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6750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6750A
CN114556750A CN202080072509.0A CN202080072509A CN114556750A CN 114556750 A CN114556750 A CN 114556750A CN 202080072509 A CN202080072509 A CN 202080072509A CN 114556750 A CN114556750 A CN 114556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width
terminal
coil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25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径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5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6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05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for large machine windings, e.g. ba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被布置成对应于转子的定子;以及被布置在定子的上侧的汇流条。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连接至线圈的端子,端子包括本体和从本体延伸以与线圈的端部部分接触的多个连接端部,多个连接端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端部包括分别从本体延伸的多个延伸部的组合,并且多个延伸部与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包括转子和定子。线圈绕定子卷绕。绕定子卷绕的线圈的连接端部可以连接至汇流条。汇流条包括本体和端子。端子连接至线圈。端子包括本体和从本体延伸的多个连接端部。端子的本体具有基本上弯曲的表面,并且连接端部具有从本体分支出来的形状。因此,存在用于制造端子的板构件的展开图的形状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展开图的形状变得复杂时,制造过程是复杂的,并且因此存在在端子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品的问题。
另外,由于连接端部的弯曲图案,汇流条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增加,并且因此存在马达的尺寸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包括端子的马达,该端子的制造过程产生少量废品。
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说明书中清楚地理解上面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被布置成对应于转子的定子;以及被布置在定子上方的汇流条,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连接至线圈的端子,端子包括本体和从本体延伸并且与线圈的端部部分接触的多个连接端部,从多个本体延伸的多个延伸部被组合以构成多个连接端部中的任何一个连接端部,并且多个延伸部与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被布置成对应于转子的定子;以及被布置在定子上方的汇流条,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连接至线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从第一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本体和从第二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并且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与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轴;耦接至轴的转子;被布置成对应于转子的定子;以及被布置在定子上方的汇流条,其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汇流条包括连接至线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轴向方向上的交叠区域与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多个本体的宽度可以相同,并且延伸部的宽度可以小于本体的宽度。
由延伸部形成的连接端部的宽度可以小于本体的宽度。
第一本体的宽度可以与第二本体的宽度相同,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本体的宽度,并且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本体的宽度。
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和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的总和可以小于第一本体的宽度或第二本体的宽度。
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
第一端子可以包括从第一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三延伸部,第二端子可以包括从第二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的第四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和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可以相同,并且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和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
第一延伸部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一本体的第一弯曲部和连接至第一弯曲部的第二弯曲部,第二延伸部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二本体的第三弯曲部和连接至第三弯曲部的第四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和第三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可以在轴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反,并且第二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和第四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可以基于轴的周向方向而相同。
第二弯曲部的曲率和第四弯曲部的曲率可以相同。
第一延伸部的下表面可以与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接触。
可以在汇流条的周向方向上依次布置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在交叠区域中,第一端子的下表面和第二端子的上表面可以接触。
第一端子的宽度和第二端子的宽度可以相同,并且交叠区域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端子的宽度或第二端子的宽度。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由于本发明包括其制造过程产生少量废品的端子,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的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由于减少了用于形成端子的连接端部的弯曲处理的数目,因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少了制造处理的数目,并且可以防止在弯曲处理中发生对端子的损坏。
根据实施方式,由于减小了汇流条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小马达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
图2是示出汇流条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端子的第一展开图案和第二端子的第二展开图案的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一端子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二端子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视图。
图9是示出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轴的纵向方向(竖直方向)平行的方向被称为轴向方向,围绕轴的中心与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被称为径向方向,并且沿着具有围绕轴的半径的圆的圆周的方向被称为周向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视图。在下文中,术语“向内”是指从壳体(500)朝向作为马达的中心的轴(10)的方向,而术语“向外”是指与“向内”相反的方向,即从轴(10)朝向壳体(50)的方向。另外,周向方向或径向方向是基于轴向中心定义的。
轴(10)可以耦接至转子(20)。当在供应电流时在转子(20)与定子(30)之间发生电磁相互作用时,转子(20)旋转,并且轴(10)与转子(20)一起旋转。
转子(20)由于与定子(30)的电相互作用而旋转。转子(20)可以被布置在定子(30)内侧。
定子(30)被布置在转子(20)外侧。定子(30)可以包括定子芯(30A)、安装在定子芯(30A)上的绝缘件(30B)和线圈(30C)。线圈(30C)可以绕绝缘件(30B)卷绕。绝缘件(30B)被布置在线圈(30C)与定子芯(30A)之间,并且用于使定子芯(30A)与线圈(30C)电绝缘。线圈(30C)可以引起与转子(20)的磁体的电相互作用。
汇流条(40)被布置在定子(30)上方。汇流条(40)包括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汇流条保持件(未示出)和耦接至汇流条保持件的多个端子(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保持件由绝缘材料形成以防止多个端子之间的连接。另外,多个端子连接绕定子芯(30A)卷绕的线圈(30C),并向线圈施加电流。
壳体(50)容纳转子(20)和定子(30)。
图2是示出汇流条(40)的端子(100)的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汇流条的端子(100)可以是连接至U相、V相和W相的电源的相端子,或是电连接相端子的中性端子。端子(100)可以包括本体(100A)和从本体(100A)延伸的多个连接端部(100B)。本体可以具有弯曲的表面。连接端部(100B)是熔合至线圈(30C)的端部。连接端部(100B)可以延伸以从本体向外或向内弯曲。连接端部(100B)可以具有在与轴向中心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形状,以围绕从线圈(30C)的下侧向上延伸的线圈(30C)的端部部分。端子(100)可以通过模制部分固定。
在端子(100)由一个板构件制造以包括连接端部(100B)时,端子(100)的展开图的形状是复杂的。因此,为了简化端子(100)的展开图的形状,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中,通过组合单元端子来制造汇流条。
可以通过组合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来形成端子(100)。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可以在汇流条(40)的周向方向上连续布置。例如,第一端子(110)可以在汇流条(40)的周向方向上布置在两个第二端子(120)之间。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可以共用连接端部(100B)。这是为了通过简化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的展开图案来减少废品量。
第一端子(11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11)和第一延伸部(112)。第一延伸部(11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本体(111)的一端处。
第二端子(120)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21)和第二延伸部(122)。第二延伸部(122)可以被布置在第二本体(121)的一端处。
另外,第一端子(110)还可以包括第三延伸部(113),并且第二端子(120)还可以包括第四延伸部(123)。第三延伸部(113)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本体(111)的另一端处,并且第四延伸部(123)可以被布置在第二本体(121)的另一端处。
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组合以构成连接至线圈(30C)的连接端部(100B)。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
图3是示出第一端子(110)的第一展开图案(T1)和第二端子(120)的第二展开图案(T2)的视图。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展开图案(T1)是用于由板构件形成第一端子(110)的部分。第二展开图案(T2)是用于由板构件形成第二端子(120)的部分。
第一展开图案(T1)可以包括第一部(1)、从第一部(1)的一端延伸的第二部(1a)和从第一部(1)延伸的第三部(1b)。第一部(1)是用于形成第一本体(111)的部分并且具有矩形结构。第二部(1a)和第三部(1b)分别是构成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三延伸部(113)的部分。
第二展开图案(T2)可以包括第四部(2)、从第四部(2)的一端延伸的第五部(2a)和从第四部(2)的另一端延伸的第六部(2b)。第四部(2)是用于形成第二本体(121)并且具有矩形结构的部分。第五部(2a)是用于形成第二延伸部(122)的部分,并且第六部(2b)是用于形成第四延伸部(123)的部分。
第一展开图案(T1)的上边缘(1c)和第二展开图案(T2)的上边缘(2c)被布置成彼此共线。另外,第一展开图案(T1)的下边缘(1d)和第二展开图案(T2)的下边缘(2d)被布置成彼此共线。因此,第一展开图案(T1)的宽度(w1)和第二展开图案(T2)的宽度(w3)相同。第二部(1a)和第五部(2a)被布置成竖直地交叠。
由于这样的重复的展开图案可以形成在具有预定宽度的带式构件中,因此可以显著减少废品量。
图4是示出第一端子(110)的立体图,并且图5是示出第一端子(110)的平面图。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本体(111)可以具有弯曲的表面。第一本体(111)可以是厚度(t1)小于宽度(w1)的扁平构件。第一本体(111)可以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竖立的形状。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三延伸部(113)被布置在第一本体(111)的两个端部部分处。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三延伸部(113)中的每个延伸部的宽度(w2)小于第一本体(111)的延伸部的宽度(w1)。这是因为第一延伸部(112)的宽度(w2)应当小于第一本体(111)的宽度(w1),以便确保第二延伸部(122)与第一延伸部(112)交叠的区域在板构件中。
如图5中所示,第一延伸部(112)可以从第一本体(111)的端部部分向外弯曲,并且被布置成比第一本体(111)更向外。可替选地,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一延伸部(112)也可以从第一本体(111)的端部部分向内弯曲,并且被布置成比第一本体(111)更向内。例如,第一延伸部(112)可以包括第一弯曲部(B1)和第二弯曲部(B2)。第一弯曲部(B1)连接至第一本体(111)的一个端部部分。第二弯曲部(B2)连接至第一弯曲部(B1)。第三延伸部(113)可以包括第三弯曲部(B3)和第四弯曲部(B4)。第三弯曲部(B3)连接至第一本体(111)的另一端部部分。第四弯曲部(B4)连接至第三弯曲部(B3)。
第一弯曲部(B1)弯曲的方向和第三弯曲部(B3)弯曲的方向可以彼此相反。第一弯曲部(B1)弯曲的方向和第二弯曲部(B2)弯曲的方向可以相同。第三弯曲部(B3)弯曲的方向和第四弯曲部(B4)弯曲的方向可以彼此不同。
图6是示出第二端子(120)的立体图,并且图7是示出第二端子(120)的平面图。
参照图6和图7,第二本体(121)可以具有弯曲的表面。第二本体(121)可以是厚度(t2)小于宽度(w3)的扁平构件。第二本体(121)可以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竖立的形状。第二延伸部(122)被布置在第二本体(121)的一个端部部分上。第二延伸部(122)的宽度(w4)小于第二本体(121)的延伸部的宽度(w4)。这是因为第二延伸部(122)的宽度(w4)应当小于第二本体(121)的延伸部的宽度(w3),以便确保第一延伸部(112)与第二延伸部(122)交叠的区域在板构件中。
第四延伸部(123)被布置在第二本体(121)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第四延伸部(123)的宽度(w5)可以与第二本体(121)的宽度(w3)相同。
如图7中所示,第二延伸部(122)可以从第二本体(121)的端部部分向外弯曲,并且被布置成从第二本体(121)更向外。可替选地,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二延伸部(122)也可以从第二本体(121)的端部部分向内弯曲,并且被布置成比第二本体(121)更向内。例如,第二延伸部(122)可以包括第五弯曲部(B5)和第六弯曲部(B6)。第五弯曲部(B5)连接至第二本体(121)。第六弯曲部(B6)连接至第五弯曲部(B5)。第五弯曲部(B5)弯曲的方向和第六弯曲部(B6)弯曲的方向可以不同。
第四延伸部(123)可以包括第七弯曲部(B7)和第八弯曲部(B8)。第七弯曲部(B7)连接至第二本体(121)。第八弯曲部(B8)可以连接至第七弯曲部(B7)。第七弯曲部(B7)弯曲的方向和第八弯曲部(B8)弯曲的方向可以相同。
同时,第一弯曲部(B1)弯曲的方向和第五弯曲部(B5)弯曲的方向可以彼此相反,并且第二弯曲部(B2)弯曲的方向和第六弯曲部(B6)弯曲的方向可以相同。这是用于彼此连续邻接的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共用连接端部(100B)的结构,并且用于将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
图8是示出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的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的视图。
参照图3和图8,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可以通过将第二部(1a)和第五部(2a)两者布置和弯曲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而由板构件形成。因此,第一延伸部(112)的第二弯曲部(B2)的曲率和第二延伸部(122)的第六弯曲部(B6)的曲率可以相同。另外,由于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通过一次弯曲处理形成,因此具有减少弯曲处理的数目的优点。由于减少了弯曲处理的数目,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第一端子(110)或第二端子(120)的涂覆部分被刮擦或撕裂的可能性。
线圈(30C)的端部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的内侧,并且所布置的线圈(30C)的端部部分、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被熔合并连接。结果,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与线圈(30C)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在通过使第二部(1a)和第五部(2a)两者弯曲而形成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之后,可以通过使第一部(1)和第四部(2)两者弯曲来形成第一本体(111)和第二本体(121)。
在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在轴向方向上交叠的状态下,第一延伸部(112)的下表面(112a)和第二延伸部(122)的上表面(122a)可以如图8中所示被布置为彼此分离,并且在将第一端子(110)和第二端子(120)固定至模具的处理中,第一延伸部(112)的下表面(112a)和第二延伸部(122)的上表面(122a)也可以彼此接触。
图9是示出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的侧视图。
参照图3和图9,由于第一展开图案(T1)和第二展开图案(T2)的特性,第一本体(111)的宽度(w1)和第二本体(121)的宽度(w3)应当相同,并且第一延伸部(112)的宽度(w2)和第二延伸部(122)的宽度(w4)的总和应当小于第一本体(111)的宽度(w1)或第二本体(121)的宽度(w3)。因此,具有显著减小汇流条的竖直长度以及进一步减小马达的尺寸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内转子型马达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以被应用于外转子型马达。另外,本发明可以用于车辆、家用电器等的各种装置中。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包括:
轴;
耦接至所述轴的转子;
被布置成对应于所述转子的定子;以及
被布置在所述定子上方的汇流条,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
所述汇流条包括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端子,
所述端子包括本体和多个连接端部,所述多个连接端部从所述本体延伸并且与所述线圈的端部部分接触,
从多个本体延伸的多个延伸部被组合以构成所述多个连接端部中的任何一个连接端部,并且
所述多个延伸部与所述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2.一种马达,包括:
轴;
耦接至所述轴的转子;
被布置成对应于所述转子的定子;以及
被布置在所述定子上方的汇流条,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
所述汇流条包括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本体和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个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并且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3.一种马达,包括:
轴;
耦接至所述轴的转子;
被布置成对应于所述转子的定子;以及
被布置在所述定子上方的汇流条,
其中,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和线圈,
所述汇流条包括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并且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轴向方向上的交叠区域与所述线圈的同一端部部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多个本体的宽度相同;并且
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由所述延伸部形成的所述连接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并且
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的总和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或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从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的第三延伸部;
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从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部部分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相同;并且
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和所述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彼此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弯曲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一弯曲部的第二弯曲部;
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弯曲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三弯曲部的第四弯曲部;
所述第一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和所述第三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在所述轴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反;并且
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和所述第四弯曲部弯曲的方向基于所述轴的所述周向方向而相同。
CN202080072509.0A 2019-10-15 2020-10-14 马达 Pending CN1145567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27906A KR20210044572A (ko) 2019-10-15 2019-10-15 모터
KR10-2019-0127906 2019-10-15
PCT/KR2020/014002 WO2021075848A1 (ko) 2019-10-15 2020-10-14 모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6750A true CN114556750A (zh) 2022-05-27

Family

ID=75538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2509.0A Pending CN114556750A (zh) 2019-10-15 2020-10-14 马达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8015A1 (zh)
EP (1) EP4047792A4 (zh)
JP (1) JP2022552529A (zh)
KR (1) KR20210044572A (zh)
CN (1) CN114556750A (zh)
WO (1) WO20210758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09264A (ko) * 2022-01-13 2023-07-2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8910B2 (ja) * 2008-08-08 2011-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JP5463711B2 (ja) * 2009-03-31 2014-04-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用の環状給電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259778B2 (ja) * 2011-06-23 2013-08-07 達昭 浦谷 バスバー及びステータ
JP5991172B2 (ja) * 2012-06-07 2016-09-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5954423B2 (ja) * 2012-10-10 2016-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バスリ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84239B2 (ja) * 2013-08-08 2017-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溶接構造および電動機
JP2019047658A (ja) * 2017-09-04 2019-03-22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
KR101897540B1 (ko) * 2017-11-09 2018-09-12 주식회사 센트랄 동일 3상 버스바 구조의 모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8015A1 (en) 2024-02-08
EP4047792A4 (en) 2022-12-14
WO2021075848A1 (ko) 2021-04-22
EP4047792A1 (en) 2022-08-24
JP2022552529A (ja) 2022-12-16
KR20210044572A (ko)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2004B2 (ja) 配電構造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63331B2 (ja) 電動機用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US7518853B2 (e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US10090723B2 (en)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CN101728887B (zh)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US20110001373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935412B2 (ja) バスバー組立体、これを含むモーター
JP5850878B2 (ja) セグメントコンダクタ型の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637599B1 (en) Motor stator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CN113196621A (zh) 电机
CN114556750A (zh) 马达
US20080024032A1 (en) Motor Stator
US20150061433A1 (en) Electricity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ring
US20180115211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20220247287A1 (en) Stator,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JP2013158129A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ステータ及び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US11658536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14930693A (zh) 电机
CN114556755B (zh) 马达
CN112673547A (zh) 马达
CN112544029A (zh) 旋转电机
CN220022486U (zh) 用于电机的引出线组件、电机及车辆
KR102512585B1 (ko) 모터
CN220915003U (zh) 马达的定子
US20240186842A1 (en) Stator for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