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4471A -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4471A
CN114544471A CN202210455003.9A CN202210455003A CN114544471A CN 114544471 A CN114544471 A CN 114544471A CN 202210455003 A CN202210455003 A CN 202210455003A CN 114544471 A CN114544471 A CN 114544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ube
sampling
path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50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4471B (zh
Inventor
于记良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50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4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4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4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4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4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012Calibrating particle analysers; Referenc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031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by measuring electrical or magne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06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for cytolo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08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 G06F2218/12Classification; Match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自动进样组件,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朝向第一取样位自动运送样本管;急诊进样组件,沿X方向的手动进样路径在机外的手动置样位和机内的第二取样位之间运送急诊的样本管;转运组件,沿Y方向的转运路径在接收位和采样位之间运送样本管,第二取样位、接收位和采样位沿Y方向顺序排布;调度组件,包括Y方向的第一路径和X方向的第二路径,第一路径上设置有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第一抓取位处于第二取样位的正上方、第二抓取位处于接收位的正上方;以及采样组件,对处于采样位的样本管采样,本发明可以随时启动急诊检测模式,用户无需等待,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本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背景技术
样本分析仪是最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其借助试剂对血液样本中的各种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
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分析仪采用自动批量进样模式,用户将试管放置于管架上,管架将试管批量运送至分析仪的置样口,抓手在置样口抓取试管进行采样和检测,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操作、加快检测速度。但是,在自动批量进样模式下,试管只能按序逐个进行检测,对于需要优先检测的急诊试管并不适用。
为此,一些分析仪还配置了开放进样模式,在有急诊试管的检测需求时,采样针伸出机壳外,用户直接将急诊试管放置于采样针下方进行吸样,但这增加了医护人员被意外刺伤的风险,同时若患者的样本携带病毒,也增加了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能兼顾常规检测和急诊检测的封闭进样。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自动进样组件,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朝向第一取样位自动运送样本管;急诊进样组件,包括急诊管座,所述急诊管座沿X方向的手动进样路径在机外的手动置样位和机内的第二取样位之间运送急诊的样本管;转运组件,包括转运座,所述转运座沿Y方向的转运路径在接收位和采样位之间运送样本管,所述第二取样位、接收位和采样位沿Y方向顺序排布;调度组件,包括抓手,所述抓手包括Y方向的第一路径和X 方向的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所述第一抓取位处于所述第二取样位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抓取位处于所述接收位的正上方;以及采样组件,包括采样针,所述采样针对处于所述采样位的转运座上的样本管采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朝向第一取样位输送样本管;抓手移动至第一抓取位,抓取第一取样位的样本管进行混匀;抓手移动至第二抓取位,将混匀后的样本管放入转运座;转运座沿Y方向移动,将混匀后的样本管移动至采样位;采样针对转运座上的样本管采样并将所采集的样本注入至检测组件进行样本检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样本分析仪设置有相互独立的自动进样组件和急诊进样组件且两者的进样路径不会相互干涉,因此在需要进行急诊试管的检测时,用户可以在主机上直接下达启动急诊检测模式的指令,使急诊进样组件向外伸出来接收并运送急诊试管,无需等待、也避免了急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同时,通过急诊进样组件实现了急诊样本的机内封闭采样,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采样针意外刺伤,也避免了医护人员被携带有病毒的急诊样本在空气中暴露而形成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样本分析仪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样本分析仪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样本分析仪的急诊管座在手动置样位的正视图。
图5为急诊管座在手动置样位的俯视图。
图6为急诊管座的第一孔位在第二取样位的正视图。
图7为第一孔位在第二取样位的俯视图。
图8为急诊管座的第二孔位在第二取样位的正视图。
图9为第二孔位在第二取样位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样本分析仪的抓手在混匀位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样本分析仪的转运座在接收位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用于生物样本,特别是血液样本的检测分析。图1-3所示为本发明样本分析仪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样本分析仪包括多个组件,如自动进样组件10、急诊进样组件20、调度组件30、微量管混匀组件40、转运组件50、采样组件、检测组件、控制组件等,其中控制组件用于自动协调其它各个组件在样本检测中的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方向的描述是以样本分析仪使用时的摆放方向为基础,如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背向用户的一侧为后侧,前后方向即为图示的Y方向、左右方向即为图示的X方向,上下方向即为图示的Z方向。
本发明样本分析仪在常规模式下,通过自动进样组件10实现待测样本的自动进样。自动进样组件10设置于样本分析仪的主机前侧,包括一沿X方向延伸的自动进样路径12。
在样本检测中,待测样本通常密封存放于样本管14中,多个样本管14置放于同一样本管架16上。样本管架16在驱动件,如电机等的作用下顺沿自动进样路径12移动,实现样本管14的批量自动进样。图示实施例中,自动进样路径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装载平台18和卸载平台19,样本管架16由装载平台18送入自动进样路径12之后,沿着自动进样路径12移动使得样本管14被顺序移动至第一取样位A1;调度组件30将处于第一取样位A1的样本管14抓入机内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后的样本管14放回至样本管架16;最后,样本管架16带着采样后的样本管14继续移动至卸载平台19并被卸载。
在样本检测中,样本管14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常用的有普通试管和微量试管。相对于普通试管来说,微量试管在高度和容积上要小的多,在样本检测中所采用的混匀方式、穿刺采样的高度等均会有所不同。在血液样本的检测中,普通试管常用于盛装采血量相对较多的静脉血、微量试管常用于盛装采血量相对较少的末梢血。样本分析仪可以在其自动进样路径12上设置试管类型检测元件,在自动进样的过程中对样本管14的类型进行识别和确认;或者,用户也可以在主机上手动输入试管类型,控制组件根据试管类型产生相应的信号来控制混匀、采样等流程的运行。
本发明样本分析仪在急诊模式下,通过急诊进样组件20实现急诊样本的手动进样,使得急诊样本可以优先检测。急诊进样组件20包括有急诊管座22,急诊管座22设置于自动进样组件10上方,沿X方向延伸的急诊进样路径24移动,将装载有急诊样本的样本管14由手动置样位B0运送至第二取样位A2。急诊进样路径24与自动进样路径12相互平行,两者在XY平面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在Z方向上,急诊管座22高于样本管架16以及样本管架16上的样本管14,急诊管座22的左右移动不会与样本管架16以及样本管架16上的样本管14产生干涉,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可以同时进行。
手动置样位B0设置于主机外的侧向处,图示方向位于主机左侧。第二取样位A2设置于机内,位于第一取样位A1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手动置样位B0和第二取样位A2左右排布,两者的连线沿X方向延伸;第二取样位A2和第一取样位A1上下排布,两者在XY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在一起。较佳地,样本分析仪的主机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图示方向为左侧板)设置有可开合的仓门,仓门正对急诊管座22。急诊模式启动时仓门打开,急诊管座22通过打开的仓门伸出至机外的手动置样位B0,用户可以将急诊的样本管14直接放置于急诊管座22上;之后,急诊管座22朝向机内的第二取样位A2移动,仓门关闭,实现急诊样本的手动封闭进样。
本实施例中,急诊管座22还包括一初始位C0,初始位C0与手动置样位B0、第二取样位A2处在同一X方向的直线上,急诊管座22在整个急诊检测流程中只需要左右移动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初始位C0优选地设置于手动置样位B0和第二取样位A2的连线的延长线上,急诊管座22在初始位C0时,在X方向上处于转运组件50和微量管混匀组件40之间、在Y方向上处于转运组件50和微量管混匀组件40之前,避免相互干涉。在其它实施例中,初始位C0也可以在手动置样位B0和第二取样位A2之间;或者,初始位C0与手动置样位B0也可以是同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急诊管座22上设置有第一孔位26和第二孔位28,第一孔位26和第二孔位28沿X方向左右排布,急诊管座22在顺沿急诊进样路径24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孔位26和第二孔位28可以先后到达第二取样位A2。图示中,第一孔位26用于适配普通试管、第二孔位28用于适配微量试管。优选地,第二孔位28中设置有适配器,使得微量试管可以固定在第二孔位28中。应当理解地,第一孔位26和第二孔位28是为了适配不同种类的试管,两者的位置可以互换;或者,急诊管座22也可以只设置单个孔位,通过不同的适配器件来安装不同型号的样本管14。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2-3所示,急诊管座22处于机内,位于第二取样位A2的右侧。当有急诊检测需求时,如4图和图5所示,驱使急诊管座22顺沿急诊进样路径24向左移动,直至其第一孔位26和第二孔位28伸出至机外的手动置样位B0。此时,用户可以将急诊的样本管14手动摇匀后放置于相应的孔位28或29中。之后,急诊管座22带着急诊的样本管14顺沿急诊进样路径24反向移动,当急诊的样本管14为普通试管时,急诊管座22移动至使其第一孔位26到达第二取样位A2,如图8-9所示;当急诊的样本管14为微量试管时,急诊管座22移动至使其第二孔位28到达第二取样位A2,如图6-7所示。
当自动进样的样本管14到达第一取样位A1或者手动进样的样本管14到达第二取样位A2时,启动调度组件30来抓取样本管14。调度组件30包括抓手32,抓手32具有沿Y方向的第一路径34、沿X方向的第二路径36以及沿Z方向的抓放路径。
第一路径34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抓取位D1和第二抓取位D2,其中第一抓取位D1处于第一取样位A1、第二取样位A2的正上方,三者在XY平面内的投影重叠在一起;第二抓取位D2处于转运组件50的接收位E1的正上方,两者在XY平面内的投影重叠在一起,参见图3和图6。第二路径36上至少设置有第三抓取位D3,第三抓取位D3处于微量管混匀组件40的混匀位F0的正上方,两者在XY平面内的投影重叠在一起,参见图3和图10。在每一抓取位D1、D2、D3,抓手32都可以沿其抓放路径上下移动,使得抓手32可以抓取处于第一取样位A1、第二取样位A2、接收位E1以及混匀位F0的样本管14并将所抓取的样本管14在上述位置之间进行转移。
本发明中,调度组件30还包括旋转电机等,在抓手32抓取自动进样的普通试管并抬升一定高度后,旋转电机驱动抓手32以及所抓取的普通试管通过旋转、摆动或者颠倒的方式进行将管内的待测样本混匀。微量管混匀组件40包括混匀座42,在抓手32抓取自动进样的微量试管并抬升一定高度后,抓手32顺沿其第一路径34和第二路径36移动至第三抓取位D3,之后下移将微量试管放入至混匀座42进行混匀。较佳地,微量管混匀组件40还包括振动电机,通过振动的方式将混匀座42中的微量试管内的待测样本混匀。本实施例中,混匀座42固定于混匀位F0,处于第二取样位A2的右侧偏后的位置,在X、Y 方向上均与第二取样位A2均错开一定距离。在其它实施例中,混匀座42也可以是活动地设置于机内。
本实施例中,转运组件50包括转运座52,转运座52中设置有孔位来承接样本管14。如图3和图11所示,转运座52沿Y方向延伸的转运路径54移动,在接收位E1和采样位E2之间转运样本管14。如图1-3所示,转运座52、混匀座42与急诊管座22位于大致同一高度,均处于自动进样组件10的上方,转运座52的前后移动与样本管架16以及样本管架16上的试管不会产生干涉。急诊管座22在初始位时,在X方向上处于转运座52和混匀座42之间、在Y方向上位于转运座52和混匀座42的前侧。较佳地,第二取样位A2、接收位E1和采样位E2沿Y方向顺序排布,接收位E1和混匀位F0沿X方向左右排布,抓手32的第一路径34和第二路径36的交点即第二抓取位D2。应当理解地,接收位E1和混匀位F0也可以在Y 方向错开,抓手32的第一路径34和第二路径36的交点可以是第一抓取位D1和第二抓取位D2之间的任意位置。
如图2-3所示,初始时,抓手32处于第一抓取位D1,顺沿其抓放路径上下移动来抓取自动进样组件10运送至第一取样位A1的样本管架16上的样本管14或者抓取急诊进样组件20运送至第二取样位A2的急诊的样本管14。其中,抓手32抓取自动进样的样本管14相对于抓取手动进样的急诊的样本管14需要下降更大的高度。
当抓手32所抓取的样本管14为自动进样的普通试管时,抓手32带着普通试管沿其抓放路径上移一定距离后进行混匀;之后,转运座52沿其转运路径54前移至接收位E1,抓手32沿其第一路径34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后再下移将样本管14放置于转运座52的孔位中。
当抓手32所抓取的样本管14为自动进样的微量试管时,抓手32带着微量试管沿其抓放路径上移一定距离,之后顺沿其第一路径34在Y方向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再顺沿其第二路径36在X方向上移动至第三抓取位D3,最后抓手32下移将自动进样的微量试管放入混匀座42中进行混匀。混匀操作完成后,抓手32带着混匀后的样本管14上移至第三抓取位D3,之后沿其第二路径36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转运座52沿其转运路径54前移至接收位E1,抓手32下移将样本管14放置于转运座52的孔位中。
当抓手32所抓取的样本管14为手动进样的急诊的样本管14时,由于管内样本静置时间短或者用户可以手动混匀,因此在手动进样之后通常不需要进行混匀操作,抓手32带着样本管14沿其抓放路径上移一定距离后再沿其第一路径34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转运座52沿其转运路径54前移至接收位E1,之后抓手32下移将样本管14放置于转运座52的孔位中。
之后,转运座52带着手动进样或者自动进样的样本管14沿其转运路径54向后移动至采样位E2,采样组件的采样针对样本管14穿刺采样。采样针具有X方向的路径移动,其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吸样位和多个分样位。其中,吸样位处于采样位E2的正上方,采样针在吸样位下移并刺入样本管中14来吸取预定剂量的待测样本。检测组件设置于采样组件的下方,包括沿X方向排布的多个反应测量池,每一反应测量池处于其中一分样位的正下方。采样针吸取足量的待测样本后,顺沿其移动路径顺序移动至各个分样位,将所吸取的待测样本分注至各个反应测量池中,待测样本与反应测量池中相应的试剂混合、反应后通过光、电等检测元件来获取最终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样本分析仪在使用时,一般采用常规检测模式,通过自动进样组件10驱动样本管架16朝向第一取样位A1移动,样本管14批量进样;之后,抓手32移动至第一抓取位D1后下移来抓取第一取样位A1的样本管14,直接对样本管14进行混匀或者将其转移至微量管混匀组件40进行混匀;样本混匀后,转运座52移动至接收位E1,抓手32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后下移将混匀后的样本管14放置于转运座52中;之后,转运座52带着混匀后的样本管14移动至采样位E2;之后,采样针对样本管14采样并将所采集的样本分注至检测组件的各个反应测量池来获取检测结果,完成样本检测。
当有急诊检测需求时,用户可以直接在主机上启动急诊检测模式,通过急诊进样组件20来输入需急诊的样本管14,在此过程中急诊管座22沿X方向的急诊进样路径24在主机内外运动,实现急诊样本的手动封闭进样。急诊的样本管14进样后,抓手32移动至第一抓取位D1后下移来抓取第二取样位A2的样本管14;之后,转运座52移动至接收位E1,抓手32移动至第二抓取位D2后下移将急诊的样本管14放置于转运座52中;之后,转运座52将急诊的样本管14移动至采样位E2进行采样,所采集的样本被分注至检测组件的各个反应测量池来获取检测结果,完成样本检测。
本发明中,抓手32沿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移动,通过X、Y方向的移动可以在XY平面内调整抓手32的位置,使其能够到达各个组件的上方,之后即可上下移动来抓放各个组件上的样本管14,从而样本管14可以在各个组件之间轮转,完成样本混匀和样本采集,使得各个组件的运动路径可以更短,各个组件之间的布局更灵活方便,各个组件本身的机构可以简化,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样本检测效率更高。另外,通过手动进样组件10和急诊进样组件20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进行急诊的样本管14的手动封闭进样,无需等待常规检测流程结束,避免了急诊样本等待和被污染的风险,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采样针意外刺伤、被携带有病毒的急诊样本在空气中暴露而形成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进样组件,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朝向第一取样位自动运送样本管;
急诊进样组件,包括急诊管座,所述急诊管座沿X方向的手动进样路径在机外的手动置样位和机内的第二取样位之间运送急诊的样本管;
转运组件,包括转运座,所述转运座沿Y方向的转运路径在接收位和采样位之间运送样本管,所述第二取样位、接收位和采样位沿Y方向顺序排布;
调度组件,包括抓手,所述抓手包括Y方向的第一路径和X 方向的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上至少设置有第一抓取位和第二抓取位,所述第一抓取位处于所述第二取样位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抓取位处于所述接收位的正上方;以及
采样组件,包括采样针,所述采样针对处于所述采样位的转运座上的样本管采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样位处于所述第一取样位的正上方,所述自动进样路径和手动进样路径在XY平面的投影处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量管混匀组件,所述微量管混匀组件包括混匀座,所述混匀座包括一混匀位;所述抓手的第二路径上至少设置有第三抓取位,所述第三抓取位处于所述混匀位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位与所述第二取样位在X、Y方向上均错开,所述第二路径和所述第一路径的交点偏离所述第一抓取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位和所述接收位沿X方向排布,所述第二路径和所述第一路径的交点为所述第二抓取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组件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微量管混匀组件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自动进样组件运送至所述第一取样位的试管为普通试管时,所述抓手在抓取试管后抬升一定高度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抓手对普通试管混匀;所述自动进样组件运送至所述第一取样位的试管为微量试管时,所述抓手在抓取微量后上移至所述第一抓取位,之后顺沿其第一移动和第二路径移动至所述第三抓取位,将微量试管放入至所述混匀座中,所述振动电机对所述混匀座中的微量试管进行混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管座还包括初始位,所述急诊管座在初始位时,在X方向上处于所述转运座和混匀座之间、在Y方向上位于所述转运座和混匀座的前侧。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急诊管座上设置两个孔位分别装载两种类型的样本管,所述两个孔位沿X方向左右排布;所述样本分析仪的主机在其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设置有可开合的仓门,所述仓门打开时,所述急诊管座伸出至机外的手动置样位;所述急诊管座回到机内时,所述仓门关闭。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采样针包括X方向的移动路径,所述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吸样位和多个分样位,所述吸样位处于所述采样位的正上方;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反应测量池,每一所述分样位处于其中一所述反应测量池的正上方。
10.一种样本检测流程,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仪,包括以下步骤:
沿X方向的自动进样路径朝向第一取样位输送样本管;
抓手移动至第一抓取位,抓取第一取样位的样本管进行混匀;
抓手移动至第二抓取位,将混匀后的样本管放入转运座;
转运座沿Y方向移动,将混匀后的样本管移动至采样位;
采样针对转运座上的样本管采样并将所采集的样本注入至检测组件进行样本检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检测流程,其特征在于,样本管进行混匀时,当抓手所抓取的样本管为普通试管,抓手上移后将普通试管混匀;混匀之后,抓手沿Y方向移动至第二抓取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检测流程,其特征在于,样本管进行混匀时,当抓手所抓取的样本管为微量试管,抓手上移后沿X、Y两个方向移动至第三抓取位,将微量试管放置于微量管混匀组件进行混匀;混匀之后,抓手沿X方向移动至第二抓取位。
CN202210455003.9A 2022-04-28 2022-04-28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Active CN114544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003.9A CN11454447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5003.9A CN11454447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4471A true CN114544471A (zh) 2022-05-27
CN114544471B CN114544471B (zh) 2022-07-15

Family

ID=8166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5003.9A Active CN11454447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44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8869A (zh) * 2022-06-13 2022-07-2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055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检测单元及样本分析仪
CN114137245A (zh) * 2022-02-08 2022-03-0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52766A (zh) * 2022-02-10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CN114152764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急诊检测流程
CN114152770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52765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调度系统及样本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0557A (zh) * 2017-06-30 2017-10-24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检测单元及样本分析仪
CN114137245A (zh) * 2022-02-08 2022-03-0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52764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急诊检测流程
CN114152770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52765A (zh) * 2022-02-09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调度系统及样本调度方法
CN114152766A (zh) * 2022-02-10 2022-03-0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8869A (zh) * 2022-06-13 2022-07-2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4471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43886A1 (en) Fully 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t immune analyzer
CN114152764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急诊检测流程
WO2017128806A1 (zh) 全自动荧光定量免疫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CN114152770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US8343770B2 (en)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aspirating specimen
CN210090481U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US20210223276A1 (en) Blood sample analyzer, bloo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785507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 sample loading
CN114544471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检测流程
CN114137245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14152765B (zh) 一种样本调度系统及样本调度方法
CN111830267A (zh) 一种阴道分泌物样品检测前处理系统
CN114152766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CN210401445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
CN215005445U (zh) 样本分析仪
CN114545008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组件
CN215574143U (zh) 样本稀释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1855985A (zh) 一种分析仪
CN115505526B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检测流水线及使用方法
CN114545009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手动进样方法
CN114544470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急诊检测方法
CN113791235A (zh)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及血样测试方法
EP4279228A1 (en) Gripping apparatus for gripping sample container
CN217384867U (zh) 一种取样臂模块
CN212321640U (zh) 一种阴道分泌物样品检测前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