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6819B -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6819B
CN114486819B CN202210339333.1A CN202210339333A CN114486819B CN 114486819 B CN114486819 B CN 114486819B CN 202210339333 A CN202210339333 A CN 202210339333A CN 114486819 B CN114486819 B CN 114486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storage box
mounting plate
probe mounting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93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6819A (zh
Inventor
张慕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der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der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der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der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93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6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6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6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6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6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光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包括收纳盒体、密封盖板、夹持装置、顶升机构和供电单元,所述收纳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起到检测透光率效果的透光率检测装置,所述密封盖板铰接于收纳盒体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收纳盒体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待检测材料,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收纳盒体的内部,用于顶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收纳盒体的内部,用于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提供电力支持。本发明能够实现检测区的快速转换,使其在测试时能够满足测试要求,还可适用不同规格的产品,且在调整适用规格的同时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影响实时的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光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背景技术
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造业中,常见的有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和合成膜等,而这些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多会对其透光率进行检测,以此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生产标准,透光率仪便是人们常用的检测这些材料透光率的仪器,是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从而被广泛地应用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造业中。
现有的透光率仪检测区多是直接裸露在外界,在使用之前检测区需要保持很高的清洁度,而检测区裸露在外部则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同时现有的一体式透光率仪在夹持待测物品方面,往往只能针对单一规格的产品适用,存在灵活性较差的问题,而常用的分体式的透光率仪虽然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了灵活性的问题,但是其在夹持待检测材料时容易出现偏差,使得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无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易使得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能够实现检测区的快速转换,使其在测试时能够满足测试要求,且检测区能够满足日常检测所需的条件,还可适用不同规格的产品,且在调整适用规格的同时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影响实时的测量结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包括:
收纳盒体,所述收纳盒体的内部设置有起到检测透光率效果的透光率检测装置,所述收纳盒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材料的开口槽;
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铰接于收纳盒体的上方,用于封堵所述收纳盒体的开口端;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收纳盒体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待检测材料;
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收纳盒体的内部,用于顶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
以及,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收纳盒体的内部,用于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提供电力支持;
其中,当所述顶升机构顶升透光率检测装置时,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向上挤压密封盖板,并使得所述收纳盒体的开口端被打开。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纳盒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壳体,所述延伸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多个操作按键,所述延伸壳体套接于夹持装置的外侧,所述延伸壳体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开口槽相对应的贯通槽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包括左侧探头安装板、右侧探头安装板、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均转动设置于收纳盒体的内部,所述光源探头固定套设于左侧探头安装板的内部,所述接收探头固定套设于右侧探头安装板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纳盒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套设有两个分别与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滑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均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磁铁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磁铁外缘的缓冲垫;
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片,所述吸附片受压可缩入至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的内部,且其缩入深度小于吸附片的长度,且所述吸附片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组,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的内部均嵌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塑形为膨胀结构,且气囊与吸附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的外缘设置有与气囊连通的环形软管,所述环形软管的内侧设置有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倾斜朝向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板、连接板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收纳盒体的底部开设有贯通腔,所述夹持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板分别贴合于收纳盒体的两侧面,所述连接板滑动套设于贯通腔的内部,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夹持板相对的一侧,所述弹性复位件固定安装于贯通腔的内部,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弹性复位件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收纳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套接于导向杆外表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贯通腔的内部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其中一组所述夹持板的底部固定嵌设有联动密封板,所述联动密封板用于封堵贯通腔,其中另一组所述夹持板的底部开设有与联动密封板相互对应的避让槽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杆和固定销轴,所述收纳盒体的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槽相互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顶升杆设置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顶升杆的两端均设置为弧面状,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顶升杆底部相对应的凸起块,所述固定销轴固定套设于顶升杆的底部,所述固定销轴的两端还与安装槽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杆的顶端内部填充有配重材料,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斜置挡杆,所述斜置挡杆初始与顶升杆底部的一侧相互贴合。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透光率检测装置可翻转的设计,在检测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将透光率检测装置翻转至收纳盒体的内部,并且通过密封盖板能够对收纳盒体的开口端进行封堵,进而便可保证外界的灰尘或者其它杂质无法污染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从而便可减少下次检测进程中的清理工序,进而便可有效的缩减检测时长;
本发明采用夹持装置的设计,夹持装置具有可调节的功能,其夹持区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材料,并且夹持装置贴合在一起之后还能够对开口槽进行封堵,避免外界的灰尘或者其他杂质进入到收纳盒体的内部,使得该装置的灵活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采用电磁铁和吸附片的设计,吸附片能够将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固定在待检测材料的两侧,而电磁铁通电之后能够相互吸引,进而使得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可以进一步的相互靠近,并且此过程中吸附片与待检测材料之间的固定性会加强,无需人为的挤压左侧探头安装板和右侧探头安装板;
本发明采用气囊的设计,气囊能够在收缩时挤出气体,而后该气体经由连接管和环形软管内部流动,最后该气体能够从透气孔的内部喷出,且喷出的气体能够对光源探头和接收探头的外表面进行清理,进而便可保证该装置检测区相对洁净;
本发明采用定位杆和延伸条的设计,定位杆够从延伸条的下方对其进行固定,进而使得密封盖板也被相应的固定在收纳盒体的上方,从而外力便无法将密封盖板打开,并且整体装置的平整度高,相较于传统产品而言,美观度也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整体装置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气囊与连接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整体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透光率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收纳盒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贯通腔内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驱动组件与连接板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定位杆和延伸条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收纳盒体;101、滑槽;102、贯通腔;103、安装槽;2、透光率检测装置;201、左侧探头安装板;202、右侧探头安装板;203、光源探头;204、接收探头;3、密封盖板;4、夹持装置;401、夹持板;4011、联动密封板;402、连接板;4021、导向杆;403、弹性复位件;5、顶升机构;501、顶升杆;502、固定销轴;6、斜置挡杆;7、电磁铁;8、吸附片;9、延伸壳体;10、驱动组件;11、连接块;12、联动杆;13、铰座;14、支撑板;15、定位杆;16、延伸条;1601、条形槽;17、气囊;1701、连接管;1702、环形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包括收纳盒体1、透光率检测装置2、密封盖板3、夹持装置4、顶升机构5和供电单元,透光率检测装置2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用于检测待检测材料的透光率效果,收纳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材料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具体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应当适用于市面上大多透光材料的厚度,密封盖板3铰接于收纳盒体1的上方,用于封堵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密封盖板3与收纳盒体1的铰接处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使得外界灰尘或者其它杂质不会经由密封盖板3与收纳盒体1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到收纳盒体1的内部,夹持装置4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两侧,用于固定待检测材料,使得该材料在进行透光率效果检测时相对稳定,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顶升机构5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用于顶出透光率检测装置2,供电单元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供电单元可设置为可充电的蓄电池,当然也可同时设置一条便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电源线,两者均能够用于为透光率检测装置2提供电力支持。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需要检测待检测材料的透光率时,使用者首先运行顶升机构5顶升透光率检测装置2,透光率检测装置2在顶升机构5的作用下逐渐上升,并且同时透光率检测装置2还会向上挤压密封盖板3,最终使得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被打开一个豁口,随后使用者便可手动将密封盖板3和透光率检测装置2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使用者将待检测材料置于开口槽的内部,随后再利用夹持装置4将待检测材料固定在收纳盒体1上方,然后使用者便可利用透光率检测装置2对待检测材料进行透光率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收纳盒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壳体9,延伸壳体9的材质与收纳盒体1可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加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延伸壳体9上设置有用于多个操作按键,操作按键可设置为薄膜开关,减少占用空间,操作按键用于控制收纳盒体1内部不同用电组件电路的通断,延伸壳体9套接于夹持装置4的外侧,夹持装置4被延伸壳体9包裹住,进而可使得收纳盒体1整体的平整度不会被破坏,同时也可以增加收纳盒体1的美观度以及便携性,延伸壳体9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开口槽相对应的贯通槽口,贯通槽口也用于放置待检测材料。
如图4所示,透光率检测装置2包括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均转动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收纳盒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1,两个滑槽101的内部均套设有两个分别与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块设置为表面粗糙的圆柱状,进而滑块不仅可以沿着滑槽101的内部进行滑动,还能够相对滑槽101进行转动,光源探头203固定套设于左侧探头安装板201的内部,光源探头203发出光源穿过待检测物品,接收探头204固定套设于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接收探头204用于接收光源探头203发出的光源,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相对的一侧为检测区。
在此基础上,收纳盒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显示屏,此显示屏可固定嵌设在其中一个密封盖板3的内侧,并且通过导线与供电单元和接收探头204电性连接,进而光源探头203接收的光源数据能够通过导线传输给显示屏,显示屏则会显示出待检测材料的透光率,以此便可完成待检测材料的透光率是否符合标准。
如图2和图4所示,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电磁铁7,两个电磁铁7均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两个电磁铁7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反,进而两个电磁铁7在通电之后,两者之间会存在一个相互吸引的磁力,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磁铁7外缘的缓冲垫,缓冲垫设置为弹性橡胶材料,避免两个电磁铁7相互吸引时,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撞击待检测材料。
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片8,吸附片8受压可缩入至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且其缩入深度小于吸附片8的长度,且吸附片8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组,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均嵌设有气囊17,气囊17塑形为膨胀结构,且气囊17与吸附片8位于同一轴线上,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的外缘设置有与气囊17连通的环形软管1702,环形软管1702的内侧设置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倾斜朝向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
根据上述结构,在待检测材料置于开口槽的内部之后,使用者将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分别转动至与待检测材料相互平行的状态,然后横移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互靠近,最终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在吸附片8的作用下固定在待检测材料的两侧,然后使用者接通电磁铁7与供电单元之间的电路,两个电磁铁7将会进一步的使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互靠近,以此加强吸附片8的吸附力,然后再接通光源探头203、接收探头204和显示屏与供电单元之间的电路,光源探头203发出光源穿过待检测材料,接收探头204接收之后传输给显示屏,显示屏将直观的显示出该材料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均嵌设有气囊17,气囊17塑形为膨胀结构,并且具备弹性,使得气囊17具备良好的复位能力,气囊17数量与吸附片8的数量一致,气囊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插在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内部的连接管1701,且连接管1701的内部与环形软管1702的内部相互连通。
吸附片8的一端始终与气囊17的一侧相互贴合,气囊17在压缩回弹的状态下挤压吸附片8向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外侧移动,直至气囊17完全复位。
具体的,在吸附片8靠近待检测材料时,会受到待检测材料的反作用力,进而吸附片8会向左侧探头安装板201或者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移动,在吸附片8移动的过程中会挤压气囊17,气囊17收缩,进而气囊17内部的气体将被挤出,挤出的气体将沿着连接管1701流动到环形软管1702的内部,最后经由环形软管1702内侧的透气孔排出,进而使得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的外表面能够得以清理,且由于检测过程多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其表面所粘连的多为浮灰,因此不需要很大吹动即可完成对检测区的清理,即该设计能够很好的达到维护检测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在收纳过程中,在密封盖板3向靠近收纳盒体1的端口处翻转的过程中也能够挤压吸附片8,进而使得气囊17也能够相应的收缩并挤出气体,此过程中也能对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进行清理,进而使得下一次测试时,检测区也能够保持较佳的洁净度,以满足日常检测需求。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夹持装置4包括夹持板401、连接板402和弹性复位件403(弹性复位件403可选用具有弹性的部件,此处选用弹簧作为复位件,当然其他具有弹性部件均可替代),收纳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贯通腔102,夹持板401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板401分别贴合于收纳盒体1的两侧面,两组夹持板4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避免夹持过程中损坏待检测材料,连接板402滑动套设于贯通腔102的内部,连接板402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板4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夹持板401相对的一侧,弹性复位件403固定安装于贯通腔102的内部,弹性复位件403初始为不受力的状态,弹性复位件403设置为两组,两组弹性复位件40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02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带动连接板402复位。
在此基础上,两个连接板40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固定安装在收纳盒体1的内部,驱动组件10设置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也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并且通过操作按键控制电路的通断,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的内部均铰接有联动杆12,两个联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铰接有铰座13,两个铰座13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0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贯通腔102的内部还固定嵌设有一支撑板14,支撑板14套接于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外表面,用于减小其伸缩过程中所负载的扭矩。
具体的,在电动伸缩杆启动之后,电动伸缩杆会带动连接块11同步移位,连接块11通过与联动杆12之间的铰接关系带动其一端进行平行移位,进而联动杆12的另一端则会向外侧扩张或者向内侧收缩,且此过程之中,铰座13与联动杆12的另一端同步移动,进而铰座13便可带动连接板402在贯通腔102的内部进行移位,从而夹持板401也将相应地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在夹持板401相互远离时,使用者可以将待检测材料放置在开口槽的内部,在夹持板401相互靠近时,待检测材料将被逐渐的固定在开口槽的内部。
如图5和图7所示,两个连接板402相背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021,收纳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套接于导向杆4021外表面的导向槽,连接板402在移位的同时会受到导向杆4021的限制,进而连接板402便只能沿着贯通腔102的内部进行平行移位,导向槽与贯通腔102的内部相互连通,导向槽呈阶梯状(内大外小),导向杆40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有导向槽内部相适配的限位板,此设计可以防止导向杆4021从导向槽的内部完全滑出。
如图4所示,其中一组夹持板401的底部固定嵌设有联动密封板4011,联动密封板4011用于封堵贯通腔102,其中另一组夹持板401的底部开设有与联动密封板4011相互对应的避让槽口,联动密封板4011的中部初始与贯通腔102的中部相对齐,且联动密封板4011的长度至少为贯通腔102宽度的二倍,进而在夹持板401移动前后,贯通腔102均处于被封闭的状态,外界的灰尘无法通过贯通槽进入到贯通腔102的内部。
如图5和图7所示,顶升机构5包括顶升杆501和固定销轴502,收纳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槽相互连通的安装槽103,顶升杆501设置于安装槽103的内部,顶升杆501初始为斜置状态,且此时完全位于安装槽103的内部,安装槽103为顶升杆501提供一个转动的空间,顶升杆501的两端均设置为弧面状,导向杆40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顶升杆501底部相对应的凸起块,导向杆4021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凸起块挤压顶升杆501,顶升杆501便可以固定销轴502为轴心进行转动,固定销轴502固定套设于顶升杆501的底部,固定销轴502的两端还与安装槽103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具体可通过轴承作为媒介,也可在安装槽103的内部开设出套接在固定销轴502两端的圆槽,此为本领域人员易联想且易实现的技术手段,文中不加以限定和详细的赘述。
根据上述结构,在导向杆4021向导向槽的内部移动一段距离之后,导向杆4021将带动凸起块挤压顶升杆501的底部,顶升杆501底部受力之后会以固定销轴502为轴心进行转动,进而顶升杆501的顶端将逐渐的从安装槽103的内部滑出,此时顶升杆501将会挤压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以滑块为轴心进行转动,并且此过程中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会挤压密封盖板3,进而密封盖板3将逐渐的从收纳盒体1的端部移开,方便使用者后续打开密封盖板3。
进一步的,顶升杆501的顶端内部填充有配重材料,安装槽10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斜置挡杆6,斜置挡杆6初始与顶升杆501底部的一侧相互贴合,在导向杆4021不再挤压顶升杆501时,配重材料将带动顶升杆501的顶端向安装槽103的内部移动,相应的顶升杆501的底端相应的上升,顶升杆501上升至与斜置挡杆6贴合之后将会停止,以此保证顶升杆501不会在配重材料的作用下过度旋转。
如图2和图9所示,夹持板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5,定位杆15呈倒L状,密封盖板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条16,延伸条16与贯通槽相适配,延伸条16的底部开设有条形槽1601,条形槽1601套接于定位杆15的外侧,延伸条16的内部还开设有与条形槽1601相互连通的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杆15的一端相互对应。
具体的,在检测工作完成之后,使用者将密封盖板3翻转至与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相互平齐之后,使用者运行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连接块11向远离支撑板14的方向移动,此过程中连接块11将带动两个联动杆12相互靠近,相应的,两个连接板402也相互靠近,进而两组夹持板401也会相互靠近的移动,从而定位杆15将沿着条形槽1601逐渐卡和进入到定位槽的内部,此时密封盖板3将被固定在收纳盒体1的上方。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电动伸缩杆带动连接块11向靠近支撑板14的一侧移动时,两个联动杆12以连接块11为中心向两侧张开,此时连接板402带动两组夹持板401相互远离,此过程中,夹持板401带动定位杆15从定位槽的内部完全滑出,且此过程中导向杆4021还未带动凸起块挤压顶升杆501,此时密封盖板3也不会相对收纳盒体1进行翻转,从而便可避免运动冲突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需要检测待检测材料的透光率时,使用者首先通过驱动组件10带动夹持装置4打开,并且在夹持装置4打开的过程之中,透光率检测装置2和密封盖板3均会相对收纳盒体1向上翻转,最终使得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被打开一个豁口,随后使用者便可手动将密封盖板3和透光率检测装置2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使用者将待检测材料置于开口槽的内部,随后再利用夹持装置4将待检测材料固定在收纳盒体1上方,然后使用者便可利用透光率检测装置2对待检测材料进行透光率检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盒体(1),所述收纳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起到检测透光率效果的透光率检测装置(2),所述收纳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材料的开口槽;
密封盖板(3),所述密封盖板(3)铰接于收纳盒体(1)的上方,用于封堵所述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
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两侧,用于固定所述待检测材料;
顶升机构(5),所述顶升机构(5)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用于顶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2);
以及,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用于为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2)提供电力支持;
其中,当所述顶升机构(5)顶升透光率检测装置(2)时,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2)向上挤压密封盖板(3),并使得所述收纳盒体(1)的开口端被打开;
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夹持板(401)、连接板(402)和弹性复位件(403),所述收纳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贯通腔(102),所述夹持板(40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板(401)分别贴合于收纳盒体(1)的两侧面,所述连接板(402)滑动套设于贯通腔(102)的内部,所述连接板(40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4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夹持板(401)相对的一侧,所述弹性复位件(403)固定安装于贯通腔(102)的内部,所述弹性复位件(403)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弹性复位件(40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02)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连接板(402)相背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021),所述收纳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套接于导向杆(4021)外表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贯通腔(102)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顶升机构(5)包括顶升杆(501)和固定销轴(502),所述收纳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槽相互连通的安装槽(103),所述顶升杆(501)设置于安装槽(103)的内部,所述顶升杆(501)的两端均设置为弧面状,所述导向杆(40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顶升杆(501)底部相对应的凸起块,所述固定销轴(502)固定套设于顶升杆(501)的底部,所述固定销轴(502)的两端还与安装槽(103)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
所述透光率检测装置(2)包括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均转动设置于收纳盒体(1)的内部,所述光源探头(203)固定套设于左侧探头安装板(201)的内部,所述接收探头(204)固定套设于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
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电磁铁(7),两个所述电磁铁(7)均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磁铁(7)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电磁铁(7)外缘的缓冲垫;
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吸附片(8),所述吸附片(8)受压可缩入至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且其缩入深度小于吸附片(8)的长度,且所述吸附片(8)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组,所述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的内部均嵌设有气囊(17),所述气囊(17)塑形为膨胀结构,且气囊(17)与吸附片(8)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的外缘设置有与气囊(17)连通的环形软管(1702),所述气囊(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插在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内部的连接管(1701),且所述连接管(1701)的内部与环形软管(170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环形软管(1702)的内侧设置有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倾斜朝向光源探头(203)和接收探头(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壳体(9),所述延伸壳体(9)上设置有用于多个操作按键,所述延伸壳体(9)套接于夹持装置(4)的外侧,所述延伸壳体(9)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开口槽相对应的贯通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1),两个所述滑槽(101)的内部均套设有两个分别与左侧探头安装板(201)和右侧探头安装板(202)固定连接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夹持板(401)的底部固定嵌设有联动密封板(4011),所述联动密封板(4011)用于封堵贯通腔(102),其中另一组所述夹持板(401)的底部开设有与联动密封板(4011)相互对应的避让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501)的顶端内部填充有配重材料,所述安装槽(10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斜置挡杆(6),所述斜置挡杆(6)初始与顶升杆(501)底部的一侧相互贴合。
CN202210339333.1A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Active CN114486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9333.1A CN114486819B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9333.1A CN114486819B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6819A CN114486819A (zh) 2022-05-13
CN114486819B true CN114486819B (zh) 2022-07-08

Family

ID=8148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9333.1A Active CN114486819B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68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56140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盖的顶升装置
CN106869686A (zh) * 2017-04-01 2017-06-20 程衍铭 一种具有太阳能电池板的etfe气枕开启窗
CN112532831A (zh) * 2020-11-23 2021-03-19 广西贵港高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化清理表面灰尘的高空监控探头
CN213709633U (zh) * 2020-09-01 2021-07-16 深圳五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井盖
CN214097159U (zh) * 2020-12-06 2021-08-31 深圳市速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透光率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56140U (zh) * 2016-10-28 2017-05-10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盖的顶升装置
CN106869686A (zh) * 2017-04-01 2017-06-20 程衍铭 一种具有太阳能电池板的etfe气枕开启窗
CN213709633U (zh) * 2020-09-01 2021-07-16 深圳五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井盖
CN112532831A (zh) * 2020-11-23 2021-03-19 广西贵港高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化清理表面灰尘的高空监控探头
CN214097159U (zh) * 2020-12-06 2021-08-31 深圳市速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透光率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681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7877A (zh) 一种瓦楞纸厚度检测装置及其瓦楞纸机
CN111113881A (zh) 自助贴膜机及其贴膜方法
CN111495805A (zh) 一种自动贴膜机
CN109334204A (zh) 石墨片滚贴机
CN108692884B (zh) 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4486819B (zh) 一种便携式的一体化透光率仪
CN114354049B (zh) 一种手机保护膜应力检测装置
CN108001020B (zh) 一种汽车内饰贴膜机
CN216209755U (zh) 驱动电源老化测试治具及插针
CN215923171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检测设备存放箱
CN211206351U (zh) 一种移动式磁粉探伤机
CN214927096U (zh) 全自动真空贴膜机
CN112874998B (zh) 一种精密仪器仪表贮存箱
CN212780330U (zh) 一种便于对比的义齿表面加工用硬度检测装置
CN112946528B (zh) 一种手机感光排线检测机构及检测方法
CN212797493U (zh) 一种基于静电吸附的手机屏幕贴膜设备
CN212768219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金属壳体检测机器
CN210154750U (zh) 一种用于弹性套气密性检测及翻腕的机头
CN212892500U (zh) 一种水巾自动组装机的翻转装置
CN209979768U (zh) 一种智能设备检测装置
CN111948134A (zh) 一种口罩松紧绳牢固度检测装置
CN112268668A (zh) 一种用于包装减震气囊检测处理装置
CN216051989U (zh) 一种便携式网络测试仪
CN112873860A (zh) 一种pe给水管材热熔连接用快速检测装置
CN113459306B (zh) 一种石墨电极制造的石墨毡智能裁切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