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0514B -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 Google Patents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0514B
CN114440514B CN202210143351.2A CN202210143351A CN114440514B CN 114440514 B CN114440514 B CN 114440514B CN 202210143351 A CN202210143351 A CN 202210143351A CN 114440514 B CN114440514 B CN 114440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sliding
storage
cavity
cold accu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3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0514A (zh
Inventor
胡宏利
张贝
童山虎
石志国
田澎
廖良金
刘顺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33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0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0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0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00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 F25D3/005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combined with heat 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4Enclosed load compartments ; Frameworks for movable panels, tarpaulins or side curt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1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exchanging means being enclosed in one contai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20/0065Details, e.g. particular heat storage tank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tanks
    • F28D2020/0078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排,蓄冷排包括:第一集液管,具有充液口;多个蓄冷管,沿第一集液管的轴向排列设置,蓄冷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液管连通,另一端封闭且在邻近封闭端位置开设有液位观察孔;多个密封件,一一对应地设于液位观察孔;多个载冷管,同轴穿设于对应的蓄冷管;第二集液管,与多个载冷管贯穿第一集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以及第三集液管,与多个载冷管贯穿蓄冷管封闭端的一端均连通。本发明通过充液口向蓄冷排内充入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多个蓄冷管内液面能够保持一致,当液位邻近液位观察孔时停止灌装,通过改变蓄冷排倾斜角度从而改变相变储能材料的灌装量,操作简单,灌装量控制精准。

Description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背景技术
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使货物(肉制品、果蔬、鲜切花、乳制品等)保持冷冻或冷藏的状态,防止其变质的一种运输方式。冷链运输方式可以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也可以是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方式。对于无制冷设备的运输设备,通常采用蓄冷装置对其内部进行降温。
蓄冷装置设置在运输设备内部,由多根蓄冷梁组成,其内部填充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可以通过载冷剂充冷,充冷完成的相变储能材料缓慢释冷维持运输设备内部低温。根据运输货物种类、运输设备容积不同,同一规格的蓄冷排安装在不同运输设备内时相变储能材料的灌装量也不相同。现有的蓄冷装置灌装时采用容积标定的方式,即预先通过容器(如量筒)获取预定体积的相变储能材料,然后再将其灌装到蓄冷装置内。此方式步骤繁琐,灌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相变储能材料洒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旨在解决现有的蓄冷装置在灌装相变储能材料时步骤繁琐,灌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相变储能材料洒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排,所述蓄冷排包括:第一集液管,具有充液口;多个蓄冷管,沿所述第一集液管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蓄冷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液管连通,另一端封闭且在邻近封闭端的位置开设有液位观察孔,所述第一集液管内腔和所述蓄冷管内腔连通且形成相变储能材料容纳腔;多个密封件,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液位观察孔;多个载冷管,同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蓄冷管,所述载冷管的一端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集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蓄冷管的封闭端;第二集液管,与多个所述载冷管贯穿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以及第三集液管,与多个所述载冷管贯穿所述蓄冷管封闭端的一端均连通,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载冷管和所述第三集液管形成供载冷剂流动的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冷却管道,具有冷却腔,以及分设于所述冷却腔两端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蓄冷排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以及风机,设于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管道形成所述冷却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蓄冷管的外壁均设有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的第一翅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蓄冷管的所述第一翅板和所述冷却管道的内壁围合形成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的冷却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用以使所述蓄冷排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或者带动所述冷却管道和所述蓄冷排一同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蓄冷管的内腔沿轴向形成有第一蓄冷腔和第二蓄冷腔,当所述蓄冷管竖向设置时,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其中之一用于容纳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其中另一用于容纳融化后成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内均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内孔壁与所述载冷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外周壁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厚度的过流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载冷管位于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的外壁均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翅板,单个所述第二翅板环绕所述载冷管的周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蓄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的减震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外壳,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于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外壳的安装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第一滑动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均连通的第二滑动腔;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内,且朝向所述第二滑动腔的一侧均具有第一斜面;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二滑动腔的内壁;导向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以及第二滑块,一端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另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且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具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两个第二斜面;当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导向杆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推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二滑动腔的方向滑动,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二滑动腔的方向滑动。
本发明中多根蓄冷管排列设置在第一集液管上,多个载冷管穿设于对应的蓄冷管,且载冷管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二集液管和第三集液管,第一集液管具有充液口,由于多个蓄冷管均与第一集液管连通,在灌装时多个蓄冷管内能够同时充入相变储能材料,灌装速度更快,且不存在洒落风险,能够避免浪费。
在灌装相变储能材料时,首先使蓄冷排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使充液口处于下方,液位观察孔处于上方,然后通过充液口向相变储能材料容纳腔内充入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由于多个蓄冷管均与第一集液管连通,多个蓄冷管内液面能够保持一致,当液位邻近液位观察孔时停止灌装,最后将密封件安装在液位观察孔上进行密封。通过改变蓄冷排倾斜角度从而改变相变储能材料的灌装量,操作简单,灌装量控制精准。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排灌装装置,用于对上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蓄冷排灌装相变储能材料,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梁,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梁用于对所述蓄冷排邻近所述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进行支撑;;调节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梁的方向上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二支撑梁,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调节杆,且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蓄冷排远离所述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被限位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梁所围合空间内;插销,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
本发明提供的蓄冷排灌装装置中第二支撑梁可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杆上,插销用于将第二支撑梁固定在调节杆上,通过改变第二支撑梁相对于第一支撑梁的位置,能够对蓄冷排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根据不同的灌装工艺参数改变蓄冷排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灌装量的需求。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式车厢,包括:保温车厢;以及上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蓄冷装置,所述蓄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温车厢内。蓄冷装置缓慢释冷,维持保温车厢内部低温,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冻或冷藏的状态,防止其发生变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蓄冷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蓄冷排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蓄冷排与减震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蓄冷装置的内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蓄冷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C方向的剖视图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载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蓄冷排灌装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蓄冷式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蓄冷排 11、第一集液管 12、蓄冷管
121、第一翅板 122、第一蓄冷腔 123、第二蓄冷腔
13、密封件 14、载冷管 141、第二翅板
15、第二集液管 16、第三集液管 17、隔板
171、过流槽 20、冷却管道 30、风机
40、旋转组件 50、减震组件 51、外壳
511、第一滑动腔 512、第二滑动腔 52、支撑板
53、第一滑块 531、第一斜面 54、弹性件
55、导向杆 56、第二滑块 561、第二斜面
60、蓄冷排灌装装置 61、底座 62、第一支撑梁
63、调节杆 631、第一调节孔 64、第二支撑梁
65、插销 70、保温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通”时,它可以是直接与另一元件通过通道连通,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元件、管路、阀门等间接与另一元件连通。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60及蓄冷式车厢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排10,蓄冷排10包括:第一集液管11,具有充液口;多个蓄冷管12,沿第一集液管11的轴向排列设置,蓄冷管12的一端与第一集液管11连通,另一端封闭且在邻近封闭端的位置开设有液位观察孔,第一集液管11内腔和蓄冷管12内腔连通且形成相变储能材料容纳腔;多个密封件13,一一对应地设于液位观察孔;多个载冷管14,同轴穿设于对应的蓄冷管12,载冷管14的一端沿径向贯穿第一集液管11,另一端贯穿蓄冷管12的封闭端;第二集液管15,与多个载冷管14贯穿第一集液管11的一端均连通;以及第三集液管16,与多个载冷管14贯穿蓄冷管12封闭端的一端均连通,第二集液管15、载冷管14和第三集液管16形成供载冷剂流动的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蓄冷装置安装在运输设备上,运输设备上预留有载冷剂充冷接头,用于与充冷站的载冷剂输送管连接,对蓄冷排10进行充冷。充冷完成后将载冷剂输送管和充冷接头分离,蓄冷装置完成充冷。
本发明实施例中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排10,蓄冷排10内灌装有相变储能材料,蓄冷排10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充冷。充冷时通过向载冷管14内输送载冷剂使相变储能材料吸冷由液态变为固态,同时储存冷量。如图2所示,箭头指示为充冷时载冷剂的流动方向。第二集液管15和第三集液管16上均安装有接头,两个接头分别与载冷剂输入管和载冷剂输出管连接,充冷时载冷剂从第二集液管15进入,经过载冷管14后从第三集液管16流出。蓄冷排10可以通过充冷站进行充冷,也可以通过运输设备上的自有设备进行充冷。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集液管11、蓄冷管12、载冷管14、第二集液管15和第三集液管16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铸造等方式进行制造或组装,所需接头或卡盘数量少,不易发生泄露,为了便于进行热交换,上述零件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材料制作。第一集液管11上具有充液口,充液口和相变储能材料灌装管相适配,灌装完成后将充液口和液位观察孔封闭以避免发生泄露。密封件13与液位观察孔配合,密封件13具体可以是胶塞、螺纹塞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蓄冷装置安装在车厢内部,相变储能材料缓慢释冷对车厢内部进行降温。蓄冷装置可以根据车厢容积、运输货物种类、蓄冷排10的规格设置一个或多个,蓄冷装置可以通过支架等结构固定在车厢的顶部、侧面或其他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车厢可以是货车车厢,也可以是火车、轮船上的集装箱、货柜等,本发明中统称为车厢。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根蓄冷管12排列设置在第一集液管11上,多个载冷管14穿设于对应的蓄冷管12,且载冷管14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二集液管15和第三集液管16,第一集液管11具有充液口,由于多个蓄冷管12均与第一集液管11连通,在灌装时多个蓄冷管12内能够同时充入相变储能材料,灌装速度更快,且不存在洒落风险,能够避免浪费。
在灌装相变储能材料时,首先使蓄冷排10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使充液口处于下方,液位观察孔处于上方,然后通过充液口向相变储能材料容纳腔内充入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由于多个蓄冷管12均与第一集液管11连通,多个蓄冷管12内液面能够保持一致,当液位邻近液位观察孔时停止灌装,最后将密封件13安装在液位观察孔上进行密封。通过改变蓄冷排10倾斜角度从而改变相变储能材料的灌装量,操作简单,灌装量控制精准。
为了保持车厢内整体温度一致,避免邻近蓄冷排10的位置温度低、远离蓄冷排10的位置温度高的情况发生,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蓄冷装置还包括:冷却管道20,具有冷却腔,以及分设于冷却腔两端且与冷却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蓄冷排10设于冷却腔内;以及风机30,设于进风口或出风口。
如图5所示,箭头指示为气体在冷却管道20内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蓄冷排10设置在冷却管道20内,在风机30的作用下,车厢内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经过蓄冷排10后从出风口流出,风机30能够加快车厢内部空气流动,减小车厢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冷却管道20的形状、长度可以根据车厢的规格进行设置,可以沿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保证车厢内部不同位置温度一致。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冷却管道20形成冷却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蓄冷管12的外壁均设有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的第一翅板121,相邻的两个蓄冷管12的第一翅板121和冷却管道20的内壁围合形成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的冷却通道。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在冷却腔的内壁,蓄冷排10安装时通过第一翅板121与安装槽配合实现固定,第一翅板121将冷却腔分隔为多个冷却通道。此外,蓄冷排10还可以再通过螺钉、铆钉等对蓄冷排10进一步固定,以防止蓄冷排10在冷却管道20内发生晃动。第一翅板12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方便对蓄冷排10进行安装固定,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蓄冷管1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经过冷却通道时冷却效果更好。蓄冷管12和第一翅板121可以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能够将相变储能材料的冷量迅速传递至第一翅板121上,从而对流经冷却通道的空气进行冷却。
对于无自带充冷设备的运输设备来说,蓄冷排10只能通过在充冷站充冷时储存的冷量进行运输过程中的制冷。在运输后期,蓄冷管12内邻近管壁位置的相变储能材料由于持续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会融化为液态,而邻近蓄冷管12中心位置的相变储能材料由于与外界热交换程度低,仍处于固态。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包围在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外,使得固态相变储能材料的冷量无法直接传递到蓄冷管12和第一翅板121上,此时经过蓄冷排10的空气无法得到有效制冷,会造成车厢内温度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5、图8和图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蓄冷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40,旋转组件40的动力输出端与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连接,用以使蓄冷排10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或者带动冷却管道20和蓄冷排10一同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蓄冷管12的内腔沿轴向形成有第一蓄冷腔122和第二蓄冷腔123,当蓄冷管12竖向设置时,第一蓄冷腔122和第二蓄冷腔123其中之一用于容纳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其中另一用于容纳融化后成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
如图5和图9所示,蓄冷管12自上而下设置在冷却管道20内,以第一蓄冷腔122位于第二蓄冷腔123下方时为例,本实施例在灌装相变储能材料时,相变储能材料不超过第一蓄冷腔122,使用时首先对其进行充冷,充冷完成后的相变储能材料位于第一蓄冷腔122中且变为固态。通过旋转装置使蓄冷排10或蓄冷排10和冷却管道20一同在竖直平面内旋转180度,此时第一蓄冷腔122内填充有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且第一蓄冷腔122位于第二蓄冷腔123的上方。在使用后期中,邻近蓄冷管12管壁的相变储能材料融化后流入下方的第二蓄冷腔123内,不会影响剩余的固态相变储能材料冷量传递,保证蓄冷装置在运输后期仍具有良好的的制冷效果。
旋转组件40与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连接,用于带动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进行旋转,具体的,旋转组件40可以是电机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蓄冷腔122和第二蓄冷腔123内均设有多个隔板17,隔板17内孔壁与载冷管14的外壁连接,隔板17的外周壁与蓄冷管12的内壁连接,隔板17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厚度的过流槽171。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位于蓄冷管12的上部,通过设置多个隔板17,一方面能够对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相变储能材料掉落到蓄冷管12的下部,同时使融化后的相变储能材料能够通过过流槽171流到蓄冷管12的下部;另一方面隔板17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能够将相变储能材料的冷量传导至蓄冷管12的管壁,保证蓄冷装置在运输后期仍具有良好的的制冷效果。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载冷管14位于第一蓄冷腔122和第二蓄冷腔123的外壁均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翅板141,单个第二翅板141环绕载冷管14的周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翅板141一方面能够提高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对载冷管14的附着力,防止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从载冷管14脱落,另一方面第二翅板141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能够提高载冷管14与第一蓄冷腔122和第二蓄冷腔123的热交换面积,使充冷时位于第一蓄冷腔122或第二蓄冷腔123内的相变储能材料迅速吸冷,提高充冷效率。
当运输装置行驶的路段路况不佳时,车厢容易产生颠簸,使得蓄冷装置发生松动或掉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蓄冷装置还包括与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连接的减震组件50。
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50可以是橡胶块、弹簧等单一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零件形成的组合结构,利用橡胶块或弹簧身的变形将车厢上下颠簸时对蓄冷装置的作用应力消除,保证蓄冷装置安装在车厢内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为减震组件50和蓄冷排1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减震组件50和冷却管道2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蓄冷排10设置在冷却管道20内。减震组件50包括:外壳51,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支撑板52,沿水平方向设于外壳51内,将外壳51的安装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第一滑动腔51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滑动腔511的一端,并与两个第一滑动腔511均连通的第二滑动腔512;两个第一滑块53,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个第一滑动腔511内,且朝向第二滑动腔512的一侧均具有第一斜面531;至少两个弹性件54,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滑动腔511内,弹性件5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滑块53和第一滑动腔511远离第二滑动腔512的内壁;导向杆55,垂直于第一滑块53的滑动方向穿设于第二滑动腔512;以及第二滑块56,一端与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连接,另一端容置于第二滑动腔512内,导向杆55穿设于第二滑块56且与第二滑块56滑动配合,第二滑块56具有分别与两个第一斜面531抵接的两个第二斜面561。
当第二滑块56沿导向杆55滑动时,第二滑块56能够推动其中一个第一滑块53向远离第二滑动腔512的方向滑动,其中另一个第一滑块53在弹性件54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滑动腔512的方向滑动。
考虑到车厢主要受到来自竖直方向震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滑块53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第一滑动腔511内,第二滑块56与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连接,能够随蓄冷排10或冷却管道20一同上下移动。外壳51固定在车厢内壁或与旋转组件4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滑块56能够沿导向杆55在第三滑动腔内上下滑动,第二斜面561和第一斜面531配合,在第二滑块56上下滑动过程中推动第一滑块53在第一滑动腔511内滑动,在第一滑块53滑动时,弹性件54能够吸收第一滑块53的冲击力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蓄冷装置上的零部件因冲击力过大发生脱落或损坏。
如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块56位于第二滑动腔512内的部分为长方体,第一斜面531和第二斜面561均为与水平面成45度的倒角斜面,两个第一斜面531分别和两个第二斜面561接触配合,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
请参阅图11,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冷排灌装装置60,用于对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蓄冷排10灌装相变储能材料,包括:底座61;第一支撑梁62,设于底座61,用于对蓄冷排10邻近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进行支撑;调节杆63,设于第一支撑梁62,且在远离第一支撑梁62的方向上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631;第二支撑梁64,可滑动地设于调节杆63,且具有第二调节孔,蓄冷排10远离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被限位于调节杆63和第二支撑梁64所围合空间内;插销65,穿设于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63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冷排灌装装置60中第二支撑梁64可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杆63上,插销65用于将第二支撑梁64固定在调节杆63上,通过改变第二支撑梁64相对于第一支撑梁62的位置,能够对蓄冷排1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根据不同的灌装工艺参数改变蓄冷排10的倾斜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灌装量的需求。
使用时,将蓄冷排灌装装置60放置在地面上,底座61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可调节的支腿,根据地面情况,调整多个支腿的高度,使底座61保持水平;根据所需的灌装工艺参数调节第二支撑梁64的位置,然后通过插销65进行固定;将蓄冷排10放置在蓄冷排灌装装置60上,调节杆63和第一支撑梁62对蓄冷排10起到支撑作用,第二支撑梁64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集液管11位于下方;将第一集液管11的加液口与相变储能材料灌装管连通,开始灌装;随着灌装的进行,第一集液管11、蓄冷管12内逐渐填充相变储能材料,蓄冷管12内的气体经过液位观察孔排出,当液位邻近液位观察孔时,停止灌装,封堵液位观察孔和加液口,灌装完成。
请参阅图12,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蓄冷式车厢,包括:保温车厢7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蓄冷装置,蓄冷装置设于保温车厢70内。蓄冷装置缓慢释冷维持保温车厢70内部低温,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冻或冷藏的状态,防止其发生变质。此外,蓄冷式车厢还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蓄冷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发明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排,所述蓄冷排包括:
第一集液管,具有充液口;
多个蓄冷管,沿所述第一集液管的轴向排列设置,所述蓄冷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液管连通,另一端封闭且在邻近封闭端的位置开设有液位观察孔,所述第一集液管内腔和所述蓄冷管内腔连通且形成相变储能材料容纳腔;
多个密封件,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液位观察孔;
多个载冷管,同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蓄冷管,所述载冷管的一端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集液管,另一端贯穿所述蓄冷管的封闭端;
第二集液管,与多个所述载冷管贯穿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以及
第三集液管,与多个所述载冷管贯穿所述蓄冷管封闭端的一端均连通,所述第二集液管、所述载冷管和所述第三集液管形成供载冷剂流动的通道;
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
冷却管道,具有冷却腔,以及分设于所述冷却腔两端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蓄冷排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以及
风机,设于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
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用以使所述蓄冷排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或者带动所述冷却管道和所述蓄冷排一同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所述蓄冷管的内腔沿轴向形成有第一蓄冷腔和第二蓄冷腔,当所述蓄冷管竖向设置时,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其中之一用于容纳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其中另一用于容纳融化后成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
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内均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内孔壁与所述载冷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外周壁与所述蓄冷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隔板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厚度的过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形成所述冷却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蓄冷管的外壁均设有与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的第一翅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蓄冷管的所述第一翅板和所述冷却管道的内壁围合形成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的冷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管位于所述第一蓄冷腔和所述第二蓄冷腔的外壁均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翅板,单个所述第二翅板环绕所述载冷管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的减震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安装空间;
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于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外壳的安装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第一滑动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的一端,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均连通的第二滑动腔;
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内,且朝向所述第二滑动腔的一侧均具有第一斜面;
至少两个弹性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第二滑动腔的内壁;
导向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以及
第二滑块,一端与所述蓄冷排或所述冷却管道连接,另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且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具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的两个第二斜面;
当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导向杆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推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块向远离所述第二滑动腔的方向滑动,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二滑动腔的方向滑动。
6.蓄冷排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蓄冷排灌装相变储能材料,包括:
底座;
第一支撑梁,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梁用于对所述蓄冷排邻近所述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进行支撑;
调节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且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梁的方向上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
第二支撑梁,可滑动地设于所述调节杆,且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蓄冷排远离所述液位观察孔的一端被限位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梁所围合空间内;
插销,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
7.蓄冷式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车厢;以及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蓄冷装置,所述蓄冷装置设于所述保温车厢内。
CN202210143351.2A 2022-02-16 2022-02-16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Active CN114440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351.2A CN114440514B (zh) 2022-02-16 2022-02-16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351.2A CN114440514B (zh) 2022-02-16 2022-02-16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514A CN114440514A (zh) 2022-05-06
CN114440514B true CN114440514B (zh) 2023-03-07

Family

ID=81373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3351.2A Active CN114440514B (zh) 2022-02-16 2022-02-16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0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152B (zh) * 2022-07-12 2024-02-13 苏州惟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充冷的冷藏蓄冷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8501A (en) * 1988-03-17 1990-05-29 Sanden Corporation Cold preserving container
US20080216917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Fujitsu Limited Resin filling apparatus, fill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678965U (zh) * 2016-06-05 2016-11-09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快速旋转强化换热的机械式快速蓄冷系统
CN108561992A (zh) * 2018-05-21 2018-09-21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复合相变蓄冷介质的蓄冷器、系统及布置方法
EP3564602A1 (en) * 2018-05-04 2019-11-06 Meds2Go Holding BV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CN211813366U (zh) * 2019-11-21 2020-10-30 济南科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啤酒装填装置
CN214838297U (zh) * 2021-04-08 2021-11-23 天津佳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缓冲式减速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8501A (en) * 1988-03-17 1990-05-29 Sanden Corporation Cold preserving container
US20080216917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Fujitsu Limited Resin filling apparatus, fill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678965U (zh) * 2016-06-05 2016-11-09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快速旋转强化换热的机械式快速蓄冷系统
EP3564602A1 (en) * 2018-05-04 2019-11-06 Meds2Go Holding BV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CN108561992A (zh) * 2018-05-21 2018-09-21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复合相变蓄冷介质的蓄冷器、系统及布置方法
CN211813366U (zh) * 2019-11-21 2020-10-30 济南科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啤酒装填装置
CN214838297U (zh) * 2021-04-08 2021-11-23 天津佳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缓冲式减速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514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0781B (zh) 基于整体式蓄冷板的保温集装箱及其充冷供冷方法
CN114440514B (zh) 蓄冷装置、蓄冷排灌装装置及蓄冷式车厢
CN202885350U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101561210B (zh) 一种波浪形翅片式蓄冷热交换器
CN108826758B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201449096U (zh) 一种波浪形翅片式蓄冷热交换器
CA2176528C (en) Header and coil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apparatus
JP5276954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CN111816950A (zh) 电池储能模块
US3280586A (en) Portable cooler including holdover means
CN113314785B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内部冷却装置及其方法
CN212950051U (zh) 一种车载相变蓄冷储能装置
CN2195757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10986462A (zh) 一种高效充冷冰排
CN111845276A (zh) 可排冷凝水的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218987340U (zh) 一种便于动物精液低温保存运输储存箱
CN111174474A (zh) 一种蓄冷条
CN212431432U (zh) 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113758340A (zh)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
CN218269652U (zh) 一种蓄冷式翅片蒸发器
CN218565851U (zh) 冷量供应系统及保鲜箱
CN114279150B (zh) 一种载冷液箱及蓄冷式快速充冷装置
CN214688935U (zh) 蓄冷装置及冷链运输装置
CN212422749U (zh) 可排冷凝水的蓄冷条、蓄冷组件和冷藏车
CN212619474U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