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5545A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5545A
CN114545545A CN202210190350.3A CN202210190350A CN114545545A CN 114545545 A CN114545545 A CN 114545545A CN 202210190350 A CN202210190350 A CN 202210190350A CN 114545545 A CN114545545 A CN 114545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micro
groov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03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5545B (zh
Inventor
洪耀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03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5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5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5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5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5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邻的且不共面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出光面包括微槽结构;微槽结构内设置有光阻挡结构;光阻挡结构用于阻挡由微槽结构处出射的光;匀光组件,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电路板,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在平行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电路板与匀光组件之间具有间隙;光源,设置于电路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且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侧;其中,在垂直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微槽结构与间隙相交。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位于间隙处的微槽结构中设置光阻挡结构,以阻挡至少部分光线由间隙漏出,从而在改善因间隙位置处漏光而产生的萤火虫现象的前提下,有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成本高、体积大;而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具有成本较低、轻薄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为非主动式发光的显示面板的光源。
但是,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位于显示面板的四周,使得越靠近光源的位置处的光亮越强,使得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出现一条亮线,产生萤火虫现象,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在确保显示装置的窄边框的前提下,改善萤火虫现象,提高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包括相邻的且不共面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微槽结构;所述微槽结构内设置有光阻挡结构;所述光阻挡结构用于阻挡由所述微槽结构处出射的光;
匀光组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
电路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匀光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光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与所述间隙相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面设置微槽结构,并在微槽结构中设置光阻挡结构,以阻止光源所提供的光从微槽结构处的出光面出射;且由于在垂直于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微槽结构与电路板和匀光组件之间的间隙相交叠,因此,当光阻挡结构阻止光由微槽结构处的出光面出射时,能够减少从间隙处漏出的光,从而能够改善因间隙漏光而产生的萤火虫现象,进而能够提高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同时,当将光阻挡结构设置于微槽结构内时,不会因设置光阻挡结构而影响电路板与匀光组件之间的间隙在平行于导光板出光面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使背光模组具有较小的边框,进而有利于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区域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区域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区域中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等是用于区别相对位置,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方向;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因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方式,使得采用该背光模组提供光源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出现亮线,而产生萤火虫现象,该萤火虫现象对于具有正组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尤为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至少包括光源01、电路板02、导光板03、匀光组件04、以及遮光组件05,光源01位于导光板03的入光侧,且光源01设置于电路板02上,通过电路板02实现对光源01的控制;电路板02和匀光组件04均位于导光板03的出光侧,匀光组件04用于使得导光板出射的光更加均匀;为便于电路板02和匀光组件04的装配,在电路板02和匀光组件04装配完成后,电路板02和匀光组件04之间会预留出相应的间隙;遮光组件05位于电路板02背离导光板03的一侧,该遮光组件05除对光源01所在的位置处进行遮挡外,还会延伸至匀光组件04与电路板02之间的间隙的上方,以对需要进行遮光的位置处进行遮光。
然而,由于光源01通常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LED灯珠,在靠近光源的位置处,因亮度分布不均,使得每个LED灯处的亮度比较强,而两个LED灯珠之间的亮度较弱,使得LED灯珠处形成亮点,像萤火虫一样,称之为萤火虫现象。尤其是,在同位于导光板03的出光侧的匀光组件04与电路板02之间具有间隙时,会使得光源01出射的光由该间隙出漏出,而产生更为严重的萤火虫现象。即使遮光组件05会延伸至匀光组件04与电路板02之间的间隙的上方,该遮光组件05也只能阻止由间隙处沿垂直方向出射的光透过,而无法阻止由间隙处沿水平方向出射的光。
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一种是增加LED灯的颗数,但增加LED灯的颗数会大大增加成本;另一种是,加宽遮光组件的宽度,这样将增加遮挡面积,减小出光面积,从而影响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还有一种设置方式是,如图1所示,在匀光组件04与电路板02之间的间隙位置处贴附遮光胶带06,虽然遮光胶带06的存在能够改善因间隙漏光而引起萤火虫现象,但是,由于装配公差的存在,使得遮光胶带06与匀光组件04,以及遮光胶带06与匀光组件04之间均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这同样需要遮光组件05进一步加宽,才能满足遮光需求大,从而不利用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如此,现有技术的改进方式,均无法在不提高成本、满足窄边框的前提下,改善萤火虫现象,这样就限定了背光模组的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板30,导光板30包括相邻且不共面的入光面301和出光面302;出光面302包括微槽结构31;微槽结构31内设置有光阻挡结构50;光阻挡结构50用于阻挡由微槽结构31处出射的光。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匀光组件40、电路板20和光源10,其中,匀光组件40位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一侧;电路板20也位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一侧;在平行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的方向X上,电路板20与匀光组件40之间具有间隙41,在垂直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的方向X上,微槽结构31与间隙41相交;光源10设置于电路板20靠近导光板30的一侧,且位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侧。
其中,通过将光源10设置于电路板20靠近导光板30的一侧,且光源10位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侧,使得光源10的光出射面101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相对,此时,由光源10的光射面101出射的光能够由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进入至导光板30中,并经导光板30进行扩散引导后,形成均匀分布的光源由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出射;位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侧的匀光组件40对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出射的光进行光学性能改善,使得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出射亮度充足与分布均匀的光;由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出射的光提供至采用该背光模组100提供光源的显示面板中,以使得显示面板能够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10的光出射面101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相对设置,即光源10的光出射面101可以与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平行或相交,在能够将光元件10出射的光提供至导光板30的入光面301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光源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但不限于LED发光二极管。匀光组件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膜片,例如匀光组件40可以包括扩散片、增亮膜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2,背光模组100的电路板20通常需要与系统主板电连接,以使系统主板能够通过电路板20对光源10进行控制,此时,电路板20远离匀光组件40的一侧需要弯折至背光模组100的背面与系统主板电连接。通过将电路板20设置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侧,有利于电路板20后续的弯折。但是,由于电路板20与匀光组件40均设置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侧,使得电路板20与匀光组件40在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侧装配时,会因电路板20与匀光组件40装配公差的存在,使得在平行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的方向X上,匀光组件40与电路板20之间具有间隙41,该间隙41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重采用该背光模组100提供背光的显示面板所呈现的萤火虫现象。此时,通过在与间隙41交叠的微槽结构31中设置光阻挡结构50,使得该光阻挡结构50能够阻挡由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出射的至少部分光到达间隙41中,从而减少由间隙41漏出光,进而改善因间隙41漏光而产生的萤火虫现象。同时,通过在组装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之前在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设置微槽结构31,并在微槽结构31中设置光阻挡结构50,使得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能够具有相对平整的表面,以在后续组装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时,只需考虑组装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之间的装配公差即可,从而无需进一步增加间隙尺寸,就能够实现对间隙41所对应的出光面302处进行遮光,进而有利于包括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所设置的微槽结构31可以具有较小的深度和/或较小的宽度,以在能够使设置于该微槽结构31中的光阻挡结构50对光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的前提下,不影响光源10所提供的光在导光板30中的传输路径,从而能够使得导光板30的出光面能够出射亮度均一的光线。其中,微槽结构31的深度是指微槽结构31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的尺寸,而微槽结构31的宽度是指微槽结构31在平行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是图2中A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和图3,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微槽结构31的深度H的取值范围可以为:5μm≤H≤10μm。如此,在能够使设置于微槽结构31中的光阻挡结构50对光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的前提下,使得微槽结构31具有较小的深度,满足匀光组件40和电路板20的装配要求、以及光源10提供的光在导光板中的传输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考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背光模组100还可以包括遮光组件60、胶框80、铁框70和反射片90;胶框80和铁框70组成胶铁结构,以收容光源10、反射片90、导光板30、以及匀光组件40;反射片90位于导光板30中与出光面302相对的背面,以对由导光板30的背面出射的光进行反射后,重新进入导光板30中,使得该部分光能够被重新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100所出射的光的亮度,满足高亮度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发光需求;遮光组件60设置于电路板20背离光源10的一侧,用于对需要进行遮光的位置处进行遮光,以防漏光而影响显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背光模组100中的各个部件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在能够满足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发明点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背光模组中各个部件及其相对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继续结合参考图2和图3,背光模组100包括显示发光区110和围绕显示发光区110的非显示发光区120,微槽结构31位于非显示发光区120;光阻挡结构50背离导光板30的一侧表面与显示发光区110的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齐平。
示例性的,显示发光区110可以为背光模组100中可出射光线的区域,非显示发光区120可以为背光模组100中不可出射光线的区域,例如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显示发光区110可以为未被遮光组件60所遮挡覆盖的区域,而非显示发光区120为被遮光组件60所遮挡覆盖的区域。通过在位于非显示发光区120的微槽结构31中设置光阻挡结构50能够进一步阻挡由非显示发光区120出射的光线;同时,通过使光阻挡结构50背离导光板30的一侧表面501与显示发光区110的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齐平,使得导光板30具有平整的表面,便于后续匀光组件40和电路板20的装配。
其中,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电路板20中与导光板30相交叠的部分通过粘结层固定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同样的,位于非显示发光区120的匀光组件40也可以通过相应粘结层固定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阻挡结构可以为阻挡光由微槽结构处出射的任意结构,其可以包括反射结构和/或遮光结构;当光阻挡结构包括反射结构时,到达微槽结构处光可由光阻挡结构进行反射后重新进入导光板中进行传输,从而能够提高光的利用率;而当光阻挡结构包括遮光结构,光阻挡结构能对到达微槽结构处光进行遮挡,防止其出射至匀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参考图2和图3,光阻挡结构50可以包括形成于微槽结构31内的反射层和/或遮光层。此时,因光阻挡结构50为直接形成于微槽结构31内的,使得其可采用喷涂、沉积、蒸镀、印刷等工艺进行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精准控制光阻挡结构50在微槽结构31中的形成厚度以及覆盖面积,能够精准控制光阻挡结构50挡光范围和挡光量,同时还能够确保光阻挡结构50背离导光板30的一侧表面501与显示发光区120的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保持齐平。
可选的,图4是图2中A区域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和图4,微槽结构31的槽底可以包括若干凸起结构311和/或若干凹陷结构312。此时,由于凸起311和凹槽312的存在,能够增加微槽结构31的槽底的粗糙度,从而在微槽结构31中形成光阻挡结构50时,能够增加光阻挡结构50在微槽结构31中的附着力,从而能够防止形成于槽结构31中光阻挡结构50脱落,而影响后续的装配过程及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微槽结构31槽底的若干凸起结构311和/或若干凹陷结构312可以通过打磨的方式形成,即在形成微槽结构31后,通过打磨微槽结构31的槽底,以形成若干凸起结构311和/或若干凹陷结构312,打磨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一种打磨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或者,微槽结构31槽底的若干凸起结构311和/或若干凹陷结构312也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导光板一体成型。本发明实施例对微槽结构31槽底的若干凸起结构311和/或若干凹陷结构312的形成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5是图2中A区域的又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和图5,当微槽结构31的槽底包括若干凸起结构311时,凸起结构311可以为导光板30的网点结构。
其中,导光板30中包括很多网点结构,光在导光板30中传输过程中,会经由其中的网点结构进行反射,而使得由光源10出射的光被扩散,并由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出射。当微槽结构31槽底处的凸起结构311为导光板30的网点结构时,光线到达微槽结构31的槽底时可以到达凸起结构311后发生反射,使得光线重新返回导光板30中,在减少到达间隙41处的光的前提下,还能够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选的,当光阻挡结构包括遮光层时,遮光层包括黑色遮光层和/或灰色遮光层。其中,黑色遮光层和灰色遮光层均对光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且单位体积的黑色遮光层对光的吸收率大于单位体积的灰色遮光层对光的吸收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遮光层对光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以减少进入至间隙处的光线的前提,可根据需要选择微槽结构31所设置的遮光层的光吸收率。
示例性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光阻挡结构50同时包括黑色遮光层51和灰色遮光层52,且灰色遮光层52可位于黑色遮光层51远离光源10的一侧。其中,由于越靠近光源10的位置处光的亮度越高,而越远离光源10的位置处光的亮度越低,因此通过在靠近光源10的微槽结构31内设置黑色遮光层51,而在远离光源10的微槽结构31内设置灰色遮光层52,使得光阻挡结构50在靠近光源10的微槽结构31处对光的吸收率较大,而远离光源10的微槽结构31处对光的吸收率较小,以中和因光源10远近而引起的亮度差异,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0所提供的背光的均一性。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光阻挡结构50包括反射部54和遮光部53时,反射部54位于遮光部53远离光源10的一侧。如此,遮光部53对靠近光源10的位置处的光具有吸收作用,而反射部54对远离光源10的位置处的光具有反射作用,此时,在能够中和因光源10远近而引起的亮度差异的前提下,还能够使远离光源10的位置处的光经由反射部54反射后,而被重新利用,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光阻挡结构的作用与其材料组成密切相关,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光阻挡结构50可以包括油墨,该油墨可以为黑色油墨,也可以为白色油墨,当其为黑色油墨时,光阻挡结构50对光具有吸收作用,而当其为白色油墨时,光阻挡结构50对光具有反射作用。其中,可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油墨均匀的形成在微槽结构表面,从而形成厚度均一的光阻挡结构50,以便于后需组件的装配。其中,可以通过控制油墨在微槽结构31的各个位置处的形成速率,实现对微槽结构31各个位置处所形成的油墨的厚度,以控制微槽结构31的各个位置处油墨的反射能力或吸光能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沿远离光源10的方向X,油墨的浓度逐渐降低。
示例性的,当油墨为具有吸光能力的黑色油墨时,随着油墨的浓度的降低,油墨对光的吸收率随之降低,从而能够使得越远离光源的油墨对光的吸收率越低,以在中和因光源10远近而引起的亮度差异的前提下,确保朝向远离光源10的方向上的出光亮度能够平缓过渡,从而能够提高背光模组100出射背光的均一性,以防因亮度突变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油墨也可以为具有反射能力的白色油墨,此时,随着油墨的浓度的降低,油墨对光的反射率随之降低。
可选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沿远离光源10的方向,光阻挡结构50的厚度逐渐减小。
具体的,光阻挡结构50对光线的阻挡能力与光阻挡结构的厚度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光阻挡结构50的厚度越大,其对光的阻挡能力越强。示例性的,以光阻挡结构50包括油墨为例,在同等浓度下,油墨越厚,光阻挡能力越强,随着油墨的厚度逐渐减小,光阻挡能力也逐渐减小,如此,在中和因光源10远近而引起的亮度差异的前提下,确保朝向远离光源10的方向上的出光亮度能够平缓过渡,从而能够提高背光模组100出射背光的均一性,以防因亮度突变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9,在光阻挡结构50的厚度沿远离光源10的方向逐渐减小时,可以在沿远离光源10的方向上,使微槽结构31的深度H逐渐减小,以使得光阻挡结构50背离导光板30的一侧表面501保持为一平整的表面,从而能够有利于后续其它组件的装配。
可选的,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9和图10所示,光源10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11,微槽结构31包括与多个发光元件11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3101;第一方向Y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平行且与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的排列方向相交。
具体的,由于光源10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11,在靠近光源10的位置处,因亮度分布不均,使得每个发光元件11所在的位置处的亮度比较强,而两个发光元件11之间的亮度较弱,此时,可仅在微槽结构31与发光元件11对应的位置处凹槽3101,以使设置于凹槽3101中的光阻挡结构50能够阻挡亮度较强的位置处的至少部分光的出射,从而能够中和亮度较强的位置处和亮度较弱的位置处的光的出光情况,进而改善萤火虫现象,提高包括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其中,凹槽3101与发光元件11的相对位置并不限于图10所示的位置关系,还可以是错位排布。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为,在第一方向Y上,发光元件11与凹槽3101交叠。同时,图10中仅是示例性的展示了第一方向Y的方向,第一方向Y可以是与导光板30的出光面302平行的任意方向。
可选的,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多个凹槽3101相互连通。此时,设置于凹槽3101中的光阻挡结构50即能够阻挡亮度较强的位置处的至少部分光的出射,又能够阻挡亮度较弱的位置处的至少部分光的出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Y与发光元件11相交叠的凹槽3101的宽度w1大于在第一方向Y与发光元件11不交叠的凹槽3101的宽度w2,以使得具有较宽宽度的凹槽3101内设置的阻挡结构能够对较强的光具有较强的阻挡能力,而具有较窄与宽度的凹槽3101内设置的阻挡结构能够对较弱的光具有较弱的阻挡能力,从而同样能够改善萤火虫现象,提高包括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其中,微槽结构31的形状并不限于图11所示的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位于微槽结构31内的光阻挡结构50还可以包括贴附于微槽结构31内的遮光胶带。此时,可采用成品的遮光胶带,直接贴附于微槽结构31内,即可对由微槽结构31处出射的光进行遮挡,此种方式,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100的生成效率。其中,遮光胶带的厚度可以匹配微槽结构31的深度,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遮光胶带可以为超薄胶带,其厚度可选为5μm-10μm。
可选的,遮光胶带可以是黑黑胶带和/或黑白胶带。对于遮光胶带为黑黑胶带的情况,其靠近导光板30的一侧表面和远离导光板30的一侧均为黑色,即遮光胶带具有两面吸光性能。而当遮光胶带为黑白胶带时,其相对的两面中,一面为遮光面,另一面为反射面,且反射面朝向靠近导光板30的一侧,以使反射面能够对到达微槽结构光线进行反射,提高光的利用率;未能被反射面所反射的光线可被遮光面遮挡,而无法到达间隙41.如此,通过遮光胶带的反射面和遮光面的双重阻挡,可在提高光的利用率的前提下,改善漏光问题。
可选的,遮光胶带可以是单面胶,也可以为双面胶;当遮光胶带为单面胶时,该遮光胶带的一面具有粘性,通过具有粘性的面与导光板30的微槽结构31接触,使得其贴附于微槽结构31内;而当遮光胶带为双面胶时,该遮光胶带相对的两面均具有粘性,使得遮光胶带的其中一个具有粘性的面与光板30的微槽结构31接触贴合后,另一个具有粘性的面可以将位于遮光胶带背离导光板30一侧的其他组件与导光板30固定,实现对组件装配位置的定位,从而有利于简化装配难度。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2,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微槽结构31还与电路板20和/或匀光组件40相交。
示例性的,以微槽结构31与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均相交为例,当遮光胶带为双面胶时,可以同时将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固定于导光板30上,从而无需为固定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额外设置粘结层,简化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同时,在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时,可将遮光胶带所在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而实现对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装配位置的定位,从而能够简化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的装配难度。同时,当微槽结构31与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均相交时,位于微槽结构31内可以覆盖整个间隙,从而能够阻挡更多的光进入至间隙41中。
可选的,图13是图12中B区域中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2和图13,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微槽结构31与电路板20具有第一交叠区域231;第一交叠区域231在第二方向X上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0.1mm≤W1≤0.2mm;在垂直于出光面302的方向上,微槽结构31与匀光组件40具有第二交叠区域431;第二交叠区域431在第二方向X上的宽度W2的取值范围为:0.1mm≤W2≤0.2mm;其中,第二方向X为电路板20和匀光组件40的排列方向。如此,在满足装配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阻挡进入至间隙41处的光,从而改善萤火虫现象,提高显示效果。其中,W1和W2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技术特征,能够达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4和图15,该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00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其中,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侧,以使得由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能够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源提供至显示面板,并经由显示面板后,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进行显示发光。其中,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等)、以及其它非便携设备的显示器等。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包括相邻的且不共面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包括微槽结构;所述微槽结构内设置有光阻挡结构;所述光阻挡结构用于阻挡由所述微槽结构处出射的光;
匀光组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
电路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在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匀光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光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与所述间隙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发光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发光区的非显示发光区;所述微槽结构位于所述非显示发光区;
所述光阻挡结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显示发光区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微槽结构内的反射层和/或遮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阻挡结构包括所述遮光层时,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遮光层和/或灰色遮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结构包括油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所述油墨的浓度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结构包括反射部和遮光部时,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遮光部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所述光阻挡结构的厚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所述微槽结构的深度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结构的槽底包括若干凸起结构和/或若干凹陷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槽结构的槽底包括若干凸起结构时,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导光板的网点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
所述微槽结构包括与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出光面平行且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匀光组件的排列方向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相互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挡结构包括贴附于所述微槽结构内的遮光胶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相对的反射面和遮光面;所述反射面朝向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包括双面胶;
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遮光胶带与所述匀光组件相交;所述遮光胶带用于贴合所述匀光组件和所述导光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还与所述电路板和/或所述匀光组件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与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交叠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0.1mm≤W1≤0.2mm;
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与所述匀光组件具有第二交叠区域;所述第二交叠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2的取值范围为:0.1mm≤W2≤0.2mm;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匀光组件的排列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微槽结构的深度H的取值范围为:5μm≤H≤10μm。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侧。
CN202210190350.3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545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0350.3A CN114545545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0350.3A CN114545545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5545A true CN114545545A (zh) 2022-05-27
CN114545545B CN114545545B (zh) 2024-03-15

Family

ID=8166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0350.3A Active CN114545545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554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7105A1 (ja) * 2005-04-01 2006-10-12 Sony Corporation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偏向シート
JP2010276789A (ja) * 2009-05-27 2010-12-09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08286681A (zh) * 2018-01-31 2018-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215769269U (zh) * 2021-06-28 2022-02-08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7105A1 (ja) * 2005-04-01 2006-10-12 Sony Corporation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偏向シート
JP2010276789A (ja) * 2009-05-27 2010-12-09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08286681A (zh) * 2018-01-31 2018-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215769269U (zh) * 2021-06-28 2022-02-08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5545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2217B (zh)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82610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34518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43696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54605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1030283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25348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26217B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031791B (zh) 显示装置
US20110205453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surface illuminan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1372138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2048436B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CN21195606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08295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91454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4554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01972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2033234A1 (zh) 侧入式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270457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112510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2771308B (zh) 导光组件、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44706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411475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987407A (zh) 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