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4313A -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4313A
CN114324313A CN202111576230.9A CN202111576230A CN114324313A CN 114324313 A CN114324313 A CN 114324313A CN 202111576230 A CN202111576230 A CN 202111576230A CN 114324313 A CN114324313 A CN 114324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channel
liquid
zon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62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嘉坤
赖远强
景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ondfo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ondfo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ondfo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ondfo Bio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2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4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其中,试剂卡包括:主体部;样本区,设置于主体部上并用于连通容纳待测样本的容器;试剂区,设置于主体部上,试剂区内设置有与待测样本混合的试剂,试剂区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样本区通过第一液体通道连通;第一气体通道,设置于主体部上,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一端与试剂区的顶部连通,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一液封结构,设置在试剂区和第一气体通道之间,其中,第一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试剂区和第一气体通道断开。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试剂卡的检测准确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110466981.9,申请日为:2021年04月28日,发明名称为《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检测是目前体外诊断、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的一个发展方向。试剂卡是微流控检测领域常用的产品,因其体积小,取样量小,在微流控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试剂卡的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将采集到的液体样本与试剂进行混合,再针对混合后的液体样本进行性状的检测。
但由于试剂与液体样本需要以预定的比例混合,在试剂区内放置的试剂的量为预定值的情况下,需要保证进入到检测区内的液体样本也为预定值,因此试剂卡上需要设置控制进入到试剂区内的液体样本达到预定值的定量结构。目前的试剂卡一般采用设置计量泵的方式来满足对液体样本的定量需求,计量泵能够将液体样本导入试剂区,同时能够根据液体样本的流速以及通道的管径来得出进入到试剂区的液体样本的体积。但由于目前试剂卡内的通道的管径较小,因此采用计量泵的方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实现精准定量,导致试剂与液体样本混合的比例难以达到要求,影响液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试剂卡的检测准确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卡包括:主体部;样本区,设置于主体部上并用于连通容纳待测样本的容器;试剂区,设置于主体部上,试剂区用于待测样本和试剂混合,试剂区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样本区通过第一液体通道连通;第一气体通道,设置于主体部上,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一端与试剂区的顶部连通,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一液封结构,设置在试剂区和第一气体通道之间,其中,第一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试剂区和第一气体通道断开。
进一步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试剂区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第一气体通道设置于第二侧面上;试剂卡还包括贯穿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连通通道,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一端与试剂区的顶部通过第一连通通道连通,第一液封结构位于第一连通通道中。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以及第二通道段,第二通道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段的横截面积;第一通道段与试剂区连通,第二通道段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第一液封结构位于第二通道段内;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液封结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台阶面处。
进一步地,试剂卡还包括:检测区,设置于主体部上,检测区的进口与试剂区的出口通过第二液体通道连通,第二液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二气体通道,设置于主体部上,第二气体通道的第一端与检测区连通,第二气体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二液封结构,设置在检测区和第二气体通道之间,其中,第二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检测区和第二气体通道断开。
进一步地,试剂卡还包括:检测通道,设置主体部上,检测通道的第一端为第一接口端,检测通道的第二端为第二接口端,检测区设置在检测通道的中部;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均包括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未与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透气状态,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封闭状态。
进一步地,检测区的容积小于试剂区的容积;和/或,试剂区的容积与检测区的容积的比值在1.5至4之间。
进一步地,试剂区包括多个,第一液体通道包括与样本区连通的第一主液体通道和分别连通第一主液体通道和多个试剂区的多个第一支液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包括多个,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体通道和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三气体通道,每个试剂区通过一个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在第三气体通道上;检测区和第二气体通道均包括多个,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气体通道和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四气体通道,每个检测区通过一个第二气体通道连接在第四气体通道上。
进一步地,试剂区的容积在60μL至80μL之间;和/或,第一液体通道的横截面积在0.049mm2至1mm2之间;和/或,检测区的容积在18μL至30μL之间;和/或,第二液体通道的横截面积在0.025mm2至1mm2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均包括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未与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透气状态,第一液封结构和第二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封闭状态。
进一步地,试剂区包括第一试剂区、第三液体通道以及第二试剂区,第一试剂区与第二试剂区通过第三液体通道连通,第三液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第一试剂区内设置有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区内设置有第二试剂和转子,第一气体通道与第一试剂区的顶部连通,第一液封结构设置在第一试剂区与第一气体通道之间。
进一步地,试剂卡还包括:第五气体通道,设置于主体部上,第五气体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试剂区的顶部连通,第五气体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外部负压设备;第三液封结构,设置在第二试剂区和第五气体通道之间,其中,第三液封结构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第二试剂区和第五气体通道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和与检测设备连接的试剂卡,试剂卡为上述的试剂卡。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试剂卡的试剂区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外部的气源设备连通。当外部的气源设备开启时,试剂区内会产生负压,血液样本能够从样本区通过第一液体通道流入到试剂区内。随着负压的持续,试剂区内的血液样本的液位会逐渐上升,直至血液样本充满整个试剂区,并与第一液封结构接触。第一液封结构具有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在第一液封结构未与液体接触的情况下,第一液封结构能够保持透气状态,此时气体可以透过第一液封结构。当第一液封结构与液体接触后,第一液封结构转变成封闭状态,此时第一液封结构不能透过气体以及液体。基于第一液封结构自身的性质,当血液样本与第一液封结构接触时,第一液封结构能够转变成封闭状态,使血液样本不能通过第一液封结构。由于试剂区的容积为可以测量的定值,因此进入到试剂区内的血液样本的体积为定值。采用这种通过负压将血液样本吸入试剂区并通过第一液封结构阻隔血液样本的方式能够保证只有当试剂区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后第一液封结构才会切换到封闭状态,从而实现了试剂区的精准定量,保证了试剂区内的试剂与血液样本的混合比例的精确性,提升了试剂卡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试剂卡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一个角度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试剂卡的主体部的另一个角度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2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2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B-B向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6的试剂卡的主体部的C-C向的剖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试剂卡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主体部;2、侧板;10、样本区;20、试剂区;21、转子放置区;22、试剂放置区;30、第一液体通道;31、第一主液体通道;32、第一支液体通道;41、第三气体通道;42、第一气体通道;51、第一连通通道;511、第一通道段;512、第二通道段;513、第一台阶面;52、第一液封结构;60、检测区;70、第一截止阀;80、第二液体通道;90、检测通道;101、第四气体通道;102、第二气体通道;111、第二连通通道;1111、第三通道段;1112、第四通道段;1113、第二台阶面;112、第二液封结构;120、转子;130、试剂卡;140、容器;150、气压平衡阀;160、第一试剂区;170、第三液体通道;180、第二试剂区;190、第五气体通道;200、第三液封结构;210、第二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的试剂卡主要用于对液体的相变过程进行检测,具体地,本申请的试剂卡可以检测高分子溶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性状变化,以此来判断高分子溶液的凝固效果。高分子溶液可以是蛋白质溶液、蛋白质凝乳以及明胶等高分子溶液。本申请以血液样本为例对试剂卡的结构以及效果进行阐述,但不局限于使用在血液样本的检测。
血液在活体或血管内发生凝固会因其血栓和引起血栓性疾病,例如: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液溢出血管外会导致出血性疾病,例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肝病出血等。为了有效地抑制上述这些疾病需要定期检测用户的血液的血栓形成情况。目前针对用户血液的血栓情况一般通过血栓弹力图来表征。相关技术中绘制弹力图的方式为:先采取待测用户的血液样本,将用户的血液样本导入用于血栓测试的试剂卡内,试剂卡内设置有试剂区,试剂区内放置有需要与用户的血液混合的试剂,用户的血液样本需要与试剂充分混合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检测阶段。
为例保证血液样本与试剂混合比例的精确性,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试剂卡包括包括:主体部1、样本区10、试剂区20、第一气体通道42以及第一液封结构52。其中,样本区10设置于主体部1上并用于连通容纳待测样本的容器140;试剂区20设置于主体部1上,试剂区20用于待测样本和试剂混合,试剂区20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样本区10通过第一液体通道30连通;第一气体通道42设置于主体部1上,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一端与试剂区20的顶部连通,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一液封结构52设置在试剂区20和第一气体通道42之间,其中,第一液封结构52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试剂区20和第一气体通道42断开。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试剂卡的试剂区20通过第一气体通道42与外部的气源设备连通。当外部的气源设备开启时,试剂区20内会产生负压,血液样本能够从样本区10通过第一液体通道30流入到试剂区20内。随着负压的持续,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的液位会逐渐上升,直至血液样本充满整个试剂区20,并与第一液封结构52接触。第一液封结构52具有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在第一液封结构52未与液体接触的情况下,第一液封结构52能够保持透气状态,此时气体可以透过第一液封结构52。当第一液封结构52与液体接触后,第一液封结构55转变成封闭状态,此时第一液封结构52不能透过气体以及液体。基于第一液封结构52自身的性质,当血液样本与第一液封结构52接触时,第一液封结构52能够转变成封闭状态,使血液样本不能通过第一液封结构52。由于试剂区20的容积为可以测量的定值,因此进入到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的体积为定值。采用这种通过负压将血液样本吸入试剂区20并通过第一液封结构52阻隔血液样本的方式能够保证只有当试剂区20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后第一液封结构52才会切换到封闭状态,从而实现了试剂区20的精准定量,保证了试剂区20内的试剂与血液样本的混合比例的精确性,提升了试剂卡的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液封结构52处于封闭状态后,关闭外部的气源设备。打开气压平衡阀150,第一液体通道30内的液体会因外界大气压作用与试剂区20内的液体样本断开,从而防止试剂区20内的试剂通过自由扩散产生损耗,保证了试剂与血液样本混合比例的精确性。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主体部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试剂区20设置于第一侧面上,第一气体通道42设置于第二侧面上。上述结构中,这种将试剂区20和第一气体通道42双面布置的方式有利于在试剂区20和第一气体通道42设置第一液封结构52,从而优化了试剂卡的结构布局,有利于减小试剂卡的体积。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卡还包括贯穿主体部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一连通通道51,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一端与试剂区20的顶部通过第一连通通道51连通,第一液封结构52位于第一连通通道51中。上述结构中,试剂区20与第一气体通道42的进气口分别位于主体部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采用穿孔的方式设置第一气体通道42,能够便于第一气体通道42和试剂区20的连通,便于整个试剂卡的结构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封结构52可以为遇水自封芯,这种膜材质可以通过采购获得,具体地,可通过从H2OStop这一厂家采购。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封结构52在与液体接触时能够迅速膨胀,使得多孔结构闭合。这一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能够避免血液样本透过第一液封结构52被吸入进第一气体通道42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液体通道30在待测样本的流动方向上包括至少两个弯折段。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液体通道30包括两段弯折,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当与试剂区20连通的外接气源设备关闭同时打开气压平衡阀150后,第一液体通道30内的液柱的断开位置在两个弯折段之间,防止进入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回流到第一液体通道30内,实现进入到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的精准定量。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液体通道30上设置有气压平衡阀150。上述结构中,气压平衡阀150能够起到平衡试剂卡内的压力的作用。具体地,待测样本的容器140为采血管,用户的血液样本被收集在采血管内,采血管通过试剂卡样本区10内的刺穿接头与试剂卡连通。与试剂区20连通的外部气源设备开启后,采血管内的血液样本能够进入到试剂区20内,试剂区20进样完成后,需要打开气压平衡阀150使采血管内的压力达到平衡,防止外部的气源设备关闭后,进入到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回流到采血管内。气压平衡阀150开启后,第一液体通道30内的液体会被回吸到采血管内,此时由于第一液体通道30包括至少两处弯折管路,因此第一液体通道30内的液柱会在两处弯折管路之间断开,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不会被回吸到第一液体通道30内。另外,在将血液样本从试剂区20吸入到检测区60之前,需要打开气压平衡阀150使试剂区20与外界大气连通,便于血液样本从试剂区20被吸入到检测区60。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连通通道51包括第一通道段511以及第二通道段512,第二通道段51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通道段511的横截面积。上述结构中,第一通道段511与试剂区20连接,第二通道段512与第一气体通道42连接,第一液封结构52可以设置在第一通道段511内,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通道段512内并封堵第一通道段511。由于第一通道段511的截面积较小,因此第一通道段511容纳的血液样本的量较少,降低了血液样本的消耗量,使得试剂卡所需的血液样本的总量较低,便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第二通道段512与试剂区20连接,第一通道段511与第一气体通道42连接,将第一液封结构52设置在第二通道段512内,第一通道段511与第二通道段512之间形成台阶面。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当外部起源设备产生负压时,台阶面能够对第一液封结构52形成止挡,从而使得第一液封结构52不会受到负压的作用而移动,实现进入到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的精准定量。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通道段511与试剂区20连通,第二通道段512与第一气体通道42连通,第一液封结构52位于第二通道段512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封结构52可以采用与第一连通通道51的通道壁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第一连通通道51内,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连通通道51内。还需要说明的是,样本区10内设置有与容纳待测样本的容器连通的接头,接头可以为钢针等具有刺穿功能的结构。接头与试剂卡的主体部密封连接。
由于第一液封结构52需要在第一连通通道51内保持固定位置,以防止外部的负压装置工作时,第一液封结构52在负压的作用下在第一连通通道51内移动,导致第一液封结构52难以封堵住第一连通通道51。为了便于第一液封结构52的固定,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通道段511和第二通道段5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513,第一液封结构52固定设置于第一台阶面513处。上述结构便于第一液封结构52的固定,从而能够实现进入试剂区20内的血液的精准定量,保证了试剂与血液样本混合的比例,提升了试剂卡的检测精度。第一液封结构52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台阶面513上,也可以通过与第二通道段512的通道壁过盈配合使第一液封结构52固定在第二通道段512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封结构52的厚度在0.5mm至5mm之间。如果第一液封结构52的厚度小于0.5mm会降低第一液封结构52的强度,在第一连通通道51内为负压的情况下,第一液封结构52容易发生破裂。如果第一液封结构52的厚度大于5mm则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优选地,第一液封结构52的厚度为2mm。
还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在试剂卡上设置传感器来检测血液样本是否与第一液封结构52接触,从而判定第一液封结构52是否处于封闭状态。也可以使外部气源设备工作足够长的时间,以此来保证第一液封结构52处于封闭状态。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卡还包括检测区60、第二气体通道102以及第二液封结构112。其中,检测区60设置于主体部1上,检测区60的进口与试剂区20的出口通过第二液体通道80连通,第二液体通道80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70;第二气体通道102设置于主体部1上,第二气体通道102的第一端与检测区60连通,第二气体通道102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二液封结构112设置在检测区60和第二气体通道102之间,其中,第二液封结构112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检测区60和第二气体通道102断开。具体地,检测区60用以对血液样本进行物理性质的检测,在检测前,需要使血液样本充满整个检测区60才能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在试剂卡上增设检测区60能够提升试剂卡的功能性,使得与试剂混合好的血液样本能够直接进入到检测区60等待检测,降低了血液样本被污染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压力脉冲法、光学检测法、以及振动检测法等方法检测血液样本的物理性质。
具体地,检测区60通过第二液封结构112和第二气体通道102与外部的气源设备连通。当外部的气源设备开启时,检测区60内会产生负压,开启第一截止阀70,血液样本能够从试剂区20内通过第二液体通道80进入检测区60内。随着负压的持续,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的液位会逐渐上升,直至血液样本充满整个检测区60并流入第二液封结构112内,与第二液封结构112内的部分结构接触,第二液封结构112包括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在第二液封结构112未与液体接触的情况下,第二液封结构112能够保持透气状态,此时气体可以透过第二液封结构112。当第二液封结构112与液体接触后,第二液封结构112切换至封闭状态,此时第二液封结构112不能透过气体以及液体。基于第二液封结构112自身的性质,当血液样本与第二液封结构112接触时,第二液封结构112能够切换至封闭状态,使血液样本不能通过第二液封结构112。由于检测区60的容积为可以测量的定值,因此进入到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的体积为定值。采用这种通过负压将血液样本吸入检测区60并通过第二液封结构112阻隔血液样本的方式能够保证只有当检测区60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时,第二液封结构112才会切换到封闭状态,从而实现了检测区60的精准定量,保证了试剂卡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卡还包括检测通道90,检测通道90设置主体部1上,检测通道90的第一端为第一接口端,检测通道90的第二端为第二接口端,检测区60设置在检测通道90的中部。具体地,检测区60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检测通道90连通。在对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时,可在检测通道90的第一接口处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在检测通道90的第二接口处连接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检测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结果判断血液样本的物理性质。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检测装置为脉冲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为压力信号检测装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与试剂区20连通的外部气源设备和与检测区60连通的外部气源设备可以为同一台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的设备。
如图2、图3、图4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所述主体部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试剂卡还包括贯穿所述主体部1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连通通道111,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的第一端与所述检测区6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11连通,所述第二液封结构112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111中。上述结构中,通过使从第二连通通道111以穿孔的方式设置能够优化试剂卡的结构布局,有利于减小试剂卡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液封结构112在与液体接触时能够迅速膨胀,使得多孔结构闭合。这一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能够避免血液样本透过第二液封结构112被吸入进第二气体通道102内。
由于第二液封结构112需要在第二连通通道111内保持固定位置,以防止外部的气源设备工作时,第二液封结构112在负压的作用下在第二连通通道111内移动,导致第二液封结构112难以封堵住第二连通通道111。为了便于第二液封结构112的固定,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二连通通道111包括与检测区60连通的第三通道段1111以及与第二气体通道102连通的第四通道段1112,第四通道段111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通道段1111的横截面积,第三通道段1111和第四通道段1112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1113,第二液封结构112固定设置于第二台阶面1113处。上述结构中,第二液封结构112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台阶面1113上,从而便于对第二液封结构112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第二液封结构112阻断血液样本,实现了进入检测区60内的血液的精准定量,提升了试剂卡的检测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检测区60的容积小于试剂区20的容积。上述结构能够保证进入到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均来自试剂区20。如果检测区60的容积大于或等于试剂区20,则进入检测区60内的液体可能包含来自样本区10内的血液样本,导致血液样本和试剂的混合比例发生改变,影响试剂卡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区20的容积与检测区60的容积的比值在1.5至3之间。上述结构能够保证进入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均为来自试剂区20内的与试剂混合好的血液样本,从而保证了试剂与血液样本混合的准确性。另外,使试剂区20具有较大容积需要相应地增大放入试剂区20内的试剂的质量,从而能够便于试剂珠的加工。
如图2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区20包括多个,第一液体通道30包括与样本区10连通的第一主液体通道31和分别连通第一主液体通道31和多个试剂区20的多个第一支液体通道32;第一气体通道42包括多个,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气体通道42和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三气体通道41,每个试剂区20通过一个第一气体通道42连接在第三气体通道41上。上述结构中,多个试剂区内均放置相同的试剂时,可通过该试剂卡进行多组平行测试,从而能够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多个试剂区内放置不同种类的试剂时,可通过该试剂卡能够对血液样本的不同指标同时进行测试,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增加了检测效率。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区包括4个,最多可对4个血栓指标进行测试。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检测区60和第二气体通道102均包括多个,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气体通道102和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四气体通道101,每个检测区60通过一个第二气体通道102连接在第四气体通道101上。
上述结构中,试剂区20和检测区60均包括多个使得与试剂混合好的血液样本能够直接进入到检测区60等待检测,降低了血液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另外,当多个试剂区内均放置相同的试剂时,可通过该试剂卡进行多组平行测试,从而能够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当多个试剂区内放置不同种类的试剂时,可通过该试剂卡能够对血液样本的不同指标同时进行测试,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增加了检测效率。优选地,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区包括4个,最多可对4个血栓指标进行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区60的数量与检测通道9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检测通道90的多个第一接口可以分别单独设置,也可以通过主管路连通,仅在主管路上设置一个过流口。多个第一接口可以分别单独设置能够使得检测区60内的血液样本获得不同的脉冲压力。将多个第一接口通过主管连通后,多个检测区60内的脉冲压力相同。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支液体通道32在待测样本的流动方向上包括两个弯折段。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当与试剂区20连通的外接气源设备关闭后,第一液体通道30内的液柱的断开位置在两个弯折段之间,防止进入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回流到第一液体通道30内,实现进入到试剂区20内的血液样本的精准定量。
试剂区20内充满血液样本后,可通过转子120的转动来混匀试剂与血液样本。但是由于试剂与转子120位于同一空间内,试剂与转子120长期接触后可能会与转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试剂的消耗并且会生成新的成分。试剂消耗会影响血液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比例。新生成的物质会进入到血液样本中,使得血液样本的性状发生变化,致使用户的血栓测试效果不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卡还包括转子120,转子120设置于试剂区20内,试剂区20包括独立设置的转子放置区21和试剂放置区22,转子120设置在转子放置区21内,试剂设置在试剂放置区22内。上述结构中,试剂区20内分别设置转子放置区21和试剂放置区22。试剂放置在试剂放置区22内,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的转子120能够位于转子放置区21内。由于试剂放置区22和转子放置区21相互独立设置,因此在试剂卡的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转子120与试剂接触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试剂被消耗的概率,保证了试剂卡检测的精确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区20的容积在60μL至80μL之间;第一液体通道30的横截面积在0.049mm2至1mm2之间。上述结构能够在保证试剂卡的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血液样本的用量,避免从用户体内抽取过多的血液样本,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将试剂区20的容积设置在60μL至80μL之间,或者仅将第一液体通道30的横截面积在0.049mm2至1mm2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检测区60的容积在18μL至30μL之间;第二液体通道80的横截面积在0.025mm2至1mm2之间。上述结构能够在保证试剂卡的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血液样本的用量,避免从用户体内抽取过多的血液样本,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将检测区60的容积设置在18μL至30μL之间,或者仅将第二液体通道80的横截面积设置在0.025mm2至1mm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试剂卡还包括盖设在主体部上的侧板2,上述的检测区、试剂区以及各通道均设置在主体部与侧板之间。其中,主体部的材料可以是PMMA、ABS、PP等材料。侧板的材料可以是硅胶、PET等一侧带有粘性胶的膜材或复合膜材。主体部和侧板可通过胶面粘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等工艺使连接在一起。
如图9所示,实施例二的试剂卡与实施例一的试剂卡的区别在于,试剂区20的具体形状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二的试剂卡的试剂区20包括第一试剂区160、第三液体通道170以及第二试剂区180,第一试剂区160与第二试剂区180通过第三液体通道170连通,第三液体通道170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10,第一试剂区160内设置有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区180内设置有第二试剂和转子120,第一气体通道42与第一试剂区160的顶部连通,第一液封结构52设置在第一试剂区160与第一气体通道42之间。
上述结构中,将试剂区20分成第一试剂区160和第二试剂区180,第一试剂区160内设置有第一试剂,其作用主要用来对血液样本进行孵育(孵育指的是血液样本与试剂混合并在温度为36.5℃至37.5℃的环境下保持1min至2min),第一试剂能够以自由扩散的形式与血液样本混合。第二试剂区180内设置有第二试剂和转子120,转子120能够通过运动使第一试剂、第二实际以及血液样本混合均匀,从而提升第一试剂、第二试剂以及血液样本的混合效果。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二中,试剂卡还包括:第五气体通道190和第三液封结构200。其中,第五气体通道190设置于主体部1上,第五气体通道190的第一端与第二试剂区180的顶部连通,第五气体通道190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第三液封结构200,设置在第二试剂区180和第五气体通道190之间,其中,第三液封结构200与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第二试剂区180和第五气体通道190断开。
具体地,血液样本的进样过程为:血液样本储存在样本区10内,样本区10与第一试剂区160通过第一液体通道30连通,第一液体通道30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口。当需要使血液样本从样本区10流入到第一试剂区160内时,关闭第二截止阀210,可开启外接的气源设备,使第一气体通道42内产生负压,将血液样本从样本区10吸取到第一试剂区160内,关闭气源设备。当血液样本在第一试剂区160孵育好后,打开第二截止阀210,开启外接的气源设备使第五气体通道190的第二负压端产生负压,将血液样本从第一试剂区160吸取到第二试剂区180内,关闭气源设备,启动转子120,使第一试剂、第二实际与血液样本充分混合,从而使血液样本满足后续的检测需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血液检测装置,根据本申请的血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和与检测设备连接的试剂卡130。其中,试剂卡130为上述的试剂卡。上述结构中,由于试剂卡130具有检测精确性高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血液检测装置也具备上述优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试剂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1);
样本区(1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并用于连通容纳待测样本的容器(140);
试剂区(2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试剂区(20)用于待测样本和试剂混合,所述试剂区(20)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样本区(10)通过第一液体通道(30)连通;
第一气体通道(4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剂区(2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
第一液封结构(52),设置在所述试剂区(20)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与所述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所述试剂区(20)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试剂区(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所述试剂卡还包括贯穿所述主体部(1)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连通通道(51),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的第一端与所述试剂区(2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道(51)连通,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5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通道(51)包括第一通道段(511)以及第二通道段(512),所述第二通道段(51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道段(511)的横截面积;
所述第一通道段(511)与所述试剂区(20)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段(512)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连通;
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位于第二通道段(512)内;
所述第一通道段(511)和所述第二通道段(5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513),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面(513)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还包括:
检测区(6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检测区(60)的进口与所述试剂区(20)的出口通过第二液体通道(80)连通,所述第二液体通道(80)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70);
第二气体通道(10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的第一端与所述检测区(60)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的第二端连通外部气源设备;
第二液封结构(112),设置在所述检测区(60)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封结构(112)与所述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所述检测区(60)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还包括:
检测通道(90),设置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检测通道(90)的第一端为第一接口端,所述检测通道(90)的第二端为第二接口端,所述检测区(60)设置在所述检测通道(90)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60)的容积小于所述试剂区(20)的容积;和/或,所述试剂区(20)的容积与所述检测区(60)的容积的比值在1.5至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区(2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液体通道(30)包括与所述样本区(10)连通的第一主液体通道(31)和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主液体通道(31)和多个所述试剂区(20)的多个第一支液体通道(32);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包括多个,所述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和所述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三气体通道(41),每个所述试剂区(20)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连接在所述第三气体通道(41)上;
所述检测区(60)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均包括多个,所述试剂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和所述外部气源设备之间的第四气体通道(101),每个所述检测区(60)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连接在所述第四气体通道(1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区(20)的容积在60μL至80μL之间;和/或,
所述第一液体通道(30)的横截面积在0.049mm2至1mm2之间;和/或,
所述检测区(60)的容积在18μL至30μL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液体通道(80)的横截面积在0.025mm2至1mm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和所述第二液封结构(112)均包括透气状态和封闭状态,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和所述第二液封结构(112)未与所述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透气状态,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和所述第二液封结构(112)与所述待测样本接触时处于封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区(20)包括第一试剂区(160)、第三液体通道(170)以及第二试剂区(180),所述第一试剂区(160)与所述第二试剂区(180)通过所述第三液体通道(170)连通,所述第三液体通道(170)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10),所述第一试剂区(160)内设置有第一试剂,所述第二试剂区(180)内设置有第二试剂和转子(120),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与所述第一试剂区(16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液封结构(52)设置在所述第一试剂区(160)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4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试剂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还包括:
第五气体通道(19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上,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9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试剂区(180)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90)的第二端连通外部负压设备;
第三液封结构(200),设置在所述第二试剂区(180)和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90)之间,其中,所述第三液封结构(200)与所述待测样本接触时能够使所述第二试剂区(180)和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90)断开。
12.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设备和与所述检测设备连接的试剂卡(130),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卡(130)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卡。
CN202111576230.9A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43243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69819 2021-04-28
CN202110466981 2021-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4313A true CN114324313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9677.7U Active CN217561334U (zh)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
CN202123235646.2U Active CN216955729U (zh)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
CN202111576230.9A Pending CN114324313A (zh)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9677.7U Active CN217561334U (zh)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
CN202123235646.2U Active CN216955729U (zh) 2021-04-28 2021-12-21 试剂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7561334U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6949A (ja) * 1995-01-27 1996-08-06 Iwata Air Compressor Mfg Co Ltd 超微量液体吐出装置
CN1143912A (zh) * 1994-03-16 1997-02-26 普罗迪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例如香水这样的物质的动力扩散器
US20060090576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Dietmar Sander Method of dosing liquid volumes and apparatus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method
CN101235926A (zh) * 2007-02-01 2008-08-06 赵志根 自动阻液放气阀
CN201317554Y (zh) * 2008-06-27 2009-09-30 天津蓝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CN103990500A (zh) * 2013-02-12 2014-08-20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试剂区沉积模式
CN104471392A (zh) * 2012-04-24 2015-03-25 爱-森斯株式会社 生化检测盒
CN104487562A (zh) * 2012-07-23 2015-04-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生化用盒以及生化处理装置
DE102014010090A1 (de) * 2014-07-08 2016-01-14 Daimler Ag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gasführenden Bauteilen
CN206822949U (zh) * 2017-01-20 2018-01-02 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止溢阀及负压引流装置
CN108704677A (zh) * 2018-04-27 2018-10-26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CN208073883U (zh) * 2018-03-21 2018-11-09 广东玖翼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回收水装置
CN110124760A (zh) * 2019-05-15 2019-08-16 无锡壹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后置定量装置及微流控芯片
CN111413186A (zh) * 2020-04-10 2020-07-14 芜湖森爱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离定量加样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2A (zh) * 1994-03-16 1997-02-26 普罗迪法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例如香水这样的物质的动力扩散器
JPH08196949A (ja) * 1995-01-27 1996-08-06 Iwata Air Compressor Mfg Co Ltd 超微量液体吐出装置
US20060090576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Dietmar Sander Method of dosing liquid volumes and apparatus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method
CN101235926A (zh) * 2007-02-01 2008-08-06 赵志根 自动阻液放气阀
CN201317554Y (zh) * 2008-06-27 2009-09-30 天津蓝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废液收集装置
CN104471392A (zh) * 2012-04-24 2015-03-25 爱-森斯株式会社 生化检测盒
CN104487562A (zh) * 2012-07-23 2015-04-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生化用盒以及生化处理装置
CN103990500A (zh) * 2013-02-12 2014-08-20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试剂区沉积模式
DE102014010090A1 (de) * 2014-07-08 2016-01-14 Daimler Ag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gasführenden Bauteilen
CN206822949U (zh) * 2017-01-20 2018-01-02 深圳逗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止溢阀及负压引流装置
CN208073883U (zh) * 2018-03-21 2018-11-09 广东玖翼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回收水装置
CN108704677A (zh) * 2018-04-27 2018-10-26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CN110124760A (zh) * 2019-05-15 2019-08-16 无锡壹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后置定量装置及微流控芯片
CN111413186A (zh) * 2020-04-10 2020-07-14 芜湖森爱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离定量加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1334U (zh) 2022-10-11
CN216955729U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93451B2 (ja)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ーシステム及び送液方法
CN100534619C (zh) 对可通过导管进入测量室中的液态测量样品进行电化学测量的方法和相应的布置
US4665034A (en) Device for performing qualitative enzyme immunoassays
JPS5983047A (ja) 連続流通分析装置の一体的なマイクロ導管装置
US6463312B1 (en) Microdialysis-probe integrated with a si-chip
CN209829010U (zh) 一种多通道微流体凝血检测芯片
EP36280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ple preparation in gmr-based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JP2003529763A (ja) 純流体型診断器具内の毛管による流れ制御
US20130125627A1 (en) Rheometry apparatus
US20130302817A1 (en) Functionalized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CN217410812U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多通道血栓弹力图检测芯片
CN103170378A (zh) 用于免疫分析的微流控芯片装置
CN110252434A (zh) 一种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液体储存结构及微流控芯片
CN210752733U (zh) 一种微流控检测集成芯片
CN114324313A (zh) 试剂卡及具有其的液体检测装置
CN104155462B (zh) 一种微流控免疫检测分析芯片及其分析仪器
CN107661784A (zh) 一种定量分流后与预存在内的液体混合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US10994272B2 (en) Cardiac biomarker assay cartridge or card
EP2847597B1 (en) Functionalized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CN211713056U (zh) 一种用于实时荧光核酸扩增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210954058U (zh) 一种磁珠释放机构及系统
Novak et al. 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multiplexed cell sampling and time-resolved spr-based cytokine sensing
US11305278B2 (en) Cartridge for testing a biological sample
CN216956056U (zh) 试剂卡
CN111948409A (zh) 一种微流控测试卡、测试卡组件、设备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