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2733A -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2733A
CN114382733A CN202111552590.5A CN202111552590A CN114382733A CN 114382733 A CN114382733 A CN 114382733A CN 202111552590 A CN202111552590 A CN 202111552590A CN 114382733 A CN114382733 A CN 114382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il
valve
jacking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25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素芬
许辉
关进军
吴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25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2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2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27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224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04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8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only one servo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Testing; Calibrating; 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Testing; Calibrating; 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9/005Fault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在智能液压系统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液压泵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一测压点、用于检测平衡阀的进油端油压的第二测压点以及用于检测顶升油缸的有杆腔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三测压点,并且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分别收集第一测压点的第一油压值Ps、第二测压点的第二油压值P2以及第三测压点的第三油压值P1;计算第一测压点到第三测压点之间的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一测压点到第二测压点之间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对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二回路段压差Ps2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从而实现智能判定的目的,减少人工误差。

Description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顶升装置为采用液压缸驱动的塔机爬升动力装置,目前应用于塔机中的液压系统主要是由人工操作,出现故障后由人工排除,依赖于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根据用户质量反馈统计,故障和质量问题主要有:溢流阀设定压力不合适、平衡阀设定压力不合适、顶升速度比设计速度慢、顶升力异常导致结构损坏等;此类异常均由熟练的技术人员排查解决。但是在人工排查的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人为操容易出现误差,另一方面,不能发现故障于未然,一旦发生故障、危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顶升装置的参数采用人工检测时存在较大的误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液压系统,该智能液压系统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压的多个测压点,该智能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
分别收集多个所述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
计算多个所述测压点之间的多个回路段压差;
对多个所述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以及多个所述回路段压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所述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智能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换向阀、顶升油缸和平衡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平衡阀与顶升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顶升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液压泵用于将液压油泵送至换向阀的进油口,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至油箱。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测压点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用于检测液压泵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一测压点、用于检测平衡阀的进油端油压的第二测压点以及用于检测顶升油缸的有杆腔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三测压点,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分别收集第一测压点的第一油压值Ps、第二测压点的第二油压值P2以及第三测压点的第三油压值P1
计算第一测压点到第三测压点之间的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一测压点到第二测压点之间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
对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二回路段压差Ps2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平衡阀的设计设定压力;
根据第二油压值P2和第三油压值P1计算平衡阀的实际设定压力;
根据设计设定压力和实际设定压力判断平衡阀的设计设定压力是否准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平衡阀的实际设定压力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得到:
P′c=(i+iA)P2-(1+i)P1
其中,i为平衡阀的先导比,iA为顶升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Pc′为平衡阀的实际设定压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平衡阀的实际设定压力和设计设定压力之间的差值绝对值;
当差值绝对值小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平衡阀的设计设定压力准确;
当差值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平衡阀的设计设定压力不准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压泵的出油口和油箱之间还连接有溢流阀,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液压泵的出口端连接,溢流阀的回油口连接油箱,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溢流阀的设定压力Prc
比对溢流阀的设定压力Prc和第一油压值Ps并判断溢流阀是否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溢流阀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溢流阀关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分别对第一油压值Ps、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标定,并得到第一油压标定值PsTR、第三油压标定值P1TR、第一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1R和第二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2R并判断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
当P1≤αTP1TR且P1>Pzero、Ps2TPs2R且Ps2>Pzero时,则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出;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31
且Pzero<Ps1TPs1R、Pzero<P2TPsTR时,则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缩回;
其中,αT为温度影响系数,Pzero为压力误差允许值,i为平衡阀的先导比,Pc为平衡阀的设计设定压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的顶升端连接载荷,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连接不同的载荷时,分别获取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的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在缩回时的第三油压计算值P1';
根据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第三油压计算值P1'判断载荷的类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油压计算值P2'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41
其中,f为摩擦力,FL为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A0为顶升油缸的无杆腔横截面积,ΔP为油液经过平衡阀的通道的压差,P1为第三油压值,iA为顶升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三油压计算值P1'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42
其中,iA为顶升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k为平衡阀阀芯弹簧刚度,Pc0为平衡阀阀芯开始开启时的设定压力,f为摩擦力,FL为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xv为平衡阀的阀芯开启位移,i为平衡阀的先导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油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液位液温计,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带载顶升向上工况下,获取当前油温所处的温度范围;
分别获取温度范围的两个端点温度下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2)、P1(T2);
根据两个端点温度处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2)、P1(T2)以及当前温度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和第三油压值P1判断智能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PL和顶升油缸的标定初始值PL0并判断顶升油缸的顶升力是否异常;
当PL/PL0>1.15,则顶升油缸的顶升力异常;
当PL/PL0≤1.15,则顶升油缸的顶升力正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液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包括如上的智能液压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液压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智能液压系统的油路上设置用于检测油压的多个测压点,在对液压系统中的参数进行判定时,控制器首先分别收集多个所述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然后计算多个测压点之间的多个回路段压差;最后对多个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以及多个回路段压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进而实现了对液压系统中各个液压元件的参数的智能化判定,避免了人工操作时所出现的误差。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液压系统中电控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51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智能液压系统。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液压系统,智能液压系统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压的多个测压点,智能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
分别收集多个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
计算多个测压点之间的多个回路段压差;
对多个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以及多个回路段压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其中,该智能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液压泵20、换向阀30、顶升油缸60和平衡阀50,换向阀30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平衡阀50与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连接,换向阀30的第二工作油口与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连接,液压泵20用于将液压油泵送至换向阀30的进油口,换向阀30的回油口连接至油箱10;
优选地,测压点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为用于检测液压泵20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一测压点61、用于检测平衡阀50的进油端油压的第二测压点62以及用于检测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三测压点63;此外,测压点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发明中的三个,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液压系统来设置不同的液压组件处的测压点。
如图2所示,智能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此外,还包括收集模块、计算模块和反馈判断模块,控制器与收集模块、计算模块和反馈判断模块均电连接;其中:
收集模块,用于分别收集第一测压点61的第一油压值Ps、第二测压点62的第二油压值P2以及第三测压点63的第三油压值P1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测压点61到第三测压点63之间的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一测压点61到第二测压点62之间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
反馈判断模块,用于对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二回路段压差Ps2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在该实施例中,换向阀30可以为手动换向阀30或电磁换向阀30,若换向阀30为电磁换向阀30时,则结合电磁铁的得电、失电情况可判断换向阀30的阀芯位置和油液流动方向。从液压泵20的出口即Ps测点,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管路接口即P1测点,称为第一回路段,第一回路段的压差记为Ps1,Ps1=Ps-P1;从液压泵20的出口即Ps测点,到平衡阀50管路接口即P2测点,称为第二回路段,第二回路段的压差记为Ps2,Ps2=Ps-P2;从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管路接口(即P1测点)到油箱10,这一回路段压差为P1或P1T;从平衡阀50的管路接口(即P2测点)到油箱10,这一回路段压差为P2或P2T
在监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获取三个压力点分别对应的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然后计算第一回路段和第二回路段之间的压差值,然后对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二回路段压差Ps2进行处理;由于压力点的油压值跟油温的大小有关,因此在对各个油压值进行处理时,需要进行试验标定,具体的标定方法如下:
对于已知顶升液压系统(包括泵站、管路和顶升油缸60),正常空载往复运动,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时,Ps2、P1只与流量和油温有关,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时,P2、Ps1只与流量和油温有关,且油液的流量是基本恒定的。通过试验,在不同的油温下(分别选取20℃、30℃、40℃、50℃、60℃以及70℃的油温工况),标定Ps2、P1、P2、Ps1的值,试验标定的值分别记为Ps2R、P1TR、Ps1R、P2TR。对于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工况分别按如下表进行试验标定并记录过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81
根据标定后的油压数据值Ps2R、P1TR、Ps1R、P2TR和测压点获取的Ps2、P1、P2、Ps1对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进行反馈判断。本发明针对液压顶升装置在使用中的各种故障和质量问题,能够自动实现自动识别和判断,能够及时发现故障或隐患的存在,且避免了人工识别操作所带来的误差。其中,判断或识别的项目包括:溢流阀40压力设定监测、平衡阀50设定压力监测、顶升速度监测、顶升工况识别、各工况下压力是否正常的识别、溢流阀40溢流识别、顶升力异常监测等。如下分别一一对判定项目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
根据第二油压值P2和第三油压值P1计算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
根据设计设定压力和实际设定压力判断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是否准确。
其中,空载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在缩回过程中,根据所测三处压力,结合液压系统的以上参数,则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得到:
P′c=(i+iA)P2-(1+i)P1
其中,i为平衡阀50的先导比,iA为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Pc′为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
并且,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091
d为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直径,D为顶升油缸60的内径。
在根据设计设定压力和实际设定压力判断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是否准确的步骤中,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和设计设定压力之间的差值绝对值;
当差值绝对值小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准确;其中,压力误差允许值为一个大于0且接近于0的小值,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
当差值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不准确。当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不准确时,需要进行人为调整。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平衡阀50的阀芯平衡方程,推断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从而实现平衡阀50实际设定压力的监测,并根据实际设定压力和设计设定压力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对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的判定,此种智能判定方式简单且精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液压泵20的出油口和油箱10之间还连接有溢流阀40,溢流阀40的进油口与液压泵20的出口端连接,溢流阀40的回油口连接油箱10,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Prc
比对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Prc和第一油压值Ps并判断溢流阀40是否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溢流阀40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溢流阀40关闭。
具体地,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Prc的判定过程为:对于空载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过程中,有Pzero<Ps2<Ps2R、Pzero<P1<P1TR、PsTPs2R,当转变为Ps2<Pzero、P1<Pzero、PsTPs2R时,判断此时油液经溢流阀40流过,此时Ps值为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如abs(Ps-Prc)<Pzero,则溢流阀40设定压力准确,否则需要调整。其中,Pzero为一个大于0且接近于0的小值,在算法中表示压力误差允许值,上述αT为温度影响系数,取值大于1.2,小于1.5为优选的方案;abs代表绝对值。
若Ps>0.85Prc,则判断溢流阀40存在部分溢流;若Ps>0.97Prc,则判断液压泵20的流量大部分经溢流阀40流走;若Ps≤0.85Prc,则溢流阀40关闭,不存在溢流。
该实施例根据溢流阀40入口处的压力Ps和溢流阀40的动作特性,判断溢流阀40处是否有溢流流量,判定过程简答且精确。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智能液压系统的顶升油缸60具有六个工况:空载伸缸、空载收缸、提梁收缸、带梁伸缸、带载顶升向上和带载向下。其中,在带载顶升向上活带载向下的工况下指的是在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顶升端连接有塔机负载;在提梁收缸和带梁伸缸的工况下指的是在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顶升端连接有扁担梁负载。空载工况活塞杆上不连接塔机部件,为非工作工况。提梁收缸和带梁伸缸时,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只带扁担梁负载;带载顶升向上和带载向下时,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带塔机上部载荷;这四种工况为工作工况。为了判定在不同的工况下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通常根据各个回路段的压差来判断流量的流向和顶升油缸60的动作方向,具体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分别对第一油压值Ps、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标定,并得到第一油压标定值PsTR、第三油压标定值P1TR、第一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1R和第二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2R并判断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
当P1≤αTP1TR且P1>Pzero、Ps2TPs2R且Ps2>Pzero时,则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11
且Pzero<Ps1TPs1R、Pzero<P2TPsTR时,则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
其中,αT为温度影响系数,Pzero为压力误差允许值,i为平衡阀50的先导比,Pc为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
对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的识别,主要是根据有杆腔管路接口(即P1测点)的压力结合Ps1、Ps2来判断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详细的判定过程如下:
判断原理为: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时,P1测点压力为P1T回路段(P1T回路段指的是从P1测压点到油箱10的回路段)的压差,该值较低,通常在1MPa以内,额定记作P1TR;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时,P1测点压力需控制平衡阀50的开启,远远大于P1TR;若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没有动作,换向阀30处于Ps与P2相通位置时,可以通过监测P1值、Ps1值、Ps2值,即可判断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
具体的判断方法:
(1)油缸伸出时,对于已知管路,P1T回路段的压差P1、Ps与P2回路段的压差Ps2都只与流量和油温有关,而对已知泵站和油缸,通过P1T、Ps与P2回路段的流量也是基本固定的。优选地,通过试验标定P1TR、PS2R的值。当P1≤αTP1TR且P1>Pzero、Ps2TPs2R且Ps2>Pzero时,(式中αT为温度影响系数),判断油缸动作方向为伸出。
(2)油缸缩回时,对于已知管路,P2T回路段的压差P2、Ps与P1之间的回路段的压差Ps1都只与流量和油温有关,而对已知泵站和油缸,通过Ps与P2之间的回路段、Ps与P1之间的回路段的流量也是基本固定的。优选地,通过试验标定PSTR、PS1R的值。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21
且Pzero<Ps1TPs1R、Pzero<P2TPsTR时,则判断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为缩回。
(3)若Ps≥Prc且Ps1<Pzero,则判断换向阀30处于Ps和P1连通位置,但油液经溢流阀40流回油箱10;此时油缸有两种可能:其一是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到位,其二是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过程中受其它部件阻挡。
(4)若Ps≥Prc且Ps2<Pzero,则判断换向阀30处于Ps和P2连通位置,但油液经溢流阀40流回油箱10;此时顶升油缸60有两种可能:其一是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到位,其二是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过程中受其它部件阻挡。
(5)换向阀30处于中位时,顶升油缸60没有动作,液压泵20出的油液经换向阀30P、T口回到油箱10,对于已知泵站,通过PsT回路段(指的是Ps测压点到油箱10的回路段)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优选地,通过试验标定PsT回路段压差PSTR的值。
若PsTPsTR,且P1<Pzero或P2<Pzero或P1>Ps或P2>Ps,则判断换向阀30处于中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三处测点压力和四个液压回路段的压差,推断油液流动的方向,从而判断换向阀30的位置以及油缸的运动方向,从而实现工况识别中的方向识别。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顶升端连接载荷,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连接不同的载荷时,分别获取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在伸出时的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在缩回时的第三油压计算值P1';
根据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第三油压计算值P1'判断载荷的类型。
根据油缸活塞杆的受力平衡方程、平衡阀50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平衡阀50阀口流量方程推断各工况下各处压力的值,从而实现工况识别中的载荷识别。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油压计算值P2'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31
其中,f为摩擦力,FL为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A0为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横截面积,ΔP为油液经过平衡阀50的通道的压差,iA为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
前文已判断伸缸和收缸,以下算法主要区分带载顶升向上和带载向下的伸缸工况、提梁收缸和带载向下收缸工况。其中,具体地的判断过程如下所示,
扁担梁重力记为GB,塔机上装重量记为GL
设油缸活塞杆上负载为FL,则活塞杆受力平衡方程有: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32
式中:f为摩擦力,活塞杆伸出时f符号取”+”,活塞杆缩回时f符号取”-“;空载时FL=0;带载(塔机上部载荷)时FL=GL;活塞杆只带扁担梁时FL=-GB。P0为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压力,A0为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横截面积。
以下算法主要用于区分伸缸的两种工况:带载顶升向上和带梁伸缸。
此时油液经平衡阀50的单向阀功能通道,有:P0=P2'-ΔP;ΔP为油液经过单向阀功能通道的压差,其值由流量和阀的通流特性决定,通常在0.2MPa以内。
则: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1
通常塔机上部载荷作用在无杆腔上的负载压力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2
约为20~28MPa。而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3
值通常很小,在2MPa以下。因此带载顶升向上和带梁伸缸的P2值差别很大,以此区分带载顶升向上工况和带梁伸缸工况。
为了区分在收缸工况下的两种形式:提梁收缸和带载向下;第三油压计算值P1'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4
其中,iA为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k为平衡阀50阀芯弹簧刚度,Pc0为平衡阀50阀芯开始开启时的设定压力,f为摩擦力,FL为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xv为平衡阀50的阀芯开启位移,i为平衡阀50的先导比。
而,平衡阀50阀口处稳态流量方程有: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5
式中Cq为流量系数,ρ为液压油密度,xv为阀芯开启位移。当流量一定时,阀芯位移xv随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压力P0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从而在平衡阀50的阀口处产生所需要的压差。轻载时,P0小,则xv大;重载时,P0大,则xv小。
那么,平衡阀50阀芯受力平衡方程有:Pc0+(1+i)P2+kxv=P0+iP1
式中k为阀芯弹簧刚度,Pc0为平衡阀50阀芯开始开启时的设定压力。
通常阀芯开始开启时与阀芯全开时,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46
由以上式子可推得: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51
通常塔机上部载荷作用在无杆腔上的负载压力GL/A0约为20~28MPa;提梁收缸时GB/A0值通常很小,在2MPa以下。且负载P0越大时,xv越小。因此,带载向下收缸工况与提梁收缸有较大区别。通过P1测量值和上式推算,可区分带载向下工况和空载收缸工况。
进一步地,油箱10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液位液温计70,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带载顶升向上工况下,获取当前油温所处的温度范围;
分别获取温度范围的两个端点温度下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1)、P1(T2);
根据两个端点温度处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2)、P1(T2)以及当前温度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和第三油压值P1判断智能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速度监测的原理:速度与流量成正比,在相同的温度下,而流经液压系统某回路段的压差与流量正相关。流量相同时,流经液压系统某回路段产生的压差随油液粘度增加而减小,油液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前文试验标定的各回路段在不同油温下的压差,顶升工作时实时测量值、计算值与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速度是否正常。
在带载顶升向上和带梁伸缸工况,如油温处于(T1,T2)区间范围内,则该温度范围的端点温度T1处所对应的第二回路段压差记为PS2(T1),端点温度T2处所对应的第二回路段压差记为PS2(T2);该温度范围的端点温度T1处所对应的第三油压值记为P1(T1),该温度范围的端点温度T2处所对应的第三油压值记为P1(T2);
若Ps2>PS2(T1),P1>P1(T1),则判断回路段压差正常,油缸活塞杆速度正常;
若Ps2<Ps2(T2),P1<P1(T2),则判断回路段压差偏低、活塞杆速度偏低,提示系统存在泄漏或溢流。
此外,根据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力平衡方程,该智能液压系统还能够用来监测顶升力是否异常,具体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PL和顶升油缸60的标定初始值PL0并判断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是否异常;
当PL/PL0>1.15,则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异常;
当PL/PL0≤1.15,则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正常。
具体地,当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在带载顶升向上时,根据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力平衡方程有: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61
则:
Figure BDA0003418211950000162
式中ΔP值在0.2MPa以下,可带入0.2MPa计算,或忽略。在配平后顶升动作开始时,标定初始值PL0,顶升向上的过程中,若PL/PL0>1.15,则判定为顶升力异常,原因为顶升过程中有异常阻力或摩擦力过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液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包括如上的智能液压系统。针对液压顶升装置在使用中的各种故障和质量问题,本发明专利中的智能顶升装置实现以下功能:溢流阀40压力设定监测、平衡阀50设定压力监测、顶升速度监测、顶升工况识别、各工况下压力是否正常的识别、溢流阀40溢流识别、顶升力异常监测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液压系统的油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压的多个测压点,所述智能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分别收集多个所述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
计算多个所述测压点之间的多个回路段压差;
对多个所述测压点分别对应的油压值以及多个所述回路段压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所述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液压泵(20)、换向阀(30)、顶升油缸(60)和平衡阀(50),所述换向阀(30)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平衡阀(50)与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换向阀(30)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液压泵(20)用于将液压油泵送至所述换向阀(30)的进油口,所述换向阀(30)的回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10)。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点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为用于所述液压泵(20)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一测压点(61)、用于检测所述平衡阀(50)的进油端油压的第二测压点(62)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的出油端油压的第三测压点(63),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分别收集所述第一测压点(61)的第一油压值Ps、所述第二测压点(62)的第二油压值P2以及所述第三测压点(63)的第三油压值P1
计算所述第一测压点(61)到所述第三测压点(63)之间的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所述第一测压点(61)到所述第二测压点(62)之间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
对第一油压值Ps、第二油压值P2、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以及第二回路段压差Ps2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所述智能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反馈判断。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
根据第二油压值P2和第三油压值P1计算所述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
根据所述设计设定压力和所述实际设定压力判断所述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是否准确。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采用如下计算公式得到:
P′c=(i+iA)P2-(1+i)P1
其中,i为所述平衡阀(50)的先导比,iA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Pc'为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
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平衡阀(50)的实际设定压力和设计设定压力之间的差值绝对值;
当所述差值绝对值小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所述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准确;
当所述差值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压力误差允许值时,则判定所述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不准确。
7.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20)的出油口和所述油箱(10)之间还连接有溢流阀(40),所述溢流阀(40)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泵(20)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溢流阀(40)的回油口连接所述油箱(10),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Prc
比对所述溢流阀(40)的设定压力Prc和所述第一油压值Ps并判断所述溢流阀(40)是否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所述溢流阀(40)存在溢流;
当Ps≤0.85Prc,则所述溢流阀(40)关闭。
8.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分别对第一油压值Ps、第三油压值P1、第一回路段压差Ps1、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标定,并得到第一油压标定值PsTR、第三油压标定值P1TR、第一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1R和第二回路段压差标定值Ps2R并判断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动作方向;
当P1≤αTP1TR且P1>Pzero、Ps2TPs2R且Ps2>Pzero时,则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伸出;
Figure FDA0003418211940000031
且Pzero<Ps1TPs1R、Pzero<P2TPsTR时,则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缩回;
其中,αT为温度影响系数,Pzero为压力误差允许值,i为所述平衡阀(50)的先导比,Pc为所述平衡阀(50)的设计设定压力。
9.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的顶升端连接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连接不同的载荷时,分别获取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在伸出时的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在缩回时的第三油压计算值P1';
根据所述第二油压计算值P2'和所述第三油压计算值P1'判断所述载荷的类型。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压计算值P2'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418211940000041
其中,f为摩擦力,FL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A0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无杆腔横截面积,ΔP为油液经过所述平衡阀(50)的通道的压差,P1为第三油压值,iA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
11.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压计算值P1'能够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3418211940000042
其中,iA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之比,k为平衡阀(50)阀芯弹簧刚度,Pc0为平衡阀(50)阀芯开始开启时的设定压力,f为摩擦力,FL为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xv为所述平衡阀(50)的阀芯开启位移,i为所述平衡阀(50)的先导比。
12.根据权利要10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0)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温的液位液温计(70),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带载顶升向上工况下,获取当前油温所处的温度范围;
分别获取所述温度范围的两个端点温度下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2)、P1(T2);
根据两个端点温度处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T1)、Ps2(T2)和第三油压值P1(T2)、P1(T2)以及当前温度的第二回路段压差Ps2和第三油压值P1判断智能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13.根据权利要10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顶升油缸(60)的活塞杆受到的负载压力PL和所述顶升油缸(60)的标定初始值PL0并判断所述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是否异常;
当PL/PL0>1.15,则所述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异常;
当PL/PL0≤1.15,则所述顶升油缸(60)的顶升力正常。
14.一种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液压系统。
CN202111552590.5A 2021-12-17 2021-12-17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Pending CN114382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590.5A CN114382733A (zh) 2021-12-17 2021-12-17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PCT/CN2022/099224 WO2023109049A1 (zh) 2021-12-17 2022-06-16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2590.5A CN114382733A (zh) 2021-12-17 2021-12-17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2733A true CN114382733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2590.5A Pending CN114382733A (zh) 2021-12-17 2021-12-17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2733A (zh)
WO (1) WO20231090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049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9218B (zh) * 2023-12-27 2024-03-19 张家港市艾罗执行器有限公司 等流量等压力双缸同步执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137A (zh) * 2011-08-25 2012-02-0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液压阀的方法、控制器和装置、检测液压回路故障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故障处理系统
CN202251248U (zh) * 2011-08-25 2012-05-3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液压阀的控制器和装置、检测液压回路故障的装置及故障处理系统
CN104314927A (zh) * 2014-10-14 2015-01-28 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敏感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和工程机械
CN107355453B (zh) * 2017-08-28 2023-06-09 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带故障检测的垃圾压缩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检测方法
CN208534905U (zh) * 2018-04-12 2019-02-22 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缸故障检测的装置
CN108757599B (zh) * 2018-04-28 2020-04-1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地面试验台的液压加载系统以及加载方法
CN209976973U (zh) * 2019-04-24 2020-01-21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液压油缸内泄漏的检测装置
CN110320808A (zh) * 2019-07-31 2019-10-11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观测器组的阀控型电液伺服系统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
CN110529442B (zh) * 2019-08-26 2020-09-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与活塞机械疲劳试验台配套的液压系统
CN211693066U (zh) * 2020-03-25 2020-10-16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一种液压缸内泄漏高精度检测试验台
CN214063458U (zh) * 2020-12-08 2021-08-27 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油缸内泄漏检测装置、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4382733A (zh) * 2021-12-17 2022-04-22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049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9049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82733A (zh) 智能液压系统及液压顶升装置
CN106949118B (zh) 一种液压缸耐久性试验台
CN206889394U (zh) 一种液压缸耐久性试验台
CN206845568U (zh) 一种控制双缸同步动作液压系统
CN220470179U (zh) 用于流体泵装置的检测装置
JPH07294365A (ja) ポンプ効率を表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0608215A (zh) 用于液压缸性能测试的液压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EP2507519A1 (en) Out-of-range sensor recalibration
CN106762264A (zh) 发动机进气系统压力异常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104454748A (zh) 齿轮泵、溢流阀及单向阀可靠性的综合节能试验液压装置
CN209743128U (zh) 用于提高水泵测试精度的自动测试装置
CN106441739B (zh) 一种电调制流量控制阀用综合性能测试台
DE102015206403A1 (de) Hydraulisch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Leckagemessung für eine hydraulische Anordnung
JP4088149B2 (ja) 油圧装置の異常監視方法
CN111350708A (zh) 一种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的液压装置
CN109883744A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热平衡分析的装置及方法
CN211693066U (zh) 一种液压缸内泄漏高精度检测试验台
CN112098012B (zh) 一种判定发电机线棒漏氢的方法
CN218882673U (zh) 一种用于测试先导式卸荷阀性能的检测装置
CN110017948B (zh) 冷却器检测用测试台
CN203822637U (zh) 容量调节机构检测装置
CN216478180U (zh) 一种用于密封件寿命试验的液压系统
KR102065258B1 (ko) 윤활유펌프 토출유량의 모니터링 방법
CN219245346U (zh) 在线水中油自动监测装置
CN218971560U (zh) 一种液压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