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1689A - 光模块及光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模块及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1689A
CN114341689A CN202080060376.5A CN202080060376A CN114341689A CN 114341689 A CN114341689 A CN 114341689A CN 202080060376 A CN202080060376 A CN 202080060376A CN 114341689 A CN114341689 A CN 114341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fiber
optical
optical fiber
fiber collim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03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石朋义
庄田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41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1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3Lens inside the ferru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4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optical elements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which perform a function other than beam split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1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fibres are kept aligned by mechanical means
    • G02B6/3806Semi-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the mechanical means keeping the fibres aligned allow for removal of the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模块(1001)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30)、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和第二光纤(40)。第一光纤准直仪(10)具有第一纤芯(11)和将第一纤芯(11)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12)。第二光纤准直仪(20)具有第二纤芯(21)和将第二纤芯(21)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22)。第一光纤(30)具有第三纤芯(31)。第二光纤(40)具有第四纤芯(41)。第三纤芯(31)的芯径小于第四纤芯(41)的芯径时,第一纤芯(11)与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差大于第二纤芯(21)与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差。第三纤芯(31)的芯径大于第四纤芯(41)的芯径时,第一纤芯(11)与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差小于第二纤芯(21)与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差。

Description

光模块及光组件
向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日本专利申请2019-155829号(2019年8月28日提出申请)的优先权,为了参照将该申请的公开整体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模块及光组件。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中,作为光信号的输入侧与光信号的输出侧所使用的光纤,为了使穿透纤芯内的光的模场直径(MFD)相等,使用的是纤芯直径相等的光纤。此外,为了使从输入侧的光纤出射的光和输出侧的光纤耦合,将曲率半径及折射率相等的一对透镜用作为准直仪。
然而,例如在使被搭载在具有硅光子这样的微细的光波导的基板上的光源的光入射至输入侧的光纤的情况下,作为输入侧的光纤,需要使用具有与光波导的芯径对应的芯径的光纤。换句话说,需要在输入侧与输出侧的光纤中使用穿透不同的MFD的光的光纤。如果将未与输出侧的光纤的芯径对应的MFD的光入射至输出侧的光纤,那么光的耦合会产生损耗。因而,在引用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351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光纤耦合透镜系统,将曲率半径不同的一对球面透镜用作为准直仪,使从输入侧的光纤出射的光的MFD对应于输出侧的光纤的MFD。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第二光纤准直仪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一纤芯和将第一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第二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二纤芯和将第二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第一光纤具有第三纤芯。第二光纤具有第四纤芯。第三纤芯的芯径小于第四纤芯的芯径,第一纤芯的折射率与第一包层的折射率之差大于第二纤芯的折射率与第二包层的折射率之差。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第二光纤准直仪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一纤芯和将第一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第二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二纤芯和将第二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第一光纤具有第三纤芯。第二光纤具有第四纤芯。第四纤芯的芯径小于第三纤芯的芯径,第一纤芯的折射率与第一包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第二纤芯的折射率与第二包层的折射率之差。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组件具备上述结构的光模块以及与所述光模块连接的外部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光模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3B是针对图3A的光模块搭载了元件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4A是图3A中的光模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的一例。
图4B是图3A中的光模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的另一例。
图4C是在图4B中的光模块搭载了元件的剖视图。
图5A是图4C的V中的放大图的一例。
图5B是图4C的V中的放大图的另一例。
图6A是第一光纤与第一光纤准直仪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6B是第二光纤与第二光纤准直仪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光模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10A是图9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的一例。
图10B是图9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的另一例。
图11是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光模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各实施方式。对各附图赋予将第一方向设为X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以下,有时将第一方向作为X轴方向来说明。
<关于光模块的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所示的光模块1001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30、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和第二光纤40。第一光纤准直仪10具有第一纤芯11及将第一纤芯11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12。第二光纤准直仪20具有与第一纤芯11分离配置的第二纤芯21和将第二纤芯21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22。第一光纤30具有第三纤芯31。第二光纤40具有第四纤芯41。第一光纤准直仪10还具有位于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一端面13。第二光纤准直仪20还具有位于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三端面23。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穿透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各自的结构的光,有时将射出光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的前方来说明。此外,关于穿透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各自的结构的光,有时将光入射的一侧作为第一方向的后方来说明。
本公开的光模块1001,首先将来自激光二极管(LD)等外部光源的光向第一光纤30的第三纤芯31入射,并将从第三纤芯31出射的光向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第一纤芯11入射。接下来,将从第一纤芯11出射的光向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第二纤芯21入射,将从第二纤芯21出射的光向第二光纤40的第四纤芯41入射。而且,从第四纤芯41出射的光向外部的光部件入射并进行光信号的交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向光模块1001入射且从光模块1001出射为止的光的行进路方向称为第一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第一方向只不过是表示方向性,并非指光只进入严格的直线方向。
例如图3A、图3B、图4A、图4B及图4C所示那样,光模块1001也可以还具备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第一套圈50具有第一贯通孔51和位于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二端面52。第二套圈60具有第二贯通孔61和位于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四端面62。如图3B及图4C所示那样,光模块1001也可以具备元件100。
另外,如图7所示那样,光模块1001也可以还具备第三套圈90。第三套圈90具有第三贯通孔91和从第三套圈90的外周相连于第三贯通孔91的孔部92。
此外,光模块1001在具有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时,也可以如图11及图12所示那样,还具备容器80(receptacle)。
图5A所示的光模块1001中,第三纤芯31的芯径小于第四纤芯41的芯径。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第一纤芯11的折射率与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之差大于第二纤芯21的折射率与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之差,由此能够将第三纤芯31的芯径所对应的MFD的光,作为第四纤芯41的芯径所对应的MFD进行匹配。由此,光模块1001在将从第一光纤30出射的光向第二光纤40入射之际,能够使耦合损耗减少。具体地说,从第三纤芯31出射的光的MFD通过穿透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而与第四纤芯41的芯径对应地被扩大。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耦合效率方面是优异的。
此外,图5B所示的光模块1001中,第三纤芯31的芯径大于第四纤芯41的芯径。上述那样的结构中,通过让第一纤芯11的折射率与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之差小于第二纤芯21的折射率与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之差,从而能够使第三纤芯31的芯径所对应的MFD的光匹配成第四纤芯41的芯径所对应的MFD。由此,光模块1001在将从第一光纤30出射的光向第二光纤40入射之际,能够使耦合损耗减少。具体地说,从第三纤芯31出射的光的MFD通过穿透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由此与第四纤芯41的芯径对应地被缩小。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耦合效率方面是优异的。
另外,本公开中的光模块1001使用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以作为准直仪。因此,与将比光纤大的球面透镜等用作为准直仪的光模块相比,光模块1001变成小型。
第一光纤准直仪10中的第一纤芯11也可以与第一光纤30中的第三纤芯31面接触。换句话说,第一纤芯11与第三纤芯31也可以相接。此外,第二光纤准直仪20中的第二纤芯21也可以与第二光纤40中的第四纤芯41面接触。换句话说,第二纤芯21与第四纤芯41也可以相接。由此,能够减少第一光纤准直仪10与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与第二光纤40的边界中的光的损耗。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光学特性方面是优异的。
在第一纤芯11与第三纤芯31面接触时,如图6A中所示的那样,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一光纤30的直径D1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直径D2也可以在边界处为最小。同样地,在第二纤芯21与第四纤芯41面接触时,如图6B中所示的那样,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直径D3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光纤40的直径D4也可以在边界处为最小。由此,能够减少将第一纤芯11与第三纤芯31以及第二纤芯21与第四纤芯41粘接之际的偏离所引起的外径的增加。而且,在将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或者第二光纤40插入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或者第三套圈90内之际,插入作业变得容易。
如图3A及图3B中所示的那样,也可以在光模块1001还具备第一套圈50与第二套圈60时,第一光纤30位于第一贯通孔51内,第二光纤40位于第二贯通孔61内。由此,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因外力造成的损伤少。此外,通过第一套圈50或者第二套圈60能将第一光纤30或者第二光纤40固定。
此外,也可以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那样,第一光纤准直仪10还位于第一贯通孔51内,第二光纤准直仪20还位于第二贯通孔61内。由此,对于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来说,外力造成的损伤的产生也是少的。
如图4A所示那样,也可以第二端面52与第一端面13构成相同面。此时,将相同的面称为第一面15。第一面15也可以是平面,在为平面时,关于第一贯通孔51内的X轴方向,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一光纤30的对位变得容易。
同样,也可以是,第四端面62与第三端面23为相同面。此时,将相同的面称为第二面25。第二面25也可以是平面,在为平面时,关于第二贯通孔61内的X轴方向,第二光纤准直仪20及第二光纤40的对位变得容易。
另外,如图4B所示那样,第一光纤准直仪10也可以还具有与第一端面13相接的第一透明构件16。此时,第二端面52与第一透明构件16的端面也可以构成相同面。此时,将相同面称为第三面17。第三面17也可以是平面。换言之,也可以将第一透明构件16配置成位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第一端面13并且与第二端面52齐平面。由此,在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地对第三面17进行研磨加工之际,通过研磨而产生的粉体难以进入第一贯通孔51内。其结果是,能减少位于第一贯通孔51内的粉体引起的光的吸收或者反射,因此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光的耦合效率方面是优异的。此外,在第三面17的研磨加工之际,第一光纤准直仪10被切削的情形也少。
同样,第二光纤准直仪20也可以还具有与第三端面23相接的第二透明构件26。此时,第四端面62与第二透明构件26的端面也可以构成相同面。此时,将相同面称为第四面27。第四面27也可以是平面。换言之,也可以将第二透明构件26配置成位于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第三端面23并且与第四端面62齐平面。由此,在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地对第四面27进行研磨加工之际,通过研磨而产生的粉体难以进入第二贯通孔61内。其结果是,能减少位于第二贯通孔61内的粉体引起的光的吸收或者反射,因此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光的耦合效率方面是优异的。此外,在第四面27的研磨加工之际,第二光纤准直仪20被切削的情形也少。
第三面17在为平面时,也可以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此时,第三面17也可以倾斜2°~12°左右。由此,因为第一透明构件16的位于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端面中的反射光的光轴是倾斜的,所以通过反射光与第三纤芯31耦合,从而光返回LD等(回光)的情形少。其结果是,回光导致的LD等的输出变动少。
同样,第四面27在为平面时,也可以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此时,第四面27也可以倾斜2°~12°左右。由此,因为第二透明构件26的位于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端面中的反射光的光轴是倾斜的,所以反射光与第三纤芯31耦合,光返回LD等的情形少。其结果是,回光引起的LD等的输出变动少。
第一面15及第二面25、或者第三面17及第四面27也可以平行地配置。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由于光轴的控制容易,故在光的耦合效率方面是优异的。
具备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的光模块1001,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还具备第一套筒70。
在光模块1001具备第一套筒70时,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如图10A及图10B所示那样,也可以在第一套筒70内分离地被保持。换言之,在第一套筒70的端部分别连接着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并且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分开配置。由此,因为能够使第一套圈50与第二套圈60位于同轴上,所以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不需要进行Z轴方向的调芯。
此外,也可以如图10B那样,树脂材料71位于第一套筒70内并且位于第一套圈50与第二套圈60之间。此时树脂材料71位于第一纤芯11与第二纤芯21之间的光的行进路上。由此,因为能够使第一套筒70内的折射率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或者第一透明构件16、第二透明构件26的折射率匹配,所以光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反射的产生少。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光学性能方面是优异的。
树脂材料71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乙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氟系树脂、聚二烯系树脂或者聚碳酸酯系树脂等。另外,即便是在上述的材质之中,丙烯酸系树脂及环氧系树脂在耐湿性、耐热性、耐剥离性及耐冲击性的观点上也是优异的。
如图7及图8所示那样,在光模块1001具备第三套圈90时,第一光纤30、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及第二光纤40位于第三贯通孔91内。此外,孔部92位于第三贯通孔91内的第一光纤准直仪10与第二光纤准直仪20之间。由此,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由外力造成的损伤少。此外,由于可见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固定于第三贯通孔91内,故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的光轴对准变得容易。
在光模块1001具备元件100时,元件100位于第一纤芯11与第二纤芯21之间的光的行进路上。元件100也可以是隔离器元件或者波长滤波器。在元件100为隔离器元件的情况下,回光少,在元件100为波长滤波器的情况下,能够有选择地透射特定波长的光。
元件100也可以位于第一面15、第二面25、第三面17、第四面27、第一端面13或者第三端面23。由此,因为元件100被固定,所以元件100的功能稳定。
元件100也可以位于孔部92。由此,因为元件100被固定,所以元件100的功能稳定。
<关于光纤准直仪>
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是具有输出相对于入射光大致平行的光束的性质的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能够使用例如分级指数(GI)型的多模光纤。GI型的多模光纤具有纤芯的折射率从光纤的中心轴逐渐变小的折射率分布。GI型的多模光纤相对于距光纤中心轴的距离而具有几乎平方的折射率分布。因此,通过以适当的长度使用适当的折射率分布的GI型的多模光纤,从而能够作为输出大致平行光的准直仪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在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或者第三套圈90各自的贯通孔内配置第一光纤准直仪10或者第二光纤准直仪20、或者配置其双方。其结果是,相比于使用球面透镜等的准直仪的光模块,光模块1001为小型。
另外,在将球面透镜等用作为准直仪并使MFD匹配的情况下,需要改变球面透镜的曲率半径来进行调整。因此,伴随着曲率半径的调整,球面透镜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与此相对,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能够将直径的大小维持成与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的直径的大小同等。而且,可调整第一纤芯11及第二纤芯21与第一包层12及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差。换句话说,在本公开中,无需变更准直仪的大小就能够进行MFD的匹配。
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直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091
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0.5mm~2.0mm。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光纤30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相接的情况下,在第一光纤30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边界处,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直径D1也可以变为最小。此时,也可以直径D1与其他部分相比,变细5μm以下左右。
在第二光纤40与第二光纤准直仪20相接的情况下,在第二光纤40与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边界处,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直径D2也可以变为最小。此时,也可以直径D2与其他部分相比,变细5μm以下左右。
第一光纤准直仪10具有的第一纤芯11的折射率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具有的第二纤芯21的折射率要比将第一纤芯11、第二纤芯21各自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高。由此,因为光分别连续地向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轴中心折射,所以能够使光仅向第一纤芯11及第二纤芯21传播。
第一纤芯11及第二纤芯21的芯径也可以分别是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092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093
左右。此外,通过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而变化成大致平行光的光的束腰ω1(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束腰)、ω2(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束腰)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094
左右。ω1与ω2一致,由此从第一光纤3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光纤准直仪10,并穿透第二光纤准直仪20之际,能够使光的耦合损耗减少。
第一纤芯11与第一包层12的折射率之差及第二纤芯21与第二包层22的折射率之差也可以是Δ0.5%~5%左右。在第一光纤30的MFD与第二光纤40的MFD不同时,通过变更折射率差,从而能够使ω1与ω2一致。
第一纤芯11与第二纤芯21也可以分离0.5mm~3mm左右。该空间作为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焦点距离发挥功能。
第一光纤准直仪10具有的第一端面13,例如也可以为平面,且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此外,第一光纤准直仪10也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后方具有第一另一端面14。第一另一端面14也可以和第一端面13同样地,例如是平面,且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
第二光纤准直仪20具有的第三端面23,例如也可以为平面,且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此外第二光纤准直仪20也可以在第一方向的后方具有第三另一端面24。第三另一端面24也可以和第三端面23同样地,例如为平面,且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
第一透明构件16及第二透明构件26的形状也可以例如是圆筒形状,直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01
第一透明构件16及第二透明构件26也可以是玻璃。如果是玻璃,那么可减小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及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连接部分的折射率差,因此反射光难以产生,可减少回光的产生。
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和第一透明构件16、第二透明构件26即便是通过粘接剂101而被接合,也可以在热处理中熔融。
粘接剂101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乙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氟系树脂、聚二烯系树脂或者聚碳酸酯系树脂等。此外,即便是在上述的材质之中,丙烯酸系树脂及环氧系树脂在耐湿性、耐热性、耐剥离性及耐冲击性的观点上也是优异的。
也可以反射减少材料位于第一面15、第二面25、第三面17及第四面27。由此可减少反射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反射减少材料能够使用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或者五氧化钽(Ta2O5)等。
<关于光纤>
第一光纤30将来自LD等外部的光源的光导入光模块1001。通过使用第一光纤30,从而例如在图13所示的外部基板1002上设置LD等光源之际,能够使设置的自由度提高。第二光纤40,例如被使用于与其他光部件的连接。
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例如也可以使用石英系光纤、塑料系光纤及多成分玻璃系光纤等。另外,作为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也可以使用JIS标准或者TIA/EIA标准所规定的光纤。
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直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1
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10mm~300mm。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光纤30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相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光纤30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的边界处,第一光纤30的直径D3变为最小。此时,第一光纤30的直径D3也可以与其他部分相比,小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2
以下左右。在第二光纤40与第二光纤准直仪20相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光纤40与第二光纤准直仪20的边界处,第二光纤40的直径D4变为最小。此时,第二光纤40的直径D4也可以与其他部分相比,小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3
以下左右。
第一光纤30具有的第三纤芯31的折射率及第二光纤40具有的第四纤芯41的折射率要比将第三纤芯31及第四纤芯41各自的外周包围的第三包层的折射率及第四包层的折射率高。由此,进行全反射或者折射,能够使穿透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的光仅向第三纤芯31或者第四纤芯41传播。
第三纤芯31的芯径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9
及第四纤芯41的芯径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4
例如也可以是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5
此外,也可以是,穿透第三纤芯31的光的MFD例如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6
穿透第四纤芯41的光的MFD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7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18
第一光纤30的端面之中的、与第一另一端面14相接的第五端面32例如也可以为平面,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由此,在第一另一端面14与第五端面32连接的情况下,变得难以产生连接面的偏离。同样地,第二光纤40的端面之中的、与第三另一端面24相接的第六端面42,例如也可以为平面,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由此,在第三另一端面24与第六端面42连接的情况下,变得难以产生连接面的偏离。
第一另一端面14与第五端面32、及第三另一端面24与第六端面42即便因热处理而熔融,也可以通过粘接剂101来连接。
也可以用覆盖物102将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的外周覆盖。通过被覆盖物102覆盖,从而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可减少外压导致的破损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光纤30或者第二光纤40插入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或者第三套圈90内的情况下,将覆盖物102剥除后插入。
<关于套圈>
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及第三套圈90被使用于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或者第二光纤40等的固定及连接等。
如图3A及图3B中所示的那样,光模块1001具备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由此能够使第一套圈50或者第二套圈60、或者其双方在三维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能够进行调芯,以使得将穿过第一套圈50内的第一光纤30、第一光纤准直仪10而出射的光向第二光纤准直仪20入射。
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及第三套圈90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或者棱柱的形状。此外,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也可以是例如直径的大小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21
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0mm~10mm。此外,第三套圈90也可以是直径的大小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22
第一方向的长度为4.0mm~20mm。
第一贯通孔51、第二贯通孔61及第三贯通孔91的直径的大小也可以是例如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23
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0mm~10mm。贯通孔的直径的大小可以根据位于贯通孔内的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及第二光纤40的直径的大小而适当设定。
在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或者第三套圈90的形状为圆筒形状的情况下,贯通孔也可以相对于外形为同心,并且直线状地延伸。由此,无需考虑贯通孔相对于外形的位置及贯通孔延伸的方向,就能够实现光轴的调节。
位于贯通孔内的第一光纤准直仪10、第二光纤准直仪20、第一光纤30或者第二光纤40也可以使用粘接剂101来固定。
第二端面52及第四端面62也可以是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斜面和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组合在一起的形状。由此,在将元件100配置于第二端面52或者第四端面62之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设置部位。
第二另一端面53及第四另一端面63也可以相对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相交。除此之外,既可以是随着端面侧而加宽的锥状,也可以是开口的边缘的角部被去除的形状。由此,易于将光纤准直仪或者光纤等插入第一贯通孔51内或者第二贯通孔62内。
在第四另一端面63,与其他光部件连接的情况下,第四另一端面63既可以是端面的边缘的角部被去除的形状,也可以是将第二贯通孔61作为凸出的中心的曲面。由此,相比于第四另一端面63与第一方向相交时,外部的光部件的光纤与第二光纤40易于接触。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连接可靠性方面是优异的。
第三套圈90的两端面的形状,例如既可以是随着端面侧而加宽的锥状,也可以是开口的边缘的角部被去除的形状。由此,易于将光纤准直仪或者光纤等插入第三贯通孔91内。
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及第三套圈90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玻璃等。使用了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套圈在耐磨损性及加工精度方面优异。使用了玻璃的套圈,能够通过目视确认位于贯通孔内的光纤准直仪或者光纤等是否正确地配置。
在光模块1001还具备容器80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对保持第一套圈50的外周的第一保持架部54和保持第二套圈60的外周的第二保持架部64进行保持。
第一保持架部54及第二保持架部64的贯通孔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在第一保持架部54及第二保持架部64为圆筒形状时,如果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也是圆筒形状,那么能够使第一保持架部54、第二保持架部64与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的连接强度提高。其结果是,由于能减少因第一保持架部54、第二保持架部64和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的连接的平缓程度造成的光轴的偏离,故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光模块1001在连接可靠性方面是优异的。
第一保持架部54及第二保持架部64的大小也可以是,例如外形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31
光轴方向长度收敛于4mm~10mm间的范围内。
第一保持架部54及第二保持架部64也可以包含不锈钢或不锈钢等的金属、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的树脂。在第一保持架部54及第二保持架部64包括不锈钢的情况下,由于可减少从外部受到的应力导致的变形的影响,故可减少光的耦合损耗。
<关于套筒>
第一套筒70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筒形状。此外,在第一套筒70为圆筒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同轴方向加入了狭缝72的开叉套筒用作为第一套筒70。通过使用开叉套筒,从而借助弹力,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的保持变得容易。此外,能够从狭缝72注入树脂材料71。
第一套筒70的内径的大小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套圈50、第二套圈60的外形的大小,小0.005mm以下左右。另外,第一套筒70的厚度也可以是例如0.1mm~0.5mm,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mm~5mm。
第一套筒70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氧化锆陶瓷等。作为第一套筒70,在使用了氧化锆陶瓷的情况下,耐磨损性优异,可高精度地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
第一套筒70与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的连接,也可以在第一套筒70内将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嵌入固定于两端部。此外,第一套筒70与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的连接也可以在将第一套圈50及第二套圈60嵌入第一套筒70的基础上,使用粘接剂101加以固定。
<关于容器>
容器80是为了使光模块1001与外部的光部件连接来使用。容器由第二套筒81、套筒外壳82及第三套筒83来构成。
第二套筒81保持第二套圈60与其他光部件具有的套圈。第二套筒81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筒形状。第二套筒81的大小也可以是,例如外形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42
内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41
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mm~8mm。
第二套筒81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氧化锆陶瓷等。作为第二套筒81,在使用了氧化锆陶瓷的情况下,耐磨损性优异,可高精度地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
套筒外壳82是为了保持第二套筒81的外周来使用的。套筒外壳82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筒形状。套筒外壳82的大小也可以是,例如外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43
内径为
Figure BDA0003519290690000144
第一方向的长度为3mm~7mm。
套筒外壳82的材料能够使用不锈钢等的金属或者PBT等的树脂。如果是不锈钢,那么相对于从外部受到的应力,套筒外壳82变得难以变形,因此光的损耗少。
第三套筒83为了将第一保持架部54和第二保持架部64连接来使用。第三套筒83也可以配置成保持第一保持架部54的外周。第三套筒83的材料能够使用不锈钢或不锈钢等的金属、PBT等的树脂等。如果是不锈钢,那么相对于从外部受到的应力,第三套筒83变得难以变形,因此光的损耗少。
第一保持架部54与第三套筒83也可以用粘接剂101来固定。此外,第一保持架部54与第三套筒83也可以通过钇·铝·石榴石(YAG)焊接来连接。
第二保持架部64与第三套筒83也可以在进行了调芯后,通过粘接剂101来连接第二保持架部64的端面与第三套筒83的端面。
<关于元件>
元件100例如电可以是隔离器元件或者波长滤波器。隔离器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偏振相关型的隔离器元件或者偏振无关型的隔离器元件。
在将元件100粘接于第一面15、第二面25、第三面17或者第四面27之际,也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或者环氧树脂。
作为元件100,在使用包括添加了Tb、Gd、Ho的Bi置换石榴石或者钇·铁·石榴石(YIG)的隔离器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具备磁铁103,以使得向法拉第旋转件施加磁场。由此,能够使法拉第旋转件发挥法拉第效应。
磁铁103也可以是钐钴(SmCo)系。如果是SmCo系,那么居里温度高,因此耐热性高,即便进行热处理,磁铁103的磁性也变得难以降低。
<关于光组件的实施方式>
图13所示的光组件1000具备光模块1001以及与光模块1001连接的外部基板1002。
外部基板1002也可以由硅光子构成。在外部基板1002由硅光子构成的情况下,光模块1001与外部基板1002的连接也可以利用粘接剂101来连接第一光纤30与外部基板1002。通过与第一光纤30进行连接,从而配置于外部基板1002上的LD等的光源通过第一光纤30而入射至光模块1001内,因此能够使LD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
以上,关于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未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即,只要在未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及实施方式的组合都是没问题的。
-符号说明-
1000:光组件
1001:光模块
1002:外部基板
10:第一光纤准直仪
11:第一纤芯
12:第一包层
13:第一端面
14:第一另一端面
15:第一面
16:第一透明构件
17:第三面
20:第二光纤准直仪
21:第二纤芯
22:第二包层
23:第三端面
24:第三另一端面
25:第二面
26:第二透明构件
27:第四面
30:第一光纤
31:第三纤芯
32:第五端面
40:第二光纤
41:第四纤芯
42:第六端面
50:第一套圈
51:第一贯通孔
52:第二端面
53:第二另一端面
54:第一保持架部
60:第二套圈
61:第二贯通孔
62:第四端面
63:第四另一端面
64:第二保持架部
70:第一套筒
71:树脂材料
72:狭缝
80:容器
81:第二套筒
82:套筒外壳
83:第三套筒
90:第三套圈
91:第三贯通孔
92:孔部
100:元件
101:粘接剂
102:覆盖物
103:磁铁。

Claims (19)

1.一种光模块,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第二光纤准直仪和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一纤芯和将该第一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
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具有与所述第一纤芯分离配置的第二纤芯和将该第二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
所述第一光纤具有第三纤芯,
所述第二光纤具有第四纤芯,
所述第三纤芯的芯径小于所述第四纤芯的芯径,
所述第一纤芯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包层的折射率之差大于所述第二纤芯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包层的折射率之差。
2.一种光模块,按照光的行进路即第一方向的顺序,具备第一光纤、第一光纤准直仪、第二光纤准直仪和第二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具有第一纤芯和将该第一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一包层,
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具有与所述第一纤芯分离配置的第二纤芯和将该第二纤芯的外周包围的第二包层,
所述第一光纤具有第三纤芯,
所述第二光纤具有第四纤芯,
所述第三纤芯的芯径大于所述第四纤芯的芯径,
所述第一纤芯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包层的折射率之差小于所述第二纤芯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包层的折射率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三纤芯相接,
并且所述第二纤芯与所述第四纤芯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光纤的直径D1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的直径D2,分别在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的边界处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的直径D3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光纤的直径D4,分别在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与所述第二光纤的边界处最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还具备:
具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套圈;和
具有第二贯通孔的第二套圈,
所述第一光纤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所述第二光纤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还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
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还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具有第一端面,
所述第一套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具有第二端面,
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后方具有第三端面,
所述第二套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后方具有第四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为相同的第一面,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为相同的第二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的第一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接的第一透明构件,
所述第一套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方具有第二端面,
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后方的第三端面和与所述第三端面相接的第二透明构件,
所述第二套圈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后方具有第四端面,
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透明构件的端面为相同的第三面,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二透明构件的端面为相同的第四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面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四面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还具有第一套筒,
所述第一套圈及所述第二套圈在所述第一套筒内分离开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树脂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
所述树脂材料处于第一套圈与所述第二套圈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之间的光的行进路上。
15.根据权利要求6~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还具备保持所述第二套圈的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具备具有第三贯通孔的第三套圈,
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所述第二光纤位于所述第三贯通孔内,
所述第三套圈在所述第一光纤准直仪与所述第二光纤准直仪之间具有相连于所述第三贯通孔的孔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还具备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之间的光的行进路上的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光模块还具备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之间的光的行进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三面或者所述第四面的元件。
19.一种光组件,具备:
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以及
与所述光模块连接的外部基板。
CN202080060376.5A 2019-08-28 2020-08-20 光模块及光组件 Pending CN1143416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829 2019-08-28
JP2019-155829 2019-08-28
PCT/JP2020/031418 WO2021039572A1 (ja) 2019-08-28 2020-08-20 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1689A true CN114341689A (zh) 2022-04-12

Family

ID=74685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0376.5A Pending CN114341689A (zh) 2019-08-28 2020-08-20 光模块及光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4558A1 (zh)
JP (1) JPWO2021039572A1 (zh)
CN (1) CN114341689A (zh)
WO (1) WO202103957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4253A (ja) * 2000-06-28 2002-01-18 Kyocera Corp 光ファイバ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US20020146202A1 (en) * 2001-02-17 2002-10-10 Reed William Alfred GRIN fiber lenses
JP2005017702A (ja) * 2003-06-26 2005-01-20 Kyocera Corp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接続構造
CN101395513A (zh) * 2006-03-29 2009-03-2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的光输入输出端及射束变换装置
EP2267501A2 (en) * 2009-06-25 2010-12-29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endoscope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11048268A (ja) * 2009-08-28 2011-03-10 Kyocera Corp ファイバスタブ型光デバイス
CN102959442A (zh) * 2011-08-15 2013-03-06 深圳市杰普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模式转换器及具有模式转换功能的光纤隔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7058A1 (fr) * 1999-07-29 2001-02-02 Kyocera Corp Dispositif du type a troncon de fibre et module optique l'utilisan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du type a troncon de fibre
US20020074086A1 (en) * 2000-09-29 2002-06-20 Koichiro Nakamura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20150333A1 (en) * 2001-02-17 2002-10-17 Reed William Alfred Fiber devices using grin fiber lenses
JP2002258116A (ja) * 2001-02-28 2002-09-11 Kyocera Corp 光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モジュール
EP1260841B1 (en) * 2001-05-19 2007-07-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GRIN fiber lenses
TW547649U (en) * 2001-06-08 2003-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Optical isolator
JP2003161837A (ja) * 2001-11-27 2003-06-06 Kyocera Corp 光デバイス
JP3906104B2 (ja) * 2002-03-26 2007-04-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光デバイス
JP3831315B2 (ja) * 2002-08-13 2006-10-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WO2004068218A2 (en) * 2003-01-24 2004-08-1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ptical beam scanning system for compact image display or image acquisition
US7150566B2 (en) * 2003-12-22 2006-12-19 Kyocera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JP2009109715A (ja) * 2007-10-30 2009-05-21 Kyocera Corp ファイバスタブ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コネクタ部品、光モジュール
US10718909B2 (en) * 2008-07-29 2020-07-21 Glenair, Inc. Expanded beam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
US9195008B2 (en) * 2013-02-26 2015-11-24 Wincheste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xpanded beam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5206912A (ja) * 2014-04-21 2015-11-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接続アダプタおよび内視鏡装置
CN107850740A (zh) * 2015-07-22 2018-03-27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用于带透镜的光纤的连接器
JP6810076B2 (ja) * 2018-03-13 2021-01-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ファイバモジュール
CN109459824B (zh) * 2018-11-12 2020-11-10 长春理工大学 能够提高单模光纤空间光耦合效率的两级空间光耦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4253A (ja) * 2000-06-28 2002-01-18 Kyocera Corp 光ファイバ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US20020146202A1 (en) * 2001-02-17 2002-10-10 Reed William Alfred GRIN fiber lenses
JP2005017702A (ja) * 2003-06-26 2005-01-20 Kyocera Corp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接続構造
CN101395513A (zh) * 2006-03-29 2009-03-2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的光输入输出端及射束变换装置
EP2267501A2 (en) * 2009-06-25 2010-12-29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endoscope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11048268A (ja) * 2009-08-28 2011-03-10 Kyocera Corp ファイバスタブ型光デバイス
CN102959442A (zh) * 2011-08-15 2013-03-06 深圳市杰普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模式转换器及具有模式转换功能的光纤隔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9572A1 (ja) 2021-03-04
US20220404558A1 (en) 2022-12-22
JPWO2021039572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1717A1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US7474822B2 (en) Optical fiber collimator
TWI410688B (zh) 光元件以及透鏡組件
JP4883969B2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モジュール
KR101760156B1 (ko) 광 콜리메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커넥터
CN112305678B (zh) 光学连接器
JP4658844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該レセプタクルを備える光モジュール
JP5543293B2 (ja) 小径曲げ光コネクタ
CN114341689A (zh) 光模块及光组件
US20190212501A1 (e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optical transceiver
JP2004177937A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光結合構造
KR101854956B1 (ko) 광 결합 부재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광 커넥터, 및 광 결합 부재용 유지 부재
WO2019244388A1 (ja) 光接続部品、光コネクタ及び光接続構造
JP2009205105A (ja) 光フィルタ付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レセプタクル並びに受光モジュール
WO2020241774A1 (ja) 光モジュール、アイソレータ付き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ユニット
US6775436B1 (en) Optical fiber U-tur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517010B2 (ja) 光コネクタ
JP2005316295A (ja) 光ファイバモジュール
CN219392316U (zh) 一种具有隔离器功能的准直器组件
US20230056995A1 (en) Expanded beam optical ferrules
JP5657944B2 (ja) レンズ付き光コネクタ
EP3376272A1 (en) Housing for encapsulating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US20230367076A1 (en) Lens, lens and optical fiber assembly,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67121B2 (ja) ファイバスタブとそれを用いた光レセプタクルならびに光モジュール
WO2021200636A1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