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382A -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382A
CN114554382A CN202210185517.7A CN202210185517A CN114554382A CN 114554382 A CN114554382 A CN 114554382A CN 202210185517 A CN202210185517 A CN 202210185517A CN 114554382 A CN114554382 A CN 114554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s
pair
offset
difference
semaph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5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382B (zh
Inventor
童伟峰
张亮
杨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55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所述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用于表征所述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信号量差值;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该入耳检测方法用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用户使用无线耳机时,无线耳机会根据当前的佩戴情况自动实现开关机、音乐播放、暂停等。例如:当无线耳机入耳时,开始播放音乐;当无线耳机出耳时,暂停音乐播放。
因此,无线耳机需要进行入耳检测,以基于入耳检测结果实现不同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上设置有传感器,根据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数据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入耳。这种检测方式较简单,但是,不能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用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所述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用于表征所述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信号量差值;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在无线耳机上设置多对传感器,所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为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另一方面,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该偏移量可以表征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进而,利用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相较于现有的基于传感器实时数据确定出入耳状态的方式,结合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即偏移量),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包括: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该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基于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差异值和预设的差异值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再结合预设的差异值,实现出入耳状态的有效且准确的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包括: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是否小于当前偏移量;所述当前偏移量为预设的偏移量或者前次对所述预设的偏移量进行更新之后的偏移量;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小于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为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偏移量会随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而会产生变化,还会随着耳机的老化和/或耳机内部结构的轻微变化而变化,因此,增加偏移量的更新机制,避免偏移量的不准确,进而提高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入耳检测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都大于当前偏移量,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是否出盒;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出盒,根据该对传感器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最小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所述耳机盒从开盒到关盒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无线耳机从出所述耳机盒到进所述耳机盒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当前偏移量进行更新时,还可以结合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是否出盒进行更新,若出盒,则利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最小值对当前偏移量进行更新,提高更新偏移量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minDi>D0is,则D0ix=D0is+u1*(minDi-D0is);其中,D0ix为所述更新偏移量,D0is为所述当前偏移量,minDi为所述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当前偏移量与信号量差值最小值之间的关系,结合更新参数,实现更新偏移量的有效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minDi>D0is+th1,则D0ix=D0is+th1+u1*(minDi-D0is-th1);若minDi≤D0is+th1,则D0ix=minDi;其中,D0ix为所述更新偏移量,D0is为所述当前偏移量,minDi为所述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th1为预设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当前偏移量与信号量差值最小值之间的关系,结合更新参数和预设阈值,实现更新偏移量的有效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入耳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开关盒期间内的入耳次数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短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耳机盒内时,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预设的信号量差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所述更新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无线耳机在开关盒期间内的入耳次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短、或者无线耳机在耳机盒内时,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预设的信号量差值和当前偏移量,均可实现更新参数的有效确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确定所述更新偏移量为所述当前偏移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则默认当前偏移量无需更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耳机或者所述第二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无线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例如左耳机和右耳机),入耳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耳机中的两个耳机中的任意一个耳机,使两个耳机均可以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装置,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各个功能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300-入耳检测装置;310-获取模块;320-处理模块;400-无线耳机;410-壳体;420-处理器;430-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无线耳机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耳机的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也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为单耳式耳机,即,无线耳机仅包括一个耳机。此时,在该一个耳机上设置多对传感器即可。并且,多对传感器设置在该一个耳机上的不同位置。对于每一对传感器来说,其中的一个传感器可以设置在靠近耳机内壳的位置,而另一个传感器设置在与该传感器不同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为双耳式耳机,则,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例如左耳机)和第二耳机(例如右耳机)。此时,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上均设置多对传感器。对于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上的传感器的设置方式,可参照单耳机的多对传感器的设置方式。对应的,入耳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即,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分别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进行入耳检测。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接下来先对传感器的检测原理进行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量为电容,则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量也可以是光信号、或者其他电信号等,在此不作限定。
以电容传感器为例,传感器可以是一个电极或一个金属片,该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无线耳机的内壳上或其它地方。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分别设置在耳机的不同部位。当传感器贴合、贴近、靠近耳朵时,能检测到更大的电容值。
因此,在耳机不同部位的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耳机的不同部位与耳朵的贴合或贴近程度。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可以得到有关该电容值的信号量。该信号量可以是电容值或正比例于电容值,也可以是电容值的倒数或正比例于电容值的倒数,也可以是电容值的一个单调函数,与电容一一对应。信号量的具体值取决于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进行检测的具体检测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量也可以是经过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采样所获得的信号量,即,电容传感器的信号量是经过ADC采样所测得的信号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信号量的检测值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23187050000071
其中,Cref是一个参考电容,是一个可配定值,可以是10pf,15pf,20pf等。Cs是被测电容,即传感器及与传感器相连的导线、电路的电容值,其大小与是否有物体贴近传感器有关,有物体贴近,则其值会放大。Vref是定值,可以是3V、5V等。
请参照图1,为测量传感器信号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感器通过导线和电路与信号量检测电路相连。由于不同传感器的导线和/或电路可能有差别,不同传感器的导线和/或电路会有不同大小的电容,因此对于不同的传感器,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也是不同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可以是根据图1所示,最终由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
因此,对于每一对传感器来说,其中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可以是信号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量,并且,这两个信号量之间存在着差异。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的介绍,请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210: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步骤220: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偏移量用于表征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步骤230: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在无线耳机上设置多对传感器,所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为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另一方面,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该偏移量可以表征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进而,利用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相较于现有的基于传感器实时数据确定出入耳状态的方式,结合实时检测数据与悬空状态时的检测数据(即偏移量),实现有效且准确的入耳检测。
接下来对该入耳检测方法的详细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结合前述传感器的信号的检测原理可知,在步骤210中,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在检测的电容值的基础上,信号量可以是电容值,也可以与电容值呈正比例,还可以是电容值的倒数,或者与电容值的倒数呈正比例,还可以是电容值的单调函数值。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电信号。
并且,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例如:传感器1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1,传感器2检测到的信号量为U2,则信号量差值为U1-U2或者U2-U1。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信号量的不同实施方式,信号量差值的确定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量差值为U1-U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信号量差值为U2-U1。
具体的,当信号量是电容值,或者与电容值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时,信号量差值为U1-U2;当信号量是电容值的倒数,或者与电容值的倒数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时,信号量差值为U2-U1。
在步骤220中,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该偏移量用于表征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首先,传感器处于悬空状态指的是在无线耳机的传感器部位附近,比如0.5cm,1cm,2cm,5cm以内,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这样,在无线耳机的传感器部位附近,没有其它物体对传感器的电容产生影响或者其它物体对传感器的电容影响小于预定值,比如0.02pf,0.01pf,0.005pf,0.001pf等。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的悬空状态指的是,无线耳机的各个传感器附近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可以称之为无线耳机处于悬空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的悬空状态指的是无线耳机的其中一个传感器或其中一对传感器附近没有其它物体或者没有介电常数较大的其它物体,可以称之为该传感器或该对传感器处于悬空状态。
那么,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M(M>=1)对检测传感器的无线耳机。在每对传感器中,假设包括传感器1和传感器2。在悬空状态时,可以利用各种电路对传感器1与传感器2的信号量进行检测。由于跟传感器1与传感器2连接的导线或/和电路不同,其导线或/和电路的电容或寄生电容不同,因此对传感器1与传感器2检测得到的信号量不同。
假设传感器1相对传感器2更靠近无线耳机内壳,并且/或者可以有更大面积,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传感器1更贴近耳朵或其它物体。因此相对无线耳机悬空时,传感器1的信号量会有一个较大的跳变。而传感器2由于离无线耳机内壳更远,及/或面积更小,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其信号量的跳变相对较小或很小或几乎没有跳变。因此可以使用传感器2信号量与感器1信号量的各自相对悬空状态的信号量跳变来表征无线耳机与其它物体的贴近程度,尤其是无线耳机与耳朵的贴近程度。
因此,利用偏移量以及当前该对传感器信号量差值,可以对无线耳机在当前时刻是否悬空进行判断,进而,对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进行判断。
举例来说,假设悬空状态时,传感器1和传感器2检测到的信号量分别为S1,S2。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传感器1和传感器2检测到的信号量分别为U1,U2。根据U1,U2,S1,S2可以确定传感器1和传感器2周边是否有其它物体贴近。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U1相对S1跳变量1,以及U2相对S2跳变量2,可以确定传感器1和传感器2周边是否有其它物体贴近。如果传感器1和传感器2周边有其它物体贴近,则跳变量1会大于跳变量2超过一个预定值。
当信号量是电容值,或者与电容值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增加,则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传感器1的信号量有一个正的跳变,信号量变大;即U1>S1。
当信号量是电容值的倒数,或者与电容值的倒数呈正比例,或者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而减少,则当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传感器1的信号量有一个负的跳变,信号量变小;即U1<S1。
而传感器2靠近无线耳机内壳,因此离耳朵或其它物体更远,并且/或者面积更小,因此,无线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传感器2的信号量跳变相对传感器1的信号量跳变比较小,甚至几乎没有变化,即U2与S2接近。
由于信号量会随着无线耳机所处的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而会产生变化,还会随着无线耳机的老化以及/或耳机内部结构的轻微变化而变化。即使在悬空状态,测得的信号量也会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以及无线耳机老化等变化。即U1、S1,以及U2、S2会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以及耳机老化等变化。因此不能仅仅依据当前传感器测得的信号量来判断传感器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
由于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以及耳机老化等情况下,耳机入耳或贴近耳朵或贴近其它物体时,相对悬空状态时,传感器1的信号量跳变大于传感器2的信号量跳变,因此可以依据两传感器跳变量的差异来判断传感器与耳朵或其它物体的贴合程度。即,结合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实现出入耳的判断,即通过U1-U2和S1-S2实现出入耳的判断。
换句话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各对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实现无线耳机出入耳的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偏移量可以是预设偏移量,该预设偏移量的获取方式可以是:测试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例如让用户手持耳机,让无线耳机处于悬空状态;或者让无线耳机放置于一个支架上,且无线耳机各传感器处于悬空状态),各对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但是,预设偏移量是在特定的湿度、温度环境以及耳机自身条件下测得的偏移量,由于在无线耳机实际被使用时,湿度、温度环境或者耳机的状态(例如老化)与最初测试预设偏移量时,均不相同。为了保证偏移量的准确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偏移量的更新(校准)机制。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20包括: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是否小于当前偏移量;当前偏移量为预设的偏移量或者前次对预设的偏移量进行更新之后的偏移量;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小于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为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将每对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与当前偏移量进行比较,如果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小于当前偏移量,则可以将实时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确定为更新偏移量。
结合前述实施例中的介绍可知,当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下时,一对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必然小于非悬空状态下所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那么,在无线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检测到一个比偏移量还小的信号量差值,说明,当前无线耳机很有可能处于悬空状态下,因此,可将该信号量差值作为更新的偏移量。
此外,可以理解,最初的偏移量为预设偏移量,而偏移量的更新过程也是持续进行的,如果之前没有对偏移量作过更新,例如:不符合更新条件,或者无需更新等,那么,当前偏移量仍然为预设偏移量。如果之前对偏移量作过更新,则当前偏移量为前一次更新的偏移量。其中,前次对预设的偏移量进行更新,所对应的更新前偏移量不一定是预设的偏移量,还可以是基于预设的偏移量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更新之后得到的偏移量。
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持续地检测传感器1和传感器2的信号量差值D1,当D1<D01(当前偏移量)时,更新D01=D1。其原因是,在无线耳机处于悬空状态时,D1处于较小值,而当无线耳机贴近耳朵或其它物体时,D1会有一个正的跳变。
因此,持续地检测传感器1和传感器2的信号量的差值D1,当D1<D01时,更新D01=D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跟踪D01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而变化,和/或者可以跟踪D01随着无线耳机老化或结构轻微变化而引起的D01(即悬空状态时的D1)变化。换一种说法,持续求取D1的最小值minD1,当minD1<D01时,更新D01=minD1。
但是,当D01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而变大,和/或者当D01随着无线耳机老化或结构轻微变化而引起的D01增大,此时持续地检测D1的最小值,其值比原有的D01(更新前的或环境变化前或无线耳机结构变化前)值大,此时,便不能再采用上述的更新机制。
因此,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大于当前偏移量,判断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是否出盒;若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出盒,根据该对传感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最小值和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预设时间段为耳机盒从开盒到关盒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无线耳机从出耳机盒到进耳机盒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无线耳机入盒或关盒状态时,基于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信号量差值的最小值来更新当前偏移量。
其中,耳机盒开盒指的是无线耳机在耳机盒内,然后被开盒;耳机盒关盒指的是无线耳机在盒内,然后被关盒。无线耳机不在盒内时的开关盒情况不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盒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minDi>D0is,则D0ix=D0is+u1*(minDi-D0is);其中,D0ix为更新偏移量,D0is为当前偏移量,minDi为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minDi>D0is+th1,则D0ix=D0is+th1+u1*(minDi-D0is-th1);若minDi≤D0is+th1,则D0ix=minDi;其中,D0ix为更新偏移量,D0is为当前偏移量,minDi为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th1为预设阈值(正的阈值)。
一方面,在预设时间段内,存在一种情况:传感器贴近其它物体,比如用户的手或手指,此时在这期间求得的minDi就会比当时的悬空值大。另一方面,耳机在上一次关盒到本次开盒,可能经过了较长时间,无线耳机结构发生了轻微变化或者/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在期间发生了变化,因而在本次使用无线耳机时,偏移量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新的偏移量要结合原有的偏移量和信号量差值最小值来确定,其中,关键的参数便是上述的更新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确定更新参数。
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无线耳机在开关盒期间内的入耳次数确定更新参数。例如:如果检测到无线耳机一次入耳或多次入耳,可以适当增加u1值。比如增加0.05,0.1,0.15等。检测到入耳,无线耳机就有被放入耳内,从耳内摘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容易出现真实偏移量(即真正的悬空状态下的信号量差值),因此,可以适当增加u1值,从而使更新后的偏移量更接近真实偏移量。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短确定更新参数。例如:当预设时间段较短,比如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由于时间比较短,无线耳机出现悬空状态的可能性变小,u1可以较小一些,比如可以是0.1,0.2,0.3等。或者当预设时间较短,适当减少u1,比如减少0.05,0.1,0.15等,从而使更新后的偏移量更接近真实偏移量。
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无线耳机在耳机盒内时,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预设的信号量差值和当前偏移量确定更新参数。
例如:假设无线耳机在悬空时测得的信号量差值与无线耳机在盒内时测得的信号量差值的之间的差值为deltaDxi,deltaDxi可以根据无线耳机与其对应的充电盒,由产线测试得到,也可以统计多个无线耳机的deltaDxi得到其平均值或最大值等得到。
进而,可以基于Dxi-deltaDxi-D0is来调整u1,其中,Dxi为无线耳机在盒内时测得的信号量差值。更新前的偏移量如果与真实偏移量比较一致,则加上deltaDxi会与Dxi比较接近。如果Dxi-deltaDxi-D0is是一个较大的正值,说明D0is很可能比真实偏移量偏小,此时,可以适当增加u1值。比如增加0.05,0.1,0.15,0.2,0.25等。再比如,增加的u1值可以正比于Dxi-deltaDxi-D0is。从而使D0is更接近真实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实现更新参数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确定更新偏移量为当前偏移量。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无线耳机在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则默认当前偏移量无需更新。
上述的实施方式,适用于无线耳机上的每一对传感器。
进而,在步骤230中,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30包括: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该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根据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差异值和预设的差异值确定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举例来说,根据M个部位的M对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量差值Di和偏移量D0i确定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Di-D0i(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差异值)来确定。
例如:若M个Di-D0i中的最大值(即最大差异值)超过预定值1(即预设的差异值),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例如:若M个Di-D0i中的平均值或中值超过预定值2,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例如:若M个Di-D0i中的平均值或中值小于预定值3,确定耳机处于出耳状态。
例如:将M个Di-D0i分别与M个预定值4比较,若均大于预定值,确定无线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例如:将M个Di-D0i分别与M个预定值5比较,任一Di-D0i小于M个预定值5中的对应预定值,则确定无线耳机处于出耳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再结合预设的差异值,实现出入耳状态的有效且准确的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入耳检测装置300,与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对应,包括:获取模块310和处理模块320。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所述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处理模块320,用于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用于表征所述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信号量差值;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该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根据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差异值和预设的差异值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是否小于当前偏移量;所述当前偏移量为预设的偏移量或者前次对所述预设的偏移量进行更新之后的偏移量;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小于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为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20还用于: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在预设时间段内都大于当前偏移量,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是否出盒;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出盒,根据该对传感器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最小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所述耳机盒从开盒到关盒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无线耳机从出所述耳机盒到进所述耳机盒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20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开关盒期间内的入耳次数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短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耳机盒内时,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预设的信号量差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所述更新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给: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确定所述更新偏移量为所述当前偏移量。
入耳检测装置300,与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对应,各个功能模块与方法的各个步骤也对应,因此,各个功能模块的实施方式参照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400,该无线耳机400可作为前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其可以是一对耳机中的一个耳机,也可以是独立的一个耳机。
该无线耳机400包括:壳体410;设置在壳体410上的多对传感器(由于传感器设置在不同位置,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壳体内的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通信连接;其中,存储器430存储有可被处理器420执行的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420,以使处理器420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入耳检测方法。
其中,壳体410可以理解为耳机本体,其可以采用一些通用的设计形式,例如:入耳式、挂耳式、头戴式等,因此,壳体410的外观或者形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处理器420和存储器430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400还包括:无线模块,例如:蓝牙、低功耗蓝牙或者低功耗蓝牙音频模块等。可以理解,无线模块可以为这些模块中的一种,也可以包括这些模块中的多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无线耳机400还可以包括更多耳机所需的通用模块,例如:麦克风、扬声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一一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所述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用于表征所述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信号量差值;
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包括:
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该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异值;
根据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差异值和预设的差异值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包括:
针对每对传感器,确定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是否小于当前偏移量;所述当前偏移量为预设的偏移量或者前次对所述预设的偏移量进行更新之后的偏移量;
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小于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为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在预设时间段内都大于当前偏移量,判断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是否出盒;
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出盒,根据该对传感器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最小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该对传感器对应的更新偏移量;所述预设时间段为所述耳机盒从开盒到关盒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所述无线耳机从出所述耳机盒到进所述耳机盒之间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minDi>D0is,则D0ix=D0is+u1*(minDi-D0is);其中,D0ix为所述更新偏移量,D0is为所述当前偏移量,minDi为所述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minDi>D0is+th1,则D0ix=D0is+th1+u1*(minDi-D0is-th1);
若minDi≤D0is+th1,则D0ix=minDi;
其中,D0ix为所述更新偏移量,D0is为所述当前偏移量,minDi为所述信号量差值最小值,u1为更新参数,0<u1<1,th1为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检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开关盒期间内的入耳次数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短确定所述更新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耳机盒内时,该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预设的信号量差值和所述当前偏移量确定所述更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盒的开关盒期间内没有出盒,确定所述更新偏移量为所述当前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应用于所述第一耳机或者所述第二耳机。
10.一种入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多对传感器;所述入耳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所述信号量差值为成对的两个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量之间的差值;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用于表征所述无线耳机在悬空状态时,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信号量差值;
根据各对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量差值和各对传感器对应的偏移量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出入耳状态。
1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对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
CN202210185517.7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54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5517.7A CN114554382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5517.7A CN114554382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382A true CN114554382A (zh) 2022-05-27
CN114554382B CN11455438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167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5517.7A Active CN114554382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38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719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Genya G. Turgul Detecting headphone earpiec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l user ear temperature
US20150310846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Apple Inc. Off-ear detector for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CN10549148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5487899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报告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11294719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北京声加科技有限公司 耳戴式设备入耳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12911487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596657A (zh) * 2021-07-19 2021-11-0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入耳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342032A1 (en) * 2019-02-01 2021-11-0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Wearing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arphone
CN114079840A (zh) * 2021-11-02 2022-02-22 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感应电路、头戴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719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Genya G. Turgul Detecting headphone earpiec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l user ear temperature
US20150310846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Apple Inc. Off-ear detector for personal listening devic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CN105491483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5487899A (zh) * 2015-11-30 2016-04-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报告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8810788A (zh) * 2018-06-12 2018-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的佩戴情况检测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
US20210342032A1 (en) * 2019-02-01 2021-11-04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Wearing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arphone
CN111294719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北京声加科技有限公司 耳戴式设备入耳状态检测方法、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12911487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596657A (zh) * 2021-07-19 2021-11-02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入耳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9840A (zh) * 2021-11-02 2022-02-22 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感应电路、头戴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38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573B (zh) 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64696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이어폰 인식 회로 장치
EP3202127B1 (en) Electronics interface for device headset jack
US11832047B2 (en) Head-mounted device,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and medium
CN113709623B (zh)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2468924A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及装置
WO2021103261A1 (zh) 耳机的出入盒检测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耳机组件
CN113453122A (zh) 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98601A (zh) 蓝牙耳机及其按键灵敏度调整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72196A (ko) 오디오 개선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EP4294037A1 (en)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4072157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apacitance reference,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apacitance reference, and device
CN108955758B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791301A (zh) 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的操作环境的变化的设备和方法
US9924268B1 (e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method
CN114554382B (zh)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N114567849B (zh) 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N113038320A (zh) 一种电容检测方法、装置及一种耳机
US20200145756A1 (en) Headset
CN114554383B (zh) 一种入耳检测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存储介质
CN110987154B (zh) 一种敲击事件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头戴式设备
CN211856927U (zh) 活体接近检测装置、电子设备
CN110784797A (zh)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4003149A (zh)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8216A (zh) 使用射频检测无接触手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