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8268A -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8268A
CN114578268A CN202011368101.6A CN202011368101A CN114578268A CN 114578268 A CN114578268 A CN 114578268A CN 202011368101 A CN202011368101 A CN 202011368101A CN 114578268 A CN114578268 A CN 114578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input
sliding mechanism
fixing plate
connecting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81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顺治
吕景豫
林书贤
何定亮
黄凯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81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8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8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8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8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G01R31/69Testing of releasable connections, e.g. of terminals mount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of terminals at the end of a cable or a wire harness; of plugs; of sockets, e.g. wall sockets or power sockets in applia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25Test clips, e.g. for 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连接测试元件对待测主机板进行插拔测试,待测主机板具有电源插座及输入输出端口,包含承载平台、组装板、固定板、滑动承载件、接头总成及治具板。组装板固定待测主机板。固定板在承载平台沿第一滑动方向滑动,连接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滑动承载件在承载平台沿第二滑动方向滑动,使接头总成与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治具板的第一连接界面电连接接头总成、第二连接界面连接测试元件,连接完成后,治具板的微处理器反复产生切换信号,切换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之间导通、断开,进行自动插拔测试。

Description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主机板出厂包装前,为了确保质量,需要经过多种测试及认证。主机板包含了多个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端口,由于I/O端口长期使用上会经过多次的插拔。因此,需要经过一定的插拔测试,来确保I/O端口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上,I/O端口的插拔测试是由技术人员逐一插拔,因此在测试上存在效率较低、以及可能漏测,或是记载错误等缺点。当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对于厂商的信誉会有严重的打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用以电性连接测试元件对待测主机板进行插拔测试,待测主机板上具有电源插座、多个输入输出端口、以及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包含承载平台、组装板、固定板、滑动承载件、接头总成以及治具板。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组装板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具有组装区,用以固定待测主机板。固定板连接于第一滑动机构,设置有电源插头,固定板在第一滑动机构上沿着第一滑动方向滑动,第一滑动方向匹配于电源插座的开口方向。使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滑动承载件连接于第二滑动机构,在第二滑动机构上沿着第二滑动方向滑动,第二滑动方向匹配于输入输出端口的开口方向。
接头总成设置于滑动承载件上,接头总成用以与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治具板包含第一连接界面、第二连接界面及微处理器。第一连接界面电性连接至接头总成,第二连接界面电性连接测试元件,第一连接界面及第二连接界面电性连接微处理器,当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接头总成与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后,微处理器反复产生切换信号,反复切换第一连接界面与第二连接界面之间导通、断开,使得中央处理器反复检测到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及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上分别设置第一气压缸及第二气压缸,第一气压缸连接固定板,第二气压缸连接滑动承载件,以分别带动固定板及滑动承载件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杆件及一第二连杆件,第一连杆件连接固定板,第二连杆件连接滑动承载件,以分别带动固定板及滑动承载件滑动。更详细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件以至少一连接柱连接固定板。
更详细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件及第二连杆件更分别连接紧压器,紧压器用以开启或固定第一连杆件或第一连杆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板上的组装区周围,更设置有多个销钉,以对待测主机板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固定板开设有定位孔,当固定板滑动时,定位柱穿过定位孔以导引定位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定位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方向与第二滑动方向大致呈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平台更包含第三滑动机构,组装板上设置第三滑动机构上,组装板在第三滑动机构上沿着第三滑动方向滑动,且第三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方向、第二滑动方向大致呈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板上设置有显示元件,显示元件显示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与测试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主机板上还具有多个扩展卡插槽,固定板上还具有多个卡件,固定板与该待测主机板组接时,卡件分别插入对应的扩展卡插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主机板更以多个螺丝固定于组装板上。
在前述实施例所示,在此提供了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能通过自动化地进行I/O端口的检测程序,降低人力在产在线安排,技术员人仅需确保待测主机板与固定板及接头总成的连接、治具板与接头总成的电性连接是否确实,通过治具板可连接待测主机板及测试元件进行自动测试,可以大幅地提升测试的效率,还可以避免漏测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的治具板组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3及图4为第二实施例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10:承载平台
13:第一滑动机构
131:第一连杆件
133:连接柱
135:紧压器
137:第一气压缸
15:第二滑动机构
151:第二连杆件
155:紧压器
157:第二气压缸
17:连接架
19:第三滑动机构
197:第三气压缸
20:组装板
20A:组装区
21:销钉
23:定位柱
30:固定板
31:电源插头
33:定位孔
35:卡件
40:滑动承载件
50:接头总成
60:治具板
61:第一连接界面
611:连接端口
63:第二连接界面
631:连接端口
65:微处理器
67:显示元件
70:电源供应器
80:硬盘
500:待测主机板
510:电源插座
520:输入输出端口
530:中央处理器
540:扩展插槽
550:螺丝
700:测试元件
D1:第一滑动方向
D2:第二滑动方向
D3:第三滑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设置」于另一元件时,可以表示元件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也存中间元件,通过中间元件连接元件与另一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明确定义了不存在中间元件。
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而非表示其必然的先后顺序。此外,诸如「下」和「上」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侧。此仅表示相对的方位关系,而非绝对的方位关系。
图1为第一实施例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的治具板组接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1是用以电性连接测试元件700对待测主机板500上自动进行输入输出端口520的插拔测试。待测主机板500上具有电源插座510、多个输入输出端口520、及中央处理器530。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1包含承载平台10、组装板20、固定板30、滑动承载件40、接头总成50以及治具板60。
如图1所示,承载平台10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13及第二滑动机构15。第一滑动机构13及第二滑动机构15分别沿着第一滑动方向D1以及第二滑动方向D2配置,第一滑动方向D1匹配于固定板30朝向电源插座510的方向,而第二滑动方向D2匹配于滑动承载件40朝向输入输出端口520的方向。换言之,第一滑动方向D1与第二滑动方向D2与待测主机板500相互匹配。在此,第一滑动机构13、第二滑动机构15可以是滑轨、导轨、槽道等装置。
组装板20设置于承载平台10上,组装板20定义有组装区20A,用以固定待测主机板500。固定板30连接于第一滑动机构13,使固定板30可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平台10。固定板30设置有电源插头31。固定板30可在第一滑动机构13沿着第一滑动方向D1滑动,使得电源插头31连接于电源插座510,当电源插头31与电源插座510连接时,固定板30与待测主机板50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30与装设在承载平台10的连接架17的电源供应器70连接,电源供应器70电性连接至电源插头31。然而,这仅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电源供应器70也可以位于承载平台10内部。进一步地,待测主机板500可能还有扩展插槽540,固定板30上包含卡件35,卡件35可以是声卡、显卡、或其他扩展卡的假卡等。卡件35在固定板30与待测主机板500连接时,插入扩展插槽540中,可作为引导电源插头31定位的辅助,并使得固定板30与待测主机板500的连接更为稳定。
滑动承载件40连接于第二滑动机构15,使滑动承载件40可滑动地设置于承载平台10。滑动承载件40可沿着第二滑动方向D2滑动。接头总成50设置于滑动承载件40上,接头总成50用以连接于输入输出端口520。在此,第一滑动机构13的第一滑动方向D1匹配于电源插座510的开口方向,第二滑动机构15的第二滑动方向D2匹配于输入输出端口520的开口方向。第一滑动方向D1与第二滑动方向D2大致呈正交,而「大致」是指可以为正交,或是允许些微的角度差异,而不影响正常运作的范围。
如图2所示,治具板60具有第一连接界面61、第二连接界面63、以及微处理器65。第一连接界面61及第二连接界面63分别包含相互对应的连接端口611、631,且电性连接至该微处理器65。第一连接界面61电性连接接头总成50。第二连接界面60连接测试元件700。测试元件700可以为USB、硬盘等。当电源插头31与电源插座510连接、接头总成50与输入输出端口520连接。启动待测主机板500的中央处理器530及治具板60。中央处理器530、微处理器65、以及测试元件700之间进行信号协定交握(handshake)后,微处理器65反复产生切换信号使得相对应的连接端口611、631之间反复地导通、断开,如此,中央处理器530可以反复检测到输入输出端口520的连接、中断,从而达到对于输入输出端口520的自动插拔测试。
一般而言,组装板20、固定板30、滑动承载件40、接头总成50以及治具板60会配合待测主机板500而更换对应的板件。在操作上,接头总成50与滑动承载件40组装后,接着将待测主机板500固定于组装板20上,当待测主机板500连接固定板30及接头总成50,以及治具板60电性连接接头总成50后,启动待测主机板500以及治具板60以进行插拔测试。然而,以上仅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虽然图1中是将治具板60设置于滑动承载件40上进而与接头总成50连接,但实际上,治具板60与接头总成50可以是分离设置,换言之,治具板60也可以设置于任何位置,通过排线连接到接头总成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1还包含硬盘80。电源供应器70及治具板60更电性连接至硬盘80,硬盘80也可以装设于连接架17上,通过排线连接到待测电路板500。但这仅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例如,硬盘80也可以装设在承载平台10内部。中央处理器530检测完的检测数据将储存于硬盘8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板20上设置有定位柱23,且固定板30具有定位孔33,当移动固定板30时,定位柱23穿过定位孔33,以导引固定板30的位置,进而确保电源插头31与电源插座510的位置不会偏移,而能顺利定位连接。
再次参阅图1,在组装板20上的组装区20A周围,更设置有多个销钉21,以对待测主机板500限位。销钉21用以避免在待测主机板500与固定板30或接头总成50连接或移除连接时,待测主机板500受力而产生偏移。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电源插头31脱离电源插座510时拉动待测主机板500向上,待测主机板500还通过多个螺丝550固定于组装板20。
再次参阅图1,固定板30及滑动承载件40分别连接第一连杆件131及第二连杆件151。第一连杆件131通过连接柱133连接固定板30,第一连杆件131及第二连杆件151可以组装于第一滑动机构13及第二滑动机构15上,分别用以带动固定板30及滑动承载件40滑动。第一连杆件131及第二连杆件151更分别连接有紧压器135、155。紧压器135、155在放松时,能使得第一连杆件131及第二连杆件151启动,而带动固定板30及滑动承载件40滑动。当紧压器135、155在扣紧时,使得第一连杆件131及第二连杆件151固定。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及图4),还可以与第一气压缸137及第二气压缸157取代第一连杆件131、第二连杆件151,以及紧压器135、155。如此,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气压缸137及第二气压缸157,而控制固定板30及滑动承载件40的滑动。可以依据实际的需求,来选择半手动或是自动地控制固定板30及滑动承载件40滑动。
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板60上设置有显示元件67,显示元件67显示输入输出端口520的连接与测试状态,例如,显示元件67为LED灯,当输入输出端口520与接头总成50未连接、或治具板60与接头总成50未电性连接时,显示红色;当已完成连接时,显示为绿色;在进行测试时会LED灯会闪烁。另外,当测试结果为正常或不正常时,显示元件67以还可利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显示。技术员可以一个人兼顾多台测试主机,仅需在显示元件67显示未连接、测试结果失败时,确认是否有障碍需要排除,而可以大幅地减少人力及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在此仅为示例,而非用以限制,显示元件67也可以以其他能显示、或能警示的元件替换。
图3及图4为第二实施例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使用状态的立体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承载平台10更包含第三滑动机构19,组装板20设置于第三滑动机构19上。如此,可将组装板20由承载平台10拉出,以利于使用者进行待测主机板500的安装。在此,第三滑动机构19的滑动方向D3分别与第一滑动机构13的滑动方向D1、第二滑动机构15的滑动方向D2大致呈正交。但这仅为示例,而不限制于此。
在操作上,可将待测主机板500组装于组装板20后,通过第三滑动机构19滑动到承载平台10的特定测试区域,再使定位柱23可穿过定位孔33,接着将待测主机板500连接固定板30及组装板20,再将接头总成50与待测主机板500的输入输出端口520连接,且治具板60与接头总成50电性连接后进行插拔测试。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板20也可以连接第三气压缸197,通过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三气压缸197以利自动化的控制组装板20的滑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组装板20也可通过手动方式沿着第三滑动方向D3滑动。
综上所述,通过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1,能自动化地进行I/O端口的检测程序,降低人力在产在线安排,技术员人仅需确保待测主机板500与组装板20、固定板30、接头总成50的连接、治具板60与接头总成50的电性连接是否确实,通过治具板60可连接待测主机板500及测试元件700进行自动插拔测试,可以大幅地提升测试的效率,还可以避免漏测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用以电性连接一测试元件,对一待测主机板进行插拔测试,该待测主机板上具有一电源插座、多个输入输出端口、以及一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包含:
一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上设置有一第一滑动机构及一第二滑动机构;
一组装板,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具有一组装区,用以固定该待测主机板;
一固定板,连接于该第一滑动机构,设置有一电源插头,该固定板在该第一滑动机构上沿着一第一滑动方向滑动,使该电源插头与该电源插座连接,该第一滑动方向匹配于该电源插座的开口方向;
一滑动承载件,连接于该第二滑动机构,在该第二滑动机构上沿着一第二滑动方向滑动,该第二滑动方向匹配于该些输入输出端口的开口方向;以及
一接头总成,设置于该滑动承载件上,该接头总成用以与该些输入输出端口连接;
一治具板,包含一第一连接界面、一第二连接界面及一微处理器,该第一连接界面电性连接至该接头总成,该第二连接界面电性连接该测试元件,该第一连接界面及该第二连接界面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当该电源插头与该电源插座连接、该接头总成与该些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后,该微处理器反复产生一切换信号,反复切换该第一连接界面与该第二连接界面之间的导通、断开,使得该中央处理器反复检测到该些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及中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滑动机构及该第二滑动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气压缸及一第二气压缸,该第一气压缸连接该固定板,该第二气压缸连接该滑动承载件,以分别带动该固定板及该滑动承载件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滑动机构及该第二滑动机构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连杆件及一第二连杆件,该第一连杆件连接该固定板,该第二连杆件连接该滑动承载件,以分别带动该固定板及该滑动承载件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杆件以至少一连接柱连接该固定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杆件及该第二连杆件更分别连接一紧压器,用以启动或固定该第一连杆件或该第二连杆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装板上的该组装区周围,更设置有多个销钉,以对该待测主机板限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装板上设置有一定位柱,该固定板开设有一定位孔,当该固定板滑动时,该定位柱穿过该定位孔以导引该电源插头与该电源插座定位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滑动方向与该第二滑动方向大致呈正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载平台更包含一第三滑动机构,该组装板设置于该第三滑动机构上,该组装板在该第三滑动机构上沿着一第三滑动方向滑动,且该第三滑动方向与该第一滑动方向、该第二滑动方向大致呈正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治具板上设置有一显示元件,该显示元件显示该些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与测试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待测主机板上还具有多个扩展卡插槽,该固定板上还具有多个卡件,该固定板与该待测主机板组接时,该些卡件分别插入对应的该些扩展卡插槽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待测主机板更以多个螺丝固定于该组装板上。
CN202011368101.6A 2020-11-30 2020-11-30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4578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8101.6A CN114578268A (zh) 2020-11-30 2020-11-30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8101.6A CN114578268A (zh) 2020-11-30 2020-11-30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8268A true CN114578268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7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8101.6A Pending CN114578268A (zh) 2020-11-30 2020-11-30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82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3507B2 (en) Failure analysis system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294908B1 (en) Top and bottom access functional test fixture
KR20040098684A (ko)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테스트 장치
US20110187385A1 (en) Cable test method
KR100826257B1 (ko) 휴대전자기기용 에프피씨비 검사장치
TWI400442B (zh) A detection method for a detection device and a panel
US6087839A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200088765A1 (en) Test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nfigurable probe fixture
CN114578268A (zh) 输入输出端口的自动检测设备
KR101913274B1 (ko) 프로브 카드의 전기적 특성 측정장치
US7685478B2 (en) Method of testing memory card operation
CN104813172B (zh) 用于测试系统的接口
TWI748773B (zh) 輸入輸出埠的自動檢測設備
CN211577232U (zh)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芯片测试的垂直探针卡、插接安装结构和定位结构
US20230251301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carrier with built-in shunt
US6037791A (en) Vision aided docking mechanism for semiconductor testers
US6239592B1 (en) Test fixture with quick connect and release board interconnect mechanism
KR100685129B1 (ko) 포고핀 접속 체크 보드
KR102474867B1 (ko) Pcb 커넥터용 납땜 검사장치
CN112309486B (zh) 芯片测试装置
WO1998025152A1 (en) A test fixture
JP312545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検査治具
KR100320022B1 (ko) 반도체 칩 테스트 장치
JP2006234639A (ja) 電気回路検査用プローブ装置
KR20100018964A (ko) 프로브 카드를 테스트하기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