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3267A - 空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3267A
CN114353267A CN202111449817.3A CN202111449817A CN114353267A CN 114353267 A CN114353267 A CN 114353267A CN 202111449817 A CN202111449817 A CN 202111449817A CN 114353267 A CN114353267 A CN 114353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body surface
radiation
air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98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3267B (zh
Inventor
连彩云
廖敏
夏光辉
梁博
王现林
毛跃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4498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3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红外检测参数,红外检测参数为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为用户与空调相对位置的信息;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根据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空调送风状态至少包括两种送风角度范围。本申请方案,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空调设备中,用于检测用户的温度信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红外检测设备检测到同一发热物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不同测试点位置时对应的温度存在偏差,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偏差将导致空调运行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判断当前环境的舒适性,从而不能准确地控制空调设备。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668266B的专利(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中,提出了根据当前环境的环境参数检测结果,确定热源的冷热感值,若检测到的热源为多个,则将多个热源的冷热感值中的最大冷热感值作为检测得到的冷热感值,或者是将多个热源的冷热感值取平均值,将平均的冷热感值作为检测得到的冷热感值,根据环境温度,对检测得到的冷热感值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冷热感值,降低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该方案通过校正冷热感值来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忽略了用户实际体表温度的检测,未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的冷热需求,因此,需要解决如何根据用户实际体表温度以及用户冷热感影响参数来准确控制空调的送风状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该空调控制方法,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红外检测参数,红外检测参数为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用户位置信息为用户与空调相对位置的信息;
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
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
根据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空调送风状态至少包括两种送风角度范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红外检测参数包括辐射能量检测值、体表检测温度以及体表辐射温度;
用户位置信息包含用户与空调之间的直线距离;
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包括:
根据体表检测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
根据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
根据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环境辐射反射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
根据辐射差值、环境辐射反射量、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确定人体辐射能量;
根据人体辐射能量、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黑体辐射常数确定实际体表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体表检测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包括:
根据体表检测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通过第一公式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031
其中,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κ为预设修正系数,TR为体表辐射温度,T1为体表检测温度,n为修正常数,κ和n大于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包括:
根据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室内环境温度,通过第二公式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第二公式为:
Mr=(1-ε)×σ×Ts 4
其中,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黑体辐射常数,Ts为室内环境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环境辐射反射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包括:
根据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环境辐射反射量,通过第三公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第三公式为:
M-Mr=M0-ΔM
其中,M为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M0为人体辐射能量,ΔM为辐射衰减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辐射差值、环境辐射反射量、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确定人体辐射能量,包括:
根据辐射差值、环境辐射反射量、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通过第四公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第四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032
其中,M0为人体辐射能量,M为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ΔM为辐射衰减量,L为直线距离,η为预设能量衰减系数,η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人体辐射能量、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黑体辐射常数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包括:
根据人体辐射能量、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黑体辐射常数,通过第五公式确定实际体表温度,第五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041
其中,T0为实际体表温度,M0为人体辐射能量,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黑体辐射常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中,空调风速的获取方式具体为:
获取空调运行信息,空调运行信息包括室内风机转速以及导风板位置信息;
根据室内风机转速以及预设风速映射表确定初始风速;
根据导风板位置信息以及预设风速修正映射表确定风速修正量;
根据初始风速以及风速修正量,通过第六公式确定空调风速,第六公式为:
V1=V0+ΔV
其中,V1为空调风速,V0为初始风速,ΔV为风速修正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包括: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通过第七公式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第七公式为:
CHMV=a×Ts+b×RH+c×V1+d
其中,CHMV为冷热感影响参数,Ts为室内环境温度,RH为室内环境湿度,V1为空调风速,a为第一测试常数,b为第二测试常数,c为第三测试常数,d为第四测试常数,第一测试常数和第二测试常数大于零,第三测试常数和第四测试常数小于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长的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以及第一预设时长的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
将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减去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得到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
将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变化量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预设时长中,将冷热感影响参数与冷热感参数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冷热感参数阈值包括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第一参数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阈值;
根据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确定空调送风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包括:
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
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
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第二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包括: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小于第一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参数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空调送风状态包括风避人状态、扫风状态以及风吹人状态;
根据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确定空调送风状态,包括: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或第二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或第三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吹人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扫风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则维持当前空调送风状态不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空调的导风板包括竖直导风板以及水平导风板;
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吹人状态之后,包括:
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竖直扫风范围,第一竖直扫风范围为[α2-α1,α2],α2为用户的脚部与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1为用户的头顶与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空调水平线为竖直导风板与水平面平行时,空调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水平扫风范围,第一水平扫风范围为[β-β0,β+β0],β为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空调轴线之间的夹角;β0为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顶时的轨迹直线之间的夹角,空调轴线为相邻的水平导风板平行时,空调的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之后,包括:
当空调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竖直扫风范围,第二竖直扫风范围为[0,α1];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水平扫风范围,第二水平扫风范围为[0,β-β0]或[β+β0,90°];
当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三竖直扫风范围,第三竖直扫风范围为[α2,90°],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水平扫风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对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确定用户实际体表温度,避免出现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冷热感影响参数为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参数,将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共同作为判断依据来确定空调的送风状态,使得空调能够在至少两种的送风角度范围之间进行调整,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中,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的调整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中,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的调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空调设备中,用于检测用户的温度信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红外检测设备检测到同一发热物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不同测试点位置时对应的温度存在偏差,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偏差将导致空调运行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判断当前环境的舒适性,从而不能准确地控制空调设备。现有技术通过校正冷热感值来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忽略了用户实际体表温度的检测,未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的冷热需求,因此,需要解决如何根据用户实际体表温度以及用户冷热感影响参数来准确控制空调的送风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包括:
101、获取红外检测参数;
红外检测参数为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检测器是安装于空调中的用于进行红外热成像的设备,以采集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红外检测器包括但不限于红外传感器、红外摄像头和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等。
102、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
室内环境温度的获取方式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来进行采集,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于空调中,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取室内环境温度,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位置信息为用户与空调相对位置的信息,用户位置信息可以通过位置检测器来进行检测,位置检测器包括但不限于毫米波雷达和距离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检测相对位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红外检测器也是安装于空调中,因此,用户与空调相对位置也可以视为用户与红外检测器之间的相对位置。示例性的,以用户所处的水平面设置X轴和Y轴,以空调安装的竖直平面设置Y轴和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假设用户的身高为h1,空调安装高度为h2,那么在该直角坐标系中,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表示为(x1,y1,h1),空调的位置信息可以表示为(0,y2,h2)。
103、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
由于红外检测器检测同一发热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或者不同的检测位置下,所获得的该发热物的体表温度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红外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体表温度进行修正处理,因此需要根据红外检测器原来获取的红外检测参数,结合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来确定发热物,即用户的实际体表温度,以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
104、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
室内环境湿度的获取方式可以采用湿度传感器来进行采集,湿度传感器可以安装于空调中,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取室内环境湿度,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空调风速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风速传感器进行获取,也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信息来进行推算并结合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105、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
冷热感影响参数为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参数,与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有关,可以理解的是,室内环境温度越高,人体热量流失越慢,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越高;室内环境湿度越高,那么人体的水分就越难蒸发,就越难以带走人体的体内热量,因此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越高,即冷热感影响参数与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环境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对地,空调风速越高,则越容易使得人体的水分蒸发,越容易带走人体的体内热量,因此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越低,即冷热感影响参数与空调风速呈负相关关系。
因此,冷热感影响参数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来进行确定,其确定方式可以通过以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作为变量,与相关系数相乘后得到的与冷热感影响参数相关的低次函数,也可以是通过高次函数进行PMV运算得到冷热感影响参数,PMV即为表征人体热反应的评价指标,用于预测平均评价,是以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PMV表明群体对于七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冷热感影响参数的确定方式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定其确定方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106、根据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
空调送风状态至少包括两种送风角度范围,以针对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及时作出调整变化,确定当前用户所需的送风状态,实现精准舒适送风,提高用户舒适度。
从上述实施例一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根据红外检测参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对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确定用户实际体表温度,避免出现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冷热感影响参数为人体对体内热量的感知程度参数,将实际体表温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共同作为判断依据来确定空调的送风状态,使得空调能够在至少两种的送风角度范围之间进行调整,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外检测器检测同一发热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或者不同的检测位置下,所获得的该发热物的体表温度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红外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体表温度进行修正处理,以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二包括:
201、根据体表检测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检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辐射能量检测值、体表检测温度以及体表辐射温度,其中辐射能量检测值是指红外检测器所能接收到的所有辐射能量总和,体表检测温度为红外检测器检测的用户的体表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为红外检测器所能接收到的用户的体表辐射所产生的温度。用户位置信息包含用户与空调之间的直线距离。
用户衣服的材质、所穿衣服的厚薄以及用户的姿势、脸部朝向等实际状况均影响用户当前的平均表面发射率,进而影响用户体表的辐射率,根据当前实时检测到的体表检测温度和体表辐射温度实时更新参与用户体表实际温度修正的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即根据体表检测温度、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通过第一公式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第一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11
其中,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κ为预设修正系数,TR为体表辐射温度,T1为体表检测温度,n为修正常数,κ和n大于零。κ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2,优选地,κ的取值可以为2;n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5,优选地,n的取值可以为3.99。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κ和n的取值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取值,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202、根据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
环境辐射反射量是指室内环境辐射投向被检测的用户体表并被其反射的辐射能量,根据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室内环境温度,通过第二公式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第二公式为:
Mr=(1-ε)×σ×Ts 4
其中,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黑体辐射常数,Ts为室内环境温度。
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反射电磁波的性质,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谱分布。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黑体辐射常数也称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可由自然界其他已知的基本物理常数算得,其值为5.6704×10-8(W·m-2·K-4)。
203、根据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环境辐射反射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
由于辐射能量检测值是指红外检测器所能接收到的所有辐射能量总和,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辐射能量检测值应由人体辐射能量加上环境辐射反射量的和,减去辐射衰减量所得到的,因此在辐射能量检测值和环境辐射反射量已获取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环境辐射反射量,通过第三公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第三公式为:
M-Mr=M0-ΔM
其中,M为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M0为人体辐射能量,ΔM为辐射衰减量。
204、根据辐射差值、环境辐射反射量、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确定人体辐射能量;
由于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已获取,因此可以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辐射差值、环境辐射反射量、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通过第四公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第四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31
其中,M0为人体辐射能量,M为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环境辐射反射量,ΔM为辐射衰减量,L为直线距离,η为预设能量衰减系数,η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1,优选地,η的取值可以为0.005,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η的取值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取值,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205、根据人体辐射能量、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黑体辐射常数确定实际体表温度。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人体辐射能量应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实际体表温度的四次方和黑体辐射常数的乘积,当前在已获取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人体辐射能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人体辐射能量、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黑体辐射常数,通过第五公式确定实际体表温度,第五公式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32
其中,T0为实际体表温度,M0为人体辐射能量,ε为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黑体辐射常数。
根据步骤201至步骤205的各个公式进行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红外检测器检测体表温度的修正模型的表达式: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33
根据红外检测器检测体表温度的修正模型,实时检测用户的实际体表温度,当实际体表温度低于预设体温值时,则空调的控制器上显示体温正常;否则上报体温异常的信息。预设体温值可以取值为37℃至39℃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取38℃,不作唯一限定。空调的控制器可以为手机,可以是遥控,体温是否正常的信息可以在手机的APP界面或者遥控器的界面进行显示,不作唯一限定。
从上述实施例二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对红外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体表温度进行修正处理,以提升空调对当前环境舒适性判断的准确性,实现空调的精准调控。
实施例三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计算冷热感影响参数,有效根据室内环境情况确定用户的冷热感,与实际体表温度共同作为判断依据来确定空调的送风状态。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三包括:
301、获取空调运行信息,根据空调运行信息确定空调风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运行信息包括室内风机转速以及导风板位置信息,其中导风板位置信息包含竖直导风板位置以及水平导风板位置。
根据室内风机转速以及预设风速映射表确定初始风速,示例性的,预设风速映射表可以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41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预设风速映射表的表内数据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根据导风板位置信息以及预设风速修正映射表确定风速修正量,示例性的,预设风速修正映射表可以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384999240000142
其中,默认定格最上/最下位是指导风板的最小导风角度,默认定格中间位是指导风板的最大导风角度。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风速修正映射表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根据初始风速以及风速修正量,通过第六公式确定空调风速,第六公式为:
V1=V0+ΔV
其中,V1为空调风速,V0为初始风速,ΔV为风速修正量。
302、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通过第七公式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第七公式为:
CHMV=a×Ts+b×RH+c×V1+d
其中,CHMV为冷热感影响参数,Ts为室内环境温度,RH为室内环境湿度,V1为空调风速,a为第一测试常数,b为第二测试常数,c为第三测试常数,d为第四测试常数,由于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均与冷热感影响参数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第一测试常数和第二测试常数大于零,第一测试常数可以取值为0.4至0.6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取值为0.5,第二测试常数可以取值为1.1至1.3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取值为1.2;由于空调风速与冷热感影响参数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第三测试常数和第四测试常数小于零,第三测试常数可以取值为-0.4至-0.3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取值为-0.3,第四测试常数可以取值为-13至-11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取值为-12。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各个测试常数的取值是多样的,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其取值,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303、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将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
在第一预设时长中,获取第一预设时长的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以及第一预设时长的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设定为0至120秒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设定为30秒,示例性的,第一预设时长的始端时刻即为当前30秒中的第1秒,第一预设时长的末端时刻即为当前30秒中的第30秒,不作唯一限定。
将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减去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得到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将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变化量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均可以设定为-2℃至2℃之间,优选地,第一阈值可以取值为-0.3℃,第二阈值可以取值为0.3℃,不作唯一限定。
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若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第二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第二时长可以设定为0至10分钟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设定为3分钟,不作唯一限定。
304、将冷热感影响参数与冷热感参数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
在第一预设时长中,将冷热感影响参数与冷热感参数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冷热感参数阈值包括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第一参数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阈值,第一参数阈值与第二参数阈值的取值范围均可以设定为-5℃至5℃之间,优选地,第一阈值第一参数阈值可以取值为-1.5℃,第二参数阈值可以取值为1.5℃,不作唯一限定。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小于第一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参数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若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
305、根据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以及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确定空调送风状态。
空调送风状态包括风避人状态、扫风状态以及风吹人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或第二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或第三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吹人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则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扫风状态;
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且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则维持当前空调送风状态不变。
从上述实施例三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计算冷热感影响参数,有效根据室内环境情况确定用户的冷热感,与实际体表温度共同作为判断依据来确定空调的送风状态,提升用户舒适度。
实施例四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了空调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会根据不同的空调送风状态调整导风板的扫风角度范围,以调整空调风量的送风角度范围,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请参阅图4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四包括:
401、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吹人状态之后,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竖直扫风范围,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水平扫风范围;
如图5所示,第一竖直扫风范围为[α2-α1,α2],其中,α2为用户的脚部与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1为用户的头顶与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空调水平线为竖直导风板与水平面平行时,空调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如图6所示,第一水平扫风范围为[β-β0,β+β0],β为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空调轴线之间的夹角;β0为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空调直吹用户的头顶时的轨迹直线之间的夹角,空调轴线为相邻的水平导风板平行时,空调的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竖直扫风范围和第一水平扫风范围都是限定导风板将空调的风量导向到用户所在位置的范围之中,使得空调能够快速对用户进行降温。
402、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之后,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导风板的扫风角度;
当空调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冷空气下沉的原因,制冷模式下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之后,空调的送风区域为用户头部以上的区域,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竖直扫风范围,第二竖直扫风范围为[0,α1];如图6所示,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水平扫风范围,第二水平扫风范围为[0,β-β0]或[β+β0,90°],使得空调送出的风量不能导向到用户所在位置的范围之中。
当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制热模式下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风避人状态之后,空调的送风区域为用户脚步以下的区域,将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三竖直扫风范围,第三竖直扫风范围为[α2,90°];如图6所示,将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水平扫风范围,使得空调送出的风量不能导向到用户所在位置的范围之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施例四中的步骤401和步骤402中,也可以控制竖直导风板和水平导风板在相应的扫风角度范围内进行固定角度送风,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403、确定空调送风状态为扫风状态之后,控制竖直导风板以及水平导风板进行全角度扫风。
全角度扫风即为竖直导风板以及水平导风板的按照扫风角度最小值至扫风角度最大值的扫风范围进行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施例四中的步骤401、步骤402和步骤403之间并没有严格的时序关系,根据确定的空调送风状态来确定需要执行的步骤。
从上述实施例四可以看出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不同的空调送风状态调整导风板的扫风角度范围,以调整空调风量的送风角度范围,能够充分考虑用户当前的体表温度变化和实际冷热感需求,对用户进行精准舒适送风,提升用户舒适度。
实施例五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执行空调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应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执行上文述及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红外检测参数,所述红外检测参数为空调的红外检测器对用户体表温度的检测数据;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以及用户位置信息,所述用户位置信息为用户与所述空调相对位置的信息;
根据所述红外检测参数、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
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
根据所述实际体表温度以及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所述空调送风状态至少包括两种送风角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检测参数包括辐射能量检测值、体表检测温度以及体表辐射温度;
所述用户位置信息包含用户与空调之间的直线距离;
所述根据所述红外检测参数、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用户位置信息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体表检测温度、所述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
根据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
根据所述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
根据所述辐射差值、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所述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确定所述人体辐射能量;
根据所述人体辐射能量、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所述黑体辐射常数确定所述实际体表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体表检测温度、所述体表辐射温度以及预设修正系数确定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包括:
根据所述体表检测温度、所述体表辐射温度以及所述预设修正系数,通过第一公式确定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所述第一公式为:
Figure FDA0003384999230000021
其中,ε为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κ为所述预设修正系数,TR为所述体表辐射温度,T1为所述体表检测温度,n为修正常数,所述κ和所述n大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黑体辐射常数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确定环境辐射反射量,包括:
根据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所述黑体辐射常数以及所述室内环境温度,通过第二公式确定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所述第二公式为:
Mr=(1-ε)×σ×Ts 4
其中,Mr为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ε为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所述黑体辐射常数,Ts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包括:
根据所述辐射能量检测值以及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通过第三公式确定人体辐射能量与辐射衰减量之间的辐射差值,所述第三公式为:
M-Mr=M0-ΔM
其中,M为所述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M0为所述人体辐射能量,ΔM为所述辐射衰减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辐射差值、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所述直线距离以及预设能量衰减系数确定所述人体辐射能量,包括:
根据所述辐射差值、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所述直线距离以及所述预设能量衰减系数,通过第四公式确定所述人体辐射能量,所述第四公式为:
Figure FDA0003384999230000031
其中,M0为所述人体辐射能量,M为所述辐射能量检测值,Mr为所述环境辐射反射量,ΔM为所述辐射衰减量,L为所述直线距离,η为所述预设能量衰减系数,所述η大于或等于零且小于或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人体辐射能量、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所述黑体辐射常数确定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人体辐射能量、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以及所述黑体辐射常数,通过第五公式确定所述实际体表温度,所述第五公式为:
Figure FDA0003384999230000032
其中,T0为所述实际体表温度,M0为所述人体辐射能量,ε为所述人体平均表面发射率,σ为所述黑体辐射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室内环境湿度以及空调风速中,所述空调风速的获取方式具体为:
获取空调运行信息,所述空调运行信息包括室内风机转速以及导风板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室内风机转速以及预设风速映射表确定初始风速;
根据所述导风板位置信息以及预设风速修正映射表确定风速修正量;
根据所述初始风速以及所述风速修正量,通过第六公式确定所述空调风速,所述第六公式为:
V1=V0+ΔV
其中,V1为所述空调风速,V0为所述初始风速,ΔV为所述风速修正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空调风速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所述室内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空调风速,通过第七公式确定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所述第七公式为:
CHMV=a×Ts+b×RH+c×V1+d
其中,CHMV为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Ts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RH为所述室内环境湿度,V1为所述空调风速,a为第一测试常数,b为第二测试常数,c为第三测试常数,d为第四测试常数,所述第一测试常数和所述第二测试常数大于零,所述第三测试常数和所述第四测试常数小于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体表温度以及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确定空调送风状态,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中,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以及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
将所述末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减去所述始端时刻的实际体表温度,得到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
将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所述变化量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中,将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与冷热感参数阈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所述冷热感参数阈值包括第一参数阈值和第二参数阈值,所述第一参数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
根据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以及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包括:
若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持续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一程度;
若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持续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二程度;
若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持续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第三程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包括: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小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且持续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一等级;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数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二等级;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参数阈值,且持续所述预设第二时长,则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第三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送风状态包括风避人状态、扫风状态以及风吹人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以及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包括: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一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一程度或所述第二程度,或者,若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二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一程度,则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为所述风避人状态;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三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二程度或所述第三程度,或者,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二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三程度,则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为所述风吹人状态;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一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三程度,或者,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三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一程度,则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为所述扫风状态;
若所述冷热感影响参数等级为所述第二等级且所述实际体表温度变化程度为所述第二程度,则维持当前空调送风状态不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的导风板包括竖直导风板以及水平导风板;
所述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为所述风吹人状态之后,包括:
将所述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竖直扫风范围,所述第一竖直扫风范围为[α2-α1,α2],所述α2为所述用户的脚部与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所述α1为所述用户的头顶与所述空调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空调水平线为所述竖直导风板与水平面平行时,空调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将所述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一水平扫风范围,所述第一水平扫风范围为[β-β0,β+β0],所述β为所述空调直吹所述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空调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β0为所述空调直吹所述用户的头部中心时的轨迹直线与所述空调直吹所述用户的头顶时的轨迹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空调轴线为相邻的水平导风板平行时,所述空调的出风轨迹的所在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空调送风状态为所述风避人状态之后,包括:
当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竖直扫风范围,所述第二竖直扫风范围为[0,α1];将所述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二水平扫风范围,所述第二水平扫风范围为[0,β-β0]或[β+β0,90°];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竖直导风板的竖直扫风角度设定为第三竖直扫风范围,所述第三竖直扫风范围为[α2,90°],将所述水平导风板的水平扫风角度设定为所述第二水平扫风范围。
CN202111449817.3A 2021-11-30 2021-11-30 空调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353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17.3A CN114353267B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调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9817.3A CN114353267B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调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3267A true CN114353267A (zh) 2022-04-15
CN114353267B CN114353267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09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9817.3A Active CN114353267B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326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357A (zh) * 2022-05-10 2022-09-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故障特征的基于新型投票策略的故障诊断方法
CN115200155A (zh) * 2022-07-26 2022-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08A (zh) * 2022-07-31 2022-1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有监督投票机制的空调机组故障诊断方法
CN115900015A (zh) * 2022-11-14 2023-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和天花机
CN116007165A (zh) * 2022-12-27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28610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广州可铝可木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机的送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246115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6947A (ja) * 1991-04-15 1992-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601661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空调器运行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693158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7514752A (zh) * 2017-08-22 2017-1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9871A (zh) * 2019-03-11 2019-06-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6947A (ja) * 1991-04-15 1992-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693158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601661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空调器运行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7514752A (zh) * 2017-08-22 2017-1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9871A (zh) * 2019-03-11 2019-06-1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357A (zh) * 2022-05-10 2022-09-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故障特征的基于新型投票策略的故障诊断方法
WO2023246115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空调器
CN115200155A (zh) * 2022-07-26 2022-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200155B (zh) * 2022-07-26 2023-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08A (zh) * 2022-07-31 2022-11-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有监督投票机制的空调机组故障诊断方法
CN115289608B (zh) * 2022-07-31 2024-06-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有监督投票机制的空调机组故障诊断方法
CN115900015A (zh) * 2022-11-14 2023-04-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和天花机
CN115900015B (zh) * 2022-11-14 2024-06-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系统和天花机
CN116007165A (zh) * 2022-12-27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28610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广州可铝可木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恒湿机的送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3267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3267A (zh) 空调控制方法
CN110715415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844408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WO2020000551A1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965466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917120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68266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0701750B (zh)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619648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4279710A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设备
CN109668267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8954709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8458454A (zh)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05581B2 (en) Controlling de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CN106196408B (zh) 空调器的参数的控制方法、参数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929715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31587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828678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101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6225166A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8265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KR20170109309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습운전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4052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07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25162A (zh) 基于冷热感值的风速调节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