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829A -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829A
CN114311829A CN202210013905.7A CN202210013905A CN114311829A CN 114311829 A CN114311829 A CN 114311829A CN 202210013905 A CN202210013905 A CN 202210013905A CN 114311829 A CN114311829 A CN 114311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paper
plate
conveying
workbench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39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1829B (zh
Inventor
沈学新
石浩
李亚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c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c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c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c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39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1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可替代传统的人工包装过程,实现对天地盒的自动化包装,进而实现批量快速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可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用于天地盒的包装,天地盒包括天盖、地盖,流水线包括:组合装置,用于将天盖、地盖的一外侧连接面粘接组合;贴衬装置,设置于组合装置的后一工位上,贴衬装置包括粘胶机构,用于将衬纸粘贴于天地盒内;衬纸处理机构,位于粘胶机构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粘贴于天地盒内的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点胶装置,设置于贴衬装置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地盖内进行点胶;组合装置、贴衬装置、点胶装置相互之间均通过传输机构进行天地盒的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盒加工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包装也随之有了更多的要求,天地盒式包装纸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适用于各种产品包装中,如中高档酒盒就常采用天地盒式包装,天地盒式包装纸盒是通过外粘纸将天盖、地盖的一外侧连接面粘接而成,天盖的盖边能够刚好盖设于地盖的外边,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用且密封性好;在现有天地盒的实际加工包装过程中,需要依次经历:将天、地盖组合粘接、对天盖或是地盖内粘接衬纸,随后需要对粘接的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接着由于需要将产品稳定置于纸盒内,因此还需要对纸盒地盖内进行点胶,以将围框和吸塑粘装于纸盒内,上述一系列工序,现有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生产效率特别低,劳动强度高,无法形成一种全自动的包装流水线,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可替代传统的人工包装过程,实现对天地盒的自动化包装,进而实现批量快速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可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用于天地盒的包装,所述天地盒包括天盖、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包括:
组合装置,用于将所述天盖、地盖的一外侧连接面粘接组合;
贴衬装置,设置于所述组合装置的后一工位上,所述贴衬装置包括粘胶机构,用于将衬纸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衬纸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粘胶机构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
点胶装置,设置于所述贴衬装置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所述地盖内进行点胶;
所述组合装置、贴衬装置、点胶装置相互之间均通过传输机构进行所述天地盒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传送天盖的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反放地盖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天盖的一外侧连接面与外粘纸的粘贴面部分相粘贴,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之间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还设有地盖上料机构、天盖上料机构、组合机构,所述天盖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天盖上料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地盖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以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反放的所述地盖上料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组合机构与所述天盖外侧连接面上的所述外粘纸粘贴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地盖上料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通过支架布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在所述电动滑轨上连接有取料机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反放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取料机构送至所述组合机构处;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所述第一吸附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装于连接板两端,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滑块装于所述电动滑轨上,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在所述电动滑轨上运动,位于所述第二吸附单元下方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所述地盖的放料机构,反放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第二吸附单元送至所述组合机构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均包括第一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的所述第一组合升降气缸分别装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且所述第一组合升降气缸与用于吸附所述地盖的真空吸板连接;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放料板,所述放料板上通过四块挡板围成一个放置所述地盖的空间,所述第二吸附单元的所述真空吸板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挡条;
进一步地,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包括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料板,所述料板底部装有丝杆步进电机,所述丝杆步进电机的丝杆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布置,所述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布置的定位导向条,所述料板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末端紧邻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天盖送至所述料板上,并与所述定位导向条接触,与所述丝杠连接的螺母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推板,以在所述丝杆步进电机作用下将所述天盖推动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连杆的装配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导向条的高度,所述推板呈倒L型,位于所述丝杆步进电机侧的所述料板上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容纳所述连杆移动的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机构包括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工作板,在所述工作板与所述第一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所述工作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输送带的容槽,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处的所述天盖被输送至所述输送带上,在所述天盖的位于粘有所述外粘纸一侧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装有第二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二组合升降气缸上连接有辊轮,以通过所述辊轮将所述外粘纸的剩余粘贴面粘于所述地盖的外侧连接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呈框型,在所述固定架内侧两端布置有导向轨,所述第二组合升降气缸上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两端装有连接块,所述辊轮装于两端的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通过导向块装于所述导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上装有推送块,在所述固定架相对侧的所述工作板上装有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上开设有推送口,所述推送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的尺寸;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处的所述天盖被输送至所述推送板与所述辊轮之间的所述输送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还设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组合机构的后一工位上,所述输送带铺设延伸至所述翻料机构位置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地盖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具有对所述地盖进行夹持的一对夹紧件,一对所述夹紧件分别设于位于所述地盖两端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翻转组件还具有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紧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件采用的真空吸附板,以通过两端的所述真空吸附板吸附夹紧住所述地盖;所述驱动组件采用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伸缩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真空吸附板连接,以将吸附住所述地盖的所述真空吸附板进行180°转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输送带末端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装配高度低于所述工作板的装配高度,位于所述缓冲板下方的所述第一工作台底部装有缓冲升降气缸,所述缓冲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缓冲板后与缓冲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料机构还包括输送模组,所述输送模组通过立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输送模组包括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分别通过立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两端,且与所述天地盒输送线同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之间通过横臂滑块连接有搬运横梁,以使得所述搬运横梁在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驱动下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天地盒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搬运横梁上的第三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三组合升降气缸与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两端均装有夹持组件,以夹持所述天盖和所述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每端的两个所述夹持气缸之间相对设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均与夹持板相连接,以通过两侧的所述夹持气缸驱动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夹持在所述天盖和所述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
进一步地,所述贴衬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所述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进料侧;所述衬纸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所述衬纸分为内连接衬纸、内衬纸;
所述粘胶机构包括:
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进料侧,用于将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贴于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顶端面上;
内衬纸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内衬纸粘贴于所述天盖的内底面上;
所述衬纸处理机构包括:
衬纸滚平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内衬纸进行滚平;
衬纸压泡刮棱机构,设置在所述衬纸滚平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内衬纸、内连接衬纸分别进行压泡、刮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台设置于机柜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二电动滑轨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装于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的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布置有进料机构,以用于所述天地盒进料,所述进料机构、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内衬纸粘胶机构、衬纸滚平机构依次共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共用所述第二电动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一升降座,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一升降座底面装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驱动件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一夹持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以相互靠近,夹持在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上;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内衬纸粘胶机构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相应的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在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进行所述内连接衬纸的传送粘贴,在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进行所述内衬纸的传送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一粘胶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用于粘贴所述内连接衬纸;所述第一粘胶单元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用于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底面粘胶;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第一粘胶单元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依次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包括第二夹持单元、第二粘胶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用于粘贴所述内衬纸;所述第二粘胶单元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用于在所述内衬纸底面粘胶;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第二粘胶单元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依次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二升降座,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二升降座底面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长度与所述内连接棱部的长度相同,所述夹持块底面开有与所述内连接棱部过盈夹持的夹持槽,并随着所述夹持块下降的过程,将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贴于所述内连接棱部上;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三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三升降座,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三升降座底部装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地盖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板底面两端均装有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连接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底面端部,并与所述地盖其中一端外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对侧的所述第一支板底面,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以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从而夹持住所述地盖其中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布置有用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共用的移送机构,以进行衬纸的传送;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一储料盒,所述第一储料盒内储有叠放的多张所述内连接衬纸;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第一粘胶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一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连接衬纸通过所述移送机构移送至所述放置板上;
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储料盒,所述第二储料盒内储有叠放的多张所述内衬纸;在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第二粘胶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盒,所述第二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衬纸通过所述移送机构移送至所述放置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移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电动滑轨,所述第三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一电动滑块连接有移送架,所述移送架两端分别装有第一移送升降气缸、第二移送升降气缸,所述第一移送升降气缸、第二移送升降气缸分别连接有第一真空吸板、第二真空吸板,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位于所述第一储料盒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第一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通过所述移送架移送至所述放置板上;所述第二真空吸板位于所述第二储料盒上方,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第二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衬纸后通过所述移送架移送至所述放置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四电动滑轨,所述第四电动滑轨的长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上方,所述第四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二电动滑块连接有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四升降气缸与第三真空吸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真空吸板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所述第三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块传送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通过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五电动滑轨,所述第五电动滑轨的长度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位置处,所述第五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三电动滑块连接有第五升降气缸,所述第五升降气缸与第四真空吸板相连接,所述第四真空吸板位于所述放置盒上方,所述第四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盒中的所述内衬纸后通过所述第三电动滑块传送至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
进一步地,第一粘胶单元、第二粘胶单元均包括喷胶枪、胶体收集槽、胶辊,所述第一粘胶单元的所述胶体收集槽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粘胶单元的所述胶体收集槽置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胶辊分为第一胶辊、第二胶辊,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呈上下布置于所述胶体收集槽内,且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相接触,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通过第一齿轮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动作而带动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所述喷胶枪设置于位于所述胶体收集槽一端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向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接触部位喷射胶体;所述第三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传送至所述第一粘胶单元的所述第一胶辊处,在对所述内连接衬纸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所述第四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盒中的所述内衬纸后传送至所述第二粘胶单元的所述第一胶辊处,在对所述内衬纸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上方,并通过第五升降气缸驱动而带动所述第四真空吸板下降,将所述内衬纸粘贴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底面;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下方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所述天地盒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放置所述天地盒,且在位于所述天地盒的天盖位置处的所述定位槽中设有第一垫块,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与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与所述放置盒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设有毛刷机构,所述毛刷机构包括毛刷轮及驱动所述毛刷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连接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连接衬纸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毛刷轮相接触;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衬纸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毛刷轮相接触;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储料盒、第二储料盒两端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第一挡板;两端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腰形孔,两端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的两端的所述腰形孔之间连接有挡杆,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连接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连接衬纸另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挡杆相接触;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衬纸另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挡杆相接触;在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检测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以用于检测所述衬纸的堆叠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衬纸滚平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支架,对应所述天盖位置处的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滚平所述内衬纸的衬辊,所述衬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推拉驱动组件,所述推拉驱动组件与所述衬辊相连接,用于推拉所述衬辊在所述天盖的内底面进行滚平;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与所述推拉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拉驱动组件升降;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升降气缸,所述第三支架顶端设有第二支板,所述第六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推拉驱动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驱动组件包括推拉座及装于所述推拉座底面的推拉气缸,所述推拉座与所述第六升降气缸相连接,所述推拉座底面装有连接座,所述衬辊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推拉气缸相连接;沿所述推拉气缸推拉方向的所述推拉座底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连接座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连接座底面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衬辊包括辊轴及套装于所述辊轴上的套辊,所述辊轴连接于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所述输送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地盖的宽度,所述第二电动滑轨设置于所述输送槽下方的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二电动滑轨上通过第四电动滑块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装有第七升降气缸,所述第七升降气缸与输送板相连接,以将所述输送板顶升于所述输送槽中,所述输送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输送槽的宽度;所述输送板顶升于所述输送槽中时,所述输送板与所述第二工作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板两端装有第二夹持板,通过两端的所述第二夹持板夹持于所述地盖的两端外壁,并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轨作用进行天地盒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底面装有压泡机构、刮棱机构,所述压泡机构、刮棱机构相邻设置,所述压泡机构包括压块,通过所述压块对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内底面上的所述内衬纸实现压泡,所述刮棱机构包括刮棱件,通过所述刮棱件的刮棱面对所述天地盒的内连接棱部顶端面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实现刮棱;
进一步地,所述刮棱机构包括皮带输送组件,所述刮棱件采用的滚轮,所述皮带输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底面,所述固定板底面两端装有第二齿轮,两端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驱动电机与一端的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位于所述内连接棱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皮带上连接有刮棱座,所述刮棱座底面两端装有第二连接块,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皮带输送所述滚轮作用于所述内连接棱部表面;
进一步地,沿所述皮带输送方向的所述固定板底面装有第二导轨,所述刮棱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八升降气缸,所述第四支架顶端设有第三支板,所述第八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三支板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天地盒的地盖位置处的所述支撑座底面还装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与所述刮棱机构、压泡机构依次相邻设置,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板、第一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底端部,所述第一推送气缸连接于所述推送板上,且所述第一推送气缸与第一推板相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推板向所述天盖方向推送,直至与所述地盖的内壁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面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推送气缸,所述第二推送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推送气缸连接有辅助板,以推送所述辅助板而使得天地盒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天地盒定位;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垫块,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衬辊下方,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位于所述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压块下方,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装置设有两台,且依次设置于所述贴衬装置的后一工位上,在前的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地盖内壁点胶,以粘装围框;在后的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地盖内壁再次点胶,以粘装吸塑;
两台所述点胶装置均包括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上通过支柱装有点胶输送模组,所述点胶输送模组上装有升降机构,以带动所述升降机构作前后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与胶枪连接,以带动所述胶枪作上下运动而完成点胶,位于所述胶枪下方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布置有第三传送机构,以对天地盒进行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输送模组设有两组,分为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前后布置于所述第三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均包括第一点胶机械横臂、第二点胶机械横臂,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两端均分别通过所述支柱连接有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上,以使得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在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驱动下作前后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第一横臂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驱动作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胶枪分为热熔胶胶枪、白胶胶枪,所述升降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白胶胶枪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装于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带动所述白胶胶枪在所述天地盒内四壁点胶,所述热熔胶胶枪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装于所述第二点胶输送模组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带动所述热熔胶胶枪在所述天地盒底部点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与所述第一横臂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端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后与设置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下方的点胶板连接,所述白胶胶枪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处的所述点胶板底部,所述热熔胶胶枪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处的所述点胶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板底部两端装有两个所述胶枪,在两端所述胶枪之间的所述点胶板底部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同步带轮连接,对应两个所述胶枪位置处的所述点胶板两端均设有从同步带轮,所述主同步带轮与所述从同步带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同步带轮上均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点胶板后与所述胶枪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装于所述第三工作台底部的传送电机,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有传送皮带,所述天地盒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上进行传送,所述传送皮带通过所述传送电机驱动传送,所述传送皮带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限位件,以通过相邻两个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天地盒;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皮带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传送皮带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送电机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在两组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有呈U型的隔断架,在所述隔断架的起始端部为收缩口结构;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天盖处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补偿所述天盖与所述地盖之间高度差的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三工作台上的等高块,所述等高块上罩设有罩框,所述地盖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上,所述天盖置于所述罩框的顶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采用的皮带运输机,在所述组合装置、贴衬装置以及两台所述点胶装置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皮带运输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包装过程,可自动化地进行天盖与地盖组合粘贴,随后对天地盒进行衬纸粘贴,并对粘贴的衬纸自动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处理,最后对地盖内进行点胶,方便将围框和吸塑装配于地盖内,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包装,进而可实现批量快速生产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可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隐藏翻料机构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隐藏翻料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隐藏天盖上料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隐藏天盖上料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的翻料机构与组合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A1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B1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的C1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组合装置中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D1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贴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贴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隐藏机柜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的A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的B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内衬纸粘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的C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毛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D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衬纸滚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的E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9中的F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衬纸滚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的G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衬纸压泡刮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中的H2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衬纸压泡刮棱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贴衬装置中隐藏机柜部分后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中点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8中的A3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中隐藏机架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点胶装置中隐藏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1中的B3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点胶装置中隐藏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43中的C3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4所示,本发明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用于天地盒的包装,天地盒2-3包括天盖2、地盖4,流水线包括:
组合装置200,用于将天盖2、地盖4的一外侧连接面粘接组合;
贴衬装置300,设置于组合装置200的后一工位上,贴衬装置300包括粘胶机构,用于将衬纸粘贴于天地盒2-3内;衬纸处理机构,位于粘胶机构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粘贴于天地盒2-3内的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
点胶装置400,设置于贴衬装置300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地盖4内进行点胶;
组合装置200、贴衬装置300、点胶装置400相互之间均通过传输机构500进行天地盒2-3的传输,传输机构500采用的现有皮带运输机,即在组合装置200、贴衬装置300以及两台点胶装置400之间均设置有皮带运输机。
图1中的箭头表示天地盒的工序包装行进路线图。
如图2~图10所示,组合装置200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一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传送天盖2的第一传送带3、用于传送反放地盖4的第二传送带5,天盖2的一外侧连接面与外粘纸(图中未示出)的粘贴面部分相粘贴,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5之间相互垂直布置,第一工作台1上还设有地盖上料机构6、天盖上料机构7、组合机构8,天盖上料机构7设置于第一传送带3与组合机构8之间,以将第一传送带3上的天盖2上料至组合机构8处,地盖上料机构6设置于第二传送带5与组合机构8之间,以将第二传送带5上反放的地盖4上料至组合机构8处,地盖4通过组合机构8与天盖2外侧连接面上的外粘纸粘贴组合。
地盖上料机构6包括与第一传送带3相平行的电动滑轨9,电动滑轨9通过支架10布置于第二传送带5与组合机构8之间的第一工作台1上,在电动滑轨9上连接有取料机构,第二传送带5上反放的地盖4通过取料机构送至组合机构8处。
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吸附单元11、第二吸附单元12,第一吸附单元11位于第二传送带5上方,第一吸附单元11、第二吸附单元12装于连接板13两端,连接板13通过第一滑块装于电动滑轨9上,以同步带动第一吸附单元11、第二吸附单元12在电动滑轨9上运动,位于第二吸附单元12下方的第一工作台1上设有放置地盖4的放料机构15,反放的地盖4通过第二吸附单元12送至组合机构8处;第一吸附单元11、第二吸附单元12分别包括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1、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2,第一吸附单元11的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1、第二吸附单元12的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2分别装于连接板13两端,且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1、第一组合升降气缸41-2上均分别对应连接有真空吸板14-1、真空吸板14-2。
放料机构15包括放置于第一工作台1上的放料板16,放料板16上通过四块挡板17围成一个放置地盖4的空间,第二吸附单元12的真空吸板14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挡条18。
天盖上料机构7包括悬空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上的料板19,料板19底部装有丝杆步进电机20,丝杆步进电机20的丝杆(图中未示出)与第一传送带3相平行布置,料板19上设有与第一传送带3相平行布置的定位导向条21,料板19与第一传送带3的输送末端紧邻设置,以使得第一传送带3上的天盖2送至料板19上,并与定位导向条21接触,与丝杠连接的螺母(图中未示出)上连接有连杆22,连杆22上连接有推板23,以在丝杆步进电机20作用下将天盖2推动至组合机构8处;连杆22的装配高度高于定位导向条21的高度,推板23呈倒L型,位于丝杆步进电机20侧的料板19上装有防护罩24,防护罩24上开设有容纳连杆22移动的导向槽25。
组合机构8包括悬空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上的工作板26,在工作板26与第一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皮带输送机27,工作板26上开设有容纳皮带输送机27上输送带28的容槽29,天盖上料机构7处的天盖2被输送至输送带28上,在天盖2的位于粘有外粘纸一侧的第一工作台1上固定有固定架30,固定架30上装有第二组合升降气缸31,第二组合升降气缸31上连接有辊轮32,以通过辊轮32将外粘纸的剩余粘贴面粘于地盖4的外侧连接面上。
固定架30呈框型,在固定架30内侧两端布置有导向轨33,第二组合升降气缸31上连接有连板34,连板34两端装有连接块35,辊轮32装于两端的连接块35之间,连接块35通过导向块36装于导向轨33上。
输送带28上装有推送块37,在固定架30相对侧的工作板26上装有推送气缸38,推送气缸38上连接有推送板39,推送板39上开设有推送口40,推送口40的尺寸大于推送块37的尺寸;天盖上料机构7处的天盖2被输送至推送板39与辊轮32之间的输送带28上。
图3中的箭头方向分别是天盖和地盖的输送方向。
如图11~图17所示,第一工作台1上还设有翻料机构,翻料机构设置于组合机构的后一工位上,输送带28铺设延伸至翻料机构位置处,翻料机构包括用于对地盖4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具有对地盖4进行夹持的一对夹紧件42,一对夹紧件42分别设于位于地盖4两端的第一工作台1上,翻转组件还具有用于驱动一对夹紧件42转动的驱动组件43。
夹紧件42采用的真空吸附板,以通过两端的真空吸附板吸附夹紧住地盖4;驱动组件43采用的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伸缩端与相应侧的真空吸附板连接,以将吸附住地盖4的真空吸附板进行180°转动。
在输送带28末端的第一工作台1上设有缓冲板44,缓冲板44的装配高度低于工作板的装配高度,位于缓冲板44下方的第一工作台1底部装有缓冲升降气缸45,缓冲升降气缸45的输出端穿过缓冲板44后与缓冲块46连接,在粘合后的天地盒的地盖4被真空吸附板进行180°转动后,地盖4被转动置于缓冲板44上,在放置过程中,缓冲升降气缸45动作,可缓冲地盖4被翻转的力,防止天地盒损坏。
翻料机构还包括输送模组,输送模组通过立柱47固定于第一工作台1上,输送模组包括第一机械横臂48、第二机械横臂49,第一机械横臂48、第二机械横臂49分别通过立柱47固定于第一工作台1两端,且与天地盒输送线同一方向布置,在第一机械横臂48、第二机械横臂49之间通过横臂滑块50连接有搬运横梁51,以使得搬运横梁51在第一机械横臂48、第二机械横臂49驱动下沿天地盒输送方向往复运动;搬运横梁5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位于输送带28上天地盒的上方,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搬运横梁51上的第三组合升降气缸52,第三组合升降气缸52与支撑板53连接,在支撑板53两端均装有夹持组件,以夹持天盖2和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54,每端的两个夹持气缸54之间相对设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夹持气缸54均与夹持板55相连接,以通过两侧的夹持气缸54驱动夹持板55相互靠近,夹持在天盖2和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
组合装置200的工作原理是,第一传送带3传送天盖2,第二传送带5传送地盖4,其中,地盖4被反放设置,天盖2的外侧连接面与外粘纸的粘贴面部分相粘贴;随后粘有外粘纸的天盖2被第一传送带3送至料板19上,并与定位导向条21接触定位,丝杆步进电机20动作,带动连杆22及其上的推板23推动天盖2至组合机构8处,即推送板39与辊轮32之间的输送带28上,推送板39将天盖2推送至辊轮32处;接着,第一吸附单元11、第二吸附单元12同步动作,第一吸附单元11上的真空吸板14吸附第二传送带5上的地盖4至放料板16上,第二吸附单元12上的真空吸板14吸附放料板16上的地盖4至组合机构8处的天盖2上,然后辊轮32通过第二组合升降气缸31作用上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天盖2外侧连接面的外粘纸粘贴于地盖4的外侧连接面上,并可实现压紧,至此,实现了天盖2和地盖4的组合粘接,最后,通过皮带输送机27将组合后的天地盒进行输出;组合后的天地盒通过输送带28输送至翻料工位处,即接着两端的真空吸附板分别吸附住天地盒上的地盖4两端,随着旋转气缸的动作而进行180°翻转,实现了地盖4的翻转,且地盖4翻转至缓冲板44上,并通过缓冲升降气缸45起到缓冲作用,接着第三组合升降气缸52动作带动支撑板53上的夹持组件下降,支撑板53上的4个夹持气缸54共同作用,使得夹持板55相互靠近,夹持在天盖2和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一方面可实现夹持天地盒送料,便于后续的工序操作(如在天盖2和地盖4内贴衬纸,加快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稳固天盖2与地盖4之间的粘合,防止天盖2和地盖4脱开,保证了天地盒整体的包装效果,从而完成了天地盒的自动组合装配和出料,工作效率高,能够实现批量快速生产,便于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图18~图37所示,在整个流水线中,可在贴衬工位处设置对称放置的两台贴衬装置300,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贴衬装置300包括第二工作台1-3,粘胶机构,设置在第二工作台1-3的进料侧,用于将衬纸粘贴于天地盒2-3内;
衬纸处理机构,位于粘胶机构相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用于对粘贴于天地盒2-3内的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
衬纸分为内连接衬纸4-3、内衬纸6-3;
粘胶机构包括:
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设置在第二工作台1-3的进料侧,用于将内连接衬纸4-3粘贴于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10-3上;
内衬纸粘胶机构7-3,设置在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相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用于将内衬纸6-3粘贴于天盖2的内底面上;
衬纸处理机构包括:
衬纸滚平机构11-3,设置在内衬纸粘胶机构7-3相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用于对粘贴于天地盒2-3内的内衬纸6-3进行滚平;
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设置在衬纸滚平机构11-3相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用于对粘贴于天地盒2-3内的内衬纸6-3、内连接衬纸4-3分别进行压泡、刮棱;
其中,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内衬纸粘胶机构7-3的工作顺序可根据情况在第二工作台1-3上随意布置,衬纸滚平机构11-3、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的工作顺序可根据情况在第二工作台1-3上随意布置。
第二工作台1-3设置于机柜13-3上,输送机构3-3包括第一电动滑轨14-3、第二电动滑轨15-3,第一电动滑轨14-3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布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上方,第二电动滑轨15-3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装于位于第二工作台1-3下方的机柜13-3内,第二工作台1-3上布置有进料机构16-3,以用于天地盒2-3进料,进料机构16-3、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内衬纸粘胶机构7-3、衬纸滚平机构11-3依次共用第一电动滑轨14-3,衬纸滚平机构11-3、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共用第二电动滑轨15-3。
进料机构16-3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7-3、与第一升降气缸17-3连接的第一升降座18-3,第一升降气缸17-3连接于第一电动滑轨14-3上,第一升降座18-3底面装有第一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驱动件19-3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一夹持件20-3,两个第一夹持驱动件19-3分别驱动两个第一夹持件20-3移动以相互靠近,夹持在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10-3上。
位于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内衬纸粘胶机构7-3相对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设有相应的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内衬纸储料机构22-3,在第二工作台1-3上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23-3、第二传送机构24-3,在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之间通过第一传送机构23-3进行内连接衬纸4-3的传送粘贴,在内衬纸粘胶机构7-3与内衬纸储料机构22-3之间通过第二传送机构24-3进行内衬纸6-3的传送粘贴;
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5-3包括第一夹持单元25-3、第一粘胶单元26-3,第一夹持单元25-3连接于第一电动滑轨14-3上,用于粘贴内连接衬纸4-3;第一粘胶单元26-3设置于位于第一夹持单元25-3相对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以用于在内连接衬纸4-3底面粘胶;第一夹持单元25-3、第一粘胶单元26-3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依次相邻设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上;
内衬纸粘胶机构7包括第二夹持单元27-3、第二粘胶单元28-3,第二夹持单元27-3连接于第一电动滑轨14-3上,用于粘贴内衬纸6-3;第二粘胶单元28-3设置于位于第二夹持单元27-3相对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以用于在内衬纸6-3底面粘胶;第二夹持单元27-3、第二粘胶单元28-3与内衬纸储料机构22-3依次相邻设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上。
第一夹持单元25-3包括第二升降气缸29-3、与第二升降气缸29-3连接的第二升降座30-3,第二升降气缸29-3连接于第一电动滑轨14-3上,第二升降座30-3底面装有夹持块31-3,夹持块31-3的长度与内连接棱部10-3的长度相同,夹持块31-3底面开有与内连接棱部10-3过盈夹持的夹持槽32-3,并随着夹持块31-3下降的过程,将内连接衬纸4-3粘贴于内连接棱部10-3上;
第二夹持单元27-3包括第三升降气缸33-3、与第三升降气缸33-3连接的第三升降座34-3,第三升降气缸33-3连接于第一电动滑轨14-3上,第三升降座34-3底部装有第一支板35-3,第一支板35-3的长度大于地盖4-3的长度,第一支板35-3底面两端均装有第二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36-3、第二夹持驱动件37-3以及与第二夹持驱动件37-3连接的第二夹持件38-3,第一夹持板36-3固定于第一支板35-3底面端部,并与地盖4其中一端外侧面相接触,第二夹持驱动件37-3设置于位于第一夹持板36-3相对侧的第一支板35-3底面,第二夹持驱动件37-3驱动第二夹持件38-3移动以靠近第一夹持板36-3,从而夹持住地盖4其中一端。
第二工作台1-3上布置有用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内衬纸储料机构22-3共用的移送机构39-3,以进行衬纸的传送;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一储料盒41-3,第一储料盒41-3内储有叠放的多张内连接衬纸4-3;在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第一粘胶单元26-3之间的第二工作台1-3上设有放置板42-3,第一储料盒41-3内的内连接衬纸4-3通过移送机构39-3移送至放置板42-3上;
内衬纸储料机构22-3包括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二储料盒43-3,第二储料盒43-3内储有叠放的多张内衬纸6-3;在内衬纸储料机构22-3、第二粘胶单元28-3之间的第二工作台1-3上设有放置盒44-3,第二储料盒43-3内的内衬纸6-3通过移送机构39-3移送至放置盒44-3中。
移送机构39-3设置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内衬纸储料机构22-3之间的第二工作台1-3上,移送机构39-3包括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三电动滑轨40-3,第三电动滑轨40-3上通过第一电动滑块45-3连接有移送架46-3,移送架46-3两端分别装有第一移送升降气缸47-3、第二移送升降气缸48-3,第一移送升降气缸47-3、第二移送升降气缸48-3分别连接有第一真空吸板49-3、第二真空吸板50-3,第一真空吸板49-3位于第一储料盒41-3上方,第一真空吸板49-3吸附第一储料盒41-3内的内连接衬纸4-3后通过移送架46-3移送至放置板42-3上;第二真空吸板50-3位于第二储料盒43-3上方,第二真空吸板50-3吸附第二储料盒43-3内的内衬纸6-3后通过移送架46-3移送至放置盒44-3中。
第一传送机构23-3包括通过第一支架51-3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四电动滑轨52-3,第四电动滑轨52-3的长度延伸至第一夹持单元25-3处,且位于第一夹持单元25-3上方,第四电动滑轨52-3上通过第二电动滑块53-3连接有第四升降气缸54-3,第四升降气缸54-3与第三真空吸板55-3相连接,第三真空吸板55-3位于放置板42-3上方,第三真空吸板55-3吸附放置板42-3上的内连接衬纸4-3后通过第二电动滑块53-3传送至第一夹持单元25-3处;
第二传送机构24-3包括通过第二支架56-3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五电动滑轨57-3,第五电动滑轨57-3的长度延伸至第二夹持单元27-3处的天盖2位置处,第五电动滑轨57-3上通过第三电动滑块58-3连接有第五升降气缸59-3,第五升降气缸59-3与第四真空吸板60-3相连接,第四真空吸板60-3位于放置盒44-3上方,第四真空吸板60-3吸附放置盒44-3中的内衬纸6-3后通过第三电动滑块58-3传送至第二夹持单元27-3处。
第一粘胶单元26-3、第二粘胶单元28-3均包括喷胶枪61-3、胶体收集槽62-3、胶辊,第一粘胶单元26-3的胶体收集槽62-3置于位于第一夹持单元25-3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第二粘胶单元28-3的胶体收集槽62-3置于位于第二夹持单元27-3邻侧的第二工作台1-3上,胶辊分为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呈上下布置于胶体收集槽62-3内,且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之间相接触,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之间通过第一齿轮65-3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机66-3驱动第一齿轮65-3动作而带动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转动,第一电机66-3设置于第二工作台1-3下方,喷胶枪61-3设置于位于胶体收集槽62-3一端的第二工作台1-3上,以向第一胶辊63-3、第二胶辊64-3之间接触部位喷射胶体;第三真空吸板55-3吸附放置板42-3上的内连接衬纸4-3后传送至第一粘胶单元26-3的第一胶辊63-3处,在对内连接衬纸4-3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第一夹持单元25-3处;第四真空吸板60-3吸附放置盒44-3中的内衬纸6-3后传送至第二粘胶单元28-3的第一胶辊63-3处,在对内衬纸6-3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位于第二夹持单元27-3处的天盖2上方,并通过第五升降气缸59-3驱动而带动第四真空吸板60-3下降,将内衬纸6-3粘贴于位于第二夹持单元27-3处的天盖2底面。
位于第二夹持单元27-3下方的第二工作台1-3上设有放置天地盒2-3的第一定位机构67-3,第一定位机构67-3包括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定位槽68-3,定位槽68-3中放置天地盒2-3,且在位于天地盒2-3的天盖2位置处的定位槽68-3中设有第一垫块69-3,以补偿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高度差。
在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与放置板42-3之间、内衬纸储料机构22-3与放置盒44-3之间的第二工作台1-3上均设有毛刷机构70-3,毛刷机构70-3包括毛刷轮71-3及驱动毛刷轮71-3转动的第二电机72-3,第一真空吸板49-3吸附内连接衬纸4-3,且使得内连接衬纸4-3一端端部与位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处的毛刷轮71-3相接触;第二真空吸板50-3吸附内衬纸6-3,且使得内衬纸6-3一端端部与位于内衬纸储料机构22-3处的毛刷轮71-3相接触;第二电机72-3通过固定座77-3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位于第一储料盒41-3、第二储料盒43-3两端的第二工作台1-3上均设置有第一挡板73-3;两端的第一挡板73-3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腰形孔74-3,两端第一挡板73-3上对应的两端的腰形孔74-3之间连接有挡杆75-3,第一真空吸板49-3吸附内连接衬纸4-3,且使得内连接衬纸4-3另一端端部与位于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处的挡杆75-3相接触;第二真空吸板50-3吸附内衬纸6-3,且使得内衬纸6-3另一端端部与位于内衬纸储料机构22-3处的挡杆75-3相接触;在第一挡板73-3上设有安装孔76-3,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通过安装孔76-3固定于第一挡板73-3上,以用于检测衬纸的堆叠高度。
衬纸滚平机构11-3包括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三支架78-3,对应天盖2位置处的第三支架78-3上设有滚平内衬纸6-3的衬辊79-3,衬辊79-3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80-3、推拉驱动组件81-3,推拉驱动组件81-3与衬辊79-3相连接,用于推拉衬辊79-3在天盖2的内底面进行滚平;升降驱动组件80-3固定于第三支架78-3上,并与推拉驱动组件81-3相连接,用于驱动推拉驱动组件81-3升降;
升降驱动组件80-3包括第六升降气缸82-3,第三支架78-3顶端设有第二支板83-3,第六升降气缸82-3的伸缩杆穿过第二支板83-3与推拉驱动组件81-3相连接;
推拉驱动组件81-3包括推拉座84-3及装于推拉座84-3底面的推拉气缸85-3,推拉座84-3与第六升降气缸82-3相连接,推拉座84-3底面装有连接座86-3,衬辊79-3连接于连接座86-3上,连接座86-3与推拉气缸85-3相连接;沿推拉气缸85-3推拉方向的推拉座84-3底面设有第一导轨87-3,连接座86-3装于第一导轨87-3上,连接座86-3底面装有第一连接板88-3,第一连接板88-3两端装有第一连接块89-3,衬辊79-3包括辊轴90-3及套装于辊轴90-3上的套辊91-3,辊轴90-3连接于两端的第一连接块89-3之间。
位于衬纸滚平机构11-3、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处的第二工作台1-3上开设有输送槽92-3,输送槽92-3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布置,输送槽92-3的宽度小于地盖4的宽度,第二电动滑轨15-3设置于输送槽92-3下方的机柜13-3内,第二电动滑轨15-3上通过第四电动滑块93-3连接有托板94-3,托板94-3上装有第七升降气缸95-3,第七升降气缸95-3与输送板96-3相连接,以将输送板96-3顶升于输送槽92-3中,输送板96-3的宽度小于输送槽92-3的宽度;输送板96-3顶升于输送槽92-3中时,输送板96-3与第二工作台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输送板96-3两端装有第二夹持板97-3,通过两端的第二夹持板97-3夹持于地盖4的两端外壁,并通过第二电动滑轨15-3作用进行天地盒2-3输送。
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包括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四支架98-3,第四支架98-3上设有支撑座99-3,支撑座99-3与固定于第四支架98-3上的升降驱动机构100-3相连接,支撑座99-3底面装有压泡机构101-3、刮棱机构102-3,压泡机构101-3、刮棱机构102-3相邻设置,压泡机构101-3包括压块103-3,通过压块103-3对天地盒2-3的天盖2内底面上的内衬纸6-3实现压泡,刮棱机构102-3包括刮棱件,通过刮棱件的刮棱面对天地盒2-3的内连接棱部10-3上的内连接衬纸4实现刮棱;
刮棱机构102-3包括皮带输送组件105-3,刮棱件采用的滚轮104-3,皮带输送组件105-3包括驱动电机106-3、固定板107-3,固定板107-3固定于支撑座99-3底面,固定板107-3底面两端装有第二齿轮108-3,两端的第二齿轮108-3之间连接有皮带109-3,驱动电机106-3与一端的第二齿轮108-3相连接,位于内连接棱部10-3位置处的一侧皮带109-3上连接有刮棱座110-3,刮棱座110-3底面两端装有第二连接块111-3,两端的第二连接块111-3之间通过转轴与滚轮104-3相连接,以通过皮带109-3输送滚轮104-3作用于内连接棱部10-3表面。
沿皮带109-3输送方向的固定板107-3底面装有第二导轨113-3,刮棱座110-3连接于第二导轨113-3上;升降驱动机构100-3包括第八升降气缸114-3,第四支架98-3顶端设有第三支板115-3,第八升降气缸114-3的伸缩杆穿过第三支板115-3与支撑座99-3相连接;
对应天地盒2-3的地盖4位置处的支撑座99-3底面还装有推送机构116-3,推送机构116-3与刮棱机构102-3、压泡机构101-3依次相邻设置,推送机构116-3包括推送板117-3、第一推送气缸118-3,推送板117-3固定于支撑座99-3底端部,第一推送气缸118-3连接于推送板117-3上,且第一推送气缸118-3与第一推板119-3相连接,以将第一推板119-3向天盖2方向推送,直至与地盖4的内壁面相接触。
位于第三支架78-3、第四支架98-3相对侧的第二工作台1-3面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机构120-3,第二定位机构120-3包括第二推送气缸121-3,第二推送气缸121-3固定于第二工作台1-3上,第二推送气缸121-3连接有辅助板122-3,以推送辅助板122-3而使得天地盒2-3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天地盒2-3定位;
位于衬纸滚平机构11-3、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处的第二工作台1-3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垫块123-3,位于衬纸滚平机构11-3处的第二垫块123-3位于衬辊79-3下方,以补偿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高度差;位于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处的第二垫块123-3位于压块103-3下方,以补偿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高度差。
贴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组合连接完成后,在第二工作台1-3的进料端放置展开后的天地盒2-3以开始进料工作,首先通过进料机构16-3的第一夹持驱动件19-3驱动第一夹持件20-3移动以夹持在天地盒2-3的天盖2、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10-3上,随后夹持输送至第一夹持单元25-3下方,在这工作的同时,第一储料盒41-3内的内连接衬纸4-3通过第一真空吸板49-3吸附后输送至放置板42-3上,随后通过第三真空吸板55-3再次吸附输送至第一粘胶单元26-3的第一胶辊63-3处,对内连接衬纸4-3底面滚胶,滚胶结束后将内连接衬纸4-3输送到第一夹持单元25-3下方,预先粘贴于天盖2、地盖4之间的内连接棱部10-3上,第三真空吸板55-3返回,然后第二升降气缸29-3动作带动夹持块31-3下降,在随着夹持块31-3下降的过程,通过夹持槽32-3可将内连接衬纸4-3整张粘贴于内连接棱部10-3上,粘贴完成后,通过夹持块31-3夹持粘贴有内连接衬纸4-3的天地盒2-3输送至下一工序(第二夹持单元27位置处)。
在粘贴完成内连接衬纸4-3后,天地盒2-3被夹持输送至第二夹持单元27-3位置处的定位槽68-3中,在这工作的同时,第二储料盒43-3内的内衬纸6-3通过第二真空吸板50-3吸附后输送至放置盒44-3中,随后通过第四真空吸板60-3再次吸附输送至第二粘胶单元28-3的第一胶辊63-3处,对内衬纸6-3底面滚胶,滚胶结束后将内衬纸6-3输送到定位槽68-3内的天盖2位置处,第四真空吸板60-3下降,将滚有胶体的内衬纸6-3粘贴于天盖2内底面,完成粘贴后第四真空吸板60-3返回,然后第三升降气缸33-3驱动第三升降座34-3下降,第一支板35-3底面两端第二夹持组件动作,分别通过两端的第二夹持驱动件37-3驱动第二夹持件38-3移动以靠近第一夹持板36-3,从而夹持住地盖4的两端,也就是夹持住整个天地盒2-3,随后第三升降气缸33-3驱动第三升降座34-3上升,进而通过第一电动滑块45-3带动将粘贴有内衬纸6-3的天地盒2-3输送至下一工序(衬纸滚平机构11-3位置处)。
至此,通过上述完成了对天地盒2-3内的内连接衬纸4-3和内衬纸6-3的自动化粘贴工序。
内衬纸6-3储料机构、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位置处的毛刷机构70-3的工作原理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以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21-3位置处的举例说明,对于毛刷机构70-3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真空吸板49-3对第一储料盒41-3内的内连接衬纸4-3进行吸附,同时毛刷轮71-3通过第二电机72-3驱动保证持续低速运行,则第一真空吸板49-3吸附内连接衬纸4-3上升过程中,毛刷轮71-3与内连接衬纸4-3前端相接触,可实现将吸附的多余的内连接衬纸4-3刮刷掉落,保证单次仅取一片内连接衬纸4-3输送,以及通过挡杆75-3的作用,可防止内连接衬纸4-3后端翘边等,也同样具有防带纸的效果,进一步保证单次仅取一片内连接衬纸4-3输送,内连接衬纸4-3吸附完成后,通过第一电动滑块45-3作用将第一真空吸板49-3进行输送,以对内连接衬纸4-3进行下一工序(滚胶)。
然后在完成衬纸的自动化粘贴后,天地盒2-3被输送至衬纸滚平机构11-3位置处的第二工作台1-3上,第二推送气缸121-3推送辅助板122-3将天地盒2-3推送至设定的工作位置,然后升降驱动组件80-3驱动衬辊79-3下降直至与天盖2内底面接触,随后推拉驱动组件81-3推拉衬辊79-3,使其在天盖2内底面进行滚平操作,滚平结束同时,第二电动滑轨15-3作用,将输送板96-3送至已完成滚平工作的地盖4下方,通过第七升降气缸95-3驱动输送板96-3上升并夹持住地盖4,从而将天地盒2-3输送至下一工序(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位置处)。
完成滚平工序后的天地盒2-3被输送至衬纸压泡刮棱机构12-3位置处,通过第二工作台1-3上的第二定位机构120-3,可将天地盒2-3推送至指定位置,并实现天地盒2-3固定定位以便于进一步操作,随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100-3驱动将装于支撑座99-3底面的压泡机构101-3、刮棱机构102-3、推送机构116-3下降,第一推送气缸118-3将第一推板119-3向天盖2方向推送,直至与地盖4的内壁面相接触,以进一步对天地盒2-3限位,接着压块103-3压于天盖2的内底面上以进行压泡工作,同时驱动电机106-3驱动齿轮65-3而带动皮带109-3输送,滚轮104-3随皮带109-3输送而在内连接棱部10-3表面来回刮棱,从而完成压泡和刮棱工作,然后第二电动滑轨15-3作用,将输送板96-3送至已完成压泡和刮棱工作的地盖4下方,通过第七升降气缸95-3驱动输送板96-3上升并夹持住地盖4输送直至出料,从而不仅有效实现了压泡和刮棱,且可方便快速出料,工作效率高。
如图38~图44所示,点胶装置400包括机架33-4,第三工作台1-4装于机架33-4上,机架33-4顶部装有胶桶34-4,以提供胶枪所需的胶体;第三工作台1-4上通过支柱2-4装有点胶输送模组,点胶输送模组上装有升降机构,以带动升降机构作前后左右移动,升降机构与胶枪连接,以带动胶枪作上下运动而完成点胶,位于胶枪下方的第三工作台1-4上布置有第三传送机构3-4,以对天地盒2-3进行传送。
点胶输送模组设有两组,分为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4、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4、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前后布置于第三工作台1-4上;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4、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均包括第一点胶机械横臂6-4、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在第三工作台1-4上两端均分别通过支柱2-4连接有第一点胶机械横臂6-4,第一点胶机械横臂6-4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布置,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端的第一点胶机械横臂6-4上,以使得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在第一点胶机械横臂6-4驱动下作前后移动,升降机构通过第一横臂滑块9-4连接于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上,以通过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驱动作左右移动。
由于白胶和热熔胶各有优势,因此胶枪采用了热熔胶胶枪11-4、白胶胶枪10-4,热熔胶凝固快,但易开胶;白胶凝固慢,但不易开胶,在本发明中设计采用了两种胶体胶枪实现点胶,则在仿酒瓶形状设计的吸塑置于地盖4中时,先通过热熔胶实现快速的定位稳固装配,而后通过白胶实现进一步的稳固,从而保证了产品整体的稳固性;升降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14-4、第二升降机构15-4,白胶胶枪10-4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4-4装于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4上,以通过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4带动白胶胶枪10-4在地盖4内四壁点胶,热熔胶胶枪11-4通过第二升降机构15-4装于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上,以通过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带动热熔胶胶枪11-4在地盖4底部点胶。
第一升降机构14-4、第二升降机构15-4均包括第一固定板16-4、第二固定板17-4,第一固定板16-4、第二固定板17-4均设置于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上方,第一固定板16-4上装有升降气缸18-4,升降气缸18-4的活塞杆穿过第一固定板16-4后与第二固定板17-4连接,第二固定板17-4底部与第一横臂滑块9-4连接,第一固定板16-4端部连接有导向杆19-4,导向杆19-4穿过第二固定板17-4后与设置于第二点胶机械横臂7-4下方的点胶板20-4连接,白胶胶枪10-4设置于第一升降机构14-4处的点胶板20-4底部,热熔胶胶枪11-4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15-4处的点胶板20-4底部。
点胶板20-4底部两端均装有两个胶枪,也就是说位于第一升降机构14-4处的点胶板20-4底部装有两个白胶胶枪10-4,位于第二升降机构15-4处的点胶板20-4底部装有两个热熔胶胶枪11-4;在两端胶枪之间的点胶板20-4底部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1-4,第一驱动电机21-4与主同步带轮22-4连接,对应两个胶枪位置处的点胶板20-4两端均设有从同步带轮23-4,主同步带轮22-4与从同步带轮23-4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24-4传动连接,两个从同步带轮23-4上均连接有第一转轴25-4,第一转轴25-4穿过点胶板20-4后与胶枪连接。
第三传送机构3-4包括装于第三工作台1-4底部的传送电机26-4,在第三工作台1-4上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布置有传送皮带27-4,天地盒2-3放置于传送皮带27-4上进行传送,传送皮带27-4通过传送电机26-4驱动传送,传送皮带27-4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限位件28-4,以通过相邻两个限位件28-4限位天地盒2-3;传送皮带27-4设有两组,两组传送皮带27-4之间通过连接轴29-4连接,连接轴29-4与传送电机26-4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30-4传动连接;在两组传送带之间的第三工作台1-4上设有呈U型的隔断架31-4,在隔断架31-4的起始端部为收缩口结构。
天地盒2-3包括粘接的天盖2、地盖4,位于天盖2处的第三工作台1-4上设有用于补偿天盖2与地盖4之间高度差的补偿机构,补偿机构包括沿天地盒2-3输送方向布置于第三工作台1-4上的等高块32-4,等高块32-4上罩设有罩框33-4,地盖4放置于传送皮带27-4上,天盖2置于罩框33-4的顶端面上。
点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天地盒2-3在完成贴衬及相应处理之后,天地盒2-3通过传送皮带27-4进行传送,即地盖4放置于传送皮带27-4上,天盖2置于罩框33-4的顶端面上,在传送到相应的点胶工位时,位于第一点胶输送模组4位置处的白胶胶枪10-4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以在地盖4内四壁进行点胶,在点胶过程中,两端的白胶胶枪10-4可在第一驱动电机21-4和第一同步带24-4传动下,实现相应地旋转,以能更好的实现点胶作业,且在每组点胶输送模组下实现了两个胶枪同步工作,加快了工作效率;随后在完成白胶点胶作业后,通过传送皮带27-4继续传送至下一点胶工位,即位于第二点胶输送模组5-4位置处的热熔胶胶枪11-4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以在地盖4内底部进行点胶,同样地,在点胶过程中,两端的热熔胶胶枪11-4可在第一驱动电机21-4和第一同步带24-4传动下,实现相应地旋转,以能更好的实现点胶作业,在完成两道点胶作业后,通过传送皮带27-4进行传送输出,最后,通过人工可将围框(图中未示出)或仿酒瓶形状设计的吸塑(图中未示出)方便地装配于地盖4中,并通过地盖4中的白胶和热熔胶胶体实现快速凝固,并可保证整体装配后的品质稳固性,不易开胶;至此,在完成两次点胶之后,天地盒完成整个包装流水线自动化过程,其中,本发明中天地盒的包装适用中高档酒盒包装。
实际包装中,通过靠近贴衬装置300位置处的点胶装置400,实现对地盖4内点胶,可帮助人工方便地将围框装配于地盖4中,随后通过后一工位的点胶装置400,实现对地盖4内再次点胶,可帮助人工方便地将仿酒瓶形状设计的吸塑(图中未示出)方便地装配于地盖4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8)

1.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用于天地盒的包装,所述天地盒包括天盖、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包括:
组合装置,用于将所述天盖、地盖的一外侧连接面粘接组合;
贴衬装置,设置于所述组合装置的后一工位上,所述贴衬装置包括粘胶机构,用于将衬纸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衬纸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粘胶机构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衬纸进行滚平、压泡和刮棱;
点胶装置,设置于所述贴衬装置的后一工位上,用于对所述地盖内进行点胶;
所述组合装置、贴衬装置、点胶装置相互之间均通过传输机构进行所述天地盒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用于传送天盖的第一传送带、用于传送反放地盖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天盖的一外侧连接面与外粘纸的粘贴面部分相粘贴,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之间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还设有地盖上料机构、天盖上料机构、组合机构,所述天盖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以将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天盖上料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地盖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以将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反放的所述地盖上料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组合机构与所述天盖外侧连接面上的所述外粘纸粘贴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盖上料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的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通过支架布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组合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在所述电动滑轨上连接有取料机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反放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取料机构送至所述组合机构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所述第一吸附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装于连接板两端,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滑块装于所述电动滑轨上,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在所述电动滑轨上运动,位于所述第二吸附单元下方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所述地盖的放料机构,反放的所述地盖通过所述第二吸附单元送至所述组合机构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均包括第一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吸附单元、第二吸附单元的所述第一组合升降气缸分别装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且所述第一组合升降气缸与用于吸附所述地盖的真空吸板连接;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放料板,所述放料板上通过四块挡板围成一个放置所述地盖的空间,所述第二吸附单元的所述真空吸板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挡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包括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料板,所述料板底部装有丝杆步进电机,所述丝杆步进电机的丝杆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布置,所述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平行布置的定位导向条,所述料板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末端紧邻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所述天盖送至所述料板上,并与所述定位导向条接触,与所述丝杠连接的螺母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推板,以在所述丝杆步进电机作用下将所述天盖推动至所述组合机构处;所述连杆的装配高度高于所述定位导向条的高度,所述推板呈倒L型,位于所述丝杆步进电机侧的所述料板上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容纳所述连杆移动的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包括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工作板,在所述工作板与所述第一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所述工作板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皮带输送机上输送带的容槽,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处的所述天盖被输送至所述输送带上,在所述天盖的位于粘有所述外粘纸一侧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装有第二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二组合升降气缸上连接有辊轮,以通过所述辊轮将所述外粘纸的剩余粘贴面粘于所述地盖的外侧连接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呈框型,在所述固定架内侧两端布置有导向轨,所述第二组合升降气缸上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两端装有连接块,所述辊轮装于两端的所述连接块之间,所述连接块通过导向块装于所述导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装有推送块,在所述固定架相对侧的所述工作板上装有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上开设有推送口,所述推送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推送块的尺寸;所述天盖上料机构处的所述天盖被输送至所述推送板与所述辊轮之间的所述输送带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还设有翻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组合机构的后一工位上,所述输送带铺设延伸至所述翻料机构位置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地盖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具有对所述地盖进行夹持的一对夹紧件,一对所述夹紧件分别设于位于所述地盖两端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翻转组件还具有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紧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采用的真空吸附板,以通过两端的所述真空吸附板吸附夹紧住所述地盖;所述驱动组件采用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伸缩端与相应侧的所述真空吸附板连接,以将吸附住所述地盖的所述真空吸附板进行180°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末端的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装配高度低于所述工作板的装配高度,位于所述缓冲板下方的所述第一工作台底部装有缓冲升降气缸,所述缓冲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缓冲板后与缓冲块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机构还包括输送模组,所述输送模组通过立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输送模组包括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分别通过立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两端,且与所述天地盒输送线同一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之间通过横臂滑块连接有搬运横梁,以使得所述搬运横梁在所述第一机械横臂、第二机械横臂驱动下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往复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所述天地盒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搬运横梁上的第三组合升降气缸,所述第三组合升降气缸与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两端均装有夹持组件,以夹持所述天盖和所述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气缸,每端的两个所述夹持气缸之间相对设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均与夹持板相连接,以通过两侧的所述夹持气缸驱动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夹持在所述天盖和所述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衬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所述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进料侧;所述衬纸处理机构位于所述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所述衬纸分为内连接衬纸、内衬纸;
所述粘胶机构包括:
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的进料侧,用于将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贴于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顶端面上;
内衬纸粘胶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将所述内衬纸粘贴于所述天盖的内底面上;
所述衬纸处理机构包括:
衬纸滚平机构,设置在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内衬纸进行滚平;
衬纸压泡刮棱机构,设置在所述衬纸滚平机构相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用于对粘贴于所述天地盒内的所述内衬纸、内连接衬纸分别进行压泡、刮棱。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台设置于机柜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方,所述第二电动滑轨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装于位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的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布置有进料机构,以用于所述天地盒进料,所述进料机构、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内衬纸粘胶机构、衬纸滚平机构依次共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共用所述第二电动滑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一升降座,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一升降座底面装有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驱动件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一夹持件,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以相互靠近,夹持在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内连接棱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内衬纸粘胶机构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相应的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在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进行所述内连接衬纸的传送粘贴,在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进行所述内衬纸的传送粘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胶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一粘胶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用于粘贴所述内连接衬纸;所述第一粘胶单元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用于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底面粘胶;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第一粘胶单元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依次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所述内衬纸粘胶机构包括第二夹持单元、第二粘胶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用于粘贴所述内衬纸;所述第二粘胶单元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用于在所述内衬纸底面粘胶;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第二粘胶单元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依次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二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二升降座,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二升降座底面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长度与所述内连接棱部的长度相同,所述夹持块底面开有与所述内连接棱部过盈夹持的夹持槽,并随着所述夹持块下降的过程,将所述内连接衬纸粘贴于所述内连接棱部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三升降气缸、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连接的第三升降座,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动滑轨上,所述第三升降座底部装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地盖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板底面两端均装有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连接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底面端部,并与所述地盖其中一端外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设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对侧的所述第一支板底面,所述第二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以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从而夹持住所述地盖其中一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布置有用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共用的移送机构,以进行衬纸的传送;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一储料盒,所述第一储料盒内储有叠放的多张所述内连接衬纸;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第一粘胶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一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连接衬纸通过所述移送机构移送至所述放置板上;
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二储料盒,所述第二储料盒内储有叠放的多张所述内衬纸;在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第二粘胶单元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盒,所述第二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衬纸通过所述移送机构移送至所述放置盒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内衬纸储料机构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电动滑轨,所述第三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一电动滑块连接有移送架,所述移送架两端分别装有第一移送升降气缸、第二移送升降气缸,所述第一移送升降气缸、第二移送升降气缸分别连接有第一真空吸板、第二真空吸板,所述第一真空吸板位于所述第一储料盒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第一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通过所述移送架移送至所述放置板上;所述第二真空吸板位于所述第二储料盒上方,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第二储料盒内的所述内衬纸后通过所述移送架移送至所述放置盒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四电动滑轨,所述第四电动滑轨的长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上方,所述第四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二电动滑块连接有第四升降气缸,所述第四升降气缸与第三真空吸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真空吸板位于所述放置板上方,所述第三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块传送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通过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五电动滑轨,所述第五电动滑轨的长度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位置处,所述第五电动滑轨上通过第三电动滑块连接有第五升降气缸,所述第五升降气缸与第四真空吸板相连接,所述第四真空吸板位于所述放置盒上方,所述第四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盒中的所述内衬纸后通过所述第三电动滑块传送至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一粘胶单元、第二粘胶单元均包括喷胶枪、胶体收集槽、胶辊,所述第一粘胶单元的所述胶体收集槽置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粘胶单元的所述胶体收集槽置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邻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胶辊分为第一胶辊、第二胶辊,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呈上下布置于所述胶体收集槽内,且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相接触,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通过第一齿轮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动作而带动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下方,所述喷胶枪设置于位于所述胶体收集槽一端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以向所述第一胶辊、第二胶辊之间接触部位喷射胶体;所述第三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板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后传送至所述第一粘胶单元的所述第一胶辊处,在对所述内连接衬纸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处;所述第四真空吸板吸附所述放置盒中的所述内衬纸后传送至所述第二粘胶单元的所述第一胶辊处,在对所述内衬纸底面滚胶后再次传送至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上方,并通过第五升降气缸驱动而带动所述第四真空吸板下降,将所述内衬纸粘贴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处的所述天盖底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下方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所述天地盒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放置所述天地盒,且在位于所述天地盒的天盖位置处的所述定位槽中设有第一垫块,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与所述放置板之间、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与所述放置盒之间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设有毛刷机构,所述毛刷机构包括毛刷轮及驱动所述毛刷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连接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连接衬纸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毛刷轮相接触;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衬纸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毛刷轮相接触;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储料盒、第二储料盒两端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设置有第一挡板;两端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腰形孔,两端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的两端的所述腰形孔之间连接有挡杆,所述第一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连接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连接衬纸另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连接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挡杆相接触;所述第二真空吸板吸附所述内衬纸,且使得所述内衬纸另一端端部与位于所述内衬纸储料机构处的所述挡杆相接触;在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检测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以用于检测所述衬纸的堆叠高度。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三支架,对应所述天盖位置处的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滚平所述内衬纸的衬辊,所述衬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推拉驱动组件,所述推拉驱动组件与所述衬辊相连接,用于推拉所述衬辊在所述天盖的内底面进行滚平;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与所述推拉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拉驱动组件升降;
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升降气缸,所述第三支架顶端设有第二支板,所述第六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推拉驱动组件相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驱动组件包括推拉座及装于所述推拉座底面的推拉气缸,所述推拉座与所述第六升降气缸相连接,所述推拉座底面装有连接座,所述衬辊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推拉气缸相连接;沿所述推拉气缸推拉方向的所述推拉座底面设有第一导轨,所述连接座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连接座底面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衬辊包括辊轴及套装于所述辊轴上的套辊,所述辊轴连接于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所述输送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地盖的宽度,所述第二电动滑轨设置于所述输送槽下方的所述机柜内,所述第二电动滑轨上通过第四电动滑块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装有第七升降气缸,所述第七升降气缸与输送板相连接,以将所述输送板顶升于所述输送槽中,所述输送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输送槽的宽度;所述输送板顶升于所述输送槽中时,所述输送板与所述第二工作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板两端装有第二夹持板,通过两端的所述第二夹持板夹持于所述地盖的两端外壁,并通过所述第二电动滑轨作用进行天地盒输送。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底面装有压泡机构、刮棱机构,所述压泡机构、刮棱机构相邻设置,所述压泡机构包括压块,通过所述压块对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内底面上的所述内衬纸实现压泡,所述刮棱机构包括刮棱件,通过所述刮棱件的刮棱面对所述天地盒的内连接棱部顶端面上的所述内连接衬纸实现刮棱。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棱机构包括皮带输送组件,所述刮棱件采用的滚轮,所述皮带输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底面,所述固定板底面两端装有第二齿轮,两端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驱动电机与一端的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接,位于所述内连接棱部位置处的一侧所述皮带上连接有刮棱座,所述刮棱座底面两端装有第二连接块,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皮带输送所述滚轮作用于所述内连接棱部表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皮带输送方向的所述固定板底面装有第二导轨,所述刮棱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八升降气缸,所述第四支架顶端设有第三支板,所述第八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三支板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天地盒的地盖位置处的所述支撑座底面还装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与所述刮棱机构、压泡机构依次相邻设置,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板、第一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底端部,所述第一推送气缸连接于所述推送板上,且所述第一推送气缸与第一推板相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推板向所述天盖方向推送,直至与所述地盖的内壁面相接触。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相对侧的所述第二工作台面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推送气缸,所述第二推送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推送气缸连接有辅助板,以推送所述辅助板而使得天地盒达到指定位置,实现天地盒定位。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均分别设有第二垫块,位于所述衬纸滚平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衬辊下方,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位于所述衬纸压泡刮棱机构处的所述第二垫块位于所述压块下方,以补偿所述天地盒的天盖、地盖之间的高度差。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设有两台,且依次设置于所述贴衬装置的后一工位上,在前的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地盖内壁点胶,以粘装围框;在后的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地盖内壁再次点胶,以粘装吸塑;
两台所述点胶装置均包括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上通过支柱装有点胶输送模组,所述点胶输送模组上装有升降机构,以带动所述升降机构作前后左右移动,所述升降机构与胶枪连接,以带动所述胶枪作上下运动而完成点胶,位于所述胶枪下方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布置有第三传送机构,以对天地盒进行传送。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输送模组设有两组,分为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前后布置于所述第三工作台上。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均包括第一点胶机械横臂、第二点胶机械横臂,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两端均分别通过所述支柱连接有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上,以使得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在所述第一点胶机械横臂驱动下作前后移动,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第一横臂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驱动作左右移动。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枪分为热熔胶胶枪、白胶胶枪,所述升降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白胶胶枪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装于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点胶输送模组带动所述白胶胶枪在所述天地盒内四壁点胶,所述热熔胶胶枪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装于所述第二点胶输送模组上,以通过所述第二点胶输送模组带动所述热熔胶胶枪在所述天地盒底部点胶。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与所述第一横臂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端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后与设置于所述第二点胶机械横臂下方的点胶板连接,所述白胶胶枪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处的所述点胶板底部,所述热熔胶胶枪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处的所述点胶板底部。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板底部两端装有两个所述胶枪,在两端所述胶枪之间的所述点胶板底部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同步带轮连接,对应两个所述胶枪位置处的所述点胶板两端均设有从同步带轮,所述主同步带轮与所述从同步带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同步带轮上均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点胶板后与所述胶枪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装于所述第三工作台底部的传送电机,在所述第三工作台上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有传送皮带,所述天地盒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上进行传送,所述传送皮带通过所述传送电机驱动传送,所述传送皮带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限位件,以通过相邻两个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天地盒。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皮带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传送皮带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送电机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在两组所述传送带之间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有呈U型的隔断架,在所述隔断架的起始端部为收缩口结构。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天盖处的所述第三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补偿所述天盖与所述地盖之间高度差的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沿所述天地盒输送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三工作台上的等高块,所述等高块上罩设有罩框,所述地盖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上,所述天盖置于所述罩框的顶端面上。
48.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采用的皮带运输机,在所述组合装置、贴衬装置以及两台所述点胶装置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皮带运输机。
CN202210013905.7A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Active CN114311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3905.7A CN11431182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3905.7A CN11431182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829A true CN114311829A (zh) 2022-04-12
CN114311829B CN114311829B (zh) 2023-07-28

Family

ID=8102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3905.7A Active CN11431182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829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0806A (en) * 1950-10-05 1955-11-23 Louis Alain Pellete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paper bags
AU2008200548B1 (en) * 2008-02-06 2008-06-05 Reginald Charles Bourne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nally Lining an Elongate Member
CN105109097A (zh) * 2015-09-02 2015-12-02 刘定 一种自动内衬制盒机
CA2889123A1 (en) * 2015-03-13 2016-09-13 Madovar Packaging Inc. Box with reinforcement ring
CN207758235U (zh) * 2018-01-10 2018-08-24 东莞市品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生产的干燥一体式粘盒机
CN108582869A (zh) * 2018-02-14 2018-09-28 温州高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密度板制盒机及其制盒方法
CN108859393A (zh) * 2018-06-15 2018-11-23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盒全自动丝印贴卡工艺方法及设备
CN109049846A (zh) * 2018-07-05 2018-12-21 广东力顺源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涂胶贴衬、压泡成型一体机
CN109094102A (zh) * 2018-09-30 2018-12-28 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盒胚点胶装侧板机
CN208712097U (zh) * 2018-08-24 2019-04-09 东莞触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装置
CN209813228U (zh) * 2019-03-22 2019-12-20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用条盒的内盒贴内衬纸装置
CN110667924A (zh) * 2019-11-04 2020-01-10 科巴特(深圳)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的包装设备和包装成型工艺
CN210881092U (zh) * 2019-07-31 2020-06-30 苏州和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纸板自动粘贴装置
CN211488365U (zh) * 2019-12-06 2020-09-15 城步苗族自治县银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牛皮纸上胶机
CN112549632A (zh) * 2020-12-23 2021-03-26 深圳市国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酒盒顶盖成型机
CN213733686U (zh) * 2020-09-01 2021-07-20 浙江劲刚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纸盒装盖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0806A (en) * 1950-10-05 1955-11-23 Louis Alain Pellete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paper bags
AU2008200548B1 (en) * 2008-02-06 2008-06-05 Reginald Charles Bourne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nally Lining an Elongate Member
CA2889123A1 (en) * 2015-03-13 2016-09-13 Madovar Packaging Inc. Box with reinforcement ring
CN105109097A (zh) * 2015-09-02 2015-12-02 刘定 一种自动内衬制盒机
CN207758235U (zh) * 2018-01-10 2018-08-24 东莞市品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包装盒生产的干燥一体式粘盒机
CN108582869A (zh) * 2018-02-14 2018-09-28 温州高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密度板制盒机及其制盒方法
CN108859393A (zh) * 2018-06-15 2018-11-23 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盒全自动丝印贴卡工艺方法及设备
CN109049846A (zh) * 2018-07-05 2018-12-21 广东力顺源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涂胶贴衬、压泡成型一体机
CN208712097U (zh) * 2018-08-24 2019-04-09 东莞触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装置
CN109094102A (zh) * 2018-09-30 2018-12-28 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盒胚点胶装侧板机
CN209813228U (zh) * 2019-03-22 2019-12-20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用条盒的内盒贴内衬纸装置
CN210881092U (zh) * 2019-07-31 2020-06-30 苏州和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纸板自动粘贴装置
CN110667924A (zh) * 2019-11-04 2020-01-10 科巴特(深圳)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的包装设备和包装成型工艺
CN211488365U (zh) * 2019-12-06 2020-09-15 城步苗族自治县银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牛皮纸上胶机
CN213733686U (zh) * 2020-09-01 2021-07-20 浙江劲刚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纸盒装盖机
CN112549632A (zh) * 2020-12-23 2021-03-26 深圳市国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酒盒顶盖成型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贾凯;汪胜;: "礼品盒打样制程工艺分析与控制(一)", 印刷杂志, no. 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829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9944B (zh) 多规格纸纱复合袋自动糊底机
CN107161714B (zh) 太阳能板包装材料移栽机
CN110756395A (zh) 一种全自动lcd点胶机
CN110979873A (zh) 一种自动面膜包装机
CN113400713B (zh) 一种酒具盒内托成型机
CN111804500A (zh) 一种纸盒制作用的便捷涂胶装置
CN114311829B (zh) 一种纸盒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CN112793837A (zh) 一种纸塑包装及装盒生产线
CN210191972U (zh) 月饼包装生产线的内盒供给装置
CN215704582U (zh) 一种酒具盒内托成型机
CN114148571B (zh) 一种胶瓶装箱装置
CN116280424A (zh) 一种鲜椒豆瓣酱用真空包装机
CN108438301B (zh) 一种软包放嘴放纸板一体机
CN116101562A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一体机
CN114308545A (zh) 一种用于酒盒的点胶设备
CN210943817U (zh) 饲料添加剂移送码垛装置
CN211253175U (zh) 纸板翻板机错位堆码机构
CN219565602U (zh) 一种包装机纸托存放机构
CN220720447U (zh) 一种围条装配机
CN117682176A (zh) 一种双层书型香烟硬质条盒自动包装机及工作方法
CN112090691A (zh) 一种贴片型led双头双轨点胶设备
CN118062375A (zh) 用于双层书型香烟硬质条盒的香烟装填机构及工作方法
CN115742552B (zh) 一种纸箱印刷装置
CN211391956U (zh) 一种自动面膜包装机
CN216230935U (zh) 一种酒盒多个辅料件的自动过胶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utomated packaging assembly line for paper box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28

Pledgee: Jiangyin branch of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JIANGSU XINC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20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