶制剂比空白和市售改良剂面包增加的风味物质有3-己烯-1-醇、丁酸甲硫醇酯、糠醛、2-十一酮和3-丙酸-己烯酯等。因为3-己烯-1-醇具有绿色嫩叶清香气味,丁酸甲硫醇酯具有乳酪、番茄样气味,糠醛有杏仁样的气味,2-十一酮在浓度低时具有类似桃子的香气,3-丙酸-己烯酯具有蔬菜的香气,所以结果表明改良剂的处理有利于增强并改善面包的感官风味。
表7复配改良剂对面包风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131
Figure BDA0003527626140000141
实施例9
所述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经固定化后得到固体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比将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SSL和DATEM粉末用混合机搅拌均匀,得到一种均匀粉末,其中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SSL和DATEM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3份:1~3份:3~9份:5~15份:5~15份:100~500份:100~500份。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硬脂酰乳酸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在使用时的用量为每千克面粉: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10~30U、α-淀粉酶1~2mg、脂肪酶3~9mg、葡萄糖氧化酶5~15mg、葡萄糖淀粉酶5~15mg、硬脂酰乳酸钠0.1~0.5g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1~0.5g;或者,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配方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0.2~0.6mL、α-淀粉酶1~2mg、脂肪酶3~9mg、葡萄糖氧化酶5~15mg、葡萄糖淀粉酶5~15mg、硬脂酰乳酸钠0.1~0.5g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1~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在使用时的用量为每千克面粉: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20U、α-淀粉酶1mg、脂肪酶6mg、葡萄糖氧化酶10mg、葡萄糖淀粉酶5mg、SSL 0.1g、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5g。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其特征在于,α-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4000U/g、脂肪酶的比酶活力为150000U/g、葡萄糖氧化酶的比酶活力为10000U/g;葡萄糖淀粉酶的比酶活力为3300U/g,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为液体,活力是50U/mL。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在改良面制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制品包括包子、馒头、面包、蛋糕、披萨、油条。
7.应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制备面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原料中加入复配乳化酶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砂糖100g、盐12g、酵母10g、复配乳化酶制剂,加入到1000g高筋面粉中,制成混合粉;
(2)向步骤(1)所述混合粉中加入水600g、黄油100g,在270rpm条件下搅拌处理12min,得到面团;
(3)将所述面团分割成150g的若干面团,再进行整形、装盘;
(4)将装盘后的面团在湿度为80%、温度为36℃条件下醒发,待体积至原体积的2~2.5倍即可;
(5)将步骤(4)所得面团放入烤箱中,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200℃,时间25分钟min,即可得到面包。
9.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比例将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淀粉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淀粉酶、SSL和DATEM粉末用混合机搅拌均匀。
10.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复配乳化酶制剂的产品。
CN202210197435.4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5868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7435.4A CN11458682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2/135454 WO2023165193A1 (zh) 2022-03-02 2022-11-30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7435.4A CN11458682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6821A true CN114586821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7435.4A Pending CN114586821A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6821A (zh)
WO (1) WO20231651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193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江南大学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901A (zh) * 1996-05-02 1999-05-19 诺沃挪第克公司 糊精糖基转移酶在烘烤中的用途
CN1498542A (zh) * 2002-11-04 2004-05-26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改良剂
WO2006046146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Danisco A/S Dough product and baked product comprising durum wheat flour
CN10211353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改良剂以及该改良剂在制作面包中的应用
CN103027088A (zh) * 2013-01-10 2013-04-10 华东师范大学 含有可溶性大豆多糖的面包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55963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深圳市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荞麦面团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4430685A (zh) * 2014-12-31 2015-03-25 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保鲜酶制剂
CN110037074A (zh) * 2018-03-30 2019-07-2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含复配酶制剂的吐司面包保鲜改良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405B (zh) * 2011-12-27 2014-12-31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含酵母的无糖或低糖面包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0432A (zh) * 2020-05-22 2020-11-27 广东广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面团改良剂、其制备的牛角包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86821A (zh) * 2022-03-02 2022-06-07 江南大学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6901A (zh) * 1996-05-02 1999-05-19 诺沃挪第克公司 糊精糖基转移酶在烘烤中的用途
CN1498542A (zh) * 2002-11-04 2004-05-26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改良剂
WO2006046146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Danisco A/S Dough product and baked product comprising durum wheat flour
CN102113530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改良剂以及该改良剂在制作面包中的应用
CN103155963A (zh) * 2011-12-12 2013-06-19 深圳市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荞麦面团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3027088A (zh) * 2013-01-10 2013-04-10 华东师范大学 含有可溶性大豆多糖的面包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30685A (zh) * 2014-12-31 2015-03-25 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面包保鲜酶制剂
CN110037074A (zh) * 2018-03-30 2019-07-23 江西农业大学 一种含复配酶制剂的吐司面包保鲜改良剂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涛等: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徐皎云等: "复合酶制剂对面包品质影响", 《粮食与油脂》 *
杨其林等: "面粉改良剂中酶制剂的应用及最新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添加剂》 *
王雨生等: "酶制剂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祁斌等: "复合改良剂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5193A1 (zh) * 2022-03-02 2023-09-07 江南大学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5193A1 (zh)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3537B2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paring bread
JP3319823B2 (ja) パンの品質の改良用の酵素製品及びパンの品質の改良方法
EP2096928B1 (en) Dough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ye flour, gluten and optionally a gluten strengthener, and baked products prepared from said dough composition
EP0686348A1 (en) Bread quality-improving composition and bread produc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EP1608227B1 (en)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flour dough
CN114586821A (zh) 一种复配乳化酶制剂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IE43957B1 (en) Edible compositions
WO2009148467A1 (en) Enzymatic dough conditioner and flavor improver for bakery products
WO2000027215A1 (en) Methods for using a glucose isomerase in baking
JP7245715B2 (ja) パン類用品質向上剤、パン類の品質向上方法およびパン類の製造方法
WO1990000008A1 (en) Improved brea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s thereof
JP7124369B2 (ja) 製パン用油脂組成物および製パン用穀粉生地
JP7160071B2 (ja) 製パン用油脂組成物および製パン用穀粉生地
RU2348154C2 (ru) Хлебопекарные продукты, содержащие углеводоксидазу и/или пиранозооксидазу
EP0066444B1 (en) Bread mix and process
JP7196534B2 (ja) 冷凍パン生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パンの製造方法
CA2660863C (en) Dough comprising rye flour and gluten
CA1109727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read
WO2023040255A1 (zh) 一种用于快速生产面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JP6471040B2 (ja) ベーカリー食品用組成物
CA1099143A (en) Edible compositions
US4028471A (en) Yeast leavened dough composition
CA2662369C (en) Enzymatic dough conditioner and flavor improver for bakery products
Pico et al. Bakery Products
JP6675840B2 (ja) ベーカリー食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