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3789A -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3789A
CN114393789A CN202210091125.4A CN202210091125A CN114393789A CN 114393789 A CN114393789 A CN 114393789A CN 202210091125 A CN202210091125 A CN 202210091125A CN 114393789 A CN114393789 A CN 114393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ulling
product
driving sourc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11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团员
蒋文广
林碧山
杨章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urin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urin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urin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urin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11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3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3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3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45/332Mountings or guides therefor; Driv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模芯组件、后模组件以及二次抽芯机构,二次抽芯机构包括驱动源、顶针板和传动部,驱动源的输出端与顶针板连接,通过驱动源驱动顶针板传动于顶针带动产品移动;驱动源通过传动部与后模板传动连接或断开与后模板的传动连接;一次抽芯时,驱动部通过传动部与后模板传动连接,驱动源驱动顶针和后模板前移带动产品与后模板同步前移,以使产品与成型柱分离;二次抽芯时,驱动源通过传动部断开与后模板的传动连接,驱动源驱动顶针前移带动产品前移,后模板不动,以使产品与后模板脱离。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脱模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步骤是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所运用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代制造业中的产品构件成型加工,几乎都需要使用模具来完成。
在注塑一些形状不规则,较为复杂的产品时,模具上会相应地在侧向和底部延伸出用于辅助侧凹或凸起成型的成型柱等成型结构,这些成型柱会阻碍注塑产品的脱模,当成型柱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过大时,若直接采用顶针顶出的方式会发生不容易顶出或者损伤注塑产品的情况,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且对应地该抽芯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脱模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和脱模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模芯组件及后模组件,所述模芯组件设置于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之间,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后模板、固定板以及后模座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一成型柱,所述成型柱的前侧延伸至所述模芯组件中,定义朝向前模组件的一侧为前侧,朝向后模组件的一侧为后侧;
所述后模组件上设置有二次抽芯机构,所述二次抽芯机构包括有驱动源、顶针板和传动部,所述顶针板设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后模座板之间,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针板连接,所述顶针板通过顶针与产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带动所述产品移动;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或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一次抽芯时,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和所述后模板前移带动所述后模板与所述产品同步前移,以使产品与所述成型柱分离;二次抽芯时,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前移带动产品前移,所述后模板不动,以使产品与所述后模板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部的行程进行触发改变。
可选地,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部的延时进行触发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包括活动杆与伸缩块,所述活动杆的后侧与所述顶针板连接,所述伸缩块固定设于所述后模板上;一次抽芯时,所述伸缩块抵接所述活动杆,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所述伸缩块在一次抽芯的行程中回缩让位;二次抽芯时,所述伸缩块与所述活动杆不抵接,所述传动部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实现所述伸缩块的伸缩,所述后模板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伸缩块通过所述弹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当所述弹性件受外力收缩时,所述伸缩块嵌入所述容纳腔中,当所述弹性件回复时,所述伸缩块伸出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伸缩块的回缩,所述传动部还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块主体外形呈“凹”形,所述限位块的开口朝向所述伸缩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侧开设有可供所述活动杆穿过的开口;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往前倾斜的倾斜部,所述伸缩块伸出所述容纳腔时抵靠于所述倾斜部上;一次抽芯时,所述后模板前移,带动所述伸缩块沿着倾斜部前移,所述伸缩块在一次抽芯的行程中通过所述倾斜部的作用让位回缩,直至所述伸缩块完全回缩;二次抽芯时,所述活动杆不与所述伸缩块抵接,活动杆继续前移,并从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开口穿过。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一次抽芯所述产品与成型柱脱离的距离,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位于所述倾斜部的后侧还开设有不足以使所述伸缩块发生实质性回缩的抵接道,所述伸缩块能在所述活动杆的作用下沿着所述抵接道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为保证注塑产品的侧板成型,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侧边成型部,所述侧边成型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后模板的侧面,所述侧边成型部包括驱动气缸和成型块,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成型块连接,注塑时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成型块靠近所述成型柱以辅助产品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脱模方法,应用于具有顶针脱出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A1,前移前模组件,让出产品的脱模空间;
A2,进行一次抽芯,驱动顶针和后模板同步前移,使得产品与成型柱分离;
A3,进行二次抽芯,使后模板不动,驱动产品继续前移,完成产品的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和步骤A3是借由驱动源与所述顶针建立持续传动连接,以及分别与所述后模板建立可通断的传动连接来实现的;其中,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进行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行程进行触发改变,或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延时进行触发改变。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次抽芯时驱动源带动后模板与产品同步移动,此时作用力同时作用于后模板和产品,受力面积较大,较为容易将产品与成型柱分离,避免产品与成型柱的接触面积过大,阻力过大,出现不容易将产品与成型柱脱离的情形,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该模具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注塑产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注塑产品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其中隐藏部分结构;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注塑模具在合模状态的剖面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后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后模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一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一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一中伸缩块与后模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二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所示为实施例二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三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所示为实施例三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前、后、左、右等方位,只是作为一个方位的参考,并不代表实际运用中的方位。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3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且能够相对移动的前模组件1、后模组件3以及位于前模组件1和后模组件3之间的模芯组件2;模芯组件2包括前模芯21和后模芯22,前模芯21和后模芯22盖合形成一注塑腔体,产品成型于该注塑腔体内。前模组件1包括前模板11和前模芯板12,前模板11上开设有浇注口111,前模芯板12上设有多个注塑流道(图中未示出)和前模芯21,注塑流道与浇注口111连接,塑料挤出机挤出的熔融塑料通过浇注口111流入注塑流道中,并进入前模芯21和后模芯22形成的注塑腔体中,冷却后固化成型。后模组件3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后模板31、固定板32以及后模座板33,后模芯22设于后模板31上,固定板32上设置有辅助产品成型的成型柱23,成型柱23的前侧延伸至模芯组件2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模组件1和后模组件3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以注塑模具的固定放置于地面的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为描述方向,朝向前模组件1的一侧为前侧,朝向后模组件3的一侧为后侧,前模组件1脱模或合模所移动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即为图示中的垂直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即为图示中的水平方向。
所述注塑产品如图1至图2所示,该注塑产品10的形状较为复杂且不规则,产品主体100的顶部具有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圆形通孔101,该通孔101与产品主体100的内部连通,通孔101的下方对应产品主体100的内部设有内型腔102。对应地,产品的内型腔102和通孔101需另行设置成型结构辅助成型。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后模芯2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一后模芯板221,后模芯板221固定锁付于后模板31上,使得后模芯22与后模板31固定连接;并且采用成型柱23辅助产品的内型腔102成型,成型柱23的后侧穿过后模板31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2上,成型柱23与后模板31之间有一定间隙,产品的内型腔102即为前模芯21盖合至后模芯22和成型柱23后的间隙部分。产品顶部的通孔101由设置于后模板31侧边的侧边成型部24辅助成型,侧边成型部24包括驱动气缸241和成型块242,驱动气缸241固定设置于后模板31上,驱动气缸241的输出端与成型块242连接,成型块242的后侧与注塑产品主体100的形状相对应,成型块242的顶部为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圆柱体连接至后模芯22的顶部,驱动气缸241驱动成型块242靠近后模芯22以实现产品的通孔101的成型。最终前模芯21与后模芯22、成型柱23、成型块24盖合,形成注塑腔体。注塑时,驱动气缸241驱动成型块24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成型块242的后侧抵靠后模芯22,成型块242的圆柱体与后模芯22的顶部连接,后使主体凹模211盖合至后模芯22、成型柱23和成型块242的前侧,形成注塑腔体,往注塑腔体内注入熔融塑料,后冷却固化则完成产品的注塑。
参阅图6至图7所示,后模组件3上设置有二次抽芯组件4,用于驱动将成型后的注塑产品从注塑腔体中脱离出来。为了保证二次抽芯机构4的抽芯效果,二次抽芯机构4为相同的两个,对称设置于水平面的两侧,下面以一个二次抽芯机构为例加以说明。二次抽芯机构4包括驱动源41、顶针板42及传动部43;驱动源41固定设于固定板32的两侧边,顶针板42设于固定板32和后模座板33之间,自然状态下即顶针板42未移动时,顶针板42抵靠于后模座板33上,顶针板42通过多个顶针44与产品10连接,驱动源41的输出端与顶针板42连接,通过驱动源41驱动顶针板42带动产品沿着第一方向前后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源41也可采用外接的方式与顶针板42连接,产品10与顶针板42的具体连接方式也不局限于此。
为了实现驱动源41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传动部43的行程进行触发改变,传动部43为相同的两个,对称设置于驱动源41的水平两侧,传动部43包括活动杆431、伸缩块432。参阅图10所示,伸缩块432固定设于后模板31的侧面,伸缩块432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水平方向回缩,具体为后模板31的侧边开设有容纳腔311,容纳腔311可供伸缩块432完全嵌入,容纳腔311中固定设有弹性件312,弹性件312的末端与伸缩块432连接,弹性件312沿着水平方向收缩时伸缩块432完全嵌入容纳腔311中,弹性件312未收缩,即弹性件312为常态时伸缩块432完全突出于容纳腔311。活动杆431的后段固定于顶针板42上,与驱动源41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移动。一次抽芯时,弹性件312为常态,伸缩块432突出于后模板31的容纳腔311,活动杆431的前段与伸缩块432抵接,使得驱动源41驱动顶针板42前移时,能传动于活动杆431并带动后模板31前移;二次抽芯时,弹性件312收缩,伸缩块432嵌入后模板31的容纳腔311中,活动杆431不与伸缩块432抵接,驱动源41断开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驱动源41驱动顶针板42前移时,传动于活动杆431,无法带动后模板31前移,此时后模板31相对不运动。
参阅图8至图9所示,为驱动伸缩块432的回缩,传动部43还包括有限位块433,限位块433固定于固定板32上,限位块433的前后侧开设有可供活动杆431穿过的开口,限位块433的主体外形呈“凹”形,限位块433的开口朝向伸缩块432,限位块433的侧壁上开设有往前倾斜的倾斜部4331,伸缩块432抵接于倾斜部4331。一次抽芯时,活动杆431的前侧与伸缩块432抵接,由于活动杆431对伸缩块432施加的力的方向是垂直方向,与弹性件312收缩的方向垂直,不会使得伸缩块432伸缩,此时可以通过驱动源41传动于活动杆431带动后模板31前移;后模板31的前移也带动伸缩块432沿着倾斜部4331前移,倾斜部4331对伸缩块432有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与弹性件312收缩的方向一致,伸缩块432能在倾斜部4331的作用下让位回缩,直至所述伸缩块432完全回缩入容纳腔311中,进入二次抽芯阶段,此时所述活动杆431不与所述伸缩块432抵接,活动杆431在驱动源41的带动下继续前移,并能从限位块433的前端开口穿过,驱动源41断开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后模板31不运动。进一步地,为保证一次抽芯时产品与成型柱23脱离的距离,限位块433的侧壁位于倾斜部4331的下方还开设有不足以使伸缩块432发生实质性回缩的抵接道4332,该抵接道4432与伸缩块432接触但不作用于伸缩块432以使伸缩块432能在活动杆431的作用下沿着抵接道4332前后移动。抵接道4432的长度与伸缩部432在倾斜部4331上移动的距离及为一次抽芯过程中,后模板31与成型柱23脱离的距离;伸缩块432完全回缩后伸缩块前移的距离即为二次抽芯过程中产品最终脱离后模板31的距离。
该注塑模具的注塑产品的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注塑时,驱动气缸241驱动成型块24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使得成型块242抵靠后模芯22,成型块顶部的圆柱体与后模芯22的顶部连接,前模芯板12上的前模芯21与后模芯22、成型柱23和成型块242盖合,形成一注塑腔体;熔融塑料从浇注口111流入注塑流道中,并进入注塑腔体中,冷却后固化成型,完成注塑。
脱模时,前模组件1前移同时带动前模芯板12前移,使得前模芯21与后模芯22形成的注塑腔体分离,让出产品的脱模空间,驱动气缸241驱动成型块242远离后模芯22,使得成型块242脱离后模芯22,进而脱离产品的通孔101;一次抽芯阶段,活动杆431与伸缩块432抵接,驱动源41传动于后模板31,驱动源41驱动顶针板42带动顶针44和活动杆431前移,以使后模板31和顶针板42同步前移,使得产品与成型柱23脱离一定距离,在该阶段中,伸缩块432沿着限位块433前移,并在限位块433的作用下不断让位回缩,直至伸缩块432完全回缩,嵌入容纳腔311中,活动杆431不与伸缩块432抵接,进入二次抽芯阶段,后模板31与活动杆431不连接,驱动源41无法传动于后模板31,驱动源41驱动顶针板42带动顶针44和活动杆431继续前移,此时后模板31不运动,只有顶针44传动于产品10,以使产品10相对后模板31和成型柱23前移,最终产品10与成型柱23和后模板31完全脱离,完成产品的脱模。
实施例2:
参阅图11至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中1中的传动部43类似地,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传动部43,被应用在注塑模具中,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的传动部43相同,使得驱动源41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传动部43的行程进行触发改变,不同之处在于,传动部43的结构形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传动部43具有活动杆431、摆动杆432以及推杆组件433,活动杆431的后段固定于顶针板42上,与驱动源41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移动,活动杆431的前端设有一卡槽4311,活动杆431的前段还开设有一缺口4312,缺口4312的前后端设有一斜导面。摆动杆432的后段铰接设于后模板31的侧面,后模板31上开设有让位空间,可供摆动杆432沿着水平方向摆动;摆动杆432的前端设有一卡钩4321,卡钩4321卡扣于卡槽4311上,以使驱动源41与后模板31传动连接,一次抽芯时,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前移时能带动摆动杆432前移,并带动后模板31前移。推杆组件433具有推杆4331和滑动支架4332,推杆4331滑动配合在滑动支架4332内,滑动支架4332被固定设置(例如固定于固定板32)在活动杆431和摆动杆432之间,推杆4331后段始终抵顶在活动杆431的斜导面4311上,随着活动杆431的前移,斜导面推动推杆4331在滑动支架4332内滑动,从而推杆4331的前段抵顶于摆动杆432周侧,使得摆动杆432发生摆动,以脱离与活动杆431的扣接配合,进入二次抽芯阶段,驱动源41断开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前移时无法带动摆动杆432和后模板31前移。
实施例3:
参阅图13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传动部43,被应用在注塑模具中,其工作原理为使得驱动源41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传动部43的延时进行触发改变,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
本实施例中传动部43具有活动杆431以及伸缩块432,活动杆431的后段固定于顶针板42上,与驱动源41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移动;活动杆431的前段面上设有一电磁铁433;伸缩块432具体为条形磁铁,伸缩块432通过拉弹簧设于后模板31的侧面容纳腔311中。一次抽芯阶段,控制电磁铁433通电,吸引伸缩块432伸出,抵靠于活动杆431的前端面上,同时伸缩块432连接的拉弹簧4321蓄能,驱动源43与后模板31传动连接,驱动源43驱动活动杆431前移带动伸缩块432及后模板31前移;二次抽芯阶段,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前移,达到一次抽芯所需的高度,控制电磁铁断电,伸缩块432在拉弹簧4321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缩复位,使得活动杆431与伸缩块432不接触,断开驱动源41与后模板31的传动连接,驱动源41驱动活动杆431前移时无法带动摆动杆432和后模板31前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二次抽芯机构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传动部,以及安装于不同结构形式的注塑模具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模方法,应用于具有顶针脱出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A1,前移前模组件,让出产品的脱模空间;
A2,进行一次抽芯,驱动顶针和后模板同步前移,使得产品与成型柱分离;
A3,进行二次抽芯,使后模板不动,驱动产品继续前移,完成产品的脱模。
其中,所述步骤A2和步骤A3是借由驱动源与所述顶针建立持续传动连接,以及分别与所述后模板建立可通断的传动连接来实现的;其中,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进行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行程进行触发改变,或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延时进行触发改变。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和脱模方法,因一次抽芯时驱动源41带动后模板31与产品10同时相对成型柱23前移,驱动源41的驱动力作用于后模板31和产品10,整体的受力面积较大,较为容易地将产品10与成型柱23分离,且在该过程中受力均匀,不容易损坏产品10,提高产品10的脱模效果,因该过程中产品10与成型柱23已经分离,后续二次抽芯时,驱动源41的驱动力只作用力于产品10,也能轻松地将产品10顶出,实现产品10的完全脱模,脱模合格率高;同时模具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发明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组件、模芯组件及后模组件,所述模芯组件设置于前模组件与后模组件之间,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后模板、固定板以及后模座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一成型柱,所述成型柱的前侧延伸至所述模芯组件中,定义朝向前模组件的一侧为前侧,朝向后模组件的一侧为后侧;
所述后模组件上设置有二次抽芯机构,所述二次抽芯机构包括驱动源、顶针板和传动部,所述顶针板设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后模座板之间,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针板连接,所述顶针板通过顶针与产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带动所述产品移动;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或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一次抽芯时,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和所述后模板前移带动所述后模板与所述产品同步前移,以使产品与所述成型柱分离;二次抽芯时,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传动部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顶针前移带动产品前移,所述后模板不动,以使产品与所述后模板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部的行程进行触发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所述传动部的延时进行触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活动杆与伸缩块,所述活动杆的后侧与所述顶针板连接,所述伸缩块固定设于所述后模板上;一次抽芯时,所述伸缩块抵接所述活动杆,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后模板传动连接;二次抽芯时,所述伸缩块在一次抽芯的行程中回缩让位,所述伸缩块与所述活动杆不抵接,所述传动部断开与所述后模板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伸缩块通过所述弹性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当所述弹性件受外力收缩时,所述伸缩块嵌入所述容纳腔中,当所述弹性件回复时,所述伸缩块伸出所述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还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块主体外形呈“凹”形,所述限位块的开口朝向所述伸缩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侧开设有可供所述活动杆穿过的开口;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往前倾斜的倾斜部,所述伸缩块伸出所述容纳腔时抵靠于所述倾斜部上;一次抽芯时,所述后模板前移,带动所述伸缩块沿着倾斜部前移,所述伸缩块在一次抽芯的行程中通过所述倾斜部的作用让位回缩,直至所述伸缩块完全回缩;二次抽芯时,所述活动杆不与所述伸缩块抵接,活动杆继续前移,并从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开口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位于所述倾斜部的后侧还开设有不足以使所述伸缩块发生实质性回缩的抵接道,所述伸缩块能在所述活动杆的作用下沿着所述抵接道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侧边成型部,所述侧边成型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后模板的侧面,所述侧边成型部包括驱动气缸和成型块,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成型块连接,注塑时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成型块靠近所述成型柱以辅助产品成型。
9.一种脱模方法,应用于具有顶针脱出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前移前模组件,让出产品的脱模空间;
A2,进行一次抽芯,驱动顶针和后模板同步前移,使得产品与成型柱分离;
A3,进行二次抽芯,使后模板不动,驱动产品继续前移,完成产品的脱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和步骤A3是借由驱动源与所述顶针建立持续传动连接,以及分别与所述后模板建立可通断的传动连接来实现的;其中,所述驱动源与所述后模板的进行传动连接或断开传动连接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行程进行触发改变,或是在从一次抽芯到二次抽芯的过程中通过延时进行触发改变。
CN202210091125.4A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Pending CN114393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1125.4A CN114393789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1125.4A CN114393789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3789A true CN114393789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1125.4A Pending CN114393789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378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3221A (ja) * 2007-11-02 2009-05-28 Motegi Seisakusho:Kk 射出成型用金型
KR2010000298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금형조립체
CN202336981U (zh) * 2011-10-26 2012-07-18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拉杆二次脱模机构
CN203078245U (zh) * 2013-03-11 2013-07-24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CN103963244A (zh) * 2014-04-29 2014-08-06 昆山市大久电子有限公司 摆块式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US20180222100A1 (en) * 2017-11-14 2018-08-09 Dongguan Dowell Casting Products Co., Ltd. Mold of in-mold molding and ejecting mechanism thereof
CN109109273A (zh) * 2018-08-10 2019-01-01 星威国际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抽芯式注塑模具及其内抽芯成型结构
CN215242573U (zh) * 2020-12-29 2021-12-21 苏州威德厮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直流挂枪座注塑模具
CN216804273U (zh) * 2022-01-26 2022-06-24 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3221A (ja) * 2007-11-02 2009-05-28 Motegi Seisakusho:Kk 射出成型用金型
KR2010000298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금형조립체
CN202336981U (zh) * 2011-10-26 2012-07-18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拉杆二次脱模机构
CN203078245U (zh) * 2013-03-11 2013-07-24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单斜面自重挂脱钩装置
CN103963244A (zh) * 2014-04-29 2014-08-06 昆山市大久电子有限公司 摆块式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US20180222100A1 (en) * 2017-11-14 2018-08-09 Dongguan Dowell Casting Products Co., Ltd. Mold of in-mold molding and ejecting mechanism thereof
CN109109273A (zh) * 2018-08-10 2019-01-01 星威国际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抽芯式注塑模具及其内抽芯成型结构
CN215242573U (zh) * 2020-12-29 2021-12-21 苏州威德厮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直流挂枪座注塑模具
CN216804273U (zh) * 2022-01-26 2022-06-24 厦门市超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04273U (zh)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
CN109318452B (zh) 一种塑料管件的模内自动剪切浇口模具结构
KR101548518B1 (ko) 런너의 자동 분리기능을 갖는 사출 금형
CN21642332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114393789A (zh)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CN216032158U (zh) 具有免剪式浇口机构的塑料注塑椅模具
CN216001295U (zh) 一种可保证外观面品质的内抽芯脱模模具
CN212241987U (zh) 一种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13860419U (zh)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CN113733491A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220946469U (zh) 一种动模侧开板驱动定模滑块脱模结构
CN213891090U (zh) 注塑模具滑块内潜伏浇口脱模机构
CN219133055U (zh) 塑料盖板注塑模具
CN210880627U (zh) 一种导光条注塑模具
CN216782484U (zh) 塑件侧面深槽成型机构
CN217373094U (zh) 二次抽芯模具装置
CN220146583U (zh) 一种一体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8615262U (zh) 具有滑块进胶机构的汽车后保险杠电镀装饰条模具
CN210026137U (zh) 一种斜导柱延迟挑动滑块机构
CN215619556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CN214605723U (zh) 一种汽车冷却管道分配头的注塑模具
CN215396660U (zh) 注塑模具
CN215550616U (zh)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CN211640774U (zh) 一种注塑管件嵌件成型模具
CN213166691U (zh) 一种可实现顺序抽芯动作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No.2-8, Gulong East Road, phase II, Shitou, Xiang'an Industrial Park, Maxiang Town, Xia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after: Chaori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 Gulong East Road, phase II, Shitou, Xiang'an Industrial Park, Maxiang Town, Xia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SURINI PRECISION MOUL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