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0341B -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0341B
CN114350341B CN202210039289.2A CN202210039289A CN114350341B CN 114350341 B CN114350341 B CN 114350341B CN 202210039289 A CN202210039289 A CN 202210039289A CN 114350341 B CN114350341 B CN 114350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ing
reaction
emulsion type
thickener
thicken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2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0341A (zh
Inventor
王晨
张子豪
张康
杨晓武
代方方
王海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ode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0392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0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0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0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0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0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稠化剂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压裂液应用时施工周期长,配液强度大,初始配液不易于注入地层的技术问题。通过将溶质马来酸酐和六次甲基二胺溶解在溶剂甲苯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单体;将中间单体和丙烯酸甲酯用复合乳化剂溶解于白油中,得到油相;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氧化剂,得到水相;将油相和水相进行混合,调节pH值,滴加还原剂进行引发反应,随后继续进行反应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本发明通过将稠化剂做成乳液型,缩短了施工周期;在高温井中由于聚合物分子间通过酰胺化反应交联,增强体系的粘度,避免了交联剂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日益减少,国际油价不断攀高,新油田的勘测及老油田的深度挖潜显得愈发重要。截止目前已开发石油总量的11%为低渗透油。在已知而未开采的石油贮藏中。更是含有高达50%的低渗透油。因此低渗透油的开采将是未来石油开采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低渗透油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增产手段增加其产量,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及采收率。压裂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目前压裂用稠化剂主要采用丙烯酰胺与其他的一些单体物质如含磺酸阴离子单体或季铵盐阳离子单体进行聚合制备而成。耐温、抗盐等性质是稠化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提高其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使用的交联剂,但使用各种交联剂,对地层伤害大,并且使得在注入前刚配置的压裂液粘度过大,造成注入困难。稠化剂粉体配置不易,导致现有压裂液的施工作业条件复杂。现有的传统聚丙烯酰胺在油气田应用时配液车需要提前进入现场配液,稠化剂在储液罐中充分溶胀,压裂车进入现场再将储液罐液体重新循环,防止液体不均匀导致压裂过程出现问题。施工周期长,配液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现有压裂液应用时施工周期长,配液强度大,初始配液粘度高不易于注入地层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21
其中,a:b:c=1:(15~30):1。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溶质马来酸酐和六次甲基二胺溶解在溶剂甲苯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单体;
S2:将中间单体和丙烯酸甲酯用复合乳化剂溶解于白油中,得到油相;
S3: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氧化剂,得到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进行混合,调节pH值,滴加还原剂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反应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进一步地,S1中,所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8wt%;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是六次甲基二胺用量的3~4倍。
进一步地,S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85~110℃,反应时间为6~8h。
进一步地,S2中,所述复合乳化剂包括Span-80和Tween-80;所述Span- 80和Tween-80的质量比为(4.5~5.5):3。
进一步地,S2中,所述白油与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1.5);所述中间单体的用量为油相总量的20~30%。
进一步地,S3中,所述中间单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 (15~30):1;所述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水相总量的0.5~1.5%;所述水的用量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总量的1.47~5.2倍。
进一步地,S4中,所述油相和水相的用量比为1:(2.5~3);调节pH值至6~8;所述还原剂为偏重亚硫酸钠;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水相总量的1%~3%;所述引发温度为16~18℃;S4中,所述继续进行反应的温度为50~ 60℃,反应时间为9~11h。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应用,所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
进一步地,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时,所述油田压裂过程的环境温度为120~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以马来酸酐和六次甲基二铵为原料先合成中间单体,再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与中间单体反应合成。由于将稠化剂由普通的粉体制备成乳液型,缩短了施工周期,该乳液型稠化剂分子中的胺基通过酰胺化反应交联,增强了体系的粘度。所以具有避免使用交联剂,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同时易于配液施工,前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于注入,能够顺利到达深井处再发挥作用,可实现耐高温压裂液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氧化还原体系进行引发反应,最终得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所述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试剂简单易得无污染,能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的应用,由于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在油井内高温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间可通过酰胺化交联,增强了耐高温能力,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使用环境温度为120~150℃。同时,由于是乳液型,与传统的粉体相比避免了现场配液,大大缩短了现场配液的时间;由于不使用交联剂,对地层减少伤害,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初始粘度低,易于注入地层;随着注入深度的增加,井温的升高使得聚合物分子间通过酰胺基进行酰胺化交联进行增稠。该乳液型增稠剂易于配液施工,前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于注入,能够顺利到达深井处再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耐剪切性能,可实现耐高温压裂液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间单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示意图;
图3为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分子破乳后交联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耐剪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发明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本文描述和公开的理论或机制,无论是对或错,均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内容可以在不为任何特定的理论或机制所限制的情况下实施。
本文中,所有以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形式界定的特征如数值、数量、含量与浓度仅是为了简洁及方便。据此,数值范围或百分比范围的描述应视为已涵盖且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次级范围及范围内的个别数值(包括整数与分数)。
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包含”、“包括”、“含有”、“具有”或类似用语涵盖了“由……组成”和“主要由……组成”的意思,例如“A包含a”涵盖了“A包含a和其他”和“A仅包含a”的意思。
本文中,为使描述简洁,未对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因此,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各个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所有可能的组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下列实施例中使用本领域常规的仪器设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下列实施例中使用各种原料,除非另作说明,都使用常规市售产品,其规格为本领域常规规格。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下述实施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都表示重量百分比,“份”都表示重量份,比例都表示重量比。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51
其中a:b:c=1:(15~30):1。
如图1所示,具体的制备过程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61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62
如图2和图3所示,其增稠原理主要是:合成的乳液聚合物作为压裂液用增稠剂,在油井内高温的作用下,聚合物分子间可通过酰胺化交联,可实现耐高温压裂液的应用。其聚合物分子及温控交联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63
Figure BDA0003469543340000071
实施例1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0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2g马来酸酐和3g六次甲基二胺,90℃下反应6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20g的白油与20g复合乳化剂(Span-80 12g,Tween8g)混合后加入10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53.31g丙烯酰胺和4.3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100g水中,随后加入 0.58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3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6,通氮驱氧30min,滴加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6℃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50℃下继续反应9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实施例2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0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2.8g马来酸酐和3.2g六次甲基二胺,100℃下反应7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20g的白油与20g复合乳化剂(Span-80 12g,Tween8g)混合后加入10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53.31g丙烯酰胺和4.3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100g水中,随后加入0.58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3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7,通氮驱氧30min,滴加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7℃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55℃下继续反应10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实施例3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2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7.28g马来酸酐和4.32g六次甲基二胺,100℃下反应8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30g的白油与45g复合乳化剂(Span-80 27g,Tween18g)混合后加入15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162.98g丙烯酰胺和6.5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250g水中,随后加入2.54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3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7,通氮驱氧30min,滴加5.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6℃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55℃下继续反应10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实施例4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2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7.28g马来酸酐和4.32g六次甲基二胺,110℃下反应7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30g的白油与45g复合乳化剂(Span-80 27g,Tween18g)混合后加入15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162.98g丙烯酰胺和6.5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250g水中,随后加入2.54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3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8,通氮驱氧30min,滴加5.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8℃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55℃下继续反应11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实施例5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0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2g马来酸酐和3g六次甲基二胺, 110℃下反应6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20g的白油与20g复合乳化剂(Span-80 12g,Tween8g)混合后加入10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53.31g丙烯酰胺和4.3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100g水中,随后加入0.58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3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8,通氮驱氧30min,滴加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8℃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55℃下继续反应10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实施例6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恒温磁力搅拌油浴锅进行预热,向装有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反应瓶中加入100g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12g马来酸酐和3g六次甲基二胺, 85℃下反应6h;用等体积蒸馏水处理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取其水相,使产物进入水相,除去未反应的马来酸酐;用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除去水和未反应的六次甲基二胺,得到中间单体;
S2:取20g的白油与20g复合乳化剂(Span-80 18g,Tween10g)混合后加入10g中间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
S3:取53.31g丙烯酰胺和4.38g丙烯酸甲酯溶解于300g水中,随后加入0.58g叔丁基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制得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以1:2.5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8,通氮驱氧30min,滴加0.8g偏重亚硫酸钠在18℃下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在60℃下继续反应10h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为了表征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性能,对实施例3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粘度的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但在100℃时会有粘度的上升,这是因为100℃下,分子链间进行了酰胺化交联,使得体系粘度增大,温度继续升高至140℃粘度变化仍保持平稳,证明该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具有良好的耐温能力,可应用于120~150℃的高温油井中。
为了表征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耐剪切能力,对实施例3中所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在130℃下进行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粘度值一直在下降,在剪切速率到达170s-1后其粘度值趋于平缓。再增大剪切速率粘度值仍为140mPa·s,这表明合成的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能。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溶质马来酸酐和六次甲基二胺溶解在溶剂甲苯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单体;
S2:将中间单体和复合乳化剂溶解于白油中,得到油相;
S3:将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氧化剂,得到水相;
S4:将油相和水相进行混合,调节pH值,滴加还原剂进行引发反应,引发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反应后得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
S1中,所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 18wt%;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是六次甲基二胺用量的3 ~ 4倍;S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85 ~ 110℃,反应时间为6 ~ 8 h;
S2中,所述复合乳化剂包括Span-80和Tween-80;所述Span-80和Tween-80的质量比为(4.5 ~ 5.5):3;
S2中,所述白油与复合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1 ~ 1.5);所述中间单体的用量为油相总量的20~30%;
S3中,所述中间单体、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5 ~ 30):1;所述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述氧化剂的用量为水相总量的0.5 ~ 1.5%;所述水的用量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甲酯总量的1.47~5.2倍;
S4中,所述油相和水相的用量比为1:(2.5 ~ 3);调节pH值至6 ~ 8;所述还原剂为偏重亚硫酸钠;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水相总量的的1% ~ 3%;所述引发温度为16 ~ 18℃;所述继续进行反应的温度为50 ~ 60℃,反应时间为9 ~ 11 h。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作为油田压裂过程的压裂液用增稠剂时,所述油田压裂过程的环境温度为120 ~150℃。
CN202210039289.2A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350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289.2A CN11435034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289.2A CN11435034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0341A CN114350341A (zh) 2022-04-15
CN114350341B true CN114350341B (zh) 2023-05-09

Family

ID=8110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289.2A Active CN11435034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0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7944B (zh) * 2022-09-01 2023-08-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膨且可在线添加聚合物的压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3925A (zh) * 2022-12-12 2023-04-28 陕西绿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压采一体化乳液型压裂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16751336B (zh) * 2023-08-15 2023-10-13 东营市百扬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温的乳液型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4599A (en) * 1966-04-21 1970-03-18 Raychem Corp Cross-Linked Polyamides.
US6586560B1 (en) * 2001-09-18 2003-07-01 Microchem Corp. Alkaline soluble maleimide-containing polymers
CN101100496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戈尔德施米特股份公司 含氧化胺基团的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用途
CN102675535A (zh) * 2012-05-22 2012-09-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支化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205997A (ja) * 2014-04-21 2015-11-19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777378A (zh) * 2019-02-21 2019-05-21 河南省新乡市第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抗盐钻井液用纳米乳液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94382A (zh) * 2019-06-17 2020-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用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24747A (zh) * 2021-03-30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2310B1 (en) * 2003-11-12 2009-01-27 Kroff Chemical Company, Inc. Method of fracturing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utilizing emulsions comprising acrylamide copolymers
CN103320113B (zh) * 2013-06-27 2015-08-1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水溶性am-aa-nvp-bema四元共聚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5566560B (zh) * 2014-10-15 2018-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导向型复合引发剂体系和丙烯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44630B (zh) * 2015-03-26 2017-07-07 长江大学 一种疏水改性油基反相乳液低伤害水力压裂用减阻剂
CN113185630B (zh) * 2021-04-22 2022-11-01 四川川庆井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物降解耐盐型稠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4599A (en) * 1966-04-21 1970-03-18 Raychem Corp Cross-Linked Polyamides.
US6586560B1 (en) * 2001-09-18 2003-07-01 Microchem Corp. Alkaline soluble maleimide-containing polymers
CN101100496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戈尔德施米特股份公司 含氧化胺基团的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用途
CN102675535A (zh) * 2012-05-22 2012-09-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支化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205997A (ja) * 2014-04-21 2015-11-19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共重合体、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777378A (zh) * 2019-02-21 2019-05-21 河南省新乡市第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高温、抗盐钻井液用纳米乳液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94382A (zh) * 2019-06-17 2020-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用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24747A (zh) * 2021-03-30 2021-06-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0341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0341B (zh) 一种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34328A (zh) 羧甲基羟丙基胍胶压裂液
CN103146372A (zh) 压裂液用反相乳液聚合物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578B (zh) 一种压裂用水溶性aa-am-nvp-ngd四元共聚物暂堵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12980412A (zh)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稠油油藏的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3897A (zh) 一种耐高温抗盐油井水泥降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164A (zh) 一种多功能压裂用乳液型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0877B (zh) 一种油田压裂用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5389A (zh) 耐高温油井水泥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537A (zh) 压裂液原液及制法、酸化压裂液、降阻水和携砂压裂液
CN104710566B (zh) 含咪唑啉结构三元共聚物驱油剂及其制备
CN107793537A (zh) 一种酸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06395A (zh) 一种石油油气井用清洁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83276A (zh) 一种油井用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55605A (zh) 一种新型逆向温敏凝胶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18278A (zh) 一种油井用聚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398B (zh) 压裂液原液、酸化压裂液、降阻水和携砂压裂液及其制法
CN113336896B (zh) 悬浮稳定型降失水剂、其制备方法、在用于水平井固井中的应用
CN114907530A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阻携砂性的油气田压裂液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393B (zh) 一种耐高温深部酸化用酸液缓速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03650B (zh) 一种稠油化学吞吐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633938B (zh) 一种AM/BAMACB[7]/AMPS-Na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8250355B (zh) 一种稠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用于油田酸性采出水配液的压裂液
CN111303350A (zh) 一种基于醇胺改性酚醛树脂的聚醚破乳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15417944B (zh) 一种防膨且可在线添加聚合物的压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Room 1301, Building F, Changhe International, No. 180 Fengcheng 8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18

Patentee after: XI'AN AODE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21 Shaanxi province Xi'an Weiyang Universit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