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4924B -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4924B
CN114454924B CN202210012191.8A CN202210012191A CN114454924B CN 114454924 B CN114454924 B CN 114454924B CN 202210012191 A CN202210012191 A CN 202210012191A CN 114454924 B CN114454924 B CN 114454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distance
information
reg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21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4924A (zh
Inventor
袁海丽
杨韬
麻江帆
于筱
黄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21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4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4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4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4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4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vehicle trai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无线闭塞中心接收列车位置信息在内的列车报告信息,基于所述信息计算列车移动授权的同时计算列车退行信息,并向车载设备传输列车退行信息,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列车退行信息,根据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优选的,退行区域设置在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在列车进入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当恰巧发生隧道火灾、山体滑坡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事件使得列车停车时,在无线闭塞中心设备的监督控制下进行列车退行操作,以确保列车退行至较为安全的区域避难并等待救援,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突发灾害造成的事故,提高列控系统的故障救援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退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闭塞中心设备是列控系统的核心设备。无线闭塞中心通过无线方式向车载设备发送行车许可命令,授权并监控列车走行的距离和速度,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现有在列车进入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当恰巧发生隧道火灾、山体滑坡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事件时,通常由司机操作列车停车,随后等待救援。一般来说救援时间和救援难度较大,耗时长,且不可避免在停车位置停车后仍然持续的灾害事件对乘客和列车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仅在国内装设无线闭塞中心设备的客运高速铁路里程就已经超过1万公里,控制列车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退行的场景。现有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不具备列车计算退行信息以及监督控制列车退行相关功能。仅靠司机操作列车停车等待救援的方式面对隧道火灾、山体滑坡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事件,无法及时避免持续的灾害事件造成的危害。因此,研究通过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退行信息以确保列车退行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之后,还包括:
车载人机界面向列车司机提示退行图标,待司机将方向手柄置后后,车载人机界面提示司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
待司机回复确认信息后,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在退行模式下控制列车退行。
进一步的,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进一步的,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闭塞中心;
无线闭塞中心向车载设备发送无条件紧急停车信息;
车载设备接收无条件紧急停车消息后,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进一步的,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进一步的,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并将记录的最新的移动授权内列车退行信息作为初始信息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是否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线闭塞中心以通常消息向车载设备发送最大可退行距离为0的退行信息;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不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二列车退行信息通过通常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或第二退行信息包括退行区域信息和退行监督信息;
所述退行区域信息包括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和退行区域长度;
所述退行监督信息包括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和退行模式限制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退行区域长度不包含道岔。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载人机界面,所述车载人机界面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在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之后,
车载人机界面用于,向列车司机提示退行图标,待司机将方向手柄置后后,车载人机界面提示司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使得待司机回复确认信息后,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在退行模式下控制列车退行。
进一步的,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还用于,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进一步的,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还用于,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闭塞中心;
无线闭塞中心还用于,向车载设备发送无条件紧急停车信息;
车载设备还用于,接收无条件紧急停车消息后,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案,无线闭塞中心接收列车位置信息在内的列车报告信息,基于列车报告信息计算列车移动授权的同时计算列车退行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车载设备传输列车退行信息,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列车退行信息,根据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优选的,退行区域设置在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在列车进入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当恰巧发生隧道火灾、山体滑坡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发事件使得列车停车时,在无线闭塞中心设备的监督控制下进行列车退行操作,以确保列车退行至较为安全的区域避难并等待救援,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突发灾害造成的事故,并提高列控系统的故障救援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线闭塞中心设备控制列车退行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退行信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车载设备交互退行信息包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非退行模式下列车未进入退行区域计算退行区域信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非退行模式下列车进入退行区域且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计算退行区域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非退行模式下列车进入退行区域且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计算退行区域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退行模式下最大可退行区域无道岔计算退行信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退行模式下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计算退行信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RBC)、车载设备以及车载人机界面。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车载设备通信连接,车载人机界面与车载设备通信连接。优选的,无线闭塞中心设备通过无线方式GSM-R与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具体的,采用上述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进行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总体列车退行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其中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或请求移动授权信息,然后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包括: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具体的,如图3所示,列车处于SB,FS,CO,OS,PT等模式下,车载设备向无线闭塞中心设备(RBC)发送表示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的M136信息包或者M132信息包,其中M136信息包包括列车位置报告,M132信息包包括请求移动授权信息;
无线闭塞中心设备(RBC)接收上述M136信息包或者M132信息包,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并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然后向车载设备发送M3信息包、M3信息包中携带P138信息包以及P139信息包,其中,M3信息包表示行车许可信息(即移动授权信息)、P138信息包以及P139包括第一列车退行信息。
车载设备收到M3信息包、P138信息包以及P139信息包后,向无线闭塞中心设备(RBC)发送M146信息包,M146信息包包括确认信息。b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优选的,退行区域设置在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在列车进入隧道、桥梁、易发灾害路段等处。
c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内后,车载人机界面向列车司机提示退行图标。
d司机看到退行图标提示后,将列车方向手柄置为向后。
e司机将列车方向手柄置为向后以后,车载人机界面提示司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
f司机看到提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后,向车载人机界面回复确认消息,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在退行模式下司机控制列车退行,具体是司机无需改变列车的激活端,向前推牵引手柄即可控制列车退行。
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g: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其中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包括列车位置信息,并将记录的最新的移动授权内列车退行信息作为初始信息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是否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线闭塞中心以通常消息向车载设备发送最大可退行距离为0(即最大可退行距离不变)的退行信息,禁止列车退行至危险区域;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不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二列车退行信息通过通常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内的最大可退行距离可能为0,也可能比初始信息内的最大可退行距离短,实际以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结果为准。
如图3所示,列车处于RV模式(即退行模式),车载设备向无线闭塞中心设备(RBC)发送M136信息包,M136信息包包括表示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的列车位置报告。
无线闭塞中心设备(RBC)接收上述M136信息包,然后将记录的最新的移动授权内列车退行信息作为初始信息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是否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不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向车载设备发送M24信息包,M24信息包中携带P138信息包以及P139信息包,P138信息包以及P139信息包包括第二列车退行信息。
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h或i:
h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i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闭塞中心;
无线闭塞中心接收检测信息后,向车载设备发送无条件紧急停车信息;
车载设备接收无条件紧急停车消息后,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其中,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或第二退行信息包括退行区域信息和退行监督信息。
退行区域信息包括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和退行区域长度。
退行监督信息包括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和退行模式限制速度。
其中,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表示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S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通过配置数据由用户自定义,根据列车位置和移动授权变化而改变,图中示意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为退行区域起点S到退行区域终点E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为无线闭塞中心计算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可退行的最大距离,图中示意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为退行区域终点E和最大可退行区域终点M之间的距离。
退行配置距离Lrv表示在退行区域之外,退行区域的反方向,用户可配置列车最大可退行距离,图中示意退行配置距离为最大可退行终点M和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表示退行模式下的最大可行驶速度,通过配置数据由用户自定义。
由于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不为处于退行模式的列车计算移动授权,也不为处于退行模式的列车保留移动授权,因此当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无线闭塞中心难以准确获取退行区域范围内的进路和道岔状态信息。若在退行区域存在道岔可能会导致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退行信息不准确而发生危险,因此上述用户定义的退行区域长度内不得包含道岔。
具体的,上述步骤S1中,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分为下面6种情况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
1.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1)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如图4示意MA1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D1,即D_STARTREVERS=D1。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D2,即L_REVERSEAREA=D2。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退行配置距离Lrv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Lrv+D2,退行配置距离Lrv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M与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2.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1)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如图4示意MA2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D1,即D_STARTREVERS=D1。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E之间的距离L,即L_REVERSEAREA=L。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退行配置距离Lrv和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Lrv+L;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M与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3.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2)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如图5示意MA1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E位置之间的距离L,即L_REVERSEAREA=L。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退行配置距离Lrv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Lrv+L;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M与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4.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2)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如图5示意MA2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D2,即L_REVERSEAREA=D2。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退行配置距离Lrv和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Lrv+D2;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M与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5.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3)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即退行配置距离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如图6示意MA1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E位置之间的距离L,即L_REVERSEAREA=L。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道岔配置距离D2和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D2+L;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6.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图中的Balise3)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即退行配置距离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如图6示意MA2情况: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D1,即L_REVERSEAREA=D1。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道岔配置距离D2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D1+D2;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具体的,上述步骤g中,所述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报告信息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最大可退行区域是否存在道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包括:
1.当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如图7所示: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S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E位置之间的距离D,即L_REVERSEAREA=D。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退行配置距离Lrv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Lrv+D;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M与退行区域起点S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2.当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即退行配置距离包含道岔),如图8所示:
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D_STARTREVERSE为0。
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D,即L_REVERSEAREA=D。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D_REVERSE表示道岔配置距离D2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L_REVERSEAREA的加和距离,即D_REVERSE=D2+D;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S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V_REVERSE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并将记录的最新的移动授权内列车退行信息作为初始信息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是否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线闭塞中心以通常消息向车载设备发送最大可退行距离为0的退行信息;
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不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二列车退行信息通过通常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之后,还包括:
车载人机界面向列车司机提示退行图标,待司机将方向手柄置后后,车载人机界面提示司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
待司机回复确认信息后,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在退行模式下控制列车退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闭塞中心;
无线闭塞中心向车载设备发送无条件紧急停车信息;
车载设备接收无条件紧急停车消息后,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或第二退行信息包括退行区域信息和退行监督信息;
所述退行区域信息包括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和退行区域长度;
所述退行监督信息包括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和退行模式限制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行区域长度不包含道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移动授权终点位置、退行区域的位置和道岔位置更新计算移动授权范围内的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包括:
当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
16.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计算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发送给车载设备,其中,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并将记录的最新的移动授权内列车退行信息作为初始信息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是否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仍然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线闭塞中心以通常消息向车载设备发送最大可退行距离为0的退行信息;若初始信息内的退行区域不满足列车退行条件,则无限闭塞中心基于列车的第二报告信息更新计算第二列车退行信息,并将第二列车退行信息通过通常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载人机界面,所述车载人机界面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在所述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之后,车载人机界面用于,向列车司机提示退行图标,待司机将方向手柄置后后,车载人机界面提示司机回复列车转入退行模式的确认信息,使得待司机回复确认信息后,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在退行模式下控制列车退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还用于,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列车进入退行模式后,还包括:
车载设备还用于,对列车退行进程进行监控,当车载设备检测到列车前端即将超出最大可退行区域,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闭塞中心;
无线闭塞中心还用于,向车载设备发送无条件紧急停车信息;
车载设备还用于,接收无条件紧急停车消息后,车载设备实施紧急制动停车。
20.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1.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2.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3.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4.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5.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无限闭塞中心设备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
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
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
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6.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7.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不在退行区域内,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距离退行区域起点的距离;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8.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29.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不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退行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最大可退行终点与退行区域起点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30.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越过退行区域终点,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退行区域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道岔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31.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限闭塞中心设备和车载设备,所述无线闭塞中心设备与所述车载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无限闭塞中心设备用于,接收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基于列车的第一报告信息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同时当用于列车位置参考的应答器位置位于退行区域内,最大可退行区域包含道岔,且RBC计算的移动授权终点处于退行区域内,列车距离退行区域的距离为0;退行区域长度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位置与移动授权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最大可退行区域距离表示道岔配置距离和所述退行区域长度的加和距离;所述退行配置距离表示退行区域起点与最近道岔之间的距离;退行模式限制速度通过用户自定义设置,将第一列车退行信息通过移动授权消息发送给车载设备;
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列车退行信息将列车运行至退行区域。
CN202210012191.8A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454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2191.8A CN114454924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2191.8A CN114454924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4924A CN114454924A (zh) 2022-05-10
CN114454924B true CN114454924B (zh) 2023-06-30

Family

ID=81409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2191.8A Active CN114454924B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4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7259A1 (de) * 2022-07-15 2024-01-18 Siemens Mobility GmbH Verfahren zur Ausführung eines Nothalts für einen Z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041A2 (en) * 2007-01-04 2008-07-09 Westinghouse Brake and Signal Holdings Limited Signalling system
CN102248958A (zh) * 2011-05-16 2011-11-2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闭塞中心的铁路列车安全监控处理方法
CN110733531A (zh) * 2019-09-25 2020-01-3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列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061258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列车控制系统的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845854A (zh) * 2020-07-16 2020-10-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的列车的退行防护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2041A2 (en) * 2007-01-04 2008-07-09 Westinghouse Brake and Signal Holdings Limited Signalling system
CN102248958A (zh) * 2011-05-16 2011-11-2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闭塞中心的铁路列车安全监控处理方法
CN110733531A (zh) * 2019-09-25 2020-01-31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闭塞的列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061258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列车控制系统的功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845854A (zh) * 2020-07-16 2020-10-30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的列车的退行防护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4924A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8484B (zh) 列车自动驾驶方法、vobc、tias、区域控制器
CN109625031B (zh) 简化轨道占用检测设备的非通信车运行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159801B (zh) 一种全自动列车的正线进站过标向后跳跃锁闭的方法
CN110758485B (zh) 列车自动驾驶的方法、车载控制器、tias、设备和介质
CN114475714B (zh) 山地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装备
CN110775101A (zh)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全自动运行下的远程rm运行控制方法
CN113320578B (zh) 一种avcos系统车载运行控制方法
CN114454924B (zh) 一种基于无线闭塞中心控制的列车退行方法及系统
JP4070490B2 (ja)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CN104309643A (zh) 一种点式atp模式下pmi联锁系统的临时限速方法
US20200269890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il vehicle network
JP5307184B2 (ja) 車内信号式自動列車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内信号式自動列車制御方法
CN115402385A (zh) 应急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22088725A1 (zh) 控制列车在安全停车区停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48384A (zh) 一种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
CN105579323A (zh) 轨道车辆的运行
CN112265569B (zh) 基于信号系统防护的可变组合工程车运行安全防护方法
CN115285173B (zh) 基于cbtc的列车自动过分相区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KR100815470B1 (ko) 열차탈선 사고 시 무선통신기반 열차제어시스템의 충돌사고방지장치
CN114394128B (zh) 列车控制方法及系统、车载子系统和轨旁资源管理子系统
JPH1159421A (ja) バックアップ系を有した無線通信利用列車制御方式
JP2013258847A (ja) 列車運行管理システム、車上装置および列車運行管理方法
CN112693498A (zh) 一种轨道车控制系统
JP6725998B2 (ja) 踏切制御装置
JP3577022B2 (ja) 駅・ホームから鉄道車両への非常停止警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