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4948A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4948A
CN114384948A CN202210039437.0A CN202210039437A CN114384948A CN 114384948 A CN114384948 A CN 114384948A CN 202210039437 A CN202210039437 A CN 202210039437A CN 114384948 A CN114384948 A CN 114384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equipment
historical
temperatur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4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4948B (zh
Inventor
程竹
单联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94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4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4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4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4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4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对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围护结构是指建筑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门、窗、墙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按照是否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为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往往安装于不同的建筑物中,而围护结构负荷受建筑物的墙体、门窗等因素影响。由于目前的空调缺乏对围护结构负荷的准确识别与管理方案,从而导致空调很难进行准确的温度调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包括: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功耗;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大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缩短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并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焓差值;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确定负荷系数;
根据所述负荷系数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所述模糊补偿系数用于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模糊控制补偿系数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和/或频率加算量,所述温差阈值用于调整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所述频率加算量用于调整模糊控制过程中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变化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和所述历史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温控能力值;
所述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包括:
确定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与所述温控能力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所述差值除以预设数值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确定为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
可选地,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包括所述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历史室内温度和历史室外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所述历史室外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预设参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满足运行参数条件;和/或,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环境参数满足环境参数条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
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任一项所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然后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最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由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对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降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满足用户的温度控制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之间关系曲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S101”、“S102”等用于区别步骤,而不必理解为按照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执行方法步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相关技术中,空调模糊控制技术采用温差偏差及温差偏差变化率等单一变量进行模糊化控制,一般过程为首先采集当前流量、供回水温度数据,按照预定公式计算温差偏差和温差偏差变化率。然后对温差偏差和温差偏差变化率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温差偏差的模糊量和温差偏差变化率的模糊量作为输入参数,按照编写好的程序在模糊规则库中查表计算出模糊控制量。最后对计算得出的模糊控制量进行清晰化处理,按照给定公式计算出空调的运行参数。
但是实际应用中,空调往往安装于不同的建筑物中,而围护结构负荷受建筑物的墙体、门窗等因素影响。由于目前的空调缺乏对围护结构负荷的准确识别与管理方案,从而导致上述方式计算得到的模糊控制量出现偏差,进而导致空调很难进行准确的温度调节。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对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降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满足用户的温度控制需求。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在步骤S12中,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在步骤S13中,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示例地,待控制设备可以是空调等温度控制需求的电子设备,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然后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最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由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对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降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满足用户的温度控制需求。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公开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下面对上述各步骤进行详细举例说明。
需说明的是,历史温度数据包括历史室内温度以及历史室外温度。由于当待控制设备运行时,待控制设备所处房间的围护结构也在进行室内外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影响待控制设备的温度调节能力。尤其是在待控制设备启动后的20分钟内,这时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围护结构进行热量传递会对温度变化速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获取待控制设备从启动后20分钟内的温度数据作为计算围护结构负荷的参考数据。此外,获取温度数据的时间段可以根据需求和试验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在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之前,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满足运行参数条件,以及,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环境参数满足环境参数条件。
为了保证历史温度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在计算围护结构负荷值之前,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满足运行参数条件。例如,确定待控制设备未发生故障,以保证待控制设备在获取温度数据期间能够正常运行。还可以确定待控制设备启动前1小时内无运行记录,以保证当前环境温度处于自然状态,从而可以记录环境温度的正常变化过程。以及,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启动后的20分钟内未切换工作模式,包括未改变运行模式、未更改预设温度以及未更改风档档位等,以避免获取温度波动较大的无效数据。或者,还可以确定待控制设备单次运行时间超过一小时、压缩机在20分钟内不停机等,以进一步保证获取温度数据时,待控制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此外,还需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环境参数满足环境参数条件。比如,待控制设备低温制冷时,室内外温差小,围护结构传递的热量较低,此时获取的温度数据无法体现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因此可以设置当待控制设备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外环境温度需要大于20℃。相应地,当待控制设备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外环境温度需要小于25℃。上述条件可以根据需求和试验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待控制设备正常运行,采集的温度数据可靠性较高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历史温度数据包括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历史室内温度和历史室外温度,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可以是:首先,根据历史室内温度和历史室外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并根据历史室内温度和预设参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差值。然后根据第一温度差值、第二温度差值和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需说明的是,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为在预先搭建的测试环境中进行温度调节试验得到的参数。通常待控制设备内置的模糊控制方式是基于测试环境数据进行确定的,因此将该测试环境作为计算围护结构负荷值的标准参考环境。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包括人体散热量、外墙换热热阻、外墙换热面积、内墙换热热阻、内墙侧换热面积以及室内其它房间温度。
示例地,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Figure BDA0003469584340000081
P_standard(t)=Q1+kout*Fout*(Tout-Tin)+kin*Fin*(T1-Tin)
其中,P_standard(t)表示t时刻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开始时刻t=0,并且每1s计算一次围护结构负荷值。W_standard表示总的围护结构负荷值,这里设置为计算1200S内的总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即计算获取温度数据时间段内的每1s的围护结构负荷值的总和。Q1表示测试环境的人体散热量,kout表示测试环境的外墙换热热阻,Fout表示测试环境的外墙换热面积,Tout表示历史室外温度,Tin表示历史室内温度,kin表示测试环境的内墙换热热阻,Fin表示测试环境的内墙侧换热面积,T1表示测试环境的室内其它房间温度(预设参考温度),Tout-Tin用于表征第一温度差值,T1-Tin用于表征第二温度差值。例如,在预先搭建的测试环境中,Q1等于108W,kout*Fout等于64W/K,kin*Fin等于11W/K,T1等于30℃。其中,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测试环境的试验数据进行调整,以不同的测试环境为标准,所得到的数值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可以是:首先根据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并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焓差值,然后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调整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还可以先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然后根据历史温度数据和历史运行参数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温控能力值。相应地,根据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可以是:首先确定围护结构负荷值与温控能力值之间的差值,然后确定差值除以预设数值的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确定为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
示例地,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温控能力值:
Figure BDA0003469584340000091
P(t)=F*75*(200-F)/180*(13+W1)/20*(75-min(50,max(20,
Tout))/40*(min(35,max(16,Tin)-7)/20
其中,P(t)表示t时刻的温控能力值,开始时刻t=0,并且每1s计算一次温控能力值。W表示总的温控能力值,这里设置为计算1200S内的总的温控能力值,即计算获取温度数据时间段内每1s的温控能力值的总和。F表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W1表示室内循环风扇档位。上述计算温控能力值的计算式是根据多次温度调节试验得到的数据拟合得到的,基于不同的测试环境,得到的温控能力值的计算式不同,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地,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
h_standard=(W-W_standard)/M
其中,h_standard表示理论焓差值,M表示预设数值,指测试环境的空气质量,单位为KG。例如,在预先搭建的测试环境的中,M等于48.4KG。其中,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测试环境的试验数据进行调整,以不同的测试环境为标准,所得到的数值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说明的是,焓差法是一种测定空调设备制冷、制热能力的方法。它通过抽风系统采集室内机进风与出风的焓值,利用两者的焓值之差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进一步地,也可以获取一段时间内初始时刻的焓值和终止时刻的焓值,并利用两者的焓值之差计算出这段时间内空调的总的制冷量或总的制热量。
示例地,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实际焓差值:
h_measure=h0min-h20min
其中,h_measure表示待控制设备在20分钟内的实际焓差值,h0min表示待控制设备启动后0分钟时刻的焓值,h20min表示待控制设备启动后20分钟时刻的焓值。
进一步地,可以将理论焓差值与采集得到的实际焓差值进行比较。若理论焓差值大于实际焓差值,说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大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围护结构在进行室内外之间的热量传递时损耗较多,这种情况下,待控制设备采取内置控制方式运行会导致环境温度变化速度较慢。若理论焓差值小于实际焓差值,说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小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围护结构在进行室内外之间的热量传递时损耗较少,这种情况下,待控制设备采取内置控制方式运行,会导致待控制设备所输出的功耗大于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功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在可能的方式中,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调整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可以是:首先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确定负荷系数。然后根据负荷系数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模糊补偿系数用于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最后基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示例地,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负荷系数:
K=min(5,max((hstandard-hmeasure)/4,-5))
其中,K表示负荷系数,hstandard表示理论焓差值,hmeasure表示实际焓差值。
需说明的是,负荷系数用于表征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与预先搭建的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的差异程度。例如,可以预先设定负荷系数的区间为[-5,5],负荷系数为0表示标准围护结构负荷(相当于与预先搭建的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一致),负荷系数为1表示比标准围护结构负荷大10%,以此类推。负荷系数越大,表征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越大。当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待控制设备需要向房间提供更多热量或者冷量,才能使房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参照图2,通过试验可得到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之间关系曲线。然后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
Figure BDA0003469584340000111
其中,δ表示模糊控制补偿系数。当负荷系数小于等于-2时,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当负荷系数介于-2到2之间时,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相同,当负荷系数大于2时,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计算负荷系数和模糊控制补偿系数的计算式仅作为示例,在其他可能的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试验数据之间的数值关系确定,只要保证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与负荷系数呈正相关,以及负荷系数与模糊控制补偿系数基本呈正相关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调整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可以是: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和/或频率加算量,温差阈值用于调整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频率加算量用于调整模糊控制过程中待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变化量。
示例地,若单位时间内环境温度的变化差值大于温差阈值,则触发待控制设备进行模糊控制,对待控制设备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变化量进行调整。相关技术中,通常基于预设温差阈值和温差耗时从模糊控制表查询得到频率加算量,然后根据频率加算量对待控制设备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变化量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环境温度的变化差值大于温差阈值,则将待控制设备的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加上频率加算量作为新的运行频率。并且,温差阈值越小,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越高。
而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确定温差阈值和频率加算量:
Tcal=round(Tset*δ,1)
△f=△fget
其中,Tcal表示调整后的温差阈值,Tset表示预设温差阈值,round表示四舍五入函数,这里指对Tset*δ的计算结果取一个小数位。△f表示调整后的频率加算量,△fget表示基于预设温差阈值和温差耗时从模糊控制表查询的频率加算量。
即,先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确定负荷系数,然后根据负荷系数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最后基于所述模糊控制补偿系数和上述公式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和频率加算量。
参照图2,当负荷系数小于等于-2时,说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小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这时模糊控制补偿系数介于0.7到1之间,计算得到的温差阈值小于预设温差阈值,频率加算量小于从模糊控制表查询的频率加算量。也就是说,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小的情况下,降低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并减少每一次模糊控制的运行频率的频率变化量。从而降低待控制设备所输出的功耗,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当负荷系数介于-2到2之间时,说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无需对待控制设备的模糊控制进行处理。
相应地,当负荷系数大于2时,说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大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这时模糊控制补偿系数介于1到1.2之间,计算得到的温差阈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频率加算量大于从模糊控制表查询的频率加算量。也就是说,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提高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并增加每一次模糊控制的运行频率的频率变化量。从而提高待控制设备所输出的功耗,以此提高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变化速度,缩短待控制设备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在可能的方式中,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可以是:当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功耗。或者当围护结构负荷对应的负荷系数大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缩短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示例地,通过试验确定第一预设负荷系数等于-2,第二预设负荷系数等于2。然后在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时,即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小的情况下,降低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并减少每一次模糊控制的运行频率的频率变化量。在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大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时,即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提高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并增加每一次模糊控制的运行频率的频率变化量。在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介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之间时,即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与测试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待控制设备内置的模糊控制方式进行控制。由此,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既可以保证在围护结构负荷大的情况下更快达到预设温度,又可以保证在围护结构负荷小的情况下的运行能效。
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式可以根据测试环境的试验数据进行调整,以不同的测试环境为标准,所得到的计算式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以待控制设备安装在住宅为例,由于通常房间内还存在有其他电子设备,例如冰箱、烤箱、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进行散热,因此,待控制设备在制热模式时,房间的实际热量要多于待控制设备输出的制热量,从而影响待控制设备的温度控制能力。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优选地应用于制冷模式中。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S31中,待控制设备启动后,获取待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以及运行参数。
在步骤S32中,判断待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是否满足运行参数条件以及待控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是否满足环境参数条件。
进一步地,若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执行步骤S33,否则执行步骤S36。
在步骤S33中,基于环境参数中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运行参数中的压缩机运行频率和室内循环风扇档位以及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待控制设备的温控能力值和围护结构负荷值,并基于温控能力值和围护结构负荷值计算理论焓差值。
在步骤S34中,将待控制设备启动后20分钟时刻的焓值减去待控制设备启动后0分钟时刻的焓值得到实际焓差值。
在步骤S35中,根据理论焓差值和实际焓差值计算负荷系数,并将该负荷系数存储下来,该负荷系数可以用于调整待控制设备下一次启动时模糊控制过程中的温差阈值和/或频率加算量。
在步骤S36中,退出负荷系数的计算过程。
上述各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已在上文进行详细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上文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步骤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待控制设备每一次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计算负荷系数的条件。在不满足计算条件的情况下,退出计算负荷系数的过程,避免了无效数据的干扰。在满足计算条件的情况下计算负荷系数,并将该负荷系数存储下来。在待控制设备下一次启动时,基于负荷系数对待控制设备模糊控制过程中的温差阈值和频率加算量进行调整。由此,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小的情况下,降低待控制设备所输出的功耗,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并在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提高待控制设备所输出的功耗,从而提高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变化速度,缩短待控制设备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当然,在其他可能的方式中,也可以将每次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运行参数和环境温度数据等)直接保存下来,在下次启动时可以通过读取保存的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然后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最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参照图4,该设备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401,第二确定模块402和调整模块403。
第一确定模块401,被配置为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4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采用上述装置,首先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然后根据历史温度数据确定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最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由于基于围护结构负荷对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降低待控制设备所处环境的围护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满足用户的温度控制需求。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功耗;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大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缩短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并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焓差值;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确定负荷系数,所述负荷系数用于表征待控制设备的负荷量;
根据所述负荷系数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所述模糊补偿系数用于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模糊控制补偿系数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和/或频率加算量,所述温差阈值用于调整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所述频率加算量用于调整模糊控制过程中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变化量。
可选地,所述设备控制装置4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和所述历史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温控能力值;
所述调整模块403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与所述温控能力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所述差值除以预设数值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确定为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
可选地,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包括所述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历史室内温度和历史室外温度,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所述历史室外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预设参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可选地,所述设备控制装置400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所述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之前: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满足运行参数条件;和/或,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环境参数满足环境参数条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提供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当然,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还可以执行上述任一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500可以是计算机,消息收发设备,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5,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电子设备5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5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5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5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5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5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5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5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500或电子设备5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5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5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5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5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5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设备控制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设备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执行上述设备控制方法的代码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包括: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功耗;
当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对应的负荷系数大于第二预设负荷系数时,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缩短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使环境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并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焓差值;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确定负荷系数;
根据所述负荷系数确定模糊控制补偿系数,所述模糊补偿系数用于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模糊控制补偿系数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焓差值和所述实际焓差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模糊控制状态下的温差阈值和/或频率加算量,所述温差阈值用于调整模糊控制的控制频率,所述频率加算量用于调整模糊控制过程中所述待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变化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和所述历史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温控能力值;
所述根据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包括:
确定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与所述温控能力值之间的差值;
确定所述差值除以预设数值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确定为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焓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温度数据包括所述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历史室内温度和历史室外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所述历史室外温度确定第一温度差值,并根据所述历史室内温度和预设参考温度确定第二温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预设标准围护结构参数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运行参数满足运行参数条件;和/或,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所述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环境参数满足环境参数条件。
9.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10.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
确定待控制设备在历史运行过程中的历史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围护结构负荷值;
基于所述围护结构负荷值,调整所述待控制设备在本次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39437.0A 2022-01-13 2022-01-13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84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437.0A CN114384948B (zh) 2022-01-13 2022-01-13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437.0A CN114384948B (zh) 2022-01-13 2022-01-13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4948A true CN114384948A (zh) 2022-04-22
CN114384948B CN114384948B (zh) 2023-04-28

Family

ID=8120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437.0A Active CN114384948B (zh) 2022-01-13 2022-01-13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49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936A (zh) * 2022-09-06 2022-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0471A1 (en) * 2010-07-19 2013-03-07 Mark A. Aschheim Estimating energy savings and carbon offsets for buildings in real-time
US20130090769A1 (en) * 2011-10-06 2013-04-11 Lennox Industries Inc. Methods of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an hvac system and a controller therefor employing a self-check scheme and predetermined operating procedure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ng units of an hvac system
JP2013189182A (ja) * 2012-02-13 2013-09-26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40180483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 Intelligent thermostatic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blowing cold and hot air
JP2015152179A (ja) * 2014-02-10 2015-08-24 株式会社東芝 熱負荷推定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6123243A (zh) * 2016-07-27 2016-11-16 长沙海赛电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维曲线拟合算法的空调装置制冷量测试方法
CN107110550A (zh) * 2015-04-07 2017-08-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装置
CN107202428A (zh) * 2017-06-28 2017-09-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单个电热水器状态估计方法
WO2017215091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控制冷暖空调器智能控制运行方法
US10203674B1 (en) * 2015-02-25 2019-02-12 Clean Pow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straint-base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HVAC) system optimization with the aid of a digital computer
US20190376712A1 (en) * 2016-09-12 2019-12-12 Technomirai Co., Ltd. Digital smart energy saving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76273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088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宁波溪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房间负荷预测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035924A (zh) * 2020-08-26 2020-12-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优化朝向差异化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的方法
JP2021039576A (ja) * 2019-09-04 2021-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清掃負荷管理装置、清掃負荷管理システム、清掃負荷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944615A (zh) * 2021-03-26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0471A1 (en) * 2010-07-19 2013-03-07 Mark A. Aschheim Estimating energy savings and carbon offsets for buildings in real-time
US20130090769A1 (en) * 2011-10-06 2013-04-11 Lennox Industries Inc. Methods of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an hvac system and a controller therefor employing a self-check scheme and predetermined operating procedure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ng units of an hvac system
JP2013189182A (ja) * 2012-02-13 2013-09-26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40180483A1 (en) * 2012-12-20 2014-06-26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ing Center Intelligent thermostatic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blowing cold and hot air
JP2015152179A (ja) * 2014-02-10 2015-08-24 株式会社東芝 熱負荷推定装置およ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US20160348932A1 (en) * 2014-02-10 2016-12-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hermal load estimat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US10203674B1 (en) * 2015-02-25 2019-02-12 Clean Power Research,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straint-based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HVAC) system optimization with the aid of a digital computer
CN107110550A (zh) * 2015-04-07 2017-08-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装置
WO2017215091A1 (zh) * 2016-06-14 2017-12-2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控制冷暖空调器智能控制运行方法
CN106123243A (zh) * 2016-07-27 2016-11-16 长沙海赛电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维曲线拟合算法的空调装置制冷量测试方法
US20190376712A1 (en) * 2016-09-12 2019-12-12 Technomirai Co., Ltd. Digital smart energy saving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202428A (zh) * 2017-06-28 2017-09-2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单个电热水器状态估计方法
JP2021039576A (ja) * 2019-09-04 2021-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清掃負荷管理装置、清掃負荷管理システム、清掃負荷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76273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088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宁波溪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目标房间负荷预测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035924A (zh) * 2020-08-26 2020-12-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优化朝向差异化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的方法
CN112944615A (zh) * 2021-03-26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936A (zh) * 2022-09-06 2022-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4948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8830B (zh)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4948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3263A (zh) 一种盘管温度控制方法、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44A (zh) 空调制热时室内环境温度补偿方法、补偿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4353273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6715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17763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289642A (zh)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38929A (zh) 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68031B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and methods for responding to ambient humidity levels
CN118111091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218341B (zh) 一种检测空调制冷剂状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53B (zh) 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48A (zh) 目标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289635A (zh) 温度修正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264745B (zh) 一种确定空调出风温度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95966A (zh) 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2474A (zh) 室外环境温度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11836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15059994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611197A (zh) 针对多用户空间的温度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4543231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928168A (zh) 冷却设备除霜控制装置、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87199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89634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