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7060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7060A
CN114477060A CN202111451293.1A CN202111451293A CN114477060A CN 114477060 A CN114477060 A CN 114477060A CN 202111451293 A CN202111451293 A CN 202111451293A CN 114477060 A CN114477060 A CN 114477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new energy
piston
cavit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12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同
刘文丰
林可为
潘国强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512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70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7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2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other than fuel or lubricants
    • B67D7/0227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other than fuel or lubricants by an ejection plung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6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提高低温回路冷却液加注的速度,同时成本低廉,体型小巧,适合非工厂场地的加注。该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包括外壳、活塞和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内形成有腔体,外壳上设有加注口和泄压口,加注口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连通,泄压口将腔体和外界连通;活塞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加注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泄压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用于辅助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液加注时,冷却液从除气室加注口灌入系统回路,系统内的空气被排出,加注完全时要求系统内不能有残余空气,否则会导致内部形成气阻,影响冷却液正常流动。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冷却液加注时,电机、电池等冷却通常为单独的低温回路,有单独的除气室和散热器,低温回路的动力一般采用电动水泵,流量相对较小,通常低温回路会有各种控制阀,管路多,加注过程中能做的仅为控制水泵全速运转,然后不停的补充冷却液,在加注初期,因系统内空气较多,水泵会间歇性进入空转保护,因为这样结构性的限制,售后4S(Automobile Sales Servicshop 4S)店低温回路的加注较为缓慢,且效果差。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冷却液加注,目前存在一种冷却液检测、加注控制方法,此加注方法区别于真空加注,参照图1,主要是注水泵向热管理系统(FCE)中加注冷却液,且实时检测所加冷却液的流量、以及膨胀罐中的液位是否为低液位,当位于低液位时,检测低液位信号,如低液位信号消失则关闭注水泵,检测当前注量与标定注量是否匹配,如匹配则加注完成,如不匹配则启动车载水泵进行排气,检测低液位信号,如低液位信号消失则关闭注水泵,检测当前注量与标定注量是否匹配以此循环往复检测冷却液是否加注完成,如匹配则关闭车载水泵,如不匹配则继续排气,直至当前注量与标定注量匹配,关闭车载水泵,加注完成。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加快在不能使用真空加注的条件下的冷却液的加注,但装备复杂、体型巨大、成本高昂,且只适合与工厂下线的加注,不适合在售后4S店进行实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可以提高低温回路冷却液加注的速度,同时成本低廉,体型小巧,适合非工厂场地的加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包括外壳、活塞和驱动装置,其中,外壳内形成有腔体,外壳上设有加注口和泄压口,加注口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连通,泄压口将腔体和外界连通;活塞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加注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泄压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由于外壳内形成有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活塞,且活塞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外壳上设有加注口和泄压口,加注口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连通,泄压口将腔体与外界连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加注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泄压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经过泄压口后,会压缩装置以及与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内部的空气,此时,除气室内部的压力上升导致电动水泵前的压力也会上升,泵前的压力上升则可有效的缓解水泵空转的问题,让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会在除气室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加快气体通过除气口向除气室内排出,当活塞经过泄压口后,除气室内部的气压逐渐恢复至和大气压相同,驱动装置驱动活塞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然后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为一个工作循坏,经过多个循环后,气体则会被全部排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活塞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除气室的内部形成加压和真空两种状态,在加压和真空的状态下均可以加快系统内部气体的排出,加快人工加注冷却液的时候的速度,相比相关技术中注水泵向FCE热管理系统中加注冷却液的方法,装备复杂、体型巨大、成本高昂,且只适合于工厂下线的加注,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结构小巧,便于携带,且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内部无电器原件,便于4S店及试验开发过程中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加注过程中低温回路冷却液加注缓慢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的输出为转矩,驱动装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驱动装置的输出为转矩,驱动装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实现,可将驱动装置输出的转矩转换为直线运动,使曲柄连杆机构可以带动活塞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活塞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沿其第二端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驱动装置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活塞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沿其第二端旋转,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腔体内部的空间选取连杆个数较少的曲柄连杆机构,节省成本,且方便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位于活塞远离加注口的一侧,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活塞远离加注口的一侧铰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由于加注口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而活塞只需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区域的大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的体积,为减小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的体积,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设在活塞远离加注口的一侧,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活塞远离加注口的一侧铰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为摇动手柄,摇动手柄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将驱动装置选为摇动手柄,使得摇动手柄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可人为控制活塞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精确位置,并且摇动手柄可以和汽车冷却加注辅助设备分离,减少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成本的体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设有套筒,套筒的内壁具有第一周向限位型面,摇动手柄的输出端设有套柱,套柱的外壁具有与第一周向限位型面相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型面,套柱伸入套筒内,第一周向限位型面和第二周向限位型面配合,以阻止套筒和套柱的相对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将驱动装置选为摇动手柄,摇动手柄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在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设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具有第一周向限位型面,摇动手柄的输出端设有套柱,套柱的外壁具有与第一周向限位型面相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型面,套柱可伸入套筒内,第一周向限位型面和第二周向限位型面配合,以阻止套筒和套柱的相对旋转,避免摇杆手柄的力在传递过程中无效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由于电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较大,且使用和控制非常方便,且工作效率较高,无烟尘,气味等,且噪声较小,因此将驱动装置选为电机,将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活塞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且滑动的速率和频率等都可由电机控制,更加方便快捷。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注口设有密封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如果加注口处密封性能差,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经过泄压口之后,加注口与除气室之间存在缝隙,使得外界的气体可沿缝隙进入除气室和腔体内,除气室内的压力上升速度慢,导致电动水泵前的压力上升速度慢,使水泵空转的问题不能快速缓解,降低了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因此,在加注口设有密封垫,保证除气室与腔体之间密封连接,气体只能通过泄压口与外界连通,提高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对应加注口具有凹坑,加注口设置在凹坑的底面,密封垫内嵌在凹坑的内壁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在加注口处设有密封垫,可以提高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垫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影响使用效率,为防止密封垫出现脱落的情况,在外壳对应加注口的位置设置有凹坑,加注口设置在凹坑的底面,将密封垫内嵌在凹坑的内壁上,加注口的大小位于密封垫的外径和内径之间,密封垫被卡接在凹坑与加注口之间,可有效防止密封垫从加注口脱落。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为圆筒状结构,活塞为圆盘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活塞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外壳的形状决定了活塞的形状,为了减小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将外壳和活塞设置为规则形状,如将外壳设在为圆筒状结构,活塞设置为圆盘形,活塞可沿圆筒状结构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使活塞可沿着圆筒状结构的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燃料电池冷却液加注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中低温回路冷却系统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中驱动装置为手动摇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中外壳上设置多个泄压口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中驱动装置为电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加注口;12-泄压口;13-凹坑;2-活塞;3-摇动手柄;31-套柱;4-曲柄连杆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21-套筒;5-除气室;6-密封垫;7-第一位置;8-第二位置;9-电机;9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冷却液,全称为防冻冷却液,为具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但防冻液不仅仅是在冬天使用,应全年使用,在汽车冷却液加注的时候,冷却液从除气室加注口灌入系统回路,系统内的空气被排出,加注完全时要求系统内不能由残余空气,否则会导致内部形成气阻,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
汽车冷却液的加注一般发生在车辆工厂下线或者4S店维修更换冷却液的时候。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先抽真空再加注的方式。工厂的冷却液加注设备与除气室加注口连接密封,系统被抽到一定的真空度,再迅速灌入冷却液,此时系统的内部基本上不会有残存的空气,而4S店加注过程一般则是对于发动机冷却回路,通过加注口向除气室内灌入冷却液,直至无法再灌入,启动发动机,原地踩油门在2000~3000rpm转速下,持续约5~10min,在这之间冷却液的液面会下降,随后补充冷却液,持续反复此过程,总时间约为25~30min,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工具软件直接打开发动机大循环,加快气体排出,对于有单独设置排气口的发动机,排气过程中也可以打开排气孔,此时加注冷却液,冷却液会从排气口泄露出来,同时带走内部的空气。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越来越重视,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也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
参照图2,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加注过程中,电机、电池等冷却为单独的低温回路,有单独的除气室和散热器,低温回路的除气和高温回路的区别是低温回路的动力一般采用电动水泵,流量相对较小,通常低温回路中会存在各种控制阀,管路多,加注过程中能做的仅为控制水泵的全速运转,然后不停的补充冷却液的过程。在加注初期,因系统内空气较多,水泵会间歇性进入空转保护。因为这样结构性的限制,售后4S店低温回路的加注较为缓慢,且效果差,为此,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于新能源的加注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外壳1、活塞2和驱动装置,其中,外壳1内形成有腔体,外壳1上设有加注口11和泄压口12,加注口11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5连通,泄压口12将腔体和外界连通;活塞2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塞2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滑动,加注口11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外,泄压口12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由于外壳1内形成有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活塞2,且活塞2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外壳1上设有加注口11和泄压口12,加注口11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5连通,泄压口12将腔体与外界连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滑动,加注口11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外,泄压口12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从第二位置8移动到第一位置7的过程中,经过泄压口12后,会压缩装置以及与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5内部的空气,此时,除气室5内部的压力上升导致电动水泵前的压力也会上升,泵前的压力上升则可有效的缓解水泵空转的问题,让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从第一位置7移动到第二位置8,会在除气室5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加快气体通过除气口向除气室5内排出,当活塞2经过泄压口12后,除气室5内部的气压逐渐恢复至和大气压相同,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从第二位置8移动到第一位置7,然后从第一位置7移动到第二位置8为一个工作循坏,经过多个循环后,气体则会被全部排出,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往复运动,在除气室5的内部形成加压和真空两种状态,在加压和真空的状态下均可以加快系统内部气体的排出,加快人工加注冷却液的时候的速度,相比相关技术中注水泵向FCE热管理系统中加注冷却液的方法,装备复杂、体型巨大、成本高昂,且只适合于工厂下线的加注,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结构小巧,便于携带,且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内部无电器原件,便于4S店及试验开发过程中使用,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加注过程中低温回路冷却液加注缓慢的问题。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外壳1上设有加注口11和泄压口12,加注口11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5连通,泄压口12将腔体与外界连通,加注口11位于第一位置7的第二位置8之外,泄压口12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泄压口12与加注口11可位于靠近腔体与汽车冷却液系统除气室5连通的一侧,泄压口12与加注口11也可位于两侧,将泄压口12设置在靠近腔体与汽车冷却液系统除气室5连通的一侧,方便工作人员在外壳1上定位开口位置。
在此基础上,参照图4,泄压口12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将腔体与外界连通,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从第二位置8经过泄压口12移动到第一位置7的过程中,压缩装置和冷却液系统的除气室5内部的空气,当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从第一位置7经过泄压口12移动到第二位置8的过程中,除气室5内部的气压逐渐恢复至与大气压相同,因此,也可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设置多个泄压口12,加快除气室5内部的气压逐渐回复至与大气压相同的时间,提高驱动装置带动活塞2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往复运动的速率。
参照图3,其中,外壳1内形成有腔体,活塞2设置在腔体的内部,且与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因此,外壳1内壁上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形状与活塞2的形状相匹配,外壳1内壁上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形状决定了活塞2的加工难度,为了减少活塞2与外壳1的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将外壳1和活塞2都设置为规则形状,如将外壳1设置为圆筒状结构,活塞2设置为圆盘形,也可将外壳1的内壁设置为正方形,活塞2也设置为正方体,圆盘的外径与圆筒状结构的内径相配合,活塞2可沿圆筒状结构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使活塞2可沿圆筒状结构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在外壳1的加注口11处设有密封垫6,由于加注口11用于将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5连通,如果加注口11与除气室5连通的过程中存在缝隙,在长时间工作的前提下,腔体、加注口11和除气室5与外界连通,除气室5内的压力上升速度慢,导致电动水泵前的压力上升速度慢,使得水泵空转的问题不能快速缓解,降低了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因此,在加注口11设有密封垫6,保证除气室5与腔体之间密封连接,气体只能通过泄压口12与外界连通,提高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参照图4,密封垫6的材料可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橡胶),EPDM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以低密度高填充、耐老化性、耐腐蚀性、耐水蒸气性能和耐过热水性能而被广泛使用,由于活塞2需要不断地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除气室5的内部形成加压和真空两种状态,在加压和真空的状态下均可以加快系统内部气体的排出,密封垫6的性能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密封垫6的材料选用EPDM橡胶,且保证橡胶的硬度在50~70邵氏硬度之间。
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加注口11处设有密封垫6,可以提高水泵持续工作推动排出气体的速率,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垫6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影响使用效率,为防止密封垫6出现脱落的情况,在外壳1对应加注口11的位置设置有凹坑13,加注口11设置在凹坑13的底面,将密封垫6内嵌在凹坑13的内壁上,加注口11的大小位于密封垫6的外径和内径之间,密封垫6被卡接在凹坑13与加注口11之间,可有效防止密封垫6从加注口11脱落。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外壳1的加注口11位置设置有凹坑13,加注口11设置在凹坑13的底面,密封垫6内嵌在凹坑13的内壁上,当凹坑13的内壁为四方形时,密封垫6的外轮廓也可设置为四方形结构,与凹坑13的内壁相匹配;当凹坑13的内壁为圆柱形时,可将密封垫6的整体形状为圆环形,直径大约在50mm~60mm,可以适配绝大多数除气室5。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驱动装置驱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由于活塞2在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变换方向,如果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对驱动装置的要求较高,提高了机构的成本,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在驱动装置和活塞2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4,可将驱动装置输出的转矩通过曲柄连杆机构4转换为直线运动带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且曲柄连杆机构4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加工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驱动装置驱动曲柄连杆机构4使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与活塞2铰接,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42沿其第二端旋转,第二连杆42带动第一连杆41沿腔体的内部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往复运动,根据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距离以及腔体内部的空间选取连杆个数较少的曲柄连杆机构4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节省成本,且方便操作。
示例地,参照图3,活塞2的一侧也可设置有凸台,凸台与活塞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与凸台铰接,第一连杆4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42沿其第二端旋转,第二连杆42带动第一连杆41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如曲柄连杆机构4直接与活塞2相连,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活塞2可能会出现破损,定期需要更换活塞2,维修成本高,为此,在活塞2的一侧设置有凸台,凸台与活塞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与凸台铰接,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只需更换凸台,减少了维修成本。
在此基础上,参照图3,曲柄连杆机构4的运动区域的大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的体积,人工加注时为了便于携带,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的体积越小越好,且加注口11位于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外,而驱动装置驱动曲柄连杆机构4带动活塞2只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即可,因此,将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均设置在活塞2远离加注口11的一侧,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与活塞2远离加注口11的一侧铰接。
参照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另外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既可选用手动,也可选用电动,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两种优选方案,一种方案是:将驱动装置设置为摇动手柄3,摇动手柄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遥动手柄的位置确定活塞2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精确位置,并且摇动手柄3可以和汽车冷却加注辅助设备分离,减少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的体积。
参照图5,另外一种方案是:将驱动装置选为电机9,将电机9的输出轴91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由于电机9能提供的功率范围较大,且使用和控制非常方便,且工作效率较高,无烟尘,气味等,且噪声较小,因此将驱动装置选为电机9,将电机9的输出轴91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电机9驱动曲柄连杆机构4驱动活塞2沿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滑动,且滑动的速率和频率等都可由电机9控制,省去了人工摇动的麻烦,更加方便快捷。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参照图3,将驱动装置设置为摇动手柄3,摇动手柄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人力作用于摇动手柄3的输入端,因此摇动手柄3的输入端设置为圆环,可方便操作人员工作且拿取方便。
如图3所示,当操作人员作用于摇动手柄3的输入端,摇动手柄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带动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摇动手柄3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的部分出现打滑现象,操作人员作用于摇动手柄3输入端的力无法转换为活塞2沿腔体的内壁在第一位置7和第二位置8之间的往复运动,为此,在第二连杆42的第二端设有套筒421,套筒421的内部具有第一周向限位型面,摇动手柄3的输出端设有套柱31,套柱31的外壁具有与第一周向限位型面相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型面,套柱31可伸入套筒421内,第一周向限位型面和第二周向限位型面配合,以阻止套筒421和套柱31的相对旋转,避免摇杆手柄的力在传递过程中无效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腔体,所述外壳上设有加注口和泄压口,所述加注口用于将所述腔体和汽车冷却系统的除气室连通,所述泄压口将所述腔体和外界连通;
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加注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外,所述泄压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为转矩,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腔体内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沿其第二端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位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加注口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加注口的一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摇动手柄,所述摇动手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具有第一周向限位型面,所述摇动手柄的输出端设有套柱,所述套柱的外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周向限位型面相匹配的第二周向限位型面,所述套柱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周向限位型面和所述第二周向限位型面配合,以阻止所述套筒和所述套柱的相对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设有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加注口具有凹坑,所述加注口设置在所述凹坑的底面,所述密封垫内嵌在所述凹坑的内壁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活塞为圆盘形。
CN202111451293.1A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Pending CN1144770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293.1A CN114477060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1293.1A CN114477060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7060A true CN114477060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1293.1A Pending CN114477060A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70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287A (zh) * 2022-06-29 2022-10-1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装置、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9206A (ja) * 2003-04-15 2004-11-11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CN101694175A (zh) * 2009-10-20 2010-04-14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内燃机废气排放污染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13535A (ko) * 2012-07-25 2014-0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냉각수 가변압장치
CN103687444A (zh) * 2013-11-13 2014-03-2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飞机液冷系统气球活塞式增压膨胀装置
CN103972530A (zh) * 2013-02-05 2014-08-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氢气存储系统的传感器集成的玻璃球温度压力泄放装置设计
CN107100913A (zh) * 2017-05-25 2017-08-29 奉化市鑫潮自动化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调压气缸
CN107728740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系统
CN109065910A (zh) * 2018-08-09 2018-12-21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罐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19129141A (ja) * 2018-01-23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0735782A (zh) * 2019-07-22 2020-01-3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的柔性气动驱动方法
CN111777027A (zh) * 2020-07-07 2020-10-16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加注设备
CN113555583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冷却系统排气方法以及排气装置
CN113594492A (zh) * 2021-06-16 2021-11-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9206A (ja) * 2003-04-15 2004-11-11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CN101694175A (zh) * 2009-10-20 2010-04-14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内燃机废气排放污染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13535A (ko) * 2012-07-25 2014-0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냉각수 가변압장치
CN103972530A (zh) * 2013-02-05 2014-08-0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氢气存储系统的传感器集成的玻璃球温度压力泄放装置设计
CN103687444A (zh) * 2013-11-13 2014-03-2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飞机液冷系统气球活塞式增压膨胀装置
CN107728740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系统
CN107100913A (zh) * 2017-05-25 2017-08-29 奉化市鑫潮自动化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调压气缸
JP2019129141A (ja) * 2018-01-23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9065910A (zh) * 2018-08-09 2018-12-21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罐及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735782A (zh) * 2019-07-22 2020-01-31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膜泵的柔性气动驱动方法
CN111777027A (zh) * 2020-07-07 2020-10-16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加注设备
CN113594492A (zh) * 2021-06-16 2021-11-0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555583A (zh) * 2021-06-30 2021-10-2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冷却系统排气方法以及排气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惟庆等: "《机构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9 - 1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287A (zh) * 2022-06-29 2022-10-1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装置、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7706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加注辅助设备
CN103419618B (zh) 空气动力汽车
CN103481422A (zh) 一种节能轮胎硫化机及轮胎硫化工艺
CN201241748Y (zh) 发动机水箱冷却装置
CN103223861A (zh) 气动车辆
CN109677277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
CN203584717U (zh) 一种车用节能高效水冷空气压缩机
CN109058078B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490959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氢罐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86882B (zh)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的排气密封装置及其方法
CN201215035Y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空气冷却装置
CN103245470A (zh) 斯特林发动机活塞组件密封装置性能试验台
CN202641360U (zh) 用于空气动力汽车的控制装置
CN113124021A (zh) 一种数控机床液压站
CN109578092B (zh) 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器润滑结构
CN105156199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CN113103845A (zh)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压缩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206054272U (zh) 一种卸压空载启动汽车空压机
CN103419619B (zh) 用于空气动力汽车的控制装置
CN207195123U (zh)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207073449U (zh) 一种无油双缸空压机
CN201916679U (zh) 带有自动充放气结构和气胎压力油箱的润滑装置
CN109578166A (zh) 一种脉冲式发动机
CN214698271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
CN220319964U (zh) 一种油箱及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