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1241B -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1241B
CN114471241B CN202210202729.1A CN202210202729A CN114471241B CN 114471241 B CN114471241 B CN 114471241B CN 202210202729 A CN202210202729 A CN 202210202729A CN 114471241 B CN114471241 B CN 114471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irring
upper cover
fixedly connected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27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1241A (zh
Inventor
莫火烙
曾岭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Li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Li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Li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Li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27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1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1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1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1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包括固定架、搅拌筒、活动架、上盖、液压缸、主轴、螺旋架和动力部件;本发明中通过主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螺旋架沿着主轴的转动,使得叶轮将原材料向上输送,同时螺旋架自转,使螺旋架带动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和螺旋架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电芯是一个电池系统的最小单元,多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再多个模组组成一个电池包,这就是车用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电池就像一个储存电能的容器,能储存多少的容量,是靠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覆载活性物质多少来决定的;正负电极极片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车型来量身定做的;正负极材料克容量,活性材料的配比、极片厚度、压实密度等对容量等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其中电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活性材料的制浆——搅拌工序;将搅拌好的浆料涂在铜箔上——涂布工序;将铜箔上负极材料压紧再切分——冷压与预分切;切出电池上正负极的小耳朵——极耳模切与分条;完成电芯的雏形——卷绕工序;去除水分和注入电解液——烘焙与注液;电芯激活的过程——化成;
而其中的制浆过程中,由于生成电极所需要的材料中主要包含各种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等,而在这些材料中有的以溶剂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进而在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的比重较大,进而在混合均匀的过程中,会有向下沉淀的趋势,进而导致浆料混合的不均匀,进而导致生产的电池的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电池电芯浆料生产过程中因颗粒材料沉淀导致的浆料不均匀,进而导致电池品质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包括固定架、搅拌筒、活动架、上盖、液压缸、主轴、螺旋架和动力部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下部设置有所述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一号齿轮、齿圈、从动齿轮、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上盖的下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部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一侧与所述上盖侧壁接触;所述转动板的下部设置有开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下部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上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内侧壁上开设有齿;所述上盖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中部设置有所述主轴;所述主轴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通过转轴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转动板内侧的齿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部设置有所述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螺旋架;所述螺旋架与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架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架上的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连接;
所述齿圈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主轴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旋架的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旋架的轴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主轴和活动板与所述螺旋架的轴处均密封设置;所述主轴的下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搅拌筒;所述上盖与所述搅拌筒配合;所述活动板的侧壁处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搅拌筒连接。
工作时,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极分料和其他的配料进行混合均匀,进而制成浆料;而在生成电极所需要的材料中主要包含各种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等,而在这些材料中有的以溶剂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进而在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的比重较大,进而在混合均匀的过程中,会有向下沉淀的趋势,进而导致浆料混合的不均匀,进而导致生产的电池的品质降低;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浆料的搅拌时,先将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带动活动架和上盖等向上移动,随后将搅拌罐取出,将原材料放入到搅拌罐内部,随后在将搅拌罐推入到上盖的下部,随后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进而使得移动架和上盖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上盖与搅拌罐配合上,最后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进而使得主轴转动,进而使得叶轮转动,随着叶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罐内部的原材料动底部向上部移动,同时主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沿着主轴的转动,同时由于螺旋架的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齿圈啮合,进而随着螺旋架沿着主轴转动的同时,使得螺旋架自转,进而使得螺旋架带动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螺旋架位于筒的边缘处,而叶轮位于筒的中心,进而使得筒内的原材料均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进而向上移动的原材料在撞击到活动板后,改变方向,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和螺旋架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其次在螺旋架自转的同时,螺旋架沿着主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在搅拌筒内部的位置变化,进而能够对筒底部各个位置的原材料向上输送,进而避免出现局部因叶轮或者螺旋架的作用区域受限导致的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螺旋架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动原材料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增加了原材料的运动的复杂程度,进而使得使得原材料在筒内部更紊乱,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搅拌筒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缺口。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活动板相对搅拌筒的侧壁处于相对的滑动,且由于搅拌时筒内的原材料对活动板产生冲击,进而使得活动板与搅拌筒的侧壁要处于密封的状态,因此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对导致活动板的转动变的困难;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密封件的靠近搅拌筒的一侧开设有缺口部,进而使得密封圈与筒壁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使得在活动板转动时,密封件与搅拌筒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更容易转动;同时由于密封圈上设置与缺口部,进而会导致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降低,但是由于由于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处于向上挤压活动板的状态,进而对密封圈产生向上挤压的力,由于密封件上设置有有缺口部,进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缺口部被挤压密闭,进而使得密封圈的密封性增加;同时由于密封圈设置有缺口部,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挤压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压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使得密封圈不容易在压力的用下出现脱离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活动板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抵触。
工作时,由于在搅拌的整个过程中,活动板均受到向上的挤压力,进而会有导致活动板变形的风险,若活动板变形则会导致活动板的密封性降低,进而导致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流出,同时活动板与主轴和螺旋架的轴均为滑动连接,若活动板变形后,会导致活动板的滑动受到限制,进而导致主轴转动的阻力增加,进而导致电机的负荷较大,因此在本方案方案中通过在活动板的上部设置弹簧,进而在活动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活动板挤压弹簧,进而使得弹簧压缩,进而使得弹簧通过自身的变形,进而吸收部分的加压冲击,进而使得活动板受到的冲击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不容易变形,进而保证了活动板与主轴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有弹簧,在设备停止运行时,对活动板的挤压力减小,进而使得弹簧受到的力撤去,进而使得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向下运动,同时使得活动板在一定的范围内震动,进而使得粘接在活动板上的浆料脱落,进而减少浆料的浪费,同时减少设备的清理工作量。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架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架固定连接。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时,仅仅依靠形成的材料的对流的对冲,进行材料的混合,若是在有部分的材料形成结块时,则仅仅依靠对流的冲击,难以将结块的材料冲散,进而会导致混合的不均匀;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活动板的下部设置搅拌架和搅拌棒,进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搅拌架转动,在原材料对流的冲击的位置对原材料进行撞击,由于搅拌杆转动的速度较快,且搅拌杆为刚性的材质,进而能够将结块的原材料打散,随后在搅拌杆的带动下,在混合材料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材料的混合更均匀;同时由于叶轮的转动速度较快,且叶轮处于搅拌筒的中心位置,进而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且主要作用在活动板的中心位置,进而会导致上盖的中心处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活动板的密封性降低;因此通过设置的搅拌架承受部分的冲击压力,进而使得活动板受到的冲击压力减少,进而能够减少活动板变形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活动板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搅拌架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倾斜向下。
工作时,通过将搅拌架设置成圆锥状,且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向上移动时,冲击到倾斜向下的圆锥状搅拌架的侧壁上时,使得原材料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原材料都朝着搅拌架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增加了原材料混合的几率,进而使得原材料能够更均匀的混合;同时由于搅拌架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竖直向上撞击搅拌架时,冲击力在沿着搅拌架径向上有分力,进而使得垂直搅拌架的作用力较小,进而使得搅拌架能够承受更大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搅拌接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搅拌后搅拌架要完全的抽离出搅拌筒,通过将搅拌架设置成倾斜向下,进而在搅拌架抽离时,能够防止浆料聚集在搅拌架的上部,进而能够避免浆料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螺旋架的螺旋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螺旋片的外侧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沿竖直方向设置。
工作时,由于螺旋片在进行轴向的提升原材料时,不仅仅对原材料施加轴向的力,同时也对原材料施加径向的力,进而会使得原材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到螺旋片以外的区域,进而会在螺旋架的位置形成空腔,进而导致螺旋架提升原材料的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原材料的混合效率降低;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螺旋片的外边缘处设置阻挡部,进而对螺旋片上沿着径向向外移动的原材料进行阻挡,进而使得原材料沿着轴向向上移动,进而增加了螺旋片的轴向提升能力,进而使得更多的原材料在上部进行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将螺旋片倾斜向上设置,进一步的使得螺旋片上原材料在径向上的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进而使得原材料停留在螺旋片作用范围内的时间增加,进而使得螺旋片对原材料竖直方向上的作用时间增加,进而使得原材料的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增加,进一步的提升了螺旋架的提升能力,进而使得原材料能够更均匀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靠近上盖的一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上盖的轴线重合。
工作时,由于上盖与搅拌筒之间要保持密封,进而使得两者的配合要精准,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搅拌用需要移动,进而在使用时难以通过保证每次移动的位置的精准,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定位架,且使得定位架上的圆弧面的轴心与上盖的轴心重合,进而在搅拌筒移动到与定位架接触后,进而使得搅拌筒的轴心与上盖的轴线重合,进而能够实现搅拌筒与上盖的快速的对中,进而能够保证上盖与搅拌筒的配和,同时使得设备的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的下部设置有插架;所述插架与所述搅拌筒固定连接;所述插架与所述支撑架配合;所述移动轮与所述插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槽的宽度等于所述移动轮的宽度。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时,上盖要与搅拌筒之间压紧,进而使得搅拌筒受到竖直方向的挤压力,而在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用的移动轮,而在长期的受到较大的挤压时,容易导致移动轮的损坏,同时在受到挤压时搅拌筒底部的移动轮难以维持稳定,进而导致设备的稳定性差;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底板,同时在底板上开设卡槽,进而在搅拌筒就位时,通过将移动轮卡接在移动槽内部,进而能够限制移动轮的转动,进而能够增加搅拌筒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有支撑架,进而在搅拌筒移动就位后,支撑架插入到插架内部,进而在搅拌筒受到竖直方向的压力时,支撑架能够对搅拌筒进行支撑,进而减少了移动轮受到的压力,进而能够提高移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支撑架的支撑,进而使得搅拌筒的稳定性增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主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沿着主轴的转动,同时由于螺旋架的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齿圈啮合,进而随着螺旋架沿着主轴转动的同时,使得螺旋架自转,进而使得螺旋架带动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螺旋架位于筒的边缘处,而叶轮位于筒的中心,进而使得筒内的原材料均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进而向上移动的原材料在撞击到活动板后,改变方向,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和螺旋架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其次在螺旋架自转的同时,螺旋架沿着主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在搅拌筒内部的位置变化,进而能够对筒底部各个位置的原材料向上输送,进而避免出现局部因叶轮或者螺旋架的作用区域受限导致的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螺旋架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动原材料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增加了原材料的运动的复杂程度,进而使得使得原材料在筒内部更紊乱,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
2.本发明中通过将密封件的靠近搅拌筒的一侧开设有缺口部,进而使得密封圈与筒壁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使得在活动板转动时,密封件与搅拌筒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更容易转动;同时由于密封圈上设置与缺口部,进而会导致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降低,但是由于由于搅拌筒内部的原材料处于向上挤压活动板的状态,进而对密封圈产生向上挤压的力,由于密封件上设置有有缺口部,进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缺口部被挤压密闭,进而使得密封圈的密封性增加;同时由于密封圈设置有缺口部,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挤压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压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使得密封圈不容易在压力的用下出现脱离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活动板的密封性。
3.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动板的上部设置弹簧,进而在活动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活动板挤压弹簧,进而使得弹簧压缩,进而使得弹簧通过自身的变形,进而吸收部分的加压冲击,进而使得活动板受到的冲击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不容易变形,进而保证了活动板与主轴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有弹簧,在设备停止运行时,对活动板的挤压力减小,进而使得弹簧受到的力撤去,进而使得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向下运动,同时使得活动板在一定的范围内震动,进而使得粘接在活动板上的浆料脱落,进而减少浆料的浪费,同时减少设备的清理工作量。
4.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动板的下部设置搅拌架和搅拌棒,进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搅拌架转动,在原材料对流的冲击的位置对原材料进行撞击,由于搅拌杆转动的速度较快,且搅拌杆为刚性的材质,进而能够将结块的原材料打散,随后在搅拌杆的带动下,在混合材料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材料的混合更均匀;同时由于叶轮的转动速度较快,且叶轮处于搅拌筒的中心位置,进而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且主要作用在活动板的中心位置,进而会导致上盖的中心处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活动板的密封性降低;因此通过设置的搅拌架承受部分的冲击压力,进而使得活动板受到的冲击压力减少,进而能够减少活动板变形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活动板的密封性。
5.本发明中通过将搅拌架设置成圆锥状,且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向上移动时,冲击到倾斜向下的圆锥状搅拌架的侧壁上时,使得原材料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原材料都朝着搅拌架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增加了原材料混合的几率,进而使得原材料能够更均匀的混合;同时由于搅拌架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竖直向上撞击搅拌架时,冲击力在沿着搅拌架径向上有分力,进而使得垂直搅拌架的作用力较小,进而使得搅拌架能够承受更大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搅拌接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搅拌后搅拌架要完全的抽离出搅拌筒,通过将搅拌架设置成倾斜向下,进而在搅拌架抽离时,能够防止浆料聚集在搅拌架的上部,进而能够避免浆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搅拌设备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搅拌设备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搅拌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动力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密封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活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支撑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架1、搅拌筒2、活动架3、上盖4、液压缸5、主轴6、螺旋架7、电机8、主动齿轮9、一号齿轮10、齿圈11、从动齿轮12、固定板13、转动板14、活动板15、叶轮16、密封件17、移动轮18、缺口19、弹簧20、搅拌架21、搅拌杆22、定位架24、底板25、卡槽26、支撑架27、插架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包括固定架1、搅拌筒2、活动架3、上盖4、液压缸5、主轴6、螺旋架7和动力部件;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活动架3;所述活动架3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的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架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3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上盖4;所述上盖4与所述活动架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下部设置有所述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8、主动齿轮9、一号齿轮10、齿圈11、从动齿轮12、固定板13和转动板14;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上部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一侧与所述上盖4侧壁接触;所述转动板14的下部设置有开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下部设置有所述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固定板13与所述上盖4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4内侧壁上开设有齿;所述上盖4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机8;所述电机8与所述上盖4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中部设置有所述主轴6;所述主轴6与所述上盖4转动连接;所述主轴6与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6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一号齿轮10;所述一号齿轮10通过转轴与所述上盖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9与所述一号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一号齿轮10与所述转动板14内侧的齿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下部设置有所述齿圈11;所述齿圈11与所述上盖4固定连接;所述主轴6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螺旋架7;所述螺旋架7与所述转动板14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架7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螺旋架7上的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齿圈11啮合连接;
所述齿圈11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所述主轴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旋架7的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旋架7的轴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与所述主轴6和活动板15与所述螺旋架7的轴处均密封设置;所述主轴6的下部设置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搅拌筒2;所述上盖4与所述搅拌筒2配合;所述活动板15的侧壁处设置有密封件17;所述密封件17与所述活动板1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2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移动轮18;所述移动轮18与所述搅拌筒2连接。
工作时,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极分料和其他的配料进行混合均匀,进而制成浆料;而在生成电极所需要的材料中主要包含各种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等,而在这些材料中有的以溶剂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进而在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的比重较大,进而在混合均匀的过程中,会有向下沉淀的趋势,进而导致浆料混合的不均匀,进而导致生产的电池的品质降低;因此在本方案中在进行浆料的搅拌时,先将液压缸5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带动活动架3和上盖4等向上移动,随后将搅拌罐取出,将原材料放入到搅拌罐内部,随后在将搅拌罐推入到上盖4的下部,随后液压缸5的活塞杆回缩,进而使得移动架和上盖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上盖4与搅拌罐配合上,最后通过控制电机8的转动,进而使得主轴6转动,进而使得叶轮16转动,随着叶轮16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罐内部的原材料动底部向上部移动,同时主轴6转动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14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7沿着主轴6的转动,同时由于螺旋架7的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2,且从动齿轮12与齿圈11啮合,进而随着螺旋架7沿着主轴6转动的同时,使得螺旋架7自转,进而使得螺旋架7带动搅拌筒2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螺旋架7位于筒的边缘处,而叶轮16位于筒的中心,进而使得筒内的原材料均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15,进而向上移动的原材料在撞击到活动板15后,改变方向,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16和螺旋架7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其次在螺旋架7自转的同时,螺旋架7沿着主轴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7在搅拌筒2内部的位置变化,进而能够对筒底部各个位置的原材料向上输送,进而避免出现局部因叶轮16或者螺旋架7的作用区域受限导致的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螺旋架7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动原材料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增加了原材料的运动的复杂程度,进而使得使得原材料在筒内部更紊乱,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密封件17靠近所述搅拌筒2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缺口19。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活动板15相对搅拌筒2的侧壁处于相对的滑动,且由于搅拌时筒内的原材料对活动板15产生冲击,进而使得活动板15与搅拌筒2的侧壁要处于密封的状态,因此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对导致活动板15的转动变的困难;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密封件17的靠近搅拌筒2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9部,进而使得密封圈与筒壁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使得在活动板15转动时,密封件17与搅拌筒2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15更容易转动;同时由于密封圈上设置与缺口19部,进而会导致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降低,但是由于由于搅拌筒2内部的原材料处于向上挤压活动板15的状态,进而对密封圈产生向上挤压的力,由于密封件17上设置有有缺口19部,进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缺口19部被挤压密闭,进而使得密封圈的密封性增加;同时由于密封圈设置有缺口19部,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挤压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进而使得密封圈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压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使得密封圈不容易在压力的用下出现脱离的情况,进一步的保证了活动板15的密封性。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板15的上部设置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9抵触。
工作时,由于在搅拌的整个过程中,活动板15均受到向上的挤压力,进而会有导致活动板15变形的风险,若活动板15变形则会导致活动板15的密封性降低,进而导致搅拌筒2内部的原材料流出,同时活动板15与主轴6和螺旋架7的轴均为滑动连接,若活动板15变形后,会导致活动板15的滑动受到限制,进而导致主轴6转动的阻力增加,进而导致电机8的负荷较大,因此在本方案方案中通过在活动板15的上部设置弹簧20,进而在活动板15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活动板15挤压弹簧20,进而使得弹簧20压缩,进而使得弹簧20通过自身的变形,进而吸收部分的加压冲击,进而使得活动板15受到的冲击减小,进而使得活动板15不容易变形,进而保证了活动板15与主轴6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增加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有弹簧20,在设备停止运行时,对活动板15的挤压力减小,进而使得弹簧20受到的力撤去,进而使得弹簧20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15向下运动,同时使得活动板15在一定的范围内震动,进而使得粘接在活动板15上的浆料脱落,进而减少浆料的浪费,同时减少设备的清理工作量。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板15的下部设置有搅拌架21;所述搅拌架21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架21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与所述搅拌架21固定连接。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时,仅仅依靠形成的材料的对流的对冲,进行材料的混合,若是在有部分的材料形成结块时,则仅仅依靠对流的冲击,难以将结块的材料冲散,进而会导致混合的不均匀;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活动板15的下部设置搅拌架21和搅拌棒,进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搅拌架21转动,在原材料对流的冲击的位置对原材料进行撞击,由于搅拌杆22转动的速度较快,且搅拌杆22为刚性的材质,进而能够将结块的原材料打散,随后在搅拌杆22的带动下,在混合材料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材料的混合更均匀;同时由于叶轮16的转动速度较快,且叶轮16处于搅拌筒2的中心位置,进而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且主要作用在活动板15的中心位置,进而会导致上盖4的中心处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活动板15的密封性降低;因此通过设置的搅拌架21承受部分的冲击压力,进而使得活动板15受到的冲击压力减少,进而能够减少活动板15变形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活动板15的密封性。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搅拌架21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倾斜向下。
工作时,通过将搅拌架21设置成圆锥状,且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向上移动时,冲击到倾斜向下的圆锥状搅拌架21的侧壁上时,使得原材料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原材料都朝着搅拌架21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增加了原材料混合的几率,进而使得原材料能够更均匀的混合;同时由于搅拌架21倾斜向下设置,进而在原材料竖直向上撞击搅拌架21时,冲击力在沿着搅拌架21径向上有分力,进而使得垂直搅拌架21的作用力较小,进而使得搅拌架21能够承受更大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搅拌接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搅拌后搅拌架21要完全的抽离出搅拌筒2,通过将搅拌架21设置成倾斜向下,进而在搅拌架21抽离时,能够防止浆料聚集在搅拌架21的上部,进而能够避免浆料的浪费。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旋架7的螺旋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螺旋片的外侧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沿竖直方向设置。
工作时,由于螺旋片在进行轴向的提升原材料时,不仅仅对原材料施加轴向的力,同时也对原材料施加径向的力,进而会使得原材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到螺旋片以外的区域,进而会在螺旋架7的位置形成空腔,进而导致螺旋架7提升原材料的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原材料的混合效率降低;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螺旋片的外边缘处设置阻挡部,进而对螺旋片上沿着径向向外移动的原材料进行阻挡,进而使得原材料沿着轴向向上移动,进而增加了螺旋片的轴向提升能力,进而使得更多的原材料在上部进行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将螺旋片倾斜向上设置,进一步的使得螺旋片上原材料在径向上的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进而使得原材料停留在螺旋片作用范围内的时间增加,进而使得螺旋片对原材料竖直方向上的作用时间增加,进而使得原材料的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增加,进一步的提升了螺旋架7的提升能力,进而使得原材料能够更均匀的混合。
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架24,所述定位架24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24靠近上盖4的一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上盖4的轴线重合。
工作时,由于上盖4与搅拌筒2之间要保持密封,进而使得两者的配合要精准,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搅拌用需要移动,进而在使用时难以通过保证每次移动的位置的精准,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架1上设置定位架24,且使得定位架24上的圆弧面的轴心与上盖4的轴心重合,进而在搅拌筒2移动到与定位架24接触后,进而使得搅拌筒2的轴心与上盖4的轴线重合,进而能够实现搅拌筒2与上盖4的快速的对中,进而能够保证上盖4与搅拌筒2的配和,同时使得设备的使用方便。
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底板25;所述底板25上开设有所述卡槽26;所述卡槽26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27;所述支撑架27与所述底板2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2的下部设置有插架28;所述插架28与所述搅拌筒2固定连接;所述插架28与所述支撑架27配合;所述移动轮18与所述插架28固定连接;所述卡槽26的宽度等于所述移动轮18的宽度。
工作时,由于在进行搅拌时,上盖4要与搅拌筒2之间压紧,进而使得搅拌筒2受到竖直方向的挤压力,而在搅拌筒2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用的移动轮18,而在长期的受到较大的挤压时,容易导致移动轮18的损坏,同时在受到挤压时搅拌筒2底部的移动轮18难以维持稳定,进而导致设备的稳定性差;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架1上设置底板25,同时在底板25上开设卡槽26,进而在搅拌筒2就位时,通过将移动轮18卡接在移动槽内部,进而能够限制移动轮18的转动,进而能够增加搅拌筒2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有支撑架27,进而在搅拌筒2移动就位后,支撑架27插入到插架28内部,进而在搅拌筒2受到竖直方向的压力时,支撑架27能够对搅拌筒2进行支撑,进而减少了移动轮18受到的压力,进而能够提高移动轮18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支撑架27的支撑,进而使得搅拌筒2的稳定性增加。
工作时,先将液压缸5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带动活动架3和上盖4等向上移动,随后将搅拌罐取出,将原材料放入到搅拌罐内部,随后在将搅拌罐推入到上盖4的下部,随后液压缸5的活塞杆回缩,进而使得移动架和上盖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上盖4与搅拌罐配合上,最后通过控制电机8的转动,进而使得主轴6转动,进而使得叶轮16转动,随着叶轮16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罐内部的原材料动底部向上部移动,同时主轴6转动带动主动齿轮9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14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7沿着主轴6的转动,同时由于螺旋架7的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2,且从动齿轮12与齿圈11啮合,进而随着螺旋架7沿着主轴6转动的同时,使得螺旋架7自转,进而使得螺旋架7带动搅拌筒2内部的原材料从筒底向上移动,由于螺旋架7位于筒的边缘处,而叶轮16位于筒的中心,进而使得筒内的原材料均向上移动,由于在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15,进而向上移动的原材料在撞击到活动板15后,改变方向,进而在搅拌桶的上部的位置原材料形成对流,进而使得原材料在筒的上部进行混合,同时由于叶轮16和螺旋架7始终处于转动的状态,进而始终推动底部的原材料向上部移动,进而能够防止颗粒原材料的沉积,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进而保证了生产的电池的品质;其次在螺旋架7自转的同时,螺旋架7沿着主轴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旋架7在搅拌筒2内部的位置变化,进而能够对筒底部各个位置的原材料向上输送,进而避免出现局部因叶轮16或者螺旋架7的作用区域受限导致的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螺旋架7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动原材料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增加了原材料的运动的复杂程度,进而使得使得原材料在筒内部更紊乱,进而使得原材料的混合更均匀;由于在进行搅拌时,仅仅依靠形成的材料的对流的对冲,进行材料的混合,若是在有部分的材料形成结块时,则仅仅依靠对流的冲击,难以将结块的材料冲散,进而会导致混合的不均匀;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活动板15的下部设置搅拌架21和搅拌棒,进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搅拌架21转动,在原材料对流的冲击的位置对原材料进行撞击,由于搅拌杆22转动的速度较快,且搅拌杆22为刚性的材质,进而能够将结块的原材料打散,随后在搅拌杆22的带动下,在混合材料内部移动,进而使得材料的混合更均匀;同时由于叶轮16的转动速度较快,且叶轮16处于搅拌筒2的中心位置,进而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且主要作用在活动板15的中心位置,进而会导致上盖4的中心处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活动板15的密封性降低;因此通过设置的搅拌架21承受部分的冲击压力,进而使得活动板15受到的冲击压力减少,进而能够减少活动板15变形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活动板15的密封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3)

1.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搅拌筒(2)、活动架(3)、上盖(4)、液压缸(5)、主轴(6)、螺旋架(7)和动力部件;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活动架(3);所述活动架(3)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的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架(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3)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上盖(4);所述上盖(4)与所述活动架(3)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下部设置有所述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8)、主动齿轮(9)、一号齿轮(10)、齿圈(11)、从动齿轮(12)、固定板(13)和转动板(14);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上部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一侧与所述上盖(4)侧壁接触;所述转动板(14)的下部设置有开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设置有钢珠;所述钢珠下部设置有所述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与所述钢珠接触;所述固定板(13)与所述上盖(4)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4)内侧壁上开设有齿;所述上盖(4)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电机(8);所述电机(8)与所述上盖(4)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中部设置有所述主轴(6);所述主轴(6)与所述上盖(4)转动连接;所述主轴(6)与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6)上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9)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所述一号齿轮(10);所述一号齿轮(10)通过转轴与所述上盖(4)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9)与所述一号齿轮(10)啮合连接;所述一号齿轮(10)与所述转动板(14)内侧的齿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13)的下部设置有所述齿圈(11);所述齿圈(11)与所述上盖(4)固定连接;所述主轴(6)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螺旋架(7);所述螺旋架(7)与所述转动板(14)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架(7)上设置有所述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螺旋架(7)上的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2)与所述齿圈(11)啮合连接;
所述齿圈(11)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所述主轴(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旋架(7)的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旋架(7)的轴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与所述主轴(6)和活动板(15)与所述螺旋架(7)的轴处均密封设置;所述主轴(6)的下部设置有叶轮(16);所述叶轮(16)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上盖(4)的下部设置有所述搅拌筒(2);所述上盖(4)与所述搅拌筒(2)配合;所述活动板(15)的侧壁处设置有密封件(17);所述密封件(17)与所述活动板(1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2)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移动轮(18);所述移动轮(18)与所述搅拌筒(2)连接;
所述密封件(17)靠近所述搅拌筒(2)的一侧均匀间隔开设有缺口(19);
所述活动板(15)的上部设置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一端与所述活动板(1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齿轮(9)抵触;
所述螺旋架(7)的螺旋片倾斜向上设置;所述螺旋片的外侧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活动板(15)的下部设置有搅拌架(21);所述搅拌架(21)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架(21)的下部均匀间隔设置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与所述搅拌架(21)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架(21)呈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面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架(24);所述定位架(24)与所述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24)靠近上盖(4)的一侧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上盖(4)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底板(25);所述底板(25)上开设有卡槽(26);所述卡槽(26)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27);所述支撑架(27)与所述底板(25)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2)的下部设置有插架(28);所述插架(28)与所述搅拌筒(2)固定连接;所述插架(28)与所述支撑架(27)配合;所述移动轮(18)与所述插架(28)固定连接;所述卡槽(26)的宽度等于所述移动轮(18)的宽度。
CN202210202729.1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Active CN114471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729.1A CN114471241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729.1A CN114471241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1241A CN114471241A (zh) 2022-05-13
CN114471241B true CN114471241B (zh) 2023-04-25

Family

ID=8148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2729.1A Active CN114471241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1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191B (zh) * 2022-05-16 2023-04-28 广东富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酯溶聚氨酯油墨、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8511B2 (ja) * 2016-08-05 2020-09-02 サンスター技研株式会社 ペースト材料とガスとの混合装置及び方法
CN208852813U (zh) * 2018-08-21 2019-05-14 青海民族大学 一种偏心混合搅拌装置
CN213193435U (zh) * 2020-07-15 2021-05-14 山东和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用混料装置
CN111921412A (zh) * 2020-07-24 2020-11-13 常州市新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搅拌槽
CN112516869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张春林 一种复合肥料生产用肥料搅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1241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71241B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搅拌设备
CN112121710A (zh) 一种锂电池化学浆料加工反应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N211357811U (zh) 一种酿酒用高效浸提浂
CN215963901U (zh) 一种石墨烯电池浆料研磨装置
CN103357472B (zh) 颗粒优化机
CN114014309A (zh) 一种基于电场熔融的水溶石墨烯生产设备及方法
CN212215299U (zh)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装置
CN220027341U (zh) 一种浆料除磁装置
CN111957411A (zh) 一种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21046511U (zh) 一种双驱动铅膏快速下料斗
CN114420893A (zh) 一种高负载锂电池负极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52686U (zh) 一种制备具有高压实密度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的装置
CN113860305B (zh) 一种蜂窝状成型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12589135B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自动切削加工设备
CN214131378U (zh) 一种电子产品内置芯片生产用导电银胶配制设备
CN212736439U (zh) 一种具有数点测试高浓度单色母粒功能的流延机
CN220919333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磨装置
CN218753080U (zh) 一种高精密供料螺旋
CN117339690B (zh) 一种用于干法电极粉的循环式球磨机
CN220405523U (zh) 具有混料功能的螺纹杆物料输送装置
CN220835226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215823198U (zh) 一种碳酸钙高效研磨设备
CN219688121U (zh) 一种防堵塞聚乙烯颗粒下料漏斗
CN113996490B (zh) 一种双组分涂料高效自动混合施工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9238643U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用的投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553000 Workshop 3, LED Industrial Park, Lianghe Street, Panzhou City,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izhou Line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340 room 1323, No. 3, Chuangyu Road, Yongni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BANGHAI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