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9364A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9364A
CN114489364A CN202011255236.1A CN202011255236A CN114489364A CN 114489364 A CN114489364 A CN 114489364A CN 202011255236 A CN202011255236 A CN 202011255236A CN 114489364 A CN114489364 A CN 114489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unit
touch
circuit board
display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5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兵
罗萍
罗璇
王中杰
樊萌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52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9364A/zh
Priority to US17/922,013 priority patent/US1189318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072 priority patent/WO20221003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9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9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弯折区,显示面板可在第一弯折区处进行弯折,第一弯折区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交界处;可弯折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具有第二弯折区,第二弯折区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区,可弯折电路板分别与数据驱动单元和触控驱动单元均相连,并可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由此,可以使大尺寸的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柔性、可折叠的优势,应用在多种不同功能的产品上,如OLED手机及其折叠屏手机。相对于折叠屏手机,折叠屏笔记本的开发难点主要在于尺寸大,且目前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限制了大尺寸折叠屏笔记本的应用。
因此,目前的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可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处进行弯折,所述第一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交界处;数据驱动单元,所述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触控驱动单元,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触控电极组;可弯折电路板,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具有第二弯折区,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第二弯折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区,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和触控驱动单元均相连,并可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由此,可以使大尺寸的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数据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可弯折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具有外围区、焊盘区和弯曲区,所述外围区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朝向所述数据驱动单元的一侧,所述焊盘区位于所述外围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外围区与所述焊盘区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可沿弯曲轴弯曲,所述弯曲区和所述焊盘区之间具有焊盘过渡区,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数据驱动单元、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均位于所述焊盘过渡区。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具有多个金属层,至少一个所述金属层包括镂空电极,所述可弯折电路板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具有2层所述金属层,且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被绝缘层间隔开;2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之和为45~55微米;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进一步具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进一步具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10~15微米。由此,可提高该可弯折电路板的耐弯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不连接。由此,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是独立驱动的,使得该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可以实现独立的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折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接收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收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由此,可对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触控信号进行分别感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由此,可以使显示装置获得较高的解析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第四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四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由此,可实现控制单元与第一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坐标信号可经第四电路板发送至控制单元中,且控制信号可经第四电路板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中,实现信号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四电路板分别独立的为印刷线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由此,可利用PCB板或者FPC板实现信号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数据驱动单元、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边侧。由此,可以降低阻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控模组层叠设置;或者,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由此,可以使折叠屏笔记本电脑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前面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触控驱动单元获得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中的触控信号;利用触控驱动单元将触控信号转变为坐标信号;将所述坐标信号并转变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数据驱动单元中,并利用可弯折电路板将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所述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由此,可以使大尺寸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获得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信号,利用第二触控驱动单元获得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利用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一坐标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二坐标信号;将所述第一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二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以及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包括: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依次经过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由此,便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第二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二坐标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四电路板,两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利用一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将所述坐标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中,利用另一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由此,可实现第一电路板和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以及实现坐标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一电路板传递至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传递至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由此,可以使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可弯折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110:显示模组;120:触控模组;200:数据驱动单元;210: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20:第二数据驱动单元;300:触控驱动单元;310: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第一发射电极122A;第一接收电极121A;第二发射电极122B;第二接收电极121B;320:第二触控驱动单元;410:第一电路板;420:第二电路板;430:可弯折电路板;43:第二弯折区;4300:金手指区;431:补强绝缘层431;432:补强胶层;433:第二绝缘层;434:第二胶层;435:第二金属层;436:绝缘层;437:第一金属层;438:第一胶层;439:第一绝缘层;4:保护金属;440:第四电路板;500:控制单元;10:第一显示区;20:第二显示区;30:第一弯折区;40:显示区;50:外围区;51:扇出区;60:弯曲区;61:弯折轴;62:镂空区;70:焊盘过渡区;80:焊盘区;81A以及81B:焊盘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数据驱动单元200、触控驱动单元300、可弯折电路板430,显示面板100可以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具体可包括显示模组110和触控模组120(参考图4),显示面板100具有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且该显示面板可以在第一弯折区30处进行弯折,第一弯折区30位于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的交界处,数据驱动单元200和触控驱动单元300分别与可弯折电路板430相连,且可弯折电路板430在该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也可同步进行弯折,可弯折电路板430的第二弯折区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在该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于第一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区。并且,该可弯折电路板可将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由此,可以使大尺寸的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首先对该显示装置可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原理进行简单说明:
发明人发现,目前小尺寸(小于14英寸)折叠显示装置(如折叠屏手机)的驱动单元一般设置在显示装置的短边侧,且仅需要一个数据驱动单元控制显示模组,一个触控驱动单元控制触控模组,且一个触控驱动单元即可满足触控显示的通道数需求。然而对于大尺寸(大于17.3英寸)折叠屏笔记本等显示装置,满足主动笔方案的触控电极的间距一般是4-4.2mm,且触控驱动单元的通道数需求大于Rx65×Tx85(Rx接收电极,Tx发射电极),因此,传统的触控方案无法适用于大尺寸折叠屏笔记本中。
本发明通过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可以和显示面板同步实现弯折的可弯折电路板,并可利用该可弯折电路板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传递触控信号和数据信号。例如,如图1中所示出的,可以将数据驱动单元200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一侧,触控驱动单元300可位于第二显示区20一侧,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之间的触控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传递可依靠包括可弯折电路板430在内的结构实现。图1中仅示出了数据驱动单元200和触控驱动单元300的一种设置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数据驱动单元200和触控驱动单元300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更具体地,参考图2,该显示装置可具有两个触控驱动单元,其中,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组,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用于控制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组,以满足大尺寸显示装置对触控显示通道数的需求,此外,在显示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两个数据驱动单元,其中,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进行显示,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用于控制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并且在显示装置中设置了可弯折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在该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可与显示面板同步进行弯折,因此可利用该可弯折电路板将触控信号进行传递,进而通过数据驱动单元实现对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的控制。
具体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可靠近第一显示区10设置,并用于控制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一显示区10中的部分进行显示,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靠近第二显示区20设置,并用于控制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二显示区20中的部分进行显示,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靠近第一显示区10设置,并用于控制触控模组120位于第一显示区1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组(图中未示出),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靠近第二显示区20设置,并用于控制触控模组120位于第二显示区20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组(图中未示出),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和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分别与可弯折电路板430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数据驱动单元、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均与可弯折电路板电连接,其具体连接关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图2中未示出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的边界),该显示面板还可具有第一电路板410、第二电路板420,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和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分别与第一电路板410电连接,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分别与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可弯折电路板430与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该显示装置还可具有控制单元500,控制单元50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410电连接。利用上述三个电路板可实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触控信号的导通以及显示信号的导通当显示装置在弯折区发生弯折时,柔性的可弯折电路板也可发生弯折,使得上述驱动单元以及电路板不影响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从而使大尺寸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例如,该显示面板可通过COF的方式实现绑定,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均可以为柔性线路板(FPC),并可向着背离显示面板出光方向一侧弯折,如图6中所示出的。
或者,参考图3,该显示面板还可具有显示区40、外围区50、焊盘区80和弯曲区60,外围区50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朝向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的一侧,即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外围区50与焊盘区80相连的一侧可具有扇出区51,用于显示区的金属走线进行扇出。焊盘区80位于外围区50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弯曲区60位于外围区50与焊盘区80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可沿弯曲轴61进行弯曲,弯曲区60和焊盘区80之间具有焊盘过渡区70,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可弯折电路板等结构均可位于焊盘过渡区70。由此,可利用与显示面板一体的弯曲区60,将触控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弯折至显示面板背离出光侧的一面。由于可弯折电路板具有和第一弯折区30相对应的第二弯折区,因此该结构的显示面板形成的显示装置也可实现折叠功能。并且,弯曲区60和可在与第一弯折区30相对应处设置镂空区62。由此,该显示面板在将触控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弯折至显示面板背离出光侧的一面之后,弯曲区60处的显示面板也可进行折叠。上述驱动单元以及可弯折电路板可通过位于焊盘区80的焊盘端子81A以及81B实现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弯折区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区应做广义理解,即只要两个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的部分即可,两个弯折区可完全重叠也可部分重叠,第一弯折区的面积可大于第二弯折区也可小于第二弯折区,或也可与第二弯折区相等。具体地,参考图7和图8,当该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显示面板的两个显示区10和20的出光侧(如图中箭头所示)朝向外部时,此时可弯折电路板430位于弯折后的显示面板内侧。此时第一弯折区30的面积可大于第二弯折区43的面积,第二弯折区4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可完全位于第一弯折区30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显示面板的两个显示区10和20的出光侧朝向外部时,第二弯折区43的投影也可以与第一弯折区30具有部分重叠(图中未示出),只要二者在该显示装置进行弯折时可同步进行弯折即可。或者,参考图8,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显示面板的两个显示区10和20的出光侧(如图中箭头所示)也可朝向内部,即弯折状态下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的出光侧相对。此时第二弯折区4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可与第一弯折区30具有部分重叠。类似地,弯折状态下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的出光侧相对时,第二弯折区43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可与第一弯折区30也可以完全重叠(图中未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弯折电路板430需要与显示面板同步实现弯折,因此可弯折电路板430需要具有一定的折弯耐久度,即经过多次弯折和恢复后,仍可以具有电路板的传输功能。例如,该可弯折电路板430可具有不小于10万次的弯折寿命,弯折半径可以为5mm左右,由此可适用于大多数折叠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具体地,参考图9,该可弯折电路板可具有主体区域以及金手指区4300,该可弯折电路板可具有多个金属层,其中至少一个金属层包括镂空电极。具体地,该可弯折电路板可具有第一金属层437和第二金属层435,第一金属层437和第二金属层435之间可间隔有绝缘层436。其中第二金属层435可以为镂空电极并接地处理。第一金属层473可以用于形成该电路板的金属走线,位于金手指区4300处还可具有保护金属4,以保护金手指处的Cu不被氧化,例如保护金属可以是含Ni合金。第一金属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可具有第一绝缘层439,第一绝缘层439可通过第一胶层438固设在第一金属层437的一侧。第二金属层435远离绝缘层的一侧可具有第二胶层434和第二绝缘层433,此外,在金手指区4300还可具有补强绝缘层431和补强胶层432,以提高金手指区的机械强度。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可为45~55微米,更具体地,可以为48~50微米,两个金属层的厚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以两个金属层的厚度一致为例,两个金属层的厚度可分别独立地为10~15微米,例如可以分别独立地为12~13微米。具体地,两个金属层的厚度均可为12微米左右。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补强绝缘层均可以由PI形成,绝缘层的厚度可以为25微米左右。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可以一致,例如,可以为12.5±0.5微米。由此,可令该可弯折电路板具有较好的耐弯折型,从而可提高该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可具有如图4中所示出的依次层叠的位置关系,此时触控模组可以位于显示模组的出光侧,也可位于显示模组背离出光侧的一侧。或者,触控模组可位于显示模组内部,例如可位于封装结构内等位置。图4中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用于示例,而不应理解为对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的位置的限制。
本发明中,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均靠近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数据驱动单元均靠近第二显示区设置,由此,触控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可以就近驱动,提高触控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控制单元为例,首先对该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检测第一显示区10中的触控信号(第一触控信号),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检测第二显示区20中的触控信号(第二触控信号),第二触控信号依次经过第二电路板420、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中,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将第一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一坐标信号,以及将第二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二坐标信号,上述坐标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控制单元500中,控制单元500将第一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第二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将上述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电路板410中,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中,以控制第一显示区10实现触控显示,第二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二电路板420发送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中,以控制第二显示区20实现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一显示区10中有第一触控信号,且第二显示区20中有第二触控信号时,第二触控信号需依次经第二电路板420、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中,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经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转换成坐标信号,由此,可实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信号同步,防止显示时出现卡顿等不良。例如,当手指从第一显示区划到第二显示区时,可使显示装置实现连续的触控显示。本发明中,为了使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实现信号同步,需将第二触控信号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中,并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中转换成坐标信号,因此,可以仅利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实现触控信号至坐标信号的转换,以简化第二触控驱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仅有第一显示区10中有触控信号(即仅有第一触控信号)时,也即是说,第二显示区20中无触控信号(即无第二触控信号),此时,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仅将第一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一坐标信号,第一坐标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控制单元500中,控制单元500将第一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一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第一电路板410中,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中,以使第一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仅有第二显示区20中有触控信号(即仅有第二触控信号)时,也即是说,第一显示区10中无触控信号(即无第一触控信号),此时,由于仅是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可以实现触控信号至坐标信号的转换,因此,第二触控信号需依次经第二电路板420、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中,并经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转换成第二坐标信号,第二坐标信号经第一电路板410发送至控制单元500中,控制单元500将第二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第一电路板410中,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410、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二电路板420发送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中,以使第二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该显示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显示模组中具有多根数据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用于控制显示模组110位于第一显示区10中的部分进行显示,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用于控制显示模组120位于第二显示区20中的部分进行显示,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可以与第一显示区10中的数据线电连接,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可以与第二显示区20中的数据线电连接,以控制两个显示区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数据驱动单元可以包括柔性衬底和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数据驱动元件(如SourceIC)。由此,可通过SourceIC对数据线施加驱动信号,且数据驱动单元为柔性电路板,因此,可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以使显示装置获得较窄的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中设置有T-CON IC和power IC,T-CON IC和powerIC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410中。第一电路板410可以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中,并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可弯折电路板430中,经第二电路板420传输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中,并同时兼具对显示装置进行时序控制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可以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且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其中,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中的多颗数据驱动元件电连接,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中的多颗数据驱动元件电连接。由此,可以使显示装置获得较高的解析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0,触控模组位于第一显示区10中的部分具有第一触控电极组,触控模组位于第二显示区20中的部分具有第二触控电极组,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与第一触控电极组电连接,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与第二触控驱动电极组电连接,以控制两个显示区的触控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触控电极组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本发明中,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不连接。也即是说,本发明的第一触控电极组和第二触控电极组是独立驱动的,使得该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可以实现独立的触控显示。例如,左手触摸第一显示区,同时右手触摸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根据左手的触摸信号进行显示,第二显示区根据右手的触摸信号进行显示,且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互不干扰。具体地,第一弯折区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接收电极122A,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收电极122B,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接收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具有间隙,如图中箭头所示出的。也即是说,第一接收电极和第二接收电极在第一弯折区30处断开,由此可实现对两个显示区的分别触控,进而可以提高触控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触控电极组还可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发射电极122A,第二触控电极组也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发射电极122B。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触控驱动单元可以包括柔性衬底和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触控驱动元件(如TP IC)。由此,可通过TP IC对触控电极组施加驱动信号,且触控驱动单元为柔性电路板,因此,可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以使显示装置获得较窄的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可以分别独立的为印刷线路板(PCB)或者柔性电路板(FPC)。例如,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可以均为印刷线路板,或者,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可以均为柔性电路板,或者,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中的一个为印刷线路板,另一个为柔性电路板。由于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均与第一电路板410电连接,也即是说,第一电路板410也是靠近第一显示区10设置的,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均与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也即是说,第二电路板420也是靠近第二显示区20设置的,数据驱动单元和触控驱动单元可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由此,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也可跟随数据驱动单元以及触控驱动单元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可弯折电路板430与第一电路板410和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由此,可弯折电路板可跟随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并且在显示面板弯折时,可弯折电路板430可发生弯折,上述驱动单元及电路板不影响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模组110具有柔性基板,从而可使显示面板实现弯折。关于柔性基板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例如,柔性基板可以为PI(聚酰亚胺)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3,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电路板440(如1仅示出了一个第四电路板),第四电路板440分别与第一电路板410和控制单元500电连接。由此,可实现控制单元与第一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坐标信号可经第四电路板发送至控制单元中,且控制信号可经第四电路板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中,实现信号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中可以具有一个第四电路板440(参考图2),且第四电路板440中具有传输坐标信号的通道,也具有传输控制信号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参考图5,显示装置中可以具有两个第四电路板440,其中一个第四电路板440A用于传输坐标信号,另一个第四电路板440B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关于第四电路板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四电路板440可以为印刷线路板,或者,还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与第一电路板410电连接,可以是将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绑定在第一电路板410上,类似的,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与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可以是将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绑定在第二电路板420上。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与第一电路板410电连接,可以是通过连接器或者焊接的方式实现的,类似的,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与第二电路板420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器或者焊接的方式实现的。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如第一电路板410和可弯折电路板430之间的电连接,可弯折电路板430和第二电路板420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四电路板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器或者焊接的方式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显示面板100具有长边和短边,第一数据驱动单元210、第二数据驱动单元220、第一触控驱动单元310、第二触控驱动单元320、第一电路板410、第二电路板420、可弯折电路板430、第四电路板440均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长边侧。由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电流传输路径较长,将上述驱动单元和电路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长边侧,可以降低阻抗,且上述驱动单元和电路板可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缩窄显示装置的边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500位于显示装置的主板上,弯折到显示面板背面的第四电路板与主板上的控制单元500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100的尺寸大于17.3英寸。由此,可以使大尺寸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由此,可以使折叠屏笔记本电脑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丰富了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和应用场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显示装置为前面描述的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利用触控驱动单元获得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中的触控信号;利用触控驱动单元将触控信号转变为坐标信号;将所述坐标信号并转变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数据驱动单元中,并利用可弯折电路板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由此,可以使大尺寸折叠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下面以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数据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该方法可以利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检测触控模组位于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信号,利用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检测触控模组位于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信号,并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
随后,利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第一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一坐标信号,以及将第二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二坐标信号。
最后,控制单元接收第一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接收第二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二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以及将第二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使显示装置实现良好的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第二触控信号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触控信号依次经过第二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发送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中,以便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第二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二坐标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四电路板,两个第四电路板均与第一电路板和控制单元电连接,由此,可实现第一电路板和控制单元之间的电连接。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利用一个第四电路板(如第四电路板440A)将坐标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500中,利用另一个第四电路板(如第四电路板440B)将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一电路板410中(参考图3)。由此,可实现坐标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第一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传递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以使第一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将第二控制信号传递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可以包括: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传递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以使第二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一显示区中有第一触控信号,且第二显示区中有第二触控信号时,第二触控信号需依次经第二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中,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第一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一坐标信号,以及将第二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二坐标信号,第一坐标信号和第二坐标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440A传递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将第一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第二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经第四电路板440B传递至第一电路板中,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传递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使第一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传递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使第二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由此,可使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能实现触控显示,且可实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信号同步,防止显示时出现卡顿等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仅有第一显示区中有触控信号(即仅有第一触控信号)时,也即是说,第二显示区无触控信号(即无第二触控信号),此时,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仅将第一触控信号转换成第一坐标信号,第一坐标信号经第一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440A发送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将第一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一控制信号,并经第四电路板440B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中,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以使第一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仅有第二显示区中有触控信号(即仅有第二触控信号)时,也即是说,第一显示区无触控信号(即无第一触控信号),此时,第二触控信号依次经第二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发送至第一触控驱动单元中,并经第一触控驱动单元转换成第二坐标信号,第二坐标信号经第一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440A发送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将第二坐标信号转换成第二控制信号,并经第四电路板440B发送至第一电路板中,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发送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以使第二显示区实现触控显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可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处进行弯折,所述第一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交界处;
数据驱动单元,所述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
触控驱动单元,所述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触控电极组;
可弯折电路板,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具有第二弯折区,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第二弯折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弯折区之间具有重叠区,
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和触控驱动单元均相连,并可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数据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进行显示;
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和第二触控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电极组,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且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可弯折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具有外围区、焊盘区和弯曲区,
所述外围区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朝向所述数据驱动单元的一侧,所述焊盘区位于所述外围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弯曲区位于所述外围区与所述焊盘区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可沿弯曲轴弯曲,所述弯曲区和所述焊盘区之间具有焊盘过渡区,
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数据驱动单元、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均位于所述焊盘过渡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具有多个金属层,至少一个所述金属层包括镂空电极,所述可弯折电路板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具有2层所述金属层,且两层所述金属层之间被绝缘层间隔开;
2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之和为45~55微米;
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进一步具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进一步具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10~1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区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接收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收电极,所述第一接收电极和所述第二接收电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包括至少2颗数据驱动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第四电路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四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四电路板分别独立的为印刷线路板或者柔性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数据驱动单元、所述触控驱动单元和所述可弯折电路板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边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控模组层叠设置;
或者,所述触控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折叠屏笔记本电脑。
14.一种控制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触控驱动单元获得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中的触控信号;
利用触控驱动单元将触控信号转变为坐标信号;
将所述坐标信号并转变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数据驱动单元中,并利用可弯折电路板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数据所述数据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之一的所述触控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驱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第一触控驱动单元获得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第一触控信号,利用第二触控驱动单元获得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触控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
利用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一坐标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转变为第二坐标信号;
将所述第一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一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坐标信号并转变为第二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以及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触控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包括: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依次经过第二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发送至所述第一触控驱动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四电路板,两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利用一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将所述坐标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中,利用另一个所述第四电路板将所述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第一电路板传递至所述第一数据驱动单元中,
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路板、可弯折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传递至所述第二数据驱动单元中。
CN202011255236.1A 2020-11-11 2020-11-11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489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5236.1A CN114489364A (zh) 2020-11-11 2020-11-11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7/922,013 US11893180B2 (en) 2020-11-11 2021-10-11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PCT/CN2021/123072 WO2022100332A1 (zh) 2020-11-11 2021-10-11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5236.1A CN114489364A (zh) 2020-11-11 2020-11-11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9364A true CN114489364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5236.1A Pending CN114489364A (zh) 2020-11-11 2020-11-11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3180B2 (zh)
CN (1) CN114489364A (zh)
WO (1) WO20221003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5204A (zh) * 2021-04-25 2021-10-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0111B1 (ko) * 2012-08-28 2018-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TWI630595B (zh) * 2013-07-19 2018-07-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裝置
KR20160032099A (ko) * 2013-07-19 2016-03-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정보 처리 장치
KR102039496B1 (ko) * 2013-08-19 2019-1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KR20150067864A (ko) 2013-12-10 2015-06-19 비케이이엔티 주식회사 브리지 결합된 복수의 tdi를 구비한 터치패널 모듈
US10255863B2 (en) * 2014-04-02 2019-04-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panel having a first region, a second region, and a third reg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gions and including a drive portion on the third region
KR102396760B1 (ko) * 2015-04-08 2022-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80462B1 (ko) * 2015-10-28 2022-03-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5609045B (zh) 2015-12-29 2019-01-08 芯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屏驱动的驱动芯片级联系统和方法
CN108345411B (zh) 2018-01-31 2020-04-17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屏幕控制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658831B (zh) 2018-12-20 2021-05-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690889U (zh) 2019-01-10 2019-11-26 欧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CN109727540B (zh) * 2019-02-28 2021-02-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KR20200115877A (ko) * 2019-03-28 2020-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755496B (zh) * 2020-06-30 2023-03-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6685A1 (en) 2023-06-08
WO2022100332A1 (zh) 2022-05-19
US11893180B2 (en) 2024-02-06
WO2022100332A9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466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n active display portion and substrate
JP6369616B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ウェアラブル機器
KR20020091764A (ko) 액정 패널과 직접 접속된 유연성 기판 상에 탑재된 구동ic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209349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90289885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US202204049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3896557A1 (en) Touch screen for narrow-bezel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22519959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製造方法、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02479014B (zh) 应用柔性电路板的触摸设备
JP2007200177A (ja) 電子装置
CN114489364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03365A (ko) 구동칩이 구비된 인쇄 회로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US1113343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90003199A (ko) 구동칩이 구비된 인쇄 회로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5149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96777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KR102524208B1 (ko) 칩온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CN112272445A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3663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857270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7377197A (zh) 电子装置
CN215499741U (zh) 电路板、显示装置
CN114170917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0402272U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