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5610A -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5610A
CN114315610A CN202210071839.9A CN202210071839A CN114315610A CN 114315610 A CN114315610 A CN 114315610A CN 202210071839 A CN202210071839 A CN 202210071839A CN 114315610 A CN114315610 A CN 114315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t
butyl
cyclohexadien
methylene
ani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18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5610B (zh
Inventor
熊碧权
许世攀
唐课文
江韬
许卫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0718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5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5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5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5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5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以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和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底物适用性高,不需要额外添加助剂,原子经济效益高;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区域选择性接近100%,产率较高。该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伯胺、仲胺等)类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苯胺N‑H键的预保护以及需要用到对环境有害试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伯胺、仲胺等)类衍生物。

Description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芳香伯、仲胺类衍生物的应用催化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芳香伯胺、芳香仲胺)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高效反应制备4-二芳基甲基取代芳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此外,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果,它们在医药中间体、光电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以及催化剂配体的制备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由于芳香伯胺、芳香仲胺等化合物中N-H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极易参与不饱和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或与C-X键(X= Cl, Br, I等)发生交叉偶联反应。通常情况下,在有机合成上为了对芳香伯胺类化合物中的芳香环进行官能团化反应,往往需要用叔丁氧羰基官能团对NH2官能团进行预保护;进而在导向基团及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实现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在反应结束后再脱除叔丁氧羰基保护官能团。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反应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及反应试剂,且产物损失较大,不符合当代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
目前文献已报道的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芳香伯胺类衍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1)硝基还原反应:利用4-二芳基甲基取代硝基苯类衍生物与还原剂(锌粉、铁粉、甲酸、硅烷、四氢铝锂、硼氢化钠等)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发生还原反应;(2)交叉偶联反应:采用二芳基甲基取代硼酸酯或二芳基甲基取代溴化镁格式试剂在过渡金属(铁、铜、镍、钯等)与碱等试剂的存在下催化其与4-卤代芳香伯胺的交叉偶联反应。但是,上述方法一般都采用对空气敏感的试剂(格式试剂等)、特殊配体(二茂铁配体、卡宾配体等),而且还存在着实验步骤繁琐、催化剂昂贵且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条件苛刻、底物适用性交叉、产率较低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等缺陷。
迄今为止,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存在着原料质量、生产的安全性(格式试剂等化合物具有空气、水敏感性)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及纯度等几个方面的难题,合成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只有美、日、德等国的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部分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产品目前的情况主要是依靠于进口。
针对现有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的不足,业界正着力于采用温和反应条件高效催化研制由稳定、廉价易得的芳香伯胺、芳香仲胺等化合物作为砌块合成对应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芳香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廉价易得的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的高选择性合成对应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芳香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包含下述步骤:取反应量的苯胺类化合物、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下反应3~12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I)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为四氟硼酸银,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Ar是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异丙氧基苯基、4-苄氧基苯基、2-羟基苯基、3-甲氧基-4-羟基苯基、2,5-二甲氧基苯基、3-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氟苯基、2-氟苯基、4-氟苯基、3-溴苯基、2-溴苯基、4-溴苯基、4-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3-噻吩基、2-噻吩基、2-吡啶基;
R1是选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
R2是选自氢、甲基;
R3是选自氢、甲基、甲氧基、氟、溴、碘;
R4是选自氢、甲基、氟、氯、乙炔基;
R5是选自氢、甲基;
R6是选自甲基、乙基、苯基、2-萘基。
上述由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中,4-芳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是选自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乙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苄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羟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甲氧基-4-羟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5-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硝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三氟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氰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氰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噻吩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噻吩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吡啶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异丙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苯基-2,5-环己二烯-1-酮。
上述由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苯胺类化合物是选自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2-甲氧基苯胺、2-氟苯胺、3-氟苯胺、3-氯苯胺、2-溴苯胺、2-碘苯胺、3-氨基苯乙炔、2,3-二甲基苯胺、3,5-二甲基苯胺、2-碘-5-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苯胺、N-苯基-2-萘胺。
上述由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所述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0.2]。
本发明所提供的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和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高效、高选择性合成4-二芳基甲基取代芳香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过程温和易控制。在获得较高产率和100%区域选择性的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所用有机溶剂廉价易得,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测试与分析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反应产物的结构分析采用Agilent公司生产的配置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m×0.45mm×0.8μm)的气相-质谱仪联用仪GC/MS (6890N/5973N)以及Bruker公司生产的Bruker Avance-III 500核磁共振分析仪。目标产物选择性和产率则采用由Bruker公司生产的Bruker Avance-III 500核磁共振分析仪进行分析 。
二、实施例
实施例1
准备一组平行反应,分别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和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分别往每个Schlenk管中加入不同摩尔比(1 mol%, 5 mol%, 10 mol%, 20 mol%)的四氟硼酸银和1.0 mL 1,2-二氯乙烷中,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分析,当四氟硼酸银的添加量为10 mol%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为87%。
实施例2
准备一组平行反应,分别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 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依次往每个Schlenk管中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分别将上述反应置于25 oC, 40 oC, 60 oC, 80 oC和100 oC搅拌反应12小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分析,当反应温度为80 oC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为87%。
实施例3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1.6 mg (0.2 mmol)的4-(4-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1%。
实施例4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4.4 mg (0.2 mmol)的4-(4-乙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4%。
实施例5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70.0 mg (0.2 mmol)的4-(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0%。
实施例6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2.1 mg (0.2 mmol)的4-(2-羟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2%。
实施例7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70.8 mg (0.2 mmol)的4-(2,5-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3%。
实施例8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7.8 mg (0.2 mmol)的4-(3-硝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58%。
实施例9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2.4 mg (0.2 mmol)的4-(4-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2%。
实施例10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74.6 mg (0.2 mmol)的4-(4-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3%。
实施例11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60.0 mg (0.2 mmol)的4-(2-噻吩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2%。
实施例12
将18.6 mg (0.2 mmol) 的苯胺,59.1 mg (0.2 mmol)的4-(2-吡啶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5%。
实施例13
将18.6 mg (0.2 mmol) 苯胺,42.1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5%。
实施例14
将18.6 mg (0.2 mmol) 苯胺,66.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苯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61%。
实施例15
将21.4 mg (0.2 mmol) 的2-甲基苯胺,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3%。
实施例16
将21.4 mg (0.2 mmol) 的3-甲基苯胺,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5%。
实施例17
将34.4 mg (0.2 mmol) 的2-溴苯胺,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3%。
实施例18
将43.8 mg (0.2 mmol) 的2-碘苯胺,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9%。
实施例19
将23.4 mg (0.2 mmol) 的3-氨基苯乙炔,58.8 mg (0.2 mmol)的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和3.9 mg (0.02 mmol) 四氟硼酸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chlenk管里,再加入1.0 mL 1,2-二氯乙烷,于80 oC搅拌反应12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0%。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利用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高效反应制备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溶剂及催化剂廉价易得、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此外,该方法还具有底物适用性广、高产率等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由银催化苯胺类化合物与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结构式(I)中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I)
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取反应量的苯胺类化合物、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00℃下反应3~12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为四氟硼酸银,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Ar是选自苯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异丙氧基苯基、4-苄氧基苯基、2-羟基苯基、3-甲氧基-4-羟基苯基、2,5-二甲氧基苯基、3-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氟苯基、2-氟苯基、4-氟苯基、3-溴苯基、2-溴苯基、4-溴苯基、4-氰基苯基、3-氰基苯基、3-噻吩基、2-噻吩基、2-吡啶基;
R1是选自甲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
R2是选自氢、甲基;
R3是选自氢、甲基、甲氧基、氟、溴、碘;
R4是选自氢、甲基、氟、氯、乙炔基;
R5是选自氢、甲基;
R6是选自甲基、乙基、苯基、2-萘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是选自4-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乙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苄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羟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甲氧基-4-羟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5-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硝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三氟甲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氟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溴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4-氰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氰基苯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3-噻吩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噻吩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2-吡啶基)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异丙基-2,5-环己二烯-1-酮、4-苯基亚甲基-2,6-二苯基-2,5-环己二烯-1-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类化合物是选自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2-甲氧基苯胺、2-氟苯胺、3-氟苯胺、3-氯苯胺、2-溴苯胺、2-碘苯胺、3-氨基苯乙炔、2,3-二甲基苯胺、3,5-二甲基苯胺、2-碘-5-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苯胺、N-苯基-2-萘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与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所述4-芳基亚甲基-2,6-二烷(芳)基-2,5-环己二烯-1-酮类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0.2]。
CN202210071839.9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Active CN114315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839.9A CN11431561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839.9A CN11431561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5610A true CN114315610A (zh) 2022-04-12
CN114315610B CN114315610B (zh) 2023-11-10

Family

ID=8102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1839.9A Active CN114315610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561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906A (zh) * 2022-11-10 2023-03-1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高选择性傅克芳基化反应制备三芳基甲烷衍生物的方法
RU2794095C1 (ru) * 2022-11-01 2023-04-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уваш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Н. Ульянов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N,N-диметил-4-бифениламина и его производных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515A (zh) * 2013-03-14 2013-06-12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3-卤代-2-炔基-1-酮基萘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20239918A1 (de) * 2019-05-28 2020-12-03 Sika Technology Ag Zweikomponentige zusammensetzung mit hoher festigkeit
CN112574093A (zh) * 2021-01-29 2021-03-30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3-二芳基甲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绿色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5515A (zh) * 2013-03-14 2013-06-12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3-卤代-2-炔基-1-酮基萘系列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20239918A1 (de) * 2019-05-28 2020-12-03 Sika Technology Ag Zweikomponentige zusammensetzung mit hoher festigkeit
CN113710746A (zh) * 2019-05-28 2021-11-26 Sika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高强度的双组分组合物
CN112574093A (zh) * 2021-01-29 2021-03-30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制备3-二芳基甲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绿色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94095C1 (ru) * 2022-11-01 2023-04-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уваш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Н. Ульянов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N,N-диметил-4-бифениламина и его производных
CN115784906A (zh) * 2022-11-10 2023-03-1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高选择性傅克芳基化反应制备三芳基甲烷衍生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5610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1185A (zh) 一种以光照为条件蒽醌催化合成苯甲酸的方法
CN114315610B (zh)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Zhou et al. Nickel-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desymmetrization addition of aryl halides to 1, 3-diketones
CN108047050B (zh) 一种以卤代氘代甲烷合成氘代二甲胺盐的方法
CN110950778A (zh) 制备芳族丙二腈的方法和催化剂体系
CN116854601A (zh) 六氟异丙醇介导制备4-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N103086898B (zh) 二苯胺或其环上取代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6715591A (zh) 六氟异丙醇介导制备2-二芳基甲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N102040487B (zh) 一种催化制备3,4-二甲氧基甲苯的方法
CN114315528B (zh) 一种银催化制备4-二甲基芳基取代苯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CN114014884A (zh) 一种芳香基含氮杂环硼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6693404A (zh) 六氟异丙醇介导制备4-二芳基甲基取代叔芳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US6689913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erbinafine and HCI salt thereof
CN113713854A (zh) 一种低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催化合成的1,10-菲罗啉及衍生物及合成方法
CN107188851B (zh) 一种合成阿司咪唑关键中间体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17050010B (zh) 一种2,2’-联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2574092B (zh) 一种制备2-二芳基甲基取代吲哚类化合物的绿色新方法
CN113354582B (zh) 一种利用铱配合物催化合成1,2-二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5925527B (zh) 一种制备α-二芳基甲基取代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164554A (zh) 一种有机硼氮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845442B (zh) 一种制备对溴苯甲腈的方法
CN110922285B (zh) 一种金属催化一锅法制备芳基伯酰胺的方法
CN109021002B (zh) 一种萘-1,8-二胺基芳基硼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2390701B (zh) 一种双烯雌酚前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935882B (zh) 一种高立体选择性制备反式芳香叔胺偶氮类化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