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5123U -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5123U
CN207195123U CN201721048312.5U CN201721048312U CN207195123U CN 207195123 U CN207195123 U CN 207195123U CN 201721048312 U CN201721048312 U CN 201721048312U CN 207195123 U CN207195123 U CN 207195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as
air
exhaus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83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尊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483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5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5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5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涉及气动机械、电动机械和制冷技术领域。重点解决气体工质封闭循环做功、回收、蓄能、充气的技术问题,设置蓄能罐1的气压和贮气量大于动力罐2的气压和贮气量,利用压差为动力罐2充气,为气马达4提供持续气源保障;设置缓冲室5,为气马达4提供排气空间,设置复合式转换开关17,依据缓冲室5的气压变化,控制气动和电动的工作转换;采用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通过立轴28、横臂29将转盘27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活塞推杆31的轴向运动,消除运动拐点,避免机件干涉,拓展活塞压气行程,增大气体回收蓄能的压气量。本动力输出装置一次充气长时间使用,延长蓄电池一次充电的使用时间,适用于依靠电动机驱动的负载使用。

Description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一种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涉及气动机械,电动机械,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单一的气体动力输出装置和配置蓄电池的电动力输出装置,一般都存在一次充气、充电难以维持长时间的动力输出,且自身不能补充能量。应提供一种技术,使气体动力装置和配置蓄电池的电动力装置实现边做功,边补充能量,即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动力输出,又能减少对外加能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气体动力输出装置与配置蓄电池的电动力输出装置进行技术组合,组成一种新型动力装置,两类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互控互换,气、电能量互补,气体动力装置的气体工质封闭循环,一次充气,长时间使用,为气体动力装置建立宽裕的启动运转条件,压缩电动力装置的运转时间,使蓄电池每次由外接电源充电后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减少对外加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实现零排放。本实用新型由回气蓄能部分、气体动力部分、电动力部分、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和电源系统所组成:
缓冲室5的进气端与气马达4的排气口连通,缓冲室5的排气端通过冷却管6与回气室7连通,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聚气室9的排气端通过管路和单向阀与蓄能罐1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一端与制冷压缩机20的排气端相连,另一端通过节流器22与蒸发器23相连,蒸发器23的管路与制冷压缩机20的进气端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绕装在动力罐2的外部,蒸发器23的管路绕装在冷却管6的外部,冷却管6安装在冷却箱10中,冷却箱10的外部敷有保温材料,回气开关12安装在回气室7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蓄能电机13与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的转盘27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制冷压缩机20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注气口56安装在回气室7上,组成回气蓄能部分;
蓄能罐1通过充气阀11及管路和单向阀与动力罐2相连,动力罐2通过驱动阀3及管路与气马达4的进气口相连,气马达4的排气口与缓冲室5的进气端连通,充气开关14安装在动力罐2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充气阀11电连接,发电机15安装在气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上,其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转换开关17安装在缓冲室5上,其两组触点中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组成气体动力部分;
转换开关17的两组触点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组成电动力部分;
从蓄能罐1起始,经充气阀11、动力罐2、驱动阀3、气马达4、缓冲室5、冷却管6、回气室7、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聚气室9,再回到蓄能罐1,形成气体回收,蓄能,充气,做功的封闭循环回路;
发电机15的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电源调节电路25的一端与蓄电池26电连接,其另外两端,一端与发电机15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回气开关12、充气开关14中的一个触点及制冷电机24电连接,回气开关12的另一个触点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充气开关14的另一个触点与充气阀11电连接,转换开关17设有两组触点,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组成电源系统;
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蓄能电机13与转盘27同轴安装,立轴28安装在转盘27上一侧边沿,立轴28上装有轴承36,轴承36的外部装有滑轮37,横臂29的中段开有滑孔30,立轴28通过轴承36、滑轮37镶装在滑孔30中,活塞推杆31为2只,垂直锁紧在横臂29的两端,活塞推杆31装在滑座32上的滑套中,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成对配置,每对组合配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1只,每对组合按气缸34的进气端对置安装,活塞33安装在活塞推杆31的两端,装于气缸34中,排气座35安装在气缸34的底部,各缸的进气端为开放式,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的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本实用新型以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4套,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配2只为基准型,组成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
活塞33由活塞上体38和活塞主体39组成,活塞上体38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活塞推杆31的透孔,推杆螺孔41设置在活塞主体39的中心位置,活塞上体38的中心透孔周围设有多个进气孔40,活塞主体39上与进气孔40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进气门室42,进气门室42的底部开有进气针阀限位孔44,进气针阀限位孔44的周围开有多个进气过气孔45,进气针阀43安装在进气门室42内,头部朝向进气孔40,与进气孔40吻合,尾部装于进气针阀限位孔44中,阀体中部装有进气复位弹簧46;排气座35由排气座上体47、排气座主体48和排气口55组成,排气座上体47以中心孔为主,设有多个排气孔49,排气座主体48上与排气孔49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排气门室50,排气门室50的底部开有排气针阀限位孔52,排气针阀限位孔52的周围开有多个排气过气孔53,排气针阀51安装在排气门室50内,头部朝向排气孔49,与排气孔49吻合,尾部装于排气针阀限位孔52中,阀体中部装有排气复位弹簧54,排气口55为漏斗状,安装在排气座主体48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动力部分和电动力部分自动交替工作,配置的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能耗低,压气量大,蓄能部分的气源支持能力强,气体工质封闭循环,一次充气长时间使用,气体动力部分高频次启动,使电动力部分的蓄电池每次由外接电源充电后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降低外加能源的消耗,机械噪声低,对外零排放,适用于依靠电动机驱动的负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原理图。
图2、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原理图。
图3、立轴结构图。
图4、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扩展配置示意图。
图5、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6、排气座结构示意图。
图7:活塞上体进气孔分布示意图。
图8:排气座上体排气孔分布示意图。
图中:1、蓄能罐,2、动力罐,3、驱动阀,4、气马达,5、缓冲室,6、冷却管,7、回气室,8、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9、聚气室,10、冷却箱,11、充气阀,12、回气开关,13、蓄能电机,14、充气开关,15、发电机,16、稳压电路,17、转换开关,18、调速器,19、电动机,20、制冷压缩机,21、冷凝器,22、节流器,23、蒸发器,24、制冷电机,25、电源调节电路,26、蓄电池,27、转盘,28、立轴,29、横臂,30、滑孔,31、活塞推杆,32、滑座,33、活塞,34、气缸,35、排气座,36、轴承,37、滑轮,38、活塞上体,39、活塞主体,40、进气孔,41、推杆螺孔,42、进气门室,43、进气针阀,44、进气针阀限位孔,45、进气过气孔,46、进气复位弹簧,47、排气座上体,48、排气座主体,49、排气孔,50、排气门室,51、排气针阀,52、排气针阀限位孔,53、排气过气孔,54、排气复位弹簧,55、排气口,56、注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说明本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的总体结构和实施方式:
回气蓄能部分的结构和实时方式:
缓冲室5的进气端与气马达4的排气口连通,缓冲室5的排气端通过冷却管6与回气室7连通,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的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聚气室9的排气端通过管路和单向阀与蓄能罐1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一端与制冷压缩机20的排气端相连,另一端通过节流器22与蒸发器23相连,蒸发器23的管路与制冷压缩机20进气端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绕装在动力罐2的外部,蒸发器23的管路绕装在冷却管6的外部,冷却管6安装在冷却箱10中,冷却箱10的外部敷有保温材料,回气开关12安装在回气室7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蓄能电机13与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的转盘27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制冷压缩机20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注气口56安装在回气室7上,组成回气蓄能部分。
缓冲室5是为气马达4做功提供顺畅的排气空间而设置。由于回气室7与缓冲室5通过冷却管6连通,因此回气室7中的气压与缓冲室5中的气压等值升降。缓冲室5中的气压上升到一定值时,会影响气马达4有效做功,必须对缓冲室5中的气体进行及时回收。回气开关12是升压导通气控开关,为控制缓冲室5的气压上升而设置,只要缓冲室5的气压上升,回气室7气压也随之上升,回气开关12随即导通。气体动力部分运转时,回气开关12通过电源调节电路25接通发电机15与蓄能电机13的连接;电动力部分运转时,回气开关12通过电源调节电路25接通蓄电池26与蓄能电机13的连接。只要缓冲室5中气压上升,蓄能电机13就会一直驱动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将缓冲室5中的气体通过回气室7抽出,再经聚气室9压入蓄能罐1中,控制缓冲室5中气压的上升。
采用制冷技术对气马达4排入缓冲室5的气体进行冷却浓缩。气体动力部分运转时,电源调节电路25接通发电机15与制冷电机24的连接,制冷电机24通电运转,驱动制冷压缩机20运转,缓冲室5中的气体流经冷却管6时,由蒸发器23对其进行冷却浓缩,以减轻气体回收装置的压气负荷,提升气体回收的速度。冷凝器21绕装在动力罐2的外部,在蒸发器23对冷却管6中的气体进行冷却时,将吸收的热交换到冷凝器21中,使进入动力罐2的气体吸收冷凝器21的热而体积膨胀,压力增大,加大动力罐2排出气体对气马达4的推动功效。
蓄能罐1容纳整机工作所需的全部气体,其蓄能方式,一是整机装机后,蓄能电机13由外接电源供电,驱动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将外接气源通过注气口56,经聚气室9,对蓄能罐1注入整机工作所需全部气体。二是在气体动力部分运转时,通过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同步回收气马达4排入缓冲室5中的气体进行蓄能,在电动部分运转时,通过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回收缓冲室5中的剩余气体进行蓄能。
聚气室9的设置是为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向蓄能罐1的充气建立一个过渡和缓冲,避免在蓄能罐1上安装过多的进气管和单向阀。
气体动力部分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蓄能罐1通过充气阀11及管路和单向阀与动力罐2相连,动力罐2通过驱动阀3及管路与气马达4的进气口相连,气马达4的排气口与缓冲室5的进气端连通,充气开关14安装在动力罐2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充气阀11电连接,发电机15安装在气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上,其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转换开关17安装在缓冲室5上,其两组触点中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组成气体动力部分。
气马达4由动力罐2提供气源支持,打开驱动阀3,动力罐2中的压缩气体通过驱动阀3进入气马达4,推动气马达4旋转做功,带动发电机15发电,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为电动机19供电,驱动负载。
充气开关14为降压导通气控开关,工作点设置在动力罐2中气压的下限值。蓄能罐1中的气体存量设置为大于动力罐2的气体存量,蓄能罐1的气压设置为大于动力罐2的气压。气马达4运转时,只要动力罐2气压接近下限值,易影响气马达4正常运转,充气开关14就导通,通过电源调节电路25接通发电机15与充气阀11的连接,充气阀11通电打开,连通蓄能罐1与动力罐2,利用两罐之间的压差,对动力罐2充气,使动力罐2随时保持额定压力,为气马达4的做功提供持续的气源支持。
氮气具备临界温度低,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资源广阔,储存安全等特点,使用氮气做动力工质,并在氮气中混以少量高号润滑油,对运转机件进行润滑。
电动力部分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转换开关17的两组触点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组成电动力部分。在缓冲室5的气压接近上限值,转换开关17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闭合,接通蓄电池26与调速器18的连接,为电动机19供电,驱动负载。
气体动力部分和电动力部分互控互换的实施方式:
气体动力部分和电动力部分交替运转,驱动电动机19输出动力。在气马达4运转时,由发电机15对电动机19提供电源支持,在气马达4停止运转时,由蓄电池26对电动机19提供电源支持。发电机15与蓄电池26交替推动电动机19运转,输出动力,驱动负载。
转换开关17为复合式气控开关,内设两组触点,两组触点处于一组常开,另一组常闭状态,升压导通一组的工作点设置在缓冲室5中的气压上限值,降压导通一组的工作点设置在缓冲室5中的正常值。发电机15和蓄电池26对电动机19供电的互换,取决于缓冲室5中的气压变化,由转换开关17识别和控制。在气马达4运转一定时间,气体回收速度滞后于排气速度,当缓冲室5中的气压上升接近上限值,易影响气马达4正常运转时,转换开关17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闭合,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断开,接通蓄电池26与调速器18的连接,由蓄电池26接替发电机15,为电动机19供电,完成气动到电动的转换。
在蓄电池26对电动机19供电的同时,电源调节电路25通过回气开关12接通蓄电池26与蓄能电机13的连接,由蓄电池26接替发电机15对蓄能电机13供电,驱动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继续回收缓冲室5中气体,当缓冲室5中的气压恢复到正常值时,转换开关17中的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闭合,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断开,接通蓄电池26与驱动阀3的连接,启动气马达4,带动发电机15发电,通过稳压电路16、调速器18,驱动电动机19接续运转,发电机15发电后,电源调节电路25通过转换开关17接通发电机15与驱动阀3的连接,断开蓄电池26与驱动阀3的连接,完成电动到气动的转换。
气体动力部分的运转取决于动力罐2和缓冲室5中的压力。动力罐2的工作压力由蓄能罐1随时提供保障,缓冲室5中的气压只要恢复到正常值,气马达4就可启动,这样,气体动力部分就可频繁运转,电动力部分只是在缓冲室5中气压接近上限值至气体回收到正常值的时间段内运转。气体动力部分频繁替补电动力部分运转,气体动力部分运转时段发电机15还对蓄电池26补充电能,这样,压缩了电动力部分的运转时间,使蓄电池26驱动电动机19的时间减少,还能随时得到发电机15的电能补充,因此,蓄电池26每次由外接电源充电后的使用时间得以延长,从而降低对外加能源的依赖和消耗。
从蓄能罐1起始,经充气阀11、动力罐2、驱动阀3、气马达4、缓冲室5、冷却管6、回气室7、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聚气室9,再回到蓄能罐1,形成气体回收,蓄能,充气,做功的封闭循环回路。气体工质循环在封闭的环路中,一次充气可长时间使用。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的总成安装在回气室7中,气马达4也工作在气体的封闭循环回路中,将运转机件设置在气体的封闭循环回路中,与外部环境隔绝起来,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各缸的进气端可设置为开放式,免装缸盖和防尘装置,气马达4的排气口不装消声器,不仅能简化部件配置,优化机件运转环境,对外无排放,还可降低噪声。
电源系统的构成和实时方式:
发电机15的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气马达4运转时,带动发电机15发电,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为电动机19供电,同时通过电源调节电路25为蓄能电机13、制冷电机24、充气阀11、驱动阀3提供电源支持,为蓄电池26进行电能补充。
电源调节电路25的一端与蓄电池26电连接,其另外两端,一端与发电机15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回气开关12、充气开关14中的一个触点及制冷电机24电连接,回气开关12的另一个触点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充气开关14的另一个触点与充气阀11电连接,转换开关17设有两组触点,降压导通一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
电源调节电路25的作用是:在气马达4运转向缓冲室5排气,导致回气室7的气压随缓冲室5上升,回气开关12导通,接通发电机15与蓄能电机13的连接,为蓄能电机13供电。在动力罐2中的气压接近下限值,易造成气马达4停机,需要充气时,充气开关14导通,接通发电机15与充气阀11的连接,为充气阀11供电。在发电机15对电动机19供电的同时,接通发电机15与蓄电池26的连接,为蓄电池26补充电能。在蓄电池26接替发电机15为电动机19供电时,通过回气开关12接通蓄电池26与蓄能电机13的连接,为蓄能电机13供电。在缓冲室5的气压恢复到正常值时,转换开关17中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闭合,接通蓄电池26与驱动阀3的连接,启动气马达4,气马达4运转带动发电机15发电后,接通发电机15与驱动阀3的连接,断开蓄电池26与驱动阀3的连接。
在缓冲室5的气压接近上限值时,转换开关17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闭合,接通蓄电池26与调速器18的连接,蓄电池26通过调速器18为电动机19供电。
结合图2、图3、图4说明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蓄能电机13与转盘27同轴安装,立轴28安装在转盘27上一侧边沿,立轴28上装有轴承36,轴承36的外部装有滑轮37,横臂29的中段开有滑孔30,立轴28通过轴承36、滑轮37镶装在滑孔30中,活塞推杆31为2只,垂直锁紧在横臂29的两端,活塞推杆31穿装在滑座32上的滑套中,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成对配置,每对组合配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1只,活塞33安装在活塞推杆31的两端,装于气缸34中,排气座35安装在气缸34的底部,每对组合按气缸34的进气端对置安装,本实用新型以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4套,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配2只为基准型。
滑孔30沿横臂的纵向设置,其长度与转盘27的直径相等。蓄能电机13运转后,驱动转盘27旋转,立轴28在转盘27上做同向圆周位移,立轴28的圆周位移通过轴承36外部的滑轮37,在滑孔30中沿横臂29的纵向往复滑动,拨动横臂29随立轴28在转盘27上的圆周位移而做横向往复运动,带动锁紧在横臂29两端的活塞推杆31做轴向往复运动。转盘27旋转一周,通过立轴28拨动横臂29做一个横向往复运动,带动两端的活塞推杆31完成一个轴向的往复运动,推拉活塞33在气缸34中完成一个往复行程。转盘27相当于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曲柄,活塞推杆31相当于曲柄连杆机构中的连杆,转盘27的圆周运动通过立轴28、横臂29转换为活塞推杆31的轴向直线往复运动,改善了曲柄连杆机构的传动方式,消除了连杆机构的运动拐点,减少了运动阻力。
由于活塞推杆31是轴向直线运动,在气缸34中做往复运动时不会与缸壁发生干涉,因此,活塞推杆31和气缸34的尺寸可以做长,加大活塞33行程。活塞33在气缸34中行程的长度取决于转盘27的尺寸,其关系是:L=2r,式中L代表活塞33的行程长度,r代表转盘27的圆心到立轴28轴心的距离,即,活塞33在气缸34中行程的长度等于转盘27的圆心到立轴28轴心的距离的2倍,这样,如果加大转盘27的直径,转盘27的圆心到立轴28轴心的距离随之加长,气缸34的缸体在符合活塞33的行程与转盘27的尺寸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做长,活塞推杆31随之加长,相应增加蓄能电机13的匹配功率,就可大幅度扩展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的充气量。
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各缸的进气端为开放式,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的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横臂29的横向往复运动,带动活塞推杆31做轴向往复运动,推拉活塞33在气缸34中做往复运动,完成吸气和压气行程,将回气室7中的气体经聚气室9压入蓄能罐1中。
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可扩展配置,以提升充气量。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2套,配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一只为一个单元组合,为保持动力平衡,此单元组合须按偶数级成对增配。
结合图5、图6、图7、图8说明活塞和排气座的结构和实施方式:
活塞33由活塞上体38和活塞主体39组成,活塞上体38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活塞推杆31的透孔,推杆螺孔41设置在活塞主体39的中心位置,活塞上体38的中心透孔周围设有多个进气孔40,活塞主体39上与进气孔40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进气门室42,进气门室42的底部开有进气针阀限位孔44,进气针阀限位孔44的周围开有多个进气过气孔45,进气针阀43安装在进气门室42内,头部朝向进气孔40,与进气孔40吻合,尾部装于进气针阀限位孔44中,阀体中部装有进气复位弹簧46。活塞推杆31推拉活塞33在气缸34中做往复运动,活塞33逆排气座35而行时,在活塞33和排气座35之间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进气针阀43的头部脱离进气孔40,产生缝隙,回气室7中的气体通过缝隙进入进气门室42中,经过进气门室42底部的进气过气孔45进入活塞33和排气座35之间。活塞33向排气座35推进时,进入活塞33和排气座35间的气体被压缩,上对活塞33,下对排气座35形成高压,活塞33上的进气针阀43在高压和进气复位弹簧46的双重作用下,头部顶死在进气孔40中,活塞33处于全封闭状态下行,对进入气缸34的气体施压。
排气座35由排气座上体47、排气座主体48和排气口55组成,排气座上体47以中心孔为主,设有多个排气孔49,排气座主体48上与排气孔49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排气门室50,排气门室50的底部开有排气针阀限位孔52,排气针阀限位孔52的周围开有多个排气过气孔53,排气针阀51安装在排气门室50内,头部朝向排气孔49,与排气孔49吻合,尾部装于排气针阀限位孔52中,阀体中部装有排气复位弹簧54,排气口55为漏斗状,安装在排气座主体48的底部。活塞33对进入气缸34的气体施压,将压力作用到排气座35上,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排气座35上的排气针阀51脱离排气孔49,形成缝隙,高压气体通过缝隙进入排气门室50,经过排气门室50底部的排气过气孔53汇入排气口55,再经聚气室9,压入蓄能罐1中。活塞33的压气行程结束,排气针阀51在排气口55中残留气体和排气复位弹簧54的双重作用下,头部顶死在排气孔49中,将排气座35封闭。
将多个进气门设置在活塞33上,将多个排气门设置在气缸34底部的排气座35上,这样可增加进、排气门的数量,按4缸基准型配置,每个活塞上设置进气门6个,进气门共24个,每个排气座上设置排气门9个,排气门共36个,进、排气门总共60个。多气门的设置,可减少充气装置进、排气的过气阻力,提高过气量,提升充气效率,缩短充气时间,同时降低蓄能电机13的配置功率。

Claims (3)

1.一种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它由回气蓄能部分、气体动力部分、电动力部分、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和电源系统所组成,其特征是:缓冲室(5)的进气端与气马达(4)的排气口连通,缓冲室(5)的排气端通过冷却管(6)与回气室(7)连通,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聚气室(9)的排气端通过管路和单向阀与蓄能罐(1)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一端与制冷压缩机(20)的排气端相连,另一端通过节流器(22)与蒸发器(23)相连,蒸发器(23)的管路与制冷压缩机(20)的进气端相连,冷凝器(21)的管路绕装在动力罐(2)的外部,蒸发器(23)的管路绕装在冷却管(6)的外部,冷却管(6)安装在冷却箱(10)中,冷却箱(10)的外部敷有保温材料,回气开关(12)安装在回气室(7)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蓄能电机(13)与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的转盘(27)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制冷压缩机(20)同轴安装,制冷电机(24)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注气口(56)安装在回气室(7)上,组成回气蓄能部分;
蓄能罐(1)通过充气阀(11)及管路和单向阀与动力罐(2)相连,动力罐(2)通过驱动阀(3)及管路与气马达(4)的进气口相连,气马达(4)的排气口与缓冲室(5)的进气端连通,充气开关(14)安装在动力罐(2)上,其两个触点,一个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个与充气阀(11)电连接,发电机(15)安装在气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上,其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转换开关(17)安装在缓冲室(5)上,其两组触点中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组成气体动力部分;
转换开关(17)两组触点中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组成电动力部分;
发电机(15)的输出端,一端与电源调节电路(25)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稳压电路(16)和调速器(18)与电动机(19)电连接,电源调节电路(25)的一端与蓄电池(26)电连接,其另外两端,一端与发电机(15)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回气开关(12)、充气开关(14)中的一个触点及制冷电机(24)电连接,回气开关(12)的另一个触点与蓄能电机(13)电连接,充气开关(14)的另一个触点与充气阀(11)电连接,转换开关(17)设有两组触点,降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电源调节电路(25)和驱动阀(3)电连接,升压导通一组的两个触点分别与蓄电池(26)和调速器(18)电连接,组成电源系统;
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安装在回气室(7)中,蓄能电机(13)与转盘(27)同轴安装,立轴(28)安装在转盘(27)上一侧边沿,立轴(28)上装有轴承(36),轴承(36)的外部装有滑轮(37),横臂(29)的中段开有滑孔(30),立轴(28)通过轴承(36)外部的滑轮(37)镶装在滑孔(30)中,活塞推杆(31)为2只,垂直锁紧在横臂(29)的两端,活塞推杆(31)穿装在滑座(32)上的滑套中,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成对配置,每对组合配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1只,每对组合按气缸(34)的进气端对置安装,活塞(33)安装在活塞推杆(31)的两端,装于气缸(34)中,排气座(35)安装在气缸(34)的底部,各缸的进气端为开放式,各缸的排气端通过各自的管路和单向阀与聚气室(9)相连,本实用新型以活塞(33)、气缸(34)、排气座(35)的组合4套,活塞推杆(31)、滑座(32)各配2只为基准型,组成多气门多缸充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蓄能罐(1)起始,经充气阀(11)、动力罐(2)、驱动阀(3)、气马达(4)、缓冲室(5)、冷却管(6)、回气室(7)、多气门多缸充气装置(8)、聚气室(9),再回到蓄能罐(1),形成气体回收,蓄能,充气,做功的封闭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活塞(33)由活塞上体(38)和活塞主体(39)组成,活塞上体(38)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活塞推杆(31)的透孔,推杆螺孔(41)设置在活塞主体(39)的中心位置,活塞上体(38)的中心透孔周围设有多个进气孔(40),活塞主体(39)上与进气孔(40)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进气门室(42),进气门室(42)的底部开有进气针阀限位孔(44),进气针阀限位孔(44)的周围开有多个进气过气孔(45),进气针阀(43)安装在进气门室(42)内,头部朝向进气孔(40),与进气孔(40)吻合,尾部装于进气针阀限位孔(44)中,阀体中部装有进气复位弹簧(46);排气座(35)由排气座上体(47)、排气座主体(48)和排气口(55)组成,排气座上体(47)以中心孔为主,设有多个排气孔(49),排气座主体(48)上与排气孔(49)对应设置同等数量的排气门室(50),排气门室(50)的底部开有排气针阀限位孔(52),排气针阀限位孔(52)的周围开有多个排气过气孔(53),排气针阀(51)安装在排气门室(50)内,头部朝向排气孔(49),与排气孔(49)吻合,尾部装于排气针阀限位孔(52)中,阀体中部装有排气复位弹簧(54),排气口(55)为漏斗状,安装在排气座主体(48)的底部。
CN201721048312.5U 2017-08-21 2017-08-21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Active CN207195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8312.5U CN207195123U (zh) 2017-08-21 2017-08-21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8312.5U CN207195123U (zh) 2017-08-21 2017-08-21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5123U true CN207195123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8312.5U Active CN207195123U (zh) 2017-08-21 2017-08-21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5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8176A (zh) * 2020-08-26 2020-11-03 游涛 双向可逆流体动力发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8176A (zh) * 2020-08-26 2020-11-03 游涛 双向可逆流体动力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3168A (zh) 压缩机
CN106795875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101875304B (zh) 机动车
CN110411725A (zh) 一种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自动充气加压装置
CN207195123U (zh) 气电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207363838U (zh) 多缸多气门充气装置
CN109072897A (zh) 具有扩大的调节范围的活塞式压缩机
CN105422182A (zh) 一种基于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直线电机的增压系统
US8534058B2 (en) Energy storage and productio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201484192U (zh) 机动车颠簸动能再生利用系统、减震系统及机动车
CN205779056U (zh) 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08281131U (zh) 两级压缩机及具有该两级压缩机的机械装备
CN201037449Y (zh) 太阳能二氧化碳动力压缩空气蓄能装置
CN204357709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2524244U (zh) 变频器与电机一体的石油抽油机专用变频电机
CN107143483A (zh) 一种无油双缸空压机
CN201511808U (zh) 机动车
US11686304B2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expander
CN109606048A (zh) 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及其气压控制方法
CN205117417U (zh) 半密封循环空气能源动力系统
CN106762519A (zh) 一种可变负荷往复式压缩机或泵
CN208268039U (zh) 利用磁悬浮高速膨胀发电技术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CN106948878A (zh) 闭式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装置
CN206054272U (zh) 一种卸压空载启动汽车空压机
CN206555085U (zh) 一种可变负荷往复式压缩机或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