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7629B -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7629B
CN114467629B CN202210206148.5A CN202210206148A CN114467629B CN 114467629 B CN114467629 B CN 114467629B CN 202210206148 A CN202210206148 A CN 202210206148A CN 114467629 B CN114467629 B CN 114467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oderma lucidum
magnolia officinalis
culture medium
magnoli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61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7629A (zh
Inventor
梁晋谊
周健平
谭毅峰
周敬豪
成传荣
胡燕燕
许银秀
罗淑青
黄淑仪
许克勇
许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Healthwise Health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Healthwise Health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Healthwise Health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ping Healthwise Health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61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7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7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7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7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7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30Accessories for use before inoculation of spawn, e.g. sterilis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其组分如下:木糠45~75%,辅料20~47%,石灰粉或石膏粉1~2%,蔗糖0~1%,厚朴2~8%,适量水。本发明拟对灵芝栽培技术中的存在的杂菌感染提出了代料培养基的解决方案,并在该方案中惊喜的发现,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厚朴在提升灵芝菌丝体抗感染能力的同时,还提供了额外的木质素、纤维素等灵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所含的厚朴总酚、苯丙素类、黄酮类、厚朴油等活性物质刺激增强了灵芝菌丝的活性,从而使灵芝栽培不仅提升了产品转化率,还获得了提升灵芝产量、提升灵芝感官质量、提升灵芝功效成分含量及实际功能效果、延长鲜灵芝货架期等额外益处。

Description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代料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药用真菌的栽培,按所用的培养基质划分可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灵芝同样主流采用是代料栽培或椴木栽培。随着我国对森林保护的不断加强,可用于段木栽培的木材资源越来越少,为适应我国加强生态保护的政策大趋势,实现灵芝栽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提倡代料栽培方式。
灵芝的代料栽培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利用木屑(我国南方地区称木糠)和农作物秸秆、甘蔗渣、玉米杆、玉米芯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辅助材料如麸皮、米糠来代替原木或段木栽培灵芝。灵芝的代料栽培拓宽了培养料的来源,充分利用农林的副产品和草本植物,节约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把灵芝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为灵芝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因代料栽培更容易实现可溯源、标准化等要求,一般高技术集约型的有机栽培、特别是工厂化栽培均采用代料栽培。
其中杂菌感染是灵芝栽培行业的共性问题,降低了栽培灵芝的产量、质量,特别是对有机灵芝栽培、工厂化灵芝栽培的影响尤甚,因有机产品栽培对农药的使用有所限制,而工厂化栽培采取立体集约化培养,单位土地面积栽培密度高,容易使感染的影响扩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061031A公开了一种灵芝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树枝30~40份,玉米粉8~15份,花生粕20~28份,棉籽壳5~10份,香蕉粉3~8份,中药添加剂8~16份,水40~50份。中药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厚朴20~40份,茉莉花10~20份,芸香5~10份,熟地10~20份,川芎5~10份,黄连5~10份,苦参30~50份,苦楝子10~20份,墨旱莲5~11份,小蓟10~30份,连翘6~16份。虽然其加入了中药添加剂,根据其表述具有了一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但是其机理,以及具体实际效果尚无对照而难以确认。且中药添加剂种类繁多,效果机理也难以明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67786A公开了灵芝或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培养基成分中含有占总重量10%~90%的去除树皮后的厚朴枝干木屑颗粒,培养基的总C/N比为(50~80)/1,pH值为5~8。将充分浸水后的厚朴枝干木屑颗粒与培养基的其它成分混合均匀并灭菌处理后接种,在与灵芝或黄背木耳菌种生长习性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得到灵芝或黄背木耳的成品。该方法采用了厚朴枝干木屑颗粒,但是其主要用途是为培养基材料对于提高黄背木耳产量。而没有将其用于抑菌的功效。
综合上述内容看到灵芝的栽培过程所涉及的产量、营养价值、以及抑菌效果均是灵芝栽培技术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发展方向。
本专利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解决灵芝栽培行业中的杂菌感染问题,从而提高灵芝的产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对灵芝栽培技术中的存在的杂菌感染提出了代料培养基的解决方案,并在该方案中惊喜的发现,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厚朴在提升灵芝菌丝体抗感染能力的同时,还提供了额外的木质素、纤维素等灵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所含的厚朴总酚、苯丙素类、黄酮类、厚朴油等活性物质刺激增强了灵芝菌丝的活性,从而使灵芝栽培不仅提升了产品转化率(指增加转化成成品的灵芝个数),还获得了提升灵芝产量(指单个灵芝转化成品率提升同时单位重量也获得了提升)、提升灵芝感官质量、提升灵芝功效成分含量及实际功能效果、延长鲜灵芝货架期等额外益处。
具体的,本发明的培养基成分如下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其组分如下:木糠45~75%,辅料20~47%,石灰粉或石膏粉1~2%,蔗糖0~1%,厚朴2~8%,适量水;
所述木糠选用壳斗科、金缕梅科、杨柳科、豆科的树种的木糠或苹果、梨、荔枝、龙眼等果树修剪枝条加工获得的木糠;
所述辅料包括米糠、麦麸、玉米芯粉、甘蔗渣粉、棉籽壳、玉米粉、黄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当栽培有机灵芝时,辅料不包含棉籽壳。
优选的,所述的厚朴包括2~4%的干制厚朴根皮、桩皮、枝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或者选用4~8%经提取后获得的厚朴根皮、桩皮、枝皮之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厚朴还包括厚朴叶和厚朴花,所述的厚朴包括2~4%的干制厚朴根皮、桩皮、枝皮、厚朴叶和厚朴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或者选用4~8%经提取后获得的厚朴根皮、桩皮、枝皮、厚朴叶渣和厚朴花之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
具体的,所述的木糠、除棉籽壳外的辅料使用前过5目筛网。
具体的,所述的适量水为干料总质量的1.5-1.9倍,培养基内加水后,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
具体的,采用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2.5h或采取常压灭菌,100℃灭菌8~10h。
厚朴一般指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桩)皮、根皮及枝皮。厚朴为内服常用中药,其性温,味苦、辛,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咳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朴含木脂素类(厚朴酚、和厚朴酚)、苯丙素类、挥发油、苯乙醇苷等抑菌作用活性物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 致龋病原菌) 、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幽门螺杆菌( HP) 、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厚朴叶为非传统药用部位,现代研究表明,厚朴叶亦含有木脂素类、挥发油、黄酮类(槲皮苷)等活性功效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镇痛、抗抑郁等方面具有药理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效果,故作为一种药用及抗菌植物新资源厚朴叶具有很强的开发应用潜力。
本发明采用了厚朴属植物中的根皮、桩皮、枝皮、叶、花作为代料培养的核心组分,培养基经过实际培养实践,测试并发现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通过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厚朴成分,充分利用了厚朴的抗菌抑菌活性,从而提高了灵芝培养基的抗感染能力,减少因感染杂菌所导致的成品产量下降及产品质量下降,特别是解决了有机灵芝栽培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农药的同时有效控制灵芝感染率的问题,以及工厂化灵芝栽培过程中因培养密度高容易导致大面积感染的问题,故本发明更能适应灵芝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集约化栽培模式及精品农产品栽培的应用。
2、厚朴桩皮、根皮、枝皮及叶片本身还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成分与木糠、玉米芯等培养基主辅料类似,适合灵芝生长利用,可增强培养基的营养,加上厚朴中木脂素、苯丙素类等活性功效物质对灵芝生长具有刺激促进作用,经实践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中加入本发明的厚朴可刺激增强灵芝菌丝体的活力,缩短菌丝生长满袋的时间,缩短灵芝出芝到成熟采收的时间,并且增加单位培养基收成灵芝的平均大小、重量,增加灵芝的功效成分含量,增强灵芝的抗氧化、抗炎功能,延长鲜灵芝产品的货架期。
3、厚朴作为天然抗菌成分来源及中药复方常用组方药物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提取厚朴功效成分用于制备中成药及抗菌制剂等的应用当中,往往只是提取一种或几种功效成分,或目标成分的提取并不完全,大量提取后剩余的残渣往往只是作为工业废料被直接废弃,另外厚朴叶的价值目前亦没有得到重视,并未被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只是任其自然凋落腐烂。本发明可将经提取后的厚朴残渣及未被开发应用的厚朴叶等充分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增加了厚朴植物资源的利用附加值,减少浪费,并且开发出厚朴叶的一种实际应用方法,加快厚朴叶新资源的开发应用步伐,减少对厚朴传统药用部位的依赖。
4、目前关于厚朴花适于培养基成分中的实际研究未见报道,目前针对厚朴花的对其有效成分的有厚朴酚、酚酸类、生物碱、芳香油、厚朴黄酮、低聚糖及多糖等成分,对其中低聚糖和多糖以及厚朴黄酮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厚朴花蕾主要化学成分含厚朴酚。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兔或猫静注或肌注厚朴花的酊剂水溶物都具有使心率加快、使精神振奋的作用。厚朴花适于培养基成分中能进一步提高灵芝对抗疲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两种灵芝提取物的·O2 -清除率。
图2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两种灵芝提取物的MDA生成抑制率。
图3为各给药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
图4为各给药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抑制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添加了干制厚朴叶的有机灵芝(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222kg,玉米芯粉60kg,石膏粉3kg,蔗糖3kg,干制厚朴叶12kg,水57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玉米芯粉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厚朴叶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玉米芯粉、石灰粉、蔗糖、干制厚朴叶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9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2
一种添加了干制厚朴根皮、桩皮的紫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62kg,棉籽壳90kg,麸皮36kg,石灰粉6kg,蔗糖0kg,干制厚朴根皮3kg,干制厚朴桩皮3kg,水51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厚朴根皮、干制厚朴桩皮分别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干制厚朴根皮、干制厚朴桩皮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7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5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3
一种添加了干制厚朴枝皮的松杉灵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50kg,甘蔗渣粉114kg,黄豆粉24kg,石膏粉3kg,蔗糖0kg,干制厚朴枝皮9kg,水54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甘蔗渣粉、黄豆粉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厚朴枝皮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甘蔗渣粉、黄豆粉、石膏粉、干制厚朴枝皮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8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常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00℃灭菌10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4
一种添加了超临界CO2萃取厚朴根皮和叶片渣料的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38kg,棉籽壳105kg,玉米粉30kg,石膏粉3kg,蔗糖0kg,经超临界CO2萃取后得到的厚朴根皮渣料12kg,经超临界CO2萃取后得到的厚朴叶渣料12kg,水45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玉米粉分别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玉米粉、石膏粉、经超临界CO2萃取后得到的厚朴根皮渣料、经超临界CO2萃取后得到的厚朴叶渣料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5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常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00℃灭菌8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5
一种添加了乙醇提取厚朴桩皮和枝皮渣料的紫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86kg,米糠60kg,甘蔗渣粉30kg,石膏粉6kg,蔗糖0kg,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桩皮渣料12kg,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枝皮渣料6kg,水51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米糠、甘蔗渣粉分别过5目筛网,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桩皮渣料以及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枝皮渣料先经晾晒去除乙醇处理,由于有部分结块,分别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米糠、甘蔗渣粉、石膏粉、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桩皮渣料、经乙醇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枝皮渣料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7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5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6
一种添加了水提取厚朴根皮渣料的松杉灵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77kg,棉籽壳75kg,麸皮30kg,石灰粉3kg,蔗糖3kg,经水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根皮渣料12kg,水48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棉籽壳、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蔗糖、经水提取后得到的厚朴根皮渣料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6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常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00℃灭菌10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实施例7
一种添加了干制厚朴叶、花的有机灵芝(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222kg,玉米芯粉60kg,石膏粉3kg,蔗糖3kg,干制厚朴叶8kg,干制厚朴花4kg,水57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玉米芯粉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厚朴叶、干制厚朴花分别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玉米芯粉、石灰粉、蔗糖、干制厚朴叶、干制厚朴花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9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对比例1
一种常规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62kg,棉籽壳96kg,麸皮36kg,石灰粉6kg,蔗糖0kg,水48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棉籽壳、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6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5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对比例2
一种添加了超出本方法用量范围的干制厚朴根皮的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46kg,棉籽壳82kg,麸皮36kg,石灰粉6kg,蔗糖0kg,干制厚朴根皮30kg(占干料投料总和的10%),水48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厚朴根皮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干制厚朴根皮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6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5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对比例3
一种添加了干制去皮厚朴枝条的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50kg,棉籽壳96kg,麸皮36kg,石灰粉6kg,蔗糖0kg,干制去皮厚朴枝条12kg(占干料投料总和的4%),水48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干制去皮厚朴枝条砍小段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干制去皮厚朴枝条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6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常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00℃灭菌10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对比例4:
一种添加了复方中药的赤芝代料培养基,其配方组成如下:
木糠147kg,棉籽壳96kg,麸皮36kg,石灰粉6kg,蔗糖0kg,复方中药15kg(羌活:木香:干姜=1:1:1,共占干料投料总和的5%),水480kg。
其制备方法如下:
1、物料预处理:将检验合格的木糠、麸皮分别过5目筛网,复方中药粉碎后过5目筛网。
2、培养基制作:按培养基配方进行配料,先将木糠、棉籽壳、麸皮、石灰粉、复方中药等干料混合均匀,再向干料加入水搅拌均匀,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最终加水量为干料总和的1.6倍。
3、培养基装袋:采用规格35cm×20cm的耐高温聚丙烯袋进行培养基装袋,每袋装约1500g,装袋后,袋口套上专用通气套环,检查装袋密封性,合格培养袋转入灭菌工序。
4、灭菌、冷却:培养袋送入常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00℃灭菌10h。灭菌完成后取出培养袋至冷却间进行冷却(冷却间预先进行空间消毒),冷却完成培养袋即可送入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
针对实施例1-6与对比例1-4进行对比实验测试,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对比试验1(杂菌感染对比试验):将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所得的灵芝袋料培养基,经接种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栽培,统计灵芝生长两个阶段(菌丝培养阶段及出芝阶段)的杂菌感染情况,整理得表1。
Figure 932171DEST_PATH_IMAGE002
表1 对比例和实施例的杂菌感染情况
可见各实施例的本发明添加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较之于对比例1的常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在栽培各阶段的杂菌感染率均有超过一倍以上的显著的降低,由于发现受感染培养袋需要立即废弃处理,通过减少培养袋的感染率即废弃率,正常出芝及收成后可达到提高成品转化率(以个数计)的效果。
再观之添加去皮厚朴枝条的培养基(对比例3)较之于常规培养基,杂菌感染率未有明显降低,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有较大差距。
添加超量厚朴的培养基及添加复方中药的培养基(对比例2、4)在降低杂菌感染率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
对比试验2(菌丝生长对比试验):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所得的灵芝袋料培养基,经接种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栽培,统计未被杂菌感染的培养基其菌丝培养阶段的菌丝生长情况,整理得表2。
Figure 380470DEST_PATH_IMAGE004
表2 对比例和实施例的菌丝生长情况
可见各实施例的本发明添加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较之于对比例1常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菌丝生长更规律、稳定、健壮,并且菌丝的生长速度更快,综合来说实施例1~6菌丝的生长速度(满袋时间)较对比例1大约要快1~2周。
再观之对比例3的添加去皮厚朴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与对比例1的常规培养基基本相同,未有明显提高;对比例2、4的添加复方中药的培养基及添加超量厚朴的培养基,在对比试验1中虽然均取得了与本发明相同的降低杂菌感染率效果,但其菌丝生长均出现异常情况,部分培养基更出现菌丝生长严重滞后甚至停止生长的情况(约占5%),而能长满菌袋的培养基其菌丝生长速度(满袋时间)亦较对比例1的常规培养基要慢5~8天,较本发明实施例1~6培养基的生长速度更是要慢的多。
对比试验3(出芝对比试验):以上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所得的灵芝袋料培养基,经接种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栽培,统计其出芝阶段未被感染培养基的出芝情况,整理得表3。
Figure 940633DEST_PATH_IMAGE006
表3 对比例和实施例的出芝情况
可见本发明添加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较之于常规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灵芝子实体生长更规律、稳定、健壮,并且生长速度更快,综合来说实施例1~6灵芝子实体的生长速度(从出芝到收成经历的时间)较对比例1都要快1周或以上。
再观之对比例2添加超量厚朴的培养基及对比例4添加复方中药的培养基,灵芝的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部分灵芝无法分化发育出子实体,而添加去皮厚朴的对比例3培养基与对比例1的常规培养基比较,生长过程现象及生长速度均没有显著变化。
对比试验4(产品质量对比试验):对比同为赤芝栽培的对比例1~4与实施例1、实施例4培养基接种后栽培,其分化发育出完整子实体的成熟灵芝采收、干燥后成品的质量情况,整理得表4。
Figure 132580DEST_PATH_IMAGE007
表4 对比例1~4和实施例1、4的成品灵芝(均为赤芝)质量情况
注:灵芝最大直径为单个灵芝的直径最大长度,以游标卡尺测得,表4数值均为随机抽取50个成品灵芝测得数值的平均值;灵芝最大厚度为单个灵芝的纵切最大厚度,以游标卡尺于灵芝切除菌柄后靠近圆心的位置测得,表4数值均为随机抽取50个灵芝测得数值的平均值;单个灵芝的重量亦为随机抽取50个灵芝的称量所得值的平均值;多糖含量、三萜及甾醇含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灵芝”项下所载的方法测得。
可见本发明添加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较之于常规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1、产品外观质量提升:单位培养袋栽培所得灵芝(赤芝)的最大直径更长、最大厚度更宽,两个维度的增大使灵芝的个体观感增大明显,给人硕大、饱满、健美的视觉体验,可显著增强灵芝观感方面的商品质量。
2、产品产量提升:本发明所栽培灵芝亦有实质性增重的效果,可见其变大是实质性的,是以每个灵芝重量的实质增加作为内在支撑的,单位培养袋栽培灵芝重量的增加,加上对比试验1已证实的降低感染率令培养袋的单位灵芝个数成品转化率增加(通过对比试验3证实实施例1~6的培养基除杂菌感染部分外其余均可正常出芝及收成),两个维度的增加可使本发明栽培所得灵芝的产量(以重量计)显著增加,较之对比例1栽培所得的灵芝,在等量的培养基干料投入下,实施例1的产量提升38%,实施例4的产量提升28%。
3、产品内在质量提升:较之对比例1,实施例1栽培所得灵芝的多糖含量增加63%、三萜及甾醇含量增加101%,实施例4栽培所得灵芝的多糖含量增加38%,三萜及甾醇含量增加81%,可见本发明所栽培的灵芝在提升功效成分含量方面的效果亦十分显著,故产品内在质量方面亦得到明显提升。
再观之对比例3添加去皮厚朴的灵芝代料培养基,成品各项质量考察指标与对比例1的常规培养基比较未见有明显提升;对比例2、4的添加超量厚朴和添加复方中药的培养基,较之常规培养基最终成品灵芝的最大直径、最大厚度、单个重量、多糖含量均有所下降,成品的外观亦不理想,瘦小、形状不规整,唯三萜及甾醇含量方面有了一定提高,然而收成灵芝单个重量的显著下降,再加上菌丝生长阶段部分灵芝已停止生长无法出芝,以及出芝阶段部分灵芝只长出原基或无法发育成完整子实体,较之对比例1常规培养基栽培所得的灵芝,在等量的培养基干料投入下,对比例2、4的最终成品灵芝产量下降均超过了45%。
综合对比试验1~4的结果,可以证明,本发明所添加厚朴是有针对性的,不是添加任意或近似的配方中药、或添加任意的厚朴部位、添加任意的比例就能获得与本发明一致的有益效果的。
对比试验5(产品功效对比试验):取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培养基接种后栽培所得的灵芝,按相同方法制得灵芝提取物,分别进行以下试验。
灵芝提取物制备方法:灵芝粉碎过20目筛网,按1:10比例加水100℃水浴提取两次,每次2h,合并两次提取液,经浓缩、干燥、粉碎,制得灵芝提取物。
1 抗氧化功能试验
1.1·O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
取4.5mL Tris-HCl缓冲液(50mmol/L,pH8.2)加入不同试管中,在25℃下水浴20min,向各试管加入1mL不同质量浓度的灵芝提取物水溶液(200μg/mL、400μg/mL、800μg/mL、1200μg/mL、1600μg/mL),然后加入25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0.4mL,对照组用10mmol/L盐酸代替邻苯三酚,混匀后放入25℃水浴中反应5min,在波长320nm处测定吸光值(A),以去离子水代替灵芝提取物溶液做空白对照,计算·O2 - 清除率。
·O2 - 清除率=[1-(A样品-A对照)/A空白] ×100%
1.2 MDA(丙二醛)生成抑制试验
取大鼠肝脏,在4℃冰浴下加入12mg/mL的生理盐水进行漂洗,漂洗的过程中用手术剪快速剪碎肝脏,洗去残留在组织中的血液,然后放到干净的滤纸上沥干水分,称取20g肝脏组织碎块,加入10倍体积预冷的PBS缓冲液,4℃下匀浆,即制成10%的肝匀浆液。每支试管加入10%的肝匀浆液0.2mL,对照组以0.2mL生理盐水代替肝匀浆,再分别向每管加入0.2mL不同质量浓度的灵芝提取物水溶液(200μg/mL、400μg/mL、600μg/mL、800μg/mL、1000μg/mL),混匀后加入5m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0.1mL,再次混匀。各试管置37℃水浴1h,后依次加入100mg/mL的三氯乙酸1mL,46.5mmo/L的TBA(硫代巴比妥酸)1mL,充分混合均匀,沸水浴15min后立即冷却至室温,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在波长532nm处测定吸光值(A),以0.2mL生理盐水代替灵芝提取物溶液做空白对照,计算MDA生成的抑制率。
MDA生成抑制率=[1-(A样品-A对照)/A空白] ×100%
分别测定以上两种灵芝提取物的•O2 -清除率及MDA生成抑制率,整理数据得图1、图2。
可见,两种灵芝提取物均有清除·O2 -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及抑制脂质氧化终产物MDA生成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证实两种灵芝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功能,其中以实施例1栽培所得灵芝的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效果更佳,即本发明实施例1培养基栽培所得灵芝较之对比例1培养基栽培所得灵芝,有着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2 抗炎功能试验
2.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试验
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对比例1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A组)、实施例1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B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10mg/kg的吲哚美辛,A、B组分别给予400mg/kg的对应药物,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将二甲苯0.05mL涂抹于小鼠右耳正反两面,左耳同法同量涂抹蒸馏水作对照,1h后将小鼠处死,剪下左右耳,用6mm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耳圆片,分析天平称重,以每组两耳重量之差平均值为肿胀度,并计算出肿胀抑制率。
Figure 478111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831732DEST_PATH_IMAGE010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 P<0.01。
可见灵芝A组及灵芝B组药物均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其中以灵芝B组药物的抑制率更高。
2.2对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试验
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对比例1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A组)、实施例1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B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10mg/kg的吲哚美辛,A、B组分别给予200mg/kg的对应药物,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0.025mL,于注射后第1、2、3、4、5、6h以毛细管放大测量法测定右后足踝关节以下体积,以左后足作对照,分别计算足肿胀度、肿胀抑制率。
Figure 833186DEST_PATH_IMAGE012
/>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 P<0.01。
可见灵芝A组及灵芝B组药物均具有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作用,其中以灵芝B组药物的抑制率更高。
以上抗炎功能试验证实,本发明实施例1培养基栽培所得灵芝(灵芝B)较之于对比例1培养基栽培所得灵芝(灵芝A),有着更强的抗炎活性。
2.3灵芝样品水煎液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取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7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C组)、实施例1栽培灵芝提取物组(灵芝B组),每组10只,对小鼠灌胃给药,每只1ml,给药剂量相当于3g/kg,连续给药5天并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负重游泳,水温25℃,尾部负重铅皮,游泳直至力竭,沉入水中10s不起,记录时间。
去离子水空白对照实验:对小鼠灌胃给去离子水,每只1ml,给药剂量相当于3g/kg,连续给药5天并于末次给药后1h进行负重游泳,水温25℃,尾部负重铅皮,游泳直至力竭,沉入水中10s不起,记录时间。
经实际测试效果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经测试,可以看到灵芝C组具有显著的抗疲劳的功效,间接的体现了厚朴花在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培养作用。
对比试验6(鲜灵芝货架期对比试验):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作获得培养基,通过接种、栽培获得不经采摘带培养袋的鲜灵芝,经包装后送到公司各专卖店进行销售(2~6℃条件下保存),对比以往用对比例1的常规培养基栽培获得的鲜灵芝,货架期由原来的7天延长至14天,具体表现为鲜灵芝不容易长霉或被其他杂菌感染,较长时间后煲汤食用,汤品仍饱含鲜灵芝特有的新鲜菌香风味、气香味足、无其他杂味或不良异味。
通过上述对比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培养基栽培所得鲜灵芝较之对比例1栽培所得鲜灵芝,产品有着更长的货架期。

Claims (3)

1.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其组分如下:木糠45~75%,辅料20~47%,石灰粉或石膏粉1~2%,蔗糖0~1%,厚朴2~8%,适量水;
所述木糠选用壳斗科、金缕梅科、杨柳科、豆科的树种的木糠或苹果、梨、荔枝、龙眼修剪枝条加工获得的木糠;
所述辅料包括米糠、麦麸、玉米芯粉、甘蔗渣粉、棉籽壳、玉米粉、黄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当栽培有机灵芝时,辅料不包含棉籽壳;
所述厚朴包括厚朴叶和厚朴花,所述的厚朴还包括厚朴根皮、桩皮、枝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厚朴是干制厚朴或经提取后获得的厚朴,其中,干制厚朴总量为2~4%,经提取后的厚朴总量为4~8%;
所述的适量水为干料总质量的1.5-1.9倍,培养基内加水后,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用手抓料指缝间可见到水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糠、除棉籽壳外的辅料使用前过5目筛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压灭菌炉内进行灭菌,121℃灭菌2~2.5h或采取常压灭菌,100℃灭菌8~10h。
CN202210206148.5A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Active CN114467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6148.5A CN114467629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6148.5A CN114467629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7629A CN114467629A (zh) 2022-05-13
CN114467629B true CN114467629B (zh) 2023-05-23

Family

ID=8148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6148.5A Active CN114467629B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76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378B (zh) * 2009-09-04 2011-09-28 郭欣 野生灵芝栽培用母种载体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2067786B (zh) * 2009-11-24 2012-09-05 德阳市食用菌专家大院 灵芝或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1870614B (zh) * 2010-08-03 2013-06-26 李文胜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
CN102197763B (zh) * 2011-03-30 2012-09-19 肥东县丰宝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型灵芝的生产方法
CN102765988B (zh) * 2012-07-17 2014-05-07 黄山旅游集团佳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栽培袋料及采用该袋料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2835248B (zh) * 2012-08-09 2014-07-16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EP2997127B1 (en) * 2013-08-09 2018-12-05 Double Crane Biotechnology Co. Ltd Industrial scal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CN105061031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桂林宏旺菌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栽培基
CN108782007A (zh) * 2018-05-30 2018-11-13 北京仙谷堂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灵芝的气雾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762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uri Neem: the divine tree Azadirachta indica
KR101054041B1 (ko) 황칠나무를 이용한 발효산물과 발효추출물을 대량가공 하는 제조방법 및 조성물
KR101623744B1 (ko) 흰점박이꽃무지의 사료 조성물
KR102083026B1 (ko) 굼벵이를 이용한 발효 건강식품 제조방법
Sahu et al. Cucumis sativus (cucumber): A review on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layinka et al. Phytochemical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Tithonia diversifolia (Hemsl.) A. Gray.
Vergun et al. Parameter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alega officinalis L. and Galega orientalis Lam.(Fabaceae Lindl.) plant raw material.
CN101911956A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5419813A (zh) 一种利用淀粉工业生产废水的新型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Nduche et al.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alinium triangulare (JACQ) Willd, Ocimum gratissimum L., Chromoleana odorata L., and Aloe vera (L.) Burm. F
Ugbabe et al.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antimicrobial and acute toxicity studies of the stem, bark and the leaves of a cultivated Syzygium cumini Linn.(Family: Myrtaceae) in Nigeria
CN104430560B (zh) 一种五味子提取物及其在抑菌中的应用
Azeem et al. Bamboo
CA2865150A1 (en) Bio plant science for production of multiple medications
Rahman et al. Studies on Food,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In Mulberry (Morus spp.)—A Review
KR20100057277A (ko) 가축사육용 발효식수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축사육 방법.
Adegbesan Proximate composit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of aqueous extract of Aspilia africana (asteraceae) c. d adams leaves
CN114467629B (zh) 一种添加了厚朴的灵芝代料栽培培养基
Hassani Moghaddam et al. Medicinal properties of pomegranate
Xhensila et al. Mushroom Cultivation Systems: Exploring Antimicrobial and Prebiotic Benefits
Thakur et al. Ethnomedicinal aspects of mor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orchella esculenta (Guchhi) in Himachal Pradesh (India): A Review
Gurjar et al. A Review on Medicinal Values and Commercial Utility of Bael Pawan Singh Gurjar, Narayan Lal1*, Alok Kumar Gupta1, Evening Stone Marboh1
KR101066429B1 (ko) 항산화 활성과 면역활성 및 항암효과가 향상된 노루궁뎅이버섯 균사체 및 자실체 제조 방법
KR100663282B1 (ko) 국내산 팔손이 근피의 면역 기능 증진을 위한 팔손이근피의 추출물 제조방법
Gins et al. Antioxidant content and growth at the initial ontogenesis stages of Passiflora incarnata pla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iostimulant Alb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