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2177B - 拖车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拖车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2177B
CN114312177B CN202111443597.3A CN202111443597A CN114312177B CN 114312177 B CN114312177 B CN 114312177B CN 202111443597 A CN202111443597 A CN 202111443597A CN 114312177 B CN114312177 B CN 114312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shaft
driving
shaft
groove
tra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35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2177A (zh
Inventor
徐乃永
王煜
邵俊健
宣全力
张东于
祝丰东
丁文炳
吴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Co Ltd
Zhejiang Zhiyo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Co Ltd
Zhejiang Zhiyo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Co Ltd, Zhejiang Zhiyou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35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2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2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177A/zh
Priority to EP22171969.3A priority patent/EP418671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2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2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主体安装在车身上,主体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盘、以及转动安装的至少两个卡爪,从动轴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对与卡爪一一对应并阻止非对应卡爪卡入的锁槽,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从动轴带动拖车钩转动,传动盘具有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的拨块,主动轴驱动传动盘空转,以使拨块推动卡爪脱出锁槽从而解锁从动轴的转动,卡爪解锁从动轴的转动后,主动轴通过传动盘带动从动轴转动,以使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主体还包括用于驱动卡爪复位的扭簧,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扭簧驱动卡爪复位以卡入对应的锁槽内锁定从动轴的转动。

Description

拖车联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拖车联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汽车的挂载性能有了更多需求,现有汽车上加装的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主体固定在汽车的车身上,主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拖车钩同步转动的转轴,根据实际需要将拖车钩转动至车身以下处于收拢位置或者转动至车身以外处于展开位置进行挂载,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拖车钩处于展开位置时,无锁紧机构锁定转轴以防止其转动,因此当拖车钩挂载时会发生晃动,由此降低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拖车联接器,能够在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对其进行锁紧,以防止拖车钩发生晃动,由此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安装在车身上,所述主体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盘、以及转动安装的至少两个卡爪,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对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并阻止非对应卡爪卡入的锁槽,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拖车钩转动,所述传动盘具有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的拨块,所述主动轴驱动所述传动盘空转,以使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锁槽从而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所述卡爪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后,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扭簧,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扭簧驱动所述卡爪复位以卡入对应的锁槽内锁定所述从动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包括扇形板,至少两个所述扇形板与对应锁槽的径向配合深度互不相同,所述锁槽内设有自所述锁槽的一端向着所述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防呆凸台,所述防呆凸台与所述锁槽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扇形板配合的防呆腔,所述防呆腔的轴向深度和所述扇形板的厚度均随着径向配合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套装在所述从动轴外侧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固定轴套,所述卡爪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套上,所述卡爪还包括凸设在所述扇形板背离所述固定轴套一侧扇面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向着所述从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所述从动轴的端面,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受力部以使所述扇形板脱出所述锁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阻尼环,另一个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阻尼环之间压装有钢球。
更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所述轴肩上设有穿孔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穿孔内的销杆,所述固定轴套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传动盘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传动盘空转时,所述销杆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所述传动盘驱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时,所述销杆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以锁定所述传动盘和从动轴的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周侧和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侧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设有插入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之间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卡爪卡入对应的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所述传动凸柱插入所述弧形传动槽内,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传动凸柱由所述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所述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锁槽。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总成,所述主动轴、传动盘和卡爪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总成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罩设在所述传动盘和卡爪外侧的壳体,所述从动轴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所述主动轴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锁槽可以阻止非对应的卡爪卡入,如此一来实现了卡爪与锁槽的专配效果,由此保证了从动轴转动后的停止位置。在拖车联接器使用时,首先主动轴驱动传动盘空转,以使拨块推动卡爪脱出锁槽从而解锁从动轴的转动,此过程从动轴不发生转动,当卡爪解锁从动轴的转动后,主动轴通过传动盘可以带动从动轴转动,以使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由于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因此在从动轴转动180°后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卡爪会在扭簧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并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锁定从动轴的转动,保证拖车钩处于锁定状态,由此避免了拖车钩挂载时或者收拢时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另外,由于卡爪与对应的锁槽能实现专配,因此无需其他定位机构对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因此结构更加简单。
卡爪包括扇形板,至少两个扇形板与对应锁槽的径向配合深度互不相同,锁槽内设有自锁槽的一端向着所述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防呆凸台,防呆凸台与锁槽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扇形板配合的防呆腔,防呆腔的轴向深度和扇形板的厚度均随着径向配合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此设计,可以阻止扇形板卡入比其所对应的锁槽径向配合深度小的锁槽内,而防呆凸台的设计可阻止扇形板卡入比其所对应的锁槽径向配合深度大的锁槽内,由此实现卡爪与锁槽的专配效果。
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轴肩与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阻尼环,另一个设有弹簧,弹簧与阻尼环之间压装有钢球。如此设计,可通过钢球与阻尼环之间的阻尼力来增加从动轴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以避免拖车钩因自重发生掉落。
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轴肩上设有穿孔以及滑动安装在穿孔内的销杆,固定轴套上设有第一定位槽,传动盘上设有第二定位槽,传动盘空转时,销杆一端插装在第一定位槽内以对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传动盘驱动从动轴转动时,销杆的另一端插装在第二定位槽内,以锁定传动盘和从动轴的相对位置。如此设计,通过销杆对从动轴的周向定位,可以避免拖车钩因自重发生掉落。
固定轴套的内周侧和从动轴的外周侧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设有插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在限位槽的两端之间运动。如此设计,能够对从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以确定从动轴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以及还可用于从动轴急停后的复位。
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从动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传动凸柱插入弧形传动槽内,传动盘带动传动凸柱由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卡爪脱出驱动槽和锁槽。如此设计,当传动盘带动传动凸柱由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的过程中,可实现传动盘的空转,此时从动轴不转动;当传动凸柱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卡爪解锁从动轴的转动,此时从动轴可以转动,由此继续驱动传动盘转动,可使传动凸柱驱动从动轴转动,进而实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当传动凸柱从弧形传动槽的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的过程中,传动盘空转,从动轴不转动,待传动凸柱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时,拨块复位以备下次启动。
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电机总成,主动轴、传动盘和卡爪位于壳体内,电机总成驱动主动轴转动,从动轴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穿出壳体外与拖车钩连接。通过电机总成驱动主动轴转动,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主体包括罩设在传动盘和卡爪外侧的壳体,从动轴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穿出壳体外与拖车钩连接,主动轴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穿出壳体外。如此设计,用户通过扳手或徒手转动主动轴伸出壳体外的一端也能实现驱动主动轴转动,无需设置电机总成,由此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因发生电气故障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拖车联接器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拖车联接器安装在车身上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传动盘、从动轴和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固定轴套、从动轴和卡爪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固定轴套、从动轴、传动盘和卡爪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从动轴处于收拢位置时从动轴、传动盘和卡爪配合的简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拨块将卡爪推出锁槽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从动轴处于展开位置时从动轴、传动盘和卡爪配合的简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从动轴处于展开位置时传动盘顺时针空转30°后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传动盘空转时销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传动盘带动从动轴转动时销杆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拖车联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01、防撞梁;100、拖车钩;200、主动轴;300、卡爪;310、第一卡爪;311、第一扇形板;312、第一受力部;320、第二卡爪;321、第二扇形板;322、第二受力部;330、第三卡爪;331、第三扇形板;332、第三受力部;400、传动盘;410、拨块;420、传动凸柱;430、第二定位槽;500、从动轴;510、第一防呆凸台;520、第二防呆凸台;530、第三防呆凸台;540、弧形传动槽;550、限位凸台;560、轴肩;561、销杆;600、固定轴套;610、插销;620、扭簧;630、限位槽;640、第一定位槽;650、阻尼环;700、壳体;800、盖板;900、电机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安装在车身上,所述主体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盘、以及转动安装的至少两个卡爪,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对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并阻止非对应卡爪卡入的锁槽,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拖车钩转动,所述传动盘具有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的拨块,所述主动轴驱动所述传动盘空转,以使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锁槽从而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所述卡爪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后,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扭簧,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扭簧驱动所述卡爪复位以卡入对应的锁槽内锁定所述从动轴的转动。
本发明中的锁槽可以阻止非对应的卡爪卡入,如此一来实现了卡爪与锁槽的专配效果,由此保证了从动轴转动后的停止位置。在拖车联接器使用时,首先主动轴驱动传动盘空转,以使拨块推动卡爪脱出锁槽从而解锁从动轴的转动,此过程从动轴不发生转动,当卡爪解锁从动轴的转动后,主动轴通过传动盘可以带动从动轴转动,以使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由于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因此在从动轴转动180°后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卡爪会在扭簧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并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锁定从动轴的转动,保证拖车钩处于锁定状态,由此避免了拖车钩挂载时或者收拢时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另外,由于卡爪与对应的锁槽能实现专配,因此无需其他定位机构对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因此结构更加简单。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100,主体安装在车身的防撞梁01上,主体包括主动轴200、卡爪300、传动盘400、从动轴500以及固定轴套600,固定轴套600安装在防撞梁01上,固定轴套600套装在从动轴500的外侧,卡爪3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卡爪300周向间隔设置在固定轴套600上并围绕在从动轴500的外侧,卡爪300转动安装在固定轴套600上,从动轴500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对与卡爪300一一对应并阻止非对应卡爪300卡入的锁槽,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从动轴500带动拖车钩100转动,传动盘400具有与卡爪300一一对应的拨块410,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空转,以使拨块410推动卡爪300脱出锁槽从而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卡爪300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后,主动轴200通过传动盘400带动从动轴5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卡爪300卡入锁槽内以锁定从动轴50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锁槽可以阻止非对应的卡爪300卡入,如此一来实现了卡爪300与锁槽的专配效果,由此保证了从动轴500转动后的停止位置。在拖车联接器使用时,首先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空转,以使拨块410推动卡爪300脱出锁槽从而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此过程从动轴500不发生转动,当卡爪300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后,主动轴200通过传动盘400可以带动从动轴5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由于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因此在从动轴500转动180°后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卡爪300会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锁定从动轴500的转动,保证拖车钩100处于锁定状态,由此避免了拖车钩100挂载时或者收拢时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另外,由于卡爪300与对应的锁槽能实现专配,因此无需其他定位机构对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因此结构更加简单。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轴套600的端面上设有插销610,卡爪300转动安装在插销610上,优选设有三个卡爪300,三个卡爪300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固定轴套600上,即相邻两个卡爪300之间的夹角为120°,从动轴500的外周侧设有三对锁槽,三对锁槽包括一对锁槽A、一对锁槽B以及一对锁槽C,两个锁槽A以从动轴5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并组成一对锁槽A,两个锁槽B以从动轴5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并组成一对锁槽B,两个锁槽C以从动轴5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并组成一对锁槽C,三个卡爪300包括第一卡爪310、第二卡爪320和第三卡爪330,每个卡爪300均包括一个扇形板,即第一卡爪310包括第一扇形板311,第二卡爪320包括第二扇形板321,第三卡爪330包括第三扇形板331,锁槽A与第一扇形板311相匹配,锁槽A具有与第一扇形板311的弧面相匹配的配合面A1,锁槽B与第二扇形板321相匹配,锁槽B具有与第二扇形板321的弧面相匹配的配合面B1,锁槽C与第三扇形板331相匹配,锁槽C具有与第三扇形板331的弧面相匹配的配合面C1,为了实现锁槽阻止非对应的卡爪300卡入,本实施例中第一扇形板311与锁槽A的径向配合深度即为锁槽A的径向深度H1,第二扇形板321与锁槽B的径向配合深度即为锁槽B的径向深度H2,第三扇形板331与锁槽C的径向配合深度即锁槽C的径向深度H3,其中第一扇形板311、第二扇形板321和第三扇形板331的半径相同,此时通过将第一扇形板311、第二扇形板321和第三扇形板331的转动轴线与从动轴50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调整成互不相等即可实现H1≠H2≠H3,为了方便下文描述,本实施例中的H1>H2>H3,这样一来,可阻止第一扇形板311卡入锁槽B和锁槽C内,以及阻止第二扇形板321卡入锁槽C内。
为了阻止第三扇形板331卡入锁槽A和锁槽B内、以及阻止第二扇形板321卡入锁槽A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个锁槽内还设有防呆凸台,防呆凸台与锁槽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扇形板配合的防呆腔,即锁槽A内设有自锁槽A的背离传动盘400一端向着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第一防呆凸台510,第一防呆凸台510与锁槽A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第一扇形板311配合的第一防呆腔,锁槽B内设有自锁槽B的背离传动盘400一端向着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第二防呆凸台520,第二防呆凸台520与锁槽B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第二扇形板321配合的第二防呆腔,锁槽C内设有自锁槽C的背离传动盘400一端向着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第三防呆凸台530,第三防呆凸台530与锁槽C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第三扇形板331配合的第三防呆腔,第一防呆凸台510的轴向高度>第二防呆凸台520的轴向高度>第三防呆凸台530的轴向高度,如此可使第一防呆腔轴向深度h1<第二防呆腔轴向深度h2<第三防呆腔轴向深度h3,而第一扇形板311的厚度<第二扇形板321的厚度<第三扇形板331的厚度,即防呆腔的轴向深度和扇形板的厚度均随着径向配合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此阻止了第三扇形板331卡入锁槽A和锁槽B内、以及阻止了第二扇形板321卡入锁槽A内,也就是通过锁槽尺寸的限定,可使第一扇形板311只能卡入锁槽A内,第二扇形板321只能卡入锁槽B内,而第三扇形板331只能卡入锁槽C内,进而实现卡爪300与对应锁槽的专配。
此外,卡爪300还包括受力部,受力部凸设在扇形板背离固定轴套600一侧的扇面上,受力部向着从动轴50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从动轴500的端面,即第一卡爪310还包括第一受力部312,第一受力部312向着从动轴50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从动轴500的端面,第二卡爪320还包括第二受力部322,第二受力部322向着从动轴50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从动轴500的端面,第三卡爪330还包括第三受力部332,第三受力部332向着从动轴500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从动轴500的端面,传动盘400的外周侧周向均匀间隔设有三个所述拨块410,拨块410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锁槽之间的距离,在传动盘400转动时,可通过三个拨块410分别推动三个受力部以使三个卡爪300分别脱出相应的锁槽。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主体还包括扣置在固定轴套600一侧的壳体700,壳体70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固定轴套600上,从动轴500一端位于壳体700内,另一端穿出固定轴套600与拖车钩100连接,从动轴500与拖车钩100连接的部分为与拖车钩100上非圆孔配合的非圆面,以此实现从动轴500带动拖车钩100同步转动,壳体700内还固定有盖板800,传动盘400通过平面轴承活动连接在盖板800上,主动轴200贯穿盖板800和平面轴承后与传动盘400传动连接,即主动轴200与传动盘400上非圆孔配合的部分为非圆面,如此设计,能够使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同步转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体还包括扭簧620,扭簧620套设在卡爪300供插销610贯穿的转轴上,扭簧62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套600上,另一端固定在卡爪300的凸块上,这样一来,在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即锁槽转动至对应的卡爪300处后,卡爪300可在扭簧620的恢复力下自动复位以锁紧从动轴500。
为了实现传动盘400相对从动轴500的空转,本实施例中传动盘400的盘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传动凸柱420,从动轴500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540,传动凸柱420插入弧形传动槽540内,卡爪300锁紧从动轴500的状态下,传动凸柱420位于弧形传动槽540的中部,当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转动,以使传动盘400带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40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540的端部时,三个卡爪300脱出对应的锁槽,以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40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540端部的过程中,由于传动凸柱420于弧形传动槽540内滑动,并不会对从动轴500施加扭矩,因此传动盘400转动,而从动轴500不动,由此实现了传动盘400的空转;在卡爪300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后,继续驱动传动盘400转动时,传动凸柱420会通过驱动弧形传动槽540的槽壁来驱动从动轴500转动,由此可实现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当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时,三个卡爪300分别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锁紧从动轴500,防止其转动;随后,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反向转动,以使传动凸柱420从弧形传动槽的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此过程中从动轴500仍保持锁紧状态且不转动,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时,拨块410位于两个锁槽之间以备下次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动轴500处于锁紧状态时,由于传动凸柱420位于弧形传动槽的中部,因此传动凸柱420与从动轴500之间不会传递作用力,进而避免主动轴200长时间处于受力状态,延长了主动轴200的使用寿命,尤其是主动轴200通过电机总成驱动转动时,这样设计,也能延长电机总成的使用寿命。
为了能够使传动盘400驱动从动轴500平稳地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400的盘面上中心对称设有两个传动凸柱420,对应的从动轴500上设有两个弧形传动槽54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传动槽还可设于传动盘的盘面上,而传动凸柱设于从动轴上,传动凸柱插入弧形传动槽内,卡爪锁紧从动轴的转动时,传动凸柱位于弧形传动槽的中部,卡爪解锁从动轴的转动时,传动凸柱靠在弧形传动槽的端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内侧壁设有围绕在从动轴外侧的环形的安装板,卡爪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施例中拖车联接器运行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三个卡爪300分别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锁定从动轴500的转动,假设此时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如图7所示,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空转30°,以使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40的中部向着弧形传动槽540的左端部运动,此过程中,三个拨块410分别推动三个卡爪300顺时针转动,以使三个卡爪300分别脱出对应的锁槽,即第一卡爪310脱出锁槽A,第二卡爪320脱出锁槽B,第三卡爪330脱出锁槽C,以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继续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转动60°,使传动凸柱420与弧形传动槽540的左端部相抵,随后继续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转动,即可通过传动凸柱420驱动从动轴500带动拖车钩100同步逆时针转动,直至从动轴500转动180°,此时拖车钩100处于展开位置(如图8所示),同时锁槽A与第一卡爪310对应,锁槽B与第二卡爪320对应,锁槽C与第三卡爪330对应,三个卡爪300在各自扭簧620的恢复力下重新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将从动轴500锁定,进而避免了拖车钩100在展开位置发生晃动;随后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空转30°,以使拨块410位于卡爪300逆时针方向的一侧(如图9所示),以备下次启动。
接上文所述,在需要将拖车钩100由展开位置切换至收拢位置时,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空转30°,以使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40的中部向着弧形传动槽540的右端部运动,此过程中,三个拨块410分别推动三个卡爪300向逆时针转动,以使三个卡爪300分别脱出对应的锁槽,即第一卡爪310脱出锁槽A,第二卡爪320脱出锁槽B,第三卡爪脱出锁槽C,以解锁从动轴500的转动,继续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转动60°,使传动凸柱420与弧形传动槽540的右端部相抵,随后继续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转动,即可通过传动凸柱420驱动从动轴500带动拖车钩100同步顺时针转动,直至从动轴500转动180°,此时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同时锁槽A与第一卡爪310对应,锁槽B与第二卡爪320对应,锁槽C与第三卡爪330对应,三个卡爪300在各自扭簧620的恢复力下重新卡入对应的锁槽内,以将从动轴500锁定,进而避免了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发生晃动;随后通过主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空转30°,以使拨块410位于卡爪300顺时针方向的一侧(如图6所示),以备下次启动。
此外,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轴套600的内周侧设有弧形的限位槽630,从动轴500与固定轴套600配合的外周侧设有限位凸台550,限位凸台550在限位槽630的两端之间运动,由此通过限定限位凸台550的转动角度实现对从动轴500的转动角度限定,即确定了从动轴500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以及还可用于从动轴500急停后的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的限位槽还可设于从动轴的外周侧,而限位凸台凸设于固定轴套的内周侧。
另外,如图1、图2、图10以及图11所示,为了避免拖车钩100因自重发生掉落,本实施例中的从动轴500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560,限位凸台550凸设在轴肩560的外周侧,而锁槽为设于轴肩560的外周侧的缺口,轴肩560上设有穿孔以及滑动安装在穿孔内的销杆561,固定轴套600设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定位槽640,传动盘400上设有第二定位槽430,传动盘400空转时,销杆561的一端插装在第一定位槽640内,另一端位于穿孔内并不凸出于轴肩560的表面,如此可实现对从动轴500的周向定位,避免拖车钩100因自重发生掉落。当传动凸柱420转动至弧形传动槽540的一端时,第二定位槽430对应销杆561,使销杆561有了向着传动盘400方向运动的空间,随着传动盘400带动从动轴500同步转动,会将销杆561从第一定位槽640带出,此时销杆561的一端不凸出轴肩560的表面,而另一端插装在第二定位槽430内,以锁定传动盘400和从动轴500的相对位置,当从动轴500转动到位后,即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销杆561再次与第一定位槽640对应,销杆561的一端再次插装在第一定位槽640内以再次实现对从动轴500的周向定位。
最后,为了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的壳体700内还设有电机总成900,主动轴200位于壳体700内并与电机总成900的输出轴套连接,电机总成900驱动主动轴2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驱动主动轴200转动,由此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卡爪的数量还为两个,即省去三个卡爪中的一个即可,同时也无需设置对应的锁槽,剩余两个卡爪、两对锁槽的分布方式、形状以及尺寸均不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三个卡爪的转动轴线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此时可将三个卡爪的扇形板的半径设计成互不相同,以实现三个卡爪与对应锁槽的径向配合深度互不相同,如此设计,也能阻止径向配合深度大的卡爪卡入径向配合深度小的锁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防呆凸台还可自锁槽靠近传动盘的一端向着锁槽内部轴向延伸,此时防呆凸台靠近受力部设置,防呆凸台的轴向厚度随着径向配合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优选实施例中的方式很容易想到,在此不再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锁槽内还可设置两个防呆凸台,两个防呆凸台之间形成防呆腔。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轴肩560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固定轴套600的端面上设有阻尼环650,弹簧与阻尼环650之间压装有钢球,如此设计,可通过钢球与阻尼环650之间的阻尼力来增加从动轴500转动受到的阻力,以避免拖车钩100因自重发生掉落。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弹簧还可安装在固定轴套上,而阻尼环设于轴肩上,弹簧与阻尼环之间压装有钢球,如此设计,也能对从动轴的转动产生阻力,以避免拖车钩因自重发生掉落。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700内不设置电机总成,此种情况下,主动轴200的一端伸出壳体700外,用户通过扳手或徒手转动主动轴200伸出壳体700外的一端也能实现驱动主动轴2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由此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因发生电气故障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8)

1.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安装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传动盘、以及转动安装的至少两个卡爪,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对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并阻止非对应卡爪卡入的锁槽,每对锁槽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拖车钩转动,所述传动盘具有与所述卡爪一一对应的拨块,所述主动轴驱动所述传动盘空转,以使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锁槽从而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所述卡爪解锁所述从动轴的转动后,所述主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扭簧,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扭簧驱动所述卡爪复位以卡入对应的锁槽内锁定所述从动轴的转动,所述卡爪包括扇形板,至少两个所述扇形板与对应锁槽的径向配合深度互不相同,所述锁槽内设有自所述锁槽的一端向着所述锁槽内部轴向延伸的防呆凸台,所述防呆凸台与所述锁槽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与扇形板配合的防呆腔,所述防呆腔的轴向深度和所述扇形板的厚度均随着径向配合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套装在所述从动轴外侧并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固定轴套,所述卡爪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套上,所述卡爪还包括凸设在所述扇形板背离所述固定轴套一侧扇面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向着所述从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并遮挡部分所述从动轴的端面,所述拨块推动所述受力部以使所述扇形板脱出所述锁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阻尼环,另一个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阻尼环之间压装有钢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轴肩,所述轴肩上设有穿孔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穿孔内的销杆,所述固定轴套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传动盘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传动盘空转时,所述销杆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从动轴进行周向定位,所述传动盘驱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时,所述销杆的另一端插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以锁定所述传动盘和从动轴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套的内周侧和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侧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设有插入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之间运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所述从动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所述传动凸柱插入所述弧形传动槽内,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传动凸柱由所述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所述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锁槽。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总成,所述主动轴、传动盘和卡爪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总成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罩设在所述传动盘和卡爪外侧的壳体,所述从动轴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所述主动轴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外。
CN202111443597.3A 2021-11-30 2021-11-30 拖车联接器 Active CN114312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597.3A CN1143121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拖车联接器
EP22171969.3A EP4186719A1 (en) 2021-11-30 2022-05-06 Trailer hitch coupl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597.3A CN1143121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拖车联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177A CN114312177A (zh) 2022-04-12
CN114312177B true CN114312177B (zh) 2024-04-16

Family

ID=81049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3597.3A Active CN114312177B (zh) 2021-11-30 2021-11-30 拖车联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217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0879A (zh) * 2014-10-16 2015-01-07 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快速拆装的高可靠性和高平稳性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4820987U (zh) * 2015-06-25 2015-12-02 陈斐哲 各种地形车轮自己救援装置
WO201615356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Defen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Group holding Company Towing assembly with pivot joints
CN113147286A (zh) * 2021-05-10 2021-07-23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牵引装置以及车辆
CN113415112A (zh) * 2021-07-08 2021-09-2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拖车结构以及汽车
CN113580856A (zh) * 2021-07-26 2021-11-02 浙江致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CN214647393U (zh) * 2021-02-25 2021-11-09 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折叠拖曳式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3838B2 (en) * 2004-11-01 2009-06-09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Trailer lock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0879A (zh) * 2014-10-16 2015-01-07 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快速拆装的高可靠性和高平稳性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WO201615356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Defense Products and Services Group holding Company Towing assembly with pivot joints
CN204820987U (zh) * 2015-06-25 2015-12-02 陈斐哲 各种地形车轮自己救援装置
CN214647393U (zh) * 2021-02-25 2021-11-09 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折叠拖曳式机构
CN113147286A (zh) * 2021-05-10 2021-07-23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牵引装置以及车辆
CN113415112A (zh) * 2021-07-08 2021-09-2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拖车结构以及汽车
CN113580856A (zh) * 2021-07-26 2021-11-02 浙江致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2177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287944A (en) Locking means
CN114179575A (zh)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CN114312177B (zh) 拖车联接器
EP0950549A1 (en) Vehicle towing member with a removable but automatically lockable ball hook, provided with a current socket
CN106955455B (zh) 一种重量可调节哑铃
CN216886126U (zh) 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CN111391640A (zh)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10976887U (zh) 一种电子锁的外把手锁装置
JP2707347B2 (ja) 施錠装置
CN215621229U (zh) 一种拖车联接器
CN207971907U (zh) 一种扭簧手动工具
CN110525546A (zh) 轮毂锁
CN216886118U (zh)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CN215830237U (zh) 机械车门锁及车辆
EP4186719A1 (en) Trailer hitch coupler
CN211335783U (zh) 一种乘用车手套箱锁止集成装置
CN210912691U (zh) 轮毂锁
CN210976892U (zh) 一种锁体结构
CN208310472U (zh) 一种整体锁芯的汽车电动门锁
CN219523597U (zh) 拖车联接器
CN115485483A (zh) 用于对飞行器推进组件的两个面板进行铰接的铰链
CN214689961U (zh) 车辆的立管装置与电动车
CN106892046B (zh) 一种折叠锁止机构
JP344103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19299017U (zh) 一种房车舱门锁锁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312500 Building 1, No. 19, Xintao Road,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Zhiyo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NIO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Building 1, No. 19, Xintao Road,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Zhiyo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