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0323B -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0323B
CN114440323B CN202111602007.7A CN202111602007A CN114440323B CN 114440323 B CN114440323 B CN 114440323B CN 202111602007 A CN202111602007 A CN 202111602007A CN 114440323 B CN114440323 B CN 114440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plate
rotating shaft
air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2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0323A (zh
Inventor
武永宾
矫立涛
张千
刘翔
王红
秦赛赛
李红
韩永超
马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20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0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0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0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9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with additional radiant heat-discharg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本申请公开的电加热装置在能够摆动和/或转动的同时,还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温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能够使室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而电加热器是空调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辅助电加热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通常电加热器是固定安装在空调器内,在夏季不需要通过电加热器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时,固定安装的电加热器会阻碍空气的流动,进而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为了避免电加热器不影响空调器的制冷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式电加热器,包括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旋转轴和电加热板;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单元上,电加热板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单元上;传感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还与驱动单元电连接;通过传感器单元有效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制暖,根据是否需要制暖的结果来控制电加热板的工作状态,当电加热板不需要进行工作时,通过旋转轴带动电加热板的旋转,使电加热板的板面与空调的原始风向垂直;当电加热板电加热板需要工作时,通过旋转轴带动电加热板的旋转,使电加热板的板面与空调的原始风向平行。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电加热器只能通过控制电加热板的转动提高空调器的调温效果,调温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有效地提高空调器的调温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实现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绕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且所述转动组件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电加热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一端转动连接于外接部件,另一端设置有摆动台,所述摆动台构造有凹槽;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且与所述摆动台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与所述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滚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齿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孔的孔径大于出风孔的孔径,以使所述导风通道的孔径自所述进风孔至所述出风孔逐渐缩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开设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侧壁,所述进风孔开设在电加热板的第二侧壁上形成孔槽结构,贯穿所述电加热板并与所述出风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板为对称翼型;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电加热板的前缘端,所述进风孔位于与所述前缘端连接的一侧弧面上;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电加热板前缘端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通道沿所述电加热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朝远离所述电加热板的方向凸起。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构造有中空内腔和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时流经所述换热器并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还包括上述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竖向设置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电加热板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侧朝向所述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加热装置沿所述风机周向排布于所述风机与换热器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包括两种转动状态,一个是电加热板可以围绕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不同的转动方向;另一个是电加热板能够随转轴的摆动而摆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在能够摆动和/或转动的同时,还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温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加热装置去掉调节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电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除霜状态时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简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或制热状态时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简图。
附图标记:
100:电加热装置;110:电加热板;111:进风孔;112:出风孔;113:均流槽;120:第一转轴;121:滚轮;130:第二转轴;140:转动组件;141:滑块;142:摆动台;143:齿轮;150:调节部;151:滑槽;
200:换热器;
300:风机;
4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100,包括调节部150,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调节部150开设有滑槽151;转轴,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滑槽151内且沿滑槽151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转轴的第一端在滑槽151内滑动时实现转轴的摆动;电加热板110,连接于转轴,能够随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电加热板110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电加热板110摆动和/或转动,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100包括两种转动状态,一个是电加热板110可以围绕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110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110不同的转动方向;另一个是电加热板110能够随转轴的摆动而摆动,进而可以根据电加热板110不同的工作状态调整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100在能够摆动和/或转动的同时,还能够调节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调温效率。
可选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120和第二转轴130,第一转轴120的一端与电加热板11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121,滚轮121位于滑槽151内并能够沿滑槽151滑动;第二转轴130的一端与电加热板11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140,转动组件140实现第二转轴130端部绕垂直于第二转轴130轴向的方向转动;且转动组件140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板110转动。
第一转轴120的一端与电加热板11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121,滚轮121位于滑槽151内,通过使滚轮121沿滑槽151滑动到不同位置,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使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向不同方向导风。第一转轴120一方面通过滚轮121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以调节出风方向,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电加热板110围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将第一转轴120与电加热板110转动连接,这样的设置形式,使两种功能互相独立,电加热板110的摆动和转动不会发生干涉。第二转轴130的第一端与电加热板1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转动组件140。通过转动组件140实现第二转轴130端部绕垂直于第二转轴130轴向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实现电加热板110的摆动。同时,转动组件140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电加热板110转动。这样,将第二转轴130与电加热板110固定连接有效地避免第二转轴130与电加热板11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影响电加热板110的转动。
可选地,转动组件140包括齿轮143和滑块141,齿轮143的中心轴一端转动连接于外接部件,另一端设置有摆动台142,摆动台142构造有凹槽;滑块14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130,滑块141设置于凹槽内部且与摆动台142转动连接。
这样,齿轮143的转动带动摆动台142的转动,进而带动滑块141的转动,进一步地,带动电加热板110的转动。滑块141与摆动台142转动连接,这样的设置形式,能够保证滑块141在凹槽内部,当滑块141转动时可以使滑块141与摆动台142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当滚轮121带动电加热板110摆动时,滑块141的位置保持固定,又可以与摆动台142发生相对转动,使电加热板110以滑块141为支点进行摆动,进而调节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不同的出风方向。
本公开实施例中,滑块141与摆动台142的转动连接形式,用于使滑块141能够在摆动台142的凹槽内与摆动台142进行相对转动,例如,滑块141与摆动台14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只要能实现滑块141能够在摆动台142的凹槽内与摆动台142进行相对转动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齿轮143的中心轴的一端与外接部件的转动连接形式,同样也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齿轮143能够在固定位置转动即可。例如,在外接部件设置轴承座,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齿轮143的中心轴一端安装于轴承内,进而实现齿轮143在固定位置的转动。
可选地,滑块141与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
这样,便于滑块141的转动,有效地避免了滑块141与凹槽相接触的侧面带有棱角进而影响滑块141的正常转动。同时,滑块141与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还能够减小滑块141与摆动台142之间的摩擦,进而能够有效地延长滑块141与摆动台14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电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滚轮121;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齿轮143。
这样,第一驱动装驱动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摆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实现调节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不同的出风方向。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齿轮143的转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沿转轴的轴线转动,实现根据电加热板110不同的工作状态调节电加热板110不同的转动方向。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对电加热板110进行驱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代替手动调节,有效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分别对滚轮121和齿轮143的驱动,例如,可以为齿轮和电机的驱动方式,或者使电机和连杆的驱动方式,只要能够对滚轮121和齿轮143进行驱动即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导风通道的进风孔111的孔径大于出风孔112的孔径,以使导风通道的孔径自进风孔111至出风孔112逐渐缩小。
根据伯努利定理,在一条流线上,流速高压力低。进而将导风通道的进风孔111径大于出风孔112的孔径,使导风通道的孔径自进风孔111至出风孔112逐渐缩小,这样,在导风通道这一条流线上,导风通道的孔径逐渐缩小,进而压力逐渐降低,进一步地,风的流速逐渐变大。由于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用于调节出风方向,可能会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例如经过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调节出风方向后风会受到风机300转动的影响,进而破坏导风通道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将导风通道设置为孔径逐渐缩小的形式,进而提高流至导风通道出风孔112时的出风速度,风速变大进而受到风机300转动的影响会降低。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导风通道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进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调温效率。
可选地,出风孔112开设于电加热板110的第一侧壁,进风孔111开设在电加热板110的第二侧壁上形成孔槽结构,贯穿电加热板110并与出风孔112连通;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邻。
进风孔111开设在电加热板110的第二侧壁上形成孔槽结构,贯穿电加热板110并与出风孔112连通,形成的导风通道位于电加热板110的内部而不是位于电加热板110的表面。这样,能够保证导风通道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
可选地,电加热板110为对称翼型;出风孔112位于电加热板110的前缘端,进风孔111位于与前缘端连接的一侧弧面上;转轴连接于电加热板110前缘端的两侧。
对称翼型的设置形式可以有效地保证了电加热板110的稳定性,避免了因电加热板110结构的不对称导致电加热板110一侧的压强高于另一侧,进而导致电加热板110产生晃动,甚至对电加热板110造成损坏,影响电加热板110的正常使用。
电加热板110为对称翼型,具有前缘和后缘,将导风通道的出风孔112开设于电加热板110的前缘端,进风孔111开设于与前缘端连接的一侧弧面上,这样,能够增大电加热板110与风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前缘端的厚度高于后缘端的厚度,将转轴连接于电加热板110前缘端的两侧,这样,便于转轴带动电加热板110的转动和/或摆动,有效地防止了电加热板110在转动和/或摆动时的断裂。
可选地,导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通道沿电加热板110的长度方向排布。
这样,多个导风通道可以提高导风通道的调节效率。
可选地,多个导风通道的设置方向相同。
这样,可以保证出风方向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了电加热板110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
可选地,多个导风通道均与电加热板110的宽度方向平行。
这样,可以减小滚轮121的在滑槽151中的摆动角度,进而可以降低调节部150的尺寸,降低生产成本。此处的与电加热板110的宽度方向平行,并非指代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只要能够实现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滑动带动电加热的摆动时,可以调节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不同的出风方向即可。
可选地,滑槽151为弧形滑槽151,弧形滑槽151朝远离电加热板110的方向凸起。
这样,弧形滑槽151的中间位置是弧形滑槽151的最高点,当滚轮121从弧形滑槽151的中间位置分别向两侧滑动时,会带动电加热板110向两个不同方向的倾斜。进而可以使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可以调节不同的出风方向。通过将滑槽151设置为弧形滑槽151,并且弧形滑槽151朝远离电加热板110的方向凸起的形式,就可达到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实现调节不同出风方向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400,构造有中空内腔和与中空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300,设置于中空内腔,用于驱动空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换热器200,设置于中空内腔,空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流动时流经换热器200并与换热器200进行热交换;还包括上述的电加热装置100,电加热装置100竖向设置于风机300和换热器200之间,且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侧朝向风机300。
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会大大衰减,进而换热效率满足不了调温需求;或者,空调器在进行除霜时,会影响室内的换热效果。在风机300和换热器200之间竖向设置电加热装置100,空调室内机在进行制热或者除霜时,通过电加热装置100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调温效率。
此外,空调室内机调节出风方向是在出风口设置导风板,通过调节导风板的摆动角度进而调节不同的出风方向。用户在为了加快调温速度,调节导风板使风朝前吹,即风向平行于地面。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自然现象,在制冷时,冷空气集中在室内的下半部分,在制热时,热空气集中在室内的上半部分,进而导致调温效率较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制热时,调节电加热装置100使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倾斜一定的角度,进而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提升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同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滑动,进而带动电加热的摆动使经过导风通道的风斜向下吹,进而加快制热速度。在制冷时,调节电加热装置100使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同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滑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使经过导风通道的风斜向下吹,进而加快制冷速度。在制热或制冷的模式下,使电加热板110与原始风向倾斜一定的角度,此处的倾斜一定的角度指的是电加热板110的板面处于平行于原始风向与垂直于原始风向之间,进而在不影响正常的出风速度的前提下,使风通过电加热板110上的导风通道进行导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调温效率。
当室外机在除霜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调节电加热装置100使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垂直,同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滑动至滑槽151的中间位置使经过导风通道的风向处于水平。此时,原始风向与电加热板110的板面的接触面积处于最大面积,通过电加热板110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为除霜提供热量,进而提高除霜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根据空调器不同的工作状态调节电加热板110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调温效率和除霜效果。
可选地,电加热板110的后缘端沿电加热板110的长度方向构造有均流槽113,且均流槽113的设置方向与导风通道的设置方向相同。
空调室内机通过风机300的转动,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过换热器200的换热从出风口流出。风机300转动使风向朝向各个角度,只有与导风通道的设置方向相同的风才会较为容易的进入到导风通道,进而朝向各个角度的风不便于导风通道的导风。在电加热板110的后缘端沿电加热板110的长度方向构造均流槽113,使朝向各个角度的风经过均流槽113的梳理,进而使风向与导风通道的设置方向相同,这样,便于风进入到导风通道,进而有效地导风通道调节出风方向的效果。
可选地,调节部150设置于壳体400的外部,壳体400对应滑槽151的位置开设有开口,第一转轴120伸出开口以使滚轮121位于滑槽151内。
这样,用户可以手动调节滚轮121的摆动位置,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的摆动,将调节部150设置于壳体400的外部,便于用户的操作。
可选地,调节部150设置于壳体400的内部。
这样,保证了空调室内机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将调节部150设置于壳体400的内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了因外力因素对调节部150造成损坏进而影响电加热板110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灰尘或杂物从壳体400开设的开口进入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进而影响空调室内机的正常运行。
可选地,电加热装置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加热装置100沿风机300周向排布于风机300与换热器200之间。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电加热装置100,并且多个电加热装置100沿风机300周向排布于风机300于换热器200之间,有效地增大空气与电加热板110的接触面积,通过多个电加热板110对空气进行辅助加热和/或调节出风方向,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器的调温效率和/或除霜效果。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400内部,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空调室内机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温度检测装置运行状态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和/或第二驱动装置。
这样,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空调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滑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使热风斜向下吹;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齿轮143的转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倾斜一定角度。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在滑槽151中滑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摆动,使冷风斜向上吹;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齿轮143的转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倾斜一定角度。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空调室内机处于除霜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滚轮121滑动至滑槽151的中间位置,使风向水平;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齿轮143的转动,进而带动电加热板110的板面与原始风向垂直。这样,代替用户手动调节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调节方式,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部,固定于设置于外接部件,所述调节部开设有滑槽;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内且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端能够绕垂直于所述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实现所述转轴的摆动;
电加热板,连接于所述转轴,能够随所述转轴的摆动而摆动,且能够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电加热板上还构造有导风通道,通过所述电加热板摆动和/或转动,调节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方向;
其中,所述转轴包括:
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
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实现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绕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轴向的方向转动;且所述转动组件可被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电加热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一端转动连接于外接部件,另一端设置有摆动台,所述摆动台构造有凹槽;
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部且与所述摆动台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与所述凹槽相接触的侧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滚轮;和,
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通道的进风孔的孔径大于出风孔的孔径,以使所述导风通道的孔径自所述进风孔至所述出风孔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孔开设于所述电加热板的第一侧壁,所述进风孔开设在电加热板的第二侧壁上形成孔槽结构,贯穿所述电加热板并与所述出风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板为对称翼型;
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电加热板的前缘端,所述进风孔位于与所述前缘端连接的一侧弧面上;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电加热板前缘端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通道沿所述电加热板的长度方向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朝远离所述电加热板的方向凸起。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构造有中空内腔和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时流经所述换热器并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竖向设置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之间,且所述电加热板上的导风通道的出风侧朝向所述风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加热装置沿所述风机周向排布于所述风机与换热器之间。
CN202111602007.7A 2021-12-24 2021-12-24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114440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2007.7A CN114440323B (zh) 2021-12-24 2021-12-24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2007.7A CN114440323B (zh) 2021-12-24 2021-12-24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323A CN114440323A (zh) 2022-05-06
CN114440323B true CN114440323B (zh) 2024-04-23

Family

ID=8136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2007.7A Active CN114440323B (zh) 2021-12-24 2021-12-24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032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67912A (ko) * 2003-12-29 2005-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터장치가 장착된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3415698A (zh) * 2010-11-05 2013-11-27 姜玊礼 风向调节叶片型竖直轴风车
CN105757946A (zh) * 2014-12-17 2016-07-1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06595A (zh) * 2017-10-20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可变角度电加热控制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空调器
CN107940750A (zh) * 2017-10-20 2018-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电加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08916990A (zh) * 2018-05-22 2018-11-3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31063U (zh) * 2020-05-29 2021-01-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器结构及风管机
WO2021017142A1 (zh) * 2019-08-01 2021-02-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
CN112880013A (zh) * 2019-11-30 2021-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432287A (zh) * 2021-07-27 2021-09-2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5105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Hollender John E Gear and coup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67912A (ko) * 2003-12-29 2005-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히터장치가 장착된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3415698A (zh) * 2010-11-05 2013-11-27 姜玊礼 风向调节叶片型竖直轴风车
CN105757946A (zh) * 2014-12-17 2016-07-1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06595A (zh) * 2017-10-20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可变角度电加热控制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空调器
CN107940750A (zh) * 2017-10-20 2018-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电加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08916990A (zh) * 2018-05-22 2018-11-30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1017142A1 (zh) * 2019-08-01 2021-02-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
CN112880013A (zh) * 2019-11-30 2021-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431063U (zh) * 2020-05-29 2021-01-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器结构及风管机
CN113432287A (zh) * 2021-07-27 2021-09-2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323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2614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JP462010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18055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247586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4039B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部件和空调器
JP2018025344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8029940A1 (ja) 空気調和機
EP4056908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JP201814619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440323B (zh) 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79088A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11232538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5240939B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45791U (zh) 空调器
CN109405069B (zh)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1011883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1635213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11520820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798594B (zh) 送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0779089B (zh)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空调器
CN205048569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114263982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713518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
CN22035554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186960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