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1415A -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1415A
CN114541415A CN202210212903.0A CN202210212903A CN114541415A CN 114541415 A CN114541415 A CN 114541415A CN 202210212903 A CN202210212903 A CN 202210212903A CN 114541415 A CN114541415 A CN 114541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sliding piece
driv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29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合伍
谢华裕
苏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29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14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14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固定装置,所述防护板抵接于基坑的内侧壁;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滑移件和旋转件;所述底板固定于基坑的底部,所述滑移件滑移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板、抵接板和多根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与所述滑移件转动连接;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防护板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申请减小了基坑支护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对于软土地质的深基坑来说,基坑支护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结构一般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护板,底板贴合于基坑坑底、护板贴合于基坑侧壁,并且底板和护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倾斜设置且分别与底板和护板固定连接,依次对基坑进行支撑。由于该支护结构的挡板和支撑板之间的角度恒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新挖掘出的基坑侧壁倾斜角度不能与该装置相适应时,需要重新制造支护装置,从而增加了基坑支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基坑支护的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固定装置,所述防护板抵接于基坑的内侧壁;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滑移件和旋转件;所述底板固定于基坑的底部,所述滑移件滑移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旋转件包括旋转板、抵接板和多根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与所述滑移件转动连接;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防护板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基坑进行支护的过程中,先将防护板抵接于基坑的侧壁,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同时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同时带动抵接板旋转,以使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移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旋转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的固定,相比于背景技术,不仅扩大了抵接板与防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抵接板对防护板的作用力,进而增加了防护板固定于基坑内侧壁的牢固性,同时固定装置还能实现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同时由于多根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板固定,多根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抵接板固定,不仅增加了旋转件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使抵紧板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滑移件,对滑移件和抵接板均有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联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两个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滑移件上,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滑移件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并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蜗杆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旋转件的角度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同时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同时带动抵接板旋转,从而保证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同时由于蜗轮蜗杆结构具有自锁功能,因此抵接板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增加了抵接板对防护板的固定作用。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主动杆、从动杆和第一手轮;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滑移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轮固定于所述主动杆的一端,所述从动杆的端部与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套设于所述主动杆上并与所述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套设于所述从动杆上并与所述从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一手轮带动主动杆旋转,主动杆带动第一斜齿轮旋转,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带动从动杆旋转,从动杆带动蜗杆旋转,从而调节旋转件的倾斜角度,一方面具有省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手轮固定于主动杆的一端,以使第一手轮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滑移件,对第一手轮和滑移件均有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丝杆、第二手轮和两个第二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滑移件,所述丝杆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手轮固定于所述丝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人员通过旋转第二手轮,第二手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带动底板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的方向滑动,相比于直接旋转丝杆,具有省力作用;同时由于底板位于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因此底板在滑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支撑块对底板有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丝杆不会与底板相互脱离。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条,所述滑移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穿过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对导向条有导向作用,以使导向条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稳定的滑动,导向条带动滑移件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稳定的滑动,增加了滑移件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导向条为燕尾条,所述导向槽为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对导向条还有防脱作用,以使导向条只能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而无法沿竖直方向运动,进一步增加了导向条沿导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槽内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的螺帽和滑移件对第一固定部有固定作用,从而将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滑移件上,从而将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滑移件上,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第一支撑块的便捷性;同时由于第一调节槽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工作人员便于沿竖直方向调节两个第一支撑块的高度,两个第一支撑块带动蜗杆和第二斜齿轮升降,从而便于同时调节蜗杆和第二斜齿轮的高度,以使蜗杆与蜗轮啮合的同时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
可选的,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和调节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滑移件上,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调节槽内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底板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解除第二螺栓对调节块的固定作用,滑移件在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移件带动固定块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的方向滑动,固定块带动调节块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的方向滑动,第二螺栓与调节槽发生相对滑动,第二螺栓对调节块有导向作用,从而增加了调节块滑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滑移件滑动的稳定性;当旋转件抵接于防护板上时,通过第二螺栓将调节块固定于底板上,从而将滑移件固定于底板上,进而实现对旋转件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穿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滑移件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锁紧件的便捷性。
可选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防护板安装于基坑的内侧壁;
步骤二: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基坑底部;
步骤三: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带动抵接板旋转,以使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
步骤四: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移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旋转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的侧壁,从而将防护板固定于基坑的侧壁;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带动抵接板旋转,以使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从而使防护板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侧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工作人员在对基坑进行支护的过程中,先将防护板抵接于基坑的侧壁,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同时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同时带动抵接板旋转,以使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移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旋转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的固定,相比于背景技术,不仅扩大了抵接板与防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抵接板对防护板的作用力,进而增加了防护板固定于基坑内侧壁的牢固性,同时固定装置还能实现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同时由于多根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板固定,多根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抵接板固定,不仅增加了旋转件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使抵紧板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滑移件,对滑移件和抵接板均有保护作用;
工作人员在对基坑进行支护的过程中,先将防护板抵接于基坑的侧壁,然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板旋转,旋转板同时带动多根连接杆旋转,多根连接杆同时带动抵接板旋转,以使抵接板与防护板相互平行;然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移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滑移件带动旋转件朝向靠近防护板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的固定,相比于背景技术,不仅扩大了抵接板与防护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抵接板对防护板的作用力,进而增加了防护板固定于基坑内侧壁的牢固性,同时固定装置还能实现重复利用,从而节约了成本;同时由于多根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板固定,多根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抵接板固定,不仅增加了旋转件自身的结构强度,同时使抵紧板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滑移件,对滑移件和抵接板均有保护作用;
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一手轮带动主动杆旋转,主动杆带动第一斜齿轮旋转,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带动从动杆旋转,从动杆带动蜗杆旋转,从而调节旋转件的倾斜角度,一方面具有省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手轮固定于主动杆的一端,以使第一手轮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滑移件,对第一手轮和滑移件均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板;2、固定装置;21、底板;211、导向条;22、滑移件;221、滑移板;222、支撑板;223、导向槽;23、旋转件;231、旋转板;232、抵接板;233、连接杆;234、旋转轴;3、第一驱动装置;31、联动机构;311、蜗轮;312、蜗杆;313、第一支撑块;314、第一固定部;315、第一调节槽;316、第一螺栓;32、驱动机构;321、第一斜齿轮;322、第二斜齿轮;323、主动杆;324、从动杆;325、第一手轮;4、第二驱动装置;41、丝杆;42、第二手轮;43、第二支撑块;5、锁紧件;51、固定块;511、第三螺栓;52、调节块;521、第二调节槽;522、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将旋转轴234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连接杆233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以此为基础对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参照图1,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包括防护板1和固定装置2,防护板1抵接于基坑的内侧壁,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防护板1。
继续参照图1,固定装置2包括底板21、滑移件22和旋转件23。底板21呈水平设置,底板21固定于基坑的底部。滑移件22包括滑移板22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222,两个支撑板222的底端均与滑移板221一体成型。旋转件23包括旋转板231、抵接板232和多根连接杆23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33的数量为三根,三根连接杆233的一端与旋转板231固定连接,三根连接杆233的另一端与抵接板232固定连接。旋转板231沿第一方向延伸,旋转板23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旋转轴234,两个旋转轴23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旋转轴234分别穿设于两个支撑板222,两个旋转轴234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22转动连接。滑移件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板231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3,底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件22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1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联动机构31和驱动机构32,联动机构31包括蜗轮311、蜗杆312和两个第一支撑块313。两个第一支撑块313均固定于其中一个支撑板222的内侧壁,两个第一支撑块313相互平行。蜗杆312沿第二方向延伸,蜗杆31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支撑块313,蜗杆3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块313转动连接。蜗轮311套设于其中一个旋转轴234上并与旋转轴234固定连接,蜗轮311与蜗杆312相互啮合,驱动机构32用于驱动蜗杆312旋转。
参照图2,驱动机构32包括第一斜齿轮321、第二斜齿轮322、主动杆323、从动杆324和第一手轮325。主动杆323沿第一方向延伸,主动杆32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支撑板222,主动杆3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22转动连接,第一斜齿轮321套设于主动杆323上并与主动杆323固定连接。从动杆324沿第二方向延伸,从动杆324的端部与蜗杆312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斜齿轮322套设于从动杆324上并与从动杆324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321与第二斜齿轮322相互啮合,第一手轮325固定于主动杆323的一端。
参照图1和图2,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一手轮325来带动主动杆323旋转,主动杆323带动第一斜齿轮321旋转,第一斜齿轮321带动第二斜齿轮322旋转,第二斜齿轮322带动从动杆324旋转,从动杆324带动蜗杆312旋转,蜗杆312带动蜗轮311旋转,蜗轮311带动旋转轴234旋转,旋转轴234带动旋转板231旋转,旋转板231同时带动三根连接杆233旋转,三根连接杆233带动抵接板232旋转,以使抵接板232与防护板1相互平行。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滑移件22朝向靠近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232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1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1的固定。同时由于蜗轮311蜗杆312结构具有自锁功能,因此抵接板232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增加了抵接板232对防护板1的固定作用。
参照图2,第一支撑块3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4,两个第一固定部314的侧壁均抵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板222的内侧壁。两个第一固定部314的侧壁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调节槽315,两个第一调节槽315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个第一调节槽315内穿设有第一螺栓316,两个第一螺栓316均与支撑板222螺纹配合。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第一支撑块313的便捷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调节槽315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工作人员便于沿竖直方向调节两个第一支撑块313的高度,两个第一支撑块313带动蜗杆312和第二斜齿轮322升降,从而便于同时调节蜗杆312和第二斜齿轮322的高度,以使蜗杆312与蜗轮311啮合的同时第一斜齿轮321与第二斜齿轮322相互啮合。
参照图1和图3,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丝杆41、第二手轮42和两个第二支撑块43,两个第二支撑块43均固定于底板21上,底板21位于两个第二支撑块43之间。丝杆41沿第二方向延伸,丝杆4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二支撑块43,丝杆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块43转动连接。丝杆41穿过滑移板221,丝杆41与滑移板221螺纹配合。第二手轮42固定于丝杆41远离防护板1的一端。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二手轮42,第二手轮42带动丝杆41旋转,丝杆41带动底板21朝向靠近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232抵接于防护板1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1的固定。同时由于底板21位于两个第二支撑块43之间,因此底板21在滑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支撑块43对底板21有限位作用,从而保证丝杆41不会与底板21相互脱离。
参照图3,底板2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条211,底板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23,导向条211和导向槽223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两个导向条211分别穿过两个导向槽223,底板21与两个导向条211滑移配合,从而增加了滑移件22沿第二方向滑动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3,滑移件22上设置有两个锁紧件5,每个锁紧件5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块51和调节块52,固定块51与调节块52相互垂直。固定块51的侧壁抵接于滑移板221的侧壁,固定块51上穿设有第三螺栓511,第三螺栓511与滑移板221螺纹配合,从而将固定块51固定于滑移板221远离防护板1的侧壁。调节块52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调节槽521,第二调节槽52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调节槽521内穿设有第二螺栓522,第二螺栓522与底板21螺纹配合。工作人员解除第二螺栓522对调节块52的固定作用,滑移件22在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移件22带动固定块51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固定块51带动调节块52朝向靠近或远离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第二螺栓522与调节槽发生相对滑动,第二螺栓522对调节块52有导向作用,从而增加了调节块52滑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滑移件22滑动的稳定性;当旋转件23抵接于防护板1上时,通过第二螺栓522将调节块52固定于底板21上,从而将滑移件22固定于底板21上,进而实现对旋转件23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防护板1安装于基坑的内侧壁;
步骤二:通过将底板21固定于基坑底部,从而将固定装置2固定于基坑底部;
步骤三:通过旋转第一手轮325来带动主动杆323旋转,主动杆323带动第一斜齿轮321旋转,第一斜齿轮321带动第二斜齿轮322旋转,第二斜齿轮322带动从动杆324旋转,从动杆324带动蜗杆312旋转,蜗杆312带动蜗轮311旋转,蜗轮311带动旋转轴234旋转,旋转轴234带动旋转板231旋转,旋转板231同时带动三根连接杆233旋转,三根连接杆233带动抵接板232旋转,以使抵接板232与防护板1相互平行;
步骤四:通过旋转第二手轮42,第二手轮42带动丝杆41旋转,丝杆41带动底板21朝向靠近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232抵接于防护板1的侧壁,从而实现对防护板1的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1)和固定装置(2),所述防护板(1)抵接于基坑的内侧壁;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底板(21)、滑移件(22)和旋转件(23);所述底板(21)固定于基坑的底部,所述滑移件(22)滑移设置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旋转件(23)包括旋转板(231)、抵接板(232)和多根连接杆(233),多根所述连接杆(23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板(231)固定连接,多根所述连接杆(233)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板(23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231)与所述滑移件(22)转动连接;所述滑移件(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231)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22)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防护板(1)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联动机构(31)和驱动机构(32),所述联动机构(31)包括蜗轮(311)、蜗杆(312)和两个第一支撑块(31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313)均固定于所述滑移件(22)上,所述蜗杆(3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3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231)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234),所述旋转轴(234)与所述滑移件(22)转动连接;所述蜗轮(311)套设于所述旋转轴(234)上并与所述旋转轴(234)固定连接,所述蜗轮(311)与所述蜗杆(312)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32)用于驱动所述蜗杆(31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第一斜齿轮(321)、第二斜齿轮(322)、主动杆(323)、从动杆(324)和第一手轮(325);所述主动杆(323)的两端均与所述滑移件(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轮(325)固定于所述主动杆(323)的一端,所述从动杆(324)的端部与所述蜗杆(3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321)套设于所述主动杆(323)上并与所述主动杆(3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322)套设于所述从动杆(324)上并与所述从动杆(3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321)与所述第二斜齿轮(322)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丝杆(41)、第二手轮(42)和两个第二支撑块(43),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43)均固定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底板(2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43)之间;所述丝杆(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块(43)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1)穿过所述滑移件(22),所述丝杆(41)与所述滑移件(22)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手轮(42)固定于所述丝杆(4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条(211),所述滑移件(22)上开设有导向槽(223),所述导向条(211)穿过所述导向槽(223),所述导向条(211)与所述导向槽(223)滑移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211)为燕尾条,所述导向槽(223)为燕尾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31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4),所述第一固定部(314)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槽(315),所述第一调节槽(315)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调节槽(315)内穿设有第一螺栓(316),所述第一螺栓(316)与所述滑移件(22)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22)上设置有锁紧件(5),所述锁紧件(5)包括固定连接的固定块(51)和调节块(52),所述固定块(51)固定于所述滑移件(22)上,所述调节块(52)上开设有第二调节槽(521),所述第二调节槽(5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丝杆(4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调节槽(521)内穿设有第二螺栓(522),所述第二螺栓(522)与所述底板(21)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1)上穿设有第三螺栓(511),所述第三螺栓(511)与所述滑移件(22)螺纹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防护板(1)安装于基坑的内侧壁;
步骤二:将固定装置(2)固定于基坑底部;
步骤三: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板(231)旋转,旋转板(231)带动多根连接杆(233)旋转,多根连接杆(233)带动抵接板(232)旋转,以使抵接板(232)与防护板(1)相互平行;
步骤四: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滑移件(22)朝向靠近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滑移件(22)带动旋转件(23)朝向靠近防护板(1)的方向滑动,以使抵接板(232)的侧壁抵接于防护板(1)的侧壁。
CN202210212903.0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Withdrawn CN114541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2903.0A CN114541415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2903.0A CN114541415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1415A true CN11454141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2903.0A Withdrawn CN114541415A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14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255A (zh) * 2022-06-16 2022-08-30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混凝土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
CN116025195A (zh) * 2023-01-29 2023-04-2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边坡护坡、超深基坑用斜梯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255A (zh) * 2022-06-16 2022-08-30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混凝土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
CN116025195A (zh) * 2023-01-29 2023-04-2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边坡护坡、超深基坑用斜梯装置
CN116025195B (zh) * 2023-01-29 2023-11-0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边坡护坡、超深基坑用斜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41415A (zh) 一种软土地质深基坑支护开挖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43106B (zh) 一种桩孔的开挖装置及方法
CN115125967A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CN217270272U (zh) 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设备
CN213392140U (zh) 一种轨道带支撑油缸的矿用链臂锯
CN213537145U (zh) 一种探矿机操作平台液压升降装置
CN114960487A (zh) 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1174053U (zh) 一种石油勘探用防护装置
CN113153400A (zh) 一种综采井下防护支撑架
CN219733427U (zh) 一种煤矿采掘支护结构
CN219453499U (zh) 一种可调式挖掘机支架
CN219492313U (zh) 一种煤矿采掘临时支护装置
CN219410896U (zh) 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1028818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指示牌结构
CN219971417U (zh) 一种电缆盘放置托架
CN212958566U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井筒除垢装置
CN216894458U (zh) 一种框架落地自移式前伸缩超前支护装置
CN219690609U (zh) 一种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的监测装置
CN219675995U (zh) 一种水土保持监测插钎装置
CN218027664U (zh) 一种便携式的打桩机
CN219833049U (zh) 一种电动修井机接地装置
CN216307152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监测装置
CN216974890U (zh) 一种煤矿采掘支护结构
CN220506392U (zh) 用于临时挡风装置
CN219118177U (zh) 一种防止变形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