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632B - 纸膜覆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纸膜覆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632B
CN114311632B CN202210250506.2A CN202210250506A CN114311632B CN 114311632 B CN114311632 B CN 114311632B CN 202210250506 A CN202210250506 A CN 202210250506A CN 114311632 B CN114311632 B CN 114311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ller
driving
top cov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0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1632A (zh
Inventor
傅秋佳
沈永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05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1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6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0130 priority patent/WO202316907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膜覆合设备。一种纸膜覆合设备包括辊筒,用以输送薄膜,且辊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与辊筒内部连通的开口;顶盖组件,设于开口处,且顶盖组件能够沿着辊筒的径向伸出开口以突出辊筒的外壁,并将开口处的薄膜沿着辊筒的径向顶起,以使薄膜与纸板的长度比大于1;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顶盖组件连接,用以驱动顶盖组件沿着辊筒的径向运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顶盖组件连接,用以调节顶盖组件与辊筒之间在辊筒的径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薄膜与纸板的长度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任意薄膜与纸板长度之比的覆合,产品适应性广。

Description

纸膜覆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纸膜覆合设备。
背景技术
纸膜覆合包装在应用于一定高度的产品包装时,需要在纸膜覆合生产阶段实现膜比纸长。纸膜覆合包装及产品包装示意图如图10所示,薄膜的两端与粘胶区域进行粘贴,但是薄膜的长度要大于纸板的长度,这样才能在薄膜与纸板之间放置物品。目前业内纸膜局部覆合多为采用吸膜辊筒实现膜纸比1:1覆合即等长覆膜。对于能实现不等长覆膜如膜纸比大于1:1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业内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传送带速度差的形式,利用两个传送带的速度差实现薄膜的堆叠,其完全抛弃了业内通用的吸膜辊筒方向;此方案是能够实现吸膜辊筒的在非等长覆膜与等长覆膜的不停机切换的;但是此方案需要包装生产商完全重建一条新的生产设备,抛弃原先业内通用的在等长覆膜上采用的吸膜辊筒的方式,耗费巨大,且无法任意调节膜纸比。
第二个方案是在业内吸膜辊筒的方式上,利用凸凹原理,在上下两个辊筒上分别装凸起与凹槽,通过凸凹配合来实现薄膜与纸之间非等长覆膜。但是以两个吸膜辊筒的凹凸配合来实现不等长覆膜,在面对需要进行等长覆膜时,必须产线停机以更换回传统的辊筒,也会造成巨大的生产设备耗费,由于凸起凸出的高度以及凹槽的深度尺寸固定,因此该方案同样无法任意调节膜纸比。
因此,如何将非等长覆膜的设计方案,既落地在包装生产商所采用的业内吸膜辊筒的设计方向上,又可以解决在传统等长覆膜与现有不等长覆膜之间无法不停机更换的问题,就成了制约包装行业升级迭代的关键技术。
进一步地,如何在无需更换辊筒等设备的前提下实现膜纸长度比例的任意调节,以进一步扩大纸膜覆合设备的应用范围,是包装行业升级迭代的痛点所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纸膜覆合设备,该纸膜覆合设备能够在不停机时切换等长覆膜和不等长覆膜的模式,且在非等长覆膜模式下纸膜比例任意可调。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膜覆合设备,用以将纸板与薄膜覆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膜覆合设备包括:辊筒,用以输送薄膜,且所述辊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沿所述辊筒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辊筒内部连通的开口;顶盖组件,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顶盖组件能够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伸出所述开口以突出所述辊筒的外壁,并将所述开口处的薄膜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顶起,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大于1;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盖组件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当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盖组件顶起并突出所述辊筒的外壁时,所述顶盖组件处于顶起状态,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大于1,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盖组件回复至不突出于所述辊筒的外壁时,所述顶盖组件处于收起状态,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等于1;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当所述顶盖组件处于顶起状态时,所述调节组件用以改变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辊筒之间在所述辊筒的径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顶盖组件沿辊筒的径向运动,将顶盖组件沿辊筒径向伸出开口以使得顶盖组件突出于辊筒的外壁,从而将薄膜顶起,实现薄膜的延长;同时,结合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顶盖组件与辊筒之间在辊筒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被调节,进而改变顶盖组件将薄膜顶起的高度;实现薄膜的任意长度顶起,即实现任意的薄膜长度与纸板长度之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纸膜覆合设备还包括吸附件以及盖片组件;所述辊筒的外壁周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顶盖组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吸附件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孔及所述第二排气孔将薄膜吸附于所述辊筒的外壁;所述盖片组件设于所述辊筒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并覆盖所述第二排气孔。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盖片组件的设置,从而实现对第二排气孔的覆盖,以此解除吸附件对开口处的薄膜吸附,从而顶盖组件的运动将开口处的薄膜顶起。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顶盖组件、所述盖片组件分别与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顶盖组件之间,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顶盖组件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以及第二轨迹槽;所述调节组件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槽内并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下在所述第一轨迹槽内运动,以使所述顶盖组件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
所述盖片组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槽内并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能够在所述第二轨迹槽内运动,以使所述盖片组件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盖片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单元以及第二传动单元;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所述盖片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盖片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下异步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三传动单元以及第四传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单元连接;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三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所述盖片组件与所述第四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四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动调节组件或自动调节组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往所述辊筒的径向延伸,所述顶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顶盖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锁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辊筒的径向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位置;所述顶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至少其中一个调节位置连接;
所述锁紧件用于将调节后的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锁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所述顶盖组件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锁紧件穿设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配合孔,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在非等长覆膜模式时,即需延长薄膜时,驱动组件驱动顶盖组件沿辊筒的径向运动,将顶盖组件沿辊筒径向伸出开口以使得顶盖组件突出于辊筒的外壁,从而将薄膜顶起,实现薄膜的延长;若需调节纸膜比,仅需通过调节组件调节顶盖组件与辊筒之间在辊筒径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顶盖组件将薄膜顶起的高度,如此无需更换设备便能够任意调节薄膜的长度,实现任意的膜纸比;在等长覆膜模式时,即当不需要延长薄膜时,将驱动组件驱动顶盖组件盖设在开口处,以使得顶盖组件与辊筒拼接形成辊筒的外侧面而不突出于辊筒的外壁,如此薄膜不被顶盖组件顶起,实现膜纸等长。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能够生产膜纸比为1:1即膜纸等长的产品,也能生产膜纸比大于1:1即膜纸不等长的产品,且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等长覆膜模式和非等长覆膜模式的自由切换,尤其是能够任意调节膜纸比,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顶盖组件将薄膜顶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图5中驱动件组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顶盖组件将薄膜顶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省略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10为纸膜覆合成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薄膜延长后与纸板覆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纸膜覆合设备;101、薄膜;102、纸板;10、辊筒;11、开口;12、筒体;13、筒盖;14、第一排气孔;20、顶盖组件;21、第二排气孔;22、盖体;221、连接段;222、顶起段;23、连接杆;30、驱动组件;31、驱动单元;311、第一驱动件;312、第二驱动件;313、第三驱动件;32、传动单元;32a、第一传动单元;32b、第二传动单元;32c、第三传动单元;32d、第四传动单元;321、第一轨迹槽;322、第二轨迹槽;323、第一主动轮;324、第一从动轮;325、从动轴;326、第二主动轮;327、第二从动轮;40、调节组件;40a、自动调节组件;40b、手动调节组件;41、第一连接件;411、滑槽;42、第四驱动件;43、第二连接件;44、锁紧件;50、吸附件;60、盖片组件;61、盖片;62、第三连接件;70、输送组件;71、第一滚筒;72、第二滚筒;73、第三滚筒;80、分切组件;81、分切刀;90、传送组件;91、支架;92、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纸膜覆合设备100,该纸膜覆合设备用以将薄膜101与纸板102进行覆合,从而得到一个能够包装产品的纸膜包装物。在这里,产品可以是立体的监控器等。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纸膜覆合设备100包括辊筒10、顶盖组件20、驱动组件30以及调节组件40,其中,辊筒10用于传送薄膜101,且辊筒10的外壁上开设有沿辊筒10轴向延伸并与辊筒10内部连通的开口11。顶盖组件20设于开口11处,并且,顶盖组件20能够沿着辊筒10的径向伸出开口11,从而使得顶盖组件20突出辊筒10的外壁,此时顶盖组件20处于顶起状态。从而,在送辊筒10输送薄膜101时,顶盖组件20沿辊筒10的径向伸出,将开口11处的薄膜101沿着辊筒10的径向顶起,使得薄膜101被拉长,以实现与纸板102不等长的加工。当顶盖组件20回复至初始位置(顶盖组件20未伸出的开口11)时,此时顶盖组件20处于收起状态,薄膜101在辊筒10的输送下继续运动至下一个位置处并与纸板102进行覆合,从而实现薄膜101与纸板102等长。驱动组件30与顶盖组件20连接,用以驱动顶盖组件20沿着辊筒10的径向运动,即顶盖组件20的运动是受驱动组件30控制,当驱动组件30驱动顶盖组件20顶起至处于顶起状态时,薄膜101的长度得到延长,以使薄膜101与纸板102的长度比大于1,当驱动组件30驱动顶盖组件20回复至收起状态时,以使薄膜101与纸板102的长度比等于1。调节组件40与顶盖组件20连接,当顶盖组件20处于顶起状态时,调节组件40用以改变顶盖组件20与辊筒10之间在辊筒10的径向的相对位置,从而控制并调节顶盖组件20能够沿着辊筒10径向顶起薄膜的高度,以调节薄膜101与纸板102的长度比。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100,当需要延长薄膜101时,驱动组件30驱动顶盖组件20沿辊筒10的径向运动,将顶盖组件20沿辊筒10径向伸出开口11以使得顶盖组件20突出于辊筒10的外壁,从而将薄膜101顶起,实现薄膜101的延长;若需调节纸板102长度与薄膜101比,仅需通过调节组件40调节顶盖组件20与辊筒10之间在辊筒10径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顶盖组件20将薄膜101顶起的高度,以此实现任意比例的纸板102长度与薄膜101比。同时,通过调节组件40能够进一步调节顶盖组件20顶起薄膜101高度,从而在不更换设备的条件下调节膜纸比。当不需要延长薄膜101时(在等长覆膜模式),驱动组件30驱动顶盖组件20盖设在开口11处,以使得顶盖组件20与辊筒10拼接形成辊筒10的外侧面而不突出于辊筒10的外壁,如此薄膜101不被顶盖组件20顶起,实现薄膜101与纸板102等长。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100不仅能够生产纸板102与薄膜101长度之比为1:1,即膜纸等长的产品;也能生产薄膜101与纸板102长度之比大于1:1,即薄膜101与纸板102不等长的产品,且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等长覆膜模式和非等长覆膜模式的自由切换,尤其是能够任意调节薄膜101与纸板102之比,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如图2所示,辊筒10呈圆柱形,辊筒10的外壁可以理解为辊筒10与薄膜101接触的外表面。开口11沿辊筒10轴向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薄膜101的宽度进行设置。辊筒10包括筒体12以及筒盖13,筒盖13盖设于筒体12的一端,开口11沿着轴线方向贯穿筒体12。
如图2及图8所示,纸膜覆合设备100还包括吸附件50以及盖片组件60;辊筒10的外壁周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4,顶盖组件2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21;吸附件50通过第一排气孔14及第二排气孔21将薄膜101吸附于辊筒10的外壁;盖片组件60设于辊筒10内并与驱动组件30连接,以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运动并覆盖第二排气孔21。当需要将开口11处的薄膜101沿着辊筒10的径向顶起时,驱动组件30驱动盖片组件60将第二排气孔21覆盖,使得顶盖组件20对薄膜101的吸力被切断,从而使得开口11处的薄膜101处被释放,从而顶盖组件20将薄膜101顶起。
在一实施例中,吸附件50采用抽气泵或者真空泵,吸附件50启动后通过第一排气孔14和第二排气孔21不断将空气吸入辊筒10内部,使辊筒10的内部相对辊筒10的外部形成负压,从而将薄膜101吸附在辊筒10的外壁上。同时,辊筒10通过第一排气孔14对薄膜101产生吸力,如此辊筒10能够吸附薄膜101并进行传送。当然,吸附件50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产生吸力的设备。另外,辊筒10也可以采用吸气辊,此时吸附件50与辊筒10共同形成吸气辊,以此减少单独部件的使用,减少安装工艺及加工成本。
如图2至图4所示,顶盖组件20包括盖体22以及连接杆23,盖体22的形状与开口11的形状相互适配,盖体22盖设于开口11处。连接杆23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0连接,另一端与盖体22连接。从而驱动组件30带动连接杆23运动,从而带动盖体22伸出开口11并将薄膜101顶起。当不需要顶起薄膜101时,盖体22处于初始位置,即位于开口11处,并且盖体22的外表面与辊筒10的外表面是齐平的。
作为优选地,盖体22设置呈弧形,弧形盖体22的圆心与筒体的圆心重合设置,并且弧形盖体22位于辊筒10的圆周上,如此,在盖体22不工作时,可以与辊筒10形成一个整体,即构成一个完整的辊筒10外周面,结构更加紧凑,提供空间利用率。
如图2及图4所示,盖体22包括连接段221以及顶起段222,顶起段222的形状与开口11的形状及大小均适配。顶起段222用于将薄膜101顶起,第二排气孔21开设与顶起段222上。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吸附件50对薄膜101的吸附稳定性,第二排气孔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排气孔21沿着顶起段222的长度方向(即辊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位于顶起段222处的薄膜101可以多处受到吸附件50的吸附作用。
作为优选地,多个第二排气孔21间隔均匀的设置。如此,使得薄膜101的多处受到的吸附力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杆23位于辊筒10的外部,连接段221也位于辊筒10的外部,且连接段221的一端与顶起段222的一端连接,连接段22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3远离驱动组件30的一端连接。如此,可以减少连接杆23以及连接段221对辊筒10内部空间的占用以及影响对辊筒10内运动部件的干涉。并且,连接杆23的本身的长度或者连接杆23能够沿着辊筒10径向运动的长度,是影响顶起段222顶起薄膜101高度的因素,而这里将连接杆23设置在辊筒10的外部,其沿着辊筒10径向方向延伸的长度可以不受辊筒10内尺寸的限制,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长度的设置。
如图2至图7所示,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单元31以及传动单元32,传动单元32连接于驱动单元31,顶盖组件20、盖片组件60分别与传动单元32连接。驱动单元31通过传动单元32分别带动顶盖组件20、盖片组件60作相应的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动单元32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321以及第二轨迹槽322。顶盖组件20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轨迹槽321内并在驱动单元31带动下在第一轨迹槽321内运动,以使顶盖组件20的另一端沿着辊筒10的径向运动。盖片组件60的一端限位于第二轨迹槽322内并在驱动单元31带动能够在第二轨迹槽322内运动,以使盖片组件60的另一端沿着辊筒10的径向运动。
作为优选地,第一轨迹槽321以及第二轨迹槽322分别呈弧形或者条形,第一轨迹槽321一端靠近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另一端往远离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一轨迹槽321的延伸方向与传动单元3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在传动单元32转动时,顶盖组件20从靠近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往远离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的一端运动,从而使得顶盖组件20伸出开口11并将开口11处的薄膜101顶起;反之,也可以实现顶盖组件20的复位。同样,第二轨迹槽322一端也是靠近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另一端往远离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轨迹槽322的延伸方向与传动单元3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在传动单元32转动时,盖片组件60从靠近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往远离传动单元32的转动中心的一端运动,从而使得盖片组件60靠近辊筒10或者顶盖组件20运动,并将第一排气孔14或者第二排气孔21覆盖;反之,也可以解除对第一排气孔14或者第二排气孔21的覆盖。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顶盖组件20、盖片组件60在驱动单元31的驱动下进行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31包括第一驱动件311,传动单元32包括第一传动单元32a以及第二传动单元32b;顶盖组件20与第一传动单元32a连接,并在第一传动单元32a的带动下运动;盖片组件60与第二传动单元32b连接,并在第二传动单元32b的带动下运动。具体地,第一轨迹槽321开设于第一传动单元32a上,第二轨迹槽322开设于第二传动单元32b上。第一传动单元32a和第二传动单元32b相互独立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32a可以设置为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者曲柄摇杆等结构。示例性,第一传动单元32a设置为齿轮传动结构;并且以齿轮传动结构为阐述对象,具体阐述第一传动单元32a与驱动单元31a以及顶盖组件2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动作原理。
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单元32a包括第一主动轮323、第一从动轮324以及从动轴325,第一主动轮323设于第一驱动件311的输出轴上。从动轴325转动地安装于辊筒10内,具体可以转动地安装在筒盖13上。从动轴325的轴线可以与辊筒10的轴线重合或者平行。第一从动轮324固定在从动轴325上,并与第一主动轮323啮合。第一轨迹槽321开设在第一从动轮324上,第一轨迹槽321一端靠近第一从动轮324的转动中心,另一端往远离第一从动轮324的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连接杆23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轨迹槽321上。从而,当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主动轮323转动时,第一主动轮323带动第一从动轮324运动,第一从动轮324带动连接杆23在第一轨迹槽321运动,进而使得连接杆23沿着辊筒10的径向方向运动。如此,连接杆23带动盖体22伸出开口11并将开口11处的薄膜101顶起。
第二传动单元32b可以设置为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者曲柄摇杆等结构。示例性,第二传动单元32b也设置为齿轮传动结构,并且以齿轮传动结构为阐述对象,具体阐述第二传动单元32b分别与驱动单元31a以及盖片组件6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动作原理。
如图3所示,第二传动单元32b包括第二主动轮326以及第二从动轮327,第二主动轮326固定于第一驱动件311的输出轴上,从而与第一主动轮323共用一个动力源,从而使得第二主动轮326与第一主动轮323之间同步运动。第二从动轮327固定在从动轴325上,从而与第一从动轮324共用一根轴,并且第二从动轮327与第二主动轮326之间啮合。如此,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加工工艺以及成本,并且也可以使得整个传动单元32结构的紧凑;同时,在共用一根从动轴325的情况也能够使得第一从动轮324与第二从动轮327之间运动更加同步。
第二轨迹槽322开设在第二从动轮327上,第二轨迹槽322一端靠近第二从动轮327的转动中心,另一端往远离第二从动轮327的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盖片组件60的一端被限位于第二轨迹槽322内。当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二主动轮326转动时,第二主动轮326带动第二从动轮327运动,第二从动轮327带动盖片组件60在第二轨迹槽322运动,进而使得盖片组件60沿着辊筒10的径向运动,如此实现盖片组件60对第一排气孔14和/或第二排气孔21的覆盖或者解除对第一排气孔14和/或第二排气孔21的覆盖。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从动轮327与第一从动轮324采用的供用同一根从动轴325使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从动轮327与第一从动轮324也可以不共用同一根轴,此时只需要给第二从动轮327单独设置一根转轴即可,其方案与第一传动单元32a中的从动轴325类似,故在此具体方案就不在赘述。
如图5至图8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顶盖组件20、盖片组件60在驱动单元31的驱动下进行异步运动,即顶盖组件20、盖片组件60的运动单独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单元31包括第二驱动件312以及第三驱动件313,传动单元32包括第三传动单元32c以及第四传动单元32d;第二驱动件312与第三传动单元32c连接,第三驱动件313与第四传动单元32d连接。作为优选地,第二驱动件312与第三驱动件313相对布设于两侧。如此设置,可以避免两者运动上的干涉。顶盖组件20与第三传动单元32c连接,并在第三传动单元32c的带动下运动;盖片组件60与第四传动单元32d连接,并在第四传动单元32d的带动下运动。如此,顶盖组件20和盖片组件60受单独的驱动件控制。
具体地,在这里,如图6所示,第一轨迹槽321开设于第三传动单元32c上,第二轨迹槽322开设于第四传动单元32d上。顶盖组件20和盖片组件60分别在第二驱动件312以及第三驱动件313的驱动下,在对应的第一轨迹槽321、第二轨迹槽322中进行相应的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传动单元32c可以设置为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者曲柄摇杆等结构。示例性,第三传动单元32c设置为齿轮传动结构。在这里,第三传动单元32c与第一传动单元32a的结构基本相同,也是包括第一主动轮323、第一从动轮324以及从动轴325。因此,其相同之处可以参考上述对于第一传动单元32a的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第四传动单元32d可以设置为齿轮传动、带传动或者曲柄摇杆等结构。示例性,第四传动单元32d设置为齿轮传动结构。在这里,第四传动单元32d与第二传动单元32b的结构基本相同,也是包括第二主动轮326、第二从动轮327。因此,其相同之处可以参考上述对于第二传动单元32b的描述,在此不在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主动轮326是设置在第三驱动件313上,其受第三驱动件313驱动。从而,第三驱动件313驱动第二主动轮326运动,第二主动轮326带动第二从动轮327运动,第二从动轮327进而带动盖片组件60进行运动。如此,实现顶盖组件20和盖片组件60之间的单独驱动。
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40可以设置于传动单元32与顶盖组件20之间,且调节组件40一端与传动单元32连接,另一端与顶盖组件20连接,传动单元32带动调节组件40和顶盖组件20运动。即在这里,顶盖组件20的运动需要通过调节组件40的传递实现。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也可以不设置在传动单元32与顶盖组件20之间,此时顶盖组件20与传动单元32连接,调节组件40也是单独的与顶盖组件20连接。
可选地,如图2及图5所示,调节组件40包括自动调节组件40a或手动调节组件40b。自动调节组件40a即通过自动的方式实现对顶盖组件20位置的调节。手动调节组件40b即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实现对顶盖组件20位置的调节。在这里,具体哪一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设置为自动调节组件40a。示例性的,自动调节组件40a包括第一连接件41以及第四驱动件42;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0连接,另一端往辊筒10的径向延伸,顶盖组件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1活动连接;第四驱动件42与顶盖组件20连接,并能够自动地带动顶盖组件20沿第一连接件41的延伸方向相对第一连接件41运动。当然,第四驱动件4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根据需求自行对顶盖组件20位置的调节,尤其重要的是,通过第四驱动件42能够自动且连续的调节顶盖组件20沿辊筒10径向顶起的高度,如此能够在产线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对薄膜101顶起高度的任意调节,产线不停机明显降低了调节难度,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具体地,第四驱动件42可以采用气缸、丝杆或者滑轨等结构。示例性的,第四驱动件42设置为气缸,第一连接件41上开设有滑槽411,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限位于第一轨迹槽321内,另一端沿着辊筒10的径向延伸。连接杆23滑动地设置在滑槽411内,气缸与连接杆23连接,从而驱动连接杆23在滑槽411内滑动至预定位置。
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设置为手动调节组件40b。具体地,手动调节组件40b包括第二连接件43以及锁紧件44,第二连接件43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0连接,另一端沿辊筒10的径向延伸;顶盖组件20与第二连接件43连接,并且能够相对第二连接件43运动,以调节顶盖组件20在第二连接件43上的位置;锁紧件44用以将调节后的顶盖组件20锁紧于第二连接件43上或者解除对顶盖组件20的锁止,以使顶盖组件20能够相对第二连接件43运动。
可选地,沿着第二连接件43的延伸方向,第二连接件4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位置;顶盖组件20可以通过锁紧件44固定于任意一个调节位置上从而实现顶盖组件20在第二连接件43上位置的调节,从而改变顶盖组件20能够顶起薄膜101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沿着第二连接件43的延伸方向,第二连接件43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图未示),至少一个连接孔形成一个调节位置。连接杆23上开设有配合孔(图未示),沿着第二连接件43的延伸方向,调节连接杆23以使配合孔与不同的连接孔配合,在连接杆23位置调节完成后,锁紧件44的一端穿设连接孔、配合孔,从而将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件43之间锁紧,以此实现顶盖组件20整体位置的调节。在这里,锁紧件44可以设置为销钉、螺栓等紧固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43与连接杆23之间也可以组成一个伸缩杆,即第二连接件43与连接杆23之间相互套接,连接杆23可以相对第二连接件43伸缩运动,从而也可以实现连接杆23在第二连接件43上不同位置的调节。
示例性的,第二连接件43设置呈套管形式,沿着套管的长度方向,套管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杆23的一端伸入套管内,且连接杆23的外壁上设有凸起并且该凸起可以相对连接杆23伸缩,凸起可以与连接孔配合。当连接杆23运动至对应的连接孔位置处时,凸起相对连接杆23伸出并嵌入在连接孔内,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43与连接杆23之间的锁紧,即在这里凸起形成了锁紧件。当需要解除第二连接件43与连接杆23之间的锁止时,只需要将按压凸起,以使凸起退出该连接孔即可。
如图2至图3或者图5至图6所示,盖片组件60包括盖片61以及第三连接件62,盖片61设于辊筒10内,并且沿着辊筒10的长度方向延伸。盖片61用于覆盖第一排气孔14及/或第二排气孔21。第三连接件62的一端与盖片61连接,另一端与传动单元32连接。从而驱动单元31带动传动单元32运动,传动单元32带动第三连接件62运动,从而带动盖片61在辊筒10内运动并覆盖第一排气孔14及/或第二排气孔21,以使对应的第一排气孔14及/或第二排气孔21中没有气流通过,进而使位于该处的薄膜101不在受到吸附件50的吸附作用。当盖片61解除对第一排气孔14及/或第二排气孔21的覆盖时,此时对应的第一排气孔14及/或第二排气孔21会重新有气流通过,从而实现对该处的薄膜101的吸附。
在一实施例中,盖片61与盖体22分体设置,盖片61呈弧形,其形状与辊筒10的内壁相互适配,从而使得盖片61与辊筒10的内壁贴合时,能够将该处对应的排气孔覆盖。
如图2或图5所示,辊筒1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4,多个第一排气孔沿着辊筒10的周向分布,盖片组件60的数量具有一个,且多个盖片组件60也是沿着辊筒10的周向布设,其中一个盖片组件60与第二排气孔21对应,另外的盖片组件60与相应位置处的第一排气孔14对应,从而使得对应的盖片组件60能够对应第一排气孔14。此时,第二轨迹槽322也对应设置多个,其数量与盖片组件60的数量相匹配,对应的盖片组件60的一端限位在对应的第二轨迹槽322上。
如图1所示,纸膜覆合设备100还包括输送组件70、分切组件80以及传送组件90,输送组件70用于输送纸板102,即纸板102放置输送组件70上,并在输送组件70的输送下往辊筒10处运动。辊筒10相对位于输送组件70的上方,传送组件90用于将薄膜101传送至辊筒10处。分切组件80用于分切薄膜101,且沿薄膜101的传送方向,分切组件80可以位于辊筒10之后,也可以位于辊筒10之前。在纸膜覆合设备100将薄膜101与纸板102覆合过程中,当不需要延长薄膜101时,顶盖组件处于初始位置(即位于开口11内),输送组件70将薄膜101输送至辊筒10处,薄膜101输送至辊筒10时,在吸附件50的作用下,薄膜101会吸附在辊筒的外表面上,分切组件80可以在指定位置切断薄膜101,此时被切断后的薄膜继续随着辊筒10运动,当辊筒10带着薄膜运动输送组件70处时,薄膜101与涂覆有胶物的纸板102进行覆合。
当需要延长薄膜101时,顶盖组件20在驱动组件30的驱动下伸出开口并将开口处薄膜101顶起,以使薄膜101的局部高度被抬升,在薄膜101被抬升之后,顶盖组件20回复至初始位置,此时薄膜101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盖体22上,实现薄膜101的堆积延长。同时,薄膜101依旧是被吸附在辊筒10,以使其能够继续随着辊筒10的转动进行输送。因此,纸膜覆合设备100能实现生产膜纸比为1:1即膜纸等长的产品,又可以实现生产膜纸比大于1:1即膜纸比不等长的产品,适用范围广,并且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大幅降低生产的成本。
另外,当需要调节顶盖组件20沿着辊筒10径向顶起的高度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40对顶盖组件2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改变顶盖组件20能够调节的高度;如此,可以根据相应的需求调节薄膜101被顶起的高度,即可以实现薄膜101与纸板102之间比例的任意调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如图9所示,薄膜101与纸板102的覆合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薄膜分切、薄膜延长、纸板分切、传送纸板、纸板涂胶和纸膜覆合,最终形成如图10所示的成型产品。
薄膜分切由输送组件70将薄膜输送至辊筒10,吸附件50将薄膜吸附在辊筒10的外壁上并带动薄膜继续传送。分切组件80在适当的时候切断薄膜。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输送组件70包括第一滚筒71、第二滚筒72以及第三滚筒73,成卷薄膜置于第一滚筒71内,薄膜101穿过第二滚筒72和第三滚筒73之间,其中第二滚筒72以及第三滚筒73由对应的电机(图未示)带动起转动,从而带动薄膜101传送至辊筒10处。
继续参阅图1,分切组件80包括分切刀81以及对于的驱动件(图未示),驱动件与分切刀81连接并能够驱动分切刀81相对辊筒10的上下运动或者圆周运动,以在合适位置切断薄膜101。示例性的,分切刀81需要对薄膜101分切两次,第一次切断薄膜101后,辊筒10传送薄膜101,等待合适薄膜101尺寸后再切断第二刀。当薄膜101传送至辊筒10时,切刀在指定位置切断薄膜101,辊筒10带动薄膜101向下转动,当纸板102传送至辊筒10下方,由于胶体强黏性,薄膜101从辊筒10上剥离并与纸板102粘合。
纸板分切是指将纸或者纸板102分切成需要的尺寸片材。传送纸板是指纸板102由传送带输送,送至涂胶辊筒下方进行涂胶。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传送组件90包括支架91以及传送带92,支架91作为基础支撑部件,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在赘述。分切组件80可以安装在支架91上,并相对支架91作相对的上下运动,从而对辊筒10上的薄膜101进行分切。传送带92滚动地设置在支架91上,涂胶好的传送带92间隔地至于支架91上,并在传送带92的带动下输送至辊筒10处。
在这里,纸板涂胶利筒体转印原理,通过涂胶筒体(图未示)上的胶条将胶水转印到纸板102上,只需要在涂胶辊筒上贴上适合纸板102尺寸的胶条(包括宽度和距离),在涂胶辊筒转动的过程中,胶条通过胶槽上胶,即可实现胶水的部分涂布,进而实现薄膜101与纸板102的局部覆合,而纸板102上未涂胶的部分,是处于分离状态。
纸膜覆合是指纸板102涂胶后,经传送带92继续传送,当纸板102传送至辊筒10的下方,由于胶水强黏性,薄膜101从辊筒10上剥离并与纸板102粘合。薄膜与纸板102有胶水部分结合,没有胶水部分分离,即呈现出如图11所示的结构。
值得强调的是,经研究发现,采用传送带速度差的形式实现薄膜堆叠的方案中,为保证正常分切,膜纸不等长覆合薄膜长度最大可以达到膜纸等长覆合时薄膜长度的1.5倍;采用凹凸辊筒形式实现薄膜延长的方案中,膜纸不等长覆合薄膜长度最大可以达到膜纸等长覆合时薄膜长度的1.375倍,示例性的,辊筒整圈长度为X,由于辊筒上薄膜需要与辊筒下方传送带上的纸板覆合,因此薄膜最长长度为辊筒整圈长度,辊筒上最多含有10个凹槽,为避免上下辊筒的咬合出现问题,凹槽深度不能过深,即每个凹槽最大深度25mm,因此薄膜长度为原等长的(25×10+X)/X,辊筒整圈取常规较大为800mm,代入计算则为1.3倍左右。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纸膜覆合设备中,薄膜与纸板不等长覆合时,薄膜长度L尺寸是不受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包装产品进行设定,实现薄膜101与纸板102之间的任意比例,甚至能够实现在不停机状态下进行膜纸比的调整。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纸膜覆合设备,用以将纸板与薄膜覆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膜覆合设备包括:
辊筒,用以输送薄膜,且所述辊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沿所述辊筒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辊筒内部连通的开口;
顶盖组件,设于所述开口处,且所述顶盖组件能够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伸出所述开口以突出所述辊筒的外壁,并将所述开口处的薄膜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顶起,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大于1;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盖组件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当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盖组件顶起并突出所述辊筒的外壁时,所述顶盖组件处于顶起状态,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大于1,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盖组件回复至不突出于所述辊筒的外壁时,所述顶盖组件处于收起状态,以使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等于1;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当所述顶盖组件处于顶起状态时,所述调节组件用以改变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辊筒之间在所述辊筒的径向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薄膜与所述纸板的长度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膜覆合设备还包括吸附件以及盖片组件;所述辊筒的外壁周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顶盖组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吸附件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孔及所述第二排气孔将薄膜吸附于所述辊筒的外壁;
所述盖片组件设于所述辊筒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并覆盖所述第二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
所述顶盖组件、所述盖片组件分别与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顶盖组件之间,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所述传动单元带动所述调节组件和所述顶盖组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以及第二轨迹槽;所述调节组件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轨迹槽内并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下在所述第一轨迹槽内运动,以使所述顶盖组件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
所述盖片组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二轨迹槽内并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能够在所述第二轨迹槽内运动,以使所述盖片组件的另一端沿着所述辊筒的径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在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单元以及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均与第一驱动件连接;
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所述盖片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下异步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三传动单元以及第四传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单元连接;
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三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三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所述盖片组件与所述第四传动单元连接,并在所述第四传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动调节组件或自动调节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四驱动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往所述辊筒的径向延伸,所述顶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顶盖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锁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辊筒的径向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位置;所述顶盖组件的一端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调节位置连接;
所述锁紧件用于将调节后的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锁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膜覆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孔;
所述顶盖组件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锁紧件穿设配合孔及对应位置处的连接孔,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
CN202210250506.2A 2022-03-08 2022-03-15 纸膜覆合设备 Active CN114311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0506.2A CN114311632B (zh) 2022-03-15 2022-03-15 纸膜覆合设备
PCT/CN2023/070130 WO2023169070A1 (en) 2022-03-08 2023-01-03 Apparatus for paperboard-film lamin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0506.2A CN114311632B (zh) 2022-03-15 2022-03-15 纸膜覆合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632A CN114311632A (zh) 2022-04-12
CN114311632B true CN114311632B (zh) 2022-05-20

Family

ID=8103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0506.2A Active CN114311632B (zh) 2022-03-08 2022-03-15 纸膜覆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9070A1 (en) * 2022-03-08 2023-09-14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 for paperboard-film lamination
CN114571742B (zh) * 2022-05-09 2022-08-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14603867B (zh) * 2022-05-11 2022-09-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复合的方法及纸膜生产设备
CN115489101B (zh) * 2022-11-16 2023-03-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3220A2 (fr) * 1984-02-10 1985-08-28 RECTICEL, Société dite: Machine perfectionnée pour le thermocollage de tissus ou films sur support souple ou rigide
US8631925B1 (en) * 2012-09-12 2014-01-21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Llc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rolls on a roll stand assembly
WO2018198194A1 (ja) * 2017-04-25 2018-11-01 クライム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
CN110682652A (zh) * 2019-11-15 2020-01-14 江苏锦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CN113800314A (zh) * 2021-09-26 2021-12-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纸复合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39616B (en) * 2008-10-24 2011-04-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Speed chang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sheet laminating apparatus
JP6225020B2 (ja) * 2013-12-26 2017-11-01 サンエー技研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タ
CN103979359B (zh) * 2014-04-30 2016-01-20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设备及覆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3220A2 (fr) * 1984-02-10 1985-08-28 RECTICEL, Société dite: Machine perfectionnée pour le thermocollage de tissus ou films sur support souple ou rigide
US8631925B1 (en) * 2012-09-12 2014-01-21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Llc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rolls on a roll stand assembly
WO2018198194A1 (ja) * 2017-04-25 2018-11-01 クライム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
CN110682652A (zh) * 2019-11-15 2020-01-14 江苏锦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全自动覆膜机
CN113800314A (zh) * 2021-09-26 2021-12-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纸复合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632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1632B (zh) 纸膜覆合设备
CN114802927B (zh) 纸膜覆合设备
CN114311950B (zh) 一种纸膜覆合设备
CN114571742B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US11890829B2 (en) Cardboard box dividing device and cardboard box production device
US11541565B2 (en) Cardboard box dividing device and cardboard box production device
JPH058303A (ja) 貼付車用ガイド装置及び貼付機
CN114750424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03395656A (zh) 自动分叠的纸张折叠机
CN217865034U (zh) 纸膜覆合设备
CN108527933B (zh) 一种包装盒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KR101639049B1 (ko) 성질과 평량이 다른 지류의 고속 합지장치
CN107826777B (zh) 一种立式上胶机的收集装置
CN114953416B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装置
CN106891576B (zh) 一种筒状过滤袋生产线
CN218368600U (zh) 纸膜覆合设备
CN217968397U (zh) 纸膜覆合设备
CN115489101B (zh)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CN114750423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219078280U (zh) 一种运输链条机
CN210283461U (zh) 一种波浪形芯纸夹层滚压成型机
KR101981472B1 (ko) 합지 장치
CN112677553B (zh) 一种绿色环保纸箱快速开槽装置
CN210528007U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的自动纠偏机
CN115042422B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