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8470A -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 Google Patents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8470A
CN114578470A CN202111049343.3A CN202111049343A CN114578470A CN 114578470 A CN114578470 A CN 114578470A CN 202111049343 A CN202111049343 A CN 202111049343A CN 114578470 A CN114578470 A CN 114578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layer
polarizer
polarizing pl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93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有贺草平
林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78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8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维持正面方向的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也优异并且倾斜方向的色相为中性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用于有机EL面板。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依次具备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及第二光学补偿层。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90nm~180nm。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100nm~180nm。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为实质上相等,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450)>Re(550)。

Description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的有机EL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薄型显示器的普及,提出了搭载了有机EL面板的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具有反射性高的金属层,因此容易产生外界光反射、背景的映入等问题。因此,已知通过将圆偏振片设置于视觉确认侧来防止这些问题。作为通常的圆偏振片,已知有将相位差膜(代表性地为λ/4板)以其慢轴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形成约45°的角度的方式层叠而得到的圆偏振片。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防反射特性,尝试了将具有各种光学特性的相位差膜(光学补偿层)层叠。然而,现有的圆偏振片均存在倾斜方向的反射率大(即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不足)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圆偏振片也均存在倾斜方向的色相中有不期望的着色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正面方向的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也优异并且能够实现倾斜方向的色相为中性的有机EL面板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可用于有机EL面板。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依次具备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及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90nm~180nm,Nz系数为0~0.8,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实质上平行,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实质上相等。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100nm~180nm,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35°~55°,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550)>Re(450)。在此,Re(450)及Re(550)分别表示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及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90nm~170nm,Nz系数为0.1~0.5,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25°,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实质上相等。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60nm~140nm,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与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0°~70°,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550)>Re(450)。在此,Re(450)及Re(550)分别表示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及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有机EL面板。该有机EL面板具备上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中,从起偏器侧起依次配置有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或nx=nz>ny的折射率特性,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并且显示平坦的色散特性,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并且满足Re(550)>Re(450),由此能够得到在维持正面方向的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也优异并且倾斜方向的色相为中性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起偏器
20 保护层
30 第一光学补偿层
40 第二光学补偿层
100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术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是以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Re(λ)是在将层(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由式:Re=(nx-ny)×d来求出的。例如,“Re(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λ)”是以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λ)是在将层(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由式:Rth=(nx-nz)×d来求出的。例如,“Rth(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
(4)Nz系数
Nz系数由Nz=Rth/Re求出。
(5)实质上正交或平行
“实质上正交”及“大致正交”这样的表述包括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90°±10°的情况,优选为90°±7°,进一步优选为90°±5°。“实质上平行”及“大致平行”这样的表达包括两个方向所成的角度为0°±10°的情况,优选为0°±7°,进一步优选为0°±5°。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正交”或“平行”时,可以包括实质上正交或实质上平行的状态。
A.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100依次具备起偏器10、第一光学补偿层30及第二光学补偿层40。就实用来说,可以像图示例那样在起偏器10的与第一光学补偿层30相反侧设置保护层20。另外,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可以在起偏器10与第一光学补偿层30之间具备其它保护层(也称为内侧保护层)。图示例中,省略内侧保护层。在该情况下,第一光学补偿层30也能够作为内侧保护层发挥功能。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在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与第一光学补偿层30相反侧(即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外侧)依次设置导电层及基材(均未图示)。基材与导电层密合层叠。本说明书中,“密合层叠”是指两层不隔着粘接层(例如粘接剂层、粘合剂层)而直接并且固着地层叠。导电层及基材代表性地可以以基材与导电层的层叠体的形式导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100。通过进一步设置导电层及基材,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100可以适用于内部触摸面板型输入显示装置。进而/或者,根据需要可以对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实质上为保护层20)实施改善隔着偏光太阳镜进行视觉确认时的视觉确认性的处理(代表性地为赋予(椭)圆偏振光功能、赋予超高相位差)。通过实施这样的处理,就算在隔着偏光太阳镜等偏光镜片对显示画面进行了视觉确认时,也能够实现优异的视觉确认性。因此,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也可以适用于在室外能够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
一个实施方式中,就第一光学补偿层3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z>ny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第一光学补偿层30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90nm~180nm。在该情况下,第一光学补偿层的Nz系数为0~0.8,第一光学补偿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实质上平行,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实质上相等。即,具有相位差值几乎不会随着测定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平坦的色散特性。进而,就第二光学补偿层4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180nm。在该情况下,第二光学补偿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35°~55°,优选为38°~52°,更优选为42°~48°,进一步优选为约45°。进而,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550)>Re(450)。即,具有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的变大而变大的反向色散特性。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就第一光学补偿层3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z>ny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第一光学补偿层30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90nm~170nm。在该情况下,第一光学补偿层的Nz系数优选为0.1~0.5,第一光学补偿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5°~25°,更优选为8°~22°,进一步优选为10°~20°,特别优选为约13°。进而,就第二光学补偿层4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60nm~140nm。在该情况下,第二光学补偿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53°~67°,进一步优选为55°~65°,特别优选为约58°。从起偏器侧起依次配置显示上述的折射率特性、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并且显示平坦的色散特性的第一光学补偿层以及显示上述的折射率特性、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并且显示反向色散特性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由此能够维持由优异的圆偏振光功能带来的正面方向优异的防反射特性,并且能够防止从倾斜方向观察时由起偏器的吸收轴的表观上的轴偏移导致的漏光等。其结果是,在将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应用于有机EL面板的情况下,能够在倾斜方向上实现优异的防反射特性,进而能够在倾斜方向上实现中性的(即没有不期望的着色的)色相。
以下,对构成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各层及光学膜进行详细说明。
A-1.起偏器
作为起偏器10,可采用任意适当的起偏器。例如,形成起偏器的树脂膜可以为单层的树脂膜,也可以为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作为由单层的树脂膜构成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对聚乙烯醇(PVA)系膜、部分缩甲醛化PVA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之类的亲水性高分子膜实施利用碘、二色性染料之类的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而得到的起偏器、PVA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之类的多烯系取向膜等。从光学特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对PVA系膜利用碘进行染色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起偏器。
上述利用碘而进行的染色例如通过将PVA系膜浸渍在碘水溶液中来进行。上述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拉伸可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一边染色一边进行。另外,也可在拉伸后进行染色。根据需要对PVA系膜实施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通过在染色之前使PVA系膜浸渍在水中来进行水洗,不仅能够洗涤掉PVA系膜表面的污渍、抗粘连剂,而且能够使PVA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
作为使用层叠体而得到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使用树脂基材与层叠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PVA系树脂膜)的层叠体或者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得到的起偏器。使用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得到的起偏器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制作:将PVA系树脂溶液涂布于树脂基材上并使之干燥而在树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树脂层,由此得到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进行拉伸及染色而将PVA系树脂层制成起偏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代表性地包含使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来进行拉伸。进而,拉伸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包含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之前对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空中拉伸。所得到的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可以直接使用(即,可将树脂基材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也可将树脂基材从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剥离并将与目的相对应的任意适当的保护层层叠在该剥离面上来使用。这样的起偏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12-73580号(日本专利第5414738号)中。该公报的整体的记载内容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25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12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12μm,特别优选为3μm~8μm。只要起偏器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就能够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并且得到良好的加热时的外观耐久性。
起偏器优选在波长为380nm~780nm的任意波长下显示吸收二色性。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优选为42.0%~46.0%,更优选为44.5%~46.0%。起偏器的偏光度优选为97.0%以上,更优选为9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以上。
A-2.第一光学补偿层
就第一光学补偿层3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z>ny或nx=nz>ny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进而,第一光学补偿层30显示相位差值几乎不会随着测定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平坦的波长色散特性。具体来说,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99~1.03。
一个实施方式中,就第一光学补偿层3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z>ny的关系,面内相位差Re(550)为90nm~180nm。只要第一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为这样的范围,通过使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实质上平行,就能够防止由起偏器的吸收轴的表观上的轴偏移导致的倾斜方向的防反射功能的降低。进而,在该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补偿层的Nz系数为0~0.8。只要Nz系数为这样的范围,通过将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起偏器的吸收轴的角度调整为规定的角度,就能够达成更优异的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就上述第一光学补偿层3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z>ny的关系,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90nm~170nm,更优选为100nm~160nm,进一步优选为120nm~140nm。只要第一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为这样的范围,通过以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如上所述地成为5°~25°(特别是约13°)的角度的方式设定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就能够防止由起偏器的吸收轴的表观上的轴偏移导致的倾斜方向的防反射功能的降低。进而,在该情况下,第一光学补偿层的Nz系数优选为0.1~0.5,更优选为0.15~0.45,进一步优选为0.2~0.4。只要Nz系数为这样的范围,通过将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起偏器的吸收轴的角度调整为规定的角度,就能够达成更优异的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
第一光学补偿层代表性地由树脂膜形成,该树脂膜由能够实现上述特性的任意适当的树脂形成。作为形成该树脂膜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聚碳酸酯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碳酸酯树脂。这些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或聚碳酸酯系树脂。
环状烯烃系树脂是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进行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列举出在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中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物)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性地为无规共聚物)以及利用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对它们进行改性而成的接枝改性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作为降冰片烯系单体,可以列举出日本特开2015-21045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单体。上述环状烯烃系树脂在市售有各种产品。作为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日本ZEON公司制造的产品名“ZEONEX”、“ZEONOR”、JSR公司制造的产品名“Arton”、TICONA公司制造的产品名“TOPAS”、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产品名“APEL”。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只要能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碳酸酯树脂。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源于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选自脂环式二醇、脂环式二甲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以及亚烷基二醇或螺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更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源于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脂环式二甲醇的结构单元和/或来源于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聚碳酸酯树脂根据需要可以包含来源于其它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此外,在本发明中可适当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及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国际公开公报第2011/062239号,该记载作为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第一光学补偿层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在收缩性膜上涂布使上述树脂溶解或分散于任意适当的溶剂而成的涂布液来形成涂膜,并使该涂膜收缩。代表性地,就涂膜的收缩来说,对收缩性膜与涂膜的层叠体进行加热来使收缩性膜收缩,通过这样的收缩性膜的收缩来使涂膜收缩。涂膜的收缩率优选为0.50~0.99,更优选为0.60~0.98,进一步优选为0.70~0.95。加热温度优选为130℃~170℃,更优选为150℃~160℃。一个实施方式中,使涂膜收缩时,可以将层叠体沿着与该收缩方向正交的方向拉伸。在该情况下,层叠体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01倍~3.0倍,更优选为1.05倍~2.0倍,进一步优选为1.10倍~1.50倍。作为构成收缩性膜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聚烯烃、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胺、聚碳酸酯、降冰片烯树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纤维素树脂、聚醚砜、聚砜、聚酰亚胺、聚丙烯酸、乙酸酯树脂、聚芳酯、聚乙烯醇、液晶聚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收缩性膜优选为由这些材料形成的拉伸膜。
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优选为10μm~150μm,更优选为10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30μm。只要为这样的厚度,就能够得到上述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及Nz系数。
A-3.第二光学补偿层
就第二光学补偿层40来说,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并且具有慢轴。进而,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相位差值随着测定光的波长变大而变大的反向色散波长特性。即,满足Re(550)>Re(450)。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能够实现优异的反射色相。
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面内相位差Re(550)为100nm~180nm,优选为110nm~170nm,更优选为130nm~150nm。只要第二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为这样的范围,通过如上所述地以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成为35°~55°(特别是约45°)的角度的方式设定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就能够实现优异的防反射特性。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光学补偿层40的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第二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90nm~170nm,更优选为90nm~120nm,进一步优选为90nm~100nm。只要第二光学补偿层的面内相位差为这样的范围,通过如上所述地以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优选成为50°~70°(特别优选为约58°)的角度的方式设定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就能够实现优异的防反射特性。
第二光学补偿层代表性地为由能够实现上述特性的任意适当的树脂形成的相位差膜。作为形成该相位差膜的树脂,可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只要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聚碳酸酯树脂。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源于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选自脂环式二醇、脂环式二甲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以及亚烷基二醇或螺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优选聚碳酸酯树脂包含来源于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脂环式二甲醇的结构单元和/或来源于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进一步优选包含来源于芴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异山梨醇系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来源于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结构单元。聚碳酸酯树脂根据需要可以包含来源于其它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此外,在本发明中可适当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4-102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26266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528606号),该记载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相位差膜(即第二光学补偿层)代表性地通过将树脂膜沿着至少一个方向拉伸来制作。
作为上述树脂膜的形成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熔融挤出法(例如T模头成型法)、铸造涂敷法(例如流延法)、压延成型法、热压制法、共挤出法、共熔融法、多层挤出、吹塑成型法等。优选使用T模头成型法、流延法及吹塑成型法。
树脂膜(未拉伸膜)的厚度根据期望的光学特性、后述的拉伸条件等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优选为50μm~300μm。
上述拉伸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方法、拉伸条件(例如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拉伸方向)。具体来说,可以单独使用自由端拉伸、固定端拉伸、自由端收缩、固定端收缩等各种拉伸方法,也可以同时或逐步使用上述方法。关于拉伸方向也可以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厚度方向、对角方向等各种方向、维度上而进行。拉伸的温度相对于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Tg-30℃~Tg+60℃,更优选为Tg-10℃~Tg+50℃。
通过适当选择上述拉伸方法、拉伸条件,能够得到具有上述期望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的相位差膜(即第二光学补偿层)。
相位差膜(拉伸膜、即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100μm,更优选为20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65μm。只要为这样的厚度,就能够得到上述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及厚度方向相位差。
通过将上述A-2.中记载的第一光学补偿层与该A-3.中记载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组合,能够得到在维持正面方向的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也优异、进而能够实现倾斜方向的色相为中性的有机EL面板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A-4.保护层
保护层20由可以用作起偏器的保护层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作为成为该膜的主要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三乙酸纤维素(TAC)之类的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聚降冰片烯系、聚烯烃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之类的透明树脂等。另外,也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有机硅系之类的热固化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列举出硅氧烷系聚合物之类的玻璃质系聚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所述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含有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以及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具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例如可以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成型物。
根据需要可以对保护层20实施硬涂处理、防反射处理、防粘处理、防眩光处理之类的表面处理。
保护层20的厚度代表性地为5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下,更优选为1μm~50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150μm。此外,在实施了表面处理的情况下,保护层的厚度为包括了表面处理层的厚度的厚度。
在起偏器10与第一光学补偿层30之间设置有内侧保护层的情况下,该内侧保护层优选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本说明书中,“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并且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为-10nm~+10nm。内侧保护层只要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就可以由任意适当的材料构成。该材料例如可以从以上对保护层20描述的材料中适当选择。
内侧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更优选为10μm~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95μm。
A-5.其它
构成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各层隔着任意适当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贴合。
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100的第二光学补偿层40侧设置粘合剂层。通过预先设置粘合剂层,能够容易地与其它光学构件(例如有机EL面板)贴合。此外,优选在该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剥离膜直到供于使用。通过暂时粘贴剥离膜,能够保护粘合剂层并形成卷。
B.有机EL面板
本发明的有机EL面板具备有机EL单元和设置于该有机EL单元的视觉确认侧的上述A项中记载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第二光学补偿层成为有机EL单元侧的方式(起偏器成为视觉确认侧的方式)层叠。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1)厚度
使用千分表(PEACOCK公司制,产品名为“DG-205”、千分表架(产品名为“pds-2”))来进行了测定。
(2)相位差
从构成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各自的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切出50mm×50mm的样品作为测定样品,使用Axometrics公司制造的Axoscan进行了测定。测定波长为450nm、550nm,测定温度为23℃。
另外,使用Atago公司制造的阿贝折射仪对平均折射率进行测定,并由所得到的相位差值算出了折射率nx、ny、nz。
(3)正面反射亮度
隔着粘合剂层以使光学补偿层成为有机EL侧的方式将由实施例及比较例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装置(LG显示器性,产品名为“55C7P”)的有机EL面板的视觉确认侧贴合,得到了有机EL显示装置。
使有机EL显示黑图像,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制造的分光测色仪(产品名为“CM-2600D”)测得了正面反射亮度。
(4)倾斜方向的反射特性
使用由实施例及比较例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特性进行了模拟。对倾斜方向(极角60°)进行了评价。模拟中使用了Shintech公司制造的“LCD MASTER Ver.6.084”。使用LCD Master的扩展功能进行了反射特性的模拟。
[实施例1]
(i)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制作
作为树脂膜,使用了市售的环状烯烃系树脂膜(JSR公司制,产品名为“Arton(R5000)”)。厚度为130μm,Tg为137℃。隔着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厚度为15μm)在该膜的两侧贴合厚度为60μm的收缩性膜(东丽公司制,产品名“TORAYFAN BO2873”),并供于自由端单向拉伸,得到了构成第一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将拉伸温度设定为165℃,将拉伸倍率设定为1.14倍。所得到的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01nm,Nz系数为0。Re(450)/Re(550)为1.00。
(ii)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制作
(ii-1)聚碳酸酯树脂膜的制作
使用由两台具备搅拌翼及被控制成100℃的回流冷却器的立式反应器形成的分批聚合装置进行了聚合。将9,9-[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BHEPF)、异山梨醇(ISB)、二乙二醇(DEG)、碳酸二苯酯(DPC)及乙酸镁四水合物以摩尔比率计成为BHEPF/ISB/DEG/DPC/乙酸镁=0.348/0.490/0.162/1.005/1.00×10-5的方式投入。对反应器内充分地进行了氮置换(氧浓度为0.0005~0.001体积%),然后通过热介质进行加热,在内温成为100℃的时刻开始了搅拌。开始升温40分钟后使内温达到220℃,以保持该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同时开始减压,在达到220℃后以90分钟设定成13.3kPa。将随着聚合反应而副产的苯酚蒸气导入100℃的回流冷却器,使苯酚蒸气中小量包含的单体成分返回反应器,将未冷凝的苯酚蒸气导入45℃的冷凝器来进行了回收。
向第一反应器导入氮而使之暂时恢复至大气压,然后将第一反应器内的经低聚物化的反应液转移至第二反应器。接着,开始第二反应器内的升温及减压,并以50分钟设定成内温为240℃、压力为0.2kPa。然后,进行聚合直到成为规定的搅拌动力为止。在达到规定动力的时刻向反应器导入氮而恢复压力,以线料的形态抽出反应液,以旋转式切割器进行粒料化,得到了BHEPF/ISB/DEG=34.8/49.0/16.2[摩尔%]的共聚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该聚碳酸酯树脂的比浓粘度为0.43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8℃。
(ii-2)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制作
对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在80℃下进行了5小时真空干燥,然后使用具备单螺杆挤出机(五十铃化工机公司制,螺杆直径为25mm,缸体设定温度:220℃)、T模(宽度为900mm,设定温度:220℃)、冷却辊(设定温度:125℃)及卷取机的膜制膜装置,制得了厚度为130μm的聚碳酸酯树脂膜。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的吸水率为1.2%。
通过按照日本特开2014-194483号公报的实施例1的方法对如上所述地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膜进行斜向拉伸,得到了构成第二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差膜。所得到的相位差膜(即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7nm,Nz系数为1.0,Re(450)/Re(550)为0.89。
(iii)起偏器的制作
一边通过辊拉伸机将厚度为30μm的聚乙烯醇(PVA)系树脂膜(东丽制,产品名为“PE3000”)的长条辊沿着长度方向单向拉伸至5.9倍一边同时实施溶胀、染色、交联、清洗处理,最后实施干燥处理,由此制得了厚度为12μm的起偏器。
具体来说,就溶胀处理来说,一边以20℃的纯水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2.2倍。接下来,就染色处理来说,一边以使所得到的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成为45.0%的方式在调整了碘浓度的碘与碘化钾的重量比为1:7的30℃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4倍。进一步,交联处理采用两个阶段的交联处理,就第一个阶段的交联处理来说,一边在40℃的溶解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2倍。第一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设定为5.0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3.0重量%。就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来说,一边在65℃的溶解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6倍。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设定为4.3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5.0重量%。另外,清洗处理在20℃的碘化钾水溶液中进行了处理。清洗处理的水溶液的碘化钾含量设定为2.6重量%。最后,就干燥处理来说,以70℃进行了5分钟干燥而得到了起偏器。
(iv)偏振片的制作
隔着聚乙烯醇系粘接剂通过卷对卷在上述起偏器的单侧贴合具有通过硬涂处理形成于TAC膜(25μm)的一面的硬涂(HC)层(7μm)的HC-TAC膜(厚度:32μm,与保护层相对应),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的构成的长条状的偏振片。
(v)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制作
通过卷对卷将上述(iv)的偏振片、上述(i)的相位差膜(第一光学补偿层)与上述(ii)的相位差膜(第二光学补偿层)贴合,得到了相位差膜层叠体。将上述收缩性膜剥离去除,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实质上平行,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45°。
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供于上述(3)的评价。此外,使用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特性进行了上述(4)的反射特性的模拟。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采用了表1中记载的拉伸温度、拉伸倍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8nm,Nz系数为0.5,Re(450)/Re(550)为1.00。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7nm,Nz系数为1.0,Re(450)/Re(550)为0.89。进而,除了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了有机EL面板。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采用了表1中记载的拉伸温度、拉伸倍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73nm,Nz系数为0.64,Re(450)/Re(550)为1.00。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7nm,Nz系数为1.0,Re(450)/Re(550)为0.89。进而,除了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了有机EL面板。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有机EL面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采用了表1中记载的拉伸温度、拉伸倍率。通过卷对卷将上述第一光学补偿层与上述第二光学补偿层贴合,得到了具有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层叠体。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与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将该层叠体裁切成规定尺寸,进一步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13°、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58°的方式进行了偏振片的裁切及贴合,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对构成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各层进行裁切并进行贴合的工序(RtoS)的次数为一次。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3nm,Nz系数为0.27,Re(450)/Re(550)为1.00。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98nm,Nz系数为1.0,Re(450)/Re(550)为0.89。进而,除了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了有机EL面板。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有机EL面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i)第一光学补偿层的制作
与实施例1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相同地制得了第一光学补偿层。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9nm,Nz系数为1.10,Re(450)/Re(550)为0.89。
(ii)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制作
将由下述化学式(II)(式中的数字65及35表示单体单元的摩尔%,为了方便以嵌段聚合物的形式表示;重均分子量为5000)表示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20重量份、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制:产品名为PaliocolorLC242)80重量份及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制:产品名为为IRGACURE 907)5重量份溶解于环戊酮200重量份中,制备了液晶涂敷液。然后,通过线棒涂布器在基材膜(降冰片烯系树脂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产品名为“ZEONEX”)上涂敷该涂敷液,然后以80℃进行加热干燥4分钟,由此使液晶取向。通过对该液晶层照射紫外线而使液晶层固化,在基材上形成了成为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液晶固化层(厚度:0.58μm)。所得到的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0nm,Rth(550)为-71。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252299860000171
除了使用了在上述(i)及(ii)中得到的第一光学补偿层及第二光学补偿层以及将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设定为45°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进而,除了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了有机EL面板。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有机EL面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除了将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厚度设定为0.44μm以外,与比较例1相同地得到了具有保护层/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构成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139nm,Nz系数为1.00,Re(450)/Re(550)为1.00。第二光学补偿层的Re(550)为0nm,Rth(550)为-54。进而,除了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得了有机EL面板。将所得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有机EL面板供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52299860000181
※表示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评价]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能够在维持正面方向的优异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倾斜方向的防反射特性也优异。进而,根据实施例,确认了能够将倾斜方向的色相设定为中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可适用于有机EL面板。

Claims (3)

1.一种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其用于有机EL面板,并且依次具备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及第二光学补偿层,
其中,该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90nm~180nm,Nz系数为0~0.8,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实质上平行,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100nm~180nm,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35°~55°,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实质上相等,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550)>Re(450),
在此,Re(450)及Re(550)分别表示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及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2.一种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其用于有机EL面板,并且依次具备起偏器、第一光学补偿层及第二光学补偿层,
其中,该第一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z>ny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90nm~170nm,Nz系数为0.1~0.5,该起偏器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25°,
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显示出nx>ny=nz的折射率特性,Re(550)为60nm~140nm,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与该第二光学补偿层的慢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0°~70°,
该第一光学补偿层的Re(450)及Re(550)实质上相等,该第二光学补偿层满足Re(550)>Re(450),
在此,Re(450)及Re(550)分别表示以23℃下的波长为450nm及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
3.一种有机EL面板,其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
CN202111049343.3A 2020-12-02 2021-09-08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Pending CN114578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0008A JP2022087885A (ja) 2020-12-02 2020-12-02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JP2020-200008 202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8470A true CN114578470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9343.3A Pending CN114578470A (zh) 2020-12-02 2021-09-08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87885A (zh)
KR (1) KR20220077855A (zh)
CN (1) CN114578470A (zh)
TW (1) TW20222345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26705A1 (fr) 1998-10-30 2000-05-11 Teijin Limited Film a differences de phase et dispositif optique dans lequel il est utili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77855A (ko) 2022-06-09
TW202223456A (zh) 2022-06-16
JP2022087885A (ja)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839B (zh) 有机el显示装置用圆偏光板及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7924010B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使用了其的有机el面板
TWI673524B (zh) 長條狀之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10088652B (zh) 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8780176B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CN107924012B (zh) 长条状的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及使用了其的有机el面板
CN111556976B (zh) 相位差板、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带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8780175B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KR102560037B1 (ko) 광학 보상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el 패널
JP6712335B2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CN108780174B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JP2019070860A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JP7077372B2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CN114578470A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CN114578469A (zh) 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带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的有机el面板
TW202415988A (zh) 光學積層體
JP2018109778A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CN117891018A (zh) 光学层叠体
CN116520475A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6324604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7242374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6520476A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6529803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