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0585A -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0585A
CN114550585A CN202210113133.4A CN202210113133A CN114550585A CN 114550585 A CN114550585 A CN 114550585A CN 202210113133 A CN202210113133 A CN 202210113133A CN 114550585 A CN114550585 A CN 114550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screen
support film
screen body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31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兆基
郑义
赵文炎
朱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31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0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0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0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1/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1/02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surface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7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所述高阻支撑膜用于显示屏体的支撑,包括:绝缘胶层、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在盖板背离显示屏体一侧进行铜棒摩擦实验时,静电可能经盖板边缘传递至高阻支撑膜上,本申请通过限定高阻支撑膜的高绝缘性能,阻断了静电经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减弱静电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从而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Description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在出厂之前,通常需要进行铜棒摩擦实验,实验结论已成为评价显示模组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实验方法具体为在显示模组供电状态下,使用铜棒头沿盖板边缘进行循环摩擦,要求规定时间摩擦结束后无画质不良。但是铜棒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导致显示模组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存在偏移,使得转移输出曲线发生偏移,低灰阶工作区间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铜棒摩擦实验结束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能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阻支撑膜,用于显示屏体的支撑,包括:绝缘胶层、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和所述防静电涂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绝缘胶层位于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防静电涂层的一侧表面,用于所述基材层和所述显示屏体非显示面贴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绝缘胶层和所述基材层层叠设置,所述绝缘胶层附着于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防静电涂层的一侧表面,用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防静电涂层覆盖所述基材层背离绝缘胶层一侧,并周向覆盖所述绝缘胶层和所述基材层的侧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13欧姆;优选的,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4欧姆;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者等于5*104欧姆;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5欧姆;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105欧姆;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5欧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阻支撑膜还包括:与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贴合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与所述基材层之间设置有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离型膜贴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膜中设置有抗静电涂层。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型膜中设置有抗静电涂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体、覆盖在所述显示屏体显示面上的盖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中,所述高阻支撑膜贴合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所述高阻支撑膜具有与所述显示屏体非显示面贴合的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阻支撑膜远离所述显示屏体的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屏体边框区域层叠设置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防静电涂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5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1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0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为0.5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高阻支撑膜粘合的复合胶带,所述复合胶带位于所述高阻支撑膜背离所述显示屏体一侧;所述复合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胶、缓冲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导电胶与所述高阻支撑膜背离所述显示屏体的粘合面粘结,且所述导电胶在所述显示屏体的边框区域形成导电件;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金属屏蔽层连接导通。
其中,上述所提及的表面电阻率的测量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一般测试条件为室温25°条件下进行测试。根据测试设备和方法的不同,对绝缘胶层可以采用100V的测试电压;基材层采用10V的测试电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高阻支撑膜包括绝缘胶层、基材层和设置在基材层上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当在盖板背离显示屏体一侧进行铜棒摩擦实验时,静电可能经盖板边缘传递至高阻支撑膜上,本申请利用高阻支撑膜的高绝缘性能,阻断了静电经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减弱静电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从而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剖线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B-B剖线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铜棒摩擦后不同测试点位在预设时间段内亮度差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高阻支撑膜包括基材层10和设置在基材层10上的功能层12,基材层10的粘合面100用于通过绝缘胶层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且绝缘胶层在测试电压为100V下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例如,1014欧姆、1.5*1014欧姆、4*1014欧姆或者更高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高阻支撑膜的绝缘性能通过测试薄膜表面电阻率来评价,在类似ZC36高阻计这样的仪器上进行,测试标准是GB/T 12802.2-2004或者其他参考标准。表面电阻率为正方形对边间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
可选地,上述基材层10的粘合面100可以为基材层10从功能层12中露出的一侧表面。基材层10的材质具有绝缘性能,其可以包括具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ABS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等,用于从显示屏体非显示面一侧对显示屏体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可选的,上述绝缘胶层不含有导电粒子或者任何导电剂。所述导电粒子或者导电剂选自镍粉、银粉、铜粉、镍包石墨导电粉、银包铝导电粉、银包铜导电粉、银包镍导电粉、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上述绝缘胶层为包含环氧树脂或者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压敏胶,还可以包括固化剂、增韧剂,其在市场上容易买到,如合肥中航纳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导热绝缘胶ZH-C等。
当在盖板背离显示屏体一侧进行铜棒摩擦实验时,静电可能经盖板边缘传递至图1中的高阻支撑膜上,本申请利用高阻支撑膜的高绝缘性能,阻断了静电经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减弱静电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从而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一般而言,为了降低高阻支撑膜流转过程中表面脏污或受损的概率,如图1中所示,高阻支撑膜还包括离型膜16和/或保护膜18。其中,离型膜16与基材层10的粘合面100贴合,且图1中离型膜16与基材层10之间不设置有绝缘胶层。保护膜18位于功能层12背离基材层1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高阻支撑膜本身不含有绝缘胶层,在其需要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时,才引入绝缘胶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基材层10的粘合面100上设置有绝缘胶层14,基材层10通过绝缘胶层14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在该设计方式中,高阻支撑膜中本身含有绝缘胶层14,在其需要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时,直接将该绝缘胶层14与非显示面贴合,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制程效率。此时,离型膜16可以位于绝缘胶层14背离基材层10一侧,即此时离型膜16与基材层10之间设置有绝缘胶层14。
可选地,绝缘胶层14可以包括PSA胶(压敏胶),用于将基材层10粘附在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
另一可选地,绝缘胶层14包括主体胶层和掺杂在主体胶层内的绝缘粒子,即绝缘胶层14中不含有防静电物质,该设计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大绝缘胶层14的表面电阻率,提高高阻支撑膜的绝缘性能,阻隔铜棒摩擦产生的静电经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减弱静电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从而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又一可选地,绝缘胶层14在测试电压为10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13欧姆;例如,3*1014欧姆、3*1015欧姆、3*1016欧姆等。较佳地,绝缘胶层14在测试电压为10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4欧姆。此外,基材层10的粘合面100在测试电压为1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者等于5*104欧姆;例如,5*105欧姆、5*106欧姆等。较佳地,基材层10在测试电压为1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5欧姆;进一步,基材层10在测试电压为1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105欧姆;更进一步,基材层10在测试电压为10V时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5欧姆。上述设计方式可以使得整个高阻支撑膜的绝缘性能较佳,以阻断铜棒摩擦时静电经高阻支撑膜释放的路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及的表面电阻率的测量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一般测试条件为室温25°条件下进行测试。根据测试设备和方法的不同,对绝缘胶层14可以采用100V的测试电压;基材层10采用10V的测试电压。
请继续参阅图2,在将图2中的高阻支撑膜贴附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一侧之前,需要先移除离型膜16以使绝缘胶层14露出;在后续需要在功能层12背离基材层10一侧贴附其他模组(如复合胶带)之前,需要先移除保护膜18。在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静电累积在高阻支撑膜上,本实施方式将功能层12选用为防静电涂层120;此时高阻支撑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绝缘胶层14、基材层10和防静电涂层120,且绝缘胶层14用于基材层10和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可选地,防静电涂层120中均匀分布有防静电颗粒(例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等)。上述防静电涂层120的引入能够消除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的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从而在高阻支撑膜与显示屏体贴附之后,消除静电对显示屏体的影响;且由于上述防静电涂层120与显示屏体之间的距离较远,阻断了静电经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
可选地,防静电涂层120与显示屏体之间的距离(可以认为是防静电涂层120与绝缘胶层14背离基材层10一侧表面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50微米,例如50微米、66微米、88微米、90微米、100微米、200微米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防静电涂层120的设置方式也可为其他。例如,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高阻支撑膜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高阻支撑膜包括绝缘胶层14、基材层10和防静电涂层120。其中,绝缘胶层14和基材层10层叠设置,且绝缘胶层14用于基材层10与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防静电涂层120覆盖基材层10背离防静电涂层一侧,并周向覆盖绝缘胶层14和基材层10的侧面。可选地,防静电涂层120可以覆盖绝缘胶层14和基材层10的所有侧面。该设计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防止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过程中静电的影响,也可以阻断在盖板表面进行铜棒摩擦时静电经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如下表1所示,表1为多个高阻支撑膜样品表面电阻率对照表。其中,下表1中样品1-样品4所代表的高阻支撑膜样品为图2中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之后的结构;下表1中样品5-样品8所代表的高阻支撑膜样品为图3中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之后的结构;下表1中膜厚代表图2或图3中在层叠方向上绝缘胶层14、基材层10和功能层12(即防静电涂层120)的总厚度。耐候性测试可以采用行业中通用的标准,例如,下表1中的样品1-样品8均在相同温度下进行相同时间老化测试获得。表面电阻率均是从绝缘胶层背离基材层一侧测试获得。
表1:多个高阻支撑膜样品表面电阻率对照表
Figure BDA0003495467210000081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样品1-样品4是相同结构的高阻支撑膜,样品5-样品8是相同结构的高阻支撑膜。以样品1和样品2、以及样品5和样品6对比可以发现,在绝缘胶层厚度和基材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抗静电涂层的厚度越大,其表面电阻率越小。以样品1和样品3、以及样品5及样品6对比可以发现,在抗静电涂层厚度和基材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绝缘胶层厚度越大,其表面电阻率越大。以样品1和样品4、以及样品5及样品8对比可以发现,在绝缘胶层厚度以及抗静电涂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基材层厚度越大,其表面电阻率越大。
此外,以样品1和样品5、样品2和样品6、样品3和样品7、以及样品4和样品8对比可以发现,在绝缘胶层厚度、基材层厚度以及防静电涂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图2中的高阻支撑膜的结构的表面电阻率大于图3中高阻支撑膜的结构的表面电阻率。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显示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B-B剖线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该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20、显示屏体22和高阻支撑膜24。其中,盖板20的材质通常为高透光的玻璃,用于从显示面一侧对显示屏体22起到保护作用。显示屏体22可以为OLED显示屏体、LED显示屏体、Micro-LED显示屏体等。高阻支撑膜24贴合于显示屏体22的非显示面,高阻支撑膜24具有与显示屏体22非显示面贴合的绝缘胶层14,即此时高阻支撑膜24可以为图2或图3中去除离型膜16和保护膜18之后的高阻支撑膜。其中,该高阻支撑膜24中的绝缘胶层14在测试电压为100V下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当在盖板20背离显示屏体22一侧进行铜棒摩擦时,上述高阻支撑膜24的设置方式阻断了静电经高阻支撑膜24向显示屏体22内薄膜晶体管传递的路径,减弱静电对薄膜晶体管的影响,从而够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请继续参阅图4,高阻支撑膜24远离显示屏体22的功能层12选用防静电涂层120,显示模组还包括在显示屏体20边框区域层叠设置的导电件26,导电件26与防静电涂层120电连接。较佳地,导电件26接地。上述导电件26的设计方式可以将铜棒摩擦过程中累积在盖板20边缘的静电、以及移除离型膜过程中累积在防静电涂层120中的静电通过导电件26传导至接地,从而消除静电对显示屏体22内薄膜晶体管的影响,降低铜棒摩擦实验后显示模组出现画质不良的几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高阻支撑膜24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屏体22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此时高阻支撑膜24的至少一个侧面相对同侧的显示屏体22的侧面内缩以形成台阶部(未标示),导电件26可以设置在该台阶部,以节约空间。例如,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202、以及相对设置的左边框204和右边框206;且左边框204和右边框206为长边,上边框200和下边框202为短边,显示屏体22在下边框202处发生弯折。此时高阻支撑膜24可以在上边框200、左边框204和右边框206位置处分别相对显示屏体22内缩以分别形成台阶部,导电件26可以环绕设置在上边框200、左边框204和右边框206位置处的台阶部内。。
进一步,如图4所示,高阻支撑膜24包括第一边缘240,显示屏体22包括与第一边缘240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220,第一边缘240和第二边缘220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d在0.3mm~1.5mm范围内;例如,0.3mm~1.1mm;又例如,0.3mm~1.0mm;又例如,0.5mm等。上述最小间隙d的设计方式可以在使高阻支撑膜24满足支撑性能的基础上,避让出一定的空间以容纳导电件26,以更好地节约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意标出的第一边缘240和第二边缘220位于显示模组的上边框2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40和第二边缘220也可位于显示模组的左边框204和右边框206。
此外,如图5中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与高阻支撑膜24粘合的复合胶带28,复合胶带28位于高阻支撑膜24背离显示屏体22一侧;复合胶带28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胶280、缓冲层282和金属屏蔽层284。导电胶280一般为包含防静电粒子的网格胶;缓冲层282包括缓冲泡棉等,其具有绝缘性能且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金属屏蔽层284可以为铜箔等,其能够起到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以降低外部电磁信号以及静电对显示屏体22内部电路的影响。一般而言,金属屏蔽层284接地,故此时导电件26可以与金属屏蔽层284接触,以实现将静电通过接地释放。
可选地,如图5所示,复合胶带28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屏体22在盖板20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导电件26与复合胶带28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
另一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高阻支撑膜24至盖板20的方向上,导电件26的宽度逐渐增大,使得导电件26能够完全隐藏在盖板20的边缘,且尽可能提高传导静电的性能。工艺上,通常利用涂覆工艺在上述台阶部形成导电件2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件26的设计方式也可为其他。例如,请参阅图6,图6为图4中沿B-B剖线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复合胶带28内的导电胶280不仅与高阻支撑膜24背离显示屏体22一侧表面粘结,且该导电胶280延伸至与从高阻支撑膜24中露出的显示屏体22的非显示面粘结;缓冲层282和金属屏蔽层284依次层叠设置于导电胶280背离高阻支撑膜24一侧,且缓冲层280和金属屏蔽层284在盖板10上的正投影与导电胶280在盖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此时,导电胶280在显示屏体22的边框区域的部分形成导电件26。在铜棒摩擦过程中,静电通过盖板20的边缘注入到导电胶280内,由于静电远离显示屏体22内的薄膜晶体管,因此可降低静电对显示屏体22内薄膜晶体管电性影响。
可选地,在缓冲层282至导电胶280的层叠方向上,缓冲层282内可以设置有导电孔,导电胶280通过该导电孔与金属屏蔽层284电连接,以实现将导电胶280内的静电释放。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高阻支撑膜对显示模组画质改善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提供的四个实施例,分别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代表的显示模组的差异仅在与支撑膜不同;实施例1所采用的支撑膜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支撑膜,例如,Innox公司生产的支撑膜;实施1和实施例2对应的支撑膜的总厚度相同,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高阻支撑膜,且高阻支撑膜的结构可以如图6中所示。如下表2所示,表2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高阻支撑膜参数表。
表2: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高阻支撑膜参数表
Figure BDA0003495467210000111
Figure BDA0003495467210000121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相同位置进行相同条件的铜棒摩擦试验后,使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对应的显示模组在500nitL3灰阶下点亮,并对其点亮结果进行测试。
如图7-图9所示,图7为实施例1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且图7中(a)图代表显示亮度与时间的关系,图7中(b)图代表色度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图8为实施例2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且图8中(a)图代表显示亮度与时间的关系,图8中(b)图代表色度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图9为实施例3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点亮结果示意图;且图9中(a)图代表显示亮度与时间的关系,图9中(b)图代表色度坐标与时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经过铜棒摩擦后,客户要求在L3灰阶下的亮度要在0.0285nit左右。可以看到,包含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膜的实施例1在铜棒摩擦后L3灰阶下的亮度就超过要求,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亮度在逐渐增大。且从色度坐标结果表明,铜棒摩擦后显示模组显示发绿,目视较为明显。而包含本申请中高阻支撑膜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在48H后亮度上升幅度较小,且基材层和绝缘支撑层总厚度为90μm的实施例3虽然亮度存在波动,但整体未上升。且从图8和图9的色度坐标结果可以看出,铜棒摩擦后发绿现象轻微,目视可接受。
请参阅图10,图10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铜棒摩擦后不同测试点位在预设时间段内亮度差对比图;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24h。从图10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了9个测试点位,有些测试点位靠近摄像头孔区,有些测试点位可以位于边缘等位置。从图10中可以看出,包含现有支撑膜的实施例1中不同测试点位亮度变化差异较大。而包含本申请所提供的高阻支撑膜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不同测试点位亮度变化差异较小;可以认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高阻支撑膜切断了铜棒摩擦时通过高阻支撑膜向显示屏体传递静电的路径,显示屏体各个位置处的亮度均一性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阻支撑膜,用于显示屏体的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胶层、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上设置有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绝缘胶层、所述基材层和所述防静电涂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绝缘胶层位于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防静电涂层的一侧表面,用于所述基材层和所述显示屏体非显示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绝缘胶层和所述基材层层叠设置,所述绝缘胶层附着于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防静电涂层的一侧表面,用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防静电涂层覆盖所述基材层背离绝缘胶层一侧,并周向覆盖所述绝缘胶层和所述基材层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13欧姆;
优选的,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4欧姆;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者等于5*104欧姆;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5欧姆;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5*105欧姆;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3*105欧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支撑膜还包括:
离型膜,位于所述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侧,所述基材层的粘合面通过绝缘胶层与所述离型膜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阻支撑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膜中设置有抗静电涂层。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体、覆盖在所述显示屏体显示面上的盖板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阻支撑膜;
其中,所述高阻支撑膜贴合于所述显示屏体的非显示面,所述高阻支撑膜具有与所述显示屏体非显示面贴合的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13欧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阻支撑膜远离所述显示屏体的功能层选用防静电涂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在所述显示屏体边框区域层叠设置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防静电涂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5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1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在0.3mm~1.0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高阻支撑膜包括第一边缘,所述显示屏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处于同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隙为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高阻支撑膜粘合的复合胶带,所述复合胶带位于所述高阻支撑膜背离所述显示屏体一侧;所述复合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胶、缓冲层和金属屏蔽层;所述导电胶与所述高阻支撑膜背离所述显示屏体的粘合面粘结,且所述导电胶在所述显示屏体的边框区域形成导电件;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金属屏蔽层连接导通。
CN202210113133.4A 2022-01-29 2022-01-29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Pending CN114550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133.4A CN114550585A (zh) 2022-01-29 2022-01-29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133.4A CN114550585A (zh) 2022-01-29 2022-01-29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0585A true CN11455058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3133.4A Pending CN114550585A (zh) 2022-01-29 2022-01-29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05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0956A (zh) * 2022-06-15 2022-09-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膜和显示面板
CN115376414A (zh) * 2022-08-31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33441U (zh) * 2013-03-22 2013-08-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5180421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5038423U (zh) * 2015-10-21 2016-0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897208U (zh) * 2018-03-21 2018-09-21 佛山市南海区黔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
CN108931867A (zh) * 2018-10-19 2018-12-0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110452632A (zh) * 2019-09-24 2019-11-15 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屏幕用下支撑膜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213242556U (zh) * 2020-11-23 2021-05-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13257138A (zh) * 2021-06-10 2021-08-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257122A (zh) * 2021-04-07 2021-08-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用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33441U (zh) * 2013-03-22 2013-08-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5180421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5038423U (zh) * 2015-10-21 2016-0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897208U (zh) * 2018-03-21 2018-09-21 佛山市南海区黔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
CN108931867A (zh) * 2018-10-19 2018-12-0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110452632A (zh) * 2019-09-24 2019-11-15 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屏幕用下支撑膜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213242556U (zh) * 2020-11-23 2021-05-1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113257122A (zh) * 2021-04-07 2021-08-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用支撑层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57138A (zh) * 2021-06-10 2021-08-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0956A (zh) * 2022-06-15 2022-09-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膜和显示面板
CN115376414A (zh) * 2022-08-31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376414B (zh) * 2022-08-31 2023-1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246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550585A (zh) 高阻支撑膜及显示模组
CN112991959B (zh) 可折叠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2436111B (zh) 电泳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60246417A1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196272A1 (zh)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ATE21315T1 (de) Durchsichtiger elektromagnetischer schirm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9238760B2 (en) Charge collection side adhesive tape
CN105974695A (zh) 异方性导电胶膜及其贴附方法
CN10515893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09256049B (zh) 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0925234A (en) Compound typ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21018398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664707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91918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363047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S6278532A (ja) 液晶表示素子
CN108682303A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屏和电子终端设备
CN107541148A (zh) 一种复合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621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33121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991557B (zh) 电泳显示装置
CN105652545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20190060626A (ko) Emi 개스킷
CN108931867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