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4898B -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4898B
CN114514898B CN202210304478.8A CN202210304478A CN114514898B CN 114514898 B CN114514898 B CN 114514898B CN 202210304478 A CN202210304478 A CN 202210304478A CN 114514898 B CN114514898 B CN 114514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net frame
shaped
shaped ne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44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4898A (zh
Inventor
孙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filed Critical Jinzh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2103044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4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繁殖场所,步骤二、投放亲鱼,步骤三、移动产卵,步骤四、孵化,在投放亲鱼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挑选,从而便于快速的将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便于快速的筛选,提高繁殖速度,通过移动产卵,可以边移动边产卵,从而保证亲鱼能够全部将卵产在圆盘状水泥池上的砾石上,提高产卵量的同时,且在产卵后将亲鱼和卵分开,有效的防止亲鱼产后吃卵。

Description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拉氏鱥为江河野生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88±0.63)%,脂肪含量为(3.95±0.05)%,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优质小型经济鱼类,在北方地区已成为池塘新的养殖品种,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该鱼在自然条件下栖息于水温偏低、水质澄清的河流中,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黄河中上游的支流等水域。
现有的拉氏鱥在人工繁殖时,将亲鱼放在一起集中产卵,在一段时间后就将亲鱼取出,由于在亲鱼产卵时,产卵时间不一样,无法使产卵时间不一样的亲鱼都将卵排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准备繁殖场所,在地面制成外径20米内径为5米的圆盘状水泥池,水泥池的深度为60cm,在水泥池底部铺设砾石,砾石的高度为5cm,在水泥池内设置扇形网框,扇形网框的外径为19米内径为6米,扇形网框的角弧度为30度,扇形网框的高度为55cm,在扇形网框的底部设置有漏卵网,漏卵网放置在砾石的顶部,将水加入水泥池内使得水泥池的水深为50cm;
S2:投放亲鱼,选择成熟的亲鱼,并根据扇形网框的面积计算出需要投放亲鱼的总量,雌雄配比为1:1.1,然后将亲鱼预先将总量的80%投放入扇形网框内,然后随机抽样五次,每次抽样50条,记录每次抽样的雌鱼和雄鱼比例,根据五次抽样的结果得出雌鱼和雄鱼的平均比例,然后在根据雌雄总配比为1:1.1计算出剩下的20%的鱼的雌鱼和雄鱼比例,从而使得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
S3:移动产卵,移动产卵包括环境模块、旋转模块、抖卵模块和提升模块,所述环境模块包括设置于扇形网框的增氧单元,温度调节单元、投食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所述提升模块用于提升所述扇形网框,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升模块上的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单元,所述抖卵模块安装于所述扇形网框上,在产卵时通过温度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在产卵时每隔一段时间使得提升模块带动扇形网框提升,使得漏卵网移开砾石,然后通过旋转模块带动扇形网框以固定单元为中心旋转30%,在提升时,通过抖卵模块将漏卵网上的卵抖落,直至扇形网框旋转一圈;
S4:孵化,将产完卵的亲鱼从扇形网框中取出,然后调节圆盘状水泥池水温至16℃~17℃的条件下,对受精卵进行孵化。
基于上述结构:在投放亲鱼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挑选,从而便于快速的将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便于快速的筛选,提高繁殖速度,通过移动产卵,可以边移动边产卵,从而保证亲鱼能够全部将卵产在圆盘状水泥池上的砾石上,提高产卵量的同时,且在产卵后将亲鱼和卵分开,有效的防止亲鱼产后吃卵。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所述旋转模块与圆盘状水泥池的圆心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使得旋转模块能够沿着圆盘状水泥池方向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旋转模块为电机,所述提升模块为液压缸,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扇形网框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连接在所述圆盘状水泥池中心的地面上。通过提升模块的设置,可以将扇形网框提起来,从而便于使得漏卵网移开砾石。
优选的,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水质净化单元,所述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净化圆盘状水泥池的水质。通过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净化水质,从而便于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温度调节单元的调节温度为16℃~17℃,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扇形网框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准确的检测到扇形网框内的温度,从而便于保证扇形网框内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投食单元用于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投食。通过投食单元用于提供给亲鱼食物,从而提供营养。
优选的,所述增氧单元用于对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增氧。通过增氧单元的设置,可以对亲鱼进行增氧,从而避免亲鱼缺氧。
优选的,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阀门。通过阀门的设置,便于将圆盘状水泥池内的水放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在投放亲鱼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挑选,从而便于快速的将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便于快速的筛选,提高繁殖速度,通过移动产卵,可以边移动边产卵,从而保证亲鱼能够全部将卵产在圆盘状水泥池上的砾石上,提高产卵量的同时,且在产卵后将亲鱼和卵分开,有效的防止亲鱼产后吃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繁殖流程图;
图2为移动产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1-2所示的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准备繁殖场所,在地面制成外径20米内径为5米的圆盘状水泥池,水泥池的深度为60cm,在水泥池底部铺设砾石,砾石的高度为5cm,在水泥池内设置扇形网框,扇形网框的外径为19米内径为6米,扇形网框的角弧度为30度,扇形网框的高度为55cm,在扇形网框的底部设置有漏卵网,漏卵网放置在砾石的顶部,将水加入水泥池内使得水泥池的水深为50cm;
S2:投放亲鱼,选择成熟的亲鱼,并根据扇形网框的面积计算出需要投放亲鱼的总量,雌雄配比为1:1.1,然后将亲鱼预先将总量的80%投放入扇形网框内,然后随机抽样五次,每次抽样50条,记录每次抽样的雌鱼和雄鱼比例,根据五次抽样的结果得出雌鱼和雄鱼的平均比例,然后在根据雌雄总配比为1:1.1计算出剩下的20%的鱼的雌鱼和雄鱼比例,从而使得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
S3:移动产卵,移动产卵包括环境模块、旋转模块、抖卵模块和提升模块,所述环境模块包括设置于扇形网框的增氧单元,温度调节单元、投食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所述提升模块用于提升所述扇形网框,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升模块上的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单元,所述抖卵模块安装于所述扇形网框上,在产卵时通过温度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在产卵时每隔一段时间使得提升模块带动扇形网框提升,使得漏卵网移开砾石,然后通过旋转模块带动扇形网框以固定单元为中心旋转30%,在提升时,通过抖卵模块将漏卵网上的卵抖落,直至扇形网框旋转一圈;
S4:孵化,将产完卵的亲鱼从扇形网框中取出,然后调节圆盘状水泥池水温至16℃~17℃的条件下,对受精卵进行孵化。
基于上述结构:在投放亲鱼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挑选,从而便于快速的将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便于快速的筛选,提高繁殖速度,通过移动产卵,可以边移动边产卵,从而保证亲鱼能够全部将卵产在圆盘状水泥池上的砾石上,提高产卵量的同时,且在产卵后将亲鱼和卵分开,有效的防止亲鱼产后吃卵。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1,所述S3步骤中的所述旋转模块与圆盘状水泥池的圆心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使得旋转模块能够沿着圆盘状水泥池方向进行移动。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1或2,所述S3步骤中的旋转模块为电机,所述提升模块为液压缸,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扇形网框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连接在所述圆盘状水泥池中心的地面上。通过提升模块的设置,可以将扇形网框提起来,从而便于使得漏卵网移开砾石。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1、2或3,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水质净化单元,所述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净化圆盘状水泥池的水质。通过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净化水质,从而便于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1、2、3或4,所述S3步骤中的温度调节单元的调节温度为16℃~17℃,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扇形网框内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准确的检测到扇形网框内的温度,从而便于保证扇形网框内的温度。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或5,所述投食单元用于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投食。通过投食单元用于提供给亲鱼食物,从而提供营养。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5或6,所述增氧单元用于对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增氧。通过增氧单元的设置,可以对亲鱼进行增氧,从而避免亲鱼缺氧。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实施例1、2、3、4、5、6或7,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阀门。通过阀门的设置,便于将圆盘状水泥池内的水放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繁殖场所:在地面制成外径20米内径为5米的圆盘状水泥池,水泥池的深度为60cm,在水泥池底部铺设砾石,砾石的高度为5cm,在水泥池内设置扇形网框,扇形网框的外径为19米内径为6米,扇形网框的角弧度为30度,扇形网框的高度为55cm,在扇形网框的底部设置有漏卵网,漏卵网放置在砾石的顶部,将水加入水泥池内使得水泥池的水深为50cm;
步骤二、投放亲鱼:选择成熟的亲鱼,并根据扇形网框的面积计算出需要投放亲鱼的总量,雌雄配比为1:1.1,然后将亲鱼预先将总量的80%投放入扇形网框内,然后随机抽样五次,每次抽样50条,记录每次抽样的雌鱼和雄鱼比例,根据五次抽样的结果得出雌鱼和雄鱼的平均比例,然后在根据雌雄总配比为1:1.1计算出剩下的20%的鱼的雌鱼和雄鱼比例,从而使得雌鱼和雄鱼比例能够达到1:1.1;
步骤三、移动产卵:移动产卵包括环境模块、旋转模块、抖卵模块和提升模块,所述环境模块包括设置于扇形网框的增氧单元,温度调节单元、投食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所述提升模块用于提升所述扇形网框,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升模块上的旋转单元,所述旋转单元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单元,所述抖卵模块安装于所述扇形网框上,在产卵时通过温度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在产卵时每隔一段时间使得提升模块带动扇形网框提升,使得漏卵网移开砾石,然后通过旋转模块带动扇形网框以固定单元为中心旋转30%,在提升时,通过抖卵模块将漏卵网上的卵抖落,直至扇形网框旋转一圈;
步骤四、孵化:将产完卵的亲鱼从扇形网框中取出,然后调节圆盘状水泥池水温至16℃~17℃的条件下,对受精卵进行孵化;
所述步骤三中的所述旋转模块与圆盘状水泥池的圆心相同;
所述步骤三中的旋转模块为电机,所述提升模块为液压缸,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扇形网框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连接在所述圆盘状水泥池中心的地面上;
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水质净化单元,所述水质净化单元用于净化圆盘状水泥池的水质;所述步骤三中的温度调节单元的调节温度为16℃~17℃,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扇形网框内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食单元用于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投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单元用于对扇形网框内的亲鱼进行增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状水泥池内安装有阀门。
CN202210304478.8A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Active CN114514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478.8A CN114514898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4478.8A CN114514898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4898A CN114514898A (zh) 2022-05-20
CN114514898B true CN114514898B (zh) 2023-05-05

Family

ID=8160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4478.8A Active CN114514898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489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442A (zh) * 2013-11-27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CN105850807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拉氏鱥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7173298A (zh) * 2017-06-27 2017-09-19 吉林农业大学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84056C1 (ru) * 2009-01-11 2010-03-2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Институт Физики Имени Б.И. Степанова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Беларус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нкубации икры
CN202663993U (zh) * 2012-07-02 2013-01-16 桂阳县新城养殖专业合作社 泥鳅产卵床
CN209151972U (zh) * 2018-10-15 2019-07-26 江西润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泥鳅养殖用泥鳅产卵装置
CN112314505B (zh) * 2019-08-05 2022-03-08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
CN110583538A (zh) * 2019-09-19 2019-12-20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纹南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442A (zh) * 2013-11-27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CN105850807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拉氏鱥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7173298A (zh) * 2017-06-27 2017-09-19 吉林农业大学 拉氏鱥繁殖场及繁殖拉氏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fat minnow 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Luo XN等;《Fisheries Science(Dalian)》(第32期);第673-675页 *
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鲤鱼混养技术;孙毅;《中国水产》(第2期);第99-100页 *
罗非鱼养殖技术(三);樊祥国;《农村养殖技术》(第2期);第16页 *
长江口淞江鲈野生种群的采集及人工繁殖研究;王金秋等;《渔业现代化》;第40卷(第1期);第18-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4898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033C (zh) 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方法
CN101715747B (zh) 一种促使长江刀鱼自然产卵的方法
CN100577002C (zh) 松江鲈鱼夏花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1411311B (zh)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6577561B (zh) 一种诱捕纳苗并养殖黄斑篮子鱼的方法
CN108552090B (zh) 一种二龄美洲鲥仿洄游土池大棚越冬育肥方法
CN103563861B (zh) 双齿围沙蚕全人工繁养工艺
CN105724296B (zh) 一种促进青虾交配抱卵方法
CN102939927B (zh) 一种改良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的方法
CN100488357C (zh) 东海沿岸一种牙鲆池塘养殖方法
CN107926774B (zh) 大泷六线鱼野生亲鱼池塘网箱培育方法
CN114514898B (zh) 一种拉氏鱥人工繁殖方法
CN1167334C (zh)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CN110754405B (zh) 一种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
CN110810291B (zh) 一种锦绣龙虾与海葡萄混养的养殖方法
CN103688882A (zh) 高密度螃蟹养殖方法
CN104542367B (zh) 一种用4平方米小网箱养殖黄鳝的方法
CN110786277B (zh) 疣吻沙蚕的人工育苗与大田养殖方法
CN107079873A (zh)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CN107347773A (zh) 沙塘鳢幼苗培育设施
CN112790129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方法
JPH0249689B2 (zh)
CN103975874B (zh) 一种沙塘鳢的网箱生态藻相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3766248B (zh) 一种促进菊黄东方鲀亲本性腺提早成熟的方法
CN113728956B (zh) 一种六线鱼-海藻综合养殖网箱及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