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8045A -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8045A
CN114468045A CN202011150401.7A CN202011150401A CN114468045A CN 114468045 A CN114468045 A CN 114468045A CN 202011150401 A CN202011150401 A CN 202011150401A CN 114468045 A CN114468045 A CN 114468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fermented milk
beverage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0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04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8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8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8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 A23C9/1238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only microorganisms of the genus lactobacteriaceae; Yoghurt using specific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microorganisms; using entrapped or encapsulated yoghurt bacteria; Physical or chemical treatment of L. bulgaricus or S. thermophilus cultures; Fermentation only with L. bulgaricus or only with S. thermophil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04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3/0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23Bulgari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5Paracase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21Streptococcus, lactococcus
    • A23V2400/249Thermophi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包括:储存于瓶体内的发酵乳饮品以及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组合物,所述发酵乳饮品包含发酵乳、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聚葡萄糖和甜味剂,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含益生菌冻干菌粉,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果胶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可溶性大豆多糖的含量为3‑6重量份。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长期存放,同时在饮用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兼具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温下具有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对贮藏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低温保藏,且保质期较短,一般不超过30天。主要原因在于仍具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即使在低温下,依然会持续消耗饮品中的营养物质并且不断产生代谢产物,储存一个月后会严重影响饮品的风味。因此,市场上现有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无法做到长保质期贮存销售,且无法连续多日进行常温存放。
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均为杀菌型产品,产品中不含活性益生菌,因此能够长期存放(保质期长达8个月)。但在产品的功能性方面,杀菌型乳酸菌饮品在一定程度上弱于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够常温保存且具有活性益生菌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活性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验发现,使用内部含封闭空间的瓶盖,将活性益生菌存放于该封闭空间中,在饮用前旋开瓶盖,使其中的活性益生菌能够掉落到产品中,同时调整产品的稳定性方案,使得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菌粉在饮用时能快速溶解于饮品中,从而能够得到一种长保质期的乳酸菌饮品,其在常温条件下能够长期存放,同时在饮用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兼具活性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其包括:储存于瓶体内的发酵乳饮品以及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组合物,所述发酵乳饮品包含发酵乳、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甜味剂,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含益生菌冻干菌粉,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果胶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可溶性大豆多糖的含量为3-6重量份。
本发明中,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发酵乳的含量为160-260重量份、所述甜味剂的含量为0.07-0.18重量份;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
本发明中,所述发酵乳饮品还包含白砂糖、柠檬酸、柠檬酸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益生菌组合物还包含益生元和麦芽糊精;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白砂糖的含量为80重量份以下,所述柠檬酸的含量为3重量份以下,所述柠檬酸钠的含量为0.5重量份以下,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10-25重量份;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的益生元含量为100-900重量份,所述麦芽糊精的含量为50-800重量份。
本发明中,所述甜味剂可以为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安赛蜜、麦芽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为聚葡萄糖、抗性糊精、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益生菌冻干菌粉可以为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冻干菌粉;所述益生元可以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示例中,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发酵乳饮品含有发酵乳160-260重量份、白砂糖0-80重量份、果胶1.5-3.5重量份、可溶性大豆多糖3-6重量份、聚葡萄糖10-25重量份、柠檬酸0-3重量份、柠檬酸钠0-0.5重量份、三氯蔗糖0.05-0.1重量份、安赛蜜0.02-0.08重量份;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含有副干酪乳杆菌冻干菌粉50-500重量份、麦芽糊精50-800重量份、低聚果糖100-900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配料水中充分溶解,经静置水合、均质、褐变杀菌后冷却至39-41℃,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0-65℃,将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甜味剂在配料水中充分分散溶解,制得水胶溶液冷却备用;
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步骤2得到的水胶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灭菌和灌装:在120-123℃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无菌灌装;
准备含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准备内置有储存空间的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
封口:将储存有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所述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
所述制备发酵乳的步骤中,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45-55℃条件下充分溶解,静置水合25-30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98℃褐变杀菌1.5-2.5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39-41℃,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热链球菌复合菌种发酵10-14h。
所述制备水胶溶液的步骤中,进一步可以将柠檬酸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配料水中充分分散溶解。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半成品料液的步骤之后、灭菌和灌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调酸:将柠檬酸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加入所述半成品料液中进行调酸,然后定容至预定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饮用时打开所述瓶盖的储存空间,使所述益生菌组合物掉落到所述发酵乳饮品中,摇匀后饮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通过将益生菌菌粉单独存放,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且不影响产品的口感,同时通过调整产品的稳定性方案,使得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菌粉在饮用时能快速溶解于饮品中,从而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长期存放,同时在饮用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兼具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内部含封闭空间的瓶盖,将一定量的益生菌冻干菌粉置于瓶盖中储存,从而将益生菌单独存放,能够使乳酸菌饮品具有杀菌型乳酸菌饮品那样的长保质期,进而,在产品饮用前旋开瓶盖,使其中的活性益生菌掉落到产品中,轻轻翻转产品数次即可将活菌充分溶解,从而能够在饮用时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
<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其包括:储存于瓶体内的发酵乳饮品以及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通过将益生菌菌粉与发酵乳饮品分别单独存放,从而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且不影响产品的口感,同时通过调整产品的稳定性方案,使得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菌粉在饮用时能快速溶解于饮品中,从而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长期存放,同时在饮用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兼具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
(发酵乳饮品)
本发明中,发酵乳饮品包含发酵乳、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甜味剂,还可以包含其他本领域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等。
作为发酵乳,可以通过褐色乳酸菌饮品的常规配方和加工工艺制得,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发酵乳的含量为160-260重量份,优选为170-250重量份。
从益生菌菌粉在饮品中的扩散速度和溶解后的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果胶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优选为1.5-3重量份,可溶性大豆多糖的含量为3-6重量份,优选为3-5重量份。
作为甜味剂,例如可以使用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安赛蜜、麦芽糖醇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多种组合使用。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甜味剂的含量为0.07-0.18重量份。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三氯蔗糖和安赛蜜作为甜味剂,作为三氯蔗糖和安赛蜜的含量,优选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含有三氯蔗糖0.05-0.1重量份、安赛蜜0.02-0.08重量份。
本发明中,可以通过添加白砂糖来代替甜味剂,从而给产品带来更好的甜感。另一方面,从产品的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不优选使用白砂糖完全代替甜味剂。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白砂糖的含量为80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发酵乳饮品中,作为其他本领域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添加柠檬酸、柠檬酸钠、可溶性膳食纤维等,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例如为聚葡萄糖、抗性糊精、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可以含有3重量份以下的柠檬酸、0.5重量份以下的柠檬酸钠、10-25重量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在一个示例中,发酵乳饮品中,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含有发酵乳160-260重量份、白砂糖0-80重量份、果胶1.5-3.5重量份、可溶性大豆多糖3-6重量份、聚葡萄糖10-25重量份、柠檬酸0-3重量份、柠檬酸钠0-0.5重量份、三氯蔗糖0.05-0.1重量份、安赛蜜0.02-0.08重量份。
(益生菌组合物)
本发明中,益生菌组合物包含益生菌冻干菌粉。
作为益生菌冻干菌粉,只要是本领域常见的益生菌的冻干菌粉即可,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的冻干工艺制备,例如可以为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冻干菌粉。作为副干酪乳杆菌,可以使用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K56,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139。以瓶盖中的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优选为100-300重量份。
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益生元和麦芽糊精。麦芽糊精能够起到分散剂的作用,在益生菌组合物落入发酵乳饮品中时能够使益生菌组合物更迅速地溶解。以瓶盖中的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麦芽糊精的含量可以为50-800重量份,优选为300-600重量份。作为益生元,可以使用本领域常用的各种益生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它们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多种组合使用。以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元的含量可以为100-900重量份,优选为300-500重量份。
在一个示例中,以瓶盖中的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含有益生菌冻干菌粉100重量份、麦芽糊精600重量份和低聚果糖300重量份。
本发明中,使用内置有储存空间的瓶盖,从而能够将益生菌组合物存放于该瓶盖中,并且能够在饮用时打开该储存空间,使其中的益生菌组合物掉落到瓶体内的发酵乳饮品中。作为这样的瓶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市售的定量盖、双层瓶盖等,例如深圳劲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旋钮释放型瓶盖。作为瓶盖中存放的益生菌组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要求的产品活菌数等来决定。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发酵乳饮品部分提供蛋白质来源,瓶盖中的益生菌冻干菌粉为产品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稳定剂可以确保产品在UHT和货架期内状态良好,能够长期贮存,并且能够使瓶盖中的益生菌组合物在饮用时快速溶解于饮品中,并确保溶解后的稳定性。在瓶盖中添加活性益生菌在乳酸菌饮品中的应用尚属首次,打破了灭菌型乳酸菌饮品不含活性益生菌的传统。
<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配料水中充分溶解,经静置水合、均质、褐变杀菌后冷却至39-41℃,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0-65℃,将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甜味剂在配料水中充分分散溶解,制得水胶溶液冷却备用;
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水胶溶液与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灭菌和灌装:在120-123℃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无菌灌装;
制备瓶盖:准备内置有储存空间的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
封口:将储存有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所述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内部含封闭空间的瓶盖,将一定量的益生菌冻干菌粉置于瓶盖中储存,从而将益生菌单独存放,能够使乳酸菌饮品具有杀菌型乳酸菌饮品那样的长保质期。
作为复合乳酸菌,可以使用本领域常用的乳酸菌菌种,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种。
在一个示例中,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45-55℃(例如可以为45℃、46℃、47℃、48℃、49℃、50℃、51℃、52℃、53℃、54℃、55℃)条件下充分溶解,静置水合25-30分钟(例如可以为25分钟、26分钟、27分钟、28分钟、29分钟、30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98℃(例如可以为95℃、96℃、97℃、98℃)褐变杀菌1.5-2.5h(例如可以为1.5h、2.0h、2.5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39-41℃(例如可以为39℃、40℃、41℃),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热链球菌复合菌种发酵10-14h(例如可以为10h、11h、12h、13h、14h),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0-65℃(例如可以为60℃、61℃、62℃、63℃、64℃、65℃),将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甜味剂、白砂糖、柠檬酸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充分分散溶解;
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水胶溶液与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调酸:将柠檬酸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加入所述半成品料液中进行调酸,然后定容至预定量;
灭菌和灌装:在120-123℃(例如,可以为120℃、121℃、122℃、123℃,优选为121℃)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无菌灌装;
制备瓶盖:准备内置有储存空间的无菌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
封口:将所述含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所述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
此外,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饮用时打开所述瓶盖的储存空间,使所述益生菌组合物掉落到所述发酵乳饮品中,摇匀后饮用。由此,能够在饮用时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甜味剂、可溶性膳食纤维、益生菌冻干菌粉和益生元等及其用量与前述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中列举的甜味剂、可溶性膳食纤维、益生菌冻干菌粉和益生元等及其用量相同。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复合乳酸菌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菌种,益生菌冻干菌粉使用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K56,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139。双层瓶盖使用深圳劲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旋钮释放型瓶盖。实施例中的“份”,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1
按照以下配方,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发酵乳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081
发酵乳饮品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082
益生菌组合物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083
1)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在50℃条件下充分溶解于在配料水中,静置水合30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褐变杀菌2.5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39℃,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14h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2)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5℃,将白砂糖、稳定剂、甜味剂、柠檬酸钠充分分散溶解;
3)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步骤2)得到的水胶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4)调酸:将柠檬酸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加入半成品料液中进行调酸,然后定容;
5)杀菌和灌装:将步骤4)得到的料液在124℃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进行无菌灌装;
6)制备瓶盖:准备双层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每个瓶盖中添加0.9g益生菌组合物;
7)封口:将存放有所述含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从而得到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下面,对实施例1的产品在货架期内的益生菌活菌总数进行测定,并对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稳定性和口感风味进行考察。
实验例1:产品货架期内益生菌活菌总数
取实施例1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作为测试样品,以市售的PET瓶的杀菌型原味畅意(内蒙古伊利公司生产)作为比较例1,在常温(约25℃)下保存,每月测定实施例1-4和比较例1中的益生菌活菌总数。将结果记录于表1中。
表1.活菌总数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091
从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在6个月后的益生菌活菌总量显著≥1×1010(CFU/瓶),以每瓶产品200mL计,乳酸菌数量满足GB 7101-2015中活菌型乳酸菌对乳酸菌数量的要求,这是杀菌型乳酸菌饮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实验例2:产品货架期稳定性考察实验
取实施例1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作为测试样品,以市售的活菌型产品每益添(内蒙古伊利公司生产)作为比较例2,在常温(约25℃)下保存,每月观察样品的组织状态,包括沉淀和析水现象等,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录于表2。
◎:产品无沉淀,无析水现象
○:产品无析水现象、有轻微的沉淀,符合产品要求
△:产品出现分层,底部严重沉淀
×:产品已变质
表2.稳定性考察结果(25℃)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01
从表2的观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比较例2来说,本发明实施例1-4的产品可于常温保存6个月以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并且未出现不可接受的析水和沉淀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利于产品推广和销售,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实验例3:口感风味评价实验
取实施例1和比较例1、2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作为口味测试样品,进行口感风味品尝实验,品尝人数共300人(20-32岁的男性和女性按4:6比例筛选测试人群),分别对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1、2的产品进行品尝,采用不记名打分制,分别从产品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来评价产品并打分,每项满分10分,分数高则效果好,取各项评价的平均分记录于表3中,并对是否喜欢产品的喜好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将喜好度的评价人数记录于表3中。
表3.风味口感品尝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02
从表3的结果可以表明,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在口感上优于比较例例。
实施例2
按照以下配方,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发酵乳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11
发酵乳饮品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12
益生菌组合物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13
1)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在55℃条件下充分溶解于在配料水中,静置水合25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褐变杀菌1.5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41℃,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10h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2)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0℃,将白砂糖、稳定剂、甜味剂、柠檬酸钠充分分散溶解;
3)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步骤2)得到的水胶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4)杀菌和灌装:将步骤4)得到的料液在121℃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进行无菌灌装;
5)制备瓶盖:准备双层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每个瓶盖中添加0.9g益生菌组合物;
6)封口:将存放有所述含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从而得到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对实施例2的产品同样进行了常温保存6个月后的益生菌活菌总数的测定以及稳定性的评价。结果,实施例2的产品在6个月后的益生菌活菌总量显著高于1×1010(CFU/瓶),以每瓶产品200mL计,乳酸菌数量满足GB 7101-2015中活菌型乳酸菌对乳酸菌数量的要求。并且,在常温保存6个月时未出现不可接受的析水和沉淀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实施例3
按照以下配方,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发酵乳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21
发酵乳饮品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22
益生菌组合物配方(每1000份)
Figure BDA0002741000840000123
1)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在50℃条件下充分溶解于在配料水中,静置水合28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褐变杀菌2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41℃,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12h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2)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5℃,将白砂糖、稳定剂、甜味剂、柠檬酸钠充分分散溶解;
3)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步骤2)得到的水胶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4)调酸:将柠檬酸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加入半成品料液中进行调酸,然后定容;
5)杀菌和灌装:将步骤4)得到的料液在120℃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进行无菌灌装;
6)制备瓶盖:准备双层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每个瓶盖中添加0.9g益生菌组合物;
7)封口:将存放有所述含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从而得到长保质期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对实施例3的产品同样进行了常温保存6个月后的益生菌活菌总数的测定以及稳定性的评价。结果,实施例3的产品在6个月后的益生菌活菌总量显著高于1×1010(CFU/瓶),以每瓶产品200mL计,乳酸菌数量满足GB 7101-2015中活菌型乳酸菌对乳酸菌数量的要求。并且,在常温保存6个月时未出现不可接受的析水和沉淀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产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能够兼具活性益生菌的生物活性和长保质期两种优点,利于产品推广和销售,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以及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其包括:储存于瓶体内的发酵乳饮品以及储存于瓶盖中的益生菌组合物,所述发酵乳饮品包含发酵乳、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甜味剂,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含益生菌冻干菌粉,
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果胶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可溶性大豆多糖的含量为3-6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发酵乳的含量为160-260重量份、所述甜味剂的含量为0.07-0.18重量份;
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菌冻干菌粉的含量为50-5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所述发酵乳饮品还包含白砂糖、柠檬酸、柠檬酸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益生菌组合物还包含益生元和麦芽糊精,
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白砂糖的含量为80重量份以下,所述柠檬酸的含量为3重量份以下,所述柠檬酸钠的含量为0.5重量份以下,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10-25重量份;
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的益生元含量为100-900重量份,所述麦芽糊精的含量为50-8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所述甜味剂为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安赛蜜、麦芽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为聚葡萄糖、抗性糊精、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益生菌冻干菌粉为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冻干菌粉;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以发酵乳饮品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发酵乳饮品含有发酵乳160-260重量份、白砂糖0-80重量份、果胶1.5-3.5重量份、可溶性大豆多糖3-6重量份、聚葡萄糖10-25重量份、柠檬酸0-3重量份、柠檬酸钠0-0.5重量份、三氯蔗糖0.05-0.1重量份、安赛蜜0.02-0.08重量份;
以瓶盖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总重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含有副干酪乳杆菌冻干菌粉50-500重量份、麦芽糊精50-800重量份、低聚果糖100-900重量份。
6.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发酵乳: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配料水中充分溶解,经静置水合、均质、褐变杀菌后冷却至39-41℃,添加复合乳酸菌发酵至滴定酸度为145-165°T时停止发酵,将发酵乳破乳均质后冷却备用;
制备水胶溶液:将配料水升温至60-65℃,将果胶、可溶性大豆多糖、甜味剂在配料水中充分分散溶解,制得水胶溶液冷却备用;
制备半成品料液:将水胶溶液与发酵乳搅拌混合,得到半成品料液;
灭菌和灌装:在120-123℃进行4s超高温杀菌,冷却后无菌灌装;
制备瓶盖:准备内置有储存空间的瓶盖,将益生菌组合物添加到所述储存空间中;
封口:将储存有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瓶盖用于所述无菌灌装中进行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发酵乳的步骤中,将脱脂乳粉、以及葡萄糖或果葡糖浆在45-55℃条件下充分溶解,静置水合25-30分钟,并在压力30/180bar下均质,在95-98℃褐变杀菌1.5-2.5h,将褐变杀菌后的复原乳冷却至39-41℃,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热链球菌复合菌种发酵10-14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水胶溶液的步骤中,进一步将白砂糖、柠檬酸钠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配料水中充分分散溶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半成品料液的步骤之后、灭菌和灌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调酸:将柠檬酸配制成10%浓度的水溶液,加入所述半成品料液中进行调酸,然后定容至预定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饮用时打开所述瓶盖的储存空间,使所述益生菌组合物掉落到所述发酵乳饮品中,摇匀后饮用。
CN202011150401.7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468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0401.7A CN114468045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0401.7A CN114468045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8045A true CN11446804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0401.7A Pending CN114468045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804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14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福建美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用型益生菌饮料产品
CN111742987A (zh) * 2020-06-09 2020-10-09 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饮料稳定剂、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14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福建美力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用型益生菌饮料产品
CN111742987A (zh) * 2020-06-09 2020-10-09 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饮料稳定剂、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3137B (zh) 一种凝固型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1282B (zh) 一种常温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6874B (zh)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ES2356826T3 (es) Bebida láctea acidificada.
WO2008116355A1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39;une boisson lactée directement acidifiée stable à température ambiante présentant des taux élevés de bactéries d&#39;acide lactique viables
CN112841303A (zh) 一种含活性乳酸菌且低后酸的酸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06538A (zh) 含有微生物菌體之碳酸飲料、及提高碳酸飲料中微生物菌體粉末之沉澱物或凝聚物之分散性之方法
TWI414242B (zh) 酸性乳飲料及其製造方法
CN108887382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剂、益生菌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0605B (zh) 一种热灌装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2553A (zh) 一种双发酵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AU2019259549B2 (en) Beverage, bottled beverage,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aggregation of bacterial cells or treated bacterial cell product
CN106550991B (zh)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CN112868770B (zh) 酸奶添加剂组合物及低粘度原味饮用型酸奶
CN114468045A (zh)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EP4129074A1 (en) Fermentatio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fermentation composition, and viability improving agent
CN102106385B (zh) 一种含果酒的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68772B (zh) 发酵型低蛋白风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3492A (zh) 多糖类膳食纤维作为稳定剂的应用及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
CN112841309A (zh) 勺吃型酸奶添加组合物及其应用、勺吃型酸奶及制备方法
CN110959723A (zh) 一种饮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044A (zh) 一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06537A (zh) 含有微生物菌體之非碳酸液態飲食品、及提高飲食品中微生物菌體粉末之沉澱物或凝聚物之分散性之方法
CN116172069A (zh) 一种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梨果仙人掌的应用
CN111227049B (zh) 一种维持褐色植物基酸奶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