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4546A -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4546A
CN114564546A CN202210080644.0A CN202210080644A CN114564546A CN 114564546 A CN114564546 A CN 114564546A CN 202210080644 A CN202210080644 A CN 202210080644A CN 114564546 A CN114564546 A CN 114564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storage
target
roadway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06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京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06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4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4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4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确定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根据第一储位信息、存储空闲度、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根据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这样一来,本申请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料箱入库方法中,在入库起点接收到待入库的料箱后,通过传送线体将料箱传输至入库站点,然后通过搬运车将放置在入库站点上的料箱搬运至货架的储位位置上。由于料箱在仓库中的存储位置会影响后续的出库效率,若仓库内料箱的储位布局不合理,将会影响料箱的出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箱入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将待入库料箱运输至仓库中,所述仓库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料箱中转站点以及至少一个货架,所述货架上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设置;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所述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所述目标料箱为与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述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储位信息、所述存储空闲度、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所述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所述待入库料箱从所述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可选地,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所述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针对所述存储区域列表中的每个存储区域,根据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创建可用站点列表;
根据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所述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地,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存储区域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有存储区域的初始存储区域排序;
确定任意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
若检测到所述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目标利用率差值阈值,则根据这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确定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
若所述箱数差值不大于目标箱数差值阈值,则对初始存储区域排序中的存储区域顺序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确定所述存储区域列表。
可选地,根据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的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个可用站点,检测该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确定第一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一可用站点上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
若否,则确定第二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二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在所有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中是最少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储位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所述其他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述第一储位信息包括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已存储目标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
根据所述第一储位信息、所述存储空闲度、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所述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的步骤,包括:
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内满足巷道选取条件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构建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指的是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满足列选取条件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所述第二候选列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列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列;
根据所述目标巷道和所述目标列,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可选地,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
根据所述巷道的巷道参数,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其中,所述巷道参数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
选取所述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巷道的巷道参数,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包括:
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巷道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初始巷道排序;
针对巷道的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将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按照巷道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的子巷道排序;
根据所述初始巷道排序和所述子巷道排序,确定所述巷道位置排序。
可选地,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不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可选地,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是否新增其他巷道;其中,所述其他巷道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中新增的用于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其他巷道,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没有新增其他巷道,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确定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待入库料箱为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根据第一储位信息、存储空闲度、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根据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该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来选取入库站点和该入库站点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使得料箱入库合理高效;结合第一储位信息、第二储位信息、以及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可以分析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相对合理的储位位置,进而在保证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料箱的存储布局便于管理且易于追溯到商品来源的情况下,减少搬运车出行距离的同时节省时间,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商品在聚集的同时也分散布局使得巷道繁忙度有所降低,并且库存安全度更高,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可以为料箱出库提供较大便利,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箱入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箱入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料箱入库方法、仓储系统的示例性电子设备100。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104、输入装置106、输出装置108以及图像采集装置110,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2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所述处理器1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所述处理器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并且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所述存储装置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02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下文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处理器实现)的客户端功能以及/或者其它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例如所述应用程序使用和/或产生的各种数据等。
所述输入装置106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指令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和触摸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输出装置108可以向外部(例如,用户)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图像或声音),并且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可以拍摄用户期望的图像(例如照片、视频等),并且将所拍摄的图像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104中以供其它组件使用。
示例性地,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料箱入库方法、装置及智能仓储系统的示例电子设备可以被实现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智能终端。
实施例二: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智能化技术对传统物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加强劲,智慧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成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智慧物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物联网装置和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料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和信息服务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物料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分析决策、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设备、RFID技术、激光红外扫描、红外感应识别等,物联网能够将物流中的物料与网络实现有效连接,并可实时监控物料,还可感知仓库的湿度、温度等环境数据,保障物料的储存环境。通过大数据技术可感知、采集物流中所有数据,上传至信息平台数据层,对数据进行过滤、挖掘、分析等作业,最终对业务流程(如运输、入库、存取、拣选、包装、分拣、出库、盘点、配送等环节)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两种:1)以AI技术赋能的如无人卡车、AGV、AMR、叉车、穿梭车、堆垛机、无人配送车、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机械臂、智能终端等智能设备代替部分人工;2)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或算法驱动的如运输设备管理系统、仓储管理、设备调度系统、订单分配系统等软件系统提高人工效率。随着智慧物流的研究和进步,该项技术在众多领域展开了应用,例如零售及电商、电子产品、烟草、医药、工业制造、鞋服、纺织、食品等领域。
现有的料箱入库方法中,在入库起点接收到待入库的料箱后,通过传送线体将料箱传输至入库站点,然后通过搬运车将放置在入库站点上的料箱搬运至货架的储位位置上。这里,传送线体可以为传送带,搬运车可以为AGV、叉车、AMR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仓储执行系统(Warehouse Execution System,WES)通过一定算法将需要放入到仓库中的料箱(仓库中的存储单元,也可以为托盘等)搬运到对应的空余货位处。在搬运时一般将一个料箱整体摆放到一个空余货位上,在后续需要出库时,可以将这些已入库的料箱搬运到货物集散站点以进行出库操作。其中,货物集散站点可以是指仓库中进行货物出库的地点,一般可以是货梯口或者仓库出入口等,实际中,料箱入库的位置会影响后续的出库效率。
料箱入库的货位一般采取两种方式确定,一种方式是:在仓库中随机选取空余货位入库,但是,随机选取的方式导致有些料箱离货物集散站点较远,出库时,叉车需要移动较远的距离,出库效率低。另一种方式是将料箱摆放到距离上述货物集散站点较近的空余货位处,但是,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在对货物集散站点附近的货位进行出库时产生较严重的拥堵,导致出库效率低下。
由此可知,在料箱入库的过程中,常由于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布局不合理导致搬运车在搬运过程中发生拥堵,从而导致出库效率较低。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箱入库方法,用于将待入库料箱运输至仓库中,仓库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料箱中转站点以及至少一个货架,货架上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设置。
具体地,仓库包括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暂存料箱的料箱中转站点以及至少一个货架,每个货架包括多个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同一个存储区域中的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设置在货架上,同一个存储区域中间隔相对设置的两排货架之间形成巷道,其中,同一个料箱中的货物的商品属性相同。在仓库中还包括搬运车,该搬运车用于将料箱中转站点内暂存的料箱搬运至储位。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所提及到的仓库被划分成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可以认为是一个子仓,每个存储区域(子仓)里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货架,这些并排设置的货架中,有的背对背贴在一起,也有的间隔相对设置,进而使得间隔相对设置的两排货架之间形成巷道,每个货架上以多行多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储位,该储位用于存储料箱。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料箱入库方法可以在WES系统内实现,当待入库料箱进入子仓时会首先触发选择入库站点算法,在待入库料箱被对应搬运车取到身上时会触发选储位算法并最终被搬运车运送至储位位置。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仓储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分别通信连接的传送线体和搬运车;处理器用于执行料箱入库方法;搬运车用于在传送线体上的待入库料箱到达入库站点时,将待入库料箱搬运至目标储位位置。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料箱入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
S220、确定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待入库料箱为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
S230、根据第一储位信息、存储空闲度、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S240、根据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箱入库方法,可以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该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来选取入库站点和该入库站点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使得料箱入库合理高效;结合第一储位信息、第二储位信息、以及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可以分析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相对合理的储位位置,进而在保证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料箱的存储布局便于管理且易于追溯到商品来源的情况下,减少搬运车出行距离的同时节省时间,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商品在聚集的同时也分散布局使得巷道繁忙度有所降低,并且库存安全度更高,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可以为料箱出库提供较大便利,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具体地,在步骤S210中,存储区域是仓库被划分所得到的,每个存储区域中包括多个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多行多列)设置在货架上,其中,一个存储区域内可以包括多个货架。也就是说,每个存储区域都会包括大量的储位。
其中,待入库料箱指的是当前进入仓库的料箱。
储位利用率是根据该存储区域中已占用储位的数量与该存储区域中所有储位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的。已占用储位的数量是WES系统确定出的,其中,包括当前时刻已经存储有料箱的储位,还包括已被WES系统确定出即将要存储料箱的储位,如,确定出要存储到该储位上的料箱已经在搬运车搬运该料箱到达该储位的路上等。
可用站点指的是可以用于继续存储料箱的站点。每个站点能够暂存预定数量的料箱,只要该站点当前暂存的料箱的数量没有达到预定数量,就可以作为可用站点。如一个站点可以暂存10个料箱,若当前时刻已经暂存了6个料箱,还有位置供其他4个料箱暂存,则可以认为该站点为可用站点。
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指的是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已放置料箱的数量越多,站点繁忙度越大,说明该可用站点越繁忙,选取待入库料箱的入库站点时,可以选取站点繁忙度较低的可用站点。
示例性的,在存储区域中所有储位的数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越小,说明可以用来存储料箱的储位越多,进而,在该条件下,可以根据储位利用率使料箱在存储时分散布局,从而使存储区域内的搬运车数量不至于过多造成拥堵。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从多个存储区域中优先考虑储位利用率较小的存储区域,针对该储位利用率较小的存储区域,再结合站点繁忙度,从多个可用站点中选取站点繁忙度较小的可用站点作为待入库料箱的入库站点,同时确定该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为目标存储区域。其中,若多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相近,则可以继续考虑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且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料箱)的箱数,根据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来优先考虑用于存储待入库料箱的存储区域。这里,商品属性信息指的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商品在不同领域差异性(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性质)的集合。也就是说,商品属性是商品性质的集合。例如,若是商品为食品,商品属性可以为商品的口味、大小等信息;若是商品为文具类,商品属性可以为文具的类别、型号等信息。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10包括:
步骤2101、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步骤2102、针对存储区域列表中的每个存储区域,根据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创建可用站点列表。
步骤2103、根据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
具体地,在步骤2101中,可以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创建存储区域列表;其中,储位利用率是根据该存储区域中已占用储位的数量与该存储区域中所有储位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的。
这里,存储区域列表存储的是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的所有存储区域。
当存在储位利用率相近的存储区域时,可以进一步考虑这些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存储区域列表中的存储区域排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将多个存储区域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有存储区域的初始存储区域排序;确定任意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若检测到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目标利用率差值阈值,则根据这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确定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若箱数差值不大于目标箱数差值阈值,则对初始存储区域排序中的存储区域顺序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确定存储区域列表。
该步骤中,若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目标利用率差值阈值,说明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相差不多,此时需要进一步比较两个存储区域中的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若箱数差值也不大于目标箱数差值阈值,则说明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差不多,由于这两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相近且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相近,此时可以忽略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差异,这样一来,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排序是可以随机调整的,从而可以基于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对所有存储区域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这里,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可以与初始存储区域排序相同,此时,也可认为存储区域列表是基于初始存储区域排序确定的;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也可以与初始存储区域排序不同,这时,存储区域列表是基于更新后的初始存储区域排序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WES系统可以预先获取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以及各个存储区域中已有的所有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进而从这两个存储区域中查找出与待入库料箱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料箱,并将与待入库料箱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料箱作为已存储目标料箱,分别计算出这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进而得到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
示例性的,储位利用率差值通过以下方式计算:若仓库中有三个存储区域,分别定义为第一存储区域、第二存储区域、第三存储区域,可以根据第一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和第二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计算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然后再根据第一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和第三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计算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三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依次类推,最后计算出第二存储区域和第三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同理,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也是通过上述方式计算的。
举例说明,可以根据仓库中的实际情况设置利用率差值阈值和项数差值阈值,如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率差值阈值可以为0.002,箱数差值阈值可以为6,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其中,利用率差值阈值和箱数差值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每个待入库料箱来说,都需要将各个存储区域按照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存储区域排序,若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0.002且箱数差值不大于6,则可以更新存储区域排序,重新根据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在步骤2102中,针对存储区域列表中的每个存储区域,根据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创建可用站点列表。
这里,针对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按照站点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创建可用站点列表。其中,站点繁忙度越小,说明该可用站点越空闲。
在步骤2103中,根据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
该步骤中,针对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个可用站点,可以根据该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度,从可用站点列表中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目标存储区域。
一种实施例中,关联度可以表示为相似度,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各个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可用站点列表中选取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在进行相似度比较时,需要将商品属性信息中的每个商品属性分别进行比较,如,商品属性信息中包括口味和重量,则需要分别针对口味和重量进行比较,综合得到最后的相似度结果,若口味相同且重量相同,则相似度为1;若口味相同但重量不用,或口味不同但重量相同,可以设置最后的相似度结果为0.5。这里,可以预先设置相似度阈值,如相似度阈值选取为0.99,若各个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之间的相似度超过相似度阈值,则可以确定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在的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若相似度没有超过相似度阈值,则可以根据站点繁忙度,选取最空闲的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若最空闲的可用站点不止一个,则可以选取最空闲的可用站点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入库站点。其中,站点繁忙度最小的可用站点即为最空闲的可用站点。
另一种实施例中,各个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度用于表示各个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中包括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进而,可以根据该关联度,将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在的可用站点作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
举例说明,可以为每个料箱设置一个商品编号,相同属性信息的商品对应的料箱具有相同的商品编号。可以根据每个料箱的商品编号来判断各个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编号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编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可以将具有相同商品编号的料箱所在的可用站点确定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
针对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个可用站点,检测该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这里的商品属性信息指的是该料箱内存储的商品具有的所有商品属性,商品属性信息相同指的是所有商品属性完全相同。如,商品属性包括口味、重量、品牌等。
若是,则确定第一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第一可用站点上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
这里,若检测到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中包括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则确定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在的第一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
若否,则确定第二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第二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在所有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中是最少的。
这里,若检测到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中不包括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则确定第二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第二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在所有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中是最少的。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当待入库料箱进入子仓时会首先触发选择入库站点算法,具体地,在将仓库中的多个存储区域进行存储区域排序后,构建所有存储区域按照存储区域排序进行排列的存储区域列表,在WES系统中按照存储区域排序依次循环存储区域列表,针对每个存储区域,都要执行如下流程:首先判断是否已选择好针对待入库料箱的入库站点,流程一:若已选择入库站点,再判断存储区域列表是否循环完毕,若没有循环完毕,则针对存储区域列表中的下一个存储区域,继续判断是否已选择入库站点(这里的已选择入库站点是针对待入库料箱来说的,若针对待入库料箱已经选择入库站点,则针对存储区域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存储区域来说,输出结果都是已选择入库站点),若存储区域列表循环完毕,则输出结果,且输出结果为已选择的入库站点;流程二:若没有选择入库站点,则收集该存储区域内的可用站点,根据站点繁忙度建立可用站点列表,若没有可用站点,则建立的可用站点列表为空集,若可用站点列表为空集,则针对存储区域列表中的下一个存储区域,继续判断是否已选择入库站点;若可用站点列表不是空集,则循环可用站点列表,针对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一个站点,获取该站点上所有箱子的商品属性信息,判断该站点上是否有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若有,则选择该站点为入库站点;若不存在,则判断可用站点列表是否循环完毕,若没有循环完毕,则继续循环可用站点列表,针对可用站点列表中的下一个站点继续执行:获取该站点上所有箱子的商品属性信息,判断该站点上是否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的步骤,直至循环完毕,则说明没有站点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此时,选择最空闲的站点作为待入库料箱的入库站点即可。
在步骤S220中,确定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待入库料箱为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
该步骤中,目标料箱为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且该目标料箱已经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中。进而,已存储目标料箱指的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且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料箱,这里,已存储目标料箱可以包括当前时刻已经存储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且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还包括已被WES系统确定出即将要存储的,且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
进一步地,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其中,巷道的储位利用率是根据该巷道两侧的货架上已占用储位的数量与该巷道两侧的货架上所有储位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的,该巷道两侧的货架上已占用储位的数量指的是WES系统确定出的巷道两侧的货架上已占用储位的数量;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是根据该货架上每列已占用储位的数量与该列上所有储位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的。
举例说明,假设A巷道两侧的货架上分别都有200个储位,且货架上的储位按照20行10列的形式设置;那么A巷道两侧货架上的储位为400个,若WES系统确定出有60个储位会存储有料箱,这里的60个储位包括已经存储了料箱的50个储位,还有10个储位虽然没有料箱,但分配好的料箱已经在搬运的搬运车上,那么,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为(400-60)/400=85%;针对A巷道两侧的货架上的任意一列来说,每列有20个储位,若WES系统确定出有9个储位会存储有料箱,这里的9个储位包括已经存储了料箱的6个储位,还有3个储位上虽然没有料箱,但分配好的料箱已经在搬运的搬运车上,那么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为(20-9)/20=55%。
此外,存储空闲度还包括巷道繁忙度,巷道繁忙度是根据该巷道已确定的搬运车数量确定的。当巷道的储位利用率相同时,可以继续根据巷道繁忙度来选取待入库料箱存储的目标巷道。
举例说明,针对上述的A巷道来说,若WES系统告知在该巷道有任务的搬运车数量为5,举例说明,这5个搬运车中可以有3个搬运车已经在该巷道上,另外两个搬运车即将到达该巷道,那么,巷道繁忙度为已确定的搬运车数量,即为5个。
在步骤S230中,根据第一储位信息、存储空闲度、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这里,其他料箱指的是与待入库料箱在同一个搬运车上被搬运且已被分配储位的料箱。
第二储位信息包括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其他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第一储位信息包括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已存储目标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这里,第二储位信息或第一储位信息中可以包括巷道和列,但优选地,第二储位信息或第一储位信息中包括巷道和列,以及巷道和列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这里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
优选地,可以根据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位置和目标列位置来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目标储位位置,这里,目标巷道位置可以作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横坐标,目标列位置可以作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纵坐标,根据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即可确定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目标储位位置,这里的目标储位位置即为第三储位信息。
进而,步骤S230具体包括:
步骤2301、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其中,第一候选巷道集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内满足巷道选取条件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第二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第三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
步骤2302、根据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步骤2303、构建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其中,第一候选列集指的是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满足列选取条件的列所组成的集合,第二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第三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
步骤2304、根据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确定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列。
步骤2305、根据目标巷道和目标列,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2301中,根据巷道的储位利用率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根据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构建第二候选巷道集,根据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构建第三候选巷道集。
示例性的,第一候选巷道集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内满足巷道选取条件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具体地,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
根据巷道的巷道参数,将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其中,巷道参数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选取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
这里,巷道位置可以使用坐标表示;将所有巷道分别对应的巷道位置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
举例说明,例如,针对仓库中的某个存储区域,将巷道按照某顺序(如从存储区域左侧到右侧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为巷道1、2、3、4……21,其中,间隔相对设置的两排货架之间形成巷道,这里,可以直接采用编号来表示巷道位置。进而,为了清楚的表示巷道的位置,需要采用坐标进行表示。将巷道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横坐标编号,将巷道按照从靠近传送线体向远离传送线体的方向进行纵坐标编号,第一排货架对应的巷道依次为巷道(1,1)、(1,2)、(1,3)……(1,8),第二排货架对应的巷道依次(2,1)、(2,2)……(2,8)。进而,以第三存储区域23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排货架从左到右依次为a1(已占用储位有10个)、b1(已占用储位有20个)、c1(已占用储位有20个)、d1(已占用储位有0个)、e1(已占用储位有10个)、f1(已占用储位有45个)、g1(已占用储位有20个)、h1(已占用储位有42个)、i1(已占用储位有30个),第二排货架从左到右依次为a2(已占用储位有5个)、b2(已占用储位有2个)、c2(已占用储位有14个)、d2(已占用储位有28个)、e2(已占用储位有10个)、f2(已占用储位有17个)、g2(已占用储位有20个)、h2(已占用储位有28个)、i2(已占用储位有30个),其中,第一排货架和第二排货架的规格统一,每个货架有50个储位;进而,巷道(1,1)两侧的货架为货架a1和货架b1,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30/100=30%,巷道(1,2)两侧的货架为货架b1和货架c1,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40%,依次类推,巷道(1,3)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20%,巷道(1,4)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10%,巷道(1,5)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55%,巷道(1,6)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65%,巷道(1,7)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62%,巷道(1,8)两侧的货架为货架h1和货架i1,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72%;巷道(2,1)两侧的货架为货架a2和货架b2,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7%,巷道(2,2)两侧的货架为货架b2和货架c2,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16%,巷道(2,3)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42%,巷道(2,4)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38%,巷道(2,5)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17%,巷道(2,6)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27%,巷道(2,7)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48%,巷道(2,8)两侧的货架为货架h2和货架i2,对应的储位利用率为58%。将所有巷道位置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巷道位置排序:巷道(2,1)、巷道(1,4)、巷道(2,2)、巷道(2,5)、巷道(1,3)、巷道(2,6)、巷道(1,1)、巷道(2,4)、巷道(1,2)、巷道(2,3)、巷道(2,7)、巷道(1,5)、巷道(2,8)、巷道(1,7)、巷道(1,6)、巷道(1,8)。
选取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这里,目标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如,目标数量可以选为5。
举例说明,当目标数量为5时,组成的第一候选巷道集为巷道(2,1)、巷道(1,4)、巷道(2,2)、巷道(2,5)、巷道(1,3)。
进一步地,当存储空闲度还包括巷道繁忙度,步骤2301还包括:
将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巷道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初始巷道排序;针对巷道的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将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按照巷道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的子巷道排序;根据初始巷道排序和子巷道排序,确定巷道位置排序。
这里,针对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来说,在无法确定二者的巷道位置排序时,可以进一步结合巷道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进行排序得到子巷道排序,以得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选取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
此外,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二候选巷道集:将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组成第二候选巷道集。同理,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三候选巷道集:将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组成第三候选巷道集。
示例性的,WES系统会得到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并将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组成第二候选巷道集。同理,WES系统会得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并将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组成第三候选巷道集。
在步骤2302中,根据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该步骤2302具体包括:
检测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若检测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不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若是,则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若否,则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这里,针对该待入库料箱来说,当第三候选巷道集为空集时,此时说明目标存储区域内不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那在分配待入库料箱时,就不需要考虑已存储目标料箱(可以认为是待入库料箱的“前辈”)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储位位置了。进而,继续查看第二候选巷道集,检测第二候选巷道集中是否存在其他料箱的巷道,即检测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存在其他料箱。若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其他料箱的巷道,则在分配待入库料箱的巷道时需要参考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巷道。具体地,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具体地,先确定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再确定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针对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每个巷道,都要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进行比较;其中,针对一维的目标存储区域来说,可以直接采用巷道编号做差的方式;针对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第一个巷道来说,将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第一个巷道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每个巷道进行距离求差值,这里的差值是一个绝对值。针对二维的目标存储区域来说,可以采用将横纵坐标分别求差值后再求和的方式;针对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第一个巷道来说,将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第一个巷道的横纵坐标分别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每个巷道的横纵坐标进行做差后在求和得到差值,这里的做差结果和差值也是一个绝对值。进而,将得到的所有差值进行求和,依次类推,求出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对应的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差值之和,然后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出差值之和最小的巷道,并将该巷道做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目标巷道。
举例说明,针对仓库中的某个存储区域,将巷道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为巷道1、2、3、4……21,若确定出第一候选巷道集为巷道2、巷道6和巷道21;由于其他料箱有多个,得到的第二候选巷道集中有多个巷道,分别是巷道1、巷道9;针对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来说,它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分别求距离差值后再求和,得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2-1)+(8-2)=7;同理,求出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6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8;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1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32,由此可知,选取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为目标巷道。
进一步地,为了清楚的表示巷道的位置,需要采用坐标进行表示。将巷道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横坐标编号,将巷道按照从靠近传送线体向远离传送线体的方向进行纵坐标编号,第一排货架对应的巷道依次为巷道(1,1)、(1,2)、(1,3)……(1,8),第二排货架对应的巷道依次(2,1)、(2,2)……(2,8)。若确定出第一候选巷道集为巷道(1,1)、(1,3)和(2,8),由于其他料箱有多个,得到的第二候选巷道集中有多个巷道位置,分别是(1,8)和(2,6);针对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1,1)来说,它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分别求距离差后再求和,得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1,1)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1-1)+(8-1))+((2-1)+(6-1))=13,同理,可以得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1,3)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9;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8)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为3;由此可知,选取第一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2,8)为目标巷道。
在第三候选巷道集中不存在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的条件下,若检测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不存在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则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位置为目标巷道位置。这里,在目标存储区域内不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的条件下,若目标存储区域内也不存在其他料箱,则可以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即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作为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该步骤2302具体还包括:
若检测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是否新增其他巷道;其中,其他巷道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中新增的用于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若检测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其他巷道,则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若检测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没有新增其他巷道,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若是,则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若否,则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该步骤中,若检测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存在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则再检测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是否新增其他巷道;若检测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其他巷道,则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这里,先判定第三候选巷道集中已有巷道数是否超过第一数量阈值,如果达到第一数量阈值,就不再新增巷道;如果没达到第一数量阈值,判断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已有巷道包括的最小箱数是否超过第二数量阈值;如果超过,则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巷道;如果没超过,则第三候选巷道集中不新增巷道。进而,巷道新增条件为第三候选巷道集中已有巷道数不超过第一数量阈值且已有巷道包括的最小箱数超过第二数量阈值。
这里,其他巷道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中新增的用于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针对每个待入库料箱来说,这里的新增指的是针对当前待入库料箱来说,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数量相对于上一个待入库料箱对应的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巷道数量是否增加。若满足上述巷道新增条件,则在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巷道。
具体地,可以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值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这里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步中关于“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的描述,具体不在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且已存储目标料箱在增多时,需要新增其他巷道来存储料箱,为了缓解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压力,可以将待入库料箱与已存储目标料箱(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分散存储,这样可以使得相同的商品在聚集的同时也分散布局,可以使巷道繁忙度有所降低,并且库存安全度更高。
在第三候选巷道集中存在已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的条件下,若检测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没有新增其他巷道,则检测第二候选巷道集中是否存在其他料箱的巷道;若检测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存在其他料箱的巷道,则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这里,当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时,首先需要判断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新增巷道,若没有,则继续检测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有其他料箱,若存在其他料箱,则需要根据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储位位置来决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目标巷道。具体的,可以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这里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步中关于“从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的描述,具体不在赘述。
若检测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不存在其他料箱的巷道,则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这里,在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已存储目标料箱,但不存在其他料箱的条件下,可以结合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巷道来选择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具体的,可以直接从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位置为目标巷道。
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目标巷道流程,具体的可以,首先定义第一候选巷道集为集合N,第二候选巷道集为集合M,第三候选巷道集为集合P,其中,针对每个待入库料箱都要执行以下流程(循环料箱):先根据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巷道繁忙度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采用集合N表示,再根据第二储位信息构建第二候选巷道集,采用集合M表示,以及根据第一储位信息构建第三候选储位集,采用集合P表示。
判断集合P是否为空集(也就是判断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
若集合P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不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则继续判断集合M是否为空集(也就是判断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存在其他料箱),若集合M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不存在其他料箱),则从集合N中随机选择一个满足空间要求的巷道;若集合M不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其他料箱),则根据集合N确定一个与集合M的所有元素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其中,元素指的是巷道,也就是说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与集合M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位置为目标巷道。
若集合P不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已存储目标料箱),接着判断集合P中是否新增元素,若有新增,则根据集合N确定一个与集合P的所有元素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其中,元素指的是巷道,也就是说从集合N中选择一个与集合P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若没有新增,则继续判断集合M是否为空集(也就是判断目标存储区域内是否存在其他料箱),若集合M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不存在其他料箱),则从集合P中随机选择一个满足空间要求的巷道;若集合M不为空集(也就是说目标存储区域内存在其他料箱),则根据集合P确定一个与集合M的所有元素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其中,元素指的是巷道,也就是说从集合P中选择一个与集合M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在步骤2303中,构建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其中,第一候选列集指的是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满足列选取条件的列所组成的集合,第二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第三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
这里,根据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构建第一候选列集,根据其他料箱在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位置构建第二候选列集,根据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位置构建第三候选列集。
具体地,WES系统预先获取货架上每列的位置,其中,列位置可以表示为一个坐标;将货架上的所有列分别对应的列位置按照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货架上所有列位置的列位置排序。选取列位置排序满足预设列选取条件的列位置组成第一候选列集。其中,预设列选取条件可以为选取排名前m个,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如,m可以选为3。这样,就可以按照与确定第一候选巷道集相同的方式确定出第一候选列集,在此不再赘述。
进而,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二候选列集:将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列位置组成第二候选列集。同理,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三候选列集:将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列位置组成第三候选列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有相同商品属性的料箱,在存储时按照同列摆放,进而,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完目标巷道后,进一步确定目标列。
在步骤2304中,根据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确定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列。
针对目标列的选取方式与步骤2302中关于目标巷道的选取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2305中,根据目标巷道和目标列,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这里,将目标巷道作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横坐标,将目标列作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纵坐标,根据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确定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第三储位信息包括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目标储位位置。
具体地,根据目标巷道可以确定待入库料箱应该存储的两个货架位置,实际上,目标巷道对应的就是两个货架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位置,再根据目标列,就可以具体确定待入库料箱在货架的哪一列上。也就是说,从俯视目标存储区域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目标巷道为横坐标,目标列为纵坐标,通过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具体确定出待入库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目标储位位置。
在步骤S240中,根据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该步骤中,控制搬运车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第三储位信息对应的目标储位位置上。
这里,当待入库料箱被对应搬运车取到身上时会触发WES系统的选储位算法,进而控制该搬运车将待入库料箱从入库站点搬运至目标储位位置上。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该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来选取入库站点和该入库站点对应的目标存储区域,使得料箱入库合理高效;结合第一储位信息、第二储位信息、以及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可以分析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相对合理的储位位置,进而在保证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料箱的存储布局便于管理且易于追溯到商品来源的情况下,减少搬运车出行距离的同时节省时间,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商品在聚集的同时也分散布局使得巷道繁忙度有所降低,并且库存安全度更高,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可以为料箱出库提供较大便利,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结合各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站点上的已有料箱和繁忙度,以及商品属性信息和货架布局,以及同搬运车的其他料箱已分配结果等,为料箱出库提供较大便利,减少了搬运车出行距离和时间成本;具有相同商品属性信息的商品在聚集的同时也分散布局使得巷道繁忙度有所降低,并且库存安全度更高,能够提升料箱的储位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升料箱的出库效率。最终使得整个链条上各环节达到合理高效状态且库存布局符合出库业务需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料箱入库方法对应的料箱入库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料箱入库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料箱入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料箱入库装置,用于将待入库料箱运输至仓库中,所述仓库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料箱中转站点以及至少一个货架,所述货架上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设置。如图3中所示,料箱入库装置300包括:
站点选取模块310,用于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所述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
信息确定模块32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所述目标料箱为与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述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
储位确定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储位信息、所述存储空闲度、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所述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执行搬运模块3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所述待入库料箱从所述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可选地,站点选取模块310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针对所述存储区域列表中的每个存储区域,根据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创建可用站点列表;
根据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所述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可选地,站点选取模块310具体还用于:
将所述多个存储区域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有存储区域的初始存储区域排序;
确定任意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
若检测到所述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目标利用率差值阈值,则根据这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确定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
若所述箱数差值不大于目标箱数差值阈值,则对初始存储区域排序中的存储区域顺序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确定所述存储区域列表。
可选地,站点选取模块310具体还用于:
针对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个可用站点,检测该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确定第一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一可用站点上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
若否,则确定第二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二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在所有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中是最少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储位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所述其他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述第一储位信息包括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已存储目标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储位确定模块330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内满足巷道选取条件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构建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指的是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满足列选取条件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所述第二候选列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列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列;
根据所述目标巷道和所述目标列,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可选地,储位确定模块330用于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
根据所述巷道的巷道参数,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其中,所述巷道参数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
选取所述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
可选地,储位确定模块330具体用于:
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巷道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初始巷道排序;
针对巷道的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将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按照巷道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的子巷道排序;
根据所述初始巷道排序和所述子巷道排序,确定所述巷道位置排序。
可选地,储位确定模块330具体还用于:
检测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不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可选地,储位确定模块330具体还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是否新增其他巷道;其中,所述其他巷道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中新增的用于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其他巷道,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没有新增其他巷道,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2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2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料箱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将待入库料箱运输至仓库中,所述仓库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区域,每个存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料箱中转站点以及至少一个货架,所述货架上用于存储料箱的储位以矩阵排布的方式设置;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所述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
确定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第一储位信息和所述目标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闲度;其中,所述目标料箱为与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所述存储空闲度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和货架上每列的储位利用率;
根据所述第一储位信息、所述存储空闲度、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所述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储位信息执行将所述待入库料箱从所述入库站点搬运至相应储位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以及所述存储区域内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目标存储区域和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对应的入库站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
针对所述存储区域列表中的每个存储区域,根据该存储区域内所有可用站点的站点繁忙度,创建可用站点列表;
根据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并将所述入库站点对应的存储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存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存储区域的储位利用率,创建存储区域列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多个存储区域按照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有存储区域的初始存储区域排序;
确定任意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储位利用率差值;
若检测到所述储位利用率差值不大于目标利用率差值阈值,则根据这两个存储区域中已存储目标料箱的箱数,确定这两个存储区域之间的箱数差值;
若所述箱数差值不大于目标箱数差值阈值,则对初始存储区域排序中的存储区域顺序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存储区域排序确定所述存储区域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各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确定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的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可用站点列表中的每个可用站点,检测该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确定第一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一可用站点上存在与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相同的料箱;
若否,则确定第二可用站点为待入库料箱入库时的入库站点;其中,所述第二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在所有可用站点上已放置料箱的数量中是最少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位信息包括所述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所述其他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述第一储位信息包括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和已存储目标料箱在该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
根据所述第一储位信息、所述存储空闲度、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和与所述待入库料箱位于同一搬运车的其他料箱所对应的第二储位信息,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的步骤,包括:
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第二候选巷道集和第三候选巷道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内满足巷道选取条件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所在的巷道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
构建第一候选列集、第二候选列集和第三候选列集;其中,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指的是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满足列选取条件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二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其他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所述第三候选列集指的是所有已存储目标料箱在所述目标巷道两侧货架上所在的列所组成的集合;
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列集、所述第二候选列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列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列;
根据所述目标巷道和所述目标列,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在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第三储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构建第一候选巷道集:
根据所述巷道的巷道参数,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其中,所述巷道参数包括巷道的储位利用率;
选取所述巷道位置排序中前目标数量个巷道组成第一候选巷道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巷道的巷道参数,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有巷道的巷道位置排序,包括:
将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的所有巷道按照巷道的储位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目标存储区域所对应的初始巷道排序;
针对巷道的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将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按照巷道繁忙度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储位利用率相同的巷道的子巷道排序;
根据所述初始巷道排序和所述子巷道排序,确定所述巷道位置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不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入库料箱的商品属性信息、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和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确定所述待入库料箱的目标巷道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已存储目标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属于第三候选巷道集合,则检测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是否新增其他巷道;其中,所述其他巷道指的是目标存储区域中新增的用于存储目标料箱的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新增其他巷道,则从所述第一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一个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大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没有新增其他巷道,则检测其他料箱在目标存储区域中的巷道位置所对应巷道是否属于第二候选巷道集;
若是,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选择与所述第二候选巷道集中的所有巷道之间的距离差之和最小的巷道为目标巷道;
若否,则从所述第三候选巷道集中随机选择一个巷道为目标巷道。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料箱入库方法。
CN202210080644.0A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Pending CN114564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0644.0A CN114564546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0644.0A CN114564546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4546A true CN114564546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0644.0A Pending CN114564546A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454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6283A (zh) * 2023-07-18 2023-08-15 湖北凯乐仕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料箱库入库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351672A (zh) * 2023-12-05 2024-01-05 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工厂的智能仓储预警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41056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储位分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056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储位分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596283A (zh) * 2023-07-18 2023-08-15 湖北凯乐仕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料箱库入库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596283B (zh) * 2023-07-18 2023-10-13 湖北凯乐仕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料箱库入库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351672A (zh) * 2023-12-05 2024-01-05 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工厂的智能仓储预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7351672B (zh) * 2023-12-05 2024-02-20 镇江矽佳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工厂的智能仓储预警管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4546A (zh) 一种料箱入库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06934580B (zh) 库存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194646B (zh) 库存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US9205982B2 (en) Distribution warehouse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different articles in an order-oriented manner by means of a reduced buffer
US201700393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allet loading guide
JP6650508B2 (ja)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倉庫管理方法
CN112591359B (zh) 一种库存物品拣选系统、方法
CN106934577B (zh) 货物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1126705B (zh) 密集仓储的搬运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26857B (zh) 密集仓储的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90497B (zh) 物品入库方法和装置
CN110689305A (zh) 仓储货物更新的方法、装置和物流系统
CN109902983B (zh) 用于控制无人仓中的运输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22819B (zh) 确定载货车辆的方法、仓储管理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751441A (zh) 一种优化物流仓储系统中储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4580996A (zh) 料箱的出库方法
CN110580009B (zh) 回库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35816B (zh) 一种立体库房盘点的储位分配方法
CN115311005B (zh) 一种生鲜的供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4113A (zh) 货物拣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93680A (zh) 仓库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8746B (zh) 管理系统和物品出入库管理方法
CN114358672A (zh) 巷道整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998352A (zh) 拣选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仓储系统
CN113450037A (zh) 仓库的补货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