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7357B -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7357B
CN114447357B CN202210051087.XA CN202210051087A CN114447357B CN 114447357 B CN114447357 B CN 114447357B CN 202210051087 A CN202210051087 A CN 202210051087A CN 114447357 B CN114447357 B CN 1144473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injection
bipolar plate
face
metal bipolar
ann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10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7357A (zh
Inventor
陆维
刘元宇
王进
杨琛
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ic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10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7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7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7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7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7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8Mould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6Seal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86Processes for forming se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板体和第一包覆体,板体包括在板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阳极面和阴极面,本体设有贯穿阳极面和阴极面的定位孔,第一包覆体包括第一环形主体,第一环形主体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孔内,且第一环形主体的外周面与定位孔的壁面相接触,第一环形主体的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一翻边,第一环形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在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另一端的一侧与阳极面相接触,第二翻边在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一端的一侧与阴极面相接触。本发明的金属双极板具有密封性好,装配效率高、绝缘性能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双极板密封方式采用人工粘贴密封胶垫和点胶成型密封胶条,或者一次注塑成型的密封方式,相关技术中,一次注塑成型大多为单侧注塑,成型难度大,并且单侧注塑还需要在金属双极板上加工处多个贯穿孔或其它附加结构,容易导致金属双极板间冷却水泄漏,密封性差,工艺难度大。
此外,电堆结构多为金属双极板堆叠而成,相关技术中,金属双极板之间容易发生错位,密封性能差,还会使堆叠的金属双极板接触而发生短路,影响电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金属双极板,该金属双极板具有密封性好、装配效率高、绝缘性能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使用该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可以提高密封垫的尺寸精度和粘接强度,还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阳极面和阴极面,所述本体设有贯穿所述阳极面和所述阴极面的定位孔;和第一包覆体,所述第一包覆体包括第一环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阳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阴极面相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的定位孔内设有第一包覆体,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一主体部位于定位孔内,装配时,第一主体部位于定位件和定位孔的壁面之间,减小了金属双极板在定位孔径向上的移动空间,可以有效避免金属双极板移动,从而避免金属双极板之间容易发生错位。
此外,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可以和相连的金属双极板或者其它安装部件接触,能够起到绝缘效果。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具有密封性好、装配效率高、绝缘性能强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包覆体,所述第二包覆体环绕所述板体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包覆体的内侧设有容纳所述板体的所述边缘的容纳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覆体包括第二环形主体,所述第二环形主体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板体的内周面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端部设有内翻的第三翻边,所述第四端部设有内翻的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阳极面的一侧与所述阳极面相接触,所述第四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阴极面的一侧与所述阴极面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在所述阳极面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垫环绕所述阳极面上的流道,以便密封所述阳极面上的流道,所述第二密封垫设在所述阴极面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垫环绕所述阴极面上的流道,以便密封所述阴极面上的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面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阴极面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垫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垫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阳极面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垫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阴极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中的所述一者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具有半圆形横截面,所述环形凸起包括所述凸弧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金属双极板;
准备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注胶口和第一注胶通道,所述下模设有第二注胶口和第二注胶通道;
将所述金属双极板设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以使所述上模与所述金属双极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注胶区、所述下模和所述金属双极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注胶区,其中,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向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内形成第一密封垫,
通过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内形成第二密封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设在阳极面上的第一环形凹槽和设在阴极面上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壁面和所述上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底壁面和所述下模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上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上设置粘结涂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模设有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下模设有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二分隔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阳极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阴极面、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形成第一包覆注胶区,
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和/或,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或者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形成第一包覆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外周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阳极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阴极面、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形成第二包覆注胶区,
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和/或,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或者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形成第二包覆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正极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负极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在模具中注胶成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附图标记:
金属双极板100;
板体1;阳极面11;第一环形凹槽111;阴极面12;第二环形凹槽121;定位孔13;
第一包覆体2;第一环形主体21;第一主体部211;第一端部212;第二端部213;第一翻边22;第二翻边23;
第二包覆体3;第二环形主体31;第二主体部311;第三端部312;第四端部313;第三翻边32;第四翻边33;
第一密封垫4;第一接触面41;环形凸起42;凸弧面421;
第二密封垫5;第二接触面51;
上模60;第一注胶口601;第一注胶通道602;第一密封注胶区603;第一分隔部604;
下模61;第二注胶口611;第二注胶通道612;第二密封注胶区613;第二分隔部614;
第一包覆注胶区71;第二包覆注胶区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包括板体1和第一包覆体2。
板体1包括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阳极面11和阴极面12,板体1的上表面为阳极面11,板体1的下表面为阴极面12,本体设有贯穿阳极面11 和阴极面12的定位孔13,即,定位孔13轴线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平行。
第一包覆体2包括第一环形主体21,第一环形主体21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孔13内,且第一环形主体21的外周面与定位孔13的壁面相接触,第一环形主体21的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一翻边22,第一环形主体21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二翻边23,第一翻边22在板体1 的厚度方向上邻近另一端的一侧与阳极面11相接触,第二翻边23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邻近一端的一侧与阴极面12相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环形主体21包括第一主体部211、第一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13,第一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1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端部212 位于第二端部213的上方。第一翻边22沿第一包覆体的周向向外延伸,且第一翻边22的下表面与阳极面接触;第二翻边23沿第一包覆体的周向向外延伸,且第二翻边23的上表面与阴极面接触。
也就是说,第一翻边22、第二翻边23和第一主体部211可以一体成型,且第一翻边22的上表面与第一端部212的上表面齐平,第二翻边2323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部213的下表面齐平,以便于装配时与安装部件形成面接触,实现对定位孔以及阳极面11和阴极面的部分的包覆,提高了金属双极板的绝缘性能。
换言之,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的定位孔13内设有第一包覆体2,第一环形主体21的第一主体部211位于定位孔13内,装配时,第一主体部位211于定位件和定位孔13的壁面之间,减小了金属双极板100在定位孔13径向上的移动空间,可以有效避免金属双极板100移动,从而避免金属双极板之间容易发生错位。
此外,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可以和相连的金属双极板或者其它安装部件接触,能够起到绝缘效果。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具有密封性好、装配效率高、绝缘性能强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还包括第二包覆体3,第二包覆体3 环绕板体1的边缘设置,第二包覆体3的内侧设有容纳板体1的边缘的容纳槽。
具体地,容纳槽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和槽底面,板体1的边缘置于第二包覆体3的容纳槽内,使置于容纳槽内的板体1的阴极面12和阳极面11分别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接触,且板体1的侧壁面与槽底面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板体1的边缘通过第二包覆体3进行包覆,在组装电堆时,可以防止因意外搭接而使金属双极板100与其它部件接触造成的短路现象,从而提高金属双极板100的绝缘性能。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包覆体3包括第二环形主体31,第二环形主体31包括第二主体部311、第三端部312和第四端部313,第三端部312和第四端部313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主体部311连接在第三端部312和第四端部313之间,第二主体部311 的内周面与板体1的内周面相接触。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包覆体3环绕板体1设置,第三端部312位于第四端部313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包覆体3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板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即,第二包覆体3的第三端部312和第四端部313均向远离第二主体部311的方向延伸至板体1的外侧。
也就是说,在装配时,金属双极板100可以通过第三端的上表面和第四端的下表面与安装部件接触,可以防止因意外搭接而使金属双极板100与安装部件接触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金属双极板100的绝缘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端部312设有内翻的第三翻边32,第四端部313设有内翻的第四翻边33,第三翻边32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邻近阳极面11的一侧与阳极面11相接触,第四翻边33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邻近阴极面12的一侧与阴极面12相接触。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翻边32向第二包覆体3的中心方向延伸,且第三翻边32的下表面与阳极面11接触;第四翻边33向第二包覆体3的中心方向延伸,且第四翻边33的上表面与阴极面12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翻边32、第四翻边33和第二主体部311可以一体成型,且第三翻边32的上表面与第三端的上表面齐平,第四翻边33的下表面与第四端的下表面齐平,以便于装配时与安装部件形成面接触。实现了对板体1边缘的包覆,还可以防止因意外搭接而使金属双极板100与安装部件接触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金属双极板100的绝缘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第一密封垫4设在阳极面11上,且第一密封垫4环绕阳极面11上的流道,以便密封阳极面11上的流道,第二密封垫 5设在阴极面12上,且第二密封垫5环绕阴极面12上的流道,以便密封阴极面12上的流道。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图6和图7所示,阳极面11上的流道置于第一密封垫4与阳极面11所围成区域内;阴极面12上的流道置于第二密封垫5与阴极面12所围成区域内,以便装配时,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与安装部件接触,形成密封空间,实现对金属双极板100上流道的密封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阳极面11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一环形凹槽111,阴极面12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二环形凹槽121,第一密封垫4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一环形凹槽111内,第二密封垫5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二环形凹槽121内。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环形凹槽111环绕阳极面11上的流道设置,第二环形凹槽121环绕阴极面12上的流道设置,第一密封垫4的下部配合在第一环形凹槽111内,第二密封垫5的上部配合在第二环形凹槽121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垫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配合以及第二密封垫5与第二环形凹槽121,可以防止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移位脱落,从而增加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的稳定性。
金属双极板100在装配时,置于金属双极板100外侧的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通过与安装部件的接触并挤压,可以实现对流道的密封功能,提高金属双极板100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的材质为橡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密封垫5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具有矩形横截面。例如: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的材质为橡胶,组装时,安装部件接触并挤压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由于第一密封垫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密封垫5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则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 5变形并填充其对应的间隙,避免第一密封垫44和第二密封垫55被挤压变形后,造成金属双极板100与安装部件之间间隙过大,保证金属双极板100的装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4包括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远离阳极面11的第一接触面41,第二密封垫5包括在板体1的厚度方向上远离阴极面12的第二接触面51,第一接触面41和第二接触面51中的一者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42,环形凸起42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环形凸起42包括凸弧面421。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凸起42中的“环形”指的是环形凸起42环绕阳极面或者阴极面上的流道,即环形凸起42可以为圆环形、方环形、跑道形或者其它首尾相接且连续的形状。
具体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垫4的上表面为第一接触面41,第二密封垫5的下表面为第二接触面51。
可选地,第一接触面41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42,即第一接触面41向远离金属双极板100的方向凸起;或者,第二接触面51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42。
优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接触面41具有两个环形凸起42,两个环形凸起42之间具有间隙,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环形凸起42在密封时,可以形成两条线密封,即,在同等压缩量下,压缩应力会更大,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翻边22、第三翻边32和第一密封垫4的凸弧面421均齐平,第二翻边23、第四翻边33和第二接触面51均齐平,以保证装配后的密封性。
在组装时,将金属双极板100的阳极面11靠近安装部件,并使第一翻边22、第三翻边 32和第一密封垫4的凸弧面421与安装部件接触并挤压,其中,第一翻边22和第三翻边32与安装部件接触形成面密封,第一密封垫4的凸弧面421与安装部件接触形成两条线密封;将金属双极板100的阴极面12靠近其它安装部件,并使第二翻边23、第四翻边33和第二接触面51与该其它安装部件接触并挤压,其中第二翻边23、第四翻边33和第二接触面51与该其它安装部件接触均形成面密封,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具有线密封与面密封两种密封效果,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如图8-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准备金属双极板100;
S20,准备上模60和下模61,上模60设有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一注胶通道602,下模61设有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二注胶通道612;
将金属双极板100设在上模60和下模61之间,以使上模60与金属双极板100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注胶区603、下模61和金属双极板100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注胶区613,其中,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一密封注胶区603,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二密封注胶区613;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上膜和下模61合模以后,金属双极板100置于上膜和下模61之间,金属双极板100上表面的部分与上膜的下表面接触,金属双极板100上表面的其它部分与上膜的下表面形成第一密封注胶区603;金属双极板100下表面的部分与下模 61的上表面接触,金属双极板100的其它部分与下模61的上表面形成第二密封注胶区613。
S30,通过第一注胶口601向第一密封注胶区603注胶,以使第一密封注胶区603内形成第一密封垫4,通过第二注胶口611向第二密封注胶区613注胶,以使第二密封注胶区613内形成第二密封垫5。
可选地,位于第一密封注胶区603的上膜设有凹弧面,注胶后可以使第一密封垫4的上表面形成环形凸起42,以便第一密封垫4在实现密封时形成线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注胶口611均可以设置有多个,以提高注胶效率。第一注胶口601还可以设在上膜的侧面或者其它位置,第二注胶口611还可以设在下膜的侧面或者其它位置,也就是说,注胶口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不同位置,只要保证注胶口与注胶通道连通,能够实现密封垫的注胶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100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可以通过金属双极板100的阴阳极两侧同时注胶,提高生产效率,且密封垫的整体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双极板100包括设在阳极面11上的第一环形凹槽111和设在阴极面12上的第二环形凹槽121,第一密封注胶区603形成在第一环形凹槽111的底壁面和上模60之间,第二密封注胶区613形成在第二环形凹槽121的底壁面和下模6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注胶后,第一密封垫4的部分置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内,第二密封垫5 的部分置于第二环形凹槽121内,可以防止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密封垫脱落位移现象的发生,提高金属双极板100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环形凹槽111的底壁面上以及第二环形凹槽121的底壁面上设置粘结涂层。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20之前,在第一环形凹槽111的底壁面上以及第二环形凹槽121的底壁面上设置粘结涂层,可以提高密封垫与金属双极板100之间的粘结结合力,增加密封垫的稳定性,避免密封垫脱落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粘结涂层可以采用丝网印刷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模60设有第一分隔部604,第一分隔部60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第一密封垫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下模61 设有第二分隔部614,第二分隔部614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第二密封垫5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分隔部604呈板状,第一分隔部604的上端与上模60相连,第一分隔部604的下端可以与第一环形凹槽111配合,以使注胶后第一密封垫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之间形成间隙;第二分隔部614呈板状,第二分隔部614的下端与下模61相连,第二分隔部614的上端可以与第二环形凹槽121配合,以使注胶后第二密封垫 5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注胶时,第一分隔部604置于第一环形凹槽111内,且第一分隔部604与第一环形凹槽111的侧壁面相接触;第二分隔部614置于第二环形凹槽121内,且第二分隔部614与第二环形凹槽121的侧壁面相接触。注胶后,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具有矩形横截面,以使组装时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分别与安装部件形成面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双极板100包括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壁、金属双极板100的阳极面11、金属双极板100的阴极面12、上模60以及下模61之间形成第一包覆注胶区71,
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和/或,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
通过第一注胶口601和/或者第二注胶口611向第一包覆注胶区71注胶,以使第一包覆注胶区71形成第一包覆体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或者,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或者,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以及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一包覆注胶区71。
可选地,通过第一注胶口601或第二注胶口611向第一包覆注胶区71注胶。
优选地,通过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注胶口611同时向第一包覆注胶区71注胶。从而减少注胶时间,提高注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双极板100的外周面、金属双极板100的阳极面11、金属双极板100的阴极面12、上模60以及下模61之间形成第二包覆注胶区72,
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和/或,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
通过第一注胶口601和/或者第二注胶口611向第二包覆注胶区72注胶,以使第二包覆注胶区72形成第二包覆体3。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或者,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或者,第一注胶通道602连通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以及第二注胶通道612连通第二注胶口611和第二包覆注胶区72。
可选地,通过第一注胶口601或第二注胶口611向第二包覆注胶区72注胶。
优选地,通过第一注胶口601和第二注胶口611同时向第二包覆注胶区72注胶。从而减少注胶时间,提高注胶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采用的是双面注塑成型的密封方式,该方式保证了金属双极板注塑后外形的均一性,减少了注塑后金属双极板表面无毛刺、缺胶、缩水、气孔、裂纹等缺陷,密封性能更好,还使金属双极板上的注塑胶垫粘接更加牢固。
此外,双面同时注胶效率高,胶体更容易充满型腔,并且不需要在金属极板上加工出贯穿孔和其他辅助结构,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阳极面和阴极面,所述板体设有贯穿所述阳极面和所述阴极面的定位孔;和
第一包覆体,所述第一包覆体包括第一环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阳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阴极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包覆体,所述第二包覆体环绕所述板体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包覆体的内侧设有容纳所述板体的所述边缘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体包括第二环形主体,所述第二环形主体包括第二主体部、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板体的内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部设有内翻的第三翻边,所述第四端部设有内翻的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阳极面的一侧与所述阳极面相接触,所述第四翻边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阴极面的一侧与所述阴极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在所述阳极面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垫环绕所述阳极面上的流道,以便密封所述阳极面上的流道,所述第二密封垫设在所述阴极面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垫环绕所述阴极面上的流道,以便密封所述阴极面上的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面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阴极面设有环绕流道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垫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垫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阳极面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密封垫包括在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阴极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中的所述一者具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具有半圆形横截面,所述环形凸起包括凸弧面。
9.一种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金属双极板,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定位孔;
准备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注胶口和第一注胶通道,所述下模设有第二注胶口和第二注胶通道;
将所述金属双极板设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以使所述上模与所述金属双极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注胶区、所述下模和所述金属双极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注胶区,其中,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以使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阳极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阴极面、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形成第一包覆注胶区,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和/或,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向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内形成第一密封垫,
通过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内形成第二密封垫;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或者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一包覆注胶区形成第一包覆体;所述第一包覆体包括第一环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外翻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在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阳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厚度方向上邻近所述一端的一侧与所述阴极面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设在阳极面上的第一环形凹槽和设在阴极面上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注胶区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壁面和所述上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注胶区形成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底壁面和所述下模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上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上设置粘结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下模设有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二分隔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相接触,以使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双极板的外周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阳极面、所述金属双极板的阴极面、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形成第二包覆注胶区,
所述第一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和/或,所述第二注胶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注胶口和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
通过所述第一注胶口和/或者所述第二注胶口向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注胶,以使所述第二包覆注胶区形成第二包覆体。
CN202210051087.XA 2022-01-17 2022-01-17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Active CN114447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1087.XA CN114447357B (zh) 2022-01-17 2022-01-17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1087.XA CN114447357B (zh) 2022-01-17 2022-01-17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7357A CN114447357A (zh) 2022-05-06
CN114447357B true CN114447357B (zh) 2024-04-30

Family

ID=8136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1087.XA Active CN114447357B (zh) 2022-01-17 2022-01-17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73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9441B (zh) * 2022-12-29 2023-12-29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板以及燃料电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2094A (ja) * 2002-11-07 2004-06-1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
CN1815783A (zh) * 2006-01-24 2006-08-09 南京博能燃料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双极板密封组件一次注胶成型的方法
CN105355941A (zh) * 2015-10-14 2016-02-24 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
CN108054407A (zh) * 2017-12-14 2018-05-18 周劲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密封结构
CN110010923A (zh) * 2019-04-01 2019-07-12 清华大学 一种一体化密封电堆的制造方法
CN210723232U (zh) * 2019-11-18 2020-06-09 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密封结构
CN211389851U (zh) * 2019-12-27 2020-09-01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注胶模具
CN113078325A (zh) * 2020-01-03 2021-07-06 易德维新能源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双极性电池的极板及包含该极板的双极性电池
CN214203742U (zh) * 2020-12-31 2021-09-14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绝缘套及具有其的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CN214753855U (zh) * 2021-03-29 2021-11-16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
WO2021244880A1 (de) * 2020-06-03 2021-12-09 Robert Bosch Gmbh Stapelanordnung für einen brennstoffzellenst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1777A2 (en) * 2002-12-04 2004-06-17 Lynntech Power Systems, Ltd. Electrochemical cell plate with integral seals
JP4547177B2 (ja) * 2004-03-29 2010-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FR2887686B1 (fr) * 2005-06-28 2010-08-1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Joint d'etancheite et cellule de pile a combustible comportant un tel joint appose sur les plaques bipolaires
CN103460480A (zh) * 2011-03-15 2013-12-18 联合工艺公司 燃料电池板粘合方法和装置
CN217468497U (zh) * 2022-01-17 2022-09-20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金属双极板和具有其的燃料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2094A (ja) * 2002-11-07 2004-06-1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
CN1815783A (zh) * 2006-01-24 2006-08-09 南京博能燃料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双极板密封组件一次注胶成型的方法
CN105355941A (zh) * 2015-10-14 2016-02-24 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
CN108054407A (zh) * 2017-12-14 2018-05-18 周劲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密封结构
CN110010923A (zh) * 2019-04-01 2019-07-12 清华大学 一种一体化密封电堆的制造方法
CN210723232U (zh) * 2019-11-18 2020-06-09 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密封结构
CN211389851U (zh) * 2019-12-27 2020-09-01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燃料电池注胶模具
CN113078325A (zh) * 2020-01-03 2021-07-06 易德维新能源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双极性电池的极板及包含该极板的双极性电池
CN113078324A (zh) * 2020-01-03 2021-07-06 易德维新能源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制造双极性电池及其双极板和单极板的方法
WO2021244880A1 (de) * 2020-06-03 2021-12-09 Robert Bosch Gmbh Stapelanordnung für einen brennstoffzellenstack
CN214203742U (zh) * 2020-12-31 2021-09-14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绝缘套及具有其的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CN214753855U (zh) * 2021-03-29 2021-11-16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7357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1672B2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low-pressure molded fuel cell
CN114447357B (zh) 金属双极板和金属双极板密封结构成型方法
CN101409332B (zh) 密封电池
JP2004031330A (ja) 電気化学電池用のコンタクトプレート
KR101210638B1 (ko) 가스켓을 가지는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US10608260B2 (en) Gask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40000690U (ko) 보강 구조를 구비한 하우징 어셈블리 및 그 버튼 배터리
US20240145826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N116505209B (zh) 极柱组件、电池、电池端盖及其组装方法
CN217468497U (zh) 金属双极板和具有其的燃料电池
CN115810841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用电设备
CN213421573U (zh) 一种多孔位塑壳连接器安装卡盘
CN218939954U (zh) 一种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电池
JP2009104922A (ja) 燃料電池および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9360781U (zh) 带有双密封结构的驻车空调用风道
CN220368119U (zh) 一种锂电池用密封胶钉
CN212485424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9626765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8827492U (zh) 盖板组件及扣式电池
CN219873993U (zh) 电池
CN218275149U (zh) 与基板配合可导气的端子结构
CN21740547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和一种燃料电池
CN218677345U (zh) 一种电池复合盖板及电池顶盖结构
CN211719701U (zh)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