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3343B -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 Google Patents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3343B
CN114583343B CN202111450521.3A CN202111450521A CN114583343B CN 114583343 B CN114583343 B CN 114583343B CN 202111450521 A CN202111450521 A CN 202111450521A CN 114583343 B CN114583343 B CN 114583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organic filler
sealing material
sealing plate
terminal member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05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3343A (zh
Inventor
佐藤友纪
内田阳三
朝立英树
江原强
土屋诏一
浅井正孝
浅野刚史
内村将大
立山望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Prime Planet Energy and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83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3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3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67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5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5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5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5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9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9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adhesiveness or hardn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体和密闭型电池。所述盖体是用于具备具有开口部且收容电极体的壳体主体的密闭型电池并将开口部封闭的盖体,具备: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端子构件、具有用于安装端子构件的安装孔的封口板以及包含无机填料的密封材料。端子构件以在安装孔的周缘部接合有密封材料的状态插通于安装孔并安装于封口板。这里,无机填料在密封材料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平均长宽比为2以上,且在将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与接近无机填料的封口板表面的角度设为取向角时,至少在形成于封口板的外表面的密封材料中,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30度以下。

Description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体和使用该盖体的密闭型电池。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密封材料的盖体和使用该盖体的密闭型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源或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的电源的重要性正在提高。特别是轻型且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优选用作车辆搭载用高输出电源。
这种二次电池例如构建为将电极体收容在电池壳体内的密闭型电池。在该密闭型电池的盖体以介有密封材料的状态安装有端子。作为用于密闭型电池的端子,例如可使用具备露出到电池壳体外部的外部端子和与电池壳体内部的电极体连接的内部端子的端子。该构成的端子通过外部端子和内部端子中的一者插通于封口板的安装孔并与另一者铆接,从而与盖体连接。
对密封材料要求用于将电池壳体内部保持气密的密封性。另外,对密封材料要求通过铆接将端子安装于封口板时可承受铆接强度的机械强度。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提高树脂构件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而在树脂构件中配合玻璃纤维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提高用作密封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而在树脂组合物中配合纤维状填充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55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443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为了削减制造成本,尝试了减少电池中使用的部件的个数。例如研究了不使用通过铆接将端子接合的部件,而是将金属制的端子、封口板与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密封材料直接接合。然而,在密封材料与端子直接接合的情况下,由于伴随温度变化的部件的膨胀收缩,有可能在接合面发生剥离。如果在接合面发生剥离,则密封材料的密封性降低,进而导致电池性能的劣化。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树脂中,为了提高机械强度而配合有玻璃纤维等。然而,即使提高密封材料的机械强度,也难以防止因部件伴随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收缩所产生的密封材料与端子的接合面的剥离。
要求开发出一种即使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使用,也不易产生上述剥离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封口板、端子这样的金属部件与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密封材料的接合面不易发生剥离的盖体。并且,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这样的盖体的耐久性高的密闭型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这里公开的盖体是用于具备具有开口部且收容电极体的壳体主体的密闭型电池并且将开口部封闭的盖体,具备: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端子构件、具有用于安装端子构件的安装孔的封口板以及包含无机填料的密封材料。端子构件以在安装孔的周缘部接合有密封材料的状态插通于安装孔并安装于封口板。这里,无机填料在密封材料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平均长宽比为2以上,且在将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与接近无机填料的封口板表面的角度设为取向角时,至少在形成于封口板的外表面的密封材料中,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30度以下。
这里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用的盖体使用包含有无机填料的密封材料。如上所述,无机填料以与封口板的表面所成的角变小的方式取向。在封口板随着密闭型电池的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收缩时,通过无机填料的取向方向与封口板的膨胀收缩的方向一致,密封材料也容易追随封口板而发生膨胀收缩。即,能够减少施加于接合有金属构件和密封材料的面的应力、施加于金属构件和密封材料接触的面的摩擦。其结果,能够不易产生密封材料与金属构件接合的面的剥离,也能够适当地维持密封材料的密封性。另外,通过使用具备这样的密封材料的盖体,可提供冷热耐性良好的密闭型电池。
在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无机填料在密封材料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平均长宽比为10以下。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在通过注射成型将密封材料成型时,无机填料的取向也容易一致,可更适当地发挥上述的效果。
在优选的一个方案中,端子构件以第一金属为主体而构成,封口板以第二金属为主体而构成。这里,将密封材料的25℃时的无机填料的取向方向的线膨胀系数值设为αS,将第一金属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1,将第二金属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2,将α1与α2中值大的一方设为αH,将值小的一方设为αL时,满足αL≤αS≤αH
根据上述构成,密封材料在取向方向的线膨胀系数不会大幅偏离封口板和端子构件的线膨胀系数。因此,密封材料更容易追随各个构件的膨胀收缩,可更适当地维持密封性。
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举出第一金属为铝或铝合金,第二金属为铜或铜合金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第一金属为铝、第二金属为铜的情况下,优选使密封材料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为1.6×10-5/K以上且2.3×10-5/K以下。
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密封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锚固效应与负极端子接合。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密闭型电池中,施加于密封材料与负极端子构件的接合面的应力得到降低。因此,不易在接合面发生剥离。
作为这里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具有开口部且收容电极体的壳体主体,以及将开口部封闭的这里公开的盖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的II-II线截面图,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结构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材料的截面SEM图像。
图4是表示各例的冷热循环次数与氦泄漏量的关系的图表。
符号说明
10 密闭型电池
20 电极体
21 正极
21A 正极集电体
21B 正极活性物质层
21C 正极集电体露出部
22 负极
22A 负极集电体
22B 负极活性物质层
22C 负极集电体露出部
23、24 隔离件
30 电池壳体
32 壳体主体
34 盖体
36 安全阀
38 注液口
40 正极端子构件
40A 正极端子构件上端部
50 负极端子构件
50A 负极端子构件上端部
50C 接触面(负极端子构件)
60 封口板
60C 接触面(封口板)
64 安装孔
70 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以具备卷绕电极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对这里所公开的盖体和密闭型电池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当然并非旨在特别限定这里公开的技术。
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事项且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项可以基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掌握。本发明可以基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
以下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以下的附图中的长度、宽度等尺寸关系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
本说明书中,在将数值范围记载为A~B(这里,A、B为任意的数值)的情况是指A以上且B以下。本说明书中“主体”是指任意的构成成分中占最大重量的成分。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1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盖体34的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应予说明,本说明书的图中的符号X表示密闭型电池的宽度方向,符号Y表示厚度方向,符号Z表示高度方向。这些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而规定的方向,并非旨在限定电池的设置形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电池10具备电极体20和电池壳体30。这里公开的电极体20是在由未图示的绝缘膜等覆盖的状态下收容于电池壳体30的内部的发电元件。电极体20是长条片状的正极21和长条片状的负极22在同样为长条片状的2片隔离件23、24夹设在它们之间的同时相互重叠并卷绕成扁平状的所谓的卷绕电极体。电极体20与非水电解液(未图示)一起收容于电池壳体主体32,在内部被减压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盖体34的周缘部密封并封闭。
正极21具备箔状的正极集电体21A和在该正极集电体21A的单面或两面沿着长边方向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另外,在宽度方向X的电极体20的一个侧缘部设置有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而正极集电体21A露出的正极集电体露出部21C。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材料等各种材料。应予说明,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所含的材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的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材料,由于并非表征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负极22具备箔状的负极集电体22A和在该负极集电体22A的单面或两面沿着长边方向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另外,在宽度方向X的电极体20的另一个侧缘部形成有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而负极集电体22A露出的负极集电体露出部22C。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同样地,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等各种材料。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中所含的材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的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材料,由于并非表征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隔离件23、24夹设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防止这些电极直接接触。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隔离件23、24形成有多个微细的孔。该微细的孔以电荷载体(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为锂离子)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移动的方式构成。
隔离件23、24例如使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制片等具有所需要的耐热性的树脂片。
作为收容于电池壳体30的非水电解液,典型而言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含有非水溶剂和支持盐的以往的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非水电解液,由于并非表征本发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电池壳体30是收容电极体20的容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30是扁平的方形的容器,具备上表面开口的方形的壳体主体32和将该壳体主体32的开口部封闭的板状的盖体34。在盖体34设置有以在电池壳体30的内压上升到规定水平以上时释放该内压的方式设定的薄壁的安全阀36。另外,在盖体34设置有用于注入非水电解液的注液口38。壳体主体32、盖体34可使用具有所需强度的金属材料,例如可使用铝、铝合金等。
盖体34具备封口板60、正极端子部件40、负极端子部件50和密封材料70。封口板60是矩形形状的铝制的板,具备插通有正极端子部件40和负极端子部件50的安装孔64。
负极端子部件50是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长条的金属构件。如图1所示,负极端子部件50的下端部与负极集电体露出部22C连接。如图2所示,负极端子部件50通过安装孔64并在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负极端子部件50以上端部50A与封口板60平行的方式将露出到电池壳体30的外部的部分垂直地折弯。负极端子部件50以接合有密封材料70的状态安装于安装孔64。
正极端子部件40是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长条的金属部件。如图1所示,正极端子部件40的下端部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部21C连接。正极端子部件40通过安装孔64并在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正极端子部件40以上端部40A与封口板60平行的方式将露出到电池壳体30的外部的部分垂直地折弯。正极端子部件40以接合有密封材料70的状态安装于安装孔64。
以下,以负极端子侧的构成作为基础,参照图2对这里公开的盖体34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图1中的II-II线截面图,是示意性地表示这里公开的盖体34的包含负极端子部件50的截面的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应予说明,对于正极端子侧的构成,可以采用与以下进行说明的负极端子侧的构成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密封材料70将负极端子部件50与封口板60绝缘,且保持密闭型电池10内部的气密性,因此以封闭安装孔64的方式配置在负极端子部件50与封口板60之间。
密封材料70实质由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填料构成。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以往的一般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使用聚芳硫醚(PAS)等,优选可使用聚苯硫醚(PPS),但并不限定于此。用作无机填料的材料只要起到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无机填料,例如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氧化铝、钛酸钾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图3是包含与封口板60的界面的密封材料70的截面SEM图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机填料,可使用平均长宽比为2以上的无机填料。在通过后述的注射成型将密封材料70成型时,优选使具有这样的长宽比的无机填料沿着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的表面取向。即,优选使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沿着接近该无机填料的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的表面取向。无机填料的平均长宽比只要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无机填料的平均长宽比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例如,也可以为5以上。另一方面,无机填料的平均长宽比的上限只要可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从利用后述的注射成型的取向的容易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例如,也可以为8以下。
作为无机填料,只要平均长宽比为2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无机填料,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纤维状、鳞片状、椭圆形状等的无机填料。密封材料70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无机填料并不限于各一种,也可以包含多种。密封材料70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也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填料以外的材料。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与接近无机填料的封口板60表面的角度设为取向角时,至少在形成于封口板60的外表面的密封材料70中,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30°以下。如此,通过密封材料70中所含的无机填料与接近无机填料的构件表面所形成的平均取向角小,密封材料70容易追随构件的膨胀收缩。即,能够减少施加于接合有金属构件和密封材料的面的应力、施加于金属构件和密封材料接触的面的摩擦。从这样的观点考虑,无机填料优选不仅相对于封口板60的外表面的平均取向角小,而且相对于封口板60的内表面、安装孔64的侧壁、负极端子构件50的平均取向角也小。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下,例如,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无机填料的“长宽比”是指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的尺寸相对于短径方向的尺寸的比率。无机填料的长宽比可通过在密封材料70的截面SEM图像中如图3所示地描绘与无机填料外切的最小的长方形并算出该长方形的长边A相对于短边B的比率(A/B)而得到。这里,无机填料的“平均长宽比”可以使用密封材料截面的304μm×150μm的区域内所含的无机填料的长宽比的算术平均值。应予说明,在平均长宽比的算出中,去除截面积小的无机填料、例如SEM图像上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下的无机填料来计算平均长宽比。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无机填料的“取向角”基于以下的步骤来测定。首先,以包含金属构件(封口板60、端子构件)的表面的方式取得密封材料70的截面SEM图像。接着,在该截面SEM图像中,例如,任意地选择5点如图3中箭头所示的形成于金属构件(图中为封口板60)表面的凸部。绘制所选择的该5点的平均线,将其作为基准线。将该基准线与无机填料的长边A所成的角(锐角)设为取向角。这里,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可以使用密封材料截面的304μm×150μm的区域内所含的无机填料的取向角的算术平均值。应予说明,在平均取向角比的算出中,去除截面积小的无机填料、例如SEM图像上的截面积为100μm2以下的无机填料来计算平均取向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材料70通过锚固效应接合在与负极端子构件50接触的面(接触面50C)。另外,密封材料70也通过锚固效应接合在与封口板60接触的面(接触面60C)。
具体而言,对负极端子构件50上的接触面50C和封口板60上的接触面60C进行了粗糙面处理,形成有微细的凹凸。通过密封材料进入该凹凸,密封材料70与负极端子构件50和封口板60接合。粗糙面处理可以通过公知的物理和/或化学方法进行。作为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例示激光处理、喷砂处理、阳极氧化处理等方法。
密封材料7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在通过锚固效应与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接合并成为一体的状态进行成型。另外,通过设定注射成型的条件,能够使无机填料相对于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进行取向。
密封材料70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成型。
使密封材料70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填料熔融,准备注射成型用的树脂。准备可以配置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且与密封材料70的形状匹配的模具。在模具中配置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以规定的条件向模具流入已熔融的注射成型用的树脂。注射成型的条件可根据密封材料70的材料、各构件的尺寸、无机填料的形状等而适当地调整。例如,可以以树脂的温度为250~350℃左右、注射速度为10~60mm/秒左右、保持压力为20~100MPa左右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口板60为铝制,负极端子构件50为铜制。从在伴随温度变化的膨胀收缩时使密封材料70更适当地追随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的观点考虑,密封材料70的线膨胀系数优选以接近它们的值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密封材料70的线膨胀系数优选以成为铜的线膨胀系数1.6×10-5/K以上且铝的线膨胀系数2.3×10-5/K以下的方式进行调整。如上所述,密封材料70由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填料构成。密封材料70的线膨胀系数例如可通过改变所使用的无机填料的种类、含量来调整。例如,如果增多密封材料70中使用的无机填料的含量,则能够降低线膨胀系数。
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线膨胀系数为25℃时的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可以使用热机械分析(TMA)来测定。
如此,密封材料70的线膨胀系数优选被调整到所接合的封口板60的线膨胀系数和负极端子构件50的线膨胀系数的范围内。由此,在伴随温度变化而封口板60和负极端子构件50发生膨胀收缩的情况下,密封材料70也追随其膨胀收缩。由此,能够在接合有密封材料70和封口板60的面以及接合有密封材料70和负极端子构件50的面不易发生剥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端子构件由1个构件、即负极端子构件50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端子构件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端子构件也可以出于提高汇流条(busbar)等外部的连接部件与端子的导通等目的而由不同的金属种类的外部端子和内部端子构成。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上述外部端子和上述内部端子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以将密封材料70夹在它们之间的方式铆接而将端子构件与密封材料70接合。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密封材料中所含的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相对于与密封材料相接的构件处于上述的值而降低由施加于接触面的摩擦等所带来的负荷。由此,可抑制密封材料的变形、损伤,可发挥维持密封性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子部件50的接触面50C和封口板60的接触面60C的整面通过锚固效应而被接合,但接合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接合强度和密封性充分,则密封材料70可以与接触面50C、60C部分地接合。
这里公开的密闭型电池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钠离子二次电池、镁离子二次电池、或者所谓的物理电池中包含的锂离子电容器等也是包含在这里所说的密闭型电池中的例子。另外,这里,对使用具备具有多个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介由隔离件卷绕而成的结构的卷绕电极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了说明,但电极体并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为多个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介由隔离件层叠而成的所谓的层叠电极体。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该实施例。
这里,制作模拟了密闭型电池的盖体的试验样品,评价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和平均长宽比对冷热耐性造成的影响。具体而言,对将无机填料相对于金属构件的平均取向角和无机填料的平均长宽比设定为各种条件的试验样品进行冷热循环试验和氦泄漏试验。
<试验样品的制作>
例1~例5
以PPS∶玻璃纤维=80∶20的重量比的方式准备PPS(聚苯硫醚)和平均长宽比为2的玻璃纤维。使PPS在330℃熔融,与无机填料混合,准备注射成型材料。
准备在中央设置有φ8mm的贯通孔的50mm×50mm×3mm的铝制的试验片。通过激光照射对该试验片的一个表面实施粗糙面处理。
准备如下模具:针对试验片的实施了粗糙面处理的面,将试验片的贯通孔封闭,并且能够在试验片的中心成型出φ16mm×3mm的注射成型体。在该模具配置试验片。
各种改变相对于模具的注射速度而填充330℃的试验用成型材料。
试验用成型材料冷却固化后取下模具,得到在试验片成型有φ16mm×3mm的成型体的试验样品例1~例5。在试验样品的一个面成型有成型体,在另一个面未成型有成型体。以下,将成型有成型体的面称为成型面,将未成型有成型体的面称为非成型面。
例6
将与PPS混合的玻璃纤维使用平均长宽比为1.6的玻璃纤维,除此以外,与例4同样地制作试验样品例6。
<平均取向角的测定>
对制作的试验样品例1~例6进行截面SEM观察,通过上述的方法测定平均取向角。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
试验样品 平均取向角 平均长宽比 冷热循环耐性
例1 2
例2 15° 2
例3 20° 2
例4 30° 2
例5 40° 2 ×
例6 30° 1.6 ×
<冷热循环试验>
对试验样品例1~例6进行-65℃~120℃的冷热循环5500次循环。
<氦泄漏试验1>
对于冷热循环试验后的试验样品例1~例6,为了评价试验片与注射成型体间的密封性,使用氦检测器进行氦泄漏试验。以压差为2个大气压的方式从非成型面侧进行氦的导入和从成型面侧进行抽吸,从成型面侧进行氦的泄漏量的检测。将利用氦检测器检测出的氦的泄漏量为1.0×10-5(Pa·m3/秒)以上的情况设评价×,将小于此的情况评价为〇。将结果示于表1。
<氦泄漏试验2>
对试验样品例2、例5、例6进行改变冷热循环试验的循环次数的试验,评价能够维持试验片与注射成型体间的密封性的循环次数。
进行-40℃~120℃的冷热循环1100次循环、2200次循环、3300次循环、4400次循环。然后,除各循环次数的冷热循环后的试验样品以外,对未进行冷热循环的各试验样品以上述的条件进行氦泄漏试验,检测氦的泄漏量。将结果示于图4。
如表1所示,对于平均长宽比为2、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30°以下的试验样品例1~例4,冷热循环试验后,试验片与注射成型体间的密封性也良好。对于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40°的例5和平均长宽比为1.6的例6,冷热循环试验后的试验片与注射成型体间的密封性不好。另外,根据图4的结果,在例5和例6的情况下,在比冷热循环次数达到4400早的阶段在试验片与成型体的界面发生剥离。
认为在成型体中所含的无机填料相对于与试验片的接触面进行取向的情况下,在试验样品发生膨胀收缩时,成型体适当地追随试验片的膨胀收缩,施加于界面的应力变小。认为在取向性不充分(平均取向角大于30°)的情况下、平均长宽比小(平均长宽比小于2)的情况下,试验片反复膨胀收缩的结果,成型体不能追随试验片,在界面发生剥离。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它们仅为例示,并不限定专利请求保护的范围。在请求保护的范围记载的技术中包含将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的技术。

Claims (7)

1.一种盖体,是用于具备具有开口部且收容电极体的壳体主体的密闭型电池的盖体,具备:
安装于所述开口部且具有安装孔的封口板,
插通所述安装孔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端子构件,以及
介于所述封口板与所述端子构件之间、且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部接合的密封材料;
所述密封材料包含无机填料,
这里,所述无机填料在所述密封材料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平均长宽比为2以上,且在将所述无机填料的长径方向与接近所述无机填料的封口板表面的角度设为取向角时,至少在形成于所述封口板的外表面的密封材料中,所述无机填料的平均取向角为30度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中,所述无机填料在所述密封材料截面的显微镜观察下平均长宽比为1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其中,所述端子构件以第一金属为主体而构成,
所述封口板以第二金属为主体而构成,
这里,将所述密封材料的25℃时的所述无机填料的取向方向的线膨胀系数值设为αS,将所述第一金属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1,将所述第二金属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2,将α1与α2中值大的一方设为αH,将值小的一方设为αL时,满足αL≤αS≤α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中,所述第一金属为铝,所述第二金属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中,所述密封材料的25℃时的线膨胀系数为1.6×10-5/K以上且2.3×10-5/K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中,所述密封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锚固效应与所述封口板和所述端子构件接合。
7.一种密闭型电池,具备:
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
具有开口部且收容所述电极体的壳体主体,以及
将所述开口部封闭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CN202111450521.3A 2020-11-30 2021-11-29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Active CN114583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8150 2020-11-30
JP2020198150A JP7269912B2 (ja) 2020-11-30 2020-11-30 蓋体および密閉型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3343A CN114583343A (zh) 2022-06-03
CN114583343B true CN114583343B (zh) 2023-12-15

Family

ID=8175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0521.3A Active CN114583343B (zh) 2020-11-30 2021-11-29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73466A1 (zh)
JP (1) JP7269912B2 (zh)
CN (1) CN11458334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221A (zh) * 2011-05-02 2014-01-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5144424A (zh) * 2013-04-24 2015-12-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
CN103298763B (zh) * 2011-02-18 2016-03-30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穿通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1610B2 (ja) 2000-07-07 2011-08-31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
JP5182838B2 (ja) 2006-07-25 2013-04-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チウム電池容器用封口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リチウム電池
JP5655547B2 (ja) 2010-12-21 2015-01-21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アリーレン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なる二次電池封口板用シール部材
JP7168357B2 (ja) 2017-07-05 2022-11-09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ル部材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8763B (zh) * 2011-02-18 2016-03-30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穿通件
CN103503221A (zh) * 2011-05-02 2014-01-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5144424A (zh) * 2013-04-24 2015-12-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9912B2 (ja) 2023-05-09
JP2022086244A (ja) 2022-06-09
CN114583343A (zh) 2022-06-03
US20220173466A1 (en)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9893B1 (ko) 실링부의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US9461279B2 (en) Battery
JP464689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2097611B (zh) 二次电池
US20180047950A1 (en) Sealing apparatus of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KR101229228B1 (ko) 수분 차단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KR100874384B1 (ko) 전지케이스용 라미네이트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있는 리튬이차전지
EP2017862A1 (e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N115280563A (zh) 电池的制造方法及电池
JP4694665B2 (ja) リチウム2次電池のケース
JP2010089156A (ja) 接合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14583343B (zh) 盖体和密闭型电池
KR101305242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JP6697224B2 (ja) ラミネート型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261784B2 (ja) 蓋体および密閉型電池
JP7296933B2 (ja) 蓋体および密閉型電池
KR20090076278A (ko) 밀봉성이 우수한 이차전지
JP2016197491A (ja) 電池用外装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KR100593859B1 (ko) 2차전지용 음극탭 부착체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2차전지
US20240145822A1 (en) Pouch film for secondary battery according to extrusion lamination with controlled thickness paramete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pouch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econdary battery
WO2024053312A1 (ja) 蓄電装置
KR101150253B1 (ko) 향상된 내수분 침투성의 이차전지
US20220278416A1 (en) Battery cell including gas discharging portion
US20240243342A1 (en) Battery cell pressing device and battery cell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6745989A (zh) 用于电化学装置的电极引线和包括其的电化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