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7505A -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7505A
CN114557505A CN202210150627.XA CN202210150627A CN114557505A CN 114557505 A CN114557505 A CN 114557505A CN 202210150627 A CN202210150627 A CN 202210150627A CN 114557505 A CN114557505 A CN 114557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lining cloth
cloth
combined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06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朝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ippon Zhimei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ippon Zhimei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ippon Zhimei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ippon Zhimei Gar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06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7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7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7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8Cloth coll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4Vests, jerseys, sweater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2Shields or protectors
    • A41D27/16Collar-shiel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3/00Machines or appliances for folding the edges of collars, cuffs or the like while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41H43/025Folding, unfolding or turning ov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所述领圈包括面料与衬布,面料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衬布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衬布与面料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衬布的经纱与面料的经纱形成有夹角。该发明能够解决领圈的缝合处容易变形和起扭等问题,从而降低缝合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背景技术
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持领口的结构形态和尺寸,会在服装的领圈处增加衬布,在缝制过程中,会先将衬布与面料贴合后形成组合布料,再使用组合布料缝制领圈。
梭织面料指的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的面料,在梭织面料中,沿经向延伸的纱线为经纱,沿纬向延伸的纱线为纬纱,梭织面料沿经纱与纬纱延伸方向拉伸时弹性较差,在其余方向即斜向拉伸时弹性较好。
目前的领圈中,当面料与衬布均为梭织面料,且面料与衬布贴合时,面料与衬布的经纱方向一致,因此,当面料受到斜向拉伸以致变形时,衬布也同样会受到斜向拉伸以致变形,衬布并未对面料起到支撑补偿作用,因此会造成成品的缝合不易且缝合处容易变形和起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能够解决领圈的缝合处容易变形和起扭等问题,从而降低缝合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领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领圈,包括:
面料,面料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
衬布,衬布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衬布与面料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衬布的经纱与面料的经纱形成有夹角。
由于衬布的经纱与面料的经纱形成有夹角,当某处的面料受经向方向的拉伸时,此处的衬布会受斜向的拉伸,由于面料与衬布固定连接,此时面料可以给衬布支撑定型,使之不易变形;当某处的衬布受经向方向的拉伸时,此处的面料会受到斜向的拉伸,由于面料与衬布固定连接,此时衬布可以给面料支撑定型,使之不易变形。以此,面料与衬布可以形成互补关系,互相支撑定型。以防止在所有区域中,当衬布受到斜向的拉伸时,面料也受到相同的斜向的拉伸,当衬布受到经向的拉伸时,面料也受到经向的拉伸。该特征下的衬布与面料可以相互支撑,解决布料容易变形、起扭等问题,降低缝制难度。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的经纱与面料的经纱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45°。
在该种情况下,面料与衬布的相互补偿与支撑效果最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与面料粘接。
粘接可以让面料与衬布连接的更紧密,确保在重叠的每个位置,二者均可以相互支撑。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包括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面料包括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第一面料、第一衬布、第二衬布与第二面料依次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
以此让衬布均隐藏在面料内部,让领圈成品的外观更加美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衣物,包括衣物本体及设置在衣物本体领口处的领圈,领圈为第一方面的领圈,领圈的面料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
当领圈的面料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时,面料在领圈支撑性较好的区域为领圈的前中区域,这样做出的领圈外观更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领圈的制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剪裁,在由相互垂直的经纬纱交织形成的布料上裁剪出面料与衬布,面料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衬布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形成有夹角;
粘衬,将面料与衬布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以使面料的经纱与衬布的经纱形成有夹角;
装领,将固定连接后的面料与衬布和衣物本体缝合。
经过该制作方法做出的领圈,由于面料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衬布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形成有夹角,因此衬布的经纱与面料的经纱也形成有夹角,衬布与面料可以相互支撑,解决布料容易变形、起扭等问题,降低缝制难度。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包括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面料包括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粘衬,包括:
将第一衬布与第一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一组合布料;
将第二衬布与第二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二组合布料;
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且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位于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之间。
这样保证了领圈裸漏在外的部分均为面料,整体美观。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组合布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边与第一下边,第一下边用于与衣物本体连接,第二组合布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边与第二下边,第二下边用于与衣物本体连接,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包括:
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层叠放置,使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位于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之间;
将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布、第一面料、第二面料与第二衬布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一缝线,且第一缝线靠近第一上边与第二上边设置;
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沿第一缝线翻折,以使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位于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之间。
上述缝合过程在翻折后可以得到一个没有明显缝线的光洁的领圈边。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缝线到第一上边的距离为0.5cm~0.6cm,第一缝线到第二上边的距离为0.5cm~0.6cm。
该距离设置可以减小领圈缝制结束后的鼓包效果,又不至于让缝合处脱线。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领,包括:
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
将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包括:
衣物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衣领边与衣尾边,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层叠放置,使第一面料未贴附有第一衬布的面与衣物本体的正面叠置,且第一下边与衣领边重合;
将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布、第一面料、衣物本体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二缝线,且第二缝线靠近第一下边设置;
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沿第二缝线翻折,以使第二缝线两侧的第一衬布未贴附有第一面料的面叠置。
该缝合过程,可以让衣物本体与第一组合布料的缝合处外表没有明显缝线,连接处较为光滑。
在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包括:
将第二下边向第二衬布翻折形成翻折边;
将第一组合布料、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层叠设置,且使衣物本体位于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之间,沿第二缝线将第一组合布料、衣物本体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
该缝合过程可以减少缝线痕迹,使领圈整体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衬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料的经纱和衬布的经纱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料和衬布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衣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领圈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组合布料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组合布料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粘衬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领圈;11-第一组合布料;111-第一面料;112-第一衬布;113-第一上边;114-第一下边;115-第一缝线;116-第二缝线;12-第二组合布料;121-第二面料;122-第二衬布;123-第二上边;124-第二下边;125-翻折线;2-衣物本体;21-衣领边;22-衣尾边;3a-衬布的经纱;3b-衬布的纬纱;4a-面料的经纱;4b-面料的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持领口结构形态和尺寸,会在服装的领圈处增加衬布,衬布的合理使用可使服装造型和缝制工艺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衬布更是服装的精髓。在缝制过程中,会先将衬布与面料贴合后形成组合布料,再使用组合布料缝制领圈。
梭织面料指的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的面料,在梭织面料中,沿经向延伸的纱线为经纱,沿纬向延伸的纱线为纬纱,梭织面料沿经纱与纬纱延伸方向拉伸时弹性较差,在其余方向即斜向拉伸时弹性较好。
目前衣物的领圈,当制作领圈的面料与衬布均为梭织面料,且面料与衬布贴合时,面料与衬布的经纱方向一致,由于领圈的边多为曲线,因此在面料上不同区域受到的力的方向不同,在某个区域中当面料受到斜向拉伸以致容易变形时,衬布也同样会受到斜向拉伸以致容易变形,此时衬布并未对面料起到支撑补偿作用,因此会造成成品的缝合不易且缝合处容易变形和起扭等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能够解决领圈的缝合处变形和起扭等问题,从而降低缝合难度。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领圈1,包括面料与衬布,面料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衬布也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衬布与面料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衬布的经纱3a与面料的经纱4a形成有夹角。
由于衬布与面料均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而该种布料,在沿经纱与纬纱的延伸方向拉伸时弹性较差,在其余方向即斜向拉伸时弹性较好,由于衬布的经纱3a与面料的经纱4a形成有夹角,当某处的面料受经向方向的拉伸时,此处的衬布会受斜向的拉伸,由于面料与衬布固定连接,此时面料可以给衬布支撑定型,使之不易变形;当某处的衬布受经向方向的拉伸时,此处的面料会受到斜向的拉伸,由于面料与衬布固定连接,此时衬布可以给面料支撑定型,使之不易变形。以此,面料与衬布可以形成互补关系,互相支撑定型。以防止在所有区域中,当衬布受到斜向的拉伸时,面料也受到相同的斜向的拉伸,当衬布受到经向的拉伸时,面料也受到经向的拉伸。该特征下的衬布与面料可以相互支撑,解决布料容易变形、起扭等问题,降低缝制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衬布分为无纺衬与有纺衬,无纺衬不耐洗,且不耐高温;有纺衬拉力强、弹性好且耐水洗。衬布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即衬布为有纺衬,且在该实施例中,衬布为平纹织物,平纹织物指的是经纱和纬纱以一上一下的规律交织形成的织物。该种布料较为轻薄,耐磨性较好,透气性较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的经纱3a与面料的经纱4a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45°。
这是由于在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中,相对于布料沿经纱与纬纱的延伸方向拉伸时弹性最差,布料在与经纱与纬纱夹角的平分线上,即在与经纱的延伸方向呈45°的方向拉伸时弹性最好,也最易变形,而当衬布的经纱3a与面料的经纱4a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45°时,在面料最易变形的区域,即面料受到沿与经纱的延伸方向呈45°的方向的拉伸力时,此处的衬布会受到沿衬布的经纱3a或衬布的纬纱3b的延伸方向的拉伸力,此处的衬布最不易变形,能够对面料起到最大的补偿与支撑作用。而在衬布最易变形的区域,即衬布受到沿与衬布的经纱3a的延伸方向呈45°的方向的拉伸力时,此处的面料会受到沿面料的经纱4a或面料的纬纱4b的延伸方向的拉伸力,此处的面料最不易变形,能够对衬布起到最大的补偿与支撑作用。在该种情况下,面料与衬布的相互补偿与支撑效果最好。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与面料粘接。
粘接可以让面料与衬布连接的更紧密,确保在重叠的每个位置,二者均可以相互支撑,具体的,为了方便面料与衬布的粘接,衬布上喷有胶点,当衬布上存在胶点的一面与面料叠置时,衬布与面料就能够粘接固定在一起。此外,为了不浪费布料,衬布与面料的大小与形状完全相同。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布包括第一衬布112与第二衬布122,面料包括第一面料111与第二面料121,第一面料111、第一衬布112、第二衬布122与第二面料121依次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
当衬布与面料粘接后,衬布上未粘接面料的一面会裸漏在外,因此会影响领圈1成品的美观,而将第一面料111、第一衬布112、第二衬布122与第二面料121依次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以此能够让衬布均隐藏在面料内部,让成品的外观更加美观。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包括衣物本体2及设置在衣物本体2领口处的领圈1,领圈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领圈1,领圈1的面料的经纱4a方向与衣物本体2的衣长方向平行。
当领圈1与衣物本体2缝制形成缝边时,领圈1上各区域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缝边的切线方向相垂直,衣长方向如图4中x所示,衣长是指从衣服的肩点到下摆处的长度,衣长方向则是指测量时从肩点指向下摆的线的方向,领圈1包括前中区域与两侧区域,前中区域指的是领圈1中位于两侧区域中间且当衣物被穿时位于人胸前的区域,两侧区域指的是领圈1中两侧肩点处到前中区域之间的区域。当领圈1的面料的经纱4a方向与衣物本体2的衣长方向平行时,面料在领圈1支撑性较好的区域为领圈1的前中区域,这样做出的领圈1外观更好。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领圈1的制作方法,如图6所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剪裁,在由相互垂直的经纬纱交织形成的布料上裁剪出面料与衬布,面料的经纱4a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衬布的经纱3a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形成有夹角;
S2、粘衬,将面料与衬布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以使面料的经纱4a与衬布的经纱3a形成有夹角;
S3、装领,将固定连接后的面料与衬布和衣物本体缝合。
由于布料的经纱与纬纱在织布时已经天然存在,想控制面料的经纱4a与衬布的经纱3a方向不同,需要在裁剪时使裁剪出的面料与衬布在重叠状态下的经纱形成有夹角,即在裁剪相同大小的面料与衬布时,相同位置的裁剪面料时的裁剪线与面料的经纱4a的夹角与裁剪衬布时的裁剪线与衬布的经纱3a的夹角不同,在裁剪中,也可以利用衣长方向进行对比,即测量衣物长度时从肩点指向下摆的线的方向,为了让领圈1缝制后的外观更加美观,会在裁剪中使面料的经纱4a方向与衣物本体2的衣长方向平行。裁剪后的面料与衬布经过粘衬与装领即可制成完整的领圈1,该领圈1由于在裁剪时使衬布的经纱3a方向与面料的经纱4a方向不同,由此使衬布与面料可以相互支撑,解决布料容易变形、起扭等问题,降低缝制难度。
如图7~图9所示,衬布包括第一衬布112与第二衬布122,面料包括第一面料111与第二面料121,在粘衬过程中,又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第一衬布与第一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一组合布料;
S22、将第二衬布与第二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二组合布料;
S23、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且缝合后的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应位于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之间。
这样保证了领圈1裸漏在外的部分均为面料,整体美观。
具体的,第一组合布料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边113与第一下边114,其中第一下边114用于与衣物本体2连接,第二组合布料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边123与第二下边124,其中第二下边124用于与衣物本体2连接。
如图10所示,在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的缝制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S231、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层叠放置,使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位于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之间;
S232、将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布、第一面料、第二面料与第二衬布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一缝线,且第一缝线靠近第一上边与第二上边设置;
S233、将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沿第一缝线翻折,以使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位于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之间。
该步骤下,翻折后可以得到一个没有明显缝线的光洁的领圈1边。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种缝制方法中,第一上边113到第一缝线115之间的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上边123到第一缝线115之间的第二组合布料12在翻折后均会位于第一衬布112与第二衬布122之间,该部分布料会使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形成有鼓包,这部分布料越多,则鼓包现象越明显,在缝合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时,为了缝制的方便,第一缝线115到第一上边113的距离不会太小,为了减小鼓包现象,会在缝合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后,先将第一组合布料11到第一缝线115与第二组合布料12到第一缝线115的长度都修剪至0.5cm~0.6cm,再将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沿第一缝线115翻折。
修剪长度的限定是因为第一组合布料11到第一缝线115与第二组合布料12到第一缝线115的长度太长会引起鼓包现象,因此在修剪时会尽可能的将该长度减小,但过小的长度会导致缝合处脱线,因此第一组合布料11到第一缝线115与第二组合布料12到第一缝线115的长度都修剪在0.5cm~0.6cm之间,既能最大程度减小鼓包现象,又能使缝合处不至于脱线。
将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沿第一缝线115翻折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步:装领,即将缝合后的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与衣物本体2缝制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领圈1,在装领过程中,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
S32、将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缝合。
具体的,衣物本体2包括相对设置的衣领边21与衣尾边22,如图12所示,将第一组合布料11与衣物本体2缝合的过程包括:
S311、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层叠放置,使第一面料未贴附有第一衬布的面与衣物本体的正面叠置,且第一下边与衣领边重合;
S312、将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布、第一面料、衣物本体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二缝线,且第二缝线靠近第一下边设置;
S313、将第一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沿第二缝线翻折,以使第二缝线两侧的第一衬布未贴附有第一面料的面叠置。
该缝合方式,可以让衣物本体2与第一组合布料11的缝合处外表没有明显缝线,连接处较为光滑。且衣物本体2的正面指的是在当衣物被穿上时,远离人体的一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将第一组合布料11与衣物本体2沿第二缝线116翻折后,会有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衣物本体2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第一组合布料11和其余部分的第一组合布料11重叠,会导致该部分较厚,在之后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缝合完成后,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衣物本体2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第一组合布料11会位于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会使领圈1形成鼓包,因此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长度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长度都应该尽可能的减小,从而减小鼓包。而在实际缝制中,为了缝制方便,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长度不会设置的太小,因此就需要在将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布112、第一面料111、衣物本体2缝合之后,先将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长度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长度修剪至合适的长度,再将第一组合布料11与衣物本体2沿第二缝线116翻折之前,为了减小鼓包的大小,使缝合后的领圈1更加美观,一般的,会尽可能的减小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长度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长度,但当该长度过于小时,会导致缝合处的脱线以使缝合不牢固,因此,再本实施例中,修建后第二缝线116到衣领边21的长度与第二缝线116到第一下边114的长度均为0.5cm~0.6cm。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将第二组合布料12与衣物本体2缝合,包括以下步骤:
S321、将第二下边向第二衬布翻折形成翻折边;
S322、将第一组合布料、第二组合布料与衣物本体层叠设置,且使衣物本体位于第一组合布料与第二组合布料之间,沿第二缝线将第一组合布料、衣物本体与第二组合布料缝合。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布料不易固定,因此在将第二下边124向第二衬布122翻折形成翻折边后,需要经过熨烫使第二衬布122维持在翻折状态,由于之后需要将衣物本体2置于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沿第二缝线116将第一组合布料11、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缝合,因此翻折时需要保证在衣物本体2置于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时,第二缝线116的位置还存在有第二组合布料12,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沿第二缝线116缝合时,将第一组合布料11、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缝合在一起,且由于翻折线125到第二缝线116之间的第二组合布料12最后均会存在于外部,即在衣物制造完成后人眼可以看到的地方,因此,为了缝制好的领圈1更加美观,翻折线125到第二缝线116之间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的减小,留足压线的长度即可,在一种实施例中,翻折线125到第二缝线116之间的距离为0.1cm。即在翻折时,让翻折线125到第一缝线115的距离比第一缝线115到第二缝线116的距离长0.1cm,当第一组合布料11、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层叠在一起进行缝合时,这0.1cm可以方便压线。
位于翻折线125到第二下边124之间的第二组合布料12,在领圈1缝制结束后会处于第一组合布料11和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该长度会影响到领圈1的平整度,长度越长,领圈1越容易起鼓包,因此在翻折之后需要将多余的布料修剪掉,在本实施例中,会修剪至翻折线125到第二下边124之间的长度为0.5cm~0.6cm,修剪的过多,使翻折线125到第二下边124之间的长度过小,会导致在缝合第一组合布料11、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时,缝线从第二下边124处脱落,从而使第二组合布料12与衣物本体2分离。
在将第一组合布料11、第二组合布料12与衣物本体2层叠设置,且使衣物本体2位于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之间,即第一组合布料11与第二组合布料12将衣物本体2靠近领圈1边的部分布料包裹在中间,之后,为了减少缝线痕迹,将第一组合布料11、衣物本体2与第二组合布料12会沿第二缝线116进行缝合,至此,领圈1整体制作完成。且由于第二组合布料12上留有0.1cm的压线边,相比于衣物本体2与第一组合布料11缝合处的光滑,第二组合布料12与衣物本体2的缝合处会存在少量的余边,因此,当缝合结束时,可以看到处于衣物本体2正面的缝合处是完全光滑且没有缝线存在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领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料,所述面料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
衬布,所述衬布由相互垂直的经纱与纬纱交织制成的布料裁剪而成,所述衬布与所述面料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衬布的经纱与所述面料的经纱形成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的经纱与所述面料的经纱之间形成的夹角的度数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与所述面料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领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包括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所述面料包括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所述第一面料、所述第一衬布、所述第二衬布与所述第二面料依次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
5.一种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衣物本体及设置在衣物本体领口处的领圈,所述领圈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领圈,所述领圈的面料的经纱方向与所述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
6.一种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剪裁,在由相互垂直的经纬纱交织形成的布料上裁剪出面料与衬布,所述面料的经纱方向与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平行,所述衬布的经纱方向与所述衣物本体的衣长方向形成有夹角;
粘衬,将所述面料与所述衬布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以使所述面料的经纱与所述衬布的经纱形成有夹角;
装领,将固定连接后的所述面料与所述衬布和所述衣物本体缝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包括第一衬布与第二衬布,所述面料包括第一面料与第二面料,所述粘衬,包括:
将所述第一衬布与所述第一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一组合布料;
将所述第二衬布与所述第二面料层叠粘接形成第二组合布料;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缝合,且所述第一衬布与所述第二衬布位于所述第一面料与所述第二面料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布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边与第一下边,所述第一下边用于与所述衣物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组合布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边与第二下边,所述第二下边用于与所述衣物本体连接,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缝合,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层叠放置,使所述第一面料与所述第二面料位于所述第一衬布与所述第二衬布之间;
将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衬布、所述第一面料、所述第二面料与所述第二衬布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一缝线,且所述第一缝线靠近所述第一上边与所述第二上边设置;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沿所述第一缝线翻折,以使所述第一衬布与所述第二衬布位于所述第一面料与所述第二面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线到所述第一上边的距离为0.5cm~0.6cm,所述第一缝线到所述第二上边的距离为0.5cm~0.6cm。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领,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缝合;
将所述第二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缝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缝合,包括:
所述衣物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衣领边与衣尾边,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层叠放置,使所述第一面料未贴附有第一衬布的面与所述衣物本体的正面叠置,且所述第一下边与所述衣领边重合;
将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衬布、所述第一面料、所述衣物本体缝合,缝合处形成有第二缝线,且所述第二缝线靠近所述第一下边设置;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沿所述第二缝线翻折,以使所述第二缝线两侧的第一衬布未贴附有第一面料的面叠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领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缝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下边向所述第二衬布翻折形成翻折边;
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所述第二组合布料与所述衣物本体层叠设置,且使所述衣物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组合布料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之间,沿所述第二缝线将所述第一组合布料、所述衣物本体与所述第二组合布料缝合。
CN202210150627.XA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Pending CN114557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0627.XA CN114557505A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0627.XA CN114557505A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7505A true CN114557505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0627.XA Pending CN114557505A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750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697A (zh) * 2015-07-29 2015-11-18 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被套
CN109878172A (zh) * 2019-03-29 2019-06-14 江苏乐福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斜网格热熔毡
CN214710435U (zh) * 2020-11-16 2021-11-16 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门襟起吊的开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697A (zh) * 2015-07-29 2015-11-18 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被套
CN109878172A (zh) * 2019-03-29 2019-06-14 江苏乐福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斜网格热熔毡
CN214710435U (zh) * 2020-11-16 2021-11-16 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门襟起吊的开衫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包昌法等: "《家居便装》", 上海文化出版社, pages: 83 *
张建兴等: "《成衣设计女装项目设计实战》", 31 January 2012,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19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7709B (zh) 多區域之單式編織織物建構
KR20170100955A (ko) 무봉제용 튜브형 직물원단 및 그를 이용한 용도
US10920110B2 (en) Tape for producing non-quilted articles and garment using the tape
CN10762792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套及其制作工艺
JP4520691B2 (ja) 衣服用ウエストバンド
WO2010013599A1 (ja) 湾曲型テー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ップ付き女性用衣類
CN114557505A (zh) 一种领圈及其制作方法、衣物
KR20090078230A (ko) 원단의 봉제부 및 봉제방법
CN20722514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套
CN210094708U (zh) 纱布面料的缝合结构及其衣服
CN210017931U (zh) 保暖型侧拼棉马甲
GB2495397A (en) Layered textil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CN213830771U (zh) 一种防皱涤纶面料
JP2012172276A (ja) 防寒衣服
CN218737400U (zh) 一种具有轻薄型弹力腰衬的裤腰及西裤
KR101772435B1 (ko) 경편직물과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6438575U (zh) 一种弹性腰衬和弹性裤腰
CN207889276U (zh) 非双轴泡泡布面料
CN217495458U (zh) 一种立体蕾丝花边面料
CN218851963U (zh) 一种西服
CN217937284U (zh) 一种新型暖腰裤
CN220594263U (zh) 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
CN209862345U (zh) 一种仿梭织线连服装
CN220220001U (zh) 一种提花管道烫金面料
CN212293931U (zh) 一种具有横条外观且舒适、有型的梭织夹绒风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