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1702B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1702B
CN114431702B CN202011213507.7A CN202011213507A CN114431702B CN 114431702 B CN114431702 B CN 114431702B CN 202011213507 A CN202011213507 A CN 202011213507A CN 114431702 B CN114431702 B CN 114431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appliance
pressure
pressure cooking
pressure regula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35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1702A (zh
Inventor
梅若愚
程志喜
顾青松
梁少雄
陈鹏
邓领文
李发展
冯绍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35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1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1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1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烹饪指令;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当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时,表明烹饪进程进入沸腾阶段,锅内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此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能够避免锅内持续处于高热高压状态导致沸腾现象过于剧烈,从而在保证小幅度持续沸腾的基础上,有利于避免沸腾过程中出现溢出、喷水等现象,从而避免压力烹饪器具或是厨房污染,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一种控制装置、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压力锅等压力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由于持续沸腾,容易产生溢出、喷水等现象,导致压力烹饪器具或是厨房污染,给用户造成不便,导致用户投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压力烹饪器具,该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烹饪指令;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接收烹饪指令后,能够控制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随着锅内温度升高,锅内压力也会上升,导致盖体上浮。当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时,表明烹饪进程进入沸腾阶段,锅内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此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能够避免锅内持续处于高热高压状态导致沸腾现象过于剧烈,从而在保证小幅度持续沸腾的基础上,有利于避免沸腾过程中出现溢出、喷水等现象,从而避免压力烹饪器具或是厨房污染,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相较于以锅内压力或锅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作为判断基准的方案而言,本方案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作为判断基准,更加简单直接,能够避免对高温高压的锅体进行直接检测,不易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也有利于延长相应的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磁性件和磁感应元件,该磁性件和该磁感应元件中的一者设在该盖体上,另一者设在该压力烹饪器具的锅体上,且该磁性件与该磁感应元件对应设置;该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该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该设定位置;基于该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变化为设定信号,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磁性件和磁感应元件,磁性件和磁感应元件对应设置,磁感应元件能够检测到磁性件的磁场。当磁性件与磁感应元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即发生变化。因此,利用磁性件和磁感应元件的配合,能够间接检测盖体与锅体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本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具体地,将磁性件设在盖体上,将磁感应元件设在锅体上;或者,将磁性件设在锅体上,将磁感应元件设在盖体上。在烹饪过程中,锅体的位置保持不变,盖体会随着锅内压力的升高而上浮,当锅内压力达到沸腾阶段对应的压力时,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磁性件与磁感应元件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磁感应元件可输出设定信号,从而可以判定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而当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不是设定信号时,表明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尚未上浮至设定位置,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
其中,对于磁性件设在盖体上、磁感应元件设在锅体上的方案,锅体与盖体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这样,盖体上无需设置电导线,而磁感应元件可以直接与设在锅体上的控制器相连,使得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传递至锅体的控制器上。如此,该方案既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的结构,又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的线路布局,同时也能够避免盖体浮动对磁感应元件的连接线路产生影响,因而有利于提高磁感应元件的使用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磁感应元件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
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都是较为常用的磁感应元件,都能够与磁性件相配合,实现非接触式检测功能。其中,相较于霍尔传感器,干簧管可通过通断状态的变化来区分输出信号的变化,比如当干簧管由接通状态变化为断开状态时,表明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压力烹饪器具的电控程序。
具体地,磁性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磁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压力烹饪器具包括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设在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或锅体上,用于检测该盖体与该锅体之间的距离;该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该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该设定位置;基于该检测结果在设定距离范围内,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包括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能够直接检测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与锅体之间的距离,进而直观地反映出盖体与锅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本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具体地,将距离传感器设在盖体上,或者将距离传感器设在锅体上。在烹饪过程中,锅体的位置保持不变,盖体会随着锅内压力的升高而上浮,当锅内压力达到沸腾阶段对应的压力时,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锅体与盖体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范围内,从而可以判定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而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锅体与盖体之间的距离不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表明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尚未上浮至设定位置,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
其中,对于距离传感器设在锅体上的方案,锅体与盖体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这样,盖体上无需设置电导线,而距离传感器可以直接与设在锅体上的控制器相连,使得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传递至锅体的控制器上。如此,该方案既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的结构,又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的线路布局,同时也能够避免盖体浮动对距离传感器的连接线路产生影响,因而有利于提高距离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距离传感器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基于该盖体的累计上浮距离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经过研究发现,将盖体的累计上浮距离限定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如1mm、1.5mm、2mm、2.5mm、3mm等,既避免了盖体上浮距离过小导致锅内尚未沸腾即开始降低功率加热或者间歇式加热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缩短烹饪时长;又避免了盖体上浮距离过大导致锅内持续高温高热相对较长时间之后才开始降低功率加热或者间歇式加热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沸腾过程中发生溢出、喷水等现象。
当然,盖体的累计上浮距离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基于该累计时长达到该设定时长,结束烹饪。
当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表明锅内食材的烹饪程度已达到所需状态,此时自动结束烹饪即可,而无需用户手动结束,这提高了压力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而当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没有达到设定时长时,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的步骤即可。
其中,设定时长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而定。进一步地,设定时长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由用户手动设定,也可以预先存储在压力烹饪器具的存储器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设定时长在20min至50min的范围内。
将设定时长限定在20min至50min的范围内,如20min、30min、40min、50min等,能够满足大部分食材的烹饪需求,既能够避免设定时长过短导致食材口感偏生,也能够避免设定时长过长导致食材口感口感偏老。
其中,不同食材的具体设定时长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而定。当然,设定时长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或者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以该第一设定功率间歇式加热。
当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相较于变功率加热的方案,既有利于减少压力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的功率档位,从而简化加热元件的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保证加热元件为锅体高效供热,从而保证锅内保持小幅度的持续沸腾。同时,该方案也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或者,当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相较于降低功率加热的方案,既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压力烹饪器具的加热元件的功率档位,从而进一步简化加热元件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保证加热元件为锅体高效供热,从而保证锅内保持小幅度的持续沸腾。同时,该方案也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的步骤中,该第二设定功率在200W至700W的范围内。
当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时,对于控制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的方案,将第二设定功率限定在200W至700W的范围内,如200W、300W、400W、500W、600W、700W等,既避免了加热功率过低而影响沸腾,又避免了加热功率过高导致沸腾程度偏高。
当然,第二设定功率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第一设定功率为额定功率。
第一设定功率采用压力烹饪器具的额定功率,有利于压力烹饪器具接收烹饪指令后快速加热,使得锅内温度快速升高,有利于压力烹饪器具快速升温起压,有利于食材快速受热,从而缩短烹饪时长,提高烹饪效率。
当然,第一设定功率不局限于额定功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比如也可以采用大调功比的功率加热。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和处理器,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组件,该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加热元件;锅盖组件,盖合于该锅体组件,并与该锅体组件形成烹饪腔,且该锅盖组件包括盖体该加热元件用于加热该烹饪腔;如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与该加热元件相连,用于控制该加热元件。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外阀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外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压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内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压座与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档位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滑块及自锁销、复位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锅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锅盖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4所示锅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的示意框图;
图2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4至图2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锅盖,11盖体,111支撑柱,112旋转限位凸块,113安装槽,114止挡筋,115滑动导槽,116杠杆安装座,117滑动限位槽,118密封槽,119旋盖活动槽,12调压座,121导向槽,122旋转槽,123调压凹坑,124驱动凸起,13排气阀芯,131排气通道,14拨动件;
2调压阀,21内阀,211滑块,212密封锥,213硅胶卡件,22外阀,221调压阶梯面,2211第一调压平面,2212第二调压平面,2213第三调压平面,2214第一调压斜面,2215第二调压斜面,2216调压平面,2217调压斜面,222避让槽,2221倒角,223外壳,2231限位凸起,2232限位凹槽,2233提手环,2234导向筋,224柔性件,225滑槽,226铁芯;
3档位固定件,31支撑面,32钩接凸块,33限位轴肩,34凸包;
4第一弹性复位件;
5第二弹性复位件;
6自锁滑块,61钩接凸起,62通孔;
71浮子阀,72自锁销,73复位弹簧;
8手动排气结构,81活动件,82连动杠杆,83第三弹性复位件,84密封件;
9降噪盖;
100锅盖组件,102磁性件,200压力烹饪器具,202锅体组件,2020锅体,2022内胆,2024外锅,2026加热元件,2028温度传感器,2030电源板,2032控制板,2034磁感应元件,204控制装置,2042存储器,204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9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用于压力烹饪器具200,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2:接收烹饪指令;
步骤S304:控制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
步骤S306:判断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
步骤S308:基于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设定位置,控制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在接收烹饪指令后,能够控制压力烹饪器具200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随着锅内温度升高,锅内压力也会上升,导致盖体11上浮。当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时,表明烹饪进程进入沸腾阶段,锅内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此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能够避免锅内持续处于高热高压状态导致沸腾现象过于剧烈,从而在保证小幅度持续沸腾的基础上,有利于避免沸腾过程中出现溢出、喷水等现象,从而避免压力烹饪器具200或是厨房污染,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相较于以锅内压力或锅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作为判断基准的方案而言,本方案以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作为判断基准,更加简单直接,能够避免对高温高压的锅体2020进行直接检测,不易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也有利于延长相应的检测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设定功率为额定功率。
第一设定功率采用压力烹饪器具200的额定功率,有利于压力烹饪器具200接收烹饪指令后快速加热,使得锅内温度快速升高,有利于压力烹饪器具200快速升温起压,有利于食材快速受热,从而缩短烹饪时长,提高烹饪效率。
当然,第一设定功率不局限于额定功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比如也可以采用大调功比的功率加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磁性件102和磁感应元件2034,该磁性件102和该磁感应元件2034中的一者设在该盖体11上,另一者设在该压力烹饪器具200的锅体2020上,且该磁性件102与该磁感应元件2034对应设置。
步骤S306具体包括:
根据该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基于该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变化为设定信号,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磁性件102和磁感应元件2034,磁性件102和磁感应元件2034对应设置,磁感应元件2034能够检测到磁性件102的磁场。当磁性件102与磁感应元件203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磁感应元件2034的输出信号即发生变化。因此,利用磁性件102和磁感应元件2034的配合,能够间接检测盖体11与锅体2020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盖体11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本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具体地,将磁性件102设在盖体11上,将磁感应元件2034设在锅体2020上;或者,将磁性件102设在锅体2020上,将磁感应元件2034设在盖体11上。在烹饪过程中,锅体2020的位置保持不变,盖体11会随着锅内压力的升高而上浮,当锅内压力达到沸腾阶段对应的压力时,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磁性件102与磁感应元件2034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磁感应元件2034可输出设定信号,从而可以判定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而当磁感应元件2034的输出信号不是设定信号时,表明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尚未上浮至设定位置,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
其中,对于磁性件102设在盖体11上、磁感应元件2034设在锅体2020上的方案,锅体2020与盖体11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这样,盖体11上无需设置电导线,而磁感应元件2034可以直接与设在锅体2020上的控制器相连,使得磁感应元件2034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传递至锅体2020的控制器上。如此,该方案既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结构,又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线路布局,同时也能够避免盖体11浮动对磁感应元件2034的连接线路产生影响,因而有利于提高磁感应元件2034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该磁感应元件2034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
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都是较为常用的磁感应元件2034,都能够与磁性件102相配合,实现非接触式检测功能。
其中,相较于霍尔传感器,干簧管可通过通断状态的变化来区分输出信号的变化,比如当干簧管由接通状态变化为断开状态时,表明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电控程序。
具体地,磁性件102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磁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设在该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或锅体2020上,用于检测该盖体11与该锅体2020之间的距离。
步骤S306具体包括:
根据该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基于该检测结果在设定距离范围内,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能够直接检测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与锅体2020之间的距离,进而直观地反映出盖体11与锅体202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判断盖体11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本方案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具体地,将距离传感器设在盖体11上,或者将距离传感器设在锅体2020上。在烹饪过程中,锅体2020的位置保持不变,盖体11会随着锅内压力的升高而上浮,当锅内压力达到沸腾阶段对应的压力时,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锅体2020与盖体11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范围内,从而可以判定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而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锅体2020与盖体11之间的距离不在设定距离范围内时,表明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尚未上浮至设定位置,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
其中,对于距离传感器设在锅体2020上的方案,锅体2020与盖体11可以采用分体式设计。这样,盖体11上无需设置电导线,而距离传感器可以直接与设在锅体2020上的控制器相连,使得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传递至锅体2020的控制器上。如此,该方案既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结构,又简化了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线路布局,同时也能够避免盖体11浮动对距离传感器的连接线路产生影响,因而有利于提高距离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距离传感器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基于该盖体的累计上浮距离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判定该压力烹饪器具200上浮至该设定位置。
经过研究发现,将盖体11的累计上浮距离限定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如1mm、1.5mm、2mm、2.5mm、3mm等,既避免了盖体11上浮距离过小导致锅内尚未沸腾即开始降低功率加热或者间歇式加热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缩短烹饪时长;又避免了盖体11上浮距离过大导致锅内持续高温高热相对较长时间之后才开始降低功率加热或者间歇式加热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沸腾过程中发生溢出、喷水等现象。
当然,盖体11的累计上浮距离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10:判断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若是,执行步骤S312,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12:基于该累计时长达到设定时长,结束烹饪。
当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达到设定时长时,表明锅内食材的烹饪程度已达到所需状态,此时自动结束烹饪即可,而无需用户手动结束,这提高了压力烹饪器具200的自动化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而当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没有达到设定时长时,继续执行判断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的步骤即可。
其中,设定时长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而定。进一步地,设定时长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由用户手动设定,也可以预先存储在压力烹饪器具200的存储器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该设定时长在20min至50min的范围内。
将设定时长限定在20min至50min的范围内,如20min、30min、40min、50min等,能够满足大部分食材的烹饪需求,既能够避免设定时长过短导致食材口感偏生,也能够避免设定时长过长导致食材口感口感偏老。
其中,不同食材的具体设定时长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而定。当然,设定时长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8具体包括:
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11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
当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相较于变功率加热的方案,既有利于减少压力烹饪器具200的加热元件2026的功率档位,从而简化加热元件2026的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保证加热元件2026为锅体2020高效供热,从而保证锅内保持小幅度的持续沸腾。同时,该方案也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在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11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的步骤中,该第二设定功率在200W至700W的范围内。
当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时,对于控制压力烹饪器具200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的方案,将第二设定功率限定在200W至700W的范围内,如200W、300W、400W、500W、600W、700W等,既避免了加热功率过低而影响沸腾,又避免了加热功率过高导致沸腾程度偏高。
当然,第二设定功率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8具体包括:
基于该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11上浮至该设定位置,控制该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间歇式加热。
当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盖体11上浮至设定位置时,控制压力烹饪器具200以第一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相较于降低功率加热的方案,既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压力烹饪器具200的加热元件2026的功率档位,从而进一步简化加热元件2026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保证加热元件2026为锅体2020高效供热,从而保证锅内保持小幅度的持续沸腾。同时,该方案也有利于简化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电控程序,进而减少发生电控故障的概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锅盖组件100和锅体组件202,两者形成密闭空间。如图28所示,锅盖组件100包括有感应磁铁,锅体组件202包括有加热元件2026以及内胆2022,内胆2022放置在外锅2024中,加热元件2026加热内胆2022,温度传感器2028与内胆2022接触,干簧管安装在外锅2024上。
当锅内产生压力,锅盖上浮,感应磁铁向上移动,干簧管信号发生改变,然后调整加热功率,避免产生溢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2:上电后,接收用户选择的高压档烹饪指令或低压档烹饪指令;
步骤S404:启动功能菜单,控制压力烹饪器具全功率加热;
步骤S406:判断干簧管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是,执行步骤S408,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406;
步骤S408:将输出功率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P1;
步骤S410:判断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二设定功率P1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若是,结束烹饪,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410。
换言之,压力烹饪器具200上电(接通电源),锅盖组件旋合到位,用户选择高压档(70KPa)或是低压沸腾档(30KPa)。
启动功能菜单,全功率P加热,判断干簧管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是,调整加热功率,降低至P1(200~700W)。
如果达到以功率P1加热设置的时间t1(20~50min),完成烹饪。
如果没有达到以功率P1加热设置的时间t1(20~50min),继续以加热功率P1加热。
其中,全功率即为采用额定功率的第一设定功率。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烹饪过程的多级调压功能的各菜单对于食材的普适性,可以适应用户烹饪的各种操作;同时可以避免在沸腾烹饪过程中出现溢出现象。
如图4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204,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存储器2042和处理器2044。其中,该存储器2042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2044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7所示,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200,包括:锅体组件202、锅盖组件100和如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204。
具体地,该锅体组件202包括锅体2020和加热元件2026。锅盖组件100盖合于该锅体组件202,并与该锅体组件202形成烹饪腔。并且该锅盖组件100包括盖体11,该加热元件2026用于加热该烹饪腔。控制装置204与该加热元件2026相连,用于控制该加热元件2026。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器具200,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204,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锅盖组件100还包括调压阀2,调压阀2设在盖体11上,该调压阀2用于调节该烹饪腔的烹饪压力档位。锅体2020包括内胆2022和外锅2024,加热元件2026与内胆2022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压力烹饪器具200具体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夹钳式压力锅,盖体11具体可以为压力锅的内盖。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如图5和图7所示,本申请第五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组件100,该锅盖组件100包括锅盖1和调压阀2。该锅盖1设有排气通道131,如图8所示。该调压阀2包括:内阀21和外阀22,如图6所示。
内阀21盖设于该排气通道131处,如图8所示,用于打开或关闭该排气通道131。外阀22套设在该内阀21上。该外阀22设有调压阶梯面221,如图10所示。该调压阶梯面221与该锅盖1支撑配合。该外阀22与该锅盖1活动连接,用于相对该锅盖1运动以调节该调压阶梯面221被该锅盖1支撑的位置,进而调节该外阀22相对于该锅盖1的位置高度以该调压阀2对该排气通道131施加的压力。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100,在锅盖1上设置了调压阀2,通过调节调压阀2的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位置高度能够调节调压阀2对排气通道131施加的压力,进而调节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而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与锅内的烹饪压力相对应,从而使得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烹饪压力可调,进而有利于满足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有利于提高食材的烹饪口感。
具体而言,锅盖组件100包括锅盖1和调压阀2,锅盖1设有排气通道131,调压阀2利用自身重力对排气通道131进行压力密封。调压阀2包括内阀21和外阀22。内阀21盖设在排气通道131处,与排气通道131相配合,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气通道131,实现调压阀2的开闭功能。外阀22作为配重件,通过相对锅盖1的运动来调节调压阀2对排气通道131施加的压力,进而实现调压功能。
具体地,外阀22设有调压阶梯面221,调压阶梯面221与锅盖1支撑配合,当外阀22相对锅盖1运动时,调压阶梯面221被锅盖1支撑的位置会发生改变,使得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位置高度发生改变。换言之,当外阀22相对锅盖1运动时,外阀2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了位移,即发生了升降运动。由于外阀22套设在内阀21上,当外阀22处于较低的位置时,外阀22的重量叠加在内阀21上,则调压阀2通过外阀22和内阀21的重力之和对排气通道131进行压力密封,锅内的蒸汽压力需要同时克服外阀22和内阀21的重力才能将内阀21顶开,从而实现排气,故而此时压力烹饪器具200具有较高的烹饪压力,可以记为高压档。当外阀22处于较高的位置时,外阀22的重量没有叠加在内阀21上,调压阀2通过内阀21的重力对排气通道131进行压力密封,锅内的蒸汽压力只需克服内阀21的重力即可将内阀21顶开,从而实现排气,故而此时压力烹饪器具200具有相对较低的烹饪压力,可以记为低压档。如此,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烹饪压力至少具备了低压档和高压档,实现了烹饪压力可调,有利于满足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
其中,在外阀22上设调压阶梯面221,通过调节调压阶梯面221被锅盖1支撑的位置即可调节调压阀2的配重,进而调节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烹饪压力,构思巧妙。同时,相较于锅盖1,外阀22的尺寸相对较小,结构相对简单,因而便于根据需要加工出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调压阶梯面221,从而降低加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此外,相较于将调压阶梯面221设在锅盖1上的方案,本方案有利于简化锅盖1的结构,也便于将调压阀2应用于现有的锅盖1,或者只需对现有的锅盖1稍加改进即可,因而也有利于降低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调压阶梯面221包括至少两个调压平面2216和至少一个调压斜面2217,如图10所示。相邻的该调压平面2216通过该调压斜面2217相连。
调压阶梯面221包括至少两个调压平面2216和至少一个调压斜面2217,相邻的调压平面2216通过调压斜面2217相连,使得调压阶梯面221形成阶梯结构,且不同的调节平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如此,不同的调压平面2216与锅盖1支撑配合时,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高度位置即发生改变;且调压平面2216能够与锅盖1形成稳定的支撑配合关系,有利于提高外阀22的位置稳定性。而调压斜面2217,便于调压阶梯面221与锅盖1配合的位置由一个调压平面2216平稳地滑动至另一个调压平面2216,实现调压过程中调压阶梯面221与锅盖1配合位置的平稳过渡,从而有利于提高调压阀2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9所示,多个该调压平面2216包括第一调压平面2211、第二调压平面2212和第三调压平面2213。该第一调压平面2211、该第二调压平面2212和该第三调压平面2213依次排布,且所处的位置高度逐渐降低。多个该调压斜面2217包括第一调压斜面2214和第二调压斜面2215。该第一调压斜面2214位于该第一调压平面2211与该第二调压平面2212之间。该第二调压斜面2215位于该第二调压平面2212与该第三调压平面2213之间。
本实施例中,调压阶梯面22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调压平面2211、第一调压斜面2214、第二调压平面2212、第二调压斜面2215和第三调压平面2213,且第一调压平面2211的位置高于第二调压平面2212的位置,第二调压平面2212的位置高于第三调压平面2213的位置。
当第一调压平面2211与锅盖1支撑配合时,外阀22压设在内阀21上,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位置最低,外阀22的重量叠加在内阀21上,则调压阀2通过外阀22和内阀21的重力之和对排气通道131进行压力密封,锅内的蒸汽压力需要同时克服外阀22和内阀21的重力才能将内阀21顶开,从而实现排气,故而此时压力烹饪器具200具有较高的烹饪压力,可以记为高压档。
当第二调压平面2212与锅盖1支撑配合时,外阀22向上升起,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位置居中,外阀22的重量没有叠加在内阀21上,调压阀2通过内阀21的重力对排气通道131进行压力密封,锅内的蒸汽压力只需克服内阀21的重力即可将内阀21顶开,从而实现排气,故而此时压力烹饪器具200具有相对较低的烹饪压力,可以记为低压档。
当第三调压平面2213与锅盖1自称配合时,外阀22进一步向上升起,并带动内阀21打开排气通道131,相当于调压阀2对排气通道131施加的压力为零,则排气通道131连通外界大气与锅内空间,能够实现无压烹饪,可以记为无压当。
如此,压力烹饪器具200的烹饪压力具备了无压档、低压档、高压档,实现了烹饪压力可调,且具有更多的压力档位,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1包括支撑柱111,如图24、图25和图26所示。该支撑柱111的数量与该调压阶梯面2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该调压阶梯面221与该支撑柱111支撑配合。
在锅盖1上设支撑柱111,利用支撑柱111来对外阀22进行支撑,有利于减小外阀22相对锅盖1运动时与锅盖1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外阀22运动的顺畅性,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
进一步地,支撑柱111的数量为多个,如图26所示。多个支撑柱111沿外阀22的周向间隔设置。相应地,调压阶梯面221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调压阶梯面221沿外阀2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外阀22与锅盖1之间受力均衡,从而提高外阀2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外阀22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外阀22的外侧壁局部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222,如图9所示。该避让槽222贯穿该外阀22的底面。该避让槽222的顶壁形成为该调压阶梯面221。
外阀22的外侧壁局部向内凹陷形成避让槽222,且避让槽222贯穿外阀22的底面,则避让槽222形成下端敞口的结构,使得锅盖1的支撑柱111等与调压阶梯面221支撑配合的结构能够向上插入避让槽222内,并顶住避让槽222的顶壁,对外阀22进行支撑。因此,避让槽222的顶壁即形成为调压阶梯面221,通过合理设计避让槽222的顶壁的形状,即可得到结构所需形状的调压阶梯面221。
进一步地,避让槽222在外阀22的径向方向上为盲槽,如图9所示,即:避让槽222并未向内贯穿外阀22的内侧壁,这样有利于防止锅盖1的支撑柱111等结构向内脱出避让槽222,从而提高外阀22与锅盖1的配合可靠性。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外阀22的强度,防止外阀22局部强度过低。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避让槽222的底部设有倒角2221,如图10所示。
在避让槽222的底部设置倒角2221,使得避让槽222的底部具有导向斜面,并形成向内收缩的结构。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倒角2221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便于外阀22顺畅地装配到锅盖1上。在使用过程中,外阀22发生转动、升降等动作时,倒角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导入,避免外阀22卡滞在支撑柱111等支撑结构上。
同时,在外阀22升降过程中,如果外阀22发生倾斜,倒角结构有利于防止避让槽222的侧壁卡在支撑柱111等支撑结构上,从而实现外阀22的顺畅回落,有效提高调压阀2的使用可靠性和与锅盖1的配合可靠性,避免因外阀22不回落导致排气通道131被打开而一直处于排气状态而造成整机处于异常烹饪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该外阀22与该内阀21中的一者包括滑块211,另一者包括滑槽225。该滑块211与该滑槽225滑动配合,以调节该外阀22相对于该内阀21的位置高度。
外阀22与内阀21采用滑块211与滑槽225的配合,实现了滑动配合,当滑块211相对于滑槽225滑动时,外阀22相对于内阀21的位置高度也发生变化,则外阀22相对于内阀21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了位移,从而能够调节外阀22的位置,实现压力档位的调节。当外阀22相对于内阀21的位置高度较高时,能够实现低压档烹饪,当外阀22相对于内阀21的位置高度较低时,能够实心高压档烹饪。
进一步地,滑块211沿内阀21的周向设置呈环状。相应地,滑槽225沿内阀21的周向设置呈环状,且滑槽225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有利于外阀22与内阀21之间受力均衡,有利于防止外阀22或者内阀21发生倾斜,从而提高调压阀2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该外阀22包括:外壳223和柔性件224。其中,该外壳223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2231和限位凹槽2232,如图11所示。该柔性件224的局部嵌入该限位凹槽2232内,如图11所示。该柔性件224凸出于该外壳223的内侧壁的部分与该限位凸起2231之间形成该滑槽225,如图11所示。该滑块211设在该内阀21的外侧壁上,如图13所示。
外阀22包括外壳223和柔性件224。外阀22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凹槽2232,柔性件224的局部嵌入限位凹槽2232内,实现外壳223与柔性件224的卡接固定,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外壳223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2231,柔性件224凸出于外壳223的内侧壁的部分与限位凸起2231之间形成滑槽225,这样避免了在外壳223的内侧壁上开设凹槽,有利于提高外壳223的强度。相应地,滑块211设在内阀21的外侧壁上,装卸时内阀21的滑块211需越过柔性件224凸出于外阀22的内侧壁的部分,由于柔性件224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因而能够降低内阀21与外阀22的拆装难度,便于内阀21的装配与拆卸,也便于调压阀2的清洗。
此外,滑块211位于限位凸起2231与柔性件224形成的滑槽225内。当滑块211与限位凸起2231接触时,外阀22处于最低的位置,此时外阀22的重量叠压在内阀21上,外阀22和内阀21同时对排气通道131施加密封压力,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处于高压档位,压力烹饪器具200可实现高压烹饪。当外阀22上升至柔性件224接触滑块211时,此时外阀22的重量没有叠压在内阀21上,只有内阀21对排气通道131施加密封压力,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处于低压档位,压力烹饪器具200可实现低压烹饪。当外阀22继续上升时,柔性件224可带动内阀21一起上升,使得内阀21打开排气通道131,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处于无压档位,压力烹饪器具200可实现无压烹饪。
具体地,柔性件224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硅胶件、橡胶件、乳胶件等。
进一步地,外阀22还包括铁芯226,如图11所示。铁芯226内嵌在外壳223内,具体可通过模塑成型等方式与外壳223一体成型。这样,在保证外阀22具有相对较大的重力的基础上,有利于减小外阀22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减小调压阀2的尺寸。
同理,内阀21也可以包括铁芯226。进一步地,内阀21还可以包括硅胶卡件213等柔性件,如图13所示。硅胶卡件213的局部嵌入内阀21的内侧壁上,这样有利于提高调压阀2对排气通道131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外阀22的顶部设有提手环2233,如图9和图11所示。
在外阀22的顶部设提手环2233,便于用户手持提手环2233对调压阀2进行装卸,从而降低调压阀2的拆装难度,提高调压阀2的拆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1包括:盖体11和调压座12,如图8所示。其中,该盖体11设有该排气通道131。该调压阶梯面221与该盖体11支撑配合。调压座12与该盖体11转动连接,并与该外阀22滑动配合,用于驱动该外阀22相对该盖体11转动,以调节该调压阶梯面221被该盖体11支撑的位置。
锅盖1包括盖体11和调压座12。盖体11设有排气通道131,实现锅盖1的排气功能。外阀22的调压阶梯面221与盖体11支撑配合,通过调节调节阶梯面被盖体11支撑的位置,能够调节外阀22相对于锅盖1的位置高度,实现外阀22的升降运动。调压座12与盖体11转动连接,能够相对盖体11转动,且调压座12与外阀22滑动配合,能够与外阀22发生相对滑动。当调压座12相对盖体11转动时,调压阀2带动外阀22相对盖体11转动。由于盖体11保持静止,而调压阶梯面221与盖体11支撑配合,调节阶梯面具有阶梯结构,因而在外阀22相对盖体11转动的过程中,外阀22在竖直方向上也会产生位移,进而实现外阀22相对盖体11的升降运动,同时实现相对调压座12的滑动。如此,用户通过转动调压座12,即可调节外阀22相对于盖体11的位置高度,进而调节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操作方便快捷,易于掌握。
同时,该方案避免了用户直接操作外阀22,有利于防止排气通道131排出的蒸汽烫伤用户,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当然,也可以取消调压座12,直接转动外阀22,来实现压力档位的切换。
进一步地,盖体11包括排气阀芯13,如图8所示,排气阀芯13的内部通道形成排气通道13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调压座12套设在该外阀22的外侧,该调压座12的内侧壁与该外阀22的外侧壁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导向筋2234(如图10和图11所示),另一者对应设有导向槽121(如图14所示)。该导向筋2234沿该外阀22的高度方向设置。该导向筋2234与该导向槽121滑动配合,如图6所示。
将调压座12套设在外阀22的外侧,有利于调压座12与外阀22之间受力均衡,从而提高调压座12与外阀22的配合可靠性。在调压座12的内侧壁设导向筋2234,相应在外阀22的外侧壁设导向槽121;或者在调压座12的内侧壁设导向槽121,相应在外阀22的外侧壁设道姓筋;或者在调压座12的内侧壁设导向筋2234和导向槽121,相应在外阀22的外侧壁设导向槽121和导向筋2234。利用导向筋2234与导向槽121的配合,即可实现调压座12与外阀22的滑动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同时,由于导向筋2234沿外阀22的高度方向设置,因而导向筋2234沿着导向槽121发生相对滑动时,能够实现外阀22的升降运动,并对外阀22的升降运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导向筋2234的数量为多个,如图9和图10所示。多个导向筋2234沿外阀22的周向间隔设置。相应地,导向槽121的数量也为多个,如图14所示。多个导向槽121沿外阀2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外阀22与调压座12之间受力均衡,提高外阀22与调压座12的配合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盖体11设有旋转限位凸块112,如图25所示。该调压座12的外侧壁设有旋转槽122,如图14所示。该旋转限位凸块112与该旋转槽122转动配合,用于引导该调压座12相对该盖体11转动。
在盖体11上设旋转限位凸块112,在调压座12的外侧壁相应设旋转槽122,装配时将旋转限位凸块112插入旋转槽122内,即可实现调压座12与盖体11的装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过程中,转动调压座12,旋转凸块与旋转槽122即可发生相对转动,对调压座12的转动进行导向,有利于调压座12的平稳转动,提高调压座12与盖体11的配合稳定性。同时,通过合理设置旋转槽122的长度,能够对调压座12的转动幅度进行限制,有利于防止用户用力过大造成的误操作,进而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旋转限位凸块11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26所示。多个旋转限位凸块112沿调压座12的周向间隔设置。相应地,旋转槽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旋转槽122沿调压座1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盖体11与调压座12之间受力均衡,防止调压座12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从而提高盖体11与调压座12的配合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拨动件14,如图14所示。拨动件14与该调压座12相连,且沿该调压座12的径向凸出于该调压座12,用于拨转该调压座12。
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拨动件14,拨动件14与调压座12相连,用于拨转调压座12。这样,用户通过操作拨动件14即可转动调压座12,由于拨动件14沿调压座12的径向凸出于调压座12,因而用户手持拨动件14时,与调压座12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即增加了力臂的长度,因而有利于降低用户施加的转动操作力,从而进一步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拨动件14与调压座12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注塑成型等工艺一体成型,既有利于提高拨动件14与调压座12的连接强度,又省去了拨动件14与调压座12之间的装配工序,进而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当然,也可以取消拨动件14,直接转动调压座1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档位固定件3,如图5所示。档位固定件3设于该盖体11,并与该调压座12相配合,用于将该调压座12固定在预设位置处。该预设位置的数量与该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档位固定件3,档位固定件3用于配合调压座12实现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设定。具体地,当调压座12转动至预设位置时,带动调压阀2切换至所需档位,然后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该位置处,防止调压座12继续转动或者反向转动,从而保证调压座12和调压阀2的位置稳定性,实现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设定。预设位置的数量与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保证了调压阀2切换至任一档位时,档位固定件3均能够将调压座12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处。
比如:调压阀2具有高压档位、低压档位两个档位,则预设位置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分别记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与高压档位对应,第二位置与低压档位对应。如此,当调压座12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第一位置处,此时调压座12切换至高压档位。当调压座1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第二位置处,此时调压座12切换至低压档位。
或者,调压座12具有高压档位、低压档位和无压档位三个档位,则预设位置的数量为三个,可以分别记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一位置与高压档位对应,第二位置与低压档位对应,第三位置与无压档位丢应。如此,当调压座12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第一位置处,此时调压座12切换至高压档位。当调压座1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第二位置处,此时调压座12切换至低压档位。当调压座12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将调压座12固定在第三位置处,此时调压座12切换至无压档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调压座12设有调压凹坑123,如图14所示。该调压凹坑123的数量与该调压阀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该调压凹坑123沿该调压座12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14所示。该档位固定件3的一端与该调压凹坑123凹凸配合,如图20所示。
调压座12设有调压凹坑123,调压凹坑123的数量与调压座12的排气压力的档位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档位固定件3的一端能够与调压凹坑123凹凸配合,则当档位固定件3的一端插入对应的调压凹坑123内,即可将调压座12固定,防止调压座12转动。
同时,多个调压凹坑123沿调压座12的周向间隔设置,则转动调压座12的过程中,调压凹坑123会按顺序依次与档位固定件3凹凸配合,从而实现调压阀2排气压力档位的顺次设定。本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4,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复位件4与该调压座12相配合,用于在该档位固定件3解除对该调压座12的固定后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该调压座12复位。
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4。第一弹性复位件4与调压座12相配合,能够在档位固定件3解除对调压座12的固定后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调压座12复位。这样,用户每次调节调压阀2的压力档位时,只需沿同一方向将调压座12转动至所需的位置即可,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盖体11设有安装槽113,如图8和图18所示。该安装槽113内设有止挡筋114,如图18所示。该调压座12设有驱动凸起124,如图14所示。该第一弹性复位件4设在该安装槽113内,如图18所示。该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一端与该止挡筋114相抵靠,该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另一端与该驱动凸起124相抵靠。
在盖体11上设安装槽113,在安装槽113内设止挡筋114,且调压座12设有驱动凸起124,将第一弹性复位件4安装在安装槽113内,使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一端与止挡筋114相抵靠,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另一端与调压座12的驱动凸起124相抵靠,则第一弹性复位件4位于调压座12与盖体11之间。当调压座12转动时,驱动凸起124驱动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另一端同步转动,使得第一弹性复位件4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因此,当调压座12不受其他外力时,第一弹性复位件4会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带动调压座12自动复位,进而带动调压阀2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复位件4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弹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5,如图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弹性复位件5与该档位固定件3相配合,用于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该档位固定件3向固定该调压座12的位置处运动。
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5,第二弹性复位件5与档位固定件3相配合,能够利用其复位弹力带动档位固定件3向固定调压座12的位置处运动。如此,在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作用下,档位固定件3的一端会稳稳地固定住调压座12(如稳稳地插入调压座12的调压凹坑123内),不易脱离调压座12,有利于提高档位固定件3与调压座12的配合可靠性。
而当转动调压座12时,第二弹性复位件5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便于利用调压座12对档位固定件3施加的作用力将档位固定件3推开,而档位固定件3会作用于第二弹性复位件5,使第二弹性复位件5发生弹性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待调压座12转到下一个档位对应的预设位置时,档位固定件3又可以在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固定调压座12的位置运动,进而对调压座12进行固定。如此,用户只需转动调压座12即可,而无需操作档位固定件3,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复位件5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弹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档位固定件3呈杆状,如图15所示。该档位固定件3设有支撑面31,如图15所示。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套设在该档位固定件3上。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一端与该支撑面31相抵靠,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另一端与该盖体11相抵靠。
档位固定件3呈杆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也便于与调压座12的调压凹坑123凹凸配合。档位固定件3设有支撑面31,盖体11对应也设有限位结构(如限位筋或者限位凸起2231等)。装配时,将第二弹性复位件5套设在档位固定件3上,使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一端与档位固定件3的支撑面31相抵靠,第二弹性复位件5的另一端与盖体11的限位结构相抵靠即可。当档位固定件3向脱离调压座12的方向运动时,即可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5,使第二弹性复位件5发生压缩变形,储存弹性势能。当档位固定件3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第二弹性复位件5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档位固定件3向靠近调压座12的方向运动,进而将调压座12固定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档位固定件3的一端形成为与调压凹坑123适配的凸包34,如图15所示。凸包34与调压凹坑123凹凸配合,如图20所示,这样便于通过旋转调压座12驱动凸包34自动脱出调压凹坑123。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盖体11设有滑动导槽115,如图22所示。该档位固定件3穿设于该滑动导槽115。
在盖体11上设滑动导槽115,将档位固定件3穿设于滑动导槽115,能够利用滑动导槽115对档位固定件3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档位固定件3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提高档位固定件3的使用可靠性。
其中,滑动导槽115的形式可以为但不局限于:盖体11设有限位座,滑动导槽115为开设在限位座上的通孔62,如图22所示。进一步地,盖体11还设有另一个限位座,该限位座开设有滑动限位槽117,档位固定件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滑动限位槽117和滑动导槽115。档位固定件3设有限位轴肩33,限位轴肩33能够与设有滑动导槽115的限位座止抵配合,这样能够对档位固定件3的滑动幅度进行限制,防止档位固定件3滑动过度将调压座12抵死,也能够避免档位固定件3对调压座12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影响调压座12的转动顺畅性,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锅盖组件100还包括:自锁滑块6,如图7和图16所示。自锁滑块6设于该盖体11,并与该档位固定件3及该盖体11连动配合,用于在盖体11被打开时带动该档位固定件3解除对该调压座12的固定。
锅盖组件100还包括自锁滑块6,自锁滑块6与档位固定件3及盖体11连动配合,能够在盖体11被打开时带动档位固定件3解除对调压座12的固定,则调压座12和调压座12可以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达到开盖自动复位的目的。
具体地,自锁滑块6与盖体11的连动配合结构为电压力锅等压力烹饪器具200的常用结构。具体地,锅盖组件100包括浮子阀71、自锁销72和复位弹簧73,如图8和图16所示。其中,自锁销72分别与自锁滑块6和复位弹簧73连接,以控制自锁滑块6沿锅盖1的径向滑动。滑块211设有与浮子阀71适配的通孔62。当压力烹饪器具200的锅内压力大于浮子阀71的重力时,浮子阀71在锅内蒸汽的作用下上浮,阻止自锁滑块6沿锅盖1的径向运动,锅盖1将无法打开。当锅内压力小于浮子阀71的重力时,浮子阀7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自锁滑块6可沿锅盖1的径向运动,此时锅盖1能够被打开。
进一步地,自锁滑块6设有钩接凸起61,如图16所示。档位固定件3设有钩接凸块32,如图15所示。钩接凸起61钩在钩接凸块32上,在打开锅盖1的过程中,自锁滑块6沿锅盖1的径向运动,并带动自锁滑块6脱离调压座12,进而解除对调压座12的固定。
进一步地,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手动排气结构8。手动排气结构8包括活动件81和连动杠杆82,连动杠杆82的一端位于活动件81下方,连动杠杆82的另一端位于调压阀2下方。盖体11设有杠杆安装座116,连动杠杆82通过杠杆安装座116装配在盖体11上,与盖体11转动配合。活动件81向下运动,带动连动杠杆82的一端下降,使得连动杠杆82的另一端向上升起,进而将调压阀2向上顶起,使得调压阀2打开排气通道131,实现手动排气。进一步地,锅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弹性复位件83(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弹簧),第三弹性复位件83套设在活动件81上,在活动件81下压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则松开活动件81后,活动件81能够在第三弹性复位件83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进一步地,锅盖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84,盖体11设有密封槽118,密封件84安装在密封槽118处,连动杠杆82的另一端穿过密封件84,这样能够防止调压阀2打开排气通道131排气时,通过排气通道131溢出的蒸汽、汤汁、泡沫等物质进入盖体11的其他位置,而对其他位置的结构造成污染。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组件100和锅体组件202。锅盖组件100包括锅盖1、调压阀2、档位固定件3、第一弹性复位件4、第二弹性复位件5、自锁滑块6和手动排气结构8。调压阀2包括内阀21和外阀22。锅盖1包括盖体11和调压座12,盖体11具体包括面盖,调压座12也可以叫旋转件。档位固定件3也可以叫复位杆。外阀22包括外壳223、柔性件224和铁芯226。调压阀2上还盖设有降噪盖9。锅体组件202包括内胆2022、外锅2024、控制板2032、加热元件2026、温度传感器2028、电源板2030,如图28所示。
调压阀2为多段调压阀2,具体为双段阀,且能够实现调压阀2的自动回落。双段阀的连接图如图12所示。多段阀由内阀21、外阀22组成。外阀22的结构如图11所示,外阀22的柔性件224(具体为硅胶卡件213)安装在外阀22的外壳223上,内阀21的结构如图13所示。
具体地,多段阀套在盖体11的排气阀芯13上,连动杠杆82(也可以叫手动排气杠杆)、密封件84安装在面盖上,手动排气杠杆的一端穿过密封件84与调压阀2连动,一端与活动件81(具体为排气按钮)连动,第三弹性复位件83(具体为排气复位弹簧)用于实现排气按钮的复位功能。调压座12也可以叫旋转件,旋转件与面盖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复位件4(具体为自动复位弹簧)。旋转件与复位杆连接。旋转件旋转的同时,推动多段阀向上运动,压缩自动复位弹簧,使其具有一定的回复力,旋转件上的调压凹坑123与复位杆上的凸包34配合,实现档位的设定。当开盖时,自锁滑块6的钩接凸起61驱动复位杆的钩接凸块32,使复位杆上的凸包34脱出旋转件上的调压凹坑123,旋转件及调压阀2在自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达到开盖自动复位的目的。
其中,旋转件旋转的同时,带动外阀22实现旋转和上下运动,达到调节调压阀2的配合重量目的。旋转件上设置有多个调压凹坑123,分别对应不同的压力段,复位杆安装在面盖上,复位杆上设置复位杆弹簧(即第二弹性复位件5),复位杆的凸包34与旋转件的调压凹坑123配合,在复位杆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实现档位的设定。
如图21、图22和图23所示,面盖设有杠杆安装座116、密封槽118(也可以叫硅胶件安装槽113)、滑动限位槽117(也可以叫复位杆限位槽)、滑动导槽115、旋盖活动槽119。旋盖活动槽119用于安装旋转件。
如图24、图25和图26所示,面盖上设置有旋转限位凸块112、止挡筋114(也可以叫复位弹簧限位筋)、支撑柱111(也可以叫调压支撑筋)、安装槽113(也可以叫复位弹簧安装槽113)。
图12是自锁滑块6及自锁销72、复位弹簧的装配示意图。自锁滑块6上设置有钩接凸起61。
图11是档位固定件3(也可以叫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复位杆设置有凸包34、限位轴肩33、钩接凸块32、支撑面31(也可以叫弹簧安装面)。
图10是旋转件和拨动件14的结构示意图。旋转件上设置有导向槽121、旋转导槽、调压凹坑123、驱动凸块。
图8是双段阀的连接图。内阀21可在外阀22的外壳223与外阀22的柔性件224之间上下活动。
图9是内阀21的结构图,内阀21上设有滑块211和密封锥212。
图5为外阀22的立体结构图。外阀22上设有提手环2233和导向筋2234。外阀22的外壳223上设置调压阶梯面221(也可以叫调压斜坡)和导向筋2234,调压阶梯面22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调压平面2211、第一调压斜面2214、第二调压平面2212、第二调压斜面2215和第三调压平面2213。第一调压平面2211可以记为第一级调压平面,对应高压档位。第二调压平面2212可以记为第二级调压平面,对应低压档位。第三调压平面2213可以记为第三级调压平面,对应无压档位,也可以叫排气平面或无压平面。在外阀22的尾部还设置有倒角结构,如图10所示。图10示意了外阀22的倒圆角结构。
其中,在外阀22上设置有导向筋2234、调压阶梯面221,导向筋2234与旋转件的导向槽121配合实现转动功能,调压阶梯面221与面盖上的支撑柱111实现滑动配合,进而调节双段阀的配重从而达到调压的目的。旋转件旋转的同时,外阀22实现旋转、上下运动,达到调节阀的配合重量目的。
旋转件上设置有多个调压凹坑123,分别对应不同的压力段,复位杆安装在面盖上,复位杆上设置复位杆弹簧,复位杆的顶部与旋转件的调压凹坑123配合,在复位杆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实现档位的设定。
复位杆上设置有钩接凸块32,与自锁滑块6上的钩接凸起61配合。在面盖与旋转件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弹簧。旋转调压的过程中,自动复位弹簧提供回复力。当开盖时,自锁滑块6的钩接凸起61驱动复位杆的钩接凸块32,使复位杆上的凸包34脱出旋转件上的调压凹坑123。旋转件及调压阀2在自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达到开盖自动复位的目的。
在外阀22的底部设置有倒角结构,外阀22在拨动、按压、转动、翻转的过程中,该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导入,避免外阀22卡滞在支撑柱111上。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压力锅,可以实现烹饪过程的多级调压功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可以适应用户烹饪的各种操作。
具体地,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多段调压阀2设置有高压档位(70KPa)、低压档位(30KPa)、无压档位(或者叫排气档位)。烹饪过程中对于低压沸腾由于持续沸腾,容易产生溢出、喷水等现象,导致煲体或是厨房的污染。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压力烹饪器具200。
该压力烹饪器具200的锅盖组件100与锅体组件202盖合形成密闭空间。该锅体组件202包括有加热元件2026以及内胆2022,内胆2022放置在外锅2024中,加热元件2026加热内胆2022,温度传感器2028与内胆2022接触。
如图29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0:接收到烹饪指令;
步骤S502:控制加热元件全功率加热;
步骤S504:检测锅内温度,判断锅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若是,执行步骤S506,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502;
步骤S506:控制加热元件降低至设定功率加热;
步骤S508:基于加热元件以设定功率加热的持续时长达到设定时长,结束烹饪。
其中,设定温度在90℃至105℃之间,第二设定功率在500W至700W之间,设定时长在20min至50min之间。
换言之,压力烹饪器具200上电(即接通电源),旋合到位,用户选择高压档(70KPa)或是低压档(30KPa)。
启动功能菜单,全功率加热,内锅的温度传感器2028检测内胆2022设定温度T是否在在90℃至105℃之间。
如果是,调整加热功率,降低至设定功率(500W~700W)。
如果达到以设定功率加热设置的时间t2(20~50min)时,完成烹饪。
如果没有达到以设定功率加热设置的时间t2(20~50min),继续以设定功率加热。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烹饪过程的多级调压功能的各菜单对于食材的普适性,可以适应用户烹饪的各种操作;同时可以避免在沸腾烹饪过程中出现溢出现象。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烹饪指令;
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以第一设定功率加热;
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
基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
所述基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或者
基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以所述第一设定功率间歇式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磁性件和磁感应元件,所述磁性件和所述磁感应元件中的一者设在所述盖体上,另一者设在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锅体上,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感应元件对应设置;
所述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
基于所述磁感应元件的输出信号变化为设定信号,判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感应元件为干簧管或霍尔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在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或锅体上,用于检测所述盖体与所述锅体之间的距离;
所述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设定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是否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在设定距离范围内,判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盖体的累计上浮距离在1mm至3mm的范围内,判定所述压力烹饪器具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压力烹饪器具降低功率加热或间歇式加热的累计时长是否达到设定时长;
基于所述累计时长达到所述设定时长,结束烹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时长在20min至50min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压力烹饪器具的盖体上浮至所述设定位置,控制所述压力烹饪器具降低至第二设定功率持续加热的步骤中,所述第二设定功率在200W至700W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功率为额定功率。
10.一种控制装置,适用于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加热元件;
锅盖组件,盖合于所述锅体组件,并与所述锅体组件形成烹饪腔,且所述锅盖组件包括盖体,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烹饪腔;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元件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13507.7A 2020-11-04 2020-11-0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31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3507.7A CN114431702B (zh) 2020-11-04 2020-11-0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3507.7A CN114431702B (zh) 2020-11-04 2020-11-0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702A CN114431702A (zh) 2022-05-06
CN114431702B true CN114431702B (zh) 2023-05-05

Family

ID=8136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3507.7A Active CN114431702B (zh) 2020-11-04 2020-11-04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1702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2196A (ja) * 1994-10-04 1996-05-07 Kokan Ryo 加圧加熱調理器
JP2006081638A (ja) * 2004-09-15 2006-03-30 Kagashiya:Kk 蒸気抜き弁付ガラス製鍋蓋
CN1929765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比亚拉蒂工业公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流体特别是牛奶的设备
CN2904886Y (zh) * 2006-03-24 2007-05-3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压力烹饪器具
JP2009254692A (ja) * 2008-04-18 2009-11-05 Fujinosu:Kk 蒸気調理鍋
CN102204782A (zh) * 2011-05-25 2011-10-05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动盖式微压锅具
CN104223947A (zh) * 2014-08-29 2014-12-24 许一琳 方便防溢磁铁锅
CN207370557U (zh) * 2017-04-27 2018-05-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7604818U (zh) * 2017-06-30 2018-07-1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KR20180107867A (ko) * 2017-03-23 2018-10-04 차재명 푸시 앤드 스핀 구조의 야채 및 과일 세척기
CN10954950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蒸汽阀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N109549467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109549468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及烹饪器具
CN209863349U (zh) * 2019-01-10 2019-12-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压力烹饪器具
CN210673042U (zh) * 2019-07-12 2020-06-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839172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2196A (ja) * 1994-10-04 1996-05-07 Kokan Ryo 加圧加熱調理器
CN1929765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比亚拉蒂工业公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流体特别是牛奶的设备
JP2006081638A (ja) * 2004-09-15 2006-03-30 Kagashiya:Kk 蒸気抜き弁付ガラス製鍋蓋
CN2904886Y (zh) * 2006-03-24 2007-05-30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压力烹饪器具
JP2009254692A (ja) * 2008-04-18 2009-11-05 Fujinosu:Kk 蒸気調理鍋
CN102204782A (zh) * 2011-05-25 2011-10-05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动盖式微压锅具
CN104223947A (zh) * 2014-08-29 2014-12-24 许一琳 方便防溢磁铁锅
KR20180107867A (ko) * 2017-03-23 2018-10-04 차재명 푸시 앤드 스핀 구조의 야채 및 과일 세척기
CN207370557U (zh) * 2017-04-27 2018-05-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7604818U (zh) * 2017-06-30 2018-07-1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CN10954950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蒸汽阀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N109549467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109549468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及烹饪器具
CN209863349U (zh) * 2019-01-10 2019-12-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压力烹饪器具
CN111839172A (zh) * 2019-04-30 2020-10-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673042U (zh) * 2019-07-12 2020-06-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702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5665B2 (ja) 電気炊飯器
CN103876614B (zh) 压力锅和用于其的调压装置
CN1989884B (zh) 一种电压力锅
CA2713015A1 (en) Electric rice cooker and method of cooking rice
CN103876615A (zh) 压力锅及其调压装置
CN201189085Y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电压力锅
CN114431702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1374527A (zh) 烹饪器具
CN100469287C (zh) 电压力锅
JP5516707B2 (ja) 炊飯器
US20210015297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cooker lid status
JP4602938B2 (ja) 圧力炊飯器
CN213664810U (zh) 锅盖组件和压力烹饪器具
KR101381740B1 (ko) 압력밥솥
JP4775768B2 (ja) 炊飯器
CN201855095U (zh) 一种多段调压的电压力锅
CN101721124B (zh) 一种多段调压的电压力锅
CN107752749B (zh) 电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
JP2012249945A (ja) 圧力式炊飯器
JP4693704B2 (ja) 圧力調理器
CN105011743A (zh) 一种压力调节机构及设有该压力调节机构的压力锅
JP4602936B2 (ja) 圧力炊飯器
JP2011078844A (ja) 炊飯器
CN11442488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217827504U (zh) 一种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