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9841B -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9841B
CN114429841B CN202210200820.XA CN202210200820A CN114429841B CN 114429841 B CN114429841 B CN 114429841B CN 202210200820 A CN202210200820 A CN 202210200820A CN 114429841 B CN114429841 B CN 114429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able
ultraviolet
insulating layer
co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08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9841A (zh
Inventor
潘泽国
钟广尧
金荣昌
张志敏
骆庆潮
朱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 Yagua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w Yagu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w Yagu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w Yagu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08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9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9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9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9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9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2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 H01B7/421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for heat dissip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9/00Power cables

Abstract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设置有缆芯、绝缘层、多条钢芯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以所述缆芯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钢芯及未与所述钢芯抵接的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该中压交流电缆通过与绝缘层抵接的钢芯迅速将热量向外部扩散,从而提高中压交流电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背景技术
中压交流是由通常是由单芯或者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而成,对于绞合而成的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 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单芯的电缆的导线外表包覆有绝缘层,对于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不管是否为单芯电缆或者绞合而成的电缆,在其外表面还再包括覆有较厚的塑料组成的护套层。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缆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将使得电缆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加速绝缘层的老化,以致绝缘层被击穿;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电缆更容易发生故障。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中压交流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中压交流电缆。该中压交流电缆能加速内部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扩散。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中压交流电缆,设置有缆芯、绝缘层、多条钢芯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以所述缆芯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钢芯及未与所述钢芯抵接的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所述护套层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所述护套层的厚度定义为B,95%B≤A≤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将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被所述护套层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
所述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
优选的,上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
优选的,上述钢芯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凸条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优选的,上述护套层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上述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
优选的,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45份~7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30份;
环氧大豆油:0.8份~2.5份;
聚乙烯蜡:0.1份~0.4份;
硬酯酸:0.05份~0.4份;
纳米碳酸钙:10份~3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5份~15份;
紫外线吸收剂:1份~5份。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55份~6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25份;
环氧大豆油:1.0份~2.0份;
聚乙烯蜡:0.2份~0.3份;
硬酯酸:0.2份~0.3份;
纳米碳酸钙:15份~2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8份~12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3份。
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并捏合搅拌,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本发明的中压交流电缆,设置有缆芯、绝缘层、多条钢芯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以所述缆芯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钢芯及未与所述钢芯抵接的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该中压交流电缆通过与绝缘层抵接的钢芯迅速将热量向外部扩散,从而提高中压交流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中压交流电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钢芯的横截面示意图。
在图1至2中,包括有:
缆芯100、绝缘层200、钢芯300、凸条310、弧形过渡320、护套层4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护套层400在钢芯300及绝缘层200 的外表面的包覆方式,能提高热量向外扩散的表面积。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弧形面能增加钢芯300与绝缘层200 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电缆中心热量的扩散。而弧形过渡320的作用是防止钢芯300损伤绝缘层200。凸条310的作用是增加热量扩散面积。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45份~7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30份;
环氧大豆油:0.8份~2.5份;
聚乙烯蜡:0.1份~0.4份;
硬酯酸:0.05份~0.4份;
纳米碳酸钙:10份~3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5份~15份;
紫外线吸收剂:1份~5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0℃~110℃并捏合搅拌8min~1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0℃~150℃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本发明的抗紫外护套料通过金属银、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协同作用,对紫外线产生反射和吸收作用,从而降低护套层400 在紫外线照射下的老化程度。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的制备方法为成熟的制备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的制备方法以供参考,
步骤一:采用氢氟酸对粒径为800目的滑石粉进行粗化,粗化条件为:NaF 3g/L,HF(40%wt)20mL/L,温度25℃,时间15min,装载量50g/L。粗化时先将NaF和HF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在机械搅拌条件下将滑石粉加入溶液中。粗化后用去离子水洗三次,每次均采用离心甩干或负压抽滤。
步骤二:采用氯化亚锡的酸性溶液对滑石粉进行敏化,敏化条件为:SnCl2·2H2O15g/L,HCl(37%wt)50mL/L,乙酸乙酯 100mL/L,温度25℃,时间10min,装载量50g/L。敏化时先将氯化亚锡溶解于盐酸中得到溶液A,将乙酸乙酯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然后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搅拌条件下加入滑石粉。敏化后用25-40℃去离子水清洗两次,每次均采用离心甩干或负压抽滤。
步骤三、对敏化后的滑石粉进行银沉积反应,条件为:硝酸银15g/L,氨水(25-28%wt)50mL/L,甲醛(38%wt)15mL/L,无水乙醇150mL/L,乙酸铵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8g/L,pH10,温度40℃,时间30min,装载量10g/L。银沉积时首先将氨水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得到澄清的溶液C,将无水乙醇、乙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D,然后将溶液C加入溶液D,调整pH值,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滴入甲醛溶液,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滑石粉。银沉积后的滑石粉用去离子水洗三次,每次均采用离心甩干或负压抽滤,之后60℃干燥2h,得到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
该中压交流电缆通过与绝缘层200抵接的钢芯300迅速将热量向外部扩散,从而提高中压交流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该中压交流电缆还具有抗紫外线效果。
实施例2。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55份~6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25份;
环氧大豆油:1.0份~2.0份;
聚乙烯蜡:0.2份~0.3份;
硬酯酸:0.2份~0.3份;
纳米碳酸钙:15份~2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8份~12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3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0℃~110℃并捏合搅拌8min~1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0℃~150℃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3。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45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
环氧大豆油:0.8份;
聚乙烯蜡:0.1份;
硬酯酸:0.05份;
纳米碳酸钙:1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5份;
紫外线吸收剂:1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0℃并捏合搅拌 8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0℃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4。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7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30份;
环氧大豆油:2.5份;
聚乙烯蜡:0.4份;
硬酯酸:0.4份;
纳米碳酸钙:3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15份;
紫外线吸收剂:5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100℃并捏合搅拌 1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50℃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5。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 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55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
环氧大豆油:1.0份;
聚乙烯蜡:0.2份;
硬酯酸:0.2份;
纳米碳酸钙:15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8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103℃并捏合搅拌 11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44℃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6。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 苯并三氮唑。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58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8份;
环氧大豆油:1.7份;
聚乙烯蜡:0.24份;
硬酯酸:0.23份;
纳米碳酸钙:18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10份;
紫外线吸收剂:2.4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5℃并捏合搅拌 10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43℃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7。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和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67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3份;
环氧大豆油:0.97份;
聚乙烯蜡:2.4份;
硬酯酸:0.31份;
纳米碳酸钙:23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7份;
紫外线吸收剂:3.5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9℃并捏合搅拌 9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40℃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实施例8。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如图1和2,设置有缆芯100、绝缘层200、多条钢芯300和护套层400,所述绝缘层200包覆于所述缆芯100 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300以所述缆芯100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100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400包覆于所述钢芯300及未与所述钢芯300抵接的所述绝缘层200的外表面。
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300所述护套层400的厚度定义为B,95%B≤A≤ 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钢芯300与所述绝缘层200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300被所述护套层400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200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320。钢芯300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 310,所述凸条310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本发明的护套层400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 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48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8份;
环氧大豆油:1.8份;
聚乙烯蜡:2.4份;
硬酯酸:0.09份;
纳米碳酸钙:15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6份;
紫外线吸收剂:1.2份。
其中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8℃并捏合搅拌8.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6℃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中压交流电缆的抗紫外线效果均较实施例1的佳。
对比例1。
一种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以重量份计,先将58份聚氯乙烯、1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7份环氧大豆油、0.24份聚乙烯蜡、0.23份硬脂酸、 18份纳米碳酸钙和10份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8℃并捏合搅拌8.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6℃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护套料。
对比例2。
一种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以重量份计,先将58份聚氯乙烯、1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7份环氧大豆油、0.24份聚乙烯蜡、0.23份硬脂酸、 18份纳米碳酸钙和2.4份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98℃并捏合搅拌8.5min,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控制温度为136℃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护套料。
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一为将实施例3-8得到的抗紫外护套料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得到护套料得,进行的老化程度测试具体如表一:
表一、紫外照射对护套层400老化影响(紫外强度3000Uw/cm2)
样品 照射20天 照射40天 照射60天 照射80天 照射100天
实施例3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轻微老化
实施例4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轻微老化
实施例5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实施例6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轻微老化
实施例7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实施例8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未老化
对比例1 未老化 轻微老化 轻微老化 老化 老化
对比例2 未老化 轻微老化 老化 老化 老化
由表一可知,本发明的抗紫外护套料的在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协同作用下,其抗老化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或紫外线吸收剂的护套料的抗老化效果(如对比例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缆芯、绝缘层、多条钢芯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缆芯的外表面,多条所述钢芯以所述缆芯为中心分布于所述缆芯的外周围,且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互抵接,所述护套层包覆于所述钢芯及未与所述钢芯抵接的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
所述护套层由抗紫外护套料制备而成;
所述抗紫外护套料的原料含有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将包覆于所述钢芯所述护套层的厚度定义为A,将包覆于所述钢芯所述护套层的厚度定义为B,95%B≤A≤105%B,且A和B均大于等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钢芯与所述绝缘层相抵接的面定义为抵接面,将所述钢芯被所述护套层包覆的而定度为包覆面,
所述抵接面为与所述绝缘层外表面轮廓匹配的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连接处存在弧形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芯的还设置有多条凸条,所述凸条一体连接于所述抵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45份~7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30份;
环氧大豆油:0.8份~2.5份;
聚乙烯蜡:0.1份~0.4份;
硬酯酸:0.05份~0.4份;
纳米碳酸钙:10份~3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5份~15份;
紫外线吸收剂:1份~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紫外护套料中,以重量份计,
聚氯乙烯:55份~60份;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25份;
环氧大豆油:1.0份~2.0份;
聚乙烯蜡:0.2份~0.3份;
硬酯酸:0.2份~0.3份;
纳米碳酸钙:15份~20份;
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8份~12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3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压交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
步骤一、先将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聚乙烯蜡、硬脂酸、纳米碳酸钙、表面沉积包覆有金属银的滑石粉和紫外线吸收剂置于高速捏合机中加热并捏合搅拌,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将混合料置于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并进行切割、冷却,得到抗紫外护套料。
CN202210200820.X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Active CN114429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0820.XA CN114429841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0820.XA CN114429841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9841A CN114429841A (zh) 2022-05-03
CN114429841B true CN114429841B (zh) 2024-04-05

Family

ID=8131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0820.XA Active CN114429841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98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4003A (zh) * 2009-12-24 2010-06-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型抗紫外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03943A (zh) * 2017-04-24 2017-08-29 成都新三电线厂 无铅化聚氯乙烯绝缘环保电缆
CN107383696A (zh) * 2017-08-23 2017-11-24 江西龙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抗紫外线超耐候耐高温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配制方法
CN215417570U (zh) * 2021-07-16 2022-01-04 无锡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低风压抗雷击架空绝缘电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2000B2 (en) * 2016-07-07 2019-06-04 Nexans Heat dissipating cable jacket
CH713982A2 (de) * 2017-07-14 2019-01-15 Studer Aeronautical Ag Elektrokabel für die Stromversorgung von Flugzeugen, Fahrzeugen, Schiffen oder anderen Einrichtung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4003A (zh) * 2009-12-24 2010-06-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型抗紫外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03943A (zh) * 2017-04-24 2017-08-29 成都新三电线厂 无铅化聚氯乙烯绝缘环保电缆
CN107383696A (zh) * 2017-08-23 2017-11-24 江西龙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抗紫外线超耐候耐高温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配制方法
CN215417570U (zh) * 2021-07-16 2022-01-04 无锡华能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低风压抗雷击架空绝缘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9841A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9261U (zh) 一种耐高低温及耐酸碱腐蚀的超柔太阳能光伏电缆
CN103578660B (zh) 第三代核电站安全壳内用低压电力电缆的制造方法
CN105957631B (zh) 一种柔性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9841B (zh) 一种中压交流电缆
CN1137495C (zh) 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85101B (zh) 氧化铝矿物质隔离型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0325313U (zh) 一种环保阻燃电缆
CN209625891U (zh) 一种散热强化型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
CN111341491A (zh) 一种高寿命、防水、环保型电缆及制备方法
JP2000011772A (ja) 耐火電線
CN105733072A (zh) 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电缆的制造工艺
CN113450955B (zh) 一种常规使用寿命60年的低压电力电缆
CN112778601A (zh) 阻燃低烟无卤免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1831222U (zh) 高效散热型加热电缆
CN209767852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电缆
CN208488996U (zh) 易安装型太阳能光伏电缆
CN206312589U (zh) 一种纵向阻水同心式两芯电缆
CN220252894U (zh) 一种汽车高压线
CN106317648A (zh) 一种核电站用电缆绝缘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530966A (zh) 一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EP1570495B1 (en) Electrical cable with foamed semiconductive insulation shield
CN213752298U (zh) 一种新型漆包扁线圈
CN212010403U (zh) 一种高寿命、防水、环保型电缆
CN220121503U (zh) 一种耐水型铝合金芯光伏电缆
CN109065236A (zh) 一种防冻电缆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