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114A -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114A
CN114311114A CN202111584321.7A CN202111584321A CN114311114A CN 114311114 A CN114311114 A CN 114311114A CN 202111584321 A CN202111584321 A CN 202111584321A CN 114311114 A CN114311114 A CN 114311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gas
section
air
ga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43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业
何福林
韦延伙
李成整
何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Liuxin Auto Stam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Liuxin Auto Stam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Liuxin Auto Stam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Liuxin Auto Stam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43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吸力发生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与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气段及吸取段,所述输气段远离所述吸取段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吸取段远离所述输气段的一端设置有吸取口,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输气段与所述吸取段之间的连接处连通,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进入所述输气管道。所述输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的直径,因此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输入所述输气段。高速的气流经过所述输气段时会在所述吸取段产生负压,使得所述吸取口产生吸力,吸取粉尘。粉尘会随着气流在所述吸力发生装置内流动,直到从所述排气口排出至外界,十分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生产中,往往会使用模具生产对应的工件。模具经常需要切割胚料至合适的尺寸以制成对应工件,而在切割过程中,胚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粉尘。粉尘可能会使得工件上产生凹坑和凸包,导致工件的无法使用,因此一般需要粉尘吸除装置来吸除粉尘。在现有的粉尘吸除装置中,吸力发生装置往往都是直接吸除粉尘,而这往往会导致粉尘无法及时清理,出现累积,影响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吸力发生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吸力发生装置无法及时清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力发生装置,所述吸力发生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与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气段及吸取段,所述输气段远离所述吸取段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吸取段远离所述输气段的一端用以朝向所述工件设置有吸取口,所述输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的直径,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输气段与所述吸取段之间的连接处连通。
可选地,所述输气段的直径为D,所述吸取段的直径为d,其中,1.2≤D/d≤1.5。
可选地,所述吸力发生装置还包括:
主体部,内部设有所述输气管道及所述进气管道;
输气部,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部内部设置有所述输气段,以在所述输气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时,所述输气段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以及,
吸取部,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取部内部设置有所述吸取段,以在所述吸取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时,所述吸取段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于所述输气管道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且所述吸取口及所述排气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所述输气部与所述吸取部分别对应所述安装槽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安装槽的配合部,两个所述配合部的外部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锥螺纹,以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吸取部及所述输气部分别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在自所述输气段至所述吸取段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道朝向所述输气段偏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道的偏斜角度为3度至10度;和/或,
所述进气管道的偏斜角度为5度。
可选地,所述吸力发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取口连通,另一端用以靠近粉尘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粉尘吸除装置,用于吸收模具切割工件时产生的粉尘,所述粉尘吸除装置包括:
吸力发生装置,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
输气装置,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输气装置用于朝向所述输气管道内输气;
感测装置,用以设置在模具上,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模具的刀具的位置,以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发出吸除信号,及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发出停止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及所述输气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以在接收到所述吸除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向所述进气管道输气,及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停止输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如上所述的粉尘吸除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感测装置测得的刀具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输气装置向进气管道输气;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停止输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力发生装置的所述进气管道在进气时,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进入所述输气管道。所述输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的直径,因此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输入所述输气段。高速的气流经过所述输气段时会在所述吸取段产生一定的负压,而这会使得所述吸取口产生一定吸力,从而吸取所述工件附近的粉尘。粉尘会随着气流一起在所述吸力发生装置流动,直到从所述排气口排出至外界。如此使得所述吸力发生装置能够产生吸力,吸取粉尘,并且直接将粉尘排至外界,使得清理周期延长,十分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吸力发生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粉尘吸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粉尘吸除装置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25449510000031
Figure BDA000342544951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机械生产中,往往会使用模具生产对应的工件。模具经常需要切割胚料至合适的尺寸以制成对应工件,而在切割过程中,胚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粉尘。粉尘可能会使得工件上产生凹坑和凸包,导致工件的无法使用,因此一般需要粉尘吸除装置来吸除粉尘。在现有的粉尘吸除装置中,吸力发生装置往往都是直接吸除粉尘,而这往往会导致粉尘无法及时清理,出现累积,影响后续使用。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发生装置,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吸力发生装置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力发生装置100,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1与输气管道2,所述输气管道2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气段21及吸取段22,所述输气段21远离所述吸取段22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211,所述吸取段22远离所述输气段21的一端用以朝向所述工件设置有吸取口221,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所述进气管道1与所述输气段21与所述吸取段22之间的连接处连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的所述进气管道1在进气时,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1进入所述输气管道2。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因此气流会自所述进气管道1输入所述输气段21。高速的气流经过所述输气段21时会在所述吸取段22产生一定的负压,而这会使得所述吸取口221产生一定吸力,从而吸取所述工件附近的粉尘。粉尘会随着气流一起在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流动,直到从所述排气口211排出至外界。如此使得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能够产生吸力,吸取粉尘,并且直接将粉尘排至外界,使得清理周期延长,十分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为D,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为d,其中,1.2≤D/d≤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比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大才能使得绝大多数气流朝向所述输气段21流动,但当所述输气段21过大时会导致气流的流速下降,导致吸力下降,而所述吸取段22直径过小时会导致吸取粉尘的范围较小,使用效果较差。因此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与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差距需要在合适的区间,一般来说,所述输气段21的直径与所述吸取段22的直径的比值需要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5,而一般来说1.3效果尤佳,此时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的吸力足够,而所述吸取口221的吸除范围也较大。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还包括:主体部3、输气部4及吸取部5。所述主体部3内部设有所述输气管道2及所述进气管道1;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主体部3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部4内部设置有所述输气段21,以在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主体部3连接时,所述输气段21与所述主体部3内的所述输气管道2的一端连通;所述吸取部5与所述主体部3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取部5内部设置有所述吸取段22,以在所述吸取部5与所述主体部3连接时,所述吸取段22与所述主体部3内的所述输气管道2的另一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3内设置有部分所述输气管道2,而所述主体部3内的所述输气管道2的直径一般大于所述吸取段22,小于所述输气段21,如此防止干扰气流的流通。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吸取部5分别于所述主体部3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主体部3能够更换不同规格的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吸取部5,从而使得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所述主体部3于所述输气管道2设置有两个安装槽31,且所述吸取口221及所述排气口21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吸取部5分别对应所述安装槽31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安装槽31的配合部41,两个所述配合部41的外部与两个所述安装槽31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锥螺纹,以将所述主体部3与所述吸取部5及所述输气部4分别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安装槽31与两个所述配合部41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输气部4与所述吸取部5安装时,只需要将所述配合部41伸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31内,就能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31与所述配合部41之间设置的锥螺纹,锥螺纹能够防止气体的泄露。在具体应用时,所述配合部41一般为凸块,而所述配合部41与所述安装槽31之间还可以涂设密封胶,如此使得密封能力更加优秀。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3内的所述输气管道2在自所述输气段21至所述吸取段22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3内的所述输气管道2在自所述输气段21至所述吸取段22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如此使得自所述进气管道1进入所述主体部3的气流会更加顺利地进入所述输气段21,从而让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产生的吸力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1朝向所述输气段21偏斜设置,使得所述进气管道1内的气流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输气段21,从而让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产生的吸力更加稳定。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道1的偏斜角度过大时,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可能会无法正常产生吸力,一般来说,所述进气管道1的偏斜角度为3度至10度,此时吸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气流也能顺利进入所述输气段21。
具体地,当所述进气管道1的偏斜角度为5度时对气流的导引效果更佳,并且此时吸力受到的影响还较小,此时一般来说较为合适。当然在具体生产时,所述进气管道1难以毫厘不差的偏斜5度,只要所述进气管道1的偏斜角度在3度至10度内就可以了。
进一步地,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根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取口221连通,另一端用以靠近粉尘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取口221在具体使用时可能会难以靠近所述工件,导致无法吸除粉尘。因此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一般还可以设置软管,通过所述软管来将粉尘吸除。要说明的是,所述软管可以设置有多个,如此可以同时吸附不同处的粉尘,但是所述软管数量不能太多,因为这会分散吸力,太多可能会导致吸力不足,一般来说,所述软管不要超过3根较为合适。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粉尘吸除装置1000,用于吸收模具切割工件时产生的粉尘,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包括:吸力发生装置100、输气装置200、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300。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100;所述输气装置200与所述进气管道1连通,所述输气装置200用于朝向所述输气管道2内输气;所述感测装置用以设置在模具上,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模具的刀具的位置,以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发出吸除信号,及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发出停止信号;所述控制装置300与所述感测装置及所述输气装置200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00用以在接收到所述吸除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向所述进气管道1输气,及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停止输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通过所述输气装置200向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输送气流,而所述控制装置300可以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的开关,如此也能控制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中吸力的产生与消失。所述控制装置300是通过所述感测装置感测所述模具的刀具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产生吸力,所述感测装置在感测到所述刀具在到达快要切割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发出所述吸除信号,此时所述控制装置300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输气以产生吸力,准备吸除所述刀具切割所述工件时产生的粉尘;所述感测装置在感测到所述刀具在到达远离所述工件的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发出所述停止信号,此时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一般已经将粉尘吸除完毕了,因此所述控制装置300也可以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停止输气,从而减少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能耗。
请参阅图3,所述控制装置300与所述感测装置及所述输气装置200分别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吸除粉尘。
所述控制装置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控制程序。
在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300中,通过所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感测装置测得的刀具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输气装置200向进气管道1输气;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停止输气。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控制方法,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产生吸力,并利用所述控制装置300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的开关,实现控制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10:获取感测装置测得的刀具的位置信息;
S21: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输气装置200向进气管道1输气;
S22: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停止输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测装置能够感测所述刀具的位置,如此所述控制装置300可以在所述刀具将要切割所述工件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输气,使得所述吸力发生装置100产生吸力,也可以在所述刀具远离所述工件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200停止输气,如此减少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的使用成本。当然,在设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需要考虑所述粉尘吸除装置1000是否有足够时间将粉尘吸除干净,这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作相应的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与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输气段及吸取段,所述输气段远离所述吸取段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吸取段远离所述输气段的一端用以朝向工件设置有吸取口,所述输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段的直径,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输气段与所述吸取段之间的连接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段的直径为D,所述吸取段的直径为d,其中,1.2≤D/d≤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发生装置还包括:
主体部,内部设有所述输气管道及所述进气管道;
输气部,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输气部内部设置有所述输气段,以在所述输气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时,所述输气段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连通;以及,
吸取部,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取部内部设置有所述吸取段,以在所述吸取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时,所述吸取段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于所述输气管道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且所述吸取口及所述排气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
所述输气部与所述吸取部分别对应所述安装槽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安装槽的配合部,两个所述配合部的外部与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锥螺纹,以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吸取部及所述输气部分别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输气管道在自所述输气段至所述吸取段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朝向所述输气段偏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的偏斜角度为3度至10度;和/或,
所述进气管道的偏斜角度为5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发生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取口连通,另一端用以靠近粉尘设置。
9.一种粉尘吸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吸收模具切割工件时产生的粉尘,所述粉尘吸除装置包括:
吸力发生装置,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力发生装置;
输气装置,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输气装置用于朝向所述输气管道内输气;
感测装置,用以设置在模具上,所述感测装置用于感测所述模具的刀具的位置,以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发出吸除信号,及在感测到所述刀具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发出停止信号;以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及所述输气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以在接收到所述吸除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向所述进气管道输气,及在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停止输气。
10.一种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尘吸除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感测装置测得的刀具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输气装置向进气管道输气;
当所述刀具位于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输气装置停止输气。
CN202111584321.7A 2021-12-22 2021-12-22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311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321.7A CN114311114A (zh) 2021-12-22 2021-12-22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4321.7A CN114311114A (zh) 2021-12-22 2021-12-22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114A true CN114311114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5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4321.7A Pending CN114311114A (zh) 2021-12-22 2021-12-22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11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56491A (de) * 1965-10-25 1968-07-31 Osten Astrom Nils Vorrichtung zum Absaugen von Staub aus dem Arbeitsbereich pneumatischer Arbeitswerkzeuge
CN2353460Y (zh) * 1998-11-24 1999-12-15 江秋贵 气力清洁头
CN201018911Y (zh) * 2007-04-23 2008-02-13 昆明烟机集团二机有限公司 一种切丝机除尘装置
CN202683579U (zh) * 2012-03-26 2013-01-23 东莞市德器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吸尘装置
CN106042031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孔兵 一种滚刀切纸装置
CN107022969A (zh) * 2017-05-22 2017-08-08 王玲斌 一种吸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56491A (de) * 1965-10-25 1968-07-31 Osten Astrom Nils Vorrichtung zum Absaugen von Staub aus dem Arbeitsbereich pneumatischer Arbeitswerkzeuge
CN2353460Y (zh) * 1998-11-24 1999-12-15 江秋贵 气力清洁头
CN201018911Y (zh) * 2007-04-23 2008-02-13 昆明烟机集团二机有限公司 一种切丝机除尘装置
CN202683579U (zh) * 2012-03-26 2013-01-23 东莞市德器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吸尘装置
CN106042031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孔兵 一种滚刀切纸装置
CN107022969A (zh) * 2017-05-22 2017-08-08 王玲斌 一种吸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4299B2 (en) Handheld hair drying apparatus
CN104482028B (zh) 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
CN114311114A (zh) 吸力发生装置、粉尘吸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8196792U (zh) 真空发生器及真空机械手
CN214305809U (zh) 一种基于吹尘气枪的吹转吸接头
CN209041141U (zh) 一种斜流风机
CN213971264U (zh) 分体式吸嘴工装
CN211147795U (zh) 磨煤机料位检测系统用一体化探针保护套
CN203108872U (zh) 一种吹气球
CN217832861U (zh) 吹气装置
CN215545794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用的铜嘴
CN219169180U (zh) 一种吸尘装置及吸尘设备
CN219152277U (zh) 一种吸屑管装置及机床
CN205781509U (zh) 一种硬管的连接装置
JPH082131B2 (ja) コアンダフロー通線装置
CN214617978U (zh) 换向阀
CN204061107U (zh) 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7876298U (zh) 涡环导流组件、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04692817U (zh) 管连接件及空调器
CN217951964U (zh) 正压负压转换装置及上料系统
CN212552108U (zh) 一种具有打孔功能的丝攻钻头
CN220476902U (zh) 一种卷烟机烟沫吸收装置
CN211339960U (zh) 缝纫机的吸尘装置的弯头
CN209301927U (zh) 一种医用压缩空气雾化器
CN113818426B (zh) 一种刀架辅助提升装置及双轮铣削搅拌机扩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