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091A -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091A
CN114466091A CN202011241599.XA CN202011241599A CN114466091A CN 114466091 A CN114466091 A CN 114466091A CN 202011241599 A CN202011241599 A CN 202011241599A CN 114466091 A CN114466091 A CN 114466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plate
flatte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15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6091B (zh
Inventor
后红琪
丁立薇
廖富
朱召吉
吴雨华
孙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12415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09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3511877A priority patent/JP7430844B2/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04236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25928A/ko
Priority to EP21888256.1A priority patent/EP418148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4239 priority patent/WO2022095557A1/zh
Priority to TW110133279A priority patent/TWI807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6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091A/zh
Priority to US18/169,24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9909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6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可折叠支撑构件具有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可折叠支撑构件包括:转轴部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轴和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的转动组件;支撑板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展平部,连接部固定于固定轴,展平部相对连接部绕固定轴可弯折设置;其中,展平部沿固定轴的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以使在可折叠支撑构件在弯折状态转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展平部能够沿转动组件在周向上滑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能够减小支撑板件弯折时的形变量,进而减小待支撑件弯折时的形变量,提高待支撑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从折叠屏手机发布至今,全球手机厂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折叠屏手机产品,无论是内折、外折,还是横折、竖折,折叠屏俨然成为众厂商争相布局的方向,手机行业迎来了新赛道。
但由于折叠结构限制,折叠屏手机实现内外弯时均需要应对转轴闭合和打开所产生的长度变化,这种长度变化可能导致显示屏被拉伸或挤压,降低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使得显示屏失效,无法正常显示。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旨在改善可折叠支撑构件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下尺寸相差太大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可折叠支撑构件具有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可折叠支撑构件包括:转轴部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轴和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的转动组件;支撑板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展平部,连接部固定于固定轴,展平部相对连接部绕固定轴可弯折设置;其中,展平部沿固定轴的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以使在可折叠支撑构件在弯折状态转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展平部能够沿转动组件在周向上滑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板件的展平部通过滑动部件连接于转动组件,滑动部件相对转动组件沿周向可滑动设置,连接部固定于滑动部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动组件为两组,在展平状态,两组转动组件分设于固定轴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展平部为两个,各展平部分别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各转动组件,在展平状态,两个展平部分设于连接部在第二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固定轴包括轴部,轴部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转轴,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两组转动组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且轴部的两个转轴平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固定轴包括两组轴部,两组轴部分设于固定轴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各转轴分别连接有转动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动组件包括:
旋转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展平部和转动板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旋转部;
配合部,连接于旋转部,且配合部可转动设置,连接于同一轴部的两个转动组件的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使连接于同一轴部的两个转动组件的旋转部能够同步转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配合部为齿轮,连接于同一组轴部的转动组件的齿轮相互啮合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固定轴上设置有固定槽,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安装于固定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固定轴包括主体部,固定槽设置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轴部设置于固定槽背离主体部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旋转部包括:
一级旋转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
二级旋转件,包括旋转端和连接端,旋转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级旋转件,且二级旋转件通过旋转端绕转轴可转动设置,连接端连接于配合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轴部还包括围合于转轴周侧的限位部,限位部和转轴间隔设置,以在限位部和转轴之间形成第一旋转槽,一级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旋转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一级旋转件包括中轴、环绕中轴设置的弧形部及连接中轴和弧形部的底端,底端设置有配合槽,一级旋转件通过配合槽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中轴和弧形部之间形成第二旋转槽,二级旋转件的旋转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旋转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轴背离限位部的表面围合形成凹陷部,一级旋转件包括围合配合槽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凹陷部内。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弧形部背离中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部,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以通过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配合限定一级旋转件的旋转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轴朝向弧形部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槽,旋转端设置有与卡扣槽相互配合的卡钩,以通过卡扣槽和卡钩限定二级旋转件的旋转角度。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旋转端包括弧形板,中轴朝向弧形部的外表面包括与弧形板相适配的弧形表面,以使旋转动通过弧形板沿弧形表面可转动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卡钩连接于弧形板背离连接端一侧,卡扣槽设置于弧形表面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部,传动部的一端连接于旋转部,以使旋转部能够带动传动部转动,且传动部相对旋转部沿周向可滑动设置,传动部的另一端连接于配合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传动部包括:
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旋转部,以使旋转部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且第一传动件相对旋转部沿周向可滑动设置;
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可转动连接,且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配合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传动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配合部,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传动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传动件,第四端连接于旋转部,以使旋转部能够通过第四端带动传动部转动,且第四端相对旋转部沿周向可滑动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二级旋转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沿周向延伸设置,支撑板件的展平部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滑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二级旋转件上还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周向延伸设置,传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滑槽。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背盖组件,位于转轴部件背离支撑板件的一侧,背盖组件包括:
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固定轴;
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转动板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且转动组件和转动板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转动板包括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板连接于固定板,第一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第二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板。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转动板为曲面板,且在展平状态第一转动板沿背离转动组件的方向弯折。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转动板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弯折状态包括内折状态和外折状态,在连接于同一组的转动组件的转轴、转动板和展平部中;
内折状态下转动板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转动板之间形成第一交点,内折状态下展平部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展平部之间形成第二交点,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的连线形成第一位置线;
外折状态下转动板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转动板之间形成第三交点,外折状态下展平部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展平部之间形成第四交点,第三交点和第四交点的连线形成第二位置线;
第一位置线和第二位置线形成第五交点,转轴的中心线位于第五交点。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固定轴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
支撑板件的连接部具有凹部,凹部位于安装槽;
可折叠支撑构件还包括挤压块,位于凹部内,且挤压块和凹部过盈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安装槽靠近固定轴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安装槽包括底面、连接于底面在固定轴径向两侧的两侧面和与底面相对设置的开口,在底面至开口的方向,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挤压块的横截面呈楔形。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板件为钢板。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板件的厚度为0.03mm~1.03mm。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中,可折叠支撑构件包括转轴部件和支撑板件。转轴部件包括固定轴和转动组件,支撑板件包括连接部和展平部。其中,连接部固定于固定轴,展平部和转动组件连接,使得转动组件能够带动展平部绕固定轴转动,即转动组件能够带动展平部绕连接部弯折,实现支撑板件的弯折和展平。此外,展平部相对连接部沿周向可滑动设置,在可折叠支撑构件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展平部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固定轴的方向移动,避免支撑板件弯折时连接部被拉伸或挤压,减小支撑板件弯折时的形变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能够减小支撑板件弯折时的形变量,进而减小待支撑件弯折时的形变量,提高待支撑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内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外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内折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由内折状态转变至展平状态的过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展平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由展平状态转变至外折状态的过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外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可折叠支撑构件;
10、转轴部件;
100、固定轴;
110、轴部;111、转轴;111a、凹陷部;112、限位部;112a、第二止挡部;113、第一旋转槽;
120、主体部;121、安装槽;121a、底面;121b、侧面;121d、开口;
130、固定槽;
200、转动组件;
210、旋转部;211、一级旋转件;211a、中轴;211b、弧形部;211c、底端;211d、配合槽;211e、第二旋转槽;211f、限位块;211g、第一止挡部;211h、卡扣槽;212、二级旋转件;212a、连接端;212b、旋转端;212c、卡钩;212d、弧形板;212e、第一滑槽;212f、第二滑槽;
220、配合部;
230、传动部;231、第一传动件;231a、第三端;231b、第四端;232、第二传动件;232a、第一端;232b、第二端;
20、支撑板件;201、连接部;201a、凹部;202、展平部;
30、滑动部件;
40、背盖组件;41、固定板;42、转动板;42a、第一转动板;42b、第二转动板;43、封板;
50、挤压块;
60、封装件;
2、柔性显示屏;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弯折部;
3、屏体支撑件;
4、电气主板;
5、电池;
6、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1,可折叠支撑构件1具有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可折叠支撑构件1包括:转轴部件10,包括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Z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轴100和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100的转动组件200;支撑板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201和展平部202,连接部201固定于固定轴100,展平部202相对连接部201绕固定轴100可弯折设置;其中,展平部202沿固定轴100的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200,以使在可折叠支撑构件1在弯折状态转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展平部202能够沿转动组件200在周向上滑动。
固定轴100的周向是指以固定轴100的中心线为起始点,在垂直于固定轴的平面上沿远离固定轴100的方向向外辐射的方向。当展平部202沿转动组件200在周向上滑动时,展平部202能够靠近固定轴100或远离固定轴100。由于连接部201固定于固定轴100,当展平部202沿转动组件200在周向上滑动时,展平部202能够靠近连接部201或远离连接部20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1中,可折叠支撑构件1包括转轴部件10和支撑板件20。转轴部件10包括固定轴100和转动组件200,支撑板件20包括连接部201和展平部202。连接部201固定于固定轴100,展平部202和转动组件200连接,使得转动组件200能够带动展平部202绕固定轴100转动,即转动组件200能够带动展平部202绕连接部201弯折,实现支撑板件20的弯折和展平。
此外,展平部202相对连接部201沿周向可滑动设置,在可折叠支撑构件1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展平部202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固定轴100的方向移动,避免支撑板件20弯折时连接部201被拉伸或挤压,减小支撑板件20弯折时的形变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1能够减小支撑板件20弯折时的形变量,进而减小待支撑件弯折时的形变量,提高待支撑件的使用寿命。
支撑板件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件20使用弹性模量较小的材料,例如支撑板件20的材料为钢板。能够进一步减小支撑板件20弯折时产生的形变量。
可选的,支撑板件20一体成型,即连接部201和展平部202一体成型,使得支撑板件20具有较为光滑的支撑面,避免支撑板件20对待支撑件造成划伤损坏。
展平部202和转动组件200相互可滑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展平部202朝向转动组件200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滑槽沿周向延伸成型,展平部202通过滑槽相对转动组件200可滑动设置。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折叠支撑结构件还包括滑动部件30,支撑板件20的展平部202通过滑动部件30连接于转动组件200。滑动部件30相对转动组件200沿周向可滑动设置,连接部201固定于滑动部件30。通过滑动部件30带动展平部202相对转动组件200滑动。
支撑板件20固定于固定轴10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支撑板件20的连接部201粘接于固定轴100,或者支撑板件20的连接部201焊接于固定轴100。
请一并参阅图2,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轴100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121,支撑板件20的连接部201上设置有凹部201a,凹部201a位于安装槽121。可折叠支撑构件1还包括挤压块50,位于凹部201a内,且挤压块50和凹部201a过盈配合。
凹部201a由连接部201弯折形成,凹部201a具有用于和安装槽121内表面接触配合的外表面,凹部201a还具有用于安装挤压块50的容纳腔及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开口,挤压块50由安装开口处挤压于凹部201a的容纳腔内,从而将连接部201固定于固定轴100上的安装槽121内。
可选的,安装槽121靠近于固定轴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设置,使得连接部201各处的受力更加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21包括底面121a、连接于底面121a在固定轴100径向两侧的两侧面121b和与底面121a相对设置的开口,在底面121a至开口的方向,两侧面121b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安装槽121的开口较大,便于将凹部201a安装于安装槽121内,能够提高可折叠支撑结构件的装配效率。
可选的,凹部201a与安装槽121的形状相适配,在安装槽121的底面121a至开口的方向上,凹部201a的尺寸逐渐增大。凹部201a的安装开口尺寸较大,便于将挤压块50挤压于容纳腔内。
可选的,挤压块50的横截面呈楔形。便于挤压块50挤压于凹部201a内。可选的,挤压块50的形状和凹部201a的形状相适配。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支撑构件1还包括背盖组件40,位于转轴部件10背离支撑板件20的一侧,背盖组件40包括:固定板41,固定连接于固定轴100;转动板42,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41,转动板42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200,转动板42和转动组件20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背盖组件40能够向支撑板件20和转轴部件10提供保护。背盖组件40包括固定板41和转动板42,固定板41和转动板42相互转动连接,且转动板42和转动组件200在周向上可滑动设置,不会对转动组件200绕固定轴100转动造成干涉。
转动板4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板42包括第一转动板42a和第二转动板42b,第二转动板42b通过第一转动板42a连接于固定板41,第一转动板42a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板41,第二转动板42b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板42a。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板42包括第一转动板42a和第二转动板42b,且第一转动板42a、第二转动板42b和第三转动板42均可转动连接,能够扩大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转动角度。
可选的,第一转动板42a为曲面板,且在展平状态第一转动板42a沿背离转动组件200的方向弯折。能够扩大第二转动板42b由展平状态转动至弯折状态时产生的转动角度。
可选的,第二转动板42b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转动组件200。可选的,背盖组件40还包括封板43,封板43与转动板42垂直设置,封板43设置于转动板42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以向转轴部件10提供保护。
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由展平状态弯折至弯折状态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通过转轴部件10、支撑板件20等绕固定轴100转动,使得可折叠支撑构件1由展平状态弯折至弯折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例如,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用于显示装置,且带支撑件为柔性显示屏2时,柔性显示屏2包括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2之间的可弯折部23。
可折叠支撑构件1可以带动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绕弯折部23转动,实现显示装置的展开和弯折。例如,支撑板件20的展平部202支撑第一固定部21,通过转动板42依次带动转动组件200、展平部202和第一固定部21绕弯折部23转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0为两组,在展平状态,两组转动组件200分设于固定轴100在第二方向(图1中的X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展平部202为两个,各展平部202分别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各转动组件200,在展平状态,两个展平部202分设于连接部201在第二方向的两侧。由于,转动板42和转动组件200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当转动组件200为两组时,转动板42为两个,各转动板42分别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各转动组件200,在展平状态,两个转动板42分设于固定板41在第二方向的两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0、展平部202和转动板42分别为两个。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用于显示装置时,两组相互配合的转动组件200、展平部202和转动板42能够分别带动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绕弯折部23转动,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展开和弯折。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5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内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外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弯折状态例如包括内折状态和外折状态,如图5所示,在内折状态,两个转动板42位于两个展平部202的外侧。图6所示,在展平状态,支撑板件20呈180度平面状。如图7所示,在外折状态,两个展平部202位于转动板42的外侧。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2,图8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内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由内折状态转变至展平状态的中间过程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由展平状态转变至外折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1在外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可折叠结构件能够由图8所示的内折状态经由图9所示的状态转变至图10所示的展平状态。可折叠结构件还可以由图10所示的展平状态经由图11所示的状态转变至图12所示的外折状态。
如在外折状态和内折状态,两个展平部202相互平行。由外折状态转变至内折状态需要各展平部202旋转180度。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5,图13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的局部爆炸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轴100包括轴部110,轴部110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转轴111,转轴11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组转动组件200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11,且轴部110的两个转轴111平行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轴100的轴部11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111,两组转动组件200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11。两个转轴111平行设置,能够减小弯折状态下两个展平部202之间的夹角。例如当轴部110的两个转轴111相互平行时,通过合理调整轴部110内两个转轴111的间隔距离,使得处于外折状态的两个展平部202能够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轴100包括两组轴部110,两组轴部110分设于固定轴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各转轴111分别连接有转动组件200。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轴部110分设于固定轴100的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那么转轴111组件也分设于固定轴100上的两端,能够减小转轴111组件的体积,节省空间。且通过固定轴100两端的两个转轴111组件,能够向支撑板件20提供更好的支撑,令支撑板件20受力平衡。
转动组件2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0包括:旋转部210,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11,展平部202和转动板42沿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旋转部210;配合部220,连接于旋转部210,且配合部220可转动设置,连接于同一组轴部110的两个转动组件200的配合部220相互配合,以使连接于同一组轴部110的两个转动组件200的旋转部210能够同步转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00通过旋转部210与展平部202、转动板42可滑动连接。连接于同一轴部110的两个转动组件200的配合部220相互配合,使得旋转部210能够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展平部202同步转动。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实现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相对弯折部23同步转动,便于显示装置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转变。
配合部2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配合部220为同步传送带。可选的,配合部220为齿轮,连接于同一轴部110的两个传动组件的齿轮相互啮合,且连接于同一轴部110的两个传动组件的齿轮尺寸一致。
可选的,固定轴100上设置有固定槽130,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安装于固定槽130。通过固定槽130能够向齿轮提供防护,避免其他零部件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轴100还包括主体部120,固定槽130设置于主体部1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轴部110设置于固定槽130背离主体部120的一侧。安装槽121例如设置于主体部120。当轴部110为两个时,固定槽130为两个,两个固定槽130设置于主体部1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轴部110位于固定槽130背离主体部120的一侧。
配合部220的尺寸不做限定,例如配合部220的尺寸较大,连接于同一旋转部210的配合部220的转动轴线和转轴111的中心线重叠。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配合部220的尺寸较小,同一轴部110对应的两个配合部220的转动轴线位于两个转轴111中心线内部。转动组件200还包括传动部230,传动部230的一端连接于旋转部210,以使旋转部210能够带动传动部230转动,且传动部230相对旋转部210沿周向可滑动设置,传动部230的另一端连接于配合部220。旋转部210通过传动部230带动配合部220转动。
可选的,传动部230包括:第一传动件231,连接于旋转部210,以使旋转部210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31转动,且第一传动件231相对旋转部210沿周向可滑动设置;第二传动件232,与第一传动件231可转动连接,且第二传动件232可转动地连接于配合部220。通过设置第一传动件231和第二传动件232,能够避免传动部230自锁,保证可折叠支撑构件1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顺滑转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232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端232a和第二端232b,第一端232a固定连接于配合部220,第二端232b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件231。第一端232a例如和配合部220相互焊接,以使第二传动件232能够带动配合部220转动。
第一传动件231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端231a和第四端231b,第三端231a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传动件232,第四端231b连接于旋转部210,以使旋转部210能够通过第四端231b带动传动部230转动,且第四端231b相对旋转部210沿周向可滑动设置。
可选的,第一传动件231的第三端231a和第二传动件232的第二端232b均呈套筒结构,使得第一传动件231和第二传动件232能够通过轴套结构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传动件231的第四端231b例如呈板状,旋转部21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212f,第一传动件231的第四端231b在第二滑槽212f内沿周向可滑动设置,且旋转部210能够通过第二滑槽212f带动第四端231b绕固定轴100转动。
旋转部2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旋转部210包括旋转套筒,旋转套筒套设于转轴111,旋转部210通过旋转套筒绕转轴111能够在180度或更大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由于空间限制,例如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用于显示装置时,显示装置内的空间十分有限,为了实现旋转部210具有较大的转动角度需要设置多级旋转件。
可选的,旋转部210包括:一级旋转件211,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11;二级旋转件212,包括旋转端212b和连接端212a,旋转端212b可转动地连接于一级旋转件211,且二级旋转件212通过旋转端212b绕转轴111可转动设置,连接端212a连接于传动部23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级旋转件211和二级旋转件212,能够增大旋转部210的转动角度。
一级旋转件211和转轴11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轴部110还包括围合于转轴111周侧的限位部112,限位部112和转轴111间隔设置,以在限位部112和转轴111之间形成第一旋转槽113,一级旋转件21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旋转槽113。
可选的,第一旋转槽113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旋转槽113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使得一级旋转件211能够由第一开口安装于第一旋转槽113内。可选的,可折叠支撑构件1还包括:封装件60,用于封装第一开口。
可选的,如图15所示,一级旋转件211包括中轴211a、环绕中轴211a设置的弧形部211b及连接中轴211a和弧形部211b的底端211c,底端211c设置有配合槽211d,一级旋转件211通过配合槽211d可转动地连接于转轴111,中轴211a和弧形部211b之间形成第二旋转槽211e,二级旋转件212的旋转端212b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旋转槽211e。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一级旋转件211通过配合槽211d套设于转轴111,二级旋转件212设置于第二旋转槽211e内。一级旋转件211通过配合槽211d绕转轴111可转动设置,二级旋转件212通过第二旋转槽211e相对一级旋转件211可转动设置。
可选的,第二旋转槽211e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二旋转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二级旋转件212由第二开口安装于第二旋转槽211e内。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位于同侧。封装件60还用于封装至少部分第二开口。
可选的,转轴111背离限位部112的表面围合形成有凹陷部111a,一级旋转件211包括围合配合槽211d的限位块211f,限位块211f位于凹陷部111a内。转轴111的中心线位于限位块211f上。可选的,弧形部211b的中心轴线和转轴111的中心轴线重合,使得一级旋转件211可以通过弧形部211b绕转轴11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部211b背离中轴211a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部211g,限位部112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112a,以通过第一止挡部211g和第二止挡部112a的配合限定一级旋转件211的旋转角度。通过第一止挡部211g和第二止挡部112a的配合能够向一级旋转件211提供限位,避免一级旋转件211脱离第一旋转槽113。
可选的,中轴211a朝向弧形部211b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槽211h,旋转端212b设置有与卡扣槽211h相互配合的卡钩212c,以通过卡扣槽211h和卡钩212c限定二级旋转件212的旋转角度。通过卡钩212c和卡扣槽211h的相互配合,能够向二级旋转件212提供限位,避免二级旋转件212脱离第二旋转槽211e。
可选的,旋转端212b包括弧形板212d,中轴211a朝向弧形部211b的外表面包括与弧形板212d相适配的弧形表面,以使旋转动通过弧形板212d沿弧形表面可转动设置。可选的,弧形板212d的中心轴线和转轴111的中心轴线重叠。可选的,卡钩212c连接于弧形板212d背离连接端212a一侧,卡扣槽211h设置于弧形表面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旋转件21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12e,第一滑槽212e沿周向延伸设置,支撑板件20的展平部202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滑槽212e。当展平部202通过滑动部件30连接于转动组件200时,滑动部件3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滑槽212e。二级旋转件212例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两第一限位板之间形成第一滑槽212e。滑动部件30上例如设置有第一滑轨31,第一滑轨31位于第一滑槽212e,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一滑轨31的相互配合,使得滑动部件30能带动二级旋转件212绕转轴111转动。
可选的,二级旋转件212上还设置有第二滑槽212f,第二滑槽212f沿周向延伸设置,传动部23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滑槽212f。例如当传动部230包括第一传动件231,第一传动件231的第四端231b呈板状。二级旋转件212例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板,两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第二滑槽212f。第四端231b位于第二滑槽212f内,第四端231b和第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使得二级旋转件212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31转动。
第一滑槽212e和第二滑槽212f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例如,第二滑槽212f位于第一滑槽212e朝向固定轴100主体部120的一侧。
转轴111的设置位置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连接于同一组转轴111组件的转动板42和展平部202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的位置,确定连接于同一组转轴111组件的转轴111的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构件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位置不变,支撑构件分别处于内折状态、展平状态和外折状态。图16中点划线表示支撑板件在内折状态、外折状态和展平状态的位置,实线表示背盖组件在在内折状态、外折状态和展平状态的位置。当可折叠构件用于显示装置时,点划线还可以表示柔性显示屏2在内折状态、外折状态和展平状态的位置。
内折状态下转动板42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转动板42之间形成第一交点M,内折状态下展平部202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展平部202之间形成第二交点N,第一交点M和第二交点N的连线形成第一位置线;外折状态下转动板42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转动板42之间形成第三交点Q,外折状态下展平部202的延长线与展平状态下展平部202之间形成第四交点P,第三交点Q和第四交点P的连线形成第二位置线;第一位置线和第二位置线形成第五交点O’,转轴111的中心线位于第五交点O’。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转轴111位置,能够实现各展平部202的180度旋转,从而实现整个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多角度弯折。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用于显示装置时,支撑板件20支撑柔性显示屏2,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2上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的180度旋转,实现显示装置的多角度弯折。
当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位置不变时,内折状态下、外折状态下和展平状态的中心线重叠,假设内折状态时支撑板件20的弯折半径为R1,外折状态时支撑板件20的弯折半径为R2,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厚度为H,外折状态下转动板42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为d,背盖组件40与中心轴线的交点定义为(0,0),第五交点的位置为(x,y)。
此外,在可折叠支撑构件1展平状态转变至内折状态时,支撑板件20的弯折圆心在第一位置线上。在可折叠支撑构件1由展平状态转变至外折状态时,支撑板件20的弯折圆心在第二位置线上。那么:
x+y=R1+H (1)
x-y=t/2 (2)
H+t/2=R2 (3)
由上述式(1)、(2)和(3)可以得到:
x=(R1+R2)/2 (4)
y=H-(R2-R1)/2 (5)
根据上式得到的第五交点,并根据第五交点确定转轴111的位置,使得可折叠支撑构件1既能够内折,还能够外折,令展平部202能够实现180度旋转,可折叠支撑构件1能够实现360度弯折。
请一并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撑构件1。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显示屏2,柔性显示屏2设置于展平部202背离转动组件200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可折叠支撑构件1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可折叠支撑构件1的支撑板件20变形量较小,能够减小柔性显示屏2的变形量,进而提高柔性显示屏2的寿命。
可选的,柔性显示屏2包括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和连接于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之间的弯折部23。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于展平部202,弯折部23对应于固定轴100设置。例如当转动组件200为两个,展平部202为两个时,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分别连接于各展平部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平部202的尺寸和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的尺寸相适配。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展平部202在周向上的延伸尺寸小于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的尺寸。展平部202连接于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朝向弯折部23的一侧。
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屏体支撑件3,屏体支撑件3设置于展平部202背离连接部201的一侧,屏体支撑件3与展平部202共同支撑第一固定部21和/或第二固定部22。屏体支撑件3例如为两个,两个屏体支撑件3分设于弯折部23的两侧。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套嵌于屏体支撑件3外。
显示装置例如还包括电气主板4,设置于屏体支撑件3背离柔性显示屏2的一侧。显示装置例如还包括电池5,电池5和电气主板4分设于弯折部23的两侧。电池5和电气主板4分别设置于各屏体支撑件3背离柔性显示屏2的一侧。
显示装置例如还包括压条6,位于屏体支撑件3朝向柔性显示屏2的一侧,压条6呈U型。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构件具有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所述可折叠支撑构件包括:
转轴部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轴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轴的转动组件;
支撑板件,用于支撑待支撑件,所述支撑板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展平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展平部相对所述连接部绕所述固定轴可弯折设置;
其中,所述展平部沿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以使在所述可折叠支撑构件在所述弯折状态转和所述展平状态之间转变时,所述展平部能够沿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周向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件的所述展平部通过滑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滑动部件相对所述转动组件沿所述周向可滑动设置,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滑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组件为两组,在所述展平状态,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固定轴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所述展平部为两个,各所述展平部分别沿所述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各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展平状态,两个所述展平部分设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轴包括轴部,所述轴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转轴,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且所述轴部的两个所述转轴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包括两组所述轴部,两组所述轴部分设于所述固定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各所述转轴分别连接有所述转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旋转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展平部和所述转动板沿所述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部;
配合部,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且所述配合部可转动设置,连接于同一所述轴部的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使连接于同一所述轴部的两个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旋转部能够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配合部为齿轮,连接于同一组所述轴部的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固定槽,相互啮合的两个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包括主体部,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轴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槽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
一级旋转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
二级旋转件,包括旋转端和连接端,所述旋转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一级旋转件,且所述二级旋转件通过所述旋转端绕所述转轴可转动设置,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轴部还包括围合于所述转轴周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转轴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转轴之间形成第一旋转槽,所述一级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槽;
优选的,所述一级旋转件包括中轴、环绕所述中轴设置的弧形部及连接所述中轴和弧形部的底端,所述底端设置有配合槽,所述一级旋转件通过所述配合槽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中轴和所述弧形部之间形成第二旋转槽,所述二级旋转件的所述旋转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槽;
优选的,所述转轴背离所述限位部的表面围合形成凹陷部,所述一级旋转件包括围合所述配合槽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优选的,所述弧形部背离所述中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二止挡部,以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配合限定所述一级旋转件的旋转角度;
优选的,所述中轴朝向所述弧形部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槽,所述旋转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槽相互配合的卡钩,以通过所述卡扣槽和所述卡钩限定所述二级旋转件的旋转角度;
优选的,所述旋转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中轴朝向所述弧形部的外表面包括与所述弧形板相适配的弧形表面,以使所述旋转动通过所述弧形板沿所述弧形表面可转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钩连接于所述弧形板背离所述连接端一侧,所述卡扣槽设置于所述弧形表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以使所述旋转部能够带动所述传动部转动,且所述传动部相对所述旋转部沿所述周向可滑动设置,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
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以使所述旋转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且所述第一传动件相对所述旋转部沿所述周向可滑动设置;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配合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第四端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以使所述旋转部能够通过所述第四端带动所述传动部转动,且所述第四端相对所述旋转部沿所述周向可滑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旋转件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板件的所述展平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二级旋转件上还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周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盖组件,位于所述转轴部件背离所述支撑板件的一侧,所述背盖组件包括:
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轴;
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转动板沿所述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且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转动板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包括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转动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为曲面板,且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第一转动板沿背离所述转动组件的方向弯折;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沿所述周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状态包括内折状态和外折状态,在连接于同一组的所述转动组件的所述转轴、所述转动板和所述展平部中;
所述内折状态下所述转动板的延长线与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转动板之间形成第一交点,所述内折状态下所述展平部的延长线与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展平部之间形成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形成第一位置线;
所述外折状态下所述转动板的延长线与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转动板之间形成第三交点,所述外折状态下所述展平部的延长线与所述展平状态下所述展平部之间形成第四交点,所述第三交点和所述第四交点的连线形成第二位置线;
所述第一位置线和所述第二位置线形成第五交点,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五交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轴上凹陷形成有安装槽;
所述支撑板件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可折叠支撑构件还包括挤压块,位于所述凹部内,且所述挤压块和所述凹部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固定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底面、连接于所述底面在所述固定轴径向两侧的两侧面和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开口,在所述底面至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横截面呈楔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件为钢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件的厚度为0.03mm~1.03m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支撑构件。
CN202011241599.XA 2020-11-09 2020-11-09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466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1599.XA CN114466091B (zh) 2020-11-09 2020-11-09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KR1020237004236A KR20230025928A (ko) 2020-11-09 2021-08-24 접이식 지지 부재 및 표시 장치
EP21888256.1A EP4181488A4 (en) 2020-11-09 2021-08-24 FOLDABLE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114239 WO2022095557A1 (zh) 2020-11-09 2021-08-24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JP2023511877A JP7430844B2 (ja) 2020-11-09 2021-08-24 折り畳み可能な支持部材及び表示装置
TW110133279A TWI807412B (zh) 2020-11-09 2021-09-07 可折疊支撐構件及顯示裝置
US18/169,241 US20230199091A1 (en) 2020-11-09 2023-02-15 Foldable support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1599.XA CN114466091B (zh) 2020-11-09 2020-11-09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091A true CN114466091A (zh) 2022-05-10
CN114466091B CN114466091B (zh) 2023-03-14

Family

ID=8078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1599.XA Active CN114466091B (zh) 2020-11-09 2020-11-09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9091A1 (zh)
EP (1) EP4181488A4 (zh)
JP (1) JP7430844B2 (zh)
KR (1) KR20230025928A (zh)
CN (1) CN114466091B (zh)
TW (1) TWI807412B (zh)
WO (1) WO20220955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67A (zh) * 2022-09-14 2022-11-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5754A (zh) * 2022-06-29 2024-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059685A (zh) * 2022-07-26 2022-09-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86793U (zh) * 2018-07-13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190213A1 (ko) * 2018-03-28 2019-10-03 (주)오라컴디스플레이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CN110493386A (zh) * 2018-05-14 2019-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US10664021B1 (en) * 2019-06-25 2020-05-26 Fositek Corporatio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a hinge mechanism
CN111343310A (zh) * 2020-03-06 2020-06-26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83791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CN211378428U (zh) * 2019-04-18 2020-08-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2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600C (zh) 2001-11-27 2006-02-15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移动式终端装置
JP6659969B2 (ja) * 2017-04-07 2020-03-04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CN108520701B (zh) * 2018-01-22 2020-03-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的支撑保护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8421695U (zh)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990773U (zh) 2019-03-13 2020-01-24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组件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1692196B (zh) 2019-03-15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698355B (zh) * 2019-03-15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0599907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901458A (zh) 2020-07-22 2020-11-06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通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0213A1 (ko) * 2018-03-28 2019-10-03 (주)오라컴디스플레이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CN110493386A (zh) * 2018-05-14 2019-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CN208686793U (zh) * 2018-07-13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378428U (zh) * 2019-04-18 2020-08-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211257A1 (zh) * 2019-04-18 2020-10-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2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664021B1 (en) * 2019-06-25 2020-05-26 Fositek Corporatio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a hinge mechanism
CN111343310A (zh) * 2020-03-06 2020-06-26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83791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屏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67A (zh) * 2022-09-14 2022-11-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15331567B (zh) * 2022-09-14 2023-10-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914A (zh) 2022-01-01
EP4181488A1 (en) 2023-05-17
JP7430844B2 (ja) 2024-02-13
EP4181488A4 (en) 2023-12-20
TWI807412B (zh) 2023-07-01
CN114466091B (zh) 2023-03-14
JP2023538055A (ja) 2023-09-06
KR20230025928A (ko) 2023-02-23
US20230199091A1 (en) 2023-06-22
WO2022095557A1 (zh)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66091B (zh) 可折叠支撑构件及显示装置
CN209414382U (zh) 铰链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212899350U (zh) 联动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15277B (zh) 转动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08922408A (zh) 一种可折叠支撑装置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112384964A (zh) 显示设备
WO2021135402A1 (zh) 基站天线、传动装置、切换机构及选位单元
US7267566B2 (en) Hinge assembly
CN110319110A (zh) 铰接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US20080103016A1 (en) Modular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and drive
US10683912B2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8317241B (zh) 行星齿轮架、设备以及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US9631713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fer device for end-effector
CN1711408A (zh) 由多个防转单元联接的多涡卷机械
CN104554470B (zh) 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和汽车
CN213025138U (zh) 折叠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95624B (zh)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CN106125835A (zh) 一种360°滚珠式转轴
CN106949139B (zh) 联动转轴及电子设备
CN101414071A (zh) 背光模组的外框
CN213332034U (zh) 一种多角度定位转轴
CN110401743A (zh) 升降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220502333U (zh) 外部旋转关节和手术机器人
CN213933074U (zh) 一种显示模组折弯测试工装
CN219549344U (zh) 半圆弧式内折转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