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1350A -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1350A
CN114371350A CN202011102519.2A CN202011102519A CN114371350A CN 114371350 A CN114371350 A CN 114371350A CN 202011102519 A CN202011102519 A CN 202011102519A CN 114371350 A CN114371350 A CN 11437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obe
contact element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2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仁辉
王悦
王丽明
马青峰
任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uan Ji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uan Ji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uan Ji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uan Ji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25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13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9729 priority patent/WO20220776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1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差分探头包括探头主体、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和驱动机构。探头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收容腔;第一触点元件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一转轴,第一触点元件围绕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第一触点与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触点元件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二转轴,第二触点元件围绕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第二触点与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第二转轴转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反向,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探测区域。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差分探头无法准确调节探针间距的问题。

Description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和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测试和测量技术领域中,被测电路(例如电路板、电子器件等)与测量仪器(例如示波器等)通过探头连接,探头可采集被测信号并传输给测量仪器。差分探头具有两个探针,每个探针均可以探测一个局部信号,并可将该局部信号发送给测量仪器,用于进一步的信号处理或在屏幕上显示。
由于不同的测试点,在被测电路上的间距也不同,为了使得差分探头上两个探针与被测电路上两个测试点相匹配,则需要适应性调节两个探针之间间距;目前,现有的差分探头通常只能通过目测来手动调节探针,这种调节方式难以精准探针的间距,如此无法使得探针与测试点准确适配;特别是在小尺寸的被测电路中,上述问题会更为凸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差分探头无法准确调节探针间距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探头,其包括:
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
第一触点元件,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第二触点元件,所述第二触点元件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触点元件围绕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反向,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探测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探头控制方法,其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响应所述第一输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转动,以改变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间距。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公开的差分探头中,第一触点与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触点与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第二转轴转动,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反向,因此,在差分探头工作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逐渐靠近以减小二者的间距,或者,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逐渐远离以增大二者的间距,如此就实现了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的间距调节;同时,由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转动,而避免通过目测来手动调节,进而能够减小调节误差、准确调节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的间距,以使得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与测试点准确适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5为关于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一传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子壳体、120-第二子壳体、130-导光孔、
200-第一触点元件、210-第一连接段、220-第一偏心段、221-第一触点、
300-第二触点元件、310-第二连接段、320-第二偏心段、321-第二触点、
400-驱动机构、500-控制模组、
600-传动组件、610-第一传动元件、611-第一齿轮、612-第一安装空间、613-第一限位部、620-第二传动元件、621-第二齿轮、622-第二安装空间、623-第三限位部、630-第一固定元件、631-第二限位部、640-第二固定元件、641-第四限位部、
700-位置检测组件、710-发光元件、720-感光元件、
800-照明组件、810-光源模组、820-导光元件、
910-调节开关、92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差分探头,该差分探头包括探头主体、第一触点元件200、第二触点元件300和驱动机构400。
其中,探头主体通常包括壳体100,壳体100是差分探头的基础构件,其可以为差分探头的其他构件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具有收容腔,差分探头的部分构件可设置在收容腔内,壳体100可为这些构件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为了便于拆装,壳体100通常包括第一子壳体110和第二子壳体120,第一子壳体110和第二子壳体120组合之后朝内形成收容腔。
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是差分探头的功能构件,在差分探头的工作过程中,差分探头即是通过第一触点元件200与第二触点元件300与被测电路接触,并采集到被测信号,以传输给测量仪器。
对于普通的差分探头而言,其也具有两个触点元件,通常为两个探针,在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探针,并目测来调节探针的间距,而改变两个触点的间距,如此往往难以与被测电路的两个测试点相适配;特别是在测试微小器件时,手动调节的方式通常误差太大,无法达到准确测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手动调节的误差,通过在差分探头中设置驱动机构400,而由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来实现可控的、精确的转动,来精确调节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
第一触点元件200通常具有第一触点221,第一触点元件200通过第一触点221与被测电路接触;同理,第二触点元件300通常具有第二触点321,第二触点元件300通过第二触点321与被测电路接触。
为了实现对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元件200具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触点元件200围绕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第一触点221与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触点元件300具有第二转轴,第二触点元件300围绕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第二触点321与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第二转轴转动。
如此,当第一触点元件200相对于探头主体转动时,位于探头主体之外的第一触点221会被第一触点元件200带动而做预设轨迹的圆周运动;当第二触点元件300相对于探头主体转动时,位于探头主体之外的第二触点321会被第二触点元件300带动而做预设轨迹的圆周运动。通常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圆周轨迹面与它们在探头主体的设置端面相平行,如此能够避免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在转动时与探头主体产生干涉。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具体形状,也即,不限制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具体运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反向,也即是说,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第一触点221沿顺时针转动,而第二触点321沿逆时针转动。
通常,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均位于探头主体之外,如此方便设置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能够避免二者与壳体100产生干涉,而有利于差分探头的结构布局;当然,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也能够设置于探头主体内,例如收容腔内。
为了使得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可控,且便于受到精确调节,本实施例的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可以相对称,如此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时,二者的传动比是1:1的,由于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均做圆周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则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均有一个半圆轨迹处于相向运动而彼此靠近,均有另一个半圆轨迹处于相离运动而彼此远离。应理解的是,当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相对称设置时,二者在转动时无疑动作轨迹更为规则,视觉感受上更为舒适,且也能够在差分探头的前部,即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区域将结构制作得更为轻薄。
当然,本实施例未对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是否对称做出具体限制,二者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如此,其中一个触点可能会出现倾斜,但对整体探测效果影响不大。
在探测被测电路时,被测电路位于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之间,即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之间形成探测区域。
在相向运动时,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减小,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之间的探测区域变小;在相离运动时,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增大,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之间的探测区域变大。如上述,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就可以适应性调节而适配不同间距的测试点;如图1所示,图1即示出了两种位置关系的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不同位置关系情况下的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相异。
为了保护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通常设置于收容腔内。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00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或第二触点元件300驱动相连,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驱动机构400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驱动关系有多种,其可以仅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其中一者,也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在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其中一者时,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可通过传动结构而实现联动。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中,第一触点221与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触点321与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第二转轴转动,又由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反向,因此,在差分探头工作时,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可逐渐靠近以减小二者的间距,或者,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可逐渐远离以增大二者的间距,如此就实现了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调节;同时,由于通过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而避免通过目测来手动调节,进而能够减小调节误差、准确调节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间距,以使得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与测试点准确适配。
为了便于实施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包括控制模组500,控制模组500与驱动机构400电连接,并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00,以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控制模组500对驱动机构400发出开启和关闭指令,进而能够方便地控制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或停止。控制模组500可直接设置在电路板920上而被供电。
具体地,探头本体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第一输入模块与控制模组500电连接,通过第一输入模块可产生对驱动机构400的控制指令。第一输入模块通常包括设置在探头主体上的调节开关910按钮,按压调节开关910按钮就可以实现驱动机构400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具有复位功能,例如可设置长按调节开关910按钮来实现,在复位情况下,差分探头可使得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恢复到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可设置为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为最小、最大或居中取值的各种情况。调节开关910按钮具体可直接设置在收容腔内的电路板920上。
通常,差分探头需要对同一规格的被测电路进行批量测试,为了避免反复调节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包括存储模组,用于存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第一位置参数。应理解的是,存储模组存储的第一位置参数可以为操作时高频使用位置参数,即常用的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数据。
同时,控制模组500还用于调用第一位置参数,并控制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至与第一位置参数相匹配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差分探头处于初始状态时,可通过控制模组500控制驱动机构400来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来实现对第一位置参数的调用,如此就可以方便地、快捷地调出常用的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数据。
为了便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与被测电路接触,而获取被测信息,本实施例的第一触点元件200可以为第一探针,第二触点元件300可以为第二探针。具体地,第一探针的一端与探头主体相连,第一探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第一触点221;第二触点元件300为第二探针,第二探针的一端与探头主体相连,第二探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第二触点321。由于探针结构较为细长,且在探针的自由端便于形成触点,如此便能够使得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更精确地探伸至被测电路的测试点区域。
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的结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均可以设置为直线型的探针结构。
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在探头主体上进行安装,本实施例的第一探针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段210和第一偏心段220,第一连接段210围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且第一连接段210在背离探头主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有第一偏心段220,第一偏心段220背离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触点221。如此,第一探针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段210安装配合于探头主体,由于第一偏心段220折弯形成于第一连接段210,而第一触点221设置在第一偏心段220背离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在第一探针转动时,第一连接段210即为第一转轴,进而可确保第一触点221与第一转轴偏心分布。
同样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探针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段310和第二偏心段320,第二连接段310围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探头主体,且第二连接段310在背离探头主体的二端折弯形成有第二偏心段320,第二偏心段320背离第二连接段310的二端设置有第二触点321。如此,第二探针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段310安装配合于探头主体,由于第二偏心段320折弯形成于第二连接段310,而第二触点321设置在第二偏心段320背离第二连接段310的一端,在第二探针转动时,第二连接段310即为第二转轴,进而可确保第二触点321与第二转轴偏心分布。
通常情况下,驱动机构400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或第二触点元件300驱动相连。本实施例的探头主体还可以包括传动组件600,驱动机构400与传动组件600相连,且传动组件600还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或第二触点元件300相连,驱动机构400通过驱动传动组件600来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一般情况下,通过设置传动组件600,能够方便差分探头内部各构件的结构布局,例如便于将驱动机构400设置在收容腔内,且便于将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设置在工作端。
结合前述,驱动机构400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驱动关系有多种,因此传动组件600的具体类型也有多种,例如传动组件600包括两个传动元件,两个传动元件分别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相连,且驱动机构400分别驱动两个传动元件。
如图7所示,为了简化驱动机构400,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600可以包括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第一触点元件200与第一传动元件610固定相连,第二触点元件300与第二传动元件620固定相连;第一传动元件610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齿轮611,第二传动元件620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齿轮621,第一齿轮611与第二齿轮621相啮合,驱动机构400与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的其中一者驱动相连。
如此,驱动机构400可与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的任一者相连,如图4和图5所示,以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二传动元件620为例。当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二传动元件620转动时,第二齿轮621随之转动,第二齿轮621可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611转动,第一齿轮611可带动第一传动元件61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同时转动,并同时带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为了使得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相对称,因此需要设置第一齿轮611和第二齿轮621的齿廓相同,而使得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的转动效率相一致。
为了便于安装固定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600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元件63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第一触点元件200部分嵌设于第一固定元件630中,并通过第一固定元件630而与第一传动元件610固定配合;第二触点元件300部分嵌设于第二固定元件640中,并通过第二固定元件640而与第二传动元件620固定配合。
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一固定元件630可作为一个整体的模块结构使用,第二触点元件30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模块结构使用,如此,在拆装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时通过拆装第一固定元件63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来实现,避免对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造成损坏。当然,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包括防护件,其用于保护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举例来说,防护件可以为与探头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防护外壳,在防护外壳与探头本体相连的情况下,防护外壳将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罩设在内部,进而达到保护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以及防止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刺伤操作人员的目的;或者,防护件还可以为能够套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上的橡胶套。
在上述第一触点元件200包括第一连接段210、第二触点元件300包括第二连接段31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段210可嵌设于第一固定元件630中,第二连接段310可嵌设于第二固定元件640中。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元件610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612,第一固定元件630可至少部分插接配合于第一安装空间612;第一传动元件610在第一安装空间612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13,第一固定元件630在其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631,第一限位部613可与第二限位部631卡合;第二传动元件620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空间622,第二固定元件640可至少部分插接配合于第二安装空间622;第二传动元件620在第二安装空间622内设置有第三限位部623,第二固定元件640在其外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641,第三限位部623可与第四限位部641卡合。
应理解的是,在设置有第一固定元件63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的情况下,更便于在二者之上设置有限位固定结构来实现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安装,如此能避免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上直接构造限位固定结构,进而降低成本。
当然,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一固定元件630,以及第二传动元件62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的配合关系均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固定元件630和第二固定元件640上开设有安装空间,而第一传动元件610插接配合于第一固定元件630内,第二传动元件620插接配合于第二固定元件640内。
第一限位部613、第二限位部631、第三限位部623和第四限位部641的结构均可以有多种,例如它们可以为凹陷结构或者凸起结构,只要能够满足第一限位部613和第二限位部631实现卡合、第三限位部623和第四限位部641实现卡合即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613和第三限位部623可以均为限位槽,第二限位部631和第四限位部641可以均为限位凸起,且上述的限位槽可对应与限位凸起相卡合而实现限位。
为了能够实时获取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角度,而实现闭环控制,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包括位置检测组件700,位置检测组件700用于检测第一传动元件610和/或第二传动元件620的转动角度。由于第一传动元件610与第一触点元件200相连,第二传动元件620与第二触点元件300相连,因此,在获取到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的转动角度时,即相当于获取了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角度信息。同时,在前述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相对称的实施方式中,如果获取了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中一者的转动轨迹信息,就相当于也获取了另一者的转动轨迹信息,因此位置检测组件700可仅设置用于检测第一传动元件610或第二传动元件620,当然位置检测组件700也可以设置同时用于检测第一传动元件610和第二传动元件620。
位置检测组件700的类型有多种,例如位移传感器、磁体与霍尔元器件的配合模组等。本实施例的位置检测组件700可以为光电式组件,其包括光电开关710和阻光元件720,在光电开关710和阻光元件720中,其中一者设置于第一传动元件610或第二传动元件620上,另一者设置于收容腔内;在阻光元件720遮挡光电开关710中的光线时,光电开关710检测到第一传动元件610或第二传动元件620的位置信息。
具体而言,光电式的位置检测组件700的布设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以阻光元件720设置在第一传动元件610上,而光电开关710设置在收容腔内(通常设置在电路板920上)为例。光电开关710通常包括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发光元件可发出光线,而感光元件可接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当阻光元件720接近光电开关710时,会对光线的传输产生影响,由部分遮挡直至完全遮挡,基于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就能够实现对阻光元件720的位置,进而获取第一传动元件610的位置信息和转动角度;同时,基于光线被遮挡的频次,可获取第一传动元件610的转动频率。如此情况下,基于上述内容,并结合至前述的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转动轨迹相对称的实施方式,无疑能够通过第一传动元件610,获取到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将阻光元件720设置在第二传动元件620上,并通过第二传动元件620来获取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信息。
当然,光电开关710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元件610或第二传动元件620上,而阻光元件720设置在收容腔内,在第一传动元件610或第二传动元件620转动时,即带动了光电开关710转动,如此也能够实现阻光元件720对光电开关710中光线的遮挡,进而也可达到获取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信息的目的。
结合前述,由于第一触点221的位置改变与第一触点元件200的转动相关联,第二触点321的位置改变与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相关联,因此在基于位置检测组件700获取到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转动角度信息后,即可以通过传动组件600与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结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原理换算出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准确间距,如此更有利于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实现闭环控制。
为了给探测区域提供明亮的测试环境,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还可以包括照明组件800,用于对探测区域进行照明。在测试点处于光线较暗的情况时,由于不便于观察,会存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与测试点难以准确适配的问题;而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可通过照明组件800对探测区域进行照明,进而为操作人员提供明亮的测试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组件800的类型有多种,例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设置的LED灯源等。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照明组件800可以包括光源模组810和导光元件820,光源模组810和导光元件820均设置于收容腔,光源模组810发出的光线可投射至导光元件820;壳体100开设有导光孔130,导光孔130与收容腔连通,且与探测区域相对设置,导光元件820部分嵌设于导光孔130,并将光源模组810的光线导向探测区域。
光源模组810和导光元件820均可在壳体100之内获得防护,而导光元件820可将光源模组810在收容腔内发出的光线导出收容腔,并导向探测区域,如此,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差分探头对被测电路进行测试时,可通过照明组件800开启光源模组810。通常,照明组件8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0外表面的照明按钮,通过按压照明按钮,就可以实现光源模组810的开关。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差分探头,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差分探头控制方法,所公开的差分探头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差分探头,其可以包括:
S100、接收第一输入;
第一输入通常为对驱动机构400的控制指令,具体可以包括开启指令、关闭指令等。探头本体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第一输入模块与控制模组500电连接,通过第一输入模块可产生对驱动机构400的控制指令。第一输入模块通常包括设置在探头主体上的调节开关910按钮,按压调节开关910按钮就可以实现驱动机构400的开启和关闭。
S200、响应第一输入,控制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以改变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
操作人员输入第一输入后,控制模组500可响应第一输入,即可通过控制模组500对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进行控制,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时,则可以改变第一触点221和第二触点321的间距,以使得该间距与被测点的间距相适配。
为了使得差分探头具备记忆功能,也即在差分探头测试相同规格的被测电路时,可直接调用之前的触点间距数据,以匹配被测点的间距。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0、接收第二输入;
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位置可为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任一转动位置(也即驱动机构400的一个转动位置),操作人员可输入第二输入,以发出对第一位置参数的记录指令。
探头本体可以包括第二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与控制模组500电连接,通过第二输入模块可产生对第一位置参数的记录指令。第二输入模块通常包括设置在探头主体上的第一位置按钮,通过按压第一位置按钮就可以发出记录指令,通常可选用设置长按的方式来实现。
S400、响应第二输入,记录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的第一位置参数;
操作人员输入第二输入后,控制模组500还可用于响应第二输入,即可通过控制模组500将第一位置参数记录保存在存储器内。
S500、接收第三输入;
第二输入模块还可用于接收第三输入,此时通过第二输入模块可产生对第一位置参数的调用指令,而调用指令通常可选用设置轻触第一位置按钮的方式来实现。
S600、响应第三输入,调用第一位置参数,并控制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至与第一位置参数相匹配的位置。
操作人员输入第三输入后,控制模组500还可用于响应第三输入,即可通过控制模组500调用之前保存在存储器内的第一位置参数,并控制驱动机构400驱动第一触点元件200和第二触点元件300转动,并转动至第一位置停止。
在可选的方案中,探头本体上还可以包括第三输入模块和第四输入模块,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输入模块可以包括第二位置按钮,第四输入模块可包括第三位置按钮,基于前述的控制方案,通过按压第二位置按钮,可以记录和调用第二位置参数,通过按压第三位置按钮,可以记录和调用第三位置参数。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位置记录功能的具体数量。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
第一触点元件,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围绕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一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第二触点元件,所述第二触点元件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触点元件围绕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转轴偏心分布,且在第二方向上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或所述第二触点元件驱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反向,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探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探头还包括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探头还包括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的第一位置参数;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调用所述第一位置参数,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位置参数相匹配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元件为第一探针,所述第一探针的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相连,所述第一探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元件为第二探针,所述第二探针的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相连,所述第二探针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有所述第二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偏心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围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在背离所述探头主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有所述第一偏心段,所述第一偏心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触点;
所述第二探针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偏心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围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探头主体,且所述第二连接段在背离所述探头主体的二端折弯形成有所述第二偏心段,所述第二偏心段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主体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且所述传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或所述第二触点元件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来驱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一触点元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触点元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传动元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元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所述第二传动元件的其中一者驱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元件和第二固定元件,所述第一触点元件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元件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元件而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固定配合;所述第二触点元件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中,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元件而与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固定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可至少部分插接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元件在其外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合;
所述第二传动元件设置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可至少部分插接配合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在其外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可与所述第四限位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三限位部均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为限位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探头还包括位置检测组件,所述位置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元件的转动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组件为光电开关和阻光元件,在所述光电开关和所述阻光元件中,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元件或所述第二传动元件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在所述阻光元件遮挡所述光电开关中的光线时,所述光电开关检测到所述第一传动元件或所述第二传动元件的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探头还包括照明组件,用于对所述探测区域进行照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光源模组和导光元件,所述光源模组和所述导光元件均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可投射至所述导光元件;所述壳体开设有导光孔,所述导光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且与所述探测区域相对设置,所述导光元件元部分嵌设于所述导光孔,并将所述光源模组的光线导向所述探测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探头还包括防护件,用于保护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
16.一种差分探头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分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响应所述第一输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二触点元件转动,以改变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间距。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输入;
响应所述第二输入,记录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的第一位置参数;
接收第三输入;
响应所述第三输入,调用所述第一位置参数,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触点元件和所述第二触点元件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位置参数相匹配的位置。
CN202011102519.2A 2020-10-15 2020-10-15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371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2519.2A CN114371350A (zh) 2020-10-15 2020-10-15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20/129729 WO2022077694A1 (zh) 2020-10-15 2020-11-18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2519.2A CN114371350A (zh) 2020-10-15 2020-10-15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1350A true CN114371350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2519.2A Pending CN114371350A (zh) 2020-10-15 2020-10-15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1350A (zh)
WO (1) WO20220776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4215B1 (en) * 2000-08-21 2002-06-11 Tektronix, Inc. Variable spacing probe tip adapter for a measurement probe
US6828768B2 (en) * 2002-04-16 2004-12-0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deband differential probing of variably spaced probe points
US7262614B1 (en) * 2005-02-10 2007-08-28 Lecroy Corporation Planar on edge probing tip with flex
US7167011B2 (en) * 2005-05-27 2007-01-23 Tektronix, Inc.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probe having retractable double cushioned variable spacing probing tips with EOS/ESD protection capabilities
JP2009198226A (ja) * 2008-02-19 2009-09-03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テストプローブを有する測定器
CN101907644B (zh) * 2009-06-04 2013-1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探棒控制系统
CN101988929B (zh) * 2009-08-03 2014-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微调装置
CN101706515B (zh) * 2009-09-22 2011-09-21 刘海先 一种电动探头
CN102053175B (zh) * 2009-11-10 2014-12-10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电变量装置的探头
DE102012205352B4 (de) * 2012-02-24 2022-12-08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Adapter für einen Tastkopf zur Messung eines differenziellen Signals
CN104502642B (zh) * 2014-11-25 2017-10-10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测试线材的差动探棒
CN205880028U (zh) * 2016-07-18 2017-01-11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示波器探头及示波器
US11187723B2 (en) * 2016-10-31 2021-11-30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Differential test pro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7694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4527B2 (ja) 導光器具および導光装置
JP4066037B2 (ja) 操作パネルの回転スイッチ機構
US5819597A (en) In-car rota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EP3630238B1 (en) Vertical assembly of pcb
EP2048479A1 (en) Indicating instrument
CN110770554A (zh) 用于表面测量仪的容纳设备
US4748861A (en) Electronic display measuring device
CN114371350A (zh) 差分探头及其控制方法
US836315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1522187A (ja) 検知・制御装置
JP5362276B2 (ja) 自発光指針及び車両用表示装置
JP4047670B2 (ja) 回転操作型電気部品の遮光構造
JP5012502B2 (ja) エンコーダ
JP2002075106A (ja) 照明付表示ダイヤル装置
JPH0611451Y2 (ja) 回転数測定器
JP3350928B2 (ja) 計器装置
CN113639674B (zh) 基于光折射原理的非接触式旋转电位器
JP4848861B2 (ja) 指針計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38097B2 (ja) 計器装置
JP2009180571A (ja) 計器装置
JP2002287840A (ja) 操作装置
JP3655852B2 (ja) カメラ用操作ダイヤル
JP2959428B2 (ja) 指示計器
JP4809107B2 (ja) 計器装置の指針
JP5160994B2 (ja) 導光板及び、メ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