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814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8144A
CN114498144A CN202111051261.2A CN202111051261A CN114498144A CN 114498144 A CN114498144 A CN 114498144A CN 202111051261 A CN202111051261 A CN 202111051261A CN 114498144 A CN114498144 A CN 114498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able
connector
retainer
reg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12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9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33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the cable being forced in a tortuous or curved path, e.g. knots in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16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wires or cables connected to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被配置为定位线缆的定位器。定位器具有前端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形成有定位槽。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位于定位器的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相对侧。定位槽具有前槽、后槽和联接槽。前槽从前端表面向后凹陷并且沿着上下方向从第一表面延伸到联接槽。后槽沿着上下方向从第二表面凹陷并且从联接槽向后延伸。当定位器定位线缆时,前槽容纳线缆的前受调节部,而后槽容纳线缆的后受调节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定位线缆的定位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JPA 2008-098091(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JPA 2008-098091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参照图25,专利文件1公开一种包括用于定位多根线缆98的定位器90的连接器。定位器90设置有多个凹部92和多个梳齿94。凹部92分别对应于线缆98。每一根线缆98容纳在相应凹部92中,并且之后弯曲成直角并且由彼此相邻的两个梳齿94保持。
专利文件1的定位器需要线缆沿着定位器的壁面弯曲。在定位器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将需要过大的压力以适当地使线缆弯曲。因此,应将定位器的尺寸做大到一定程度,以使线缆弯曲而不损坏线缆。因此,专利文件1的定位器的结构不适于减小定位器的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线缆适当地弯曲并且使定位器的尺寸减小的结构的定位器。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到线缆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外壳、接触器和被配置为定位线缆的定位器。外壳保持接触器和定位器。接触器具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绝缘位移连接与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线缆连接。定位器具有前端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形成有定位槽。前端表面位于定位器的前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位于定位器的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侧。定位槽具有前槽、后槽和联接槽。前槽从前表面向后凹陷并且沿着上下方向从第一表面延伸到联接槽。后槽沿着上下方向从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凹陷并且从联接槽向后延伸以向后开口。联接槽向前开口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朝向第二表面开口。当定位器定位线缆时,前槽容纳作为线缆的一部分的前受调节部,而后槽容纳作为线缆的另一部分的后受调节部。容纳前受调节部的前槽调节前受调节部的向后运动并且调节前受调节部在垂直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两者的横向方向上的运动。容纳后受调节部的后槽调节后受调节部朝向第一表面的运动并且调节后受调节部在横向方向上的另一运动。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定位器的定位槽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槽、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后槽以及将前槽与前槽彼此联接的联接槽。可以通过仅使线缆部分地容纳到定位槽70内以使线缆顺利地且适当地弯曲。特别地,即使在定位器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对线缆施加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线缆适当地弯曲。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使线缆适当地弯曲并且使定位器的尺寸减小的结构的定位器。
通过研究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且通过参照附图,可以获知本发明的目标并且对本发明的结构有更完整的认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和线缆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连接到线缆,并且由连接器的外壳所保持和隐藏的接触器以虚线圆圈示出。
图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和线缆的分解立体图,其中放大且示出了点划线围绕的连接器的一部分,并且在放大图中,用虚线示出连接器的在靠近线缆状态下的连接部的轮廓。
图3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定位器和线缆的立体图,其中定位器定位线缆,并且由虚线围绕的定位器的一部分被放大且示出。
图5是示出图4的定位器和线缆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4的定位器和线缆的前视图。
图7是示出图4的定位器和线缆的仰视图,其中用虚线示出接触器的在通过绝缘位移连接而连接到线缆状态下的连接部的轮廓,并且由点划线围绕的定位器的一部分被放大且示出。
图8是示出图4的定位器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图8的定位器的前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定位器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图8的定位器的仰视图。
图12是示出沿着线XII-XII截取的图9的定位器的截面图,其中用虚线示出线缆的一部分的轮廓。
图13是示出沿着线XIII-XIII截取的图9的定位器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和线缆的修改的立体图,其中连接器连接到线缆。
图15是示出图14的连接器和线缆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图14的连接器的定位器和线缆的立体图,其中定位器定位线缆。
图17是示出图16的定位器和线缆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6的定位器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定位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图18的定位器的俯视图,其中用虚线示出线缆的部分的轮廓。
图21是示出图18的定位器的前视图,其中用虚线示出线缆的部分的轮廓。
图22是示出图18的定位器的后视图。
图23是示出沿着线XXIII-XXIII截取的图21的定位器的截面图,其中用虚线示出线缆的部分的轮廓。
图24是示出沿着线XXIV-XXIV截取的图21的定位器的截面图。
图25是示出专利文件1的定位器和线缆的立体图。
尽管本发明易受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的影响,但是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且将在本文中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相反,目的是涵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0被构造为连接到两根线缆81。这样连接的连接器10在使用时和线缆81一起形成线束12。因此,本实施例的线束12包括连接器10和线缆81。对于线缆81中的每一根,其相对端中的一个连接到连接器10,并且相对端中剩余的一个连接到电子装置(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为插头并且沿着配合方向(前后方向:X方向)与作为插座的配合连接器(未示出)可配合。当连接器10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时,连接到线束12的电子装置(未示出)与连接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电子装置(未示出)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具有上述结构并且如上所述的工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适用于各种连接器10。例如,连接器10可以是插座。此外,配合方向不限于X方向。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两根线缆81被绝缘体制成的护套802覆盖以形成一根线缆结构80。线缆81中的每一根具有导体制成的芯线812和绝缘体制成的涂层814。涂层814中的每一个都覆盖芯线812。线缆81中的每一根的相对端中的一个从护套802露出并且向前或沿正X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的线缆结构80和线缆81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上述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线缆结构80中包括的线缆81的数量可以是一根或者可以是三根或更多根。不具体限制线缆结构80,只要线缆81中的每一根具有涂层814覆盖的芯线812。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由绝缘体制成的外壳20、每一个均由导体制成的两个接触器30、40以及由绝缘体制成的定位器50。定位器50被配置为定位两根线缆81。两个接触器30、40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根线缆81。外壳20保持接触器30、40以及定位器50。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仅包括上述构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除了上述构件之外,连接器10可以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壳体。壳体可以覆盖外壳20。此外,接触器的数量可以等于线缆81的数量。例如,当线缆81的数量为1个时,接触器的数量将为1个。
在下文中,将对本实施例的外壳20以及接触器30、40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20具有主体22、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主体22沿着X方向延伸。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平行于水平面(XY平面)的平板形状。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从主体22的后端(负X侧端)向后或在负X方向上突出。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在垂直于X方向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分别位于主体22的相对侧。更具体地,第一突出部24位于主体22的上端(正Z侧端),而第二突出部26位于主体22的下端(负Z侧端)。
本实施例的外壳20是整体形成的构件。换言之,主体22、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中的每一个都是单一构件的一部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外壳20可以由彼此结合的两个或更多个构件形成。除了上述部分之外,外壳20可以进一步具有另一部分。
本实施例的外壳20形成有引导部242。引导部242是形成在第一突出部24中的凹部。引导部242从第一突出部24的后端向前凹陷并且向上或在正Z方向上开口,并且向下或在负Z方向上开口。引导部242的长度,即在X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引导部242的宽度,即在垂直于X方向和Z方向两者的横向(Y方向)上的尺寸。换言之,引导部242在X方向上较长地延伸。
本实施例的外壳20具有两个卡扣部(catch portion)244。卡扣部244中的每一个是第一突出部24的后表面(负X侧表面)的一部分并且面向后方。卡扣部244中的每一个沿着垂直于X方向的预定平面(YZ平面)延伸。两个卡扣部244沿Y方向布置,同时引导部242位于两个卡扣部之间。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接触器30由没有弯曲的单块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前部32和连接部36。前部32是接触器30的前面部分(正X侧部分)。连接部36从前部32的后端向后延伸。连接部36具有两个连接片362。两个连接片362沿Y方向布置,在两个连接片362之间具有微小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接触器40由弯曲的单块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前部42、联接部44和连接部46。前部42是接触器40的前面部分。联接部44从前部42的后端整体向上延伸。连接部46从联接部44的上端向后延伸。因此,联接部44将前部42和连接部46彼此联接。连接部46具有两个连接片462。两个连接片462沿Y方向布置,在两个连接片362之间具有微小的距离。
参照图3,接触器30的连接部36和接触器40的连接部46在Z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处并且布置在Y方向上。参照图7和图2,连接部36和46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根线缆81。当沿着Z方向延伸的线缆81的一部分从后面沿着X方向朝向连接部36或46移动时,两个连接片362或两个连接片462破坏线缆81的涂层814并此后在Y方向上夹住并且保持芯线812。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6和46中的每一个通过绝缘位移连接以连接到沿着X方向移动的线缆81。
本实施例的接触器30和40中的每一个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插脚接触器或阳接触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接触器30和40中的每一个可以是插座接触器或阴接触器。不具体限制连接部36和46中的每一个的结构,只要接触器30和40中的每一个通过绝缘位移连接可连接到相应线缆81。当线缆结构80仅包括一根线缆81时,连接器10可以仅包括接触器30和40中的一个。
如图1所示,外壳20的主体22形成有两个连接孔28。连接孔28中的每一个是在主体22的前端(正X侧端)形成的孔。两个连接孔28在Y方向和Z方向中的每一个上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接触器40的前部42位于接触器30的前部32下方。前部32、42布置在外壳20中并且被外壳20保持。在YZ平面内前部32的位置与上(正Z侧)连接孔28的位置相同。在YZ平面内前部42的位置与下(负Z侧)连接孔28的位置相同。在连接器10和配合连接器(未示出)彼此配合的配合状态下,配合连接器的两个配合接触器(未示出)分别容纳在连接孔28中,并且分别与前部32、42接触。
在下文中,将对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进行说明。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具有基部52、后部54、中间板56和两个侧板58。基部52具有块状。后部54位于基部52的后方。中间板56和侧板5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平行于由X方向和Z方向限定的竖直平面(XZ平面)的平板形状。中间板56和侧板58沿Y方向布置,同时它们彼此分开。中间板56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侧板58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参照图8和图9,中间板56和侧板58中的每一个从基部52向前和向下突出。
参照图8、图9和图11,定位器50具有前端表面62。前端表面62位于定位器50的前端。本实施例的前端表面62包括中间板56的前表面(正X侧表面)和侧板58的前表面。根据本实施例,中间板56的前表面和侧板58的前表面在X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同的位置。因此,前端表面62在X方向上的位置不变,与其在Y方向上的位置无关。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实施例,中间板56和侧板58的前表面可以在X方向上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换言之,前端表面62在X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其在Y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此外,前端表面62可以是既不是中间板56也不是侧板58的部分的前表面。
除了前端表面62之外,定位器50具有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6。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6分别位于定位器50在Z方向上的相对侧。本实施例的第一表面64包括定位器50的基部52的上表面(正Z侧表面)、中间板56的上表面和侧板58的上表面。本实施例的第二表面66包括定位器50的中间板56的下表面(负Z侧表面)和定位器50的侧板58的下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2,定位器50可以具有相对于外壳20竖直倒置的结构。因此,参照图8,第一表面64可以包括定位器50的基部52的下表面、中间板56的下表面和侧板58的下表面。第二表面66可以包括定位器50的中间板56的上表面和侧板58的上表面。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的后部54从基部52的第一表面64沿Z方向向外突出。更具体地,后部54向上突出超过第一表面64。
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是整体形成的构件并且具有上述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定位器50可以由彼此结合的两个或更多个构件形成。定位器5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修改。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形成有定位槽70。本实施例的定位槽70包括分别对应两根线缆81的两个定位槽70。定位槽70中的每一个是用于将相应线缆81定位到连接器10的部分。因此,定位槽70的数量应与线缆81的数量相等。例如,当线缆81的数量为一时,定位器50可以形成仅具有一个定位槽70。
参照图8至图11,本实施例的两个定位槽70沿Y方向布置。本实施例的两个定位槽70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在下文中,将对定位槽70中的一个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描述的说明适用于每一个定位槽70。
参照图8、图9和图11,定位槽70是位于中间板56与一个侧板58之间的槽。定位槽70在XZ平面内围绕基部52延伸。定位槽70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内壁73之间。内壁73中的一个是中间板56的侧表面。内壁73中的剩余一个是侧板58的侧表面。参照图6,定位槽70在Y方向上的尺寸略大于线缆81的线直径,即线缆81在Y方向上的尺寸。
参照图12,定位槽70具有前槽72、后槽76和联接槽78。前槽72为定位槽70的前面部分。前槽72沿着Z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一表面64处开口。后槽76是定位槽70的后面部分(负X侧部分)。后槽76沿着X方向延伸并且向后开口。联接槽78是定位槽70的中间部分并且将前槽72和后槽76彼此联接。因此,前槽72沿着Z方向从第一表面64延伸到联接槽78。后槽76从联接槽78向后延伸以向后开口。
参照图8和图12,前槽72从前端表面62向后凹陷到基部52。参照图11和图12,后槽76在Z方向上从第二表面66朝向第一表面64凹陷。后槽76在Z方向上凹陷到基部52。因此,参照图12,前槽72和后槽76中的每一个是具有底部的凹部。联接槽78向前开口并且在Z方向上朝向第二表面66开口。前槽72在其整个长度上向前开口。后槽76在其整个长度上朝向第二表面66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定位槽70在其整个长度上向定位器50的外面开口。因此,当从前面单独看定位器50,即,不定位线缆81并且未附接到外壳20(见图2)的定位器50时,前槽72是可见的,并且后槽76通过联接槽78可见。当沿着Z方向从第二表面66单独看定位器50时,后槽76是可见的,并且前槽72通过联接槽78可见。
参照图2,在制造连接器10时,首先,线缆81分别容纳在定位器50的定位槽70中以被定位。本实施例的定位槽70具有上述结构,从而在定位线缆81时容易将线缆81容纳在定位槽70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定位器50可以具有从前方覆盖前槽72的一部分的部分。
在下文中,将对容纳线缆81的定位槽70中的一个进行说明。下面描述的说明适用于每一个定位槽70。
参照图4、图6和图7,当定位器50定位线缆81时,线缆81的一部分插入到定位槽70。详细地,当定位器50定位线缆81时,前槽72容纳作为线缆81的一部分的前调节部82,而后槽76容纳作为线缆81的另一部分的后调节部84。容纳在后槽76中的后受调节部84位于容纳在前槽72中的前受调节部82的后方。当前受调节部82容纳在前槽72中时,线缆81的端部可以从前槽72向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切掉线缆81的端部。
参照图6和图9,容纳在前槽72中的前受调节部82在X方向上与基部52接触或者以距基部52微小的距离位于基部52的前方。另外,容纳在前槽72中的前受调节部82在Y方向上位于中间板56与侧板58之间,并且距中间板56和侧板58具有微小的距离。如果前受调节部82向后移动,则前受调节部82与基部52抵接。如果前受调节部82在Y方向上移动,则前受调节部82与中间板56或侧板58抵接。因此,容纳前受调节部82的前槽72调节前受调节部82的向后运动并且调节前受调节部82在Y方向上的运动。
参照图7和图11,容纳在后槽76中的后受调节部84在Z方向上与基部52接触或者以距基部52和第二表面66微小的距离位于基部52与第二表面66之间。另外,容纳在后槽76中的后受调节部84在Y方向上位于中间板56与侧板58之间,并且距中间板56和侧板58具有微小的距离。如果后受调节部84朝向第一表面64(见图8)移动,则后受调节部84与基部52抵接。如果后受调节部84在Y方向上移动,则后受调节部84与中间板56或侧板58抵接。因此,容纳后受调节部84的后槽76调节后受调节部84朝向第一表面64的运动并且调节后受调节部84在Y方向上的另一运动。
参照图12,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的定位槽70具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前槽72、沿着X方向延伸的后槽76以及将前槽72和后槽76彼此联接的联接槽78。可以通过仅使线缆81部分地容纳到定位槽70内以使线缆81顺利地且适当地弯曲。特别地,即使在定位器50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对线缆81施加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线缆81适当地弯曲。因此,本实施例中定位器50的结构能够使线缆81适当地弯曲并且使定位器50的尺寸减小。
本实施例的联接槽78具有底表面79。底表面79是基部52的在XZ平面中的壁表面。底表面79位于前槽72的后方并且在Z方向上比后槽76更靠近第一表面64。本实施例的底表面79在XZ平面内具有弧状。底表面79的弧具有大于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在X方向上的尺寸即线缆81的线直径的半径RC。根据该结构,线缆81可以沿着底表面79顺利地且适当地弯曲。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底表面79在XZ平面内的形状不限于弧状,而可以是诸如椭圆弧状的圆形。底表面79的弧半径RC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的前槽72设置有两个前保持部74。前保持部74为分别形成在定位槽70的两个内壁73上的突起。前保持部74中的每一个在Y方向上从内壁73突出到前槽72内并且沿着Z方向延伸。参照图4和图6,当前槽72容纳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时,前保持部74保持前受调节部82。详细地,前受调节部82在X方向上被夹在并且被保持在基部52与每个前保持部74之间,从而前受调节部82保持容纳在前槽72中的状态。
参照图9和图11,本实施例的后槽76设置有两个后保持部77。后保持部77为分别形成在定位槽70的两个内壁73上的突起。后保持部77中的每一个在Y方向上从内壁73突出到后槽76内并且沿着X方向延伸。参照图6和图7,当后槽76容纳线缆81的后受调节部84时,后保持部77保持后受调节部84。详细地,后受调节部84在Z方向上被夹在并且被保持在基部52与每个后保持部77之间,从而后受调节部84保持容纳在后槽76中的状态。
参照图4和图6,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设置了前保持部74和后保持部77,线缆81可以保持在预定位置而无需使用诸如带子的临时保持构件(未示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线缆81可以通过使用临时保持构件代替前保持部74和后保持部77以便临时保持在预定位置。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前保持部74和后保持部77。前保持部74的数量和后保持部77的数量中的每一个均不限于两个。不具体限制前保持部74和后保持部77中的每一个的结构,只要能够保持线缆81即可。
参照图2,定位线缆81的定位器50向前移动以插入到外壳20内,从而附接到外壳20。在下文中,将对定位器50到外壳20的附接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具有被引导部542。被引导部542是形成在基部52的第一表面64上的突出部。被引导部542在Z方向上从第一表面64向外突出并且从后部54的前端向前延伸。参照图1,被引导部542在YZ平面内的位置与外壳20的引导部242的位置相同。被引导部542的长度,即在X方向上的尺寸,稍微小于引导部242的长度,即在X方向上的尺寸。被引导部542的宽度,即在Y方向上的尺寸,稍微小于引导部242的宽度,即在Y方向上的尺寸。
参照图1和图2,当定位器50朝向外壳20移动时,定位器50被竖直地夹在外壳20的第一突出部24和第二突出部26之间以在Z方向上相对于壳体20定位。当定位器50继续移动时,定位器50部分地容纳在外壳20中以在YZ平面内相对于外壳20定位。当定位器50进一步继续移动时,被引导部542容纳在引导部242中,从而定位器50插入到外壳20内,并且在Y方向上不发生位移。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具有将定位器50准确地定位到外壳20的定位机构。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包括外壳20的引导部242和定位器50的被引导部54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但是连接器10的定位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修改。
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形成有两个引导通道75。两个引导通道75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个前槽72。每个引导通道75在Y方向上形成在相应前槽72的一个内壁73中。参照图13,每个引导通道75在Y方向上凹陷并且沿着X方向延伸。
参照图2,两个引导通道75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个接触器30、40的连接部36、46。在定位器50插入到外壳20内时,每个引导通道75部分地容纳相应连接部36或46并且沿着X方向将其引导到相应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因此,每个引导通道75是用于引导接触器30或40的连接部36或46的部分。
参照图7,当定位器50附接到外壳20(见图2)时,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已经被引导到相应前受调节部82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来连接到相应前受调节部82。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每个前槽72设置有沿着X方向笔直延伸的引导通道75,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精确地引导到相应的前受调节部82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来可靠地连接到线缆8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引导通道75。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每个前槽72的引导通道75的数量和布置。不具体限制每个引导通道75的结构,只要能够引导相应连接部36或46即可。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定位器50具有两个抵接部(abutment portion)544。每个抵接部544是定位器50的后部54的一部分的前表面,该前表面突出超过第一表面64。每个抵接部544位于前槽72的后方并且从第一表面64沿Z方向向外突出。因此,每个抵接部544位于定位器50的后端附近并且位于定位器50的上端附近。每个抵接部544面向前方并且沿着YZ平面延伸。两个抵接部544沿Y方向布置,同时被引导部542位于两个抵接部544之间。
参照图2,两个抵接部544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外壳20的卡扣部244。在定位器50插入到外壳20内期间,每个抵接部544在X方向上面向相应的卡扣部244。参照图1,当定位器50继续插入到外壳20内时,每个抵接部544与相应卡扣部244抵接。此时,定位器50附接到外壳20并且被外壳20保持。当定位器50附接到外壳20时,卡扣部244在X方向上分别面向抵接部544。
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沿着移动路径相对于定位器50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抵接部544布置在XY平面内移动路径的附近。根据该布置,操作者仅通过将定位器50推入外壳20内就可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将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线缆8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不具体限制抵接部544的数量和布置。不具体限制每个抵接部544的结构。
除了已经描述的修改之外,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参照图4和图5,上述实施例的两根线缆81被定位器50彼此类似地弯曲和定位。然而,参照图17,可以如下所述修改两根线缆81的定位方法。
参照图14和图1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修改例的连接器10A在使用时连接到两根线缆81。连接器10A和线缆81一起形成线束12A。因此,线束12A包括连接器10A和线缆81。连接器10A包括由绝缘体制成的外壳20A、每个由导体制成的两个接触器30和40A以及由绝缘体制成的定位器50A。定位器50A被配置以定位两根线缆81。两个接触器30和40A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根线缆81。外壳20A保持接触器30和40A以及定位器50A。
在下文中,对修改例中的连接器10A进行说明。下面描述的内容将主要针对与连接器10(见图1)的不同之处进行。
如图15所示,外壳20A具有主体22A、第一突出部24A和第二突出部26A。主体22A沿着X方向延伸。第一突出部24A和第二突出部26A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平行于XY平面的平板形状。第一突出部24A从主体22A的上端向后突出。第二突出部26A从主体22A的下端向后突出。
外壳20A形成有引导部242。本修改例中的引导部242是形成在第一突出部24A内的凹部并且具有与外壳20的引导部242(见图2)的结构相似的结构。外壳20A具有一个卡扣部244和一个卡扣部264A。卡扣部244是第一突出部24A的后表面并且面向后方。卡扣部264A是第二突出部26A的后表面并且面向后方。引导部242在Y方向上位于卡扣部244与卡扣部264A之间。
本修改例中的接触器30是与连接器10(参照图2)的接触器相同的构件。另一方面,接触器40A是与连接器10的接触器40(见图2)不同的构件。接触器40A由没有弯曲的单块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与接触器40的连接部相同的连接部46。接触器30的连接部36和接触器40A的连接部46在Z方向和Y方向中的每一个上的位置彼此不同。连接部36、46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两根线缆81。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沿着X方向移动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而连接到的相应线缆81。
参照图18和图19,定位器50A具有基部52A、后部54A、中间板56A和两个侧板58A。基部52A具有块状。后部54A位于基部52A的后方。中间板56A和侧板58A中的每一个具有平行于XZ平面的平板形状。中间板56A和侧板58A沿Y方向布置,同时它们彼此分开。中间板56A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侧板58A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中间板56A从基部52A向前突出。定位器50A的侧板58A中的一个或正Y侧板58A从基部52A向前和向下突出。定位器50A的侧板58A中剩余的一个或负Y侧板58A从基部52A向前和向上突出。
定位器50A具有前端表面62、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6。前端表面62位于定位器50A的前端。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6分别位于定位器50A在Z方向上的相对侧。本修改例中的第一表面64包括定位器50A的基部52A的上表面、中间板56A的上表面和侧板58A的上表面。本修改例中的第二表面66包括定位器50A的基部52A的下表面、中间板56A的下表面和侧板58A的下表面。定位器50A的后部54A从基部52A的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6中的每一个沿Z方向向外突出。更具体地,后部54A超过第一表面64向上突出并且超过第二表面66向下突出。
参照图16,定位器50A形成有分别对应于两根线缆81的一个定位槽70和一个反向定位槽70A。与定位槽70类似,反向定位槽70A是用于将相应的线缆81定位到连接器10A的部分。定位槽70和反向定位槽70A沿Y方向布置。本修改例中的定位槽70的结构与定位器50(见图4)的一个定位槽70(见图4)的结构相似并且以相似的方式工作。参照图21和图22,反向定位槽70A具有通过将定位槽70颠倒而获得的结构。
在下文中,将对反向定位槽70A进行说明。
参照图18和图19,反向定位槽70A是位于一个侧板58A或负Y侧板58A的内侧的槽。反向定位槽70A在XZ平面中围绕基部52A延伸。反向定位槽70A在Y方向上位于两个内壁73之间。内壁73中的一个是中间板56A的侧表面。内壁73中的剩余一个是侧板58A的侧表面。参照图16,反向定位槽70A在Y方向上的尺寸稍微大于线缆81的线直径,即线缆81在Y方向上的尺寸。
参照图23,反向定位槽70A具有前槽72A、后槽76A和联接槽78A。前槽72A是反向定位槽70A的前面部分。前槽72A沿着Z方向延伸并且在第二表面66处开口。后槽76A是反向定位槽70A的后面部分。后槽76A沿着X方向延伸并且向后开口。联接槽78A是反向定位槽70A的中间部分并且将前槽72A和后槽76A彼此联接。因此,前槽72A沿着Z方向从第二表面66延伸到联接槽78A。后槽76A从联接槽78A向后延伸以向后开口。
参照图18和图23,前槽72A从前端表面62向后凹陷到基部52A。后槽76A沿Z方向从第一表面64朝向第二表面66凹陷。后槽76A沿Z方向凹陷到基部52A。因此,前槽72A和后槽76A中的每一个是具有底部的凹部。联接槽78A向前开口并且沿Z方向朝向第一表面64开口。前槽72A在其整个长度上向前开口。后槽76A在其整个长度上朝向第一表面64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反向定位槽70A在其整个长度上向定位器50A的外部开口。因此,当从前面单独看定位器50A,即不定位线缆81并且未附接到外壳20A(见图15)的定位器50A时,前槽72A是可见的,并且后槽76A通过联接槽78A可见。当沿着Z方向从第一表面64单独看定位器50A时,后槽76A是可见的,并且前槽72A通过联接槽78A可见。
参照图15,在制造连接器10A时,首先,线缆81分别容纳在定位器50A的定位槽70和反向定位槽70A中以被定位。在下文中,将对容纳线缆81的反向定位槽70A进行说明。
参照图16、图20和图21,当线缆81被定位器50A定位时,前槽72A容纳作为线缆81的一部分的前受调节部82,并且后槽76A容纳作为线缆81的另一部分的后受调节部84。
参照图21和图23,容纳在前槽72A中的前受调节部82在X方向上与基部52A接触或者以距基部52A微小的距离位于基部52A的前方。另外,容纳在前槽72A中的前受调节部82在Y方向上位于中间板56A与侧板58A之间,并且距中间板56A和侧板58A具有微小的距离。因此,容纳前受调节部82的前槽72A调节前受调节部82的向后运动并且调节前受调节部82在Y方向上的运动。
参照图20和图23,容纳在后槽76A中的后受调节部分84在Z方向上与基部52A接触或者以距基部52A微小的距离位于基部52A与第一表面64之间。另外,容纳在后槽76A中的后受调节部84在Y方向上位于中间板56A与侧板58A之间,并且距中间板56A和侧板58A具有微小的距离。因此,容纳后受调节部84的后槽76A调节后受调节部84朝向第二表面66的运动并且调节后受调节部84在Y方向上的另一运动。
参照图23,如上所述,本修改例中的定位器50A的反向定位槽70A具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前槽72A、沿着X方向延伸的后槽76A以及将前槽72A和后槽76A彼此联接的联接槽78A。可以通过仅使线缆部分地容纳到反向定位槽70A内以使线缆81顺利地且适当地弯曲。特别地,即使在定位器50A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对线缆81施加过大的压力的情况下使线缆81适当地弯曲。因此,本修改例中的定位器50A的结构也能够使线缆81适当地弯曲并且使定位器50A的尺寸减小。
本修改例中的联接槽78A具有底表面79A。底表面79A是基部52A在XZ平面内的壁表面。底表面79A位于前槽72A的后方并且在Z方向上比后槽76A更靠近第二表面66。本修改例中的底表面79A在XZ平面内具有弧状。底表面79A的弧半径RC大于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在X方向上的尺寸,即线缆81的线直径。根据该结构,线缆81可以沿着底表面79A顺利且适当地弯曲。
参照图19和图21,前槽72A设置有两个前保持部74。前保持部74为分别形成在反向定位槽70A的两个内壁73上的突起。每个前保持部74在Y方向上从内壁73突出到前槽72A内并且沿着Z方向延伸。当前槽72A容纳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时,前保持部74保持前受调节部82。
参照图18和图20,后槽76A设置有两个后保持部77。后保持部77为分别形成在反向定位槽70A的两个内壁73上的突起。每个后保持部77在Y方向上从内壁73突出到后槽76A内并且沿着X方向延伸。当后槽76A容纳线缆81的后受调节部84时,后保持部77保持后受调节部84。
参照图15,将定位线缆81的定位器50A向前移动以插入到外壳20A内,从而附接到外壳20A。在下文中,将对定位器50A到外壳20A的附接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定位器50A具有被引导部542。本修改例中的被引导部542是形成在基部52A的第一表面64上的突出部,并且具有与定位器50(见图8)的被引导部542(见图8)的结构相似的结构。参照图14和图15,当定位器50A朝向外壳20A移动时,定位器50A部分地容纳在外壳20A中。此后,被引导部542容纳在引导部242中,从而定位器50A插入到外壳20A内,并在Y方向上不发生移动。因此,连接器10A具有类似于连接器10(见图1和图2)的定位机构的定位机构。
参照图18、图19、图21和图24,定位器50A形成有四个引导通道75。四个引导通道75中的两个在Y方向上分别形成在定位槽70的前槽72的内壁73中。四个引导通道75中的另外两个在Y方向上分别形成在反向定位槽70A的前槽72A的内壁73中。每个引导通道75在Y方向上凹陷并且沿着X方向延伸。定位槽70的引导通道75在Z方向上比第二表面66更靠近第一表面64。反向定位槽70A的引导通道75在Z方向上更靠近第二表面66而不是第一表面64。
参照图21和图15,定位槽70的引导通道75被设置以对应于接触器30的连接部36。反向定位槽70A的引导通道75被设置以对应于接触器40A的连接部46。在将定位器50A插入到外壳20A内时,每个引导通道75部分地容纳相应连接部36或46并且沿着X方向将其引导到相应线缆81的前受调节部82。因此,每个引导通道75是用于引导接触器30或40A的连接部36或46的部分。根据本修改例,由于前槽72和72A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在X方向上笔直延伸的两个引导通道75,因此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可以进一步被精确地引导到相应的前受调节部82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进一步可靠地连接到线缆81。
参照图18和图19,定位器50A具有一个抵接部544和一个抵接部544A。抵接部544是定位器50A的后部54A的一部分的前表面,该前表面突出超过第一表面64。抵接部544位于前槽72的后方并且从第一表面64沿Z方向向外突出。抵接部544A是定位器50A的后部54A的一部分的前表面,该前表面突出超过第二表面66。抵接部544A位于前槽72A的后方并且从第二表面66沿Z方向向外突出。
参照图15和图19,抵接部544和544A被设置以分别对应于外壳20A的卡扣部244和264A。在将定位器50A插入到外壳20A内期间,抵接部544和544A分别在X方向上面向卡扣部分244和264A。参照图14、图15和图19,当将定位器50A继续插入到外壳20A内时,抵接部544和544A分别与卡扣部分244和264A抵接。此时,定位器50A附接到外壳20A并且被外壳20A保持。当定位器50A附接到外壳20A时,卡扣部244和264A分别在X方向上面向抵接部544和544A。
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沿着移动路径相对于定位器50A移动。本修改例中的抵接部544和544A中的每一个布置在XY平面内的移动路径附近。根据该布置,操作者仅通过将定位器50推入外壳20内就可以通过绝缘位移连接来将连接部36、4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线缆81。
本修改例的连接器10A具有上述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与连接器10(见图1)类似地修改连接器10A。

Claims (8)

1.一种连接线缆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接触器和被配置为定位所述线缆的定位器;
所述外壳保持所述接触器和所述定位器;
所述接触器具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通过绝缘位移连接与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所述线缆连接;
所述定位器具有前端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形成有定位槽;
所述前端表面位于所述定位器的前端;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器的在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侧;
所述定位槽具有前槽、后槽和联接槽;
所述前槽从所述前端表面向后凹陷并且沿着所述上下方向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联接槽;
所述后槽沿着所述上下方向从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并且从所述联接槽向后延伸以向后开口;
所述联接槽向前开口并且在所述上下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开口;
当所述定位器定位所述线缆时,所述前槽容纳作为所述线缆的一部分的前受调节部,而所述后槽容纳作为所述线缆的另一部分的后受调节部;
容纳所述前受调节部的所述前槽调节所述前受调节部的向后运动并且调节所述前受调节部在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两者的横向方向上的运动;并且
容纳所述后受调节部的所述后槽调节所述后受调节部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运动并且调节所述后受调节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另一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前槽设置有前保持部;
所述后槽设置有后保持部;
当所述前槽容纳所述线缆的所述前受调节部时,所述前保持部保持所述前受调节部;并且
当所述后槽容纳所述线缆的所述后受调节部时,所述后保持部保持所述后受调节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联接槽具有底表面;并且
所述底表面位于所述前槽的后方并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比所述后槽更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底表面在由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上下方向限定的竖直平面内具有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定位器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接触器的所述连接部的引导通道;并且
所述引导通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形成在所述前槽的内壁中,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凹陷并且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定位器具有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前槽的后方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表面向外突出;
所述外壳具有卡扣部;并且
所述卡扣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定位器形成有反向定位槽;
所述反向定位槽具有通过将所述定位槽颠倒而获得的结构;并且
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反向定位槽沿所述横向方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定位槽包括两个定位槽;并且
所述两个定位槽沿所述横向方向布置。
CN202111051261.2A 2020-11-09 2021-09-08 连接器 Pending CN1144981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6441 2020-11-09
JP2020186441A JP2022076156A (ja) 2020-11-09 2020-11-0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144A true CN114498144A (zh) 2022-05-13

Family

ID=77710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1261.2A Pending CN114498144A (zh) 2020-11-09 2021-09-0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1678B2 (zh)
EP (1) EP3996210B1 (zh)
JP (1) JP2022076156A (zh)
CN (1) CN11449814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2598Y (zh) * 2003-03-25 2005-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FR2999347A1 (fr) * 2012-12-11 2014-06-13 Socamont Ind Connecteur type rj45 perfectionne
CN105322325A (zh) * 2014-07-25 2016-02-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20170012374A1 (en) * 2015-07-08 2017-01-12 Wilhelm Rutenbeck GmbH & Co.KG Cable-mount socket
CN107645083A (zh) * 2016-07-21 2018-01-3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18938B (en) * 1993-04-12 1994-01-11 Whitaker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R2760136B1 (fr) * 1997-02-27 1999-04-23 Pouyet Sa Prise femelle murale de type jack modulaire
US6579128B1 (en) * 2002-07-31 2003-06-1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liably terminated wires
JP3948526B2 (ja) * 2003-05-06 2007-07-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コネクタ
US20080014801A1 (en) * 2003-11-14 2008-01-17 Luc Milette Wire guid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ing same
EP1804522A1 (en) * 2005-12-27 2007-07-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 wire guide plate and a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having a wire guide plate
JP4270575B2 (ja) 2006-10-16 2009-06-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2598Y (zh) * 2003-03-25 2005-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FR2999347A1 (fr) * 2012-12-11 2014-06-13 Socamont Ind Connecteur type rj45 perfectionne
CN105322325A (zh) * 2014-07-25 2016-02-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20170012374A1 (en) * 2015-07-08 2017-01-12 Wilhelm Rutenbeck GmbH & Co.KG Cable-mount socket
CN107645083A (zh) * 2016-07-21 2018-01-3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6156A (ja) 2022-05-19
EP3996210A1 (en) 2022-05-11
US20220149560A1 (en) 2022-05-12
US11581678B2 (en) 2023-02-14
EP3996210B1 (en) 202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9924A (en) Electro-optical connector plug
US4993803A (en) Electro-optical header connector
US10741957B2 (en) Terminal module and connector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US599326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etaining means
CN112086790B (zh) 电性端子
MX2007015451A (es) Ensamble conector con dispositivo que asegura la posicion de terminal.
JP3301597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同軸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4465031A (zh) 连接器
JP2017004949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掛止装置
JP3188380B2 (ja) リヤホルダー付きコネクタ
US20200212617A1 (en) Connector
US6428340B2 (en) Wire equipment
CN114498144A (zh) 连接器
CN113906637A (zh) 插头壳体以及插头连接器
JP3633448B2 (ja) コンセント
JP6768304B2 (ja) 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CN112134057B (zh) 电连接器的电线整合盖
CN114930652A (zh) 屏蔽连接器
US6503096B2 (en) Connector
EP1533871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10034166A1 (en) Shake preventing construction for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JP2002124341A (ja) コネクタ
US11757227B2 (en) Connector having rear holder
CN111146613B (zh) 端子,将电线连接到端子的方法,以及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