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5554B -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5554B
CN114435554B CN202210267371.0A CN202210267371A CN114435554B CN 114435554 B CN114435554 B CN 114435554B CN 202210267371 A CN202210267371 A CN 202210267371A CN 114435554 B CN114435554 B CN 114435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ship
semi
pressing plat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73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5554A (zh
Inventor
周星
徐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73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5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5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5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5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5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设计图纸上,将距离半船体起浮断面最近的一档肋位纵骨贯穿孔补板形式设计为水密补板形式;并且设计出半船体上开设流水孔和透气孔的位置;S2、对建造所述半船体的板材进行下料,并在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对应的所述板材上加工出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S3、对所述半船体进行建造,并在所述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S4、利用多个封堵件对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进行封堵;S5、进行半船起浮。本发明无需采用封板即可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造船模式中,为提高船坞利用率,通常采用整船加半船同时串联建造的方式,整船建造完毕出坞时,半船必须具备起浮条件。根据船舶建造策划,半船起浮区域往往是非水密区域,不具备浮力,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封板装置通过焊接形式或非焊接形式对半船起浮断面进行封堵,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
一是目前船舶趋于大型化,半船起浮断面面积巨大,采用封板装置将极大地浪费钢板材料;二是采用焊接形式将极大浪费人工成本,效率低下,若采用非焊接形式又需要制作大量拉码工装,同样浪费人工,效率低;三是因船体变形等各方面原因,封板与断面贴合度无法保证,造成水密性不可靠,起浮过程中容易漏水;四是后期拆装工作复杂,耗费人工,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无需采用封板即可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设计图纸上,将距离半船体起浮断面最近的一档肋位纵骨贯穿孔补板形式设计为水密补板形式;并且设计出半船体上开设流水孔和透气孔的位置;
S2、对建造所述半船体的板材进行下料,并在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对应的所述板材上加工出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
S3、对所述半船体进行建造,并在所述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
S4、利用多个封堵件对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进行封堵;
S5、进行半船起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开设的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的数量和孔径根据所在舱室的液体过流面积要求计算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在所述板材上加工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数控加工设备为数控切割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需要对焊接所述水密补板的位置进行水密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封堵件为橡胶塞组件,所述橡胶塞组件穿设在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中,所述橡胶塞组件能够变形以封堵所述流水孔和所述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塞组件包括夹紧组件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夹设有橡胶件,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抵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相向运动以挤压所述橡胶件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螺杆、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压板、所述橡胶件和所述第二压板上,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接,且与所述第一压板背离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接,且与所述第二压板背离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6、在所述半船体上开设人孔和管道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需要对开设好的所述人孔的边缘和所述管道贯穿孔的边缘进行打磨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在设计图纸上,对距离半船体起浮断面最近的一档肋位纵骨贯穿孔补板形式设计为水密补板形式,并设计出半船体上开设流水孔和透气孔的位置,然后在建造阶段,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从而防止水从肋位纵骨贯穿孔处流入半船体中,利用封堵件对流水孔和透气孔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水从流水孔和透气孔处流入到半船体中。通过上述方式,半船体形成水密的密闭舱室,无需采用封板即可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保证半船体顺利起浮。而且在起浮后,无需对水密补板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浪费人工,提升造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中半船体的肋位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中橡胶塞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
1、橡胶塞组件;11、第一压板;12、第二压板;13、橡胶件;14、螺杆;15、第一紧固螺母;16、第二紧固螺母;2、流水孔;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现代造船模式中,为提高船坞利用率,通常采用整船加半船同时串联建造的方式,整船建造完毕出坞时,半船必须具备起浮条件。根据船舶建造策划,半船起浮区域往往是非水密区域,不具备浮力。
为了无需采用封板即可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本半船起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设计图纸上,将距离半船体起浮断面最近的一档肋位纵骨贯穿孔补板形式设计为水密补板形式;并且设计出半船体上开设流水孔2和透气孔3的位置;
S2、对建造半船体的板材进行下料,并在流水孔2和透气孔3对应的板材上加工出流水孔2和透气孔3;
S3、对半船体进行建造,并在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
S4、利用多个封堵件对流水孔2和透气孔3进行封堵;
S5、进行半船起浮。
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从而防止水从肋位纵骨贯穿孔处流入半船体中,利用封堵件对流水孔2和透气孔3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水从流水孔2和透气孔3处流入到半船体中。通过上述方式,半船体形成水密的密闭舱室,无需采用封板即可形成临时密闭舱室,从而满足起浮要求,保证半船体顺利起浮。而且在起浮后,无需对水密补板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浪费人工,提升造船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开设的流水孔2和透气孔3的数量和孔径根据所在舱室的液体过流面积要求计算所得。通过计算即可满足不同舱室的需要,从而保证所在舱室的液体过流面积满足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在板材上加工流水孔2和透气孔3。采用数控加工设备能够保证的精度,而且可以保证流水孔2和透气孔3的加工质量,无需对流水孔2和透气孔3进行二次打磨,从而提升施工的速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控加工设备采用数控切割机。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需要对焊接水密补板的位置进行水密测试。通过水密测试即可对水密补板的焊接质量质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焊接水密补板的位置的水密性,避免水从焊接水密补板的位置流入半船体。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封堵件为橡胶塞组件1,橡胶塞组件1穿设在流水孔2和透气孔3中,橡胶塞组件1能够变形以封堵流水孔2和透气孔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封堵流水孔2和透气孔3,流水孔2和透气孔3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便于半船体起浮前利用封堵件进行封堵。
具体地,橡胶塞组件1包括夹紧组件和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第一压板11与第二压板12之间夹设有橡胶件13,夹紧组件与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抵接,且能够带动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相向运动以挤压橡胶件13变形。通过橡胶件13变形,封堵橡胶件13与流水孔2或者透气孔3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水密连接,防止水从橡胶件13与流水孔2或者透气孔3之间的间隙渗入半船体中。
进一步地,夹紧组件包括螺杆14、第一紧固螺母15和第二紧固螺母16,螺杆14穿设在第一压板11、橡胶件13和第二压板12上,第一紧固螺母15与螺杆14螺接,且与第一压板11背离第二压板12的一侧抵接,第二紧固螺母16与螺杆14螺接,且与第二压板12背离第一压板11的一侧抵接。在使用时,首先将橡胶件13穿设在流水孔2或者透气孔3中,然后旋拧第一紧固螺母15和第二紧固螺母16,推动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运动挤压橡胶件13,使得橡胶件13变形,封堵流水孔2或者透气孔3。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6、在半船体上开设人孔和管道贯穿孔。由于人孔和管道贯穿孔的直径较大,封堵起来非常麻烦,因此,通过在半船体起浮后再进行开设,可以避免在起浮时封堵人孔和管道贯穿孔。
由于半船体起浮后,只能利用人工开设人孔和管道贯穿孔,为了保证开孔的质量,进一步地,步骤S6中,需要对开设好的人孔的边缘和管道贯穿孔的边缘进行打磨作业。通过打磨作业,将人孔的边缘和管道贯穿孔的边缘的毛刺清除,保证人孔的边缘和管道贯穿孔的边缘的光滑。
本半船起浮的方法摒弃了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封板方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通过优化半船体上不同开孔的开设形式及时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流水孔2及透气孔3更改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以便后期封堵件快速封堵;将大型的人孔和管道贯穿孔的开设时机推后到半船体起浮以后,减少封堵工作量。通过该方法,将原本需要7天的封板工作缩短到0.5天时间,节省大量的封板材料及焊接作业,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稳定。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设计图纸上,将距离半船体起浮断面最近的一档肋位纵骨贯穿孔补板形式设计为水密补板形式;并且设计出半船体上开设流水孔(2)和透气孔(3)的位置;
S2、对建造所述半船体的板材进行下料,并在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对应的所述板材上加工出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
S3、对所述半船体进行建造,并在所述肋位纵骨贯穿孔处采用水密补板进行焊接封堵;
S4、利用多个封堵件对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进行封堵;
S5、进行半船起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开设的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的数量和孔径根据所在舱室的液体过流面积要求计算所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在所述板材上加工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加工设备为数控切割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需要对焊接所述水密补板的位置进行水密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封堵件为橡胶塞组件(1),所述橡胶塞组件(1)穿设在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中,所述橡胶塞组件(1)能够变形以封堵所述流水孔(2)和所述透气孔(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组件(1)包括夹紧组件和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所述第一压板(11)与所述第二压板(12)之间夹设有橡胶件(13),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第一压板(11)和所述第二压板(12)抵接,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压板(11)和所述第二压板(12)相向运动以挤压所述橡胶件(13)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螺杆(14)、第一紧固螺母(15)和第二紧固螺母(16),所述螺杆(14)穿设在所述第一压板(11)、所述橡胶件(13)和所述第二压板(12)上,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5)与所述螺杆(14)螺接,且与所述第一压板(11)背离所述第二压板(12)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母(16)与所述螺杆(14)螺接,且与所述第二压板(12)背离所述第一压板(11)的一侧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在所述半船体上开设人孔和管道贯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需要对开设好的所述人孔的边缘和所述管道贯穿孔的边缘进行打磨作业。
CN202210267371.0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Active CN114435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371.0A CN114435554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371.0A CN114435554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5554A CN114435554A (zh) 2022-05-06
CN114435554B true CN114435554B (zh) 2022-11-08

Family

ID=8135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7371.0A Active CN114435554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55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5830A (zh) * 2017-08-17 2018-02-1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尾轴孔或海底阀箱密试封堵方法
CN207360518U (zh) * 2017-05-17 2018-05-1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临时起浮的密封装置
CN108909967A (zh) * 2018-07-19 2018-11-30 芜湖籁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下水临时封堵装置
CN109250034A (zh) * 2018-06-21 2019-01-22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
CN208665477U (zh) * 2018-08-31 2019-03-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天津)海上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船体结构整体式水密补板
CN110254614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端面的封板装置
CN112550598A (zh) * 2020-11-25 2021-03-2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舱室未安装穿舱件前的临时堵漏装置及临时堵漏方法
WO2021132840A1 (ko) * 2019-12-26 2021-07-0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드라이도크 미부양 탠덤 공법을 적용한 선박건조공법
CN214002001U (zh) * 2020-10-27 2021-08-20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时的管隧密封工装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60518U (zh) * 2017-05-17 2018-05-15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临时起浮的密封装置
CN107685830A (zh) * 2017-08-17 2018-02-1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尾轴孔或海底阀箱密试封堵方法
CN109250034A (zh) * 2018-06-21 2019-01-22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
CN108909967A (zh) * 2018-07-19 2018-11-30 芜湖籁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下水临时封堵装置
CN208665477U (zh) * 2018-08-31 2019-03-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天津)海上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船体结构整体式水密补板
CN110254614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端面的封板装置
WO2021132840A1 (ko) * 2019-12-26 2021-07-0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드라이도크 미부양 탠덤 공법을 적용한 선박건조공법
CN214002001U (zh) * 2020-10-27 2021-08-20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起浮时的管隧密封工装
CN112550598A (zh) * 2020-11-25 2021-03-2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舱室未安装穿舱件前的临时堵漏装置及临时堵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5554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19423A1 (zh) 一种船舶货油舱槽型舱壁与防积板装焊方法
CN114435554B (zh) 一种半船起浮的方法
CN1539702A (zh) “舱中舱”式水下管道常压干式焊接工作舱
CN209811582U (zh) 大直径管道对口偏差处理定位装置
CN202493671U (zh) 水下耐压舱
CN211943674U (zh) 一种船舶海底门便捷式试压装置
CN104296941A (zh) 一种船体结构的角焊缝密性试验方法
CN111188950A (zh) 一种管道水密穿舱的方法
CN210400733U (zh) 一种密封测试自动对接封堵机构
CN211742677U (zh) 一种核电厂一回路水池复合式浮块装置
CN110949639B (zh) 一种水面船舶通海阀系泊状态修理方法及适用于该方法的封堵工装
CN212145059U (zh) 一种沉船打捞水下高压干式焊接舱
CN210555542U (zh) 一种舵柄舵杆配合装置
CN112793732A (zh) 一种船舶海底门格栅的制造方法及船舶海底门格栅
CN202215751U (zh) 排气阀
CN219212888U (zh) 一种耙吸挖泥船溢流筒船体对接法兰定位工装
CN112173005B (zh) 一种拦水槽泄放阀
CN110921121B (zh) 罐底加热板更换施工方法
CN219777930U (zh) 一种设置有锚定结构的主动探测声纳
CN211543827U (zh) 一种海上船舶浮力加强装置
CN213862563U (zh) 一种基于自航型检测机器人的船体结构
CN217348161U (zh) 一种用于半潜平台快速装拆的浮筒装置
CN217556848U (zh) 水下闸板门
CN211336340U (zh) 集中进水系统及具有其的船舶
CN218839720U (zh) 一种船用阴极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