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0998A -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0998A
CN114530998A CN202011320007.3A CN202011320007A CN114530998A CN 114530998 A CN114530998 A CN 114530998A CN 202011320007 A CN202011320007 A CN 202011320007A CN 114530998 A CN114530998 A CN 114530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bearing assembly
mold
core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0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李慧勇
张纪元
吕骁
易博
罗七一
常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diopower Med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diopower Med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diopower Med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diopower Med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00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0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0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将铁芯套设在绕组上,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以及将绕组和轴承组件套设在模芯上;将模芯至少套设有绕组和轴承组件的部分放置于一模具中,从模具的注胶口注入灌封胶,待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模芯,去除所述模具,得到包括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的电机外壳。通过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提高了焊接时的便利性,另外,在通过模芯保证绕组与轴承组件的同轴精度后,利用模具来执行灌封工艺,使得滚动轴承、绕组和铁芯一体成型,有效避免了后期加工的问题,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同时,也起到保护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背景技术
在市面众多治疗心衰症状的心室辅助装置中,短期经皮介入血泵与长期植入式血泵相比,手术过程简便、风险极低,血泵的尺寸、重量大幅降低,运行时振动微小,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并且症状恢复后可撤出体外。一般介入血泵的外径通常小于6毫米,甚至4毫米,血泵转速高达数万转每分钟,所以对电机部件精密度要求高。但国内尚无经皮介入血泵上市产品,研发阶段中的一个难点在于血泵成形技术。
经皮介入血泵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在于电机,而电机通常采用空心杯电机以提高电机的性能、降低电机的尺寸。空心杯电机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电机组件的质量高低,更依赖于电机组装时定子和转子的同轴度,而电机各个组件装配于电机外壳之中,传统的机械加工外壳精度达不到要求,常规的盘式电机灌封技术也无法满足空心杯电机的结构要求。空心杯电机绕组的线径极细,极难焊接,即使焊接好之后仍然容易断裂,在将轴承与制造好的电极外壳组装时,也会导致工序复杂,加工难度高,成品可靠性低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皮介入血泵内部结构精密,使用传统灌封成形方法,极易使电机外壳内生成气泡,从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甚至导致绕组损坏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包括:
将铁芯套设在绕组上,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以及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模芯上;
将所述模芯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放置于一模具中,从所述模具的注胶口注入灌封胶,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去除所述模具,得到包括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的电机外壳。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滚动轴承,在将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之前,将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过盈配合,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与所述模芯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模芯间隙配合。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所述下端盖相较于所述上端盖更靠近所述绕组,将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下端盖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所述下端盖采用绝缘端盖,在所述下端盖的表面设置焊点,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或者,在所述下端盖内设置印制电路板,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焊点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提供的所述模芯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在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时,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分别套设在内径与所述模芯的外径相匹配的所述阶梯段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中,在将所述模芯放置于所述模具中时,将所述轴承组件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绕组更靠近所述注胶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铁芯和轴承组件,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同轴设置,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绕组上,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上,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一体灌封成型。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滚动轴承,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中,所述下端盖相较于所述上端盖更靠近所述绕组;所述下端盖的表面设有焊点,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或者,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焊点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中,所述绕组的表面覆盖有绝缘胶。
可选的,在所述的电机外壳中,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的表面覆盖有硅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工模组,用于电机外壳的灌封成型,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铁芯和轴承组件,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绕组上,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上,所述加工模组包括:模芯和模具,其中,
所述模芯用于供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同轴设置;
所述模具具有容置腔和注胶口,所述容置腔用于至少容置套设在所述模芯上的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注胶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将灌封胶注入至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模组中,所述模芯为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所述阶梯段用于在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后,限制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在套设方向上的位移。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模组中,所述注胶口与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对应。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模组中,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模组中,所述模芯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冗余段、中间段和第二冗余段,所述中间段用于套设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后形成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冗余段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冗余段,所述第二支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冗余段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冗余段。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模组中,所述模芯在套设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后,所述第二冗余段相较于所述绕组更靠近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模具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支撑槽连通的第一出线孔,或者具有围绕所述支撑槽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第二出线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铁芯套设在所述绕组上,将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上,以及将绕组和轴承组件套设在模芯上;将所述模芯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放置于一模具中,从所述模具的注胶口注入灌封胶,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去除所述模具,得到包括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的电机外壳。通过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提高了焊接时的便利性,另外,在通过模芯保证绕组/铁芯与轴承组件的同轴精度后,利用模具来执行灌封工艺,使得滚动轴承、绕组和铁芯一体成型,有效避免了后期加工的问题,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同时,也起到保护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轴承的两端加设了上下端盖,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在起到防止灌封胶进入轴承内圈导致轴承抱死的同时,也起到辅助固定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的作用,从而可避免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发生断裂。
进一步的,提供了两种焊点设置方案,使得将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焊接在轴承下端盖上可操作性强。
进一步的,在模具上开设出线孔,通过出线孔将引出线引出,可有效防止引出线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利用加工模组对电机外壳进行灌封成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在模芯上套设绕组、铁芯和轴承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及图5为本实施例中在模具上开设出线孔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焊接方案的示意图;
图9及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咱焊接方案的示意图;
图11为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形成的电机外壳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绕组;12-铁芯;13-轴承组件;21-模芯;22-模具;201-容置腔;202-注胶口;132-滚动轴承;131-上端盖;133-下端盖;221-上模具;222-下模具;2221-导柱;211-第一冗余段;212-中间段;213-第二冗余段;203-第一支撑槽;204-第二支撑槽;205-第一出线孔;206-第二出线孔;14-PCB板;111-出线端;112-引出线;113-焊点;a、b、c、d-阶梯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电机外壳、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及加工模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空心杯电机为经皮介入血泵的关键部件,对于空心杯电机而言,电机外壳在成型时,需将绕组及套设在绕组上的铁芯与滚动轴承同轴设置,且需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进行焊接,然而实际操作中,因现有灌封技术不满足要求、绕组线径细极难焊接、焊接之后仍容易断裂、制造好的电机外壳与轴承组装困难等原因,而导致无法形成可靠度高的空心杯电机,从而使得经皮介入血泵的生产受到限制。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工模组,所述加工模组用于电机外壳的灌封成型,请参考图1,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11、铁芯12和轴承组件13,所述铁芯12套设在所述绕组11上,所述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13上。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加工模组包括:模芯21和模具22,其中,所述模芯21用于供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同轴设置;所述模具具有容置腔201和注胶口202,所述容置腔201用于至少容置套设在所述模芯21上的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所述轴承组件13,所述注胶口202与所述容置腔201连通,用于将灌封胶注入至所述容置腔201内。
为了保证各部件的同轴精度,较佳的,模芯21采用精密加工的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所述阶梯段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各阶梯段的同轴度误差不超过1微米,当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在所述模芯21上后,其中2个阶梯段用于限制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在套设方向上的位移。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13除了通用的滚动轴承132,还包括上端盖131和下端盖133。
具体的,请参考图2,所述模芯21具有阶梯段a、阶梯段b、阶梯段c和阶梯段d,所述绕组11套设在阶梯段b上后,与阶梯段a的一侧相抵靠,通过阶梯段a限制所述绕组11在所述模芯21上的位置,所述下端盖133套设在阶梯段d上后,与阶梯段c的一侧相抵靠,通过阶梯段c限制所述下端盖133的位置,滚动轴承132和所述上端盖131套设在阶梯段e上后,与阶梯段d的一侧相抵靠,通过阶梯段e限制滚动轴承132和所述上端盖131在所述模芯21上的位置。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于所述模芯21的方向亦即电机外壳形成之后,所述模芯21的抽除方向。例如,如图1中所示,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沿箭头所示第一方向套设于所述模芯21,待电机外壳形成之后,所述模芯21亦沿第一方向抽出。
应当可以理解,所述模芯21的阶梯段的设计可根据电机外壳的组成部件的改变而做出适应性变化,所述模芯21的阶梯段的设置,使得所述模芯21具有不同的外径,以适应电机外壳不同部件的同轴设置,同时可以限制电机外壳不同组件在套设方向上的位移。
较佳的,为了进一步保证绕组/铁芯与轴承组件的同轴精度,除了所述滚动轴承132,其余各部件均与所述模芯21过盈配合,具体的,所述绕组11与阶梯段b过盈配合,所述下端盖133与阶梯段d过盈配合,所述上端盖131与阶梯段d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132与所述模芯21间隙配合,以保护滚动轴承132内圈,避免插拔模芯21时损坏滚动轴承132内圈。
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注胶口202的设置,来限制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具体的,请参考图1,将所述注胶口202与所述容置腔201用于容置所述轴承组件13的部分相对应。当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按图1所示的方式套设在所述模芯上,则在进行所述注胶口202的设置时,可将注胶口202与图1所示的所述容置腔201容置所述轴承组件13的部分连通。在进行注胶时,灌封胶从图示右侧向左侧移动,给予所述轴承组件13和所述绕组11第一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避免所述轴承组件13和所述绕线沿第二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所述模具22采用上模具221和下模具222的组合设计,所述上模具221和所述下模具222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201。且较佳的,所述上模具221和所述下模具222中的一者具有导柱,另外一者具有导柱孔,所述导柱的数量可为4个,可也为对角的两个,所述导柱孔和所述导柱配合使用,所述导柱孔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导柱相对应,以实现所述上模具221和所述下模具222的对位。例如,若如图3所示,所述下模具222设置导柱2221,且导柱的数量为4个,则相应的,所述上模具221设置导柱孔,且导柱孔的数量也为4个。
在将套设有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所述模芯21放置于所述下模具222中后,将所述上模具221贴合设置于所述下模具222上,之后通过注胶口202进行注胶。在注胶之前,可利用夹紧装置夹紧所述上模具221和所述下模具222,以避免在注胶过程中,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移动。
为了避免注入过多的灌封胶,同时满足所述模芯21的放置,所述容置腔201的轮廓可设计为与套设有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所述模芯21的外轮廓相匹配。另外,为了便于所述电机外壳的一体化成型,除了设置容置腔201容置部分所述模芯21,也即模芯21上套设了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中间段,还可设置支撑槽,用于容置支撑所述模芯的冗余段(如图2所示,部分阶梯段a和部分阶梯段e),且两个支撑槽的同轴度误差越小越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模芯21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冗余段211、中间段212和第二冗余段213,所述中间段212用于套设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所述上模具221和下模具222贴合后形成第一支撑槽203和第二支撑槽204,所述第一支撑槽20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冗余段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冗余段211,所述第二支撑槽204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冗余段213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冗余段213。如图3所示的下模具222的结构示意图,其示意出所述第一支撑槽203和所述第二支撑槽204的一部分。
所述模芯21在套设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后,所述第二冗余段213相较于所述绕组11更靠近所述轴承组件13,较佳地,所述绕组11从所述冗余段213出线,如图4所示,所述模具22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支撑槽204连通的第一出线孔205,或者如图5所示,具有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槽均匀分布的三个第二出线孔206。其中,所述第一出线孔205可为半圆形偏孔或其它形状偏孔,可设置于所述上模具221或所述下模具222,所述第二出线孔206可为圆孔或其它形状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线孔206也可与所述第二支撑槽204连通。
三根引出线112可沿所述第一出线孔205或分别沿所述第二出线孔206引出,便于成形后的有源控制操作,同时第一出线孔205第二出线孔206可避免在脱模时引出线112断裂。所述第一出线孔205或者所述第二出线孔206不宜过大,以避免出现溢胶现象,且所述第一出线孔205和所述第二出线孔206应尽可能靠近所述支撑槽,以避免因应力过大而容易断裂。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加工模组,本实施提供一种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包括:将铁芯12套设在绕组11上,将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固定在轴承组件13上,以及将绕组11和轴承组件13套设在模芯21上;将所述模芯21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部分放置于所述模具22中,从所述模具22的注胶口202注入灌封胶,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21,去除所述模具22,得到包括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电机外壳。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加工模组对电机外壳灌封成型时,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S11,将铁芯12套设在绕组11上,将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端固定在轴承组件13上;
S12,将套设有所述铁芯12的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在模芯21上;
S13,将所述模芯21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部分放置于模具22中,从所述模具22的注胶口202注入灌封胶;
S14,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21,而后去除所述模具22,即得到一体成型后的所述电机外壳。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执行所述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时,还可采用如下步骤:
S21,将铁芯12套设在绕组11上,将套设有所述铁芯12的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在模芯21上;
S22,将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端固定在轴承组件13上;
S23,将所述模芯21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的部分放置于模具22中,从所述模具22的注胶口202注入灌封胶;
S24,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21,而后去除所述模具22,即得到一体成型的所述电机外壳。
也就是说,可将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焊接后再将各部件套设在模芯21上,也可将各部件套设在模芯21上后,再进行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的焊接。后者相对于前者,更能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发生断裂。另外,步骤S21中,也可将绕组11套设在模芯上后,再将铁芯12套设在绕组11上。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1中,在绕组11上套设铁芯12和进行焊接之前,为了保护绕组11不被铁芯12或其他物件磨损绝缘皮导致短路,可事先在绕组11表面挂上一层植入级别的绝缘胶,可以用环氧树脂或者聚氨酯,或是其他材料,也可以用喷涂工艺在绕组11表面喷上一层绝缘材料。不论是采用绕组表面挂胶工艺或是喷涂工艺,绕组11的同轴度和圆柱度需要保持不变,所以胶层的厚度要均匀,可以使用高精度和夹具作辅助定位用以保证同轴度和圆柱度。
如前所述,本实施所采用的所述轴承组件13除了通用的滚动轴承132,还包括上端盖131和下端盖133。步骤S12中,可在将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在所述模芯21上之前,将所述上端盖131和所述下端盖133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132的两端,且较佳的,所述上端盖131及所述下端盖133分别与所述滚动轴承132过盈配合,以防止注胶过程中灌封胶从上端盖131和/或下端盖133与模芯21间的缝隙流入滚动轴承132内部导致轴承抱死。同时,上端盖131和下端盖133仅与滚动轴承132的外圈紧配,以防止电机运行时,上端盖131和/或下端盖133与轴承内圈产生摩擦。在将所述轴承组件13套设在所述模芯21上后,所述下端盖133相较于所述上端盖131更靠近绕组11,将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焊接在所述下端盖133上。
另外,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模芯21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使得所述模芯具有不同的外径,在将所述绕组11、所述上端盖131、所述滚动轴承132以及所述下端盖套设在所述模芯21上时,应套设在内径与所述模芯21的外径相匹配的阶梯段上,与所述模芯21过盈配合,直至与外径相对更大的阶梯段相抵靠。具体的所述绕组11套设在阶梯段b上后,与外径比阶梯段b更大的阶梯段a相抵靠,所述下端盖133套设在阶梯段d上后,与外径比阶梯段d更大的阶梯段c相抵靠,所述滚动轴承132和所述上端盖131套设在阶梯段e上后,与外径比阶梯段e更大的阶梯段d相抵靠。
本实施例提供两种焊接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焊接方案:所述下端盖133采用绝缘盖,在所述下端盖133的表面设置焊点,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焊接在所述焊点上。
一般的,绕组11具有三根出线端111,相应的,可在下端盖133设置三个焊点113,分别用于一出线端111与一引出线112的焊接,将绕组11三根出线端111以及三根引出线112通过事先镶嵌在下端盖133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焊接起来,焊接后的结果如图8所示。
该焊接方案中,对所述上端盖131的材料不作限制,但为了防止焊点113与所述出线端111和/或所述引出线112之间的短路现象,所述下端盖133为采用一定强度的绝缘材料而制成的绝缘端盖,例如陶瓷材料、聚酯材料等。当然,所述上端盖131也可采用陶瓷材料、聚酯材料等制成的绝缘端盖。焊点113可以通过镶嵌工艺安置在所述下端盖133上,也可以通过立体电路的工艺将焊点113与所述下端盖133一体化成型,并使焊点113裸露在所述下端盖133表面便于焊接。
由于上述方案需要在绝缘材料上加设焊点113,而在绝缘材料上设置焊点的加工难度较高,因此,本实施还提供另一种焊接方案:在所述下端盖133内设置印制电路板(PCB板)14,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焊接在所述PCB板14的焊点113上。
鉴于该焊接方案中,无需通过在所述下端盖133上加设焊点来实现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的焊接,故该焊接方案,对所述下端盖131及所述上端盖131的材料不作限制,当然,同样的,所述上端盖131和所述下端盖133也可采用陶瓷材料、聚酯材料等制成的绝缘端盖。
如图9及图10所示,同样的,可将三个PCB板14紧固于所述下端盖133中,分别用于三个所述出线端111和三个所述引出线112的分别焊接。步骤S13中,在将所述模芯21放置于所述模具22中时,将所述轴承组件13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绕组11更靠近所述注胶口202,如图1所示右侧,以使得在注胶过程中,给予所述轴承组件13和所述绕组11在第一方向上的力,从而避免所述轴承组件13和所述绕组11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灌封胶可以选用植入级别特定比例的环氧树脂AB胶。因为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的黏度,流动性在小间隙的结构中难以流动,故较佳的,在从所述模具22的注胶口202注入灌封胶之前,对所述模具22抽真空,在此条件下环氧树脂可以完全流入模具22中的所有间隙,固化后形成的电机外壳牢固连续且没有气泡。注胶前,考虑到灌封胶与模具22、模芯21的粘附性导致无法抽出模芯21或是电机壳无法从模具22上分离,可在模具22及模芯21表面涂抹足够的脱模剂,脱模剂主要成分为聚四氟乙烯。注胶前,考虑到环氧树脂固化后有一定的回缩率,会导致焊接好的导线在灌封胶固化过程中被灌封胶固化的内应力拉断,可在焊接完后给裸露的导线均匀涂上一定量的植入级别硅胶,硅胶可以起到保护焊线的作用。注胶前,考虑到低压或者真空环境下,灌封胶会渗入轴承内圈固化后抱死轴承,可事先在轴承内部注满特定的材料占据空间,该材料可选用植入级材料,例如凡士林、硅油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会影响轴承性能,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固化。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灌封胶也可以选用尼龙或其他植入级别聚酯材料,只需固化后结构强度足够,且流动性较好,回缩率小,绝缘性好。
另外,考虑到电机的散热性,可以在灌封胶中均匀地掺入一定比例的陶瓷粉末(例如氧化铝粉末)加强散热性。
步骤S14中,在灌封胶固化后,先抽出模芯21,然后松开上下模具的夹紧装置,取出成形的电机壳。然后可根据血泵的需求,安装特定的转子,完成血泵样机的初步制作。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机外壳方法,请参见图11并结合图2,本实施提供一种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11、铁芯12和轴承组件13,所述绕组11和所述轴承组件13同轴设置,所述铁芯12套设在所述绕组11上,所述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13上,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轴承组件13一体灌封成型。
其中,所述轴承组件13包括上端盖131、下端盖133和滚动轴承132,所述上端盖131和所述下端盖133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132的两端。所述下端盖133相较于所述上端盖131更靠近所述绕组11。所述下端盖133为绝缘端盖且表面设有焊点,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或者,所述下端盖131内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出线端111和所述引出线112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焊点上。所述绕组11的表面覆盖有绝缘胶。所述绕组11的出线端111和引出线112的表面覆盖有硅胶。
对于所述绕组11、所述铁芯12和轴承组件13一体灌封成型所采用的灌封胶、所述下端盖133的材质、所述绝缘胶以及所述硅胶的描述请参见前文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将铁芯套设在绕组上,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以及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沿一模芯的轴向依次套设在所述模芯上;将所述模芯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放置于一模具中,从所述模具的注胶口注入灌封胶,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去除所述模具,得到包括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的电机外壳。通过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提高了焊接时的便利性,另外,在通过模芯保证绕组/铁芯与轴承组件的同轴精度后,利用模具来执行灌封工艺,使得滚动轴承、绕组和铁芯一体成型,有效避免了后期加工的问题,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性高,同时,也起到保护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的目的。进一步的,在轴承的两端加设了上下端盖,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在起到防止灌封胶进入轴承内圈导致轴承抱死的同时,也起到辅助固定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的作用,从而可避免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发生断裂。进一步的,提供了两种焊点设置方案,使得将绕组出线端和引出线焊接在轴承下端盖上可操作性强。进一步的,在模具上开设出线孔,通过出线孔将引出线引出,可有效防止引出线断裂。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铁芯套设在绕组上,将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轴承组件上,以及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模芯上;
将所述模芯至少套设有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放置于一模具中,从所述模具的注胶口注入灌封胶,待所述灌封胶固化后,抽出所述模芯,去除所述模具,得到包括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的电机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滚动轴承,在将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之前,将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过盈配合,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与所述模芯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模芯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相较于所述上端盖更靠近所述绕组,将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下端盖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采用绝缘端盖,在所述下端盖的表面设置焊点,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或者,在所述下端盖内设置印制电路板,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焊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的所述模芯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在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时,将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分别套设在内径与所述模芯的外径相匹配的所述阶梯段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外壳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模芯放置于所述模具中时,将所述轴承组件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绕组更靠近所述注胶口。
8.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铁芯和轴承组件,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同轴设置,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绕组上,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上,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一体灌封成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滚动轴承,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盖合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相较于所述上端盖更靠近所述绕组;所述下端盖为绝缘端盖且表面设有焊点,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焊点上,或者,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焊接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焊点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的表面覆盖有绝缘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所述引出线的表面覆盖有硅胶。
13.一种加工模组,用于电机外壳的灌封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绕组、铁芯和轴承组件,所述铁芯套设在所述绕组上,所述绕组的出线端和引出线固定在所述轴承组件上,所述加工模组包括:模芯和模具,其中,
所述模芯用于供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同轴设置;
所述模具具有容置腔和注胶口,所述容置腔用于至少容置套设在所述模芯上的所述绕组、所述铁芯和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注胶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将灌封胶注入至所述容置腔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为阶梯轴,具有关于轴线对称的阶梯段;所述阶梯段用于在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模芯上后,限制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在套设方向上的位移。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口与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轴承组件的部分对应。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冗余段、中间段和第二冗余段,所述中间段用于套设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贴合后形成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冗余段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冗余段,所述第二支撑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冗余段相匹配,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冗余段。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加工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在套设所述绕组和所述轴承组件后,所述第二冗余段相较于所述绕组更靠近所述轴承组件,所述模具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支撑槽连通的第一出线孔,或者具有围绕所述支撑槽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第二出线孔。
CN202011320007.3A 2020-11-23 2020-11-23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Pending CN114530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0007.3A CN114530998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0007.3A CN114530998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0998A true CN114530998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9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0007.3A Pending CN114530998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0998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699A (ja) * 1992-01-20 1993-08-06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KR19980067108U (ko) * 1997-05-23 1998-12-05 윤종용 레진 팩 모터의 인쇄회로기판
CN202586673U (zh) * 2012-05-23 2012-12-05 上海博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
CN105763008A (zh) * 2016-05-11 2016-07-13 朱幕松 细长型无铁芯无刷两极永磁直流电机
CN106451932A (zh) * 2016-12-20 2017-02-22 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空心杯碳刷永磁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7207526A1 (de) * 2016-05-14 2017-11-1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mit spritzgegossenem Gehäuseteil und Elektromotor
CN107846090A (zh) * 2017-12-26 2018-03-27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浸式电机定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EP3364529A1 (de) * 2017-02-21 2018-08-22 Dr. Fritz Faulhaber GmbH & Co. KG Sta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CN108616175A (zh) * 2018-05-10 2018-10-02 胡建坤 有刷永磁微电机及其装配方法
CN109038901A (zh) * 2018-04-20 2018-12-18 刘容彰 耐高温绕组及其制作方法、电机与电器
CN109245349A (zh) * 2018-09-29 2019-01-18 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空心杯电机转子及制作方法
CN111313646A (zh) * 2020-04-01 2020-06-19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耐快速、宽温变环境的微型空心杯无刷电机及加工方法
CN11138479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微创心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及制造电机定子的模具和方法以及电机与导管泵
CN111711303A (zh) * 2020-06-18 2020-09-25 杭州精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锁制器空心杯无刷直流电机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9699A (ja) * 1992-01-20 1993-08-06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KR19980067108U (ko) * 1997-05-23 1998-12-05 윤종용 레진 팩 모터의 인쇄회로기판
CN202586673U (zh) * 2012-05-23 2012-12-05 上海博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灌封结构
CN105763008A (zh) * 2016-05-11 2016-07-13 朱幕松 细长型无铁芯无刷两极永磁直流电机
DE102017207526A1 (de) * 2016-05-14 2017-11-1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mit spritzgegossenem Gehäuseteil und Elektromotor
CN106451932A (zh) * 2016-12-20 2017-02-22 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空心杯碳刷永磁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EP3364529A1 (de) * 2017-02-21 2018-08-22 Dr. Fritz Faulhaber GmbH & Co. KG Sta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CN107846090A (zh) * 2017-12-26 2018-03-27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浸式电机定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38901A (zh) * 2018-04-20 2018-12-18 刘容彰 耐高温绕组及其制作方法、电机与电器
CN108616175A (zh) * 2018-05-10 2018-10-02 胡建坤 有刷永磁微电机及其装配方法
CN109245349A (zh) * 2018-09-29 2019-01-18 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空心杯电机转子及制作方法
CN11138479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上海微创心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及制造电机定子的模具和方法以及电机与导管泵
CN111313646A (zh) * 2020-04-01 2020-06-19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 耐快速、宽温变环境的微型空心杯无刷电机及加工方法
CN111711303A (zh) * 2020-06-18 2020-09-25 杭州精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锁制器空心杯无刷直流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明辉;: "汽车电机定子灌封工艺质量控制与检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no. 12, 25 June 2020 (2020-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2835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ood pump
JP7386802B2 (ja) セラミック内側スリーブを有する血管内血液ポンプ
EP3768345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ood pump
JP3712417B2 (ja) アライメントプラグを備えた封入型トランスデュー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360394A (en) Inductor chip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providing exposed projecting coil ends for connection to external electrodes
CN216564868U (zh) 一种定子及其灌封装置
CN114530998A (zh) 电机外壳及其形成方法、加工模组
US7187260B2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with cover for prevention of damage to conductor of electromagnetic device
CN219427333U (zh) 嵌件注塑的模具
CN211296511U (zh) 一种电机定子高压真空旋转灌封装置
CN216001152U (zh) 用于制造导管泵马达的模具
CN115001173B (zh) 一种定子组件、防水电机及防水电机的装配方法
JP2631894B2 (ja) フラットモートル
CN113681799A (zh) 用于制造导管泵马达的模具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CN113771301A (zh) 用于血泵轴承的连接件及其成型模具
JP4070931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のモータの巻線シリンダ構造
JPH0736347B2 (ja) 高電圧コネクタの一体成型法
JPS59204453A (ja) 電動機用ロ−タの製造方法
JPH0829547B2 (ja) エポキシ注型品の製造方法
KR20030023814A (ko) 차량용 아이엔드 및 제조방법
JPS63186541A (ja) モ−ルドモ−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187217A (ja) 電気部品封入成形方法
JP2002279841A (ja) ポリマー碍管用frp筒の製造方法
JPH05168216A (ja) 立体回路基板
JP2009027891A (ja) バスバー構造体、該バスバー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バスバー構造体を有する電動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