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0464A -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0464A
CN114370464A CN202210072100.XA CN202210072100A CN114370464A CN 114370464 A CN114370464 A CN 114370464A CN 202210072100 A CN202210072100 A CN 202210072100A CN 114370464 A CN114370464 A CN 114370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shaft
piston
oil
brake
brak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2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0464B (zh
Inventor
赵达
高志飞
孙安邦
王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21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0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0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0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0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6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 F16D51/18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 F16D51/2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 F16D51/24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wo brake-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fluid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间轴制动器,该中间轴制动器包括中间轴和两个对偶摩擦组件,两个对偶摩擦组件间隔且相对设置于中间轴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对偶摩擦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对偶摩擦块和回位弹簧。对偶摩擦块连接于活塞,活塞能相对气缸壳体滑动而具有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当活塞位于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与中间轴贴合,当活塞位于非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与中间轴分离,不会受到油膜的影响,避免残余制动,也不存在拖拽损失,高压气源输入活塞腔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活塞由非制动位置移动至制动位置,回位弹簧能够驱动活塞由制动位置移动至非制动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重型商用车AMT市场,中间轴制动器均为多片湿式制动片组形式,且气缸活塞为轴向布置,活塞与齿轮油直接接触。可靠性方面,这种传统的多片湿式制动片组结构对于散热有非常高的要求。
如申请号为CN201921107831.3的前期专利中提供一种中间轴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体、活塞、摩擦片和钢片,活塞密封活动插装在制动器壳体内,制动器壳体的安装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与钢片卡爪相配合的制动槽,制动器壳体的安装端面上装有一片定位钢片,定位钢片包括定位钢片本体,定位钢片本体为与摩擦片相配合的环状结构,定位钢片本体的外圆上对应制动槽的位置设有可卡装在制动槽内且可容纳钢片卡爪的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包括两块间隔布置的大面积力传递侧块,大面积力传递侧块与对应制动槽的对应侧面贴合;一片摩擦片叠装在定位钢片本体上,一片钢片叠装在摩擦片上,且钢片上的钢片卡爪卡装在对应的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内。此结构为较为常见的气动活塞气缸形式中间轴制动器,其活塞与齿轮油直接接触,对密封件的封油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封油失效,齿轮油将进入气缸并在排气过程中进入气路及电磁阀,导致电磁阀卡滞等故障,无法解决制动器活塞气缸的密封可靠性问题,并且多片湿式制动片组结构在制动器非工作状态下摩擦片相对于钢片时刻保持相对运动,造成不必要的拖拽损失,同时,在制动器解除制动过程中,钢片和摩擦片由于油膜作用无法快速分离,引起不必要的残余制动,影响换挡可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轴制动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中间轴制动器采用多片湿式制动片组结构,在制动器非工作状态下摩擦片相对于钢片时刻保持相对运动,造成不必要的拖拽损失,同时,在制动器解除制动过程中,钢片和摩擦片由于油膜作用无法快速分离,引起不必要的残余制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轴制动器,该中间轴制动器包括中间轴和两个对偶摩擦组件,两个所述对偶摩擦组件间隔且相对设置于所述中间轴的径向方向的两侧;
所述对偶摩擦组件包括:
气缸壳体;
活塞,与所述气缸壳体滑动配合,且所述气缸壳体和所述活塞围设成容积可变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腔壁设有用于和高压气源连接的进气口;
对偶摩擦块,连接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能相对所述气缸壳体滑动而具有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对偶摩擦块与所述中间轴贴合,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非制动位置时,所述对偶摩擦块与所述中间轴分离,所述高压气源输入所述活塞腔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所述活塞由所述非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制动位置;
回位弹簧,能够驱动所述活塞由所述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非制动位置。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偶摩擦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回位弹簧,所述气缸壳体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腔连通的多个弹簧腔,多个所述回位弹簧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弹簧腔,所述回位弹簧分别与所述气缸壳体和所述活塞抵接,且所述回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活塞销,多个活塞销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所述弹簧腔内,多个所述回位弹簧一一对应地套设于多个所述活塞销。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轴设有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具有位于所述中间轴的外周面的润滑油口,所述润滑油口用于向所述对偶摩擦块与所述中间轴贴合的表面提供润滑油。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滑油道包括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延伸的主油道,以及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分油道组,每个所述分油道组包括沿所述中间轴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入油槽,所述输入油槽连通所述主油道且穿透所述中间轴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润滑油口;
所述对偶摩擦块具有沿所述中间轴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分油道组均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油槽沿圆弧线方向延伸。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轴的外周面还设有第一排油槽,所述第一排油槽位于两个所述分油道组之间,且各个所述润滑油口均与所述第一排油槽连通;
所述对偶摩擦块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排油槽,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排油槽能与所述第一排油槽连通,所述第一排油槽呈环形且和所述中间轴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排油槽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延伸。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偶摩擦块的内表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油槽连通的导油槽,所述导油槽沿所述中间轴的圆周方向延伸。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偶摩擦块具有呈方形的凸块,所述活塞设有呈方形的凹槽,所述凸块插接于所述凹槽。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壳体中的一个设有导向块,所述活塞和所述气缸壳体中的另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位于所述导向槽。
作为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轴制动器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高压气源和两个所述进气口之间,且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气源同时给两个所述进气口供气,或者控制所述高压气源同时与两个所述进气口断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轴制动器,该中间轴制动器包括中间轴和两个对偶摩擦组件,两个对偶摩擦组件间隔且相对设置于中间轴的径向方向的两侧。对偶摩擦组件包括气缸壳体、活塞、对偶摩擦块和回位弹簧。其中,活塞与气缸壳体滑动配合,且气缸壳体和活塞围设成容积可变的活塞腔,活塞腔的腔壁设有用于和高压气源连接进气口。对偶摩擦块连接于活塞,活塞能相对气缸壳体滑动而具有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当活塞位于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与中间轴贴合,当活塞位于非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与中间轴分离,高压气源输入活塞腔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活塞由非制动位置移动至制动位置,回位弹簧能够驱动活塞由制动位置移动至非制动位置。通过采用两个对偶摩擦组件替代现有的湿式制动片组,在解除制动时,对偶摩擦块可以和中间轴能够完全分离,不会受到油膜的影响,且可避免残余制动,同时,在非制动工作状态下,也不存在拖拽损失。另外,当制动时,高压气体给予活塞的作用力直接通过对偶摩擦块压紧在中间轴的外周面,能够取得较大的制动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分解示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剖视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100、中间轴;200、对偶摩擦组件;300、高压气源;400、控制阀;
1、气缸壳体;11、气缸壳;111、导向块;12、气缸盖;13、活塞腔;14、进气口;
2、活塞;21、导向槽;22、活塞销;23、凹槽;
3、对偶摩擦块;31、凸块;32、第二排油槽;33、导油槽;
4、回位弹簧;
5、密封圈;
6、润滑油道;61、主油道;62、输入油槽;621、润滑油口;63、第一排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的中间轴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壳体、活塞、摩擦片和钢片,活塞密封活动插装在制动器壳体内,制动器壳体的安装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与钢片卡爪相配合的制动槽,制动器壳体的安装端面上装有一片定位钢片,定位钢片包括定位钢片本体,定位钢片本体为与摩擦片相配合的环状结构,定位钢片本体的外圆上对应制动槽的位置设有可卡装在制动槽内且可容纳钢片卡爪的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包括两块间隔布置的大面积力传递侧块,大面积力传递侧块与对应制动槽的对应侧面贴合;一片摩擦片叠装在定位钢片本体上,一片钢片叠装在摩擦片上,且钢片上的钢片卡爪卡装在对应的大面积力传递定位部内。此结构为较为常见的气动活塞气缸形式中间轴制动器,其活塞与齿轮油直接接触,对密封件的封油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封油失效,齿轮油将进入气缸并在排气过程中进入气路及电磁阀,导致电磁阀卡滞等故障,无法解决制动器活塞气缸的密封可靠性问题,并且湿式制动片组形式在制动器非工作状态下摩擦片相对于钢片时刻保持相对运动,造成不必要的拖曳损失,同时,在制动器解除制动过程中,钢片和摩擦片由于油膜作用无法快速分离,引起不必要的残余制动,影响换挡可控性。
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轴制动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剖视图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1至图4所示,该中间轴制动器包括中间轴100和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间隔且相对设置于中间轴100的径向方向的两侧。
对偶摩擦组件200包括气缸壳体1、活塞2、对偶摩擦块3和回位弹簧4。其中,活塞2与气缸壳体1滑动配合,且气缸壳体1和活塞2围设成容积可变的活塞腔13,活塞腔13的腔壁设有用于和高压气源300连接进气口14,可通过高压气源300向进气口14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活塞腔13中后驱动活塞2移动。对偶摩擦块3连接于活塞2,活塞2能相对气缸壳体1滑动而具有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当活塞2位于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3与中间轴100贴合,当活塞2位于非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3与中间轴100分离,高压气源300输入活塞腔13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活塞2由非制动位置移动至制动位置,回位弹簧4能够驱动活塞2由制动位置移动至非制动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制动器,通过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对中间轴100进行摩擦制动,制动时,高压气源300将高压气体输送至两个活塞腔13,两个活塞2沿中间轴100的径向分别驱动两个对偶摩擦块3与中间轴100贴合,依靠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之间的摩擦力对中间轴100进行制动;解除制动时,高压气源300停止向活塞腔13内输送高压气体,且活塞腔13内的高压气体排放至外界大气,通过两个回位弹簧4驱动活塞2并带动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分离。该中间轴制动器采用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替代现有的湿式制动片组,从而在解除制动时,对偶摩擦块3可以实现和中间轴100的完全分离,不会受到油膜的影响,且可避免残余制动;同时,在非制动工作状态下,也不存在拖拽损失。另外,当制动时,高压气体给予活塞2的作用力直接通过对偶摩擦块3压紧在中间轴100的外周面,能够取得较大的制动扭矩。
本实施例中,气缸壳体1包括气缸壳11和气缸盖12,气缸壳11两端敞口,气缸盖12将气缸壳11一端的敞口封闭,活塞2滑动位于气缸壳11,且从气缸壳11另一端的敞口伸出,进气口14具体设置于气缸盖12。
本实施例中,当活塞2位于非制动位置时,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之间的间距为2mm,以保证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完全脱离,避免产生拖拽。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的尺寸。
可选地,为了保证两个活塞2能够同步移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还包括控制阀400,控制阀400设置于高压气源300和两个进气口14之间,且控制阀400用于控制高压气源300同时给两个进气口14供气,或者控制高压气源300同时与两个进气口14断开。具体地,控制阀400可以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控制阀400具有P接口、A接口和B接口,其中,P接口通过管路分别连通两个进气口14,A接口和高压气源300通过管路连通,B接口连通外界大气,控制阀400可控制P接口与A接口和B接口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断开。
可选地,为了保证活塞2和气缸壳体1之间的密封稳定,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活塞2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5,密封圈5和气缸壳体1紧密贴合。
可选地,为了保证活塞2和对偶摩擦块3之间的连接稳定,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分解示图,本实施例中,对偶摩擦块3具有呈方形的凸块31,活塞2设有呈方形的凹槽23,凸块31插接于凹槽23。可以理解的时,凹槽23和凸块31的延伸方向与活塞2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此设置可避免对偶摩擦块3相对活塞2转动,且便于装配。优选地,活塞2和对偶摩擦块3通过两个螺栓紧固,可进一步防止两者相对转动。
可选地,为了防止活塞2相对气缸壳体1转动,如图5至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活塞2和气缸壳体1中的一个设有导向块111,活塞2和气缸壳体1中的另一个导向槽,导向块111滑动位于导向槽。具体地,本实施例示例性地给出了在活塞2设置三个导向槽,在气缸壳11设置三个导向块111的方案。如此设置,可避免活塞2相对气缸壳体1转动导致对偶摩擦块3相对中间轴100发生转动,进而导致制动稳定性变差和制动偏磨。
可选地,为了保证活塞2由制动位置向非制动位置运动时能够保持稳定,本实施例中,对偶摩擦组件200包括多个回位弹簧4,气缸壳体1设置有与活塞腔13连通的多个弹簧腔,多个回位弹簧4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弹簧腔,回位弹簧4分别与气缸壳体1和活塞2抵接,且回位弹簧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多个回位弹簧4沿活塞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为了保证回位弹簧4在形变过程中能够保持方向稳定,活塞2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活塞销22,多个活塞销22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弹簧腔内,多个回位弹簧4一一对应地套设于多个活塞销22。如此设置,可通过活塞销22对回位弹簧4进行导向,避免产生卡滞。
可选地,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中间轴100设有润滑油道6,润滑油道6具有位于中间轴100的外周面的润滑油口621,润滑油口621用于向对偶摩擦块3与中间轴100贴合的表面提供润滑油。通过在中间轴100设置润滑油道6可无需设置其他外置油管,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剖视图二,本实施例中,润滑油道6包括沿中间轴100的轴向延伸的主油道61,以及沿中间轴10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分油道组,每个分油道组包括沿中间轴10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入油槽62,输入油槽62连通主油道61且穿透中间轴100的外周面形成润滑油口621;对偶摩擦块3具有沿中间轴100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分油道组均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从而,可通过两个分油道组同时对对偶摩擦块3进行润滑,以保证润滑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分油道组的数量亦可设置为多个。
可选地,如图9所示,输入油槽62沿圆弧线方向延伸。具体地,当中间轴100旋转时,沿中间轴100的旋转方向,输入油槽62位于中间轴100外周面的一端位于输入油槽62和主油道61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从而,当油液在输入油槽62内流动时,能够有效减小中间轴100因旋转基于油液的作用力,保证油液流动顺畅,进而保证润滑效果。
可选地,如图8、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轴制动器的对偶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二,中间轴100的外周面还设有第一排油槽63,第一排油槽63位于两个分油道组之间,且各个润滑油口621均与第一排油槽63连通;对偶摩擦块3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排油槽32,当活塞2位于制动位置时,第二排油槽32与第一排油槽63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油槽63为环形槽,且和中间轴100同心设置。第二排油槽32沿中间轴100的轴向延伸,并且第二排油槽32的两端贯穿对偶摩擦块3,可通过第一排油槽63和第二排油槽32排出制动过程中多余的油液,保证制动的瞬间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能够稳定贴合,且不会受到油液的影响,保证制动效果。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对偶摩擦块3的内表面还设有与第二排油槽32连通的导油槽33,导油槽33沿中间轴100的圆周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导油槽33可进一步增强排油效果,保证制动稳定。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对偶摩擦块3的内表面在第二排油槽32和导油槽33的分隔下形成四个制动面,四个制动面均用于和中间轴100贴合且呈圆周面,能够保证制动足够的制动面积。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制动器,通过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对中间轴100进行摩擦制动,制动时,高压气源300将高压气体输送至两个活塞腔13,两个活塞2沿中间轴100的径向分别驱动两个对偶摩擦块3与中间轴100贴合,依靠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之间的摩擦力对中间轴100进行制动;解除制动时,高压气源300停止向活塞腔13内输送高压气体,且活塞腔13内的高压气体排放至外界大气,通过两个回位弹簧4驱动活塞2并带动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分离。该中间轴制动器采用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替代现有的湿式制动片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解除制动时,对偶摩擦块3可以实现和中间轴100的完全分离,不会受到油膜的影响,且可避免残余制动。
2)、在解除制动时,对偶摩擦块3可以实现和中间轴100的完全分离,从而也不存在拖拽损失。
3)、当制动时,高压气体给予活塞2的作用力直接通过对偶摩擦块3压紧在中间轴100的外周面,能够取得较大的制动扭矩。
4)、制动的瞬间,可通过第一排油槽63和第二排油槽32排出制动过程中多余的油液,保证制动的瞬间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能够稳定贴合,且不会受到油液的影响,保证制动效果。
5)、本实施例中,对偶摩擦块3位于活塞2和中间轴100之间,从而中间轴100上的润滑油道喷射出的润滑油在对偶摩擦块3的阻挡下,可避免润滑油接触活塞2,进而保证活塞2的密封性能。
6)、现有的湿式制动片组的摩擦片和钢片通常呈环形,两者贴合后,整个面贴合,分离时,受到润滑油给予的作用力相对也较大,而本实施例中的对偶摩擦组件200,在第二排油槽32和导油槽33的分隔下,对偶摩擦块3的部分和中间轴100贴合,并且对偶摩擦块3也仅在中间轴100的部分圆周面贴合,从而对偶摩擦块3和中间轴100分离时,润滑油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轴(100)和两个对偶摩擦组件(200),两个所述对偶摩擦组件(200)间隔且相对设置于所述中间轴(100)的径向方向的两侧;
所述对偶摩擦组件(200)包括:
气缸壳体(1);
活塞(2),与所述气缸壳体(1)滑动配合,且所述气缸壳体(1)和所述活塞(2)围设成容积可变的活塞腔(13),所述活塞腔(13)的腔壁设有用于和高压气源(300)连接的进气口(14);
对偶摩擦块(3),连接于所述活塞(2),所述活塞(2)能相对所述气缸壳体(1)滑动而具有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当所述活塞(2)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对偶摩擦块(3)与所述中间轴(100)贴合,当所述活塞(2)位于所述非制动位置时,所述对偶摩擦块(3)与所述中间轴(100)分离,所述高压气源(300)输入所述活塞腔(13)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驱动所述活塞(2)由所述非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制动位置;
回位弹簧(4),能够驱动所述活塞(2)由所述制动位置移动至所述非制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偶摩擦组件(200)包括多个所述回位弹簧(4),所述气缸壳体(1)设置有与所述活塞腔(13)连通的多个弹簧腔,多个所述回位弹簧(4)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弹簧腔,所述回位弹簧(4)分别与所述气缸壳体(1)和所述活塞(2)抵接,且所述回位弹簧(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活塞销(22),多个活塞销(22)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所述弹簧腔内,多个所述回位弹簧(4)一一对应地套设于多个所述活塞销(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00)设有润滑油道(6),所述润滑油道(6)具有位于所述中间轴(100)的外周面的润滑油口(621),所述润滑油口(621)用于向所述对偶摩擦块(3)与所述中间轴(100)贴合的表面提供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6)包括沿所述中间轴(100)的轴向延伸的主油道(61),以及沿所述中间轴(10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分油道组,每个所述分油道组包括沿所述中间轴(10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输入油槽(62),所述输入油槽(62)连通所述主油道(61)且穿透所述中间轴(100)的外周面形成所述润滑油口(621);
所述对偶摩擦块(3)具有沿所述中间轴(100)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分油道组均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油槽(62)沿圆弧线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00)的外周面还设有第一排油槽(63),所述第一排油槽(63)位于两个所述分油道组之间,且各个所述润滑油口(621)均与所述第一排油槽(63)连通;
所述对偶摩擦块(3)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排油槽(32),当所述活塞(2)位于所述制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排油槽(32)能与所述第一排油槽(63)连通,所述第一排油槽(63)呈环形且和所述中间轴(100)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排油槽(32)沿所述中间轴(100)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偶摩擦块(3)的内表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油槽(32)连通的导油槽(33),所述导油槽(33)沿所述中间轴(100)的圆周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偶摩擦块(3)具有呈方形的凸块(31),所述活塞(2)设有呈方形的凹槽(23),所述凸块(31)插接于所述凹槽(23)。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和所述气缸壳体(1)中的一个设有导向块(111),所述活塞(2)和所述气缸壳体(1)中的另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块(111)滑动位于所述导向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轴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制动器还包括控制阀(400),所述控制阀(400)设置于所述高压气源(300)和两个所述进气口(14)之间,且所述控制阀(400)用于控制所述高压气源(300)同时给两个所述进气口(14)供气,或者控制所述高压气源(300)同时与两个所述进气口(14)断开。
CN202210072100.X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Active CN114370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100.XA CN11437046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100.XA CN11437046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0464A true CN114370464A (zh) 2022-04-19
CN114370464B CN114370464B (zh) 2023-06-16

Family

ID=8114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2100.XA Active CN11437046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04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6160A (zh) * 2023-05-22 2023-06-23 铁恒精密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主轴的后置活塞锁紧机构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403A (ja) * 1998-11-26 2000-06-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湿式多板ブレーキ
US20030173177A1 (en) * 2002-03-15 2003-09-18 Naoki Tomiyama Lockup device for fluid-type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90007709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01925370U (zh) * 2010-07-27 2011-08-10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重型变速器中间轴制动器
CN202883829U (zh) * 2012-11-16 2013-04-17 温州市佳本机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液压盘式制动器
CN203822917U (zh) * 2014-03-28 2014-09-10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多片驻车制动器
CN203868186U (zh) * 2014-05-16 2014-10-08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amt侧置制动器
CN204784312U (zh) * 2015-05-04 2015-11-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制动器
JP2016191412A (ja) * 2015-03-31 2016-11-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CN110886797A (zh) * 2019-12-19 2020-03-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新型中间轴制动器回位机构
CN111043185A (zh) * 2019-12-17 2020-04-2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体化低延时中间轴制动器
CN210423498U (zh) * 2019-08-02 2020-04-28 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结构
CN111306220A (zh) * 2020-03-03 2020-06-1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N111911567A (zh) * 2020-07-09 2020-1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amt变速箱中间轴制动器摩擦片润滑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403A (ja) * 1998-11-26 2000-06-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湿式多板ブレーキ
US20030173177A1 (en) * 2002-03-15 2003-09-18 Naoki Tomiyama Lockup device for fluid-type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90007709A1 (en) * 2007-07-06 2009-01-08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201925370U (zh) * 2010-07-27 2011-08-10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重型变速器中间轴制动器
CN202883829U (zh) * 2012-11-16 2013-04-17 温州市佳本机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液压盘式制动器
CN203822917U (zh) * 2014-03-28 2014-09-10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多片驻车制动器
CN203868186U (zh) * 2014-05-16 2014-10-08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amt侧置制动器
JP2016191412A (ja) * 2015-03-31 2016-11-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CN204784312U (zh) * 2015-05-04 2015-11-1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制动器
CN210423498U (zh) * 2019-08-02 2020-04-28 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结构
CN111043185A (zh) * 2019-12-17 2020-04-21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体化低延时中间轴制动器
CN110886797A (zh) * 2019-12-19 2020-03-1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新型中间轴制动器回位机构
CN111306220A (zh) * 2020-03-03 2020-06-1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N111911567A (zh) * 2020-07-09 2020-1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amt变速箱中间轴制动器摩擦片润滑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6160A (zh) * 2023-05-22 2023-06-23 铁恒精密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主轴的后置活塞锁紧机构
CN116276160B (zh) * 2023-05-22 2023-08-01 铁恒精密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主轴的后置活塞锁紧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0464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0635B2 (en) Hydraulic double clutch
EP2286104B1 (en) Rotational coupling device with sealed key
EP1288517A1 (en) Hydraulic clutch assembly
EP1918602B1 (en) Clutch assembly with bleed assembly for centrifugal pressure
CN104791395B (zh) 湿式离合器及车辆
EP1027545A4 (en) AUTONOMOUS HYDRAULIC COUPLER
KR20150038041A (ko) 회전하는 브레이크-해방 피스톤을 갖는 결합된 모터 및 브레이크
CN114370464A (zh)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JPS58118423A (ja) 駆動アクスル組立体
CN113108000B (zh) 一种机械推土机主离合器系统
CA2704910C (en) A simplified cooling circuit for powertrain braking system
CN111503194B (zh) 一种离合器制动器及混动车辆
CN216241937U (zh)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总成
CN216407544U (zh) 一种中小马力拖拉机用新型湿式离合器
CN209781608U (zh) 一种轮式挖掘机用动力换挡变速箱
US20180252272A1 (en) Power takeoff unit with actuation and lubrication fluid channels
CN114370466A (zh) 一种中间轴制动器
CN219366650U (zh) 一种制动器总成
CN216407546U (zh) 一种动力输出湿式离合器
US11401982B2 (en) Multiple-plate wet clutch
EP3998413B1 (en) Dual clutch device
JPH08277863A (ja) クラッチ駆動装置
ITPD20070150A1 (it) Freno di soccorso
CN115992856A (zh) 中间轴制动器
WO2014157978A1 (ko) 습식 유압 다판 클러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