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0387B -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0387B
CN114520387B CN202011307754.3A CN202011307754A CN114520387B CN 114520387 B CN114520387 B CN 114520387B CN 202011307754 A CN202011307754 A CN 202011307754A CN 114520387 B CN114520387 B CN 114520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attery
parti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77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0387A (zh
Inventor
廖梦岩
李敬
王浩
刘刚
张福亮
赵学荟
胡立庆
李侃
朱配清
孙景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77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3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telephones, camera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本申请可以减小电池内部温度差,提高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容量将显著下降,充放电功率受到限制,并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经过电解质,依次进入负极材料中,并形成LiC化合物。如果温度过低,部分锂离子将来不及进入负极形成LiC化合物,从而俘获电子形成金属锂,逐渐聚集形成锂枝晶。低温放电下,电芯内部活性材料的活性降低,使得电池的放电功率减小,将严重缩短电池的续航里程。因此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对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及其寿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电池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低温的环境下,电池本身会出现“外冷内热”的情况,即本体出现温度差,由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电池的直流内阻有不同的表现。若在电池内部存在温度差的情况下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将会导致电池内的电芯产生电压差,进而将影响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减小电池内部温度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减小电池内部温度差,提高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所述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所述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优选的,在执行上述判断过程之前,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温差上限值,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温差上限值,则执行上述判断过程。
优选的,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优选的,还包括:
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和/或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则电池不进行加热。
优选的,还包括:
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温差上限值,则不允许电池对外进行能量交换。
优选的,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包括:
对于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的相邻温差,对该相邻温差对应的分区中温度较低的分区进行加热,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优选的,全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池、若干个温度采集设备、若干个加热设备和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对应分布在所述分区上,用于测量对应所述分区的温度值;每一所述加热设备与每一所述分区相对设置,用于对所述分区进行加热;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及所述加热设备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采集设备采集的温度值,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所述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用于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设备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法可见,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将电池由表及里进行分区后,在判断相邻温差过大且最低分区的温度值较低时,将会对电池进行分区加热,以均衡电池的温度,实现减小电池内部温度差,提高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目的。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体现充电加热继电器、放电加热继电器和加热设备之间连接关系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组成结构框图。
附图符号说明:
702、计算机设备;
704、处理器;
706、存储器;
708、驱动机构;
710、输入/输出模块;
712、输入设备;
714、输出设备;
716、呈现设备;
718、图形用户接口;
720、网络接口;
722、通信链路;
7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电池内芯的不同,将电池由外层向内芯划分为n个分区,每个分区均呈圆环状。设置有n个加热设备R1~Rn,n个加热设备与n个分区一一对应,还设置有n个开关管S1~Sn,n个开关管与n个加热设备一一对应,用于控制相应的加热设备R1~Rn分别对n个分区进行加热。还设置有多个温度采集设备,每一温度采集设备均由均匀分布在每个分区的电芯表面的多个热敏电阻构成,用于检测对应分区的温度值,每个分区内多个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值的平均值代表此分区的温度,加热设备和热敏电阻均与控制设备电连接,该控制设备例如为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池温度。电池内的热敏电阻和电压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传递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通过逻辑判断,对开关管S1~Sn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与电源连接,电路上连接有充电加热继电器K1,控制设备通过控制充电加热继电器的开闭,进行充电加热的控制,充电加热即通过外接电源对电池内部的各个分区进行加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上连接有放电加热继电器K2,控制设备通过控制放电加热继电器的开闭,进行放电加热的控制,放电加热即通过电池自身对内部的各个分区进行加热。
初始状态时,开关管S1~Sn全部关断,充电加热继电器和放电加热继电器均为断开。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可以为智能终端(例如手机、PAD、手持设备等)中的电池,电池种类例如为锂电池、铅电池、锌锰电池等,本文对电池的应用载体和种类不做限定。
参照图2,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所述方法包括:
S101: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相邻温差为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S102: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S103: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具体的,电池的分区划分形式可按照由电池边缘至电池中心的方式进行划分,还可以按其他形式进行划分,本文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将电池划分为若干分区,对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以及各个相邻分区之间温度差进行判断后,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能够缩小各个分区之间的温度值,进而防止在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池内的电芯产生电压差,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电池内芯的不同,设定温差加热阈值、局部加温阈值和温差设定值。温差加热阈值作为判断相邻温差是否合适的标准,如果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表示相邻温差过大,反之,如果相邻温差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则表示相邻温差较小。其中,温差加热阈值大于温差设定值。局部加温阈值为实现电池内温度均衡的温度值,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表示电池整体温度较高,不进行加热,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表示电池内的温度不均衡且并非所有分区均温度较低,需要进行分区加热,以缩小各个分区之间的温差。温差设定值为在进行分区加热时判断各个分区加热完毕的标准,如果相邻温差小于温差设定值,表示此时的相邻温差合适,加热完毕,如果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表示此时相邻温差较大,仍然需要进行加热。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包括以下步骤:
S104:对于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的相邻温差,对该相邻温差对应的分区中温度较低的分区进行加热,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S105: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S106: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例如,当电池由外层至内芯被分为三个分区a、b、c时,其中a为最外层,c为最内层,步骤S104具体为:
首先,控制设备通过热敏电阻测得的数据实时计算分区ab之间和分区bc之间的相邻温差,如果分区ab之间和/或分区bc之间的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时,会对其中温度较低的分区加热,一直到分区ab之间和分区bc之间的相邻温差的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然后,控制设备再将分区a、b、c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与低温加热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分区a为温度最低的分区,此时如果分区a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电池内芯的不同,设置低温加热阈值。其中,低温加热阈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低温加热阈值为电池正常使用时的温度值,作为判断电池是否需要进行加热的值,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时,表示电池整体温度较低,需要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时,表示温度对电池的影响不大,电池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加热。
通过控制设备实时计算各个分区内的多个热敏电阻的平均值,将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代表对应分区的温度值,对多个温度值进行处理得到实时的相邻温差。在进行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分区的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表示该相邻分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需要将温差进行缩小,继续执行选择性加热的过程,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表示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说明各个分区之间的温度均衡。此时,需要进一步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表示电池整体温度较低,需要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直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通过控制充电加热继电器K1闭合的方式,开启充电加热,闭合温度较低的分区进对应的开关管,以使与开关管相连的加热设备连通,对该分区进行加热,使得温度较低的分区的温度上升,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即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处于合适范围。此时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控制设备可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开关管S1~Sn全部开通的方式,以使与开关管相连的加热设备对所有分区进行加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控制放电加热继电器K2闭合,开启放电加热,闭合温度较低的分区进对应的开关管,以使与开关管相连的加热设备连通,对该分区进行加热,使得温度较低的分区的温度上升,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即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处于合适范围。此时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开关管S1~Sn全部开通,以使与开关管相连的加热设备对所有分区进行加热。
参照图4,在执行上述判断过程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7:判断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温差上限值,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温差上限值,则执行判断过程。
S108: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温差上限值,则不允许电池对外进行能量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电池内芯的不同,设置温差上限值,温差上限值为判断分区之间温差是否过大的值,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温差上限值,表明温差过大,控制设备进入关闭状态,即不仅允许电池对外进行能量交换。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温差上限值,则表明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电池恢复正常使用,控制设备进入准备状态,即可进行后续判断过程。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对电池进行分区加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执行上述判断过程之前,还包括:电池与充电设备连接或电池的控制开关启动后,充电连接信号将控制设备由低功耗状态唤醒至正常工作状态,各项监控检测功能正常工作。控制设备进行初始化自检,采集各项信息,例如,母线电压采样信息,单体电芯状态,温度信息,电流采样信息,开关器件状态。各项信息正常则自检判断正常,控制设备进入准备状态。若自检判断不正常,控制设备进入关闭状态。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9: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S110: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S111: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则电池不进行加热。
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表示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差不大,不需要进行分区加热。当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时,表示电池需要进行整体加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加热继电器闭合,控制设备控制开关管S1~Sn全部开通,对所有分区进行加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放电加热继电器闭合,控制设备控制开关管S1~Sn全部开通,对所有分区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当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表示电池整体温度在正常使用的温度值之上,则电池不进行加热。充电加热继电器或放电加热继电器断开,开关管S1~Sn保持关断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2: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则电池不进行加热。
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表明电池存在相邻的两个分区之间温差较大的情况,但由于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表明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较高,电池整体不需要进行加热。充电加热继电器或放电加热继电器断开,开关管S1~Sn保持关断状态。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判断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温差上限值,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温差上限值,则执行步骤200,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温差上限值,则执行步骤300.
S200: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则执行步骤210,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则则执行步骤220。
S210: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执行步骤211,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则执行步骤212。
S211: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S212:电池不需要加热。
S220: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执行步骤221,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则执行步骤222。
S221:对相应的温度较低的分区进行加热,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然后执行步骤210。
S222:电池不需要加热。
S300:不允许电池对外进行能量交换。
基于上述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装置。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客户端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具体地,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装置,包括:温差判断模块100、最低温度判断模块200、分区加热模块300。
温差判断模块100,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所述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最低温度判断模块200,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分区加热模块300,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池、若干个温度采集设备、若干个加热设备和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对应分布在所述分区上,用于测量对应所述分区的温度值;每一所述加热设备与每一所述分区相对设置,用于对所述分区进行加热;
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及所述加热设备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采集设备采集的温度值,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所述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用于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设备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参照图7所示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702。计算机设备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处理器(G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7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6上并可在处理器7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704运行时,可以执行根据上述方法的指令。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706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4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7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7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至少一操作。计算机设备7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7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7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7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7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718(GUI)。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输入设备712以及输出设备7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7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7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7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7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7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器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机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器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被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各个相邻温差是否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其中,所述相邻温差为所述电池各个相邻分区之间的温度差;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局部加温阈值;
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局部加温阈值,则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在执行上述判断过程之前,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高的分区和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温差上限值,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温差上限值,则执行上述判断过程;
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选择性加热电池的若干个分区,至电池各个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包括:
对于大于或等于温差设定值的相邻温差,对该相邻温差对应的分区中温度较低的分区进行加热,直至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和/或如果存在至少一相邻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差加热阈值,且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局部加温阈值,则电池不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温度最高的分区与温度最低的分区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温差上限值,则不允许电池对外进行能量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全部相邻温差均小于温差设定值之后,还包括:
判断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是否小于低温加热阈值;
如果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小于低温加热阈值,则同时加热电池的各个分区,至温度最低的分区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低温加热阈值。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指令。
CN202011307754.3A 2020-11-20 2020-11-20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20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7754.3A CN114520387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7754.3A CN114520387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387A CN114520387A (zh) 2022-05-20
CN114520387B true CN114520387B (zh) 2024-03-26

Family

ID=8159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7754.3A Active CN114520387B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038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2224A (ja) * 2000-05-25 2001-11-30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鉛蓄電池
CN104131268A (zh) * 2013-05-03 2014-11-05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分区域加热方法、装置和半导体设备
WO2017190475A1 (zh) * 2016-05-03 2017-11-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8987848A (zh) * 2018-07-20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9049582A (zh) * 2018-07-17 2018-12-21 广州市名成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加热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301399A (zh) * 2018-09-30 2019-02-0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支路区域式动力电池系统加热方法及系统
CN109546257A (zh) * 2017-09-21 2019-03-29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组封装装置及具有其的太阳能无人机
CN109599613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22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KR20200067674A (ko) * 2018-12-04 2020-06-12 (주)하이랜드 센서부를 이용한 태양 전지 융설 시스템
CN111391716A (zh) * 2020-03-10 2020-07-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1415887A (zh) * 2020-03-27 2020-07-14 宁波润华全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加热装置
CN111509333A (zh) * 2020-03-23 2020-08-07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分区热管理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1889B2 (en) * 2018-03-22 2020-08-11 Nio Usa, Inc. Multiple-zone thermocouple battery modul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2224A (ja) * 2000-05-25 2001-11-30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鉛蓄電池
CN104131268A (zh) * 2013-05-03 2014-11-05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分区域加热方法、装置和半导体设备
WO2017190475A1 (zh) * 2016-05-03 2017-11-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546257A (zh) * 2017-09-21 2019-03-29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组封装装置及具有其的太阳能无人机
CN109599613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599622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9049582A (zh) * 2018-07-17 2018-12-21 广州市名成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加热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987848A (zh) * 2018-07-20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9301399A (zh) * 2018-09-30 2019-02-0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支路区域式动力电池系统加热方法及系统
KR20200067674A (ko) * 2018-12-04 2020-06-12 (주)하이랜드 센서부를 이용한 태양 전지 융설 시스템
CN111391716A (zh) * 2020-03-10 2020-07-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1509333A (zh) * 2020-03-23 2020-08-07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分区热管理控制方法
CN111415887A (zh) * 2020-03-27 2020-07-14 宁波润华全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387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501299A (ja) バッテリー管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US11820253B2 (en) Adaptive balancing for battery management
CN103023111B (zh) 一种用于均衡电池组的方法和系统
TWI667826B (zh) 二次電池系統、充電方法以及車輛
KR20170045140A (ko) 재구성 가능한 배터리 팩의 수명 예측을 위한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재구성 가능한 배터리 팩의 수명 예측 방법
CN111355002A (zh) 动力电池包的加热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动力汽车
KR20210014003A (ko) 배터리 관리 장치 및 배터리 관리 방법
JP2023051966A (ja) スレーブbms点検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0964316B1 (ko) 배터리 셀 밸런싱 시스템, 그 방법 및 이를 기록한기록매체
CN114520387B (zh) 电池分区加热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röbstl et al. Intelligent chargers will make mobile devices live longer
CN113690514A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946974B2 (en) Parallel battery relay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JP7427320B2 (ja) バッテリー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EP4002553A1 (en)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battery system,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JP4472415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充電器
CN112918326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方法、车辆及介质
CN111211593A (zh) 考虑温度的均衡控制策略、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210017910A (ko)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관리 방법
JP7472430B2 (ja) バッテリー管理装置及び方法、バッテリー管理システム
WO2024050773A1 (zh) 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20230242006A1 (en) Battery control system, batter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8144642A (zh) 针对动力电池的充电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39136A1 (en) Adjustable battery charger
Kumar et al.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Cell Balancing in an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